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4月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反败为胜与精神状态
  米博华
在这次世界杯排球赛预赛夺魁战中,中国男排在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力挫南朝鲜队,球打得确实漂亮。难怪一位球迷说:“不在乎赢几个球,看得出他们有一副好精神。”细想,此话不全对,也不无道理。赛球不想赢,还赛个什么劲!不过人们之所以狂喜,与其说是对胜利本身的庆贺,不如说是对我国男排健儿于困厄之际毫不气馁的坚韧精神的喝彩。
中国男排先败两局,后三局却以凌厉的攻势,反败为胜。这场激动人心的球赛,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中国男排能在极不利的形势下扭转局面,夺得了最后胜利?我想,这里除了战术运用方面的原因外,恐怕最重要的一条是精神状态。教练常把“临场发挥竞技状态”当作判别成败的重要因素,这多半指的是精神。据说,世界杯足球冠军阿根廷队教练梅诺蒂就是一位善于搞精神战的人物。他把培养队员拚抢意识作为训练之本。他很注意研究队员精神状态。还有大家很熟悉的日本女排教练大松博文,也是这样一位人物。他主张“拚、搏”,球到人到,直到战斗到最后一刻。在比赛中,两军对垒,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除了比技术和战术之外,更多的是比精神,比意志。所谓“超水平发挥”,指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由此,我联想到生活中许多浅显的道理。遇到问题,骄矜轻狂是一种精神状态,严肃认真也是一种精神状态;怨天尤人是一种精神状态,百折不挠也是一种精神状态;狗苟蝇营是一种精神状态,襟怀云水又是一种精神状态。同样的条件,精神状态不同,结果是不同的。三年困难时期,自然灾害,苏联逼债,给我们国家造成很大困难。依当时的物质条件而论,很有可能垮下去。但我们非但没垮,反而一天天强大起来。这究竟是因为什么?我看,很重要的一条,是因为我们精神上没有垮。那时,人们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洋溢着团结互助精神,努力发扬大公无私,先人后己,服从大局的精神。为了克服困难,大家勒紧裤带,挖野菜,度粮荒。当一点菲薄的东西摆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又你推我让,大家都争着为国家分担困难。这种精神是永远值得发扬的。如今,我们国家比之三年困难时期,条件好多了,但仍有很大的难处。我以为可怕的不是物质上的匮乏,倒是怕精神上出问题。涣散可以造成分裂,牢骚可以导致动摇,营私更会使人堕落。试想,一锅饭大家抢,一副担子大家推,别说克服困难,就是维持也很难。事情如果反过来,恐怕又是另外一种光景了。可见,在某种意义上讲,精神力量比物质力量更为重要。古人云:“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里面讲的志,就是争志气,长志气,是一种昂奋的精神状态。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保持一种乐观的、自信的、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是十分可贵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
我无意重弹“精神万能”的老调,并非想提倡人们象苦行僧一样吃精神、喝精神,在幻想中生活。我只是想强调一下似乎被一些人忘却了的一些道理。物质是基础,是前提,没错。中国男排没有练就过硬的基本功,纵然有夺世界冠军的意志也难于实现。建设强大国家,没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同样,否定或轻视精神的反作用也是愚蠢的。不要忘记这样一个简单事实:物质是人创造的,人是有精神的,没有物质条件不行。同样的,有了物质条件而没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也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物质条件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把精神比作“原子弹”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8版()
专栏:

  “齿轮螺丝钉”和“广阔天地”
  胡代炜
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中说:“文学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成为一部统一的、伟大的、由整个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同时又说:“无可争论,在这个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论点。按着列宁这样的思想去对待文艺事业,就既能使我们的文艺事业有正确的方向,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又能按着文艺的规律发展,达到繁荣昌盛。
可惜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的同志都能全面领会列宁的这些思想。有的同志往往只是从中采摘其所需要的方面。许多年以来,有些同志只接受“齿轮和螺丝钉”的论点,而不接受“广阔天地”的论点,而且把“齿轮和螺丝钉”这个论点也作了片面的、狭隘的理解。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他们把文艺工作同党的事业的其他部分刻板地等同起来,丝毫不考虑文艺的特殊性及其特殊规律,要求文艺工作象一般的宣传工作一样,紧密配合当前各项具体的中心工作,甚至提出“写中心、演中心、唱中心、画中心”的口号,以文艺去图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题材方面设了许多禁区,这个不能写,那个不能写。评论工作不能对作品的艺术性进行分析,你若多做一点艺术分析,便批评你是修正主义观点。这些同志有时也引用列宁的话,但只引用“齿轮和螺丝钉”这个论点,而绝不引用“广阔天地”这个论点。按照这样的思想去发展文艺,我们的文艺就会没有了形象,没有了独创性和多样性,没有了想象和幻想,总之,没有了文艺特殊的品格,就只能创造出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就会把我们的文艺引向死胡同。
思想的片面性在实践中给了我们的文艺以很大的损害。特别是林彪、“四人帮”形而上学猖獗,把片面性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以破坏我们的文艺事业。这个教训应该说是很痛苦的,切切不能忘记。
但是,近年来也出现另一种情况。有些同志往往只接受列宁“广阔天地”的论点,而不接受“齿轮和螺丝钉”的论点,而且对“广阔天地”的论点也做了片面的理解。有的同志说党一管文艺,文艺就搞不好,党一不管文艺,文艺倒非常繁荣。提出对于文艺工作党的领导要“无为而治”,除了“双百”方针以外,别的事就不要管了。有的说要搞好文艺创作就要远离政治,远离生活(主要是指远离当前的火热的斗争生活);有的说,不要提文艺的“社会效果”,提出这个问题的社会效果就不好,就成了文艺创作的新的条条框框、新的棍棒。我认为这些看法是不对的。这些思想如果不弄清楚,发展下去很可能导致我们的文艺工作同社会主义事业脱钩,根本不能发挥它对四化建设的积极作用,不能使它成为整个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而且,也不利于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在某种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我们的文艺工作脱离党的领导。
文艺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是需要有“百家争鸣”的,是需要大家共同来研讨的。可以有不同意见,而且必须让各种不同的意见展开争论。但是,为了我们的革命文艺事业健康地发展和繁荣,我们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作为统一认识的基础,全面领会列宁的上述论点。所以,我们文艺界的同志们要一起来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它的文艺观,力求较全面地、较深刻地理解它的观点,用以指导我们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工作,并学习经典作家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观察和解释文艺现象。力求避免左折腾一下,右折腾一下,使我们的文艺工作受到不应有的损失。愿我们为此共同努力。


第8版()
专栏:观众的话

  我们喜欢看《家乡红叶》
电视剧《家乡红叶》没有豪华的布景,山山水水都是我们农村的景致,一下子就把我们引进了纯朴的现实生活中去。由于岭溪穷,分值低,孩子上不了学,连外村的姑娘都不嫁到这个穷山沟来,村里多数青年成了光棍汉。看到这种情况,真希望有个人出来领头干干,改变这种穷困的面貌。赵东升从部队复员回来了,他爱家乡,不被穷困吓住,挺身而出,同大伙一起,群策群力,走以副养农的道路,终于改变了岭溪贫穷落后的现状。
赵东升这个人物形象很有教育意义,他那种沉着冷静、艰苦创业的精神,令人钦佩。几个主要人物也有性格。语言基本采用农村乡俗土调,穿着打扮也象农村人,看了感到很亲切。只是公社社长这个人物写得简单化一些,思想转变太快了。
三中全会后,由于落实了经济政策,农村形势很好。希望各地电视台多拍一些反映三中全会后农村新面貌的电视剧,把我们农民建设新农村的朴实的愿望充分反映出来,使群众在搞农业现代化中,受到启发教育,看清自己的道路是充满光明的。
陕西富平刘集公社 王兴亮
《家乡红叶》中的复员军人赵东升的形象,使我们很受感动。他为了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主动地放弃到城里工作、排除一切干扰和困难、团结广大干部群众、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今后也将复员退伍,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喜欢这样的电视剧,它能使现役战士和复员军人都得到教益。
解放军某部战士 白洁
看了电视剧《家乡红叶》,大家都说好,一致认为:我们要想富起来,就很需要象主人公赵东升那样的勇于解放思想、认真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的实干家。他善于领导群众因地制宜,以副养农,迅速改变家乡面貌。这类题材的作品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我们衷心希望文艺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农村生活,在农村题材的创作上有所突破,写出更多的电视剧,使我们在劳动之余,不但喜欢看,而且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鼓舞我们建设新农村的斗志。
河南鄢陵只乐公社部分社员(梁国安执笔)


