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3月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短评

保证大城市轻纺工业原料供应
在党和政府强调把消费品生产搞上去的时候,上海传来了好消息:今年上半年上海卷烟厂生产所需烟叶的调拨计划已基本落实。上海是我国消费品生产的重要基地,这里的卷烟厂在设备、技术、工艺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他们生产的一些名牌纸烟,深受城乡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在一个时期内,市场上上海纸烟短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许多地方兴办了一些小烟厂,消耗了大量好烟叶,结果上海卷烟厂缺乏原料,开工不足。现在,各地顾全大局,保证上海的需要,情况正在开始改变。
搞好消费品生产,是关系全局的问题。我们国家目前经济上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财政问题上。解决财政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发展生产,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努力把消费品生产搞上去,满足市场需要,回笼货币,增加财政收入。各行各业要统一认识,保证对轻纺工业实行“六个优先”,全力支持消费品的生产。大家的心想到一起,劲就可以使到一块了。
发展轻纺工业,回笼货币,增加财政收入,主要靠上海、天津、北京三大城市;也要靠各省、区的中心城市。这些地方工业基础雄厚,企业的技术、设备条件好,使用同样的原料和能源,能够比条件差的企业生产出更多的优质产品。谁的条件好,就保证谁上,经济效果就好。三大城市的大部分轻纺工业原料靠各地支援,而且要远道运进。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各地供应足够的原料,英雄就无用武之地。各地按计划调拨原料,保证大城市轻纺企业吃饱开足,就可以使物美价廉的消费品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原料产地和加工基地的优势都得到充分发挥,收到最大的经济效益。那种把原料就地加工吃尽,并把这视为“发挥优势”的想法和做法,是目光短浅和不顾大局的表现,应当加以纠正。棉、毛、烟叶、茶叶等轻纺工业原料,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计划进行收购和调拨,首先保证大城市先进企业生产的需要。
支援三大城市,是各地各行业的共同任务。就铁路而言,为贯彻对轻纺工业的“六个优先”,要重点安排和保证三大城市轻纺工业原料的运输。把消费品生产搞上去是大局,各项工作都要紧紧跟上,交通运输要千方百计为它开“绿灯”,否则原料调拨计划落实了,如果不能及时运到城市工厂加工,还是生产不出产品来。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希望采取措施及时把烟叶运到上海
今年上半年,上海卷烟厂生产所需烟叶的调拨计划已基本落实。但是调运太慢,按目前的速度,将影响上海上半年生产计划的完成,需要铁路部门采取紧急措施,将各地烟叶及时运到上海。
上海卷烟厂所用的烟叶,是由河南、山东、云南、贵州、福建、广西等地提供的。前一时期,上海的香烟在市场上比较少,主要是烟叶供应不足。今年,经过国家统筹安排和产地的支持,烟叶调拨情况大为好转。按计划今年2月1日到6月30日,上海应从各地调进烟叶46万担。其中河南22.1万担,山东8.7万担,云南8.1万担,贵州3.1万担,福建2万担,广西2万担。从2月1日到26日,实际调进才9.57万担,只占应调进数的五分之一多一点,尚有近五分之四未调进。根据卷烟生产的常规,这些烟叶必须在5月份按时按量全部调到上海。然而,按目前的速度,还有三个月时间,要调进36万担烟叶,困难很多。
烟叶调进慢的主要原因是铁路部门安排的火车皮太少。河南省为调出烟叶上报了140节车皮,铁道部只批准48节,后来河南省又追加计划50节车皮,也只批准27节,总共才75节车皮。由于批准的车皮太少,今年1月上海向河南告急,由许昌地区派63辆大卡车运烟叶到上海,行程一千多公里,历时半个月,结果只运到5,500担。这种做法耗用大量汽油且不说,对完成烟叶调运任务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中央有关部门重视,铁道部已表示要积极支持,但还需要各有关路局的配合。云南铁路部门比较重视,2月份批准70节车皮运烟叶,已运了3.5万担烟叶到上海。如果其他有关路局都能象云南铁路部门那样,各地烟叶调运上海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
本报记者


