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3月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加强高等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
本报评论员
我国高等学校的领导班子,经过调整和充实,大多数在政治上、业务上和领导作风方面有了加强和改进。但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领导班子中年富力强的成员太少,专业化的程度不高,有的领导成员对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不力,等等。因而,加强高等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使它真正成为坚持党的路线、年富力强、精通业务、善于管理、团结一致办教育的工作班子,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办好高等学校的关键。有关部门和学校党委对这项工作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制定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规划,努力实施,把工作做细做好。
大胆选拔一批坚持党的路线、熟悉教育工作、科学文化水平较高、有组织领导能力的中青年干部,担任学校领导职务,是建设领导班子的当务之急。高等学校是庞大的基层单位,领导事务纷繁,工作要求深入具体。我国六百多所高等学校,有正副党委书记、正副校院长近四千人。目前,很多高等学校中,这层干部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60岁,有的达65岁以上。他们对基层的领导工作,是很难适应的,亟需补充年富力强的同志。去年以来,据400所高等学校统计,已遴选一千多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其中有一部分已经进入领导班子。这个事实说明,高等学校人才济济,完全可以依靠学校的新生力量充实领导班子。只要克服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不切实际的思想,“千里马”就会接踵而来。
当然,建设年富力强的领导班子,并不是也决不该把老同志都换下来。高等学校领导班子中老干部、老专家很多,他们对教育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有丰富的办学经验,那些身体尚好、能胜任和坚持领导工作的老同志,应继续在领导班子中发挥骨干作用。年迈体衰但尚能工作的老同志,可按中央有关的规定,退居二线,担任顾问,当好领导班子的参谋,对中青年干部进行传帮带。根据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干部的实际状况和工作的实际需要,领导班子应以老同志为骨干,以中年为主体,形成有老有中有青的合理的年龄结构。
高等学校素有“最高学府”之称,要求其领导班子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水平,这是工作的需要,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高等学校领导干部队伍中,有不少人没有受过大专教育,他们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水平在实际工作中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不适应工作的要求,必须加强学习和培训。即使是大专学校毕业的领导干部,要适应当前科学文化飞速发展形势下的学校领导工作,也时刻不能停止学习。高等学校的学习条件得天独厚,只要有关部门和干部本人予以重视,组织起来,有计划地坚持下去,必有成效。今后考虑提任高等学校领导职务的人选时,其知识水平一般应是大专毕业或同等文化程度,分管教学和科研领导工作的,更必须懂业务、会管理,有条件的院校,应是教授或副教授。
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不仅是上级干部工作部门的事,是学校党委的事,也是学校广大群众关心的事。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建设领导班子。党委书记、副书记,要按照党章的规定,由定期召开的党代表大会所产生的新党委民主选举产生,报上级审批。正副校院长,在目前还实行任命制的情况下,应当通过民主酝酿,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人选,报上级任命。为了使专业人员不致因长期担任学校行政领导职务而荒疏业务,今后可以实行任期制。这样,可以使更多有条件担任学校领导职务的专业人员,有机会参与学校领导工作,客观上也激励他们珍惜有限的任职时间,为学校管理工作做出贡献。这对逐步实现干部制度的改革,废除实际存在的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也很有实际意义。
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是建设政治上、业务上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的根本保证,也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在高等学校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具备的条件。我国高等学校是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基地,不仅要有高水平的智育要求,也要有高水平的德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校的领导干部应当在政治生活、思想作风、道德风貌等方面起表率的作用,否则就办不好学校,带不好学生。高等学校领导班子的成员要掌握和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自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证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的一致和行动的统一。要严格遵守《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带头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密切联系群众,体察群众的情绪,关心群众的疾苦,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要增强党性,反对派性,坚决制止那种把派性带进领导班子中来的不正常现象。要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组织生活,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应当指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班长”的责任特别重大,党委书记必须经常关心和解决这个至为重要的问题。
建设好学校领导班子,还需要做好干部的必要的调整和交流。这对干部开阔眼界,丰富经验,提高领导水平,都有好处;也有利于摆脱历史上形成的一些人事纠葛,更好地建设团结战斗的领导班子。搞好正常的干部交流,实际是干部制度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改变干部工作上调不出、派不进的
“单位所有制”的状况,是很必要的。需要调整交流的干部,首先在本地区或本部委所属的学校之间进行,个别在全国范围内调整交流。少数不适应学校工作而到其他部门更能发挥作用的干部,可就地另行安排。今后,一般不要往学校调派不熟悉学校工作的干部。调整交流干部,应注意充实和加强新建校院的领导班子。老校院一般基础较好,系处级中层干部力量雄厚,在充实本校院领导班子的同时,可抽出一些支援新建校院领导班子的建设。需要交流调整的干部,必须发扬以工作为重,顾全大局的思想,愉快服从组织调动,勇于担负起新的任务。
只要我们认真重视,切实抓好这一工作,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使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进程上取得显著成效,是大有希望的。


