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4月2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国际副刊

列宁在斯德哥尔摩
徐明远 高锋
在瑞典皇家图书馆宽大的阅览室里,有一套与众不同的老式桌椅,桌面上有一张醒目的说明:“列宁用过的桌子——1907年和1910年列宁曾多次在这里学习”。图书馆里还珍藏着列宁在读者登记簿上签名的原件。这都是1905年到1917年列宁六次在斯德哥尔摩期间保留下来的珍贵纪念物。
1905年10月底,俄国爆发革命,彼得堡的工人第一次成立了苏维埃。当时,列宁正在瑞士流亡。喜讯传来,他决定立即动身回国。11月初,列宁来到斯德哥尔摩。因为约定给列宁送证件的联络员没有按时到达,列宁不得不住下来等待。急于投身到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的列宁,在短短几天内写下了《我们的任务与工人代表苏维埃》这一重要文章,深刻阐明了苏维埃这一新生事物出现的伟大意义。这篇文章,当时没有机会发表,直到35年之后才在《真理报》上初次公布。11月中旬,列宁登船经芬兰回国,结束了五年之久的第一次国外流亡生活。
1905年的第一次俄国革命失败了。随之而来的是斯托雷平的反动统治时期。白色恐怖、宪兵和暗探的搜捕,使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统一)代表大会不得不迁往瑞典首都举行。1906年4月底,列宁为出席大会第二次来到斯德哥尔摩,住在市中心一家小的家庭旅馆里。在瑞典社会民主党人的帮助下,大会在当时的人民大厦举行。会上,列宁就土地纲领、无产阶级的任务、武装斗争、对国家杜马的态度等,阐明了布尔什维克党的主张。斯大林、加里宁、伏罗希洛夫和伏龙芝等和列宁一起,对孟什维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瑞典朋友还为大会募捐,给当时处境艰难的俄国革命者以很大帮助。由于瑞典朋友的周密工作,大会得以顺利进行。等到瑞典警方得悉大会的风声时,大会已结束,代表们也早已安全离开了。
列宁酷爱读书。他在国外流亡生活中,每到一地,总是图书馆的常客。甚至评定一个城市,他也以有没有象样的图书馆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准。据瑞典皇家图书馆收藏的读者登记簿记载,列宁在1907年和1910年期间,共有八次到过这个图书馆。但由于他经常使用化名,去图书馆的确切次数人们也难以弄清。
1907年4月,列宁去伦敦参加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时,曾路经斯德哥尔摩。当年年底,俄国国内形势恶化,党中央决定列宁再次移居国外。12月底,列宁取道瑞典,开始了他长达九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1907年的12月28日、30日和31日这三天,列宁都是在瑞典皇家图书馆度过的。12月31日除夕这天,列宁和两个瑞典朋友走进了阅览室。他象往常一样坐在左边第一个座位全神贯注地学习。等到管理员过来提醒列宁已到闭馆时间时,他才发现屋里就剩下他们这三个读者了。
1910年9月,列宁由哥本哈根来斯德哥尔摩等待会见他的母亲和妹妹。列宁对母亲一向十分敬爱。当时,列宁的母亲已是75岁了。为了再一次看看她最心爱的儿子,她不辞艰辛,不顾高龄,踏上了这次旅途。9月17日,列宁去码头迎接了多年没见的母亲和妹妹,并在上尉街17号租了一套房子,和亲人一起度过了近十天。母亲和妹妹回俄国时,列宁又去码头为她们送行。这是列宁最后一次和母亲见面。等到他1917年回国时,这位伟大的母亲已经与世长辞了。
1917年2月,俄国革命运动再次兴起。彼得堡的工人和士兵起义,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苏维埃。消息传到苏黎世,列宁决定马上回国。当时他仍然只能取道中立的瑞典。
4月14日早晨,斯德哥尔摩第六次迎接列宁和他的战友。瑞典左翼社会民主党人在车站候车厅里挂起一面红旗,为列宁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
午餐时,列宁一面往牛排上撒胡椒,一面与邻座的朋友谈话。一位瑞典朋友提醒他。列宁低下头看了看牛排,诙谐地说,“我们这次回去要与沙皇和克伦斯基分子斗争,正需要多吃些盐和胡椒!”列宁风趣的语言逗得大家都笑了。当天下午,俄瑞两国革命者举行了会谈。当时,列宁面前摆着一张北欧地图,他用手在地图上测量着距离,一面说,“再过四十八小时,我们就到达彼得堡了。每一个小时都是极为宝贵的,俄国革命将从现在开始。”列宁当时强调的俄国革命的任务,就是把资产阶级二月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这天傍晚,随着列车的远去,列宁结束了他的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对斯德哥尔摩的访问。列宁在斯德哥尔摩先后总共停留了一个半月左右,但列宁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这珍贵的一页,同样为后人所缅怀。
(附图片)
1917年4月14日,列宁(前面拿伞者)和瑞典左翼社会民主党人在斯德哥尔摩瓦萨大街。


