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3月2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要下决心把机械工业调整好
严求实
整个工业的调整重点是抓机械工业调整。过去一个时期,工业内部能源、原材料生产不足,加工工业(包括机械工业)能力相对过剩,产品技术水平、生产工艺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整个工业的调整,既要使工业内部加工工业的发展,与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相适应,又要切实提高加工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使现有的能源和原材料发挥更大的作用。机械工业牵涉面广,关系复杂,把机械工业作为调整的重点,摸索出点经验,对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将会有重大的影响。
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经济上实行进一步调整,在政治上实现进一步安定团结,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整个国民经济的调整,重点是三个大问题:一是压缩基本建设战线;二是调整好轻工业与重工业的关系,调整好农轻重的关系,加强轻工业和农业,也就是改善经济结构;三是机械工业调整,整个工业的调整重点是抓机械工业调整。
为什么机械工业的调整是整个工业调整的重点?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工业内部,能源、原材料生产不足,加工工业(包括机械工业)能力相对过剩,这就是一种比例失调。调整,就要把严重的比例失调改变过来。机械工业目前的状况是,一方面有些企业生产任务不足,有些设备闲置,这不仅是调整时期国家任务减少,也是由于能源和部分原材料供应不足;另一方面水平低,产品技术水平、生产工艺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都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既有严重的“吃不饱”,又有许多“吃不了”。从当前看,从现象上看,主要是“吃不饱”,这是需要认真解决的,一定要把过剩的生产能力减下来。但从长远看,从本质上看,由于水平低,“吃不了”则是主要的。现在有些“吃不饱”也是因为“吃不了”引起的。调整既是为了当前,更是为了长远,既要使工业内部加工工业的发展,与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相适应,又要切实提高加工工业的技术水平,使现有的能源和原材料发挥更大作用。不把机械工业调整好,整个国民经济就会继续陷于被动。
机械工业内部比例也不协调。一是产品构成不合理。长期以来,机械工业主要围绕“以钢为纲”和高积累的比例关系而发展,重视生产资料生产,忽视消费资料生产;重视为基本建设服务,忽视为技术改造服务;重视国内需要,忽视出口需要。二是生产企业点多批量小,管理分散杂乱,专业化协作差,能源消耗大,经济效果不高。象汽车这样适宜大批量生产的产品,经过一年多的调整,全国仍有几十家工厂,生产二十多万辆汽车,经济效果怎么会好呢?类似的例子,各行各业各个地区都有。三是科研落后,技术水平低。据分析,一机工业系统已掌握的产品中,相当世界六七十年代水平的只占40%左右,现在各部门使用的设备,有的是早该淘汰的落后产品。我们的基础零部件和基础材料,如液压元件、电器元件、绝缘材料等,无论在品种、质量、性能、寿命上都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基础工艺,如铸、锻、焊、热处理、钣金成型等,手工操作占的比重大,生产效率低,质量也不易控制。由于科研落后,产品更新换代缓慢,品种不足,成套性差,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大,这是机械工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实现四化要靠我国自己的机械工业。象中国这样一个大而穷的国家,实现四化必须以自力更生为主,单靠买设备,既没有这么多外汇,也不应该这么做。机械工业不仅应该为四化提供适用的先进的技术装备,而且应该为逐步改变我国的出口商品构成,实现贸易平衡起重要作用。事实证明,机械工业也不是什么都不行,关键在于调整好,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技术水平,充分发挥机械工业现有基础的作用。