第2版()
专栏:

各地调沪原棉成倍增长
今年一二月份,各地调运到上海的原棉比去年同期增加二倍以上。由于山东、河南去年棉花丰收,按计划今年从山东调进原棉91万担,2月底完成80万担,从河南调进38万担,已完成20万担。到2月25日止,上海棉纺织厂仓库皆满。(附图片)
河南省睢县12万亩棉田去年获得丰收。全县的定购任务原定450万斤,现已完成七百多万斤。图为黄台棉花收购站正将棉花打包,准备运往上海。 新华社记者 王敬德 摄


第2版()
专栏:

广播电视工业总局负责人答本报记者问
谈广播电视工业发展情况
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等商品,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需要量日益增加,很多人关心这些产品的生产情况,国家广播电视工业总局负责人,就我国广播电视工业发展情况,回答了本报记者提出的一些问题:
问:我国广播电视工业的发展情况怎样?
答:由于林、江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我国广播电视工业是落后的,电视工业更为突出。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才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近两年来收音机、电视机、录音机、电唱机(简称四机)等耐用消费品的产量增加的更多些。1979年电视机的产量超过了我国开始建立电视工业以来产量的总和,并且扭转了长期全行业亏损的局面。1980年“四机”产量大幅度增长,收音机完成2,620万部,比上年增长94.5%;电视机完成222万部,比上年增长69.3%;录音机完成50.3万部,比上年增长226%;电唱机完成84.5万部,比上年增长68.2%。电视发射机和差转机分别比上年增长266.7%和37.1%。
这些情况说明,原来落后的广播电视工业正在摆脱落后状态,逐步赶上来了。“四机”等广播电视产品的大量增产,既有利于繁荣市场,满足人民的需要,又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据初步测算,仅“四机”产品在去年一年里就可为国家回笼货币21亿元左右,比上一年增长80%;由于产品成本下降,为国家积累的资金比上一年增长33%。
问:目前国产电视机等质量和品种情况怎样?
答:国产电视机等产品的质量也有提高,电视机质量提高得比较明显。电视机质量的薄弱环节,可靠性、稳定性有很大提高,其中可靠性指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下限,去年比上一年提高一倍。国产显象管的寿命一般都超过5,000小时。许多国产电视机的灵敏度和伴音指标更适合我国的需要。许多牌号录音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也达到国外同类机的先进水平,在群众中初步树立了信誉。
问:近年来为了广播电视工业的发展,做了哪些工作?
答:过去一年广播电视工业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了专业化生产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为组织专业化协作的大生产创造条件。很多省、市通过调整,扩大和发展了电视机、收音机及主要配套件的生产能力。在广播电视工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已成立了十个联合公司或专业公司。公司成立后,领导和技术力量相对集中,大小企业分工协作,挖掘了生产潜力,提高了专业化程度。上海电视公司成立两年多,对所属的整机厂和专用配套件厂进行了调整、改造,生产能力成倍提高,目前该公司一个月的盈利额就相当于整机装配线改造的全部投资。
(二)抓了生产线的技术改造,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一些工厂开始向专业化协作的大生产发展。根据我国的特点和技术基础,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上海、北京、天津、江苏、辽宁、广东等省、市建成了一批比较先进的生产线。其中有年产五万到八万部电视机的生产线,年产15万到30万部收音机的生产线,年产8万到30万部收录机的生产线。这些生产线的建成投产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成本显著下降,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也有了一定的保证。
(三)继续提高产品质量。上海广播电视行业在仪表局和几个专业公司的统一组织下,整机厂同元器件厂组成了质量反馈网,整机厂努力为用户服务,元器件厂努力满足整机厂的需要,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目前全国不少省、市都组织了这样的质量反馈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据了解全国已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主要电视机厂实行保修期内上门服务,一些厂还积极增设城乡维修网点,派出流动服务车,培训维修人员,受到用户的欢迎。
(四)积极发展新品种。一些公司和企业举行家用“四机”新产品外观造型评议和选拔赛,在产品定型前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最近投放市场的台式收录两用机,就是根据我国城乡家庭的爱好设计的,颇受欢迎。
(五)狠抓降低成本,增加盈利。
问:目前广播电视工业的发展主要存在什么问题?今年有些什么打算?
答:一年来广播电视工业虽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在工业内部同样存在着比例失调。例如:产品重复、厂点分散。最近收音机、电视机等畅销品的生产厂点大量增加,出现了盲目发展的苗头;基础元器件生产不适应整机生产的需要,显象管、集成电路等关键件还是短线;同国际先进水平比,我们的技术还比较落后;由于产品质量不够稳定,成本高,主要产品尚不能大量出口;技术服务工作薄弱。另外,去年签订合同今年到货的大量进口整机和成套散件,使我国电视工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也给我们的产品销售带来一定的困难。
所以,今年要继续调整分散、重复的厂点和比例失调的产品结构,积极加强科研试制和生产技术研究,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扎扎实实把质量搞上去,成本降下来,多发展一些新品种,为市场提供更多适销对路的产品。


