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4月1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杂谈

“养树”与“养人”
李春
偶翻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觉得郭橐驼对种树的一段议论,深中肯綮。
郭橐驼以种树为业,他种的树无不成活,而且长得粗大茂盛,其中果木树结实早而且多。问他种树有什么秘诀,他说只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这就是说,要种好树,必须适应树木成长的规律,让它的本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反之,如果“根拳而土易”,培土“若不过焉则不及”,或者“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那就违背了树木的本性,“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是势必事与愿违的。
这些种树经验,今天也仍然适用。据负责太原市西山绿化工作的同志讲,这几年,省市直属机关在西山所栽的树,各单位负责的地段,成活率差别很大,有的高达95%以上,有的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甚至还有“植树不见树”的。看来,各家应该认真总结一下植树的经验。
不过,柳宗元写种树是为了借题发挥,旨在反对官吏烦令扰民,使百姓“病且怠”,不得“蕃吾生而安吾性”。所以,他在篇末说:“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我以为,“养人”,培养人才也可以从郭橐驼的养树论得到启发。
人才和树木一样,也有它的成长规律。“育人”也有一个“顺天而致其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的本性或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他所处的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离不开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由于人的可塑性极强,所处的社会环境又极为复杂,所以,只有使人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结合得好,施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才能利于人才的成长;反之,就会埋没和戕害人才,而这比“养树”时的“顺天致性”要难于掌握得多。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尊重、研究人才成长的规律,并自觉应用于培养人才的社会实践。比如,改革干部管理体制,充分发掘和运用现有人才的问题;尊重个人的爱好和专业特长,创造与改善学习和工作的环境,给人才成长提供肥壤沃土的问题;建立健全精神和物质奖励制度,以激发人们好学上进的积极性的问题;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坚持因材施教、反对千人一式,坚持循序渐进、反对揠苗助长,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之类的问题;以及尊重科技人员的工作特点和某些性格特点,不要横加干涉的问题;等等,都有一个尊重、研究和运用人才成长规律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好,就能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反之,就可能埋没人才或阻碍人才的成长。遗憾的是,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并未对这些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现在,我们国家开始把人才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并有了少数专门研究机构和专门工作者,这是大好事。但我以为还很不够,还应唤起全国人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组织人事部门和教育单位的严重注意,以加快人才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加快人才的培养。
种树要做到“顺天致性”,还要注重护林,坚持“育林者赏,毁林者罚”,国家为此还制定了森林法。而在人才问题上,尽管埋没、浪费、压抑以至迫害人才的现象还严重存在,远比植树造林方面存在的问题多得多。但从社会舆论上说,目前还只是少数人在大声疾呼,从制度上国法上说,现在还没有“育才者赏,毁才者罚”的具体规定,更没有“人才保护法”。我们希望能在短时期内看到这类规定的订出和执行。
风和日丽春光好,“养树”“养人”正宜时,让我们齐心“养树”,使祖国绿遍天涯;让我们合力“养人”,看祖国英才辈出!


第3版()
专栏:

宣城县推广日校办夜校的经验
为了解决有些学龄儿童不能到全日制小学读书的问题,去年3月,安徽省宣城县水东公社大葛村小学在加强日校教学管理的同时,办了一所夜校,除11个中途停学的学生全部复课外,还吸收一部分12至25岁的文盲到夜校学习。这所夜校一个星期学习六个晚上,除放农忙假外一直坚持上课。夜校除教《农民扫盲课本》,还教农村应用文和珠算。学校把夜校看成是自己的教学班,和日校一样重视。夜校开办时只有一个班,24人,现在发展到两个班,44人。学校所属学区适龄儿童入学率,由82%增长到95.6%。
大队党支部很关心夜校,给学校安装电灯,不收费用。现在这所偏僻的山村小学办得很有生气。宣城县教育局在全县推广了他们的经验,要求各地适应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的新情况,改进办学形式。


