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3月1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天兰郊野”寻旧迹
——漫游蒙马特尔
  沈大力
透过塞纳河袅袅的雾霭展目巴黎北方,碧空白云中浮现出蒙马特尔高地的丽影,那里就是诗人安德烈·佩耶赞美的“天兰郊野”。
很久以来,蒙马特尔就是自由思想和革命文艺的摇篮。特别是1871年春天,高地作为3月18日运动的策源地而名震于世,影响深远。居民按照传统结成的“自由公社”,至今依然激励着各国的游人。
一天,我同法国朋友卡索,迎着“蒙马特尔的曙光”,去登临高地。太阳从云海冉冉升起,光耀高地葱绿的山坡,令人忆及“蒙马特尔的红色姑娘”路易丝·米歇尔描绘1871年3月18日清晨的名句:
“朝晖洒满高地,展现解放的黎明!”
卡索领我从鲁东街登至山岗的泰尔特广场。在110年前的这个广场上,排列着巴黎人民捐款铸造的171门大炮。
“街道上的石头也还记得:
到处筑起街垒,震天动地。
让我们重温这些珍贵的岁月!
这是史无前例的创举!
我们看见明天一定会到来,
三月十八日就是明天的序曲。”
(引自《鲍狄埃诗选》,下同。)
当时,梯也尔派遣重兵夜袭高地,企图从国民自卫军手中夺取这些大炮。但因炮重难移,被蒙马特尔的群众和国民自卫军发现,持枪涌来;正规军士兵也纷纷倒戈。当下军民拥抱,热烈联欢。
“‘三十个苏’的战士义愤填膺,
夺回了他们自己的大炮。
卑鄙的疯狂的政府,
趁着黑夜,狼狈逃跑。
脖子上套着绞索的巴黎
决心把新的世界创造。”
在胜利的欢乐中,受致命伤的国民自卫军哨兵杜尔班幸福地合上了眼睑。为他送葬时,蒙马特尔警备委员会委员费烈领着群众高呼:“打到凡尔赛去!”
“要是公社及时采纳了这种正确主张,3月18日运动的历史不知该怎样写呢?”我暗自寻思。
接着,我们从广场走到德拉巴骑士街36号,那里是以前玫瑰街一座花园的遗址。当年3月18日下午四时许,倒戈起义的正规军士兵把两名反动军官押到花园的一堵墙前面正法。后来,在镇压公社时,凡尔赛分子为了报复,屠戮了玫瑰街所有的男女老幼。
“在玫瑰街的旧地,资产者出钱修建了圣心大教堂,感谢上帝保佑他们扼杀了公社。”卡索愤怒地说。这个座落在蒙马特尔高地顶巅的圣心大教堂象只懒惰的白猫,在祈祷的钟声里昏睡。
“为了侮辱我们神圣的坟墓,
他们到处散布恶毒的谎言。
他们满嘴喷吐着毒液,
小仲马和马克西姆·杜刚。
尽管这样,
尼古拉,
公社并没有死亡!”
确实,公社不会覆亡!蒙马特尔高地的许多地点今天还唤起人们对公社的忆念。那个离圣心大教堂不远的广场现在就是以该区当时选举的公社委员让—巴蒂斯特·克莱芒命名的。沿垂柳街下行几分钟就到圣万桑街的“蒙马特尔历史博物馆”。
这是一栋掩映在葡萄藤中,春天点缀着丁香花和紫罗兰的幽静白色楼房。博物馆里面除收藏了蒙马特尔著名音乐家古·夏邦蒂的歌谱、美术家斯坦伦·布尔波的绘画及行吟诗人勃鲁昂和泰勒迈等人的纪念品外,还保存了一部分公社的珍贵文物。
一跨进这博物馆门坎,就是一幅展示1871年3月18日争夺大炮场面的素描画。在楼上关于公社的部分,有一幅石版画《三月十八日》,画的是一位女社员挺举一面写着《公社万岁!》的红旗。画下面摆着德雷和弗罗芒塔两位美术家分别雕塑的路易丝·米歇尔像。德雷塑的是米歇尔抚摸着一个孤女,表现这位在监狱中度过许多岁月的革命者关怀贫穷同胞的诚挚感情,非常生动感人。
蒙马特尔是公社运动的先锋,因此,蒙马特尔人特别怀念公社。当年他们经常在罗什舒阿林荫道的“黑猫”酒馆等地聚集,听工人诗人茹尔·朱依和歌者勃鲁昂咏唱赞美公社的诗篇。“黑猫”酒馆虽已不复存在,但在圣万桑街和垂柳街形成的角落里还能找到历史上闻名的“灵兔”酒馆。据说这酒馆是根据公社画家安德烈·吉尔的一幅画取名的。酒馆主人弗雷德老爹每晚在这里弹吉他,唱克莱芒怀恋公社的歌谣《樱桃时节》。
世事沧桑,从公社到行吟诗人的酒馆,蒙马特尔历经了多少变迁!走下高地,来到皮卡尔广场时,更令人感觉到显著的变异。皮卡尔广场是有名的巴黎夜总会中心。每天夜晚这里都有脱衣舞,乃至最下流的色情表演,满足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富豪游客的情欲!走在这个现代地狱里,我不禁想起以前克莱芒在公社成立后写的该区见闻。高地当时的空气多么新鲜,民风多么纯朴,大众多么欢乐呵!
