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4月2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对群众揭发的问题要严肃对待
本报评论员
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通过信访向各级党组织反映情况,揭发违法乱纪事件,批评不正之风,是群众监督党和国家工作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严肃认真地对待群众的揭发和批评,对维护党纪国法,端正党风,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关系很大。四川攀枝花矿山公司纪律检查委员会重视群众来信中检举揭发的问题,协同有关部门挖出一个贪污二十五万余元巨款的特大贪污犯。这种认真负责处理群众来信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我们党的各级党组织必须时时刻刻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党员和人民群众向党的各级领导机关检举揭发违法乱纪事件,批评不正之风,这是他们信任党、热爱党、衷心支持党的事业的正义行为。我们应当满腔热忱地欢迎群众的批评和监督,认真负责地处理他们的来信和来访。
但是,应该看到,有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干部,对党员和人民群众揭发坏人坏事以及批评歪风邪气的来信,缺乏认真负责的精神。有的采取官僚主义态度,对群众来信中揭发出来的问题不重视,不分析,不调查,只当“收发室”,层层照转了事,甚至把揭发材料转到被揭发者手里,使揭发人受到打击报复;有的“怕”字当头,处理问题顾虑重重,遇难而退,生怕惹火烧身,对违法乱纪事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敷衍了事;有的丧失原则,给违法乱纪者说情开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些错误态度,挫伤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的积极性,给纠正不正之风带来了困难和阻力,使一些违法乱纪分子得不到追究而逍遥法外。
为了维护党纪国法,各级党委和纪委都要坚决支持党内外群众同各种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对来信来访中检举揭发的问题,一追到底,弄个水落石出,使好人受到表扬,坏人受到应有的惩处。应该由自己处理的案件,一定要亲自处理,不能层层下转;有些案件需要转给下级组织处理的,也要负责督促检查,不要一转了事;对于那些本单位查处遇有阻力的案件,要及时上报上级党委和纪委,取得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对党员和人民群众揭发出来的坏人坏事要敢于追查,敢于秉公处理;在阻力和困难面前,刚直不阿,铁面无私,把个人利害置之度外,不怕鬼,不信邪,坚持原则,斗争到底。具有这种高尚情操的纪检干部,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到了自己的职责,是一定深受党和群众欢迎的。
对待党员、群众的揭发和批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和严肃谨慎的态度。有些问题,由于揭发人所处的地位和条件限制,对情况了解得不准确,使揭发的问题失实,或小题大作,张冠李戴,等等,这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对群众检举揭发的问题要慎重地对待,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一一核实,弄清是非,不致以讹传讹,冤屈同志。有些揭发批评材料常常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我们有些同志,往往一看事实有点出入,就搁置一旁,不作反复调查。有些违法乱纪者则以事实有些出入,托词辩解,掩盖错误,甚至反唇相讥,扬言要追究揭发者的动机和责任,这是十分错误的。我们应当十分爱护和珍惜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维护党规党法,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的积极性,以任何借口压制民主,追究揭发检举者,都是党纪国法所不允许的。至于个别人以揭发为名,捏造事实诬陷好人,当然要按党纪国法论处,但不可与揭发、批评有些失实混为一谈。