第3版()
专栏:

上海市高教局局长舒文谈:
如何调整和进一步办好大学分校
记者访问了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卫生办公室副主任、高教局长舒文同志,请他谈谈如何调整和进一步办好大学分校的问题。
舒文同志说,1978年上海办了13所大学分校,招收了六千八百多名学生,现在看来稍多了一些,规模大了点。从前年冬天我们就开始调整,去年又正式提出了关于调整和进一步办好大学分校的方案。调整后将保留10所分校,第二、第三年的招生人数各在二千人左右,现在在校学生总数11,000人。各个分校都开始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基本建设,配备了领导班子,建立了一千四百余名的教师队伍,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长期从事学校教育的人员。各校自建了一批简易的基础实验室,调进及购进了几十万册图书,装备了一批电化教学设备,开展了电化教学,初步具备了办学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分校实行走读,既节省校舍,又减少了学校后勤人员和管理工作。各分校在所在区的支持下,都办了食堂,为走读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膳食条件。教学秩序良好。普遍反映,分校学生虽然入学考试分数略低于总校,但经过努力,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比预期的好,在德、智、体各方面都有显著的进步。实践表明,依靠各方挖掘潜力,举办走读制的大学分校,为四化多培养专业人才,是符合建设事业发展需要的,也是可行的。
谈话中,舒文同志回顾了上海工业部门积极办学的历史。他说,上海六千多家工厂,除了宝钢和石化总厂等部分工厂以外,绝大部分都是上海市管的,技术人才的需要量很大,而上海原有的25所大学中,有19所是中央部属的,每年的毕业生只有30%分给上海,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上海工厂企业技术人员只占职工总数的5%左右。长期以来,工业部门一直要求多办一些地方大学。1958年办过一批,1962年调整下去了;1963年有些学校又以半工半读的形式重建了,“文化大革命”中又被全部砍掉了。1978年,当天津、北京等地开始办大学分校时,在上海,最先提出要办分校的是工业部门的同志,各个主要工业局都参加了筹办大学分校的工作。他们比教育部门还要积极,这反映了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对于工业部门这种办学积极性,教育部门要鼓励,要支持,尽量满足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当然也要量力而行。
关于量力而行的问题,舒文同志认为,不能只看中央有多少力量,还要看到地方的力量以及潜在的力量。舒文说:“就拿经费来说,上海的教育经费主要靠中央拨款,但完全靠中央也不够,还要靠地方补充。四年来,上海地方财政补贴教育经费二亿多元,其中一部分用来办分校;去年还在部分大学办了自费走读班,招了三千三百余名学生。”舒文说:“教育本身也要摆脱一些旧框框,使有限的物力、人力发挥更大的作用,办更多的事情。我们办分校有个前提,就是不能削弱老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力量。现在看来,办分校和增招自费走读生,并没有使老大学伤筋动骨。这说明,对原来的制度作一些必要的改革,就能进一步挖掘潜力。”
上海的大学分校是在时间短,条件差,又缺少经验的情况下办起来的,所以在办校过程中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主要是:初期设想的规模过大,第一届招生多了一些,专业设置不尽合理,缺少统一规划。去年2月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期间,市委领导听取分校工作汇报后指出,大学分校要继续办好,并作适当调整。有关部门经过调查研究,并与有关方面反复磋商以后,提出了调整和改进意见,要求分校的布局要与工业部门的需要相适应,根据目前的办学条件,分校的规模要适当缩小,主要培养急需的通用人才;专业设置不宜太多,各校应有分工,专业的面要宽一些,适应性要强一些。现在,上海的大学分校正在按照这些意见进一步调整,并认真抓好教学质量。有关老大学和工业局,要积极支持分校后期的专业教学。舒文同志说,“去年我们搞了两个调整方案:一个是关于大学分校的,另一个是关于专科学校的。调整后,分校和专科学校每年可培养六千名学生,接近于老大学每年分配给上海的毕业生数量。”
本报记者 肖关根


