1981年5月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卡尔迈勒庆“国庆” 喀布尔市内大爆炸
新华社伊斯兰堡4月29日电 据阿富汗新闻社28日报道,4月27日,正当喀布尔市内举行所谓“四月革命”三周年庆祝活动的时候,在喀布尔电台大楼旁边发生一起炸弹大爆炸事件,爆炸声响在数英里以外都可以听到。
事件发生后,苏军立即赶到出事地点。阿富汗自由战士同苏军展开交战。同时,城市其他地区也响起了枪声。
报道说,上星期,阿富汗自由战士袭击了从坎大哈市驶往尼姆鲁兹省敌军司令部的一个军车队,摧毁车队当中的坦克一辆、卡车和吉普车各五辆,还缴获一批武器和作战物资。
4月12日,自由战士在距离赫尔曼德省苏军司令部仅五公里处同苏军和卡尔迈勒军队展开一场激战,打死一批敌人。


第4版()
专栏:

  民柬部队不断袭击和攻克一批越军据点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据民主柬埔寨电台广播,国民军和游击队最近在恰普—他拉巴里华战区等地袭击和攻克一批越军据点,歼敌近200人。
4月18日,恰普—他拉巴里华战区的国民军和游击队袭击了有一连越军驻守的他拉巴里华县波列良瓜据点,经过15分钟的战斗,歼敌12人。4月22日,国民军和游击队又袭击并攻克了这个据点,打死越军20人。4月14日,国民军和游击队分两路袭击了他拉巴里华县磅斯罗劳村的两个越军据点,打死越军17人,打伤15人,击毁各种武器八件和一台收发报机。4月20日,国民军和游击队一举攻克恰普—他拉巴里华地区的磅斯外据点,歼敌20人。
4月20日,马德望省国民军和游击队袭击了特莫博县波胶姆村越军据点,经过15分钟战斗,打死越军16人,打伤16人,击毁82毫米迫击炮一门、其他武器11件、弹药库一座、营房11座。4月23日,国民军和游击队袭击了诗梳风县波列布山越军营部的一个外围据点,经过1小时20分钟的战斗,歼敌25人,击毁82毫米迫击炮一门、120毫米迫击炮两门。国民军和游击队控制据点3小时后撤退。4月26日,国民军和游击队袭击和攻克了有一连越军驻守的诗梳风县安比特莱村据点,歼敌32人。4月25日,国民军和游击队潜入磅逊市,袭击了敦诺罗卢物资仓库,打死越军九人,打伤11人,击毁汽车三辆和一批物资。(附图片)
民主柬埔寨人民满怀国仇家恨,切削竹尖桩,参加抵抗越南侵略者的斗争。
(新华社稿)


第4版()
专栏:

  壮烈的“五一”史话
  段牧云
1887年11月11日,在美国芝加哥的监狱里,四名美国工人领袖站在高高的绞架台上,绞索套上了他们的脖子。但他们从容自若。费尔登平静地说:“这是我一生最快乐的时刻”。斯庇斯坚定地说:“今天你们窒息了我们的声音,但是我们的沉默比我们的声音更加雄辩的时刻必将到来!”巴尔逊高呼:“呵,美国人民,请听人民的呼声……”他还要说下去,然而,绞索无情地升起了,四名美国工人阶级的优秀儿子与世长辞了。这四名工人领袖是因参加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而英勇献身的。光荣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正是由此而来的。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是美国社会激烈动荡的年代。一方面工业飞速发展,大量财富源源流入资本家的腰包;另一方面,工人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工时普遍延长达12至15小时,甚至星期天和节日都不得休息。工人们终日辛劳,不得温饱,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们开始组织起来,成立工会,进行罢工。在八十年代蓬勃兴起的美国工人运动中,有一个最响亮的口号:“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自己!”
1884年,美国与加拿大有组织的行业工会和劳工联合会就发出号召,要求在1886年5月1日这一天全国实现法定八小时工作制。在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中,芝加哥的工人阶级站在运动的最前列。那里有一批带有无政府工团主义倾向的社会主义者。其中最著名的有社会革命党领导人巴尔逊和斯庇斯。他们组织游行,进行旅行演说,产生了很大影响,使芝加哥成为左翼劳工运动的中心。
1886年5月1日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美国各大城市的工人涌向街头,加入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经过这次罢工和示威,美国有18.5万工人争得了八小时工作制,二十多万工人缩短了工作日。
正当工人们欢欣鼓舞的时候,资产阶级却举起了屠刀。5月3日,在芝加哥警察向数百名被解雇的罢工工人开枪射击,许多工人倒在血泊中。第二天,芝加哥工人召开了抗议警察暴行的集会。会议将近尾声,开来一支警察队伍,忽然一颗炸弹在警察队伍中爆炸,七名警察当场死亡,七十多名受伤。警察立刻向群众开了火,造成许多工人伤亡。
事件发生后,资产阶级开动了全部宣传机器,疯狂叫嚣要绞死芝加哥的工人领袖。结果,八名工人运动的领袖被送上法庭,他们是:斯庇斯、巴尔逊、施瓦布、费尔登、费希尔、恩格尔、林格和尼比。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被告人与投弹者有任何直接关系的情况下,法庭把七个人判处绞刑,判尼比15年徒刑。
1887年11月11日是行刑的日子,在这之前,美国和欧洲各国的著名人物纷纷要求减刑。世界各地的工人纷纷集会,提出强烈抗议,许多工人捐出自己微薄的薪金做为辩护基金。德国著名工人运动领袖威廉·李卜克内西和马克思的女婿爱德华·艾威林来到狱中看望美国工人领袖,带去了世界无产者的深情厚意。11月10日伊利诺斯州当局不得不把对费尔登和施瓦布的死刑减为无期徒刑,但仍然坚持要杀害四位工人领袖。
11月10日夜,是四位工人领袖的最后一夜。他们镇静自若,有的还唱起了《马赛曲》和《向着自由,前进!》的歌曲。第二天上午,四位工人领袖勇敢地走向刑场。他们的大无畏的革命气概鼓舞了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
两年后,1889年7月14日,第二国际召开成立大会,会上决定:为纪念死难的美国工人,为显示国际工人阶级团结战斗的力量和要求普遍实现八小时工作制,号召在1890年5月1日全世界无产阶级统一行动,举行盛大示威游行,并决定将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1890年5月1日,全世界各主要工业城市的工人举行了规模浩大的示威游行。这一天,年迈的恩格斯怀着无比激奋的心情写道:“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它们第一次在一个旗帜下动员成为一个军队,以求达到一个最近的目的……八小时标准工作日。今天的情景定会使全世界的资本家和地主知道:全世界的无产者现在已经真正联合起来了。
如果马克思今天还能同我站在一起亲眼看见这种情景,那该多好啊!”


第4版()
专栏:

  黎巴嫩的严重局势引起各方严重关切
叙外长再度访黎阿拉法特向一些国家通报情况
埃及呼吁防止外来干涉法国发表声明强调停火
据新华社贝鲁特4月29日电 叙利亚外长哈达姆结束对黎巴嫩的两天访问后,今天离开贝鲁特回国。这是本月内他对黎巴嫩进行的第二次访问。
在访问期间,哈达姆同黎巴嫩领导人和各派负责人讨论了黎巴嫩目前的治安状况和为结束紧张局势应当采取的措施,听取了黎巴嫩各派对实现和解和解决目前危机的意见。
自4月初以来,黎巴嫩的治安情况严重恶化。阿拉伯威慑部队中的叙利亚部队同黎巴嫩长枪党民兵和正规军在贝鲁特、扎赫勒及其他一些地方发生了多起大规模的武装冲突。黎巴嫩政府一直希望通过黎巴嫩—叙利亚双边对话来谋求政治解决。为此,黎巴嫩外长福阿德·布特罗斯本月26日曾前往大马士革同叙利亚领导人会谈。
新华社贝鲁特4月29日电 据巴勒斯坦通讯社报道,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阿拉法特今天在这里会见阿拉伯国家驻黎巴嫩大使,向他们介绍了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反对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人民的升级事件所引起的危险局势。
阿拉法特还通过这些大使把一封信转交给他们的国家元首。他在信中要求所有的阿拉伯国家为巴勒斯坦革命提供政治、财政和军事援助,以抗击以色列在黎巴嫩有计划地消灭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人民的战争。阿拉法特今天还会见了苏联驻黎巴嫩代办,并要求他向苏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转交一封关于黎巴嫩最新局势的信件。
据新华社开罗4月29日电 据中东通讯社报道,埃及外交部今天发表一项声明,呼吁阿拉伯国家和所有同黎巴嫩局势直接有关的各方参加制订一项紧急行动计划,以加强黎巴嫩的合法当局在整个黎巴嫩领土上行使它的统治权;帮助它停止战斗和流血事件、防止任何阿拉伯国家和外来方面利用那里的局势进行干预。
声明指出,黎巴嫩局势不断恶化使黎巴嫩人民和居住在那里的巴勒斯坦人遭受更大的苦难,影响这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声明说,这种局势使国际大家庭有责任行动起来,通过联合国阻止对黎巴嫩的外来干涉,帮助实现黎巴嫩的和解,缓和黎巴嫩人民同巴勒斯坦人民之间的关系。
新华社巴黎4月29日电 法国外交部发言人今天就以色列空军同叙利亚直升飞机在黎巴嫩北部发生对抗一事发表声明说,法国“非常不安地注视着”黎巴嫩局势的发展,并对这一新的升级行动“表示极大的关切”。发言人强调指出,正如法国政府经常强调的“停火应当是最优先的,停火应当同恢复黎巴嫩政府对整个领土行使有效的职权同时实现。”


第4版()
专栏:

  美国表示可能向柬“民族主义力量”提供军援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华盛顿消息:美国29日明确表示,它可能向反对越南军队的柬埔寨“民族主义力量”提供直接军事援助。
这是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迪安·费希尔,在高棉人民解放全国阵线领导人宋双今天在这里同美国官员举行会谈后说这番话的。
他说,反对越南人的“民族主义力量”仍得到华盛顿“道义上的支持”。美国“正在研究”向柬埔寨“民族主义力量”提供军事援助是否可取,国务院并不排除“提供军事援助的可能性”。他说,这是一个要同东南亚联盟国家“密切”磋商的问题。
同一天,美国国务卿黑格在同泰国外长西提会晤后也表示,“美国将照东盟的意见行事”。


第4版()
专栏:

  霍尔德里奇谈美国亚洲政策
  对苏联加强太平洋地区军事力量非常关注
  同中国的战略关系具有压倒一切重要意义
据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华盛顿消息:里根总统提名担任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的霍尔德里奇,27日在参院外委会作证谈到美国亚洲政策时指出,苏联在太平洋地区不断加强军事力量,是美国“非常关注的问题”。
霍尔德里奇说,苏联的太平洋舰队“在规模上仅次于同北约对抗的北方舰队”。苏联的航空母舰“明斯克”号一直部署在东北海域,得到浮动干船坞和巡洋舰、潜艇的支持。
他说,在东亚和西亚,苏联的“军事影响”扩展到印度支那,越南的金兰湾,并且还越过东南亚达到印度洋。
他指出,苏联在苏中边界一带陈兵50个师。在这些师的背后,还有大量的现代空军力量。
他说,“在东南亚,我们在尽我们的一切力量帮助我们的朋友加强防务。”以便让它们更好地处理它们今天所面临的安全问题。
霍尔德里奇在谈到中美关系时说:“同中国的战略关系是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意义的”。但是他又说,在不与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战略关系“相矛盾”的情况下,美国要在非官方联系的范围内“改进我们同台湾关系的形式和性质”。


第4版()
专栏:

联合国非洲集团发表声明
  谴责美国邀请南非外长访美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纽约消息:50个非洲国家29日谴责美国邀请南非的外交和新闻部长鲁洛夫·博塔访问美国。
博塔将在5月14日到华盛顿,同黑格国务卿和其他美国高级官员会晤。
联合国非洲集团主席、乌干达常驻联合国代表奥拉拉·奥通努代表非洲集团发表声明说,他惊讶地得知博塔将访问美国。
他说:“邀请博塔无疑进一步证明,美国对南非采取友好方针。”
声明指出,在南非政权“继续无视联合国决议和国际舆论、大肆侵略和违反人权的情况下,这种方针只能被解释为一种纵容它的行动”。
声明指责美国里根政府对非洲其他国家的情绪麻木不仁和不友好。