第3版()
专栏:在纪检战线上

“老虎”是怎样被抓住的
——攀枝花冶金矿山公司纪委重视人民来信挖出特大贪污犯
一封没留姓名的人民来信
1980年10月,四川省渡口市攀枝花冶金矿山公司纪律检查委员会收到由渡口市委纪委转来的一封信,署名“三井巷群众”。信中说:“三井巷(工程公司)财务科有一桩贪污案件,直到现在没有被提出来处理,这个人仍掌握着档案(财务)钥匙,……因这个人一贯走上层路线,……将糖弹打进党委和有权的职能部门,从书记到科长都是她的贵宾,请客送礼是她的常事,据说她家还有高级骨牌招待客人玩耍,这些情况住她家附近的人都很清楚。”又说:“现在她两口梦寐以求升官发财的目的基本上已达到(听说男的快升官了)”,“前段时间她比较慌张,最近又显得镇定一些,不知是否已毁去一(些)资料。……因此,我们特向你会反映,应迅速采取措施处理。”
如何处理这封匿名信呢?开始,在攀矿纪委中认识并不一致。一种意见认为,此信既没有揭发人姓名,也没有被揭发人的姓名,反映的问题又不具体,很难搞清楚,主张暂时放下,等以后再说。另一种意见认为,根据过去有人反映,三井巷工程公司在执行财经纪律和经济管理上确实有一些问题。只要相信和依靠群众,这封来信提出的问题是能够查清的。至于写信人不敢署名,那是因为怕打击报复;为慎重起见,应该请三井巷工程公司纪委的同志一起研究如何开展调查比较妥当。经过讨论,攀矿纪委决定按第二种意见办,并立即请来了三井巷工程公司纪委副书记尹贵成同志。尹反映,有的群众议论三井巷工程公司财务科女会计青素琼有贪污行为,此信指的可能就是她。最后商定,由三井巷工程公司纪委先着手对青素琼的问题进行调查。
会计的来访和第二封匿名信
尹贵成同志回到单位以后,将攀矿纪委的意见向三井巷工程公司党委有关领导同志作了汇报,这位同志表态说:“青素琼这个人不会有贪污”,“领导都很信任她”。尹说:“没有调查,怎么知道她没有贪污?”这位同志又说:“就怕整不出来惹一身臊。”攀矿纪委曾四次派人催办,调查还没有开始。
时过几天,三井巷工程公司财务科会计韦瑛同志到攀矿纪委当面反映情况,攀矿纪委又收到渡口市委纪委转来第二封署名“三井巷职工”的匿名信,都是揭发三井巷工程公司财务科会计青素琼涂改账目,伪造单据,有重大贪污嫌疑的问题,并反映青素琼同某些领导人关系密切,担心她的问题得不到认真追查,希望纪委直接出面调查处理。根据这些情况,攀矿纪委和公司财务处共同派人来到三井巷,与三井巷工程公司党委一起研究案情,决定采取三条措施:立即封存三井巷工程公司的财务档案,包括各队的财务档案;由三井巷工程公司保卫科追回青素琼私自拿走的账本;由三井巷工程公司党委及纪委书记,分别找青素琼及其丈夫罗尤金(预备党员、三井巷工程公司宣传干事)谈话,交待政策,并组织专门人员立即展开调查。
原来是只“大老虎”
早在去年8月,即将退休的老会计李慕仁在核账时,就发现了青素琼经手的支出账目中有问题,并向财务科副科长蔡德祥作了汇报,蔡没有进行追查。去年9月,财务科在搬家前,全科清理财务档案时,又重新提出了老会计李慕仁反映的问题,但情况没有搞清楚。
这一次,财务科根据党委的意见布置查账,青素琼不仅故作镇静,并且威胁说:“现在有些人要搞我,今后我要他下不了台。”实际上,青素琼精神十分紧张。她一方面伪造单据,作假账,涂改账本,企图掩盖罪行;另一方面,对已经暴露的问题,承认自己有错误,表示“坦白”。开始,她只承认做了四笔假账,贪污现金500元。后来,她又承认有上万元的贪污,但没有讲具体数字,还说给了出纳员黄凤兰300元。党委书记温昭斌感到问题严重,通知财务科和保卫科尽快到青家收取赃款。财务科、保卫科的同志到青家后,看到桌子上堆满人民币,经清点,共66,520元。青向来人保证说:“就这么多,再没有了。”
三井巷工程公司党委当天通过攀矿公司保卫处向渡口市检察院作了汇报。市检察院根据案情和已经掌握的证据,于10月30日依法将大贪污犯青素琼及窝赃犯罗尤金逮捕,并依法对他们的住宅进行搜查,当场又查获现金147,988元。加上青素琼已经交出的66,520元,以及青被捕后有关人员交出的收受青的款项2,827元,共查获赃款二十一万七千余元。同时,查封了罪犯的手表、缝纫机、收音机、保险柜、电唱机、高级衣料等高档商品,以及银耳等高级食品计六十多种。赃款赃物之多,令人触目惊心!
“老虎”是怎样养肥的?
青素琼,现年28岁,四川省蓬溪县人,1971年参加工作,一直是三井巷工程公司会计。经市检察院和攀矿党委工作组初步调查,她从1975年至1980年6月,在兼任和帮助出纳工作期间,采用伪造凭证、做假账,贪污大量现金。据她本人初步交待,共贪污二十五万余元,现在查账证明,仅1980年1月份就贪污五万多元。
青犯所以能够贪污这样巨额现金,除了她贪婪成性之外,与部分干部的官僚主义和收受贿赂是分不开的。根据群众揭发和有关人员的交待,三井巷工程公司党委常委中,有几个人程度不同地收受过青犯的礼物。现已查明,原三井巷工程公司党委书记、现攀枝花冶金矿山公司工会主席贾永年,先后13次接受青的贿款二千六百多元。三井巷工程公司党委中的某些人,经常到青家打麻将,每次都受到主人用好酒、好菜、好烟招待。罗尤金去年入党,群众揭发罗是用500元钱买的党票。在罗被捕前不久,有些领导还要把罗转为正式党员,提为三井巷工程公司宣传科副科长。群众对青的问题早有反映,有人曾向领导同志揭发青买了一个保险柜,党委某领导人却替青宣传没有此事。这次搜查发现,保险柜内装的赃款就有十多万元。
此案在群众中反映强烈,有的说三井巷工程公司近几年一直是亏损单位,连奖金都发不起,被青素琼贪污了二十多万元,却长期没人知道,要求严肃追究接收礼物、金钱的领导干部的责任。今年2月16日,经渡口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公安机关已将受贿渎职的三井巷工程公司原党委书记贾永年逮捕归案,并将依法严惩这一伙罪犯。
中共四川省渡口市委纪委


