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3月2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从零出发
杨玉辰
“呜——”
69次直快一声长笛鸣响,渐渐隐没在广袤的华北平原天际,然而,车窗内那一张张生动的脸,却仍在我的眼前闪现。我伫立在月台上,思绪如翻腾的潮水……
这是奔赴祖国西北边疆的列车。车上载有14名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立过战功的英雄。一年半以前,当他们戴着“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的奖章从战场荣归以后,党把他们选送到军校深造;今天,当他们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以后,他们又愉快地奔向祖国的西北边疆。南疆——军校——北疆,为什么他们能谦虚谨慎,不居功骄傲?为什么他们能公而忘私,不贪图舒适安逸?是什么力量在支持着他们?我久久思索着,寻觅着答案。
忽然,我脑海里出现了一个熟悉的面影:个头不高,稳重健壮,脸色黑黑的。他叫李明生,入学前是云南边防某部副连长,先后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四次。就是他,在自卫还击战的战场上,被敌人炸伤了眼睛后,只休息了一天就去执行侦察任务;当穿插营受阻,情况万分紧急时,他勇敢地带领战士们冲出重围;当团长命令他抓“舌头”时,他只用了45分钟,就把一个敌特工排长捉到了手;当四名敌兵摸上团指挥所时,他果断地带领一名战士将偷袭的敌人一一击毙……每逢有人提起他的英雄事迹时,他总是腼腆地说:“都是过去的事了,提它干啥?现在,我可是一个零。”
从战场到军校,按李明生的话说,这不过变换了一个新战场。这里虽没有生与死的搏斗,却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在新的考验面前,李明生依然挺身而上。由于他理论基础差,学习合成战术十分吃力,但他从头学起,“笨鸟先飞”,每天比别人多学两三个钟头,硬是取得了两门优秀、两门良好的成绩。在荣誉和赞扬面前,他处处以普通一兵的姿态出现在群众中,被大家称为“平凡的英雄”。当我向他请教进步的“诀窍”时,他还是那句老话:“我的每一步都是从零开始的!”
毕业的日期一天天临近了,如何对待毕业分配,这是对李明生又一次严峻的考验。李明生也曾有过自己的设想:或回到原部队,同那里的首长和同志们并肩前进;或调到离爱人近的大机关,舒舒服服地工作、生活一辈子;或同爱人一起调回河南老家,安排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但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心却使他做出另一种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早在暑假探家时,他就把自己的打算向爱人交了“底”,回校后,又两次给爱人写信做工作,爱人终于支持了他,并且表示:“就是走到天涯海角,我也跟着你!”爱人的支持,更坚定了他去边疆的信心。一天,学员队的政委询问他对分配的想法,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一句话——服从分配。”政委第二次找他谈话时,他更明确地提出了到新疆工作的请求,毅然向校党委第一个交上了申请书。
毕业典礼结束后,我找他进行最后一次采访,他那意味深长的话语至今还回响在我的耳边:“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我只有一个抱负:永远改造自己,永远把自己当作一个零,任何时候都从零做起,从零出发!”
“战士自有战士的抱负:永远改造,从零出发……”我想起了郭小川同志的诗句,我终于明白了——
“从零出发”,这正是革命战士李明生的广阔胸怀!
“从零出发”,这正是革命战士李明生的决心和抱负!
现在,他又从零出发了。荣誉和功劳没有打进他的背包。他只把党和人民的期望装在心里,将保卫祖国的重任挑在肩上……
高翔吧,从零出发的雄鹰,祖国的边疆需要你们!


第8版()
专栏:闻者足戒

“学雷锋是你们孩子们的事”
沈长久
学雷锋的活动正在广泛展开。
一天,小新把自己的“向雷锋叔叔学习计划”交给爸爸,满脸堆着笑说:“爸爸,请你再帮我修改一下。”妹妹也不甘落后地跑过来向爸爸报告她今天做的好事,说完又仰起脸反问:“爸爸,你怎么向雷锋叔叔学习呀?”爸爸笑了笑,漫不经心地说:“傻孩子,学雷锋是你们孩子的事,论年龄我比雷锋叔叔还要大,还向他学什么呀!”