第4版()
专栏:

  波兰统一工人党举行八届十中全会
  平科夫斯基辞去政治局委员职务两名工人当选政治局委员
据新华社华沙4月30日电 波兰统一工人党八届十中全会于4月29日上午九点至30日凌晨四点在华沙举行。会议着重讨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党在稳定国内形势中的领导作用和修改补充党章草案等问题,并决定于今年7月14日至18日召开党的第九次特别代表大会。
波党第一书记斯·卡尼亚主持了这次全会,并代表政治局作了报告。他在报告中强调党在革新中的作用。在谈到波兰国内经济困难时,卡尼亚说,遵守正常的工作节奏,寻求摆脱经济危机的有效途径,是党、工人阶级和一切关心国家的人的基本任务。他还说,波党不允许任何人“破坏同苏联、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所有国家的联盟”。
全会决定成立一个由15人组成的委员会,以便对那些担任过领导职务的中央委员们的个人责任问题进行评定。
全会接受约·平科夫斯基辞去政治局委员,埃·沃依塔谢克辞去政治局候补委员和中央书记,耶·沃依塔茨基辞去中央书记以及兹·杰林斯基辞去中央书记处成员的请求。
全会选举卡托维兹省“巴尔巴拉—哈茹夫”煤矿工人盖·加布雷斯和华沙“乌尔苏斯”拖拉机厂工人兹·弗罗尼斯基为政治局委员,选举奥波莱省委第一书记约·马斯内为政治局候补委员,选举候补中央委员、什切青省委第一书记卡·齐普里尼亚克为中央委员和中央书记。


第4版()
专栏:

  卡扎菲结束对苏联的访问
据新华社莫斯科4月29日电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结束了对苏联的两天访问,29日离开莫斯科。据此间发表的联合公报说,卡扎菲同勃列日涅夫“讨论了两国在各个领域里的合作问题”,“他们对苏利关系达到的高水平表示满意”。公报说,双方表示反对戴维营协议和埃以条约。在公报中苏联还表示“高度评价”拒绝阵线的作用。
公报还强调“利比亚援助乍得所起的积极作用”。
据报道,卡扎菲此次访苏勃列日涅夫亲自到机场迎送。卡扎菲离苏前还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吉洪诺夫会谈,讨论了两国经济合作问题。陪同卡扎菲访苏的利比亚武装部队总司令贾比尔曾同苏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举行了会谈。29日双方还就经济技术合作问题签订了一项议定书。


第4版()
专栏:

  以色列击落两架叙利亚直升飞机
新华社大马士革4月29日电据叙利亚报纸报道,叙利亚一位军方发言人昨天说,以色列和它的支持者要对击落两架叙利亚直升飞机一事承担一切后果。
发言人说:“叙利亚将抗击以色列的任何干涉,同时将继续为黎巴嫩实现全国和解作出努力。”
报道说,以色列喷气战斗机昨天在黎巴嫩的扎赫勒市上空击落了两架正在运送食品的叙利亚直升飞机。


