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文艺随笔

刚柔相济
翟墨
年初,在陕西国画院成立大会期间,听到陕西的一些青年画家说,现在似乎轻飘、柔软、浮华的东西比较时髦,而刚健、厚实、深沉的东西越来越少。对此,应该如何看待?
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中国对宇宙万物向来以阴阳刚柔论之。“骏马秋风冀北”,是阳刚之美;“杏花春雨江南”,是阴柔之美。论词,有苏、辛与温、李之分;论书法,有颜、柳与褚、赵之异;论绘画,有荆、关与董、巨之殊。前者为刚,后者为柔。这是由客观环境的不同与艺术家性格的各异造成的。刚,给人以力量;柔,给人以愉快。作为艺术的不同风格,这都是受人欢迎的。
然而,为什么如今会引起青年画家们关于畸柔的担心呢?这并非毫无缘由的。
在“史无前例”的年代,由于极左思潮的干扰,刚与柔的含义也被曲解了。正如鲁迅早就批评过的,“以为凡革命艺术,都应该大刀阔斧,乱砍乱劈,凶眼睛,大拳头,不然,即是贵族”。那时,认为刚就是犷悍粗暴,就是革命的,好的;认为柔就是靡弱不振,就是不革命的,不好的。因而,一味地褒刚贬柔,把艺术变成了生硬的标语口号。在那种思潮下,连同健康、优美、抒情的文艺作品,也被看成是资产阶级的,一概否定掉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人们不仅要继续昂扬前进,需要有激奋向上的文艺作品,同时也希望安定,希望在艺术欣赏中得到娱乐和安适,因之出现了较多的轻松柔美的艺术作品,这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必然。
但是,伴着轻松优美的旋律,也出现了一些格调庸俗低下,追求感官刺激,或情绪颓废消沉,缺乏教育人鼓舞人的力量的作品;爱情成为时髦的“胡椒面”,许多戏剧、电影都要“撒上一点”。这其实不是人民所需要的柔。陕西的青年画家们的眼光是敏锐的,他们的担心并非多余。
刘勰说:“刚柔虽殊,必随时而适用”(《文心雕龙·定势》)。我们这个“时”,正处在新旧交替、除旧布新的阶段。一方面,动乱之后,人心思定,其艺求柔;另一方面,调整之时,退中有进,艺术则求刚。有人说,调整就是退嘛,退步之歌,何可言壮?这是一种误解。我们的调整,是健康的调整,积极的调整;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
调整是在逆境中求前进的。我们是在唉声叹气中调整,抑是在轻歌曼舞中调整,还是在昂扬的斗志中调整?不同的精神状态会有不同的结果。我们的艺术家不要忘记我们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在调整中,既要为十亿人民在劳动之余提供必要的轻松、愉快、优美的作品,更要为十亿人民在劳动之时吹响号角擂响战鼓,带来克服困难战胜逆境的勇气和力量。
当然,刚与柔是对立的统一。严格说来,二者是很难截然分开的。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的。《白蛇传》中的白素贞,侠骨柔情,就是刚与柔的统一体;而在教训许仙时,青儿用刚的方式,白素贞用柔的方式,更加强了戏剧效果。当电影《天云山传奇》中的冯晴岚冒着风雪拉回重病的罗群为他治病,并用仅有的五元钱跟逆境中的罗群结婚的时候,观众感动得为之泪下!冯晴岚的性格,既刚且柔。这些都说明,刚与柔是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二者“止可偏胜,而不可绝无”。刚是张,柔是弛。“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艺也要张弛结合,刚柔相济。
我们希望在轻管细弦之中也要有大鼓大钹,就是从刚柔不可或缺的角度说的,也是从时代与人民的要求说的。但并非强求每位艺术家都刚柔各半。艺术家因性格的偏向而作品或偏刚或偏柔都是允许的;只要思想感情是健康的,无论刚柔,都可成为佳作;各扬其所长,才有艺术的百花齐放。
鲁迅指出:“有精力弥满的作家和观者,才会生出‘力’的艺术来。‘放笔直干’的图画,恐怕难以生存于颓唐、小巧的社会里的。”有壮志者必有豪情。希望艺术家们牢记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党和人民,创作出更多积极的、健康的、刚柔相济的作品来。在当前,尤其需要创作刚健有力、激人奋发向上的作品,鼓舞人民为四化建设努力奋斗。