第8版()
专栏:连载

在历史的转折关头
东生
六、危险时刻
望着敌机在上空盘旋,毛主席笑道:“胡宗南要来拜访我们了!”
果然,蒋介石密令:“即使牺牲三个师,也要消灭中共首脑,把毛泽东赶过黄河!”担任胡宗南秘书的我地下工作者发来情报:“美制电台测向仪已探明中央驻地。胡宗南令军长刘戡亲率四个半旅突袭你们。”
乌云压山,天昏地暗。西南方传来几声闷雷。各大队早已集合待命。侦察员们纷纷回来,指着地图汇报情况。周副主席在沉思。任弼时同志提出:“向哪里转移?往东还是往西?”毛主席说:“你看呢?”弼时同志说:“我的意见向东。”“向东?”毛主席问:“为什么向东?”
弼时同志坦率地说:“敌人主力从西边来,我们向西就可能和敌人相遇。这是一。第二,即使我们避开了胡宗南的主力,那么往西走就到了马家军的防区。马家有八个骑兵团,不可小看!所以,向西,我们的回旋余地比较小,有被敌人包围的危险。第三,越往西走,人烟越少,粮食越困难……”毛主席打断了他:“我们不能往东,必须向西!胡宗南就是要把我们往东赶,赶过黄河就是胜利。可我们要完全出乎他的预料,偏偏不向东去,而往西走!”弼时同志说:“向西危险性太大。敌人四个半旅,我们只有四个半连,真正能投入战斗的才二百多人……”
万团长在窑洞门口向周副主席招手,把他叫出门外,悄悄地说:“各大队都在等着出发的命令。”侦察员奔来报告:“敌人到了西沟,离这儿七里地。”
窑洞里,争论越来越激烈。毛主席说:“弼时同志,为什么你老是考虑我的安全?”弼时同志说:“我的任务就是要保证你的安全!”周副主席走来:“敌人已经到了家门口,不能再争了。你们看!”毛主席、弼时同志走到门口,望着西边一片火光。毛主席说:“立刻向西出发!”弼时同志说:“我们不能冒险!”毛主席被激怒了:“我要求你下命令!”弼时同志毫不相让说:“这个命令我很难下!”
毛主席急转身:“恩来同志,从现在起,由你担任昆仑纵队司令兼政委!”
一声炸雷。黄豆大的雨点开始落下。各大队仍在原地待命。
窑洞里,弼时同志异常激动地说:“我个人的生命算得了什么!可是,主席的安全,中央的安全,我怎么能不担心、不着急呢?万一出了事,我怎么向全党和全国人民交代?”说着,泪水从他的眼镜框里流了出来……周副主席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眼圈也红了。
隔壁老炊事员恳求着说:“主席,为了你和中央的安全,赶快往东走吧!抢在敌人前头过黄河,到山西还不是一样指挥作战吗?”卫士也说:“咱们主力正在陇东作战,离这儿有好几百里。我们人又少,枪又破……”
“我们有老百姓,是人心所向!敌人没有群众,是瞎子,是聋子,对我们毫无办法!”毛主席指着西南方说,“别看胡宗南气势汹汹。我们不能听他的指挥,要叫他听我们的指挥!叫他往东,我们向西!”
这时,周副主席走了进来:“按主席说的,我们向西去!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我和弼时商量,先向北走,然后再向西。主席,你看怎么样?”毛主席赞同地说:“好嘛!也要告诉老乡,和我们一起向西走。”万团长说:“一部分老乡已经向东走了。”毛主席说:“马上派骑兵把老乡追回来!”
万团长、周副主席走了出去。卫士焦急地说:“主席,老乡不能跟我们一起走。婆姨娃娃,稀稀拉拉,会暴露目标的。”毛主席一听,很不高兴。他在窑洞里走了几步,突然停下,严肃地说:“你把军装脱下来!”卫士不知所措,慢慢地解着扣子。毛主席走到他身边说:“小鬼,脱了军装,你就成了老乡。敌人象只老虎向东扑过来,要赶上你,抓住你,吃掉你!我们能见死不救吗?”传来一阵激烈的枪声。万团长奔来说:“主席,我们走吧!”毛主席坚决地:“不把老乡追回来,我不走!各大队都走了吗?”“都走了。”万团长劝道:“敌人很近了……”毛主席有点恼火:“要你们先走!给我留下一个班。”万团长也上了火气:“主席,你这个命令我不能执行!”毛主席口气缓和下来:“我不是命令,是和你商量嘛!”
在周副主席、弼时同志指挥下,乡亲们全部安全地向北转移了。这时,毛主席才迎着风雨和枪声上了山。卫士拿着一件雨衣说:“主席,把雨衣穿上吧!”毛主席回答道:“大家都淋着雨,我还怕雨么?”卫士问:“那这件雨衣……”毛主席说:“给弼时同志穿上,他身体不好。”卫士奔到任弼时同志身边:“主席让把这件雨衣给你穿!”说着,他把雨衣往任弼时同志手里一塞,跑走了。“小鬼!”任弼时同志拿着雨衣追了上去…… ⑥