第3版()
专栏:

保护黄山风景的自然美
1月28日,国家园林局和黄山规划办公室邀请在北京的美学家、美术家、园林学家、地理学家就黄山风景区的总体建设规划举行学术座谈会。会上大家对如何保护黄山的自然景观发表了意见。
美学家王朝闻说:“搞黄山建设,首先要了解游客到黄山来是要欣赏黄山大自然的美,而这种美是其他名山所不能代替的。保护黄山的独特的自然美,就保持了它的吸引力。如果片面地为了满足游客衣食住行的安逸、舒适的要求,在风景区内摆上很多宾馆,把黄山搞得象城市,那就破坏了黄山。要保护黄山的资源,包括一草一木、一山一石”。
园林学家孙筱祥说:
“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很重视自然保护。外国一些主要风景区不许开小汽车进去。美国黄石公园面积900平方公里,为了保护大自然的美,里面连路都不修,游客只能在外面搭帐篷住。”
北京大学地理系谢凝高说:“我国风景区现在面临一个新的破坏,即建设性的破坏。由于研究不够,美学水平不高,在风景区搞了建设,结果是破坏了景观,污染了环境。这点特别要引起旅游部门的注意。”
美术家刘开渠说:“风景区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搞一些建设。中国历代的庙宇寺院建在深山老林,和自然配合得很好,很能吸引人。黄山历代的建筑具有典型的皖南特色,要保持它的个性。”
国家城建总局顾问郑孝燮认为,黄山的建筑要搞得朴素淡雅,不要把颐和园和苏州园林搬到黄山风景区去。
孙筱祥建议:有些破坏黄山景观的建筑,能拆除的要拆除一些。还有一些同志建议,黄山建设要有一个艺术委员会考虑整个区域的布局。
刘晖


第3版()
专栏:

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从上海纺织工业系统招收了45名先进工人成立青工班,进行为期三年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教育,要求通过学习,达到中等专业水平,成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管理干部或技术干部。这是青工班的学生(前排左起)上海市劳动模范徐国萍、三八红旗手马佩华、市劳动模范唐秀英等在听课。
新华社记者 张刘仁 摄


第3版()
专栏:

江西发现白鹤群
白鹤是世界上濒临绝迹的珍稀动物。我国已把它列为国家保护动物。它是一种流动性很大的候鸟,在苏联西伯利亚和我国的呼伦贝尔、齐齐哈尔一带繁殖,冬季则飞迁至长江下游和印度的西北部越冬。但是,多年来在我国已很难见到白鹤的踪迹。
为了查清现今是否还有白鹤在长江流域越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于1978——1980年在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苏等地进行了考察,最近在江西省北部的沼泽地,发现了一百多只罕见的白鹤群。这一发现,引起鸟类研究和自然保护工作者的重视。
周福璋