机械工业牵涉面广,关系复杂,它不仅牵涉到生产部门和使用部门,而且牵涉到每个省、地区或县,甚至影响到公社。管理系统不同,所有制不同,错综复杂,政策性很强。调整的难度很大,但是解决得好,影响也大。把机械工业作为调整的重点,摸索出点经验,对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将会有重大的影响。六十年代那次调整时,就曾提出按专业化原则调整改组机械工业,把分散的力量组织起来,按经济办法管理,但后来没能进行下去。1973年以来,又曾多次提出调整改组机械工业。这几次虽然都做了一些工作,但收获都不大。三中全会后,一机工业系统曾提出调整期间要“集中力量,打基础,上水平,攻成套,加强技术服务工作”的要求,但只着重抓了服务方向的调整,对不合理的重复生产、重复建设、改组改造等方面注意不够。
机械工业怎样搞好这次调整?结合一机工业的情况,要抓好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工作。
第一,改革产品构成。通过调整,逐步从主要为重工业服务改变为同时能为农业、轻工业等各行业服务,从闭关锁国、自给自足改变为适应国内需要与扩大出口相结合,从产品能耗多改变为省能的产品结构。要继续调整服务方向,扩大服务领域,广开生产门路,跳出现在的行业归口的圈子。无论标准产品、非标准产品,凡是社会需要的机电产品都要积极发展。只要适销对路,就要积极生产。
近两年来,各地机械部门在改革结构、扩大服务领域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上海市机电一局的作法和设想值得重视。一是对现在主要为重工业和基本建设服务的企业,特别是生产大型、专用设备而目前任务又严重不足的企业,在主导产品方向不变的前提下,积极发展第二、第三产品,变单一产品生产为多品种生产。二是努力发展派生产品。三是为各行业技术改造服务。四是有步骤地进行产品更新换代。先抓量大面广、耗能多、效率低的产品,并发展节能新产品。五是调整一部分企业产品方向。六是扩大机电产品出口。总结和发展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对搞好今后的改革有重要作用。
第二,改组企业,发展联合。调整与联合是相辅相成的,要结合企业的关停并转,把工厂组织起来,发展联合,提高专业化协作的水平。搞联合要认真研究各地、各行业的条件和特点,逐步建立,不要一哄而起,也不搞一刀切,紧密的、松散的联合都可以。要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实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现有基础,促进适销产品的生产。联合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有的可按产品来组织,如机床或汽车工业公司;有的可按基础零部件、工艺性协作来组织,如轴承联营公司、铸锻件和热处理协作公司、设备维修总厂;其它还有销售联营,对外贸易联营,产品设计联合,等等。改组企业,要结合专业化协作,逐步解决不合理的重复生产、重复建设,以及“大而全”、
“小而全”的问题。要先从工业集中的城市和工业基地搞起,逐渐形成铸、锻、热处理、电镀等中心,以利节约能源,搞好环境保护,提高质量和经济效果。
改组企业,重要的一条是积极而又稳妥地搞好有些企业的关停并转。这是一项关系重大而又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切不可粗枝大叶,贸然从事。在弄清情况的前提下,态度上要坚决,工作上要过细,步骤上要分期分批,积极而稳妥地进行。关停并转的对象是产品无销路、消耗大、亏损多的企业。做法上,一是运用经济手段。在计划指导下搞好市场调节,提倡竞争,保护竞争,开放全国统一的机电产品市场。坚决制止部门和地区的市场封锁,使生产单位能择优安排生产,用户能择优选购产品,促使后进向先进靠拢。如优先保证先进企业的稀缺物资供应等等,促使产品不对路的厂主动改变方向,竞争劣势的厂主动走向联合。同时,要研究制定扶植三线地区企业的政策。二是采取必要的立法措施和行政干预。如建立颁发生产许可证制度。制定生产技术标准,规定生产某种产品的批量、质量、原材料和能源消耗,以及技术装备条件等,凡是符合规定的发给生产许可证,允许开业生产,在一定时期内达不到标准的则应停止生产,进行整顿或停业关闭。先从量大面广的低压电器、工业锅炉、小电机、轴承、液压件等抓起,逐步扩展到其他产品。三是对盲目建设的机械厂,调查研究,制订政策,加以调整和限制。与工商部门结合起来,严格控制再建新厂,建议税收部门对社队办的机械厂,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税收政策等。四是广开生产门路,多在并转上找出路。鉴于机械企业服务领域广阔,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企业应采取措施,调查市场,适应市场。如果企业经过努力,感到实在无法生存时,要协助企业及时地、慎重地、妥善地做好人员安置工作,使之各得其所。