第3版()
专栏:献身四化的人

她身上有一股使不完的劲
——记蒙古族女工程师萨本茂
春节期间,人们走亲访友,家家户户热热闹闹,唯独驻沪海军4805厂蒙古族女工程师萨本茂的家里显得有些冷清。为了赶写一篇将要在国际修船会议上发表的关于舰艇尾轴钢的学术论文,她谢绝了一切宾客,关在屋子里埋头工作。
五十年代初,萨本茂从福州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来到4805厂从事海军的装备维修工作。三十年来,她勤奋钻研,先后搞了52项技术革新,写出技术总结文章42篇,为我国海军装备维修事业作出了贡献。
一向依赖外国进口的航标灯乙炔清净剂,解放初期遭到禁运。外国资本家断言,离开了他们的“援助”,中国万里海岸线将会一片黑暗。萨本茂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气愤,勇敢地承担了研制清净剂的任务。白天,她从郊区跑到市区图书馆查找资料,翻阅文献,晚上便回到化验室仔细分析研究。为了找到一个准确的配方数据,需要连续二十多个小时不停地仔细观察分析,她就把铺盖搬到厂里,没日没夜地扎在实验室里。经过一百多个配方的试验,一种高效的乙炔清净剂黄粉终于研制成功了。经鉴定,它比当时进口的乙炔清净剂效率高十多倍。这项成果迄今已使用了二十多年,效能仍然良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工业的发展,对乙炔的需要量与日俱增,可是那时我国还不能生产乙炔瓶。要生产乙炔瓶,关键是要解决乙炔瓶的填料问题,没有合适的填料,将会引起爆炸。萨本茂承担起试制任务。在老师傅的帮助下,她收集和配制了三十多种填料样品,一一进行试验比较。经过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终于成功地试制出乙炔瓶活性炭填料。
六十年代初期,苏联政府对我海军快艇使用的不锈钢尾轴材料实行了禁运。眼看快艇维修受到影响,萨本茂心急如焚。她和其他技术人员一起,又开始了尾轴钢的试制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她提出了新的设想。上级同意了她的方案后,她立即不分日夜地干起来。经过五六十次的实验,他们试验成功了一种新的工艺。这项工艺最近得到了国际造船学会的重视,并邀请萨工程师为其撰写学术论文。
在林彪、“四人帮”横行的日子里,萨本茂被戴上“白专典型”等帽子,下放劳动达九年之久。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她也不停止科技试验。
粉碎“四人帮”后,萨本茂干劲倍添。两年前,为了解决厂里排“三废”的问题,她又开始了镀锌钝化废水回收利用的科技试验。由于过多地同有毒化学物品接触,她的肝功能、皮肤受到影响。同志们提醒她注意身体健康,她总是说:“我个人的健康是小事,千百万人民的健康可是大事。”有时她的美尼尔氏症发作了,不得不躺下来休息一下,然后又拖着沉重的步子来到工厂继续试验。今年春节后,一项新型的镀锌钝化废水回收利用终于实验成功了。
为了表彰萨本茂工程师,东海舰队党委给她记了二等功;1978年她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获得了三项重大科技成果奖,并被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她还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崔向华 陈大鹏