第3版()
专栏:来信

城市建设要重视中小学的校舍规划
近几年来,国家对住宅建设增加了大量投资,而中小学校舍建设却未能相应增加,中小学生不能就近入学,成了突出的矛盾。如张家口市红旗楼一带,1972年仅有住宅楼九幢,现在已增加到三十多幢,新添居民一千九百二十多户,却没有一座中小学。这就使得有的小学生不能随着搬迁而转学,只好跑四、五里路到原来学校就读。
张家口市有关领导部门察觉这种失调的严重性以后,增加了教育系统的基建投资,计划新建二座中学、一座小学、扩建四座中小学,总投资183.3万元,建筑面积14,572平方米。如能按计划实现,“入学难”的困难将会缓和。但建设速度非常缓慢,两年来,仅完成投资30万元,占总计划的16.4%。为此我们建议:
一、增拨中小学修缮经费。有的校舍因年久失修,被迫封闭停用,如能尽速修缮,将可缓和校舍紧张程度。二、对正在新建和扩建的中小学,要列入市重点工程,确保如期交付使用。三、建筑材料,特别是木材、玻璃、水泥等短线材料,应当优先供应。四、在城市规划中,要将中小学建设纳入长远和近期的规划。
张家口市建设银行 姚宝德 王云峰


第3版()
专栏:出版消息

出版消息
《魅力》丛刊即将出版
中国科普创作协会科普报刊研究委员会主办的《魅力》丛刊,将于三月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魅力》丛刊的主要特点是:介绍世界报刊,扩大知识领域,交流编创经验,提高学习兴趣。创刊号“科普理论研究”专栏发表了《传播科学技术的学问——科普学》和《把青少年引入现代科技的宫殿》,对科学普及工作作了有益的探索。“国内科普报刊介绍”专栏中的《科学的魅力》和《怎样使你的孩子变得更聪明》,对全国科普杂志作了全面、简要的介绍。
这部丛刊辟有八个专栏,如:“世界著名报刊介绍”、“编辑与作家”、“学习·思考·创造”、“来自编辑部的消息”、“报刊精英录”和“现代美国科幻小说”等。 尚柯
浙江出版《当代少年》
浙江人民出版社创办的双月刊《当代少年》已于今年一月创刊。它以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为主要对象,文艺性和知识性并重,题材广阔,内容丰富。它除发表各种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外,还开辟了许多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专栏,如“小新星”、“我的少年时代”、“天南海北”、“自己的园地”、“阅读与欣赏”、“世界趣闻”等栏目。《当代少年》杂志上的连环画,从第二期起可以剪下来装订成册。
 金江
《科技新书目》公开发行
新华书店北京、上海发行所主办的《科技新书目》报,从今年起改为公开发行,并增加篇幅。
改版后的《科技新书目》,仍以报道科技书的出版征订消息为主。今年起,该报又扩大了刊登范围,全年约可预告征订科技书达六千种上下,约占全国同期出版科技书的百分之七十。
乃青
《广东侨报》将改为周报
《广东侨报》从今年四月份起将改为周报,继续向全国不限额发行。
《广东侨报》去年一月复刊以来,受到广大归侨、侨眷的欢迎和支持。它宣传侨务政策,反映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和要求,为广大归侨、侨眷服务。“侨务信箱”、“政策问答”等专栏和富有鲜明特点的副刊,都为读者所喜爱。
广乔