第8版()
专栏:

  一批中青年电影导演初露头角
近年来,在银幕上初露头角的一批中青年电影导演,虽然他们的名字观众尚不熟悉,但已成为目前我国电影生产上的一支生气勃勃的力量。据文化部电影局调查,上海、北京、长春、珠江、西安、峨眉、八一、广西等十一个电影制片厂去年摄制完成的七十五部故事片中,有三十部是中青年导演第一次独立或联合完成的,人数达四十多人。
他们思想解放,善于学习,富于探索精神,拍出了一批好的或比较好的影片。如吴贻弓导演(总导演吴永刚)的《巴山夜雨》、傅敬恭导演的《燕归来》、王君正导演的《苗苗》、艾水导演的《第十个弹孔》、白德彰(与李光惠合作)导演的《自豪吧,母亲》、林岚导演的《与魔鬼打交道的人》、张良导演的《梅花巾》、从连文、陆小雅导演的《法庭内外》、马绍惠、太纲导演的《迟到的春天》等等。一些电影界前辈高兴地说,导演队伍后继有人了,我国电影事业大有希望。 (据新华社)


第8版()
专栏:文艺动态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开展学术活动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不久前邀请电影界、文艺界、新闻界等有关同志,就近年来拍摄的一批较好的新闻纪录片,进行了观摩和座谈,就新闻纪录电影所作的新探索发表了意见。最近还将组织观摩一批新近摄制的科教影片和美术片,并将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故事片进行深入的座谈和讨论,以促进创作理论问题的研究。 (方颖)


第8版()
专栏:文艺动态

  《摄影艺术作品欣赏》出版
由朱羽君选编、评析的《摄影艺术作品欣赏》已经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收集了六十幅摄影作品。评析有的从内容,有的从技巧上分析,有的则把散在各处的资料加以归纳整理。构图原则融于具体的作品分析之中,可以使读者从中领会一些摄影构图的基本规律和摄影艺术的一些美学知识。
(韩子善)


第8版()
专栏:

  珠帘翠幕湖上春 吴元柳摄


第8版()
专栏:

  读《人才》杂志创刊号
  大雁
有志的青年,都希望自己尽快成才,把自己的才华献给人民,献给亲爱的祖国。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成才。那么,有成才的道路可寻吗?有的。《人才》创刊号结合实际,向广大读者介绍了成才的道路。有的文章搜集古今中外科学家、名人、学者和伟人的奋斗征途,分析他们的成功经验;有的文章分析一些人才如何巧妙地扬长避短,选择合适的前进目标,登上了成功之路;有的文章则是用自己亲身经历,生动地畅谈成才的经验和体会;有的把成才概括为几个要素:理想,是前进的灯塔;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学问,是人才的阶梯;奋斗,是成功的道路。
成功,必须有正确的方法。有人勤奋一生,到头来仍然一无所获。什么原因?《人才》创刊号举例说明了掌握科学方法的重要意义,介绍人才的类型,人才成功的各种因素,等等。
人才是社会的财富。可是,人才一开始往往不被人所认识和重视,总得要经过极其曲折的过程。有的幸运者,可能破土而出;有的却受到压抑、埋没,甚至受到摧残。《人才》创刊号开辟了“诗配画”、“杂谈”等专栏,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人才的出土呐喊,同种种不利于人才成长的现象作斗争,并呼吁社会珍惜人才。的确,社会是人才成长的土壤,没有“伯乐”的发现和社会力量支持,任何人才都可能夭折。所以,它的呼吁,对于扶持人才成长是很有意义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