第7版()
专栏:

轻歌曼舞翠竹伴
“幽然三岛国,花木茂常青,气质尤宜朴,衣裳不解纫……”这是我国明代航海家费信盛赞菲律宾景物秀丽、民情淳朴的诗句。菲律宾群岛素有“花园岛”之誉。这里四季鲜花盛开,树木常青,特别是那郁郁葱葱的翠竹,形成茂密的竹林,给人以幽雅清新的感受。菲律宾人民不仅用竹节烧熟米饭,用竹竿搭盖竹楼,用竹筒汲水,用竹排浮载……而且用竹制乐器演奏,用竹制道具舞蹈。可见青青翠竹不但造福于菲律宾人民的物质生活,同时也为他们的文化生活锦上添花。
种类繁多的菲律宾竹制乐器有竹竖琴、竹管、竹琴、竹圈鼓、竹笛、鼻笛、“昂格隆”等等。它们形状不同,音色各异,大抵可分为管形和片形两种。竹管音色浑厚深沉,大的四人合吹一管,小的一人可吹二管。竹笛声音清亮圆润。鼻笛是北部山区伊戈罗特族人民所特有的乐器,一般用作独奏。演奏者用鼻孔呼出变化无穷的气流,使之通过笛管形成各种曲调,其音色幽雅委婉。“昂格隆”更是很有特色的竹乐,常常组成小乐队单独演奏。在片形竹乐器中有音域宽广的竹竖琴和声调浏亮的竹琴。菲律宾人民非常喜爱这些竹制的乡土乐器,艺术家们成立了富有本国特点的竹乐团。他们运用这些“为菲律宾歌唱的竹子”,发展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受到菲律宾人民的热爱和国外观众的赞赏。
在菲律宾的民间舞蹈中,以竹子为舞具相当广泛。闻名的竹竿舞,节奏欢快,深为菲律宾人民所喜爱。目前,竹竿舞中著名的有《蒂克林竹竿舞》和《辛基尔扇舞》。《蒂克林竹竿舞》是根据一种叫“蒂克林”的长腿鸟的动作编成的舞蹈,仿效这种鸟的表演者在两根竹竿间机警地跳跃,竹竿的碰撞则象征农民诱捕这些鸟时的捕夹声。碰撞竹竿的男演员是农夫打扮,饰演长腿鸟的女演员穿传统的蝴蝶装。表演到高潮时,随着竹竿的高频夹击,女演员还需表演难度很大、节奏迅疾的各种小跳步,同时双臂频频起落,象征着鸟翅的扇动。《辛基尔扇舞》则风格迥异。它原是棉兰佬王室的舞蹈,其中有持双扇的公主、执巾帕的武士、为公主撑伞的侍女和众多手挥彩巾的宫女。舞蹈开始时,宫女翩翩起舞,男侍者庄重有礼地扛着饰有彩色花纹的竹杠出场,按井字形和平行两组置放地面。公主、武士、侍女在井字形竹杠间舞蹈,宫女则在平行的竹竿间表演。这个舞蹈庄重优雅。节奏加快时,更显示出公主雍容端庄的情态。
除了以上两个著名的竹竿舞外,竹在舞蹈中别具意趣的节目还有不少,如穆斯林地区优美的《帕加莱·帕曼萨克舞》、《驱魔舞》中的《竹火把舞》、《田园农作组舞》中的《竹簸箕舞》等等。甚至连游戏舞中的爬竿,也同样离不开竹。
翠竹和菲律宾人民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翠竹丰富了菲律宾人民的精神生活,在这繁花似锦的美丽国度里,处处翠竹伴歌舞,清韵优美,确实令人领略不尽!
文 于海燕 蒋士枚 题图 汪二可
(附图片)
《辛基尔扇舞》


第7版()
专栏:

英国的“百里长城”
严维明
站在英格兰的诺森伯兰郡奔宁山北山峰上向远眺望,只见一条宽阔的石砌长龙,在茫茫旷野上沿着高低起伏的山岗,时而隐进长长的峡谷,时而从山壁下突然跃起,蜿蜒伸展,瞧不见尽头。石龙的壮观景色,吸引着来访的客人。
这条石龙名为哈德良长墙,可是人们爱称它为“百里长城”。它虽然在规模上远远比不上中国的万里长城,年代也没有那么久远,却也不愧是英国古代历史上一个伟大工程。
哈德良长墙东起泰因河畔的瓦尔斯恩德,离英国的煤都纽卡斯尔不远,西到索尔威湾的博尼斯,全长118公里,恰好把大不列颠岛拦截为两段。它是古代罗马帝国在该岛的北部疆界。
哈德良长墙,是罗马皇帝哈德良在公元122年视察不列颠岛后设计并命令修建的。从这年起一连六个年头,成千上万的不列颠民工,在罗马士兵的鞭子下做苦役,用最简陋的工具,掘土采石,筑成了这座英国人迄今仍然为之骄傲的“百里长城”。
公元128年工程竣工时,东段用石块砌成,西段则用的是土坯;过不久,土墙又全部改建成石墙。墙的高度和宽度各处不一。温得希尔德是长墙的最高点,海拔370米。
在一百多公里的城墙上,建有16个主堡,彼此相隔七公里左右。当时每个主堡驻扎一千名罗马边防军。主堡之间又有许多小堡,每隔一罗马里设一个。罗马士兵昼夜在墙上巡逻,一有敌情,就立即向主堡或附近驻军报警。
哈德良长墙里外各有一条壕沟。墙外的一条宽八米,深四米,可以防止敌人接近城墙。墙里的宽二米多,深三米,底平,用作交通壕。壕上有过道,通到主堡和小堡。
不列颠省在哈德良时代进入经济全盛时期,商业繁荣,新的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砾石铺设的“罗马大道”四通八达,只是在北部和西部还常有战事。而哈德良长墙的修建,有力地阻止了皮克特人和苏格兰人南下,保护了经济发展。
哈德良长墙具有相当的建筑水平,显示了古代不列颠人和罗马人的智慧和才能。
一千七百多年过去了,长墙在切斯特斯和豪斯特兹等地的部分,至今还相当坚固。现在,英国有关部门在有的地方加以修缮,成立了博物馆,保护并展览这个宏伟的罗马遗迹。
(附图片)


第7版()
专栏:异国风情

尼泊尔的赛马节和插秧节
郝章印
一年一度的赛马节和插秧节,是山国尼泊尔两个意趣横生、别开生面的节日,它充满了强烈的生活气息,洋溢着浓厚的乡土色彩,从侧面反映了勤劳勇敢的尼泊尔人民的生活和劳动。
每当春夏之交,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洞尼克尔广场彩旗招展,装点一新。广场四周,人山人海,上自国王王后、名臣宿将、外交使节,下至商贾游人、平民百姓,都来观看尼泊尔军方举办的精彩马赛。
“洞尼”是一个妖怪的名字,“克尔”意为“草地”。传说在古代“洞尼”妖怪居住在广场草地一带,经常出来伤人。尼泊尔人民和它展开搏斗,用精强的马队将妖怪踩死。为了纪念这一胜利,尼泊尔每年举行赛马节。
赛马节的场面煞是动人。在淘汰赛时,几十匹骏马疾驰如飞,呼啸而过,再现了古代尼泊尔勇士的惊心动魄场面。在“钻火圈”和“跨越障碍物”赛时,群马时而急驰穿过层层浓烈的火焰,时而腾空越过道道高大的障碍。骑手们表现出驾驭骏马的高度技巧。整个比赛始终扣动着观众的心弦。广场四周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和喝彩声。比赛之后,国王亲自给优胜者颁发奖状,以示鼓励。
每年6月末雨季来临之前,加德满都谷地的农民开始欢度插秧节。由于这个节日是在田野里举行的,因此,人们又称它为“田园节”。
这一天,农民闻鸡而起。早餐吃的是豆子和米做的象征吉祥的抓饭。据说,吃了这种饭,一辈子不挨饿。
午后,人们扛着犁杖,赶着水牛,来到田边。首先,青年男女以掷泥取乐,弄得从头到脚,遍体泥巴,面目难辨,然后开始插秧。插秧前,乐队击起咚咚的鼓声,唱起动听的民歌,农民伴随着歌声下田劳动。有时姑娘们激情满怀,互相对歌。直到夕阳西下,晚霞披彩,秧田里一片葱绿时,人们才结束了这一个欢快的劳动节日。


第7版()
专栏:

突尼斯的斗羊
谈金恺
公羊天性好斗。在羊群中,公羊之间经常格斗,争当带头者。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公羊有时也会独自向墙或树撞击。突尼斯人就是利用公羊的这种特性,发展了斗羊这种民间娱乐活动。
斗羊在突尼斯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古时候只是在开斋节前夕举行这种娱乐活动。今天的富有特色的斗羊为每年的旅游事业吸引了不少游客。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开展这项活动,突尼斯在一九七五年成立了斗羊的全国性联合会,并且还计划建立一所有关的博物馆。
斗羊活动有专门的比赛规则。参加比赛的羊按体重分为五个等级:次轻量级、轻量级、中量级、重量级和超重量级。只有同量级体重的羊,才能成为比赛的对手。羊的年龄也限定在五至十二岁之间。在每场比赛的限定时间内,如果经过二十五个回合的搏斗还分不出高低,裁判员有权决定再增加五至十个回合。此外还规定,每只羊每年参加比赛的次数不得超过六次。如果一方的羊受了伤、被击倒,不能或不敢赛下去,它们的训练员就抛出表示认输的毛巾,承认战败。
斗羊比赛一般在节日期间举行,一年几次,每次赛五至八场。每次比赛观众都非常拥挤。据说,在突尼斯观看斗羊的人数和收益仅次于这个国家最热门的运动——足球比赛。


第7版()
专栏:域外杂谈

以狗为伴
龙永图
初到美国之时,正值隆冬。偶然上街,总见有人牵狗散步,谓之“遛狗”。小狗们的毛色大多油光水亮,而且不少穿着御寒的毛线背心,摇摇晃晃,颇为神气。到了夏日,当人们驱车郊游时,也每每见到一两条狗“端坐”轿车的后排,不时从窗口伸出头来,煞有介事地东张西望。总之,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狗在美国人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美国呆久了,才慢慢知道美国养狗风之盛,简直有些难以想象。
据美国前年一个统计,仅纽约一地,就有狗140万条。由于几乎是家家户户养狗,以狗为中心的一套行业相当兴隆。狗的食品店、医院自不必说,专为狗服务的旅馆、美容院、配种站、训练所也应有尽有。狗旅馆是主人到外地休假时这些宝贝儿的寄养地。只要主人肯出钱,这里的“服务质量”是极有水平的。一日三餐佳肴之外,还有定时的健康检查、运动和清扫卫生。配种站备有各种名狗,专供改善爱犬的品种。训练所提供从衔物、跳越障碍之类的
“初级培训”到训练攻击、特殊气味鉴别等“高级课程”。美容院,这是为名牌狗剪毛、化装的地方,款式多变、时髦新颖。当然,要享受这些服务,关键在钱。住狗旅馆,一夜就要美钞十元,套间加倍。进一次美容院,全套工序要花费上百美元,足够一个普通人一年理发之用。
美国人不仅养狗,而且爱狗如命。你到任何地方,都可以听到他们津津乐道关于狗的各种故事。去年,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一幢楼房失火,一位家庭主妇冲入火海,营救爱犬,结果同归于尽。消息传来,大小报纸广为登载,一时竟传为美谈。相反,倘若你对狗稍有不敬,还会惹来麻烦,甚至要吃官司。弗吉尼亚州一个酒鬼,酒醉之后误将爱犬吊死,结果引起轩然大波。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将他告至法院,结果被判坐牢两天、罚款400美元,并责成他为防止虐待动物协会义务劳动100小时。据称,只因他是酒后“作案”,判的还算轻的哩!
细细考察起来,美国人对狗情深原因颇多,某种程度上,也许与人情太薄有关吧。养狗者中,固然有百无聊赖,闲得发慌,以从狗身上寻点乐趣的绅士小姐们,但也有不少人是念及狗这种动物生性忠诚,又通灵性,而以其为伴的。有的家庭,儿女长大后,走的走、散的散,剩下两老,凄凉寂寞,如再走一位,更是孤苦伶仃,只好以狗为伴。不少丈夫,等妻子红颜一去,就四处寻花惹草,妻子经济不独立,离婚无门,只好苦守空屋,以狗为伴。有些年轻人,或受社会歧视,或因情场失意,心理变态,断人来往,只好以狗为伴。有些地区,治安不好,人们惟恐强盗半夜破门而入,只好严加防范,以狗为伴……。
哎,在一个人的社会里,狗竟成了最好的伴侣!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一段难忘的往事。那是八年前,在英国某地,一位朋友带我去参观一个专门葬狗的公墓。参观过程中,看到一块小小的大理石墓碑,上面刻着一个老妇人为其爱犬写下的墓志铭:“这里葬着我的爱犬吉尔,比起我的三位丈夫,它对我更加忠实……”这位老妇人的话,包含着多少的辛酸呵。


第7版()
专栏:

假日 方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