第2版()
专栏:

城步县加快发展食草牲畜
新华社长沙3月3日电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大力发展食草牲畜。到去年底,全县养牛三万七千多头,平均每户零点九头。
城步县有集中连片的草山六十二万多亩,林间草地一百多万亩,有发展牛、羊等草食牲畜的优越条件。过去,在极左的影响下,这个县满足于增产几斤粮食和发展几头猪,把社员私人养牛当做资本主义来批,结果丰富的草山资源得不到利用,畜牧业发展很慢。1979年,牧业收入(主要是猪的收入)只占全县农业总收入的2.4%。1979年10月,全国农区畜牧业会议在这里召开,对加快这个县畜牧业发展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全县山区建设加快了,社员收入增加了。为了发展畜牧业,去年1月,县里颁发了《关于发展养牛养羊的布告》,明确指出集体牛可以下放给社员私人喂养,实行幼畜分成;社员私人养牛,既可养耕牛,也可养菜牛和奶牛,数量不限。
为了加快畜牧业的发展步伐,这个县还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比如,为了鼓励社员私人养牛,打消社员养牛的后顾之忧,县上号召家在农村的各级干部家庭带头养牛。同时,县上还帮助社员解决具体困难,无钱买牛的,由有关部门拨出资金帮助解决;养牛需要的饲草,按牛的头数分配,分给社员养牛的稻草,由本人按价付款给生产队;私人养牛投肥给生产队,由生产队记工分,参加年终分配。有些草山面积宽的公社,还划给每头私养牛草山十二至十五亩。


第2版()
专栏:

牧民进城
前些天,西宁街头寒风凛冽,积雪斑斑。在潮水般的人流中,经常看到许多身穿厚实的大皮袄、头戴皮帽的藏族牧民。他们从青海湖畔或祁连山下草原来到这里,出入于大小店铺,选购自己心爱的商品。有的夹着好几条毛毯、地毯和成捆的布匹;有的一边走,一边摆弄着刚买来的收音机、录音机。
西大街百货商店长期从事民族贸易工作的营业员马庆祥告诉记者,这两年,藏族牧民的购买力显著提高了,仅民族用品专柜经营的民族特需商品就由一百多种增加到三百多种,营业额也由1979年的42万元增加到1980年的70万元。因为进城购买货物的牧民增多,市百货公司不得不在东大街又新开设了一家民族用品商店。
在新建的四层楼的民族旅社里,记者见到了来自青海湖南面切吉草原的牧民勒合先、多吉太、勒加秀。他们三人所在的切吉公社加什克二队去年社员收入又增加了。勒合先家四口人,两个劳动力,分得现金九百多元。多吉太家七口人,三个劳动力,分得现金一千五百多元。勒加秀家九口人,三个劳动力,分得现金二千二百多元。他们这次来西宁,勒加秀买了一块260元的手表。多吉太因儿子最近要结婚,他给即将过门的儿媳妇买了“银盾”(藏族妇女装饰在发辫上的一种银器)。勒合先懂得藏文,喜欢看书,这次还买了好几本藏文版的藏族文学书籍。党的政策得人心,牧民手头的钱多了,心情舒畅了,他们进城来总是那样满心欢喜。
这两年,西宁市的一些大旅社和六个自治州驻西宁办事处大楼的住宿部,纷纷向进城的牧民开放。有的旅社还派出专车和懂得藏语的服务员,到客运站接运藏民旅客。城中区中心粮店新开设了一个加工和销售青稞炒面的门市部,使藏族群众来到西宁也能吃上糌粑。
新华社记者 蒋鹏 (本报有删节)