第8版()
专栏:文艺出版简讯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将陆续出版
茅盾为它题字并作序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是全国二十多所高等院校和单位协作编辑的一套资料丛书。整套丛书一百余册,首批问世的有《郭沫若专集》、《巴金专集》、《赵树理专集》等。中国现代伟大革命作家茅盾同志,在八十四岁高龄之际,为这套资料丛书的封面题字,还审阅了部分专集,热情地为丛书作序。茅盾、周扬、巴金、陈荒煤、冯牧被聘为丛书顾问。国内外著名作家、学者,对这套丛书给予热情的鼓励和支持。茅盾在“序”中说,丛书的出版,“填补了解放以来文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个空缺”,“将引来一个竞相研究作家和作品的百花怒放的高潮”。
这套丛书的编辑出版,是新中国三十余年来文学史和教育史上一个新的成果。它规模宏大,比较系统、全面,它是一百多位作家作品的研究专集和合集。丛书的体例比较严谨、科学;资料比较完整、翔实、准确。
这套丛书已有六十余种内部铅印成册,修订、充实后,将从今年起陆续公开出版。
《郭沫若专集》、《巴金专集》和《赵树理专集》,分别由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编辑,由四川、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森森)


第8版()
专栏:

引人注目的电影宣传画
郁风
看电影,我们会被感人的情节、优美的形象和逼真的演技所吸引,久久不能忘怀;但是对于一幅电影宣传画却很少有人记得吧。
然而好的电影宣传画,确实也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概括了影片故事的精华,集中表现了最动人的形象,运用色彩、线条、光影,烘托出恰如影片艺术风格的气氛,把一部90分钟每秒转动24格的影片,凝固在一个画面里,使你一想起这部电影就立刻在眼前浮现出这幅宣传画。不过能达到这样效果的作品是不多的。
出乎意外,在这次《全国电影宣传画创作展览》中,却有许多争相抢夺你的注意力的精彩画面:有的强烈热闹叫你跟着激动;有的如优美的梦境叫你安静下来,引起回忆和深思;有的不用看标题就和你对那部影片的印象吻合;有的却吸引你想去看这部没看过的影片;有的以熟练的技巧、美丽的形象取胜;有的却以巧妙的构思、简洁的形式取胜。电影宣传画的作者们根据需要选择最适当的基调和表现方法,除水粉、彩墨之外,也用漫画、版画、剪纸、年画等等形式。在艺术风格上,有古典的、现代的、民族的、西方的……各自形成鲜明的特点,使人一看就知道那是喜剧、悲剧或讽刺剧,那是惊险反特片还是历史片,那是印度歌舞片还是日本故事片,那是戏曲片还是美术片、科教片……。也有用同样的技法表现不同内容的作品,如《巴山夜雨》和《泪痕》,都是以点彩的技法突出刻画女主角脸部形象,点彩的效果一个是雨,一个是泪;表情一个是怀疑迷惘,一个是哀伤悲愤。
电影宣传画是一个独特的画种,它的功用和性能要求它首先是吸引人的注意,吸引人去看这部影片,抓住影片的主要特点,告诉人这是怎样一部影片。因此它在艺术形式上比较自由,可以大胆突破,出奇制胜,不是死板地临摹剧照,而是一幅很好的绘画创作。对于电影宣传画来说,深刻的理解剧情主题,运用巧妙的构思,比熟练的写实技巧更重要。如《十字街头》这幅画,没有鲜明强烈的色彩,没有美丽的人物形象,只是用单线和暗淡的色块勾出鸟瞰的房屋,突出十字路上站着一个苦苦思索的人。十字路就代替了标题的“十”字,再在十字一横的右翼压上“字街头”三字。美中不足的是这三个字用的白色与路的米黄色太接近了,标题显得不够醒目。又如另一幅《元帅之死》,满篇白纸上只有右上角一个扁长形的监狱窗口,窗内元帅的头像用黑白照片,头像前面一朵小白花,左下角淡蓝色印刷扁体字“元帅之死”。整个画面干净、严肃。这幅宣传画,在周围环境的纷杂色彩的衬托下,它的无比单纯就显得非常突出,而且恰当地表达了剧情和主题。美中不足也是标题太纤细雅致,如果浓墨写上泼辣豪放的草书或行书岂不更好?这也说明,形式感很强的宣传画,要求把标题字和所有字样的大小、字体、色彩、位置,当作重要的设计来考虑。
这次展览中的大多数优秀作品,都是来自基层电影公司、县一级的电影院和放映队。据说全国从事电影美术宣传工作的同志有一万多人,绝大多数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而是靠在工作中自学的。多么可贵的人才!后起之秀向老专家挑战了,小地方向大城市挑战了,作为一般不登大雅之堂的功利性“广告画”向所谓“纯艺术”挑战了。这是可喜的现象。
不要小看这带有功利性的电影宣传画,它在我们全国大小城镇的电影院门前,在主要街道上,每天被亿万群众欣赏着。它不仅宣传电影,而且成为城市风景线的装饰。它的提高关系着社会审美水平的提高,也会影响到其他广告美术创作水平的提高,对“四美”也会起积极作用,应该引起重视。(附图片)十字街头(一等奖) 浙江普陀县沈家门剧院 陈乃秋
法庭内外(二等奖)福州市光荣影剧院 杨敏
三岔口(一等奖)北京电影制片厂 邵瑞刚
风雷岁月催人老
峻坂盐车未易攀
多谢高郎妙法笔
一泓水墨破衰颜
茅盾
1977年12月1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