第3版()
专栏:科学家的故事

处处留心皆学问
——伦琴发现X光的故事
X光的发现,有一段值得人们深思的故事。
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对另外两位科学家赫兹和勒纳德发表的论阴极射线穿透力的文章发生了兴趣。他认为这个研究很有价值,其中还有不少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他决定重复他们的实验,从10月份开始用黑纸密封克鲁克斯管进行放电实验。11月8日,一个偶然的发现引起了伦琴的特别注意。事情是这样的:伦琴在关灯离开实验室后,突然想到克鲁克斯管的电源没有关。当他重新回到黑暗的实验室时,竟发现克鲁克斯管对面的荧光屏发出了亮光。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打开电灯一看,原来这荧光屏是块涂有铂氰酸钡的纸。他知道,铂氰酸钡是一种能放磷光的物质,只要有强光照射,它就会放出亮光来。然而实验室是漆黑的,荧光屏怎么会发出亮光呢?伦琴是一个有心人,当即抓住这个奇妙现象不放,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他想到,问题可能就在克鲁克斯管上。他把克鲁克斯管电源关掉,再关上电灯,荧光屏就不发光了。当他重新把克鲁克斯管电源接通后,荧光屏又发光了。兴奋的伦琴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偶然间他又把自己的手伸向荧光屏和克鲁克斯管之间,又一个奇迹出现了:屏幕上不仅出现了手的影子,而且还层次清晰地显示出手的骨骼影子。伦琴高兴得连家也顾不得回了。他完全被这种神奇射线迷住了,整天不断地观察啊,实验啊,他发现了这种射线的神奇性质:能穿透纸张和木板,只有铅片才不被它穿透。后来他就把这种具有奇特性质的射线称X线。12月22日妻子到实验室来看他,他让妻子把手按在照象底片上,然后用通电的克鲁克斯管进行照射,这样竟照出了世界上第一张手指骨的透视照片。这个惊人的消息,立即轰动了整个维尔茨堡。
当年12月28日,伦琴发现X线的论文在德国发表了。次年1月5日柏林物理学会会议上展出了伦琴的各种X射线照片。这个了不起的发现,很快就传遍了全世界,并在医疗上得到了应用。为此,伦琴于1901年第一个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伦琴的这个伟大发现,常常被人说成是偶然发现。然而只有他这样的有心人遇上这种偶然机会,才能导致如此结果。其实这样的机遇,在伦琴发现之前就不止一次地出现过。早在1879年,德国著名科学家克鲁克斯,在作高真空放电管实验时,曾发现管子附近的照象底片上有模糊阴影,可他并没有深究下去,只是后来曾为此一再抱怨自己当时太不细心。11年之后,美国有两名科学家:古兹皮德和詹宁斯,在演示克鲁克斯管实验之后,也观察到照像底片明显发黑,可他们也是没有在意。后来到了1892年,德国一些物理学家也观察到了克鲁克斯管附近的荧光,但由于他们当时是侧重研究阴极射线的,对管子外部的效应也未引起警觉。显然,只是由于不小心,或没在意,成功便在他们眼皮底下悄悄溜掉了。
科学家亨利·戴尔说:“没有发现才能的科学家往往不去注意或考虑那些意外的事,因而在不知不觉中放过了偶然的机会。”
李德滨