第3版()
专栏:

轻工机械设备考察订货代表团
精打细算为国家节省外汇
编者按:这些年来,出国人员乱花外汇的现象虽然有所纠正,但在有些同志身上还时有表现。轻工机械设备考察订货代表团在出国期间,较好地完成了考察订货任务,在生活费用方面精打细算,为国家节约了外汇。这种精神,值得提倡和学习。
本报讯 记者庄凯勋报道:由轻工业部、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和中国银行组成的轻工机械设备考察订货代表团,去年11月底至今年1月初在英国、法国、意大利进行了44天考察。他们在生活费用上精打细算,为国家节约了外汇。轻工业部和中国银行的15位同志,按国家标准带出生活费折合46,000美元,实际只花了13,500美元,不到原带出金额的30%,所剩32,500美元全部带回交公。机械进出口总公司的四个同志,也为国家节约了外汇开支。
这个考察团认为,我们国家现在还很穷,外汇来之不易,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该尽量为国家多节约外汇。出国前,他们学习了有关出国费用的使用规定,明确哪些可以开支,哪些不可以开支,预先防止发生不合法的开支。他们还事先和驻外使馆商务处取得联系,以便尽量在我驻外机构招待所住宿,减少住宿和膳食开支。
在国外考察期间,有时外出到其他城市,如果旅馆费比交通费高,他们就尽量赶回招待所住宿。如路途实在太远赶不回时,也只住一般旅馆。有时外出到较远的地方办事,来不及赶回吃饭,他们就提前通知招待所留饭,或预先买些面包、汽水等小食品,以备途中用餐。这次考察团在国外看了六十多个工厂,这些工厂分散在各个城市,交通不便。为节约交通费用,他们每到一地,争取尽早熟悉地形和交通,能坐火车、地铁和公共汽车的就不坐出租汽车,能步行的就不坐车,能坐普通车厢的就不坐一等车厢。在国外,他们还自己动手洗衣理发。必需的文具等物品,他们在出国前就带齐,不在国外购买。有的同志带回国的资料太多,就提前打好包和商务处联系,交他们装船带运回国,急用的资料由个人自己手提,避免海关超重罚款。
轻工机械设备考察订货代表团在国外就皮革、人造革、罐头、塑料、制鞋等方面与外商进行了广泛接触和现场选型订货,共签了10个合同,成交金额近二百万美元,较好地完成了考察订货任务。代表团在国外停留期间,我驻外使馆反映较好。