第三,量力而行,压缩基建。这是调整的重点。近二年国家给一机工业系统的投资很少,以后几年内也不会很多。量力而行,就要按这个“力”来实事求是地安排建设。要继续抓紧清理在建项目,凡是没有列入计划的都要按停缓建项目处理。要调整投资使用方向,把有限的投资,集中用到提高水平、提高质量,以及投资少、见效快的技术改造项目上。在处理生产能力和提高水平的关系上,要为提高产品水平多安排一些科研和学校的投资;在生产厂的厂房、设备和测试仪器上,要少动土建,多考虑测试手段的充实;在主机和基础零部件的生产建设上,要多考虑基础零部件生产能力的发展。在生产和生活上,这几年要多考虑宿舍等福利设施的建设。在全国和局部的关系上,全国是长线的不允许再盲目建设。压缩基建,要加强集中统一。今后凡是基建项目,不论资金来源如何,都应经有关方面批准,纳入基建计划,搞好综合平衡,包括外汇的平衡,不能突破总的投资指标。
第四,提高企业生产工艺水平、产品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要有重点地进行机械工业自身的技术改造,特别是在今后投资很少的情况下,更要坚定不移地走这条路。技术改造的目的是提高水平,要在这方面下功夫,不能只在原有水平上加人、加设备、加面积,越滚越大。调整时期,企业改造的重点:一是围绕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二是围绕提高产品质量;三是围绕“三废”治理、环境保护;四是围绕提高经济效果,变小批量为大批量生产。技术改造不能一味求新,要把讲究经济效果作为技术改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技术改造要同调整改组相结合,同引进新技术相结合。通过技术改造,形成一批技术水平较高、工艺有专长、产品有特色、有合理生产批量的企业。在国家有困难、投资很少的情况下,一定要精打细算,把改造费用花在刀刃上。要充分利用调整的时机,提高职工的素质。从领导机关到每个企业,都应有专人负责,抓计划,抓组织,抓教材,抓师资,抓培训场地的落实等,真正把培训工作做为一项根本大计抓起来。
第五,提高经济效果。在调整中,要进一步改进企业管理,认真搞好经济核算,严格控制和节省各项开支,努力提高资金利润率,加速资金周转。基本建设单位,要加快建设周期,尽快发挥投资效果。
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职工对“左”的错误有个比较深刻的认识,进一步理解这次调整的重要意义。调整意味着某些方面的后退,而且要退够。但是,退是为了进,为了协调的发展。我们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发挥机械工业生命力强、适应性较大的长处,为四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5版()
专栏:法律知识

律师制度浅谈(一)
马荣杰
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有十位律师出庭为五名被告人进行辩护。案件审理期间和判决之后,不少群众对律师制度提出了一些问题。现在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供同志们参考。
律师制度的由来
从奴隶社会开始就有了法律,但是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并没有什么律师制度。大约公元前二、三百年,古罗马有人为平民咨询法律问题,出庭辩护或代理被称为诉讼代理人或辩护士。这大概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的律师制度了。但是,象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实行的律师制度,则是兴起于资本主义社会。
在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并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权以后,很多国家纷纷制订法典。因为法律多了,一般人不熟悉法律,需要懂法律的人给予帮助,于是逐渐出现了律师。在那个时候,有的律师是作为诉讼当事人的代理人,有的是出席法庭,给被告辩护,名称有的叫代言人,有的叫辩护人,有的叫辩护士,有的叫律师。律师这种职业,当时是很受尊重的,因为他要熟悉法律,而且要有丰富的知识。作为一个律师,表达意见应当很鲜明、很生动、很准确、很有力量。
英国在1679年制定了《人身保护法》,规定被告人有权进行辩护,也可以请人为他进行辩护,这说明英国当时已经有了职业律师。1798年,美国公布了宪法修正案,其中规定被告人可以请律师协助。1876年,日本法律规定诉讼当事人可以请代言人。到了1890年,日本有了辩护士,辩护士就是律师。日本全国现在有一万一千五百多个律师。
旧中国的律师产生于清朝末年。在北洋军阀时期,律师人数是三千人左右。国民党时期的律师人数猛增,但有不少人实际上并不完全执行律师职务。


第5版()
专栏:

《中国农民战争史论丛》出版简介