第4版()
专栏:美国通讯

  里根执政一百天
  本报记者 袁先禄
里根就职,屈指百日。在美国,从1933年罗斯福入主白宫推行“百日新政”以来,逐渐形成了以头一百天的表现对一位新总统作初步评价的惯例。这一次,怎样评价里根的头一百天,似乎格外受到美国公众的关切。
里根上台,使美国面临着近半个世纪来最大的改变。这种改变集中地表现在他的“经济复兴计划”中。用他自己的话说,这项计划“标志着同过去政策的重大决裂”,“把国家置于同过去不同的道路上”。计划的成败将对美国的未来发生深远影响,同每个美国普通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美国的不少报刊指出,这同罗斯福实施“新政”时的情况有着某种类似之处。但是里根和罗斯福在政治倾向和经济思想上却是截然相反的。里根要进行的改变,正是要同罗斯福以来历届政府根据凯恩斯学说制定的一套经济政策决裂。
里根在上台后的一百天中,为推行这种改变进行了紧张的活动。4月11日,他健康有所恢复,回到白宫,听到推行“经济复兴计划”的阻力增大,立即表示决心要坚持原来的计划。以后,他向支持和反对计划的议员、州长和各方面人士做工作。4月28日,即在他就职的第九十九天,他向国会发表精心准备的讲话,强烈要求国会迅速批准“经济复兴计划”。
对于里根的“经济复兴计划”,美国舆论意见纷纭。不少观察家认为,里根的计划在国会进行某些修改后,不久将会被通过。他们认为尽管里根为了推行他的计划而对美国经济作了过于阴暗的描绘,但是,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最严重的通货膨胀”,“把国家前途和下一代的未来都典当了的巨大赤字”,用千元票面钞票“摞起来高达67英里”的1万亿美元的国债……这些里根用形象的语言所指出的情况则是无法否认的,不变是难以为继了。正因为如此,里根的助手能够乐观地宣称潮流已经改变,
“国会辩论的已经不是要不要削减预算、减税和增加军事开支,而是多快和多少的问题”;而反对计划的民主党议员所追求的目标也只是使里根的计划稍打折扣而已。
当然,这决不意味着按照里根的办法,就能达到“变则通”的目标。美国报刊上不少文章都指出,这项计划在国会通过后,是否真正能使美国经济得到“复兴”,还是前途难卜的。
对于里根的经济政策能否遏制通货膨胀和改善经济状况,美国不少人是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的。4月27日的《新闻周刊》写道,在里根的计划中,“降低税收和提高军事开支居首要地位。平衡预算则被忽视了”。这家杂志指出,经里根修改后的1982年度财政预算,同卡特所提的原预算相比,赤字在书面上增加了97亿美元,而经各种核算,实际上将增加175亿美元。“里根预算中持续的赤字,可能使美国降低通货膨胀的期望落空”。有些经济学家也公开表示,他们担心里根的计划不仅不能减轻通货膨胀,而且会加剧通货膨胀而给美国经济带来灾难。
里根计划中减税和削减联邦开支的措施,更是遭到了不少批评。最近一期《纽约时报杂志》指出,里根减税的比率有利于富有者,而削减预算中的社会福利开支则不利于穷人。国会预算办公室的一项材料指出,里根的计划如果实施,美国将有800万个家庭收入受影响。一位黑人议员针对这种情况说:“里根所做的是劫贫济富。”
里根总统在执政的头一百天用很大的努力来激起人们对“经济复兴”的期望。但是里根在竞选中有一句名言:“你是否比四年前过得好一些?”归根到底,这句话将是千千万万普通美国人评价一位总统的根据。
在对外政策上,里根在就职伊始曾经发表强硬的言辞,向全世界显示美国决心阻遏苏联全球扩张的形象。美国报刊和全世界舆论一致认为,抗击苏联霸权主义将是里根政府外交政策的中心环节。
三个月之后的今天,美国报刊对里根一百天的外交政策的评语是:“一百天而仍在为外交政策进行探索”,“令人吃惊的不连贯性”……甚至在国会山,据《纽约时报》报道,不少议员在谈论外交政策时也提出了“我们在向何处去”的疑问。
当然,说里根目前已经改变了对苏强硬的方针,似乎是不公平的。但是,《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指出,在里根的外交中,宣布的政策和执行的政策经常存在着巨大的不一致。而《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杂志又列举一大串事实,来说明里根的外交政策的预想经常同国际现实相冲突而不得不加以改变。正因为这样,有些报刊认为头一百天的里根外交是“一个不稳当的开始”,“在很大程度上没有一个政策”,“很难说有什么具体成就”。
毛病出在哪里呢?不少美国报刊着重谈到了有关领导机构和高级官员之间的意见分歧。《华盛顿邮报》则认为:“里根和他的同僚看来是渴望着回到美国在国际事务中起决定作用的时代,但是很多国家政府拒绝这样的时代重新出现。”因此,“现在的国际形势限制了美国总统的行动自由”。
事实的确如此。由于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当前的国际形势已经和战后初期大大不同了。美国为了切身利益要阻遏苏联的全球扩张,就必须联合西欧、日本和其他盟国,同中国发展关系,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光靠美国一家是不行的。美国如果把别的国家看作小伙计,不尊重别国的主权和利益,企图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国身上,在外交上势必受到挫折。一百天来,美国在萨尔瓦多、中东、非洲等一些问题上同有关国家发生意见分歧,最后不得不修改自己的做法,根本原因即在于此。
(本报华盛顿4月29日专电)