第2版()
专栏:

努力增产羽绒制品出口
我国羽绒制品越来越受到国外消费者喜爱。去年出口收汇比1973年增长50倍,出口品种发展到三十多个。但目前羽绒资源还未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进一步发展羽绒制品生产的潜力还很大。
最近在上海举办的1981年中国羽绒制品交易会,以成交额超过原计划50%以上的成绩胜利闭幕了。交易会期间外来客商之多,生意之兴隆,是过去没有过的。行家们说:“我国羽绒制品出口已进入黄金时代,它越来越受到国外消费者的喜爱。”
近几年来,羽绒制品在西方迅速流行,很快从登山、滑雪、狩猎等服装,发展成为人们冬季御寒的日常衣着。我国羽绒制品是出口商品中的一株新花。七十年代初期开始成批出口。由于做工精细,款式新颖,舒适耐用,御寒力强,具有“轻、软、暖”的优点,因而销路越来越广。原来只向少数国家和地区出口,现在扩大到美洲、欧洲、澳洲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品种从单一的枕头发展到有登山服、滑雪衣、夹克衫、背心、晨衣、童装、大衣、被子、睡袋、帽子、袜子等三十多个。其中还有中国式的真丝绸缎羽绒服,苏绣、湘绣羽绒被,花色品种繁多,男女老幼皆宜。我国羽绒制品的创汇额也逐年增加。1980年出口收汇比1973年增长了50倍。今年这届交易会成交额又创造了历史最新纪录。
交易会期间,外贸部门的同志对记者说:我国出口的羽绒制品虽然有了很大增长,但潜力还大得很。目前我国羽毛和羽绒制品的销量,大约分别占世界市场销量的30%几和10%,都满足不了出口的需要。一月中旬,来上海参加羽绒制品交易会的国外客商要货十分殷切,但供不应求的品种相当普遍。北美地区有两家客商分别提出要羽绒服装20万件和30万件,我们限于货源,只能供给二万件到六万件。来自西北欧的一些商人需要购买大量羽绒被,我们也供应不足。
我国有着丰富的羽毛资源,江南水乡,到处鹅鸭成群,粤、桂、湘、鄂、川和著名的“北京鸭”家乡的北方,养鸭业也很发达。当前首要的是要大力做好鹅鸭毛的收购工作。据估计,大约还有40%的资源没有收购上来。羽毛资源零星分散,一只鹅约出一两六钱毛,一只鸭约出八钱毛,单产少,价值低,容易被人忽视。“弃之为废,收之为宝”,要充分宣传收集羽毛支援出口的重要意义。要普及收购网点,方便群众交售。对有关伙食团体、饮食服务行业从事羽毛收集的人,要给予合理的奖酬,要把分散在千家万户的羽毛最大限度地收集起来。
目前,羽绒制品需要的棉纺、尼龙布等面料,尼龙拉链、铜钮扣等辅料,都远远不能适应需要。外贸部门一些同志迫切希望有关部门和企业,发展面料、辅料的生产,设计试制新品种,提高质量,使羽绒制品这株新花开放得更加艳丽。
本报记者 何子葭 张学全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小品