由河南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的《中国农民战争史论丛》,以发掘新史料、研究新题课和加强史实考辨为重心。中国封建社会曾经发生了大小千百次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对于这种多次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迄今为止,还不能说已经研究得差不多了,恰恰相反,已有的研究成果,还是不完整的、不全面的。比如,就历代农民战争的研究来说,过去的注意力,大都集中于历代封建王朝末期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上,而对于历代封建王朝前期和中期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则很少有人注意,以致还有许多空白点。《中国农民战争史论丛》本着这一意图,从第二辑起,用适当的篇幅刊载这方面的文章,试图作一些“填空”的工作,以期推进农民战争史研究工作的全面开展。
(左波)


第5版()
专栏:

中国传统伦理观念与人口问题
费孝通
我们中国社会里有许多传统伦理观念是和人口问题有关的。我在这里只举一个例子,那就是把多生男孩子看作为一件好的事,一种人生的幸福,也是做人的责任。不这样做,那就坏了,要受人奚落,甚至惩罚。
一个社会里的伦理观念并不是一些文人的空话,而是控制人们行为的社会力量。我们不能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看作只是一家之言,儒家的思想。这是中国传统社会里的实行着的人们的行为规范,历代的儒家不过是这种社会行为规范的维护者,他们并不是这些规范的创造者,这些规范并不是他们头脑里想出来的,他们不过是想出许多道理来宣传这些规范,在支持和推广这些行为规范上出了力,起了作用。
我们在这里应当问一下:这种伦理观念是怎么产生的呢?它对人口究竟发生了多大影响?
我认为这种伦理观念可以说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进行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业经济。在这种经济里多育多男是有具体经济价值的。在这种经济里,劳动力的多少强弱和家庭收入及生活好坏是有密切的关系。
在一个父系社会里,女儿长大了要出嫁,成为其他家庭的劳动力,而男孩长大了还可以娶个媳妇,增加这个家庭本身的劳动力。重男轻女也有它的经济基础。现在我们农村里还流行着女儿出嫁时索取高额礼金的风俗,这也反映着劳动力转让的过程。
从这种经济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有关人口的伦理观念不仅是多育,而且还要多男。这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我们再了解一下历代社会基层的权力结构,还可以看到,在以氏族组织为基础的社会里,为了提高地位和巩固势力,也总是要尽力扩大血属的范围,助长了多育多男的要求。所以这种伦理观念不仅联系于当时的经济基础,还联系于当时的政治环境。
这些考虑是引导我们去研究伦理观念怎样为社会的经济政治服务,从而理解它存在和持续的原因。
我们如果要问这种多育多男的伦理观念对我国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作用,我们不可能得到一个简单的答案。它起了什么作用是决定于这个社会的具体条件。在还存在着可以利用的广大土地时,在过去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业技术条件下,这种鼓励人口增长的伦理观念对这社会的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但条件改变了,它所起的作用的性质也会随着改变。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四化建设,农业现代化要从根本上把小农经济改变过来,因而从小农经济中产生出来的那一套传统伦理观念不仅已丧失了它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且日益成为阻碍现代化的消极因素。
全国解放三十年来,有关人口的伦理观念,至少在广大的农村里,并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而由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加上长期的和平局面,人口的死亡率大大降低,自然增长率相应地上升,以致在我国出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人口增长。1928年全国人口大约是四亿七千四百万,1949年增加到五亿四千八百万。在这期间大约增长了七千四百万。其后人口的增长却大大地加速了,1953年约六亿,1957年约六亿五千六百万,1960年达到了七亿七百万。现在人口已增到九亿多,三十年中净增四亿二千万,也就是说四十年我国人口增加了一倍。同样的这一块国土上,能养活增加了一倍的人口,确是说明了我国在解放后的三十年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这短短半个世纪里增加的一倍人口,客观上也增加了我国建设现代化积累资金的困难。