第4版()
专栏:

  章文晋结束访问墨西哥后回国
新华社墨西哥城4月29日电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章文晋今天结束对墨西哥的访问后离开这里回国。
章文晋在墨西哥访问期间,分别同墨西哥外交部的两位副部长罗森斯威格—迪亚斯和爱德华多·纳瓦雷特举行了会谈,纳瓦雷特曾设宴欢迎章文晋。
章文晋于25日抵达墨西哥。在这之前,他从本月初开始先后访问了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巴西和阿根廷。


第4版()
专栏:

  中澳签署文化合作协定
据新华社堪培拉4月29日电 中国和澳大利亚今天签署了一项文化合作协定。
正在这里访问的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团长、对外文委主任黄镇和澳大利亚外交部长斯特里特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协定上签字。根据协定,两国将采取措施加强文化方面包括艺术、教育、新闻、出版和体育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是昨晚从悉尼来到堪培拉的。黄镇今天分别拜会了澳大利亚外交部长斯特里特、内政和环境部长伊恩·威尔逊和教育部长华莱士·法伊夫。


第4版()
专栏:

  我黑龙江省同塞尔维亚共和国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据新华社贝尔格莱德4月29日电 中国黑龙江省代表团和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共和国代表团今天在贝尔格莱德就建立经济技术合作问题签订了会谈纪要。
会谈纪要是由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德尊和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议会主席杜·奇克雷比奇签署的。
黑龙江省代表团访问期间受到了南斯拉夫联邦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布·伊科尼奇的接见。
由赵德尊同志率领的中国黑龙江省代表团是4月15日抵达南斯拉夫进行友好访问的。


第4版()
专栏:

中苏国境铁路联合委员会会议结束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中苏国境铁路联合委员会会议4月20日至28日在苏联举行,双方并签订了议定书。参加这次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已于4月29日回到国内。


第4版()
专栏:国际简讯

苏联军事代表团访问印度
苏联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奥加尔科夫率领的苏联军事代表团,四月三十日结束了对印度为期四天的访问。代表团在访问期间会见了印度总理英·甘地夫人,就地区局势和双边问题进行了简短的会谈。具体会谈内容没有透露。


第4版()
专栏:国际通讯

洪都拉斯关闭同尼加拉瓜边界
洪都拉斯四月二十九日宣布它的军队处于戒备状态,并在前一天夜间关闭了它同尼加拉瓜的边界。据报道,洪都拉斯当局是在两国军队二十八日在瓜萨乌莱边界哨所发生激烈战斗后采取这一行动的。


第4版()
专栏:国际通讯

危地马拉国内局势紧张
危地马拉政府四月二十九日宣布全国治安机构处于戒备状态。这些措施是二十八日在危地马拉城发生爆炸事件后采取的。这一天,在首都爆炸了六十颗炸弹,炸弹散发了几个秘密的反政府组织的宣传品。与此同时,一个名叫一月三十一日人民阵线的组织的成员烧毁了一些公共汽车。


第4版()
专栏:国际通讯

美国监狱犯人增加
去年美国监狱里的犯人增加了百分之四,是最近几年来增长率最高的一年。截至今年一月一日为止,美国联邦和州的监狱中有犯人三十二万零五百八十三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万三千三百七十六人。


第4版()
专栏:国际通讯

苏联阿拉伊德火山爆发
塔斯社四月二十九日报道,苏联鄂霍次克海阿特拉索瓦岛上的阿拉伊德火山,在经过九年的平静之后突然爆发。据科学家观测,烟灰高达数十公里,灰烬散落到周围数千公里的地带上。(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