第3版()
专栏:群言堂

认真办好地区性职工业余学校
上海市教育局
上海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支持、兴办职工业余教育事业。有71万职工参加了各级各类职工业余学校学习。地区性职工业余中学正在职工中等文化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尽可能满足广大职工学习的需要,目前正采取多种形式,办好区业余中学、市电视业余中学和区业余大学。
上海市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支持职工教育,办有86所区业余中学,一所与市广播事业局合办的市电视业余中学,十所区业余大学,七所区干部文化学校,三所区业余教师进修学校,23所区业余小学。这些学校,主要向本市一些办学条件比较缺乏的中小型企事业单位招生,有条件的区校,还以本校为基地,组织本地区的厂校、街道业余学校成立中心教研组,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这些地区性业余学校布点适当,便于职工就近入学,因而受到广大职工和基层单位的欢迎。据统计,1980年,全市共有71万职工参加了各级各类职工业余学校学习,而在市、区教育部门办的职工业余学校学习的职工,就达二十多万人,占入学总数的27%。全市参加职工业余中等文化学校学习的职工50万,其中参加市、区教育部门办的业余中等文化学校学习的有15万,占入学数的30%。地区性职工业余中学正在职工中等文化教育中逐步发挥出它的补充作用、示范作用和教学中心作用。
我们举办的十所业余大学,学员有二万九千多人,占全市职工高等学校总数的三分之一。
地区性职工业余学校面向全市在职职工,他们工种不同,情况不一,文化程度有高低,所在单位办学条件也不一样。为了尽可能满足广大职工的学习需要,我们注意结合职工教育特点,采取了多种形式办学。
1、区业余中学,目前共有三种办学形式。一是有独立编制的业余中学,全市共有30所,学员五万余人。这种学校,配有专职的校长、教导主任和部分专职教师和少量专用校舍。这类学校的特点是:规模大,学员一般都在千人以上;学科、年级齐全,各年级还设有单科班,有的还开了电工、制图、会计、企业管理等中专、中技单科班短训班;质量高,兼职教师多数是普通中学的教学骨干。有专用校舍的,还可以照顾三班制职工学习。二是普通中学附设业余中学。全市共有34所,学员一万六千余人。这类学校的特点是:上马快、花钱少、设点多、规模小,有利于就近入学。三是普通中学与公司(厂)挂钩联合办业余中学,主要集中在黄浦区,共有22所,学员一万人。这种学校,校长、教导主任由联办双方派员兼任,校方负责教学业务工作,厂方负责学员的政治思想工作和组织编班。这类学校的特点是:由于是单位统一组织入学,入学率高,但往往没有贯彻自愿入学的原则,没有经过入学考试,学员的文化程度和学习积极性参差不齐,中途停学现象较为严重,还需研究改进措施。
2、市电视业余中学。贯彻业余为主、自学为主和各单位自办为主的办学原则,由各单位根据需要和可能组织教学班。市教育局负责制订教学计划和教材的选用、聘请教师、组织考试、举办辅导讲座等方面的工作,市电视台负责录像和演播。
电视中学办学形式机动灵活,收看对象广泛,课程设置齐全,学习人数众多。学员既可以由单位组织起来集中学,也可以分散自学。它既帮助办学条件有困难的中小型厂和企事业单位解决了师资不足的困难,也为自学青年创造了学习条件,受到了社会的欢迎。上学期末,初中阶段物理学科结束,举行结业考试时,仅自学者报考的就有一万二千余人。但是对大多数企事业单位来说,各教学班的辅导工作必须认真做好,以保证更大的效果。
3、区业余大学采取了办大专专业班、大专单科班和普通短训班等形式。大专专业班,学制三至四年,每周用两三个晚上的业余时间和三个半天的生产时间,学员学完全部课程,达到大专毕业的水平。大专单科班,学制半年到一年,多数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也有每周脱产一个半天的,为没有系统参加过专业学习的职工补缺补差,学员结业后,单科达到大专水平。进修班学习时间与大专单科班相同,主要提高在职技术人员,帮助他们学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以防止“知识老化”。普通短训班,是指低于大专程度的技术班,通过业余或少量脱产的短期培训,帮助职工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目前,十所区业余大学共设有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电子自动控制、环境分析化学、化工设备、企业管理等八个专业,开设六百多个大专专业班、大专单科班和其他各种短训班,学员近三万人。
上述各种学校,不仅弥补了企事业办学的不足,也使职工能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教学内容的班级,参加学习。


第3版()
专栏:

惜阴如金的年青人
——上海图书馆一日志
遨游在书本的海洋,探索科学的奥秘。
抓紧时间阅读报纸,学科学文化不忘时事政治。
惜光阴一分一秒,书桌旁简单就餐。
本栏照片均为新华社记者 杨溥涛 摄