第3版()
专栏:献身四化的人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好党员
——记全国三八红旗手吴静因义务教学十六年
“党给了我一切,我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献给共产主义的壮丽事业,努力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这是吴静因同志1958年入党时的誓言。如今,吴静因已年逾古稀,依然以惊人的毅力,忠实地实践着自己的诺言。几十年来,她做出了显著成绩,曾多次出席省、市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中共济南市委授予她模范共产党员光荣称号,前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吴静因原是济南铁路第一中学的教师。1965年9月,党组织动员符合退休条件的职工退休。当时,她刚够55周岁。领导上征求她的意见,她坚定地表示:“我是属于党的,党咋安排我咋做。”就这样,她带头退了休。
刚退休那些日子,吴静因心情难以平静,反复思考着一个问题: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晚年;她想到,自己在旧社会因穷困没有念完大学。为了谋生,她由山东到四川,离乡背井,四出奔波,往往是今天受聘,明天失业,生活毫无保障。解放后她从事党的教育事业,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想到这里,她坚定了一个信念: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在有生之年,为党的事业多做工作。
经吴静因主动联系,同年年底,她到济南48中当了义务教师。
开始,学校安排她教数学,这是她过去一直教的学科,可是,每上一堂课,她仍然精心钻研教材,一丝不苟地写教案。后来,她听说学校缺英语教师,就主动要求改教英语课。她只是在学生时代学过英语,要教英语,困难很大。她到济南教师进修学院学习国际音标,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练习发音。这样,她很快就胜任了英语教学工作。
粉碎“四人帮”后,她更是将满腔心血倾注在党的教育事业上。她除了担任学校的教务工作,还利用课余时间,把各年级英语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组织起来,轮流进行补习、辅导。平时,有的老师请假了,她就主动代课。有个青年英语教师考上了大学,有两个班的英语课没法安排,吴静因就主动挑这个担子。领导和同志们看到她日渐消瘦的面颊,都感到心疼和不安,一再劝她:只教两个班的英语课就行了,不要再管别的事了。吴静因说:“我虽然没有铁打的筋骨,但要有铁打的精神。我年纪大了,为党工作的时间不长了,应该抓紧时间多干点工作。”
吴静因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她家离学校有六、七里路。一年到头,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大雪封地,她都坚持每天一早步行到校。十六年如一日,她从没有因个人问题耽误过一节课。她还利用业余时间做思想政治工作。有个学生,一度沾染了讲吃讲穿的不良习气,不用心学习文化知识,吴静因就多次找她谈心,走访她的家庭,配合家长一起做工作,终于转变了这个学生的思想,使她端正了学习态度。
按照国家规定,学校每月要付给她三十多元的工资补差费,她婉言谢绝了。她说:“我是个党员,尽力为党工作是我的义务。要说补差,应该补为人民服务的差。”她连续十六年尽义务,自愿放弃了六千余元的工资补差费,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不为名、不为利的优秀品质。
吴静因不仅工作不计报酬,而且也不要组织上的任何照顾。有一年冬天,学校派人给她送去几节烟筒。她到学校后勤组付钱,后勤组的同志对她说:“你每年连烤火费都不领,这烟筒不收你的钱。”她说什么也不答应,后来还是买了烟筒,送还给后勤组。前年年终评比中,吴静因获得了三十元奖金,并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她用全部奖金买了玩具,连同一台收音机送给了学校托儿所。
吴静因生活俭朴,一年四季,粗茶淡饭,内衣也是补了又穿。她女儿见她的衬衣破得无法补了,说:“妈,快把它撕了当抹布算了,我给你买件新的。”吴静因却说:“傻闺女,撕了多可惜,缝缝补补还可穿么。”女儿只好一针一线地给她缝补。
吴静因这么节俭,是因为收入少吗?不!她每月有五十多元的退休金,足够她用。她是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把节省下来的钱存进了银行。她日积月累,把自己攒下来的1,000元全部交给了党组织,支援四化建设。组织上不收,她急得直流泪,说:“一个党员应该自觉地分担国家困难。现在四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让这点钱为四化建设发挥一点作用不是更好吗?”
吴静因献身党的教育事业的革命精神,受到了人们的赞扬,赞誉她是时刻想着党的事业的人。
本报通讯员 李玉玺 朱文兴 本报记者 程德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