第8版()
专栏:文化生活

不要把书籍和一般商品等同
王久安
读者对出版发行工作的意见,我们已经听到不少了。粉碎“四人帮”以来,图书品种出得不少,可是你想买一本需要的书,有时又不那么容易,这是为什么?因为书店备货太少,读者买书,就得象买时鲜货那样,一出来就赶紧去买,否则任你跑遍书店,托人求情,也难以如愿了。城市尚且如此,农村就更不用说了,有的书出了一两年,在农村却连影子也没有见。
据了解:新华书店进货工作中有一种“少进勤添”的做法,进的书都要求在三个月内卖光,否则就算积压。但是图书不象一般商品,可以连续生产,一批一批地投入市场;也不象时鲜商品,不赶快出售就要过时。书籍的生产过程比较复杂,它是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相结合的产品,特别是在目前出版周期长的问题还不能马上改变的情况下,一本书从发排到出版,短则三五个月,长则一两年,重印机会就更少。书店只考虑三个月的销售时间,而出版社一年中经常重印又是不可能的,因此在书店里就永远形不成“品种齐全,备货充足”的局面,读者想买到所需要的书籍,就十分困难了。
我这样说,并非主张什么书都大量备货,而是说应当照顾到书籍的这些特点,在进货时既要防止积压的一面,又要考虑满足读者随时需要的一面,做到“适当备货”,而不是“少进勤添”,这样才能不断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现在有些做法促使书店去追求“热门书”,忽略平时的服务工作,这是不好的。希望书店领导部门能多从为读者服务考虑,迅速改进。也希望财政部门对书店和出版社这类文化事业的现行财经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以适应文化事业的特点。


第8版()
专栏:

旅伴
林希啊!我的旅伴滚滚的车轮沿着人生漫长的旅途送我们奔向明天窗外,闪过去土地、河川前方,扑过来田野、山峦每一个瞬间,每一个瞬间历史的重负落在我们的双肩啊!我的旅伴看到陈旧的农具、简陋的村
舍难过锁住我们的眉宇而当迎面满载货物的列车呼啸着风哨和我们擦肩而过我们又相互炫耀自己的家乡对祖国的非凡贡献啊!我的旅伴我不过想告知陌生的友人这一切,凝结着我——一个普通劳动者平凡的血汗人生的道路很长、很长而我们却相处得这样短暂甚至于还没有来得及询问彼此
的姓名便又匆匆告别在这无名小站啊!我的旅伴我正凭窗目送你步入四个现代化的雄伟画卷让每一双希冀的眼睛一起呼唤啊!公民,公民让我们向前、向前


第8版()
专栏:

草原古迹
内蒙古伊克昭盟 周雨明弓箭从投掷石块中得到启示,在袭击野兽时获得灵感;用形象把想象塑就,让智慧跨上速度向前。远古氏族的不朽创造,到如今仍然活灵活现;而且,它的生命不断延续,又冲向宇宙空间。古剑凝聚了血液的精华,熔铸了必胜的理想;久经百炼千锤,磨不灭紫电、青霜……轻弹有铮铮长啸,似先辈殷切的希望:中华民族的子孙,要为不朽的历史生光!


第8版()
专栏:新书架

《世界文学丛刊》出版
《世界文学》编辑部在出版定期杂志的同时,还编辑出版了《世界文学丛刊》,以补杂志篇幅有限之不足。
现在已出版的有揭露苏联干部子弟生活的长篇小说《伊戈尔·萨沃维奇》、反映第三世界生活与斗争的《亚非拉短篇小说集》和西欧犯罪问题的中篇小说选《诺言》。《世界文学丛刊》和《世界文学》一样,除介绍外国作品外,还刊载国外有关评论文章、资料、作家简介等,以帮助读者了解作家的情况、作品的历史背景、社会意义。《世界文学丛刊》的出版将使我国读者及时读到国外一些重要作家的作品,了解各国风貌、文学发展状况和流派,有助于繁荣我国文学创作,促进对外文化交流。
(明瑞)


第8版()
专栏:

徐迟的《文艺和现代化》出版
作家徐迟同志,多年从事报告文学创作,在这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最近,他将他的有关写报告文学的经验、体会、理论整理而成《文艺和现代化》一书,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木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