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是自从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以来,在城市居民中已经有显著的效果,而在乡村里计划生育的阻力就比较大。这种阻力固然有一部分是出于农民在文化上比较城市居民为落后,接受新思想比较慢、比较难,但是基本的原因我认为还是在于小农经济的基础。只有在新的经济基础上才能生长出新的伦理观念来。
对伦理观念进行社会学的调查和分析不仅有其理论上的意义,同时也有其现实的意义。我们既有决心实现四个现代化,那么从小农经济产生出来的,又用以维持这种落后状态的种种包括伦理观念的意识形态,势必要被历史的发展所冲垮。为了在这不可避免的过程中少花一些代价,对意识形态的科学的调查研究应当提到日程上来。
(摘自《民主与法制》1981年第1期)


第5版()
专栏:

男方也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张应征
在旧社会,男到女家结婚落户叫入赘。劳动人民入赘是很受歧视的。史书有“严惩赘婿”的记载,即男子不自立门庭、赘入妇家,要受惩罚。由于封建主义夫权家庭制度的长期影响,在我国只能女方嫁到男家,而不能相反。这不仅使一些美满婚姻横遭拆散,而且也给一些有女无儿的老人造成生活困难,给计划生育增加了阻力。
为了破除这种陈规陋习,新婚姻法明文规定:“登记结婚后,根据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也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这是婚姻家庭制度的重大改革,是男女平等的具体表现,是对族权、夫权残余势力的进一步冲刷。
全国解放以后,随着婚姻自由,男女平等政策的宣传贯彻,不少男青年到女方结婚落户。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后,有女无儿户将越来越多。六十年代后半期有女无男户占百分之八。七十年代前半期有女无男户占百分之十二。七十年代后半期,有女无男户占百分之二十五。越来越多的有女无男户,都欢迎青年结婚后,男方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从河北省定县的情况看,男方到女方落户,确实解决了不少问题。
前营大队马燕春是小学的民办教员,与孙家庄孙业彬结婚,结婚后孙业彬成为马燕春家庭的成员。生产队选他当会计,马燕春继续当民办教员。母亲给他们做饭,看孩子,管家务。马燕春一心教学生,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同样的民办教员马坤英,结婚后女方成了男方的家庭成员,由于环境改变又带孩子,只好辞退民办教员。据邢邑、南宋、石板、东旺等公社的调查,原在公社大队和生产队担任技术员、协助员、民办教员、赤脚医生等职的妇女,结婚后男方成为女方家庭成员的,继续工作的占百分之九十。
家庭矛盾主要是婆媳矛盾,姑娘在娘家结婚没有婆媳关系,家庭容易和睦团结。据东亭区、李亲古区、环城区、清风店区部分社队的调查,青年男女结婚后,女方成为男方家庭成员的,尤其是兄弟多的家庭,婚后二三年就与父母分家的约占百分之八十。结婚后男方成为女方家庭成员的,则很少分居。
现在农村结婚,女方到男方落户要向男方要彩礼,成为男方一笔很大的负担。男方成为女方家庭成员的则不然,女方觉得在娘家结婚娶来了个好劳力,不再向男方要彩礼,并尽量节约办喜事。
结婚后男方成为女方家庭成员的,女方多是有房屋缺劳动力的家庭,男方则是宅基小房屋少劳动力多的人家。如后营大队六生产队女青年安俊之,父母年过半百,守着五间老房一处宅院。十队男青年吴全永却因弟兄四个只有六间房屋不好娶媳妇。两个人在一九八○年春节结了婚,男方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增添了劳力,翻修了老房。群众赞美地说:“这真是两全其美的事。”
男方到女方家庭落户,有助于解决五保户的困难,给国家和集体减轻负担。据定县近八年的调查统计,男方成为女方家庭成员,全县减少二千零三十二个五保户。
提倡男方也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那些有女无男户,眼见姑娘在娘家结婚,不再担心老来无人赡养,很多人都自愿只生育一个孩子,打消了再生男孩的想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