万壑树参天 千山响杜鹃
丹瑾
若论鸟类消灭森林害虫,本事最大的应是杜鹃。杜鹃家族很大。粗略说来,有以下几个品种:头着鲜亮蓝黑冠羽的红翅凤头鹃、形状和羽色酷以苍鹰的鹰头鹃、叫声好似“快快割麦”的四声杜鹃和八声杜鹃、在开阔林地哀鸣不休的大杜鹃和中杜鹃。尽管这些杜鹃的大小、模样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特别嗜好吃毛虫,尤其爱吃严重危害松林的松毛虫。每到夏初,成群的杜鹃悄悄飞到我国东部和南方各地,隐身于密林深处,潜心于捕捉毛虫,轻易不到空旷地带来。所以,居住在山区的人们,虽然常常听到它们的叫声,却很难看到它们的尊容。唐朝诗人王维有感于此,吟出“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的名句。一个
“响”字,把杜鹃隐形扬声的生活习性活画出来了。同时,也说明了树茂林丰与杜鹃除害护林的关系。
杜鹃不止生活习性古怪,繁殖后代的方式也很奇特。它们自己不孵卵育雏,而是把卵产在苇莺、画眉、鹊鸲一类小鸟的巢中,让“保姆”代为孵化并饲养。苇莺等小鸟的巢小,身长近一尺的杜鹃蹲不下去,便将卵下在地上,用嘴叼到小鸟的巢中。为了迷惑小鸟,它们放进一个自己的卵,就吃掉一个小鸟的卵,使鸟巢中卵的总数不变。杜鹃卵的孵化期比那些小鸟卵的孵化期短,因而小杜鹃总是最先破壳而出。它出壳以后,顾不得睁眼看看天地,赶忙本能地头顶脚蹬,将还未孵化的小鸟卵推到巢外摔坏,然后独享养娘的哺育之恩。
人们爱杜鹃,除了杜鹃能够大量消灭森林害虫这个原因以外,还由于一些古代神话故事的影响。在我国,传说杜鹃是由古蜀国的皇帝杜宇死后变成的。史书《华阳国志·蜀志》中说,杜宇是周朝末年人,在蜀地称帝,“号曰望帝”,“教民务农”,后“禅位于开明”,到西山隐居。当时子鹃鸟飞来长鸣,甚为悲哀,蜀人怀念杜宇,所以称子鹃为杜鹃。民间传说跟史书记载稍有差别。有一个神话故事说,在古时候的蜀地,连年闹洪水,民众无法生活。青年猎人杜宇奋起带领众人治水,获得成功,被拥戴为国君。他当国君期间,又教民众务农,因而很得民心。后来,他被阴谋家陷害致死。死后冤魂化为杜鹃,每年夏初,飞到蜀地,催人“快快割麦”。这个故事美丽动人,所以不翼而飞,飞到全国,飞到日本。中日两国的一些古代诗人动了情,结合他们对杜鹃的实地观察,写出许多感人肺腑的诗篇。鲍照在一首诗中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有关杜鹃的生活习性和传说,特抄在下面:“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髡。飞走树间啄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


第2版()
专栏:

中国地毯交易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土产进出口公司主办的中国地毯交易会前不久在北京举行。
中国地毯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它以我国出产的优质羊毛为原料,用手工编织而成,工艺精湛讲究,图案丰富美观,是一种兼有实用和艺术欣赏价值的高级工艺美术品。产品主要销往西欧、北美、日本和中近东等国家和地区,每年可为国家换回大量外汇。
近年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地毯的图案不断推陈出新,创造了一些适合国际市场和客商需要的新图式。我国一些地方还生产了天然色羊毛地毯和丝织地毯。我国生产的各种挂毯也很有名。
本届中国地毯交易会有世界各地的二百多名客商前来参观和洽谈贸易业务,交易活跃。图为外商在参观。
本报记者 张玉书 摄影报道


第2版()
专栏:

福建省决定茶叶由供销社统一经营
据《中国财贸报》报道,福建省人民政府针对一些地区和单位不执行国家计划,任意截留毛茶,重复建厂,以小挤大,以及自销茶叶等问题,最近决定茶叶由供销社统一经营,实行全购全调、超额分成,其他单位一律不得插手。各地不许任意改变省下达的收购加工计划、调拨数量流向、质量规格和价格。对超计划收购部分实行分成,分成部分归各地自行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