第3版()
专栏:

铁道兵领导机关节省会议开支
本报讯铁道兵领导机关今年第一季度召开会议比去年同期减少一半,压缩和节省经费二万一千多元。
今年年初,铁道兵领导机关专门研究了节减经费的问题,各部门尽量减少会议次数,压缩规模,削减费用。他们改变往年第一季度会议多的惯例,把能合并的尽量合并,可开可不开的坚决不开。仅司令部就砍掉了九个会议,省下一万多元。
他们还注意克服过去追求会议规模的现象,从实际出发,尽量减少参加会议的人员,缩短会议时间。有个会议原来计划近200人参加,经过多次研究,三改方案,最后减到五十多人。会上,主持单位坚持发扬俭朴的作风,尽量少占住房、少用车辆,工作人员除担负值班的以外,都回机关食宿。
(张静惠 赵书三)


第3版()
专栏:来信

春风吹暖我的心
我是1970年到黑龙江插队落户的上海知识青年。几年后,在共同的劳动中,我同当地的农村姑娘玉凤深深相爱了。但是,她父母为了拆散我们的自主婚姻,硬是在一个风雪弥漫的日子,把可怜的玉凤强行拉走与别人结了婚。她经不起这巨大的打击,不久便急疯了。
后来,我当了民办教师,而玉凤疯疯癫癫,不能自已。最后,男方终于同她离了婚。一年多来,我眼看玉凤疯疯癫癫的惨状,象万箭穿心一样难受。当时,按我的实际情况,完全可以回上海,但是我放弃了。爱情驱使我去履行义不容辞的职责:我要救她,和她成婚。
结婚后,我除了工作,竭尽全力照顾她。我省吃俭用,为玉凤治病,四处求医,盼望她早日恢复健康。我背了一身债,也想尽了办法,但玉凤的病仍不见好转。尽管在漫长的生活道路上出现了许多困难,但我丝毫不后悔,仍对玉凤一往深情。
今年初,《黑河日报》的记者访问我,并以《美丽的心灵》为题作了报道。几天后,逊克县文教科派同志看望我和玉凤。接着,又收到了团县委、县妇联等组织和读者的来信。他们向我表示热情的问候,并为我捐款,叮嘱我一定要接受他们微薄的心意。我反复读着这些信,眼泪夺眶而出。我这个住在偏僻小村的青年,当我在人生道路中遇到困难时,是许多素不相识的好同志,以春天般的热情,温暖着我的心。 黑龙江省逊克县边疆公社黎明大队
戴建国


第3版()
专栏:资料

满族和满文
满族是我国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以女真人为主体形成的一个民族,也是我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先秦的肃慎,汉、三国的挹娄,南北朝的勿吉,隋、唐的靺鞨,宋、辽、元、明的女真,是满族的先人。他们长期生活在祖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广袤的地区,与中原地区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国满族有243万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
历史上满族有过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目前国内尚有少数人使用满语文。满文创制之前,满族借用蒙古文字。十六世纪末,女真人的杰出领袖努尔哈赤(1559—1626,姓爱新觉罗)统一了建州女真各部,又开始了征伐海西和东海女真与其他部族的战争。随着满族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的迅速发展,与汉、蒙古、朝鲜等民族的交往也日益频繁,借用蒙古文字已不能适应发展了的新形势。159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命大臣额尔德尼和噶盖在蒙古文基础上创制了满文,这就是“无圈点满文”或“老满文”。初创的满文弊病甚多,仅通行了三十余年。天聪六年(1632),清太宗皇太极命巴克什(博士)达海改进满文。达海是满族史上杰出的语言学家,经过他改进的满文,就是“有圈点满文”或“新满文”,在满族史上使用过近三个世纪。
满文在我国历史上有过特殊的地位。在清政府统治近300年的时期内,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满文成为极其重要的文字。对外代表国家,如清政府往俄国去文,多使用满文,著名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就是用满文、俄文、拉丁文签定的;在国内,满文也处于优越的地位,满官的题、奏,尤其是机密事宜,均用满文。嘉庆、道光朝以后,特别是咸丰、同治朝以后,由于与汉族长期相处,满语文的使用越来越少。到清朝末年,懂得满语文的人,已为数不多了。
近百年来,对于满语文的研究、满文历史文献的整理、翻译和出版,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学科,不少国家有专门人才,并出版了很多书籍。解放后,我国也培养了几批满文人才。我们相信,随着对于满文的研究,满文文献的整理、翻译和出版工作的发展,那些沉睡了多年的珍贵的满文文献,一定能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季永海