第3版()
专栏:科学知识

地热能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地球好似一个庞大的热库,它经常通过火山爆发、间歇的喷泉、温泉将地球内部的热量源源不断地送到地球表面上来。这种地球内部的热能称为地热能。
地球正如有人比喻为半熟的鸡蛋一样: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地球每一层的温度都不一样,在地壳恒温带以下,地温随深度每增加100米增高3℃。地壳底部和地幔部分温度为1,100~1,300℃,地核约为2,000~5,000℃。一般认为,地球物质中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是地热主要来源,估计平均每年五万亿亿卡。
目前利用的地热主要是地下热水和地热蒸汽。地下热水主要是地表上的冷水向地下渗透,被覆盖在岩浆上的热岩体加热,如果热水沿裂缝向地上逸出,则形成温泉;如果在地下通过人工钻井则形成热水井;如果在含水层中,水温超过100℃,亦可能汽化成为蒸汽。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出露地面的地下热水点有近2,800处,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重点地区是西藏、云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华北京津地区。
地热利用对于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是有前途的,也是最经济的。
目前在农业上的应用有:
①利用地热温室育种育秧,种植蔬菜。尤其在北方可在本地区建立繁育良种的基地。还可利用地热灌溉、烘干谷物及农副产品,养殖水生饲料:水浮莲、红萍、细绿萍、水葫芦、水花生等。②发展鱼类饲养:温泉为我国从热带地区引进的优良鱼种提供了生存、繁育的条件。如:非洲鲫鱼、鳗鱼的养殖,罗氏沼虾的越冬和繁殖。③利用地热孵化育雏,发展副业生产。④可利用地热温室进行果树育苗,珍贵树种的培育。⑤利用地下热水致冷保鲜,贮存蔬菜、瓜果、保存种子。⑥用来解决生活取暖及用水,并可用来加温沼气池。⑦利用地热发电,解决农村的用能问题。
施德铭


第3版()
专栏:科学知识

绿色能源——薪炭林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占第一位。自古以来的基本生活能源主要是薪柴。薪炭林以供应薪柴为目的,是通过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因此,薪炭林又称为生物能源或绿色能源。
据统计,1979年我国农村能源消耗中,薪柴为三千五百多亿斤,占农村能耗总量31.6%。在当前农村生活用能方面,薪柴的位置仅次于作物秸秆。
我国南北各地都有许多生长快、光合能力强、再生能力强的薪炭林树种,例如东北地区的杨、桦、柞、柳,西北地区的沙柳、柠条、沙棘、酸棘,华北中原地区的刺槐、紫穗槐、柞岚、沙柳,南方的松、栎、桉、相思、木麻黄等等。这些树一般营造后三五年即可受益。多的,每亩每年可产干柴上千斤甚至几千斤,少的也有五六百斤。每公斤薪柴的平均热值为4,000大卡,一般人均占有2~3亩薪炭林,就可满足全年的烧柴之需。而培育一亩薪炭林,包括种苗和用工,只需20元左右。营造薪炭林不仅成本低、见效快、简便易行,而且可以一次种植多年收获。
发展薪炭林不仅是解决农村生活能源的重要途径,而且对解决农村的饲料、肥料不足,也大有裨益。如刺槐、紫穗槐、柠条等许多树种的枝叶,都是牲畜良好的饲料和含氮量很高的绿肥来源。此外,沙柳、紫穗槐等灌木林的枝条,还是很好的编织材料,如果自用有余,还可做为一项副业,增加社队和社员的经济收入。
杨跃先


第3版()
专栏:科学知识

谈谈液化气
液化气是大家熟悉的一种燃料。它用起来方便、干净,可以装在小而轻的容器中运输,而且发热量大,比一般城市煤气高六七倍。因此,颇受用户欢迎。
液化气是从油田气、天然气或石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中分离出来的,主要成分为碳氢元素组成的烃(读“听”)类化合物,通常情况下呈气体状态。但是,在十几个大气压下,就会凝结成液体。因此,它的确切名称应该叫做液化石油气。
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液化气已作为商品出售了。近十多年来,世界的液化石油气工业进展尤快。目前,液化气除家用外,还用作汽车、拖拉机、内燃机车的燃料。由于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洁净少污染的液化气用于发动机燃料,就有更大的吸引力。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液化气也是大有作为的化工原料,可以加工成经穿耐用的锦纶、保温柔软的人造羊毛,去垢力强的洗涤剂,还可以制造有机溶剂、耐油合成橡胶等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用品。
近年来,一些国家为了合理使用液化气,已按其成分和用途分类出售,对不同类别的液化气的质量各有特殊要求。譬如,规定家用液化气必需有臭味。因为液化气是易燃易爆物,一旦泄露就可靠气味提早发现,避免重大事故。
当前,我国的液化气主要是民用,有一部分供中小型工厂作燃料。它的化工利用正逐步扩展。
钱婉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