第3版()
专栏:

宁夏灵武县退休老干部李厚旦,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72年因身体不好退休。为了给过往行人和附近群众提供方便,他提议开办早晚小卖部,并自动承担售货任务。自1976年以来,这个小卖部的营业额,每年都在16,000元左右。
新华社记者 陈思禹摄


第3版()
专栏:采访札记

这两位优秀党员的境遇说明了什么
前一时期,我在东北和长江南北采访,看到了无数令人振奋的新事物,看到了党风民风的好转,但也看到有一些好党员,他们虽然激情满怀地为党为人民辛勤劳碌,却受到某些人的冷嘲热讽,甚至排挤、打击。
在长江北岸某县,有一位县委副书记原是解放军某部的师级干部。在“四人帮”猖狂的时候,当他探望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发现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经常打游击的地方,农民的生活还不如那时好,深感对不起当年在这块土地上英勇牺牲的战友和乡亲。他要求回乡当一个大队支部书记,带领幸存下来的老游击队员及其子孙们,奋力改变家乡面貌。
那时,他才四十七八岁,精力充沛,指挥有方,作风正派,生活简朴,是个难得的高级指挥员。他反复请求了两年之后,在1977年才转业回乡。经过省里好说歹说,他才同意担任县委常委和县革委会副主任(两年后改任县委副书记),但提出一个条件:让他经常蹲在农村,和社员们滚爬在一起。四年来,他受到广大群众和绝大多数干部的尊敬和爱戴。
可是,这位副书记却有难言的苦恼。当他刚刚转业的时候,县里有的干部就放出空气:“我们不争气,急得人家部队里的十二级高干,要回来推着我们改变家乡面貌了!”他回来之后,开头还有不少人跟他下乡,后来有些人觉得跟着他没有捞到吃喝,坐不上小车,却要汗流浃背、腰痠腿疼地“小长征”,“不合算”。跟着他下乡的人日益少了。再说,他那种刻苦自砺、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使得那些习惯于作威作福的人内心怏怏不快。最使那些人感到“过不去”的,是他“爱管闲事”:有人在户口、招工、升学、参军、提干等方面搞不正之风,他管;有人多吃多占,霸占公家材料建造私人小院,他管;谁利用权势,在红白喜事上明敲暗诈,他也管;谁营私舞弊,打击报复,他更管。可是,由于有些领导干部同那些搞不正之风的人关系暖昧,问题却往往得不到解决。
我采访结束,本想写文章介绍这位副书记“解甲归田”的事迹。他再三向我说:“万万使不得!不然,我更难工作了!”
在陇海路东段某县,有一位其作风、品德和上面说的那位副书记差不多的公社书记,处境却还要糟糕:不只是吃不开,还屡受一些人的打击和排挤,逼得他实在没法在那里工作下去了。经地委批准调离这个县的时候,那伙把他当作眼中钉、肉中刺的人,竟然在他必经的路上,烧起一大堆毛黄纸,表示“送瘟神”。可以想象:这样好的共产党员,被当作“瘟神”“礼送出境”,那一小块土地将会成为什么人的天下!
这两位同志的境遇说明:经过十年浩劫和左倾路线的影响,要伸张正气、打击邪气,把我们的党风切实搞好,确非易事,这固然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正面教育,同时也需要采取强有力的组织措施,制裁那些屡教不改的害群之马,整顿领导班子。很多干部和群众说:如果有人认为这样做会影响安定团结,那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片面观点,不把寄附在党和人民肌体上的痈疽腐毒除掉,是不会有真正的安定团结的。
本报记者 戴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