日照已高,卡索在归途中深有感触地说:“公社运动不同于以往任何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革命,它的目标是解放全人类。所以,公社在掌握政权以后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国家公职人员变成新的统治者。你看看当今世界上一些国家里发生的情况,就会感到马克思为什么强调: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曼哈顿掠影
  蒋元椿
据说,纽约人喜欢把华盛顿说成只不过是个“村庄”。确实,比起华盛顿来,纽约繁华得多了。至少,华盛顿没有纽约曼哈顿区那么多的摩天大楼,因为那里的大楼不得高于国会大厦。而在纽约这个贸易和金融中心,就没有这种限制了。从华盛顿乘汽车快到纽约的时候,老远就可以看到曼哈顿世界贸易中心那两座象孪生兄弟般并排站着的大楼,以及它周围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楼群。看来这也是迫不得已。曼哈顿区西有哈得孙河,南临纽约湾,东有东河,北有哈雷姆河,南北约十三英里长,东西约两英里宽。这里要容纳一百五十万左右人口,每天还有一百多万人来这里上班,加上许多商店、企业、办公楼、操纵美国和世界贸易金融的机构、联合国总部和文化、娱乐设施,因此,城市向天空发展是唯一的办法了。
穿过哈得孙河底的隧道,便从新泽西州来到了曼哈顿。曼哈顿是构成纽约市的五个大区之一,也是最小、最古老、最繁华的一个区。曼哈顿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它已经老态龙钟。尽管它不断增加设计新颖的大楼和各种现代化的设备,但是就象珠光宝气掩饰不了消逝的年华在贵妇人额上留下的印记一样,人们还是很容易看出曼哈顿的疲惫和困窘。
这里的街道,南北向纵贯全区的从东往西称为一马路、二马路、或某某路,东西向的从南往北称为第一号、第二号……街。路和街成十字形交叉,形成许多个方块形的街区,两个街区之间距离很近,走不多远就是一个十字路口。站在一条马路上向两边望去,可以看到数不尽的红绿灯。虽然采取了单行线、讯号自动化等措施,车辆仍然难以顺畅通行。加上街道狭窄,两边又都停放满了车辆,许多单行线只能勉强通过车辆。在较宽的马路上,大大小小的车辆又争先恐后地往前挤,希望赶在讯号变换以前通过十字路口。显然,从十七世纪以来在这里逐步形成的这种城市布局,已经不能适应美国今天的经济发展水平了。
曼哈顿南部有中国人的唐人街,北部有黑人的哈雷姆区,都是有名的地方。如果说唐人街中国餐馆价廉物美的菜肴现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光顾的话,那末愿意到有更多的失业黑人的哈雷姆区去闲逛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在嘈杂拥挤的曼哈顿,以股票、利润、定单、工资、小费等等形式出现的金钱是决定一切的。买同样的商品,如果你精明,通过比较和讨价还价,可以少花钱,否则就可能成了“大头”。在这里,只要你有钱,灵魂和肉体都可以成为满足你某种需要的商品。
一天,吃过晚饭,我们在旅馆前面的莱克辛顿路上散步,领略曼哈顿夜生活的情趣。刚下过雪,人行道上铺着一层半融化的积雪。街两旁店铺里的明亮灯光,照着疾驰而过的汽车和踩着雪泥匆匆过往的行人。在马路转弯角上,常常有一些男人站在那里,向过路人晃动着手里的纸片,象在兜售什么东西。我们转过一个街角,进入一条灯光比较暗淡的马路。突然,刚才站在拐角上的一个粗壮的汉子从我们身后赶到前面,转身拦住去路,一面发疯般地哈哈大笑,一面掏出一张白纸,用两手打开让我们看,白纸上用很大的字体写着几行日文。他腾出一只手,指指路旁一扇通向地下室的小门,昏暗中可以辨认出小门上两个白色的字:“Love House”。明白了。这是给妓女拉嫖客的人,他把我们错当作日本人了。这出其不意的一幕,象电光划破夜空一样,让人在一瞬间看到了曼哈顿花团锦簇般的华丽表面下面那深渊般的黑暗的底层。
110层的世界贸易中心是曼哈顿的骄傲,它睥睨一切地站在哈得孙河边。从它上面往下眺望,漂浮着冰块的哈得孙河象一条带子通向纽约湾。河口上的自由神像,在两岸的雪和河上的冰的衬托下,只剩下一个黑糊糊的影子。代表垄断资本威力的摩天楼越修越高,象征美国人民理想的自由神像相对地越缩越小,曼哈顿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景象是颇为耐人玩味的。(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印度电影高产的奥秘
  ——访孟买“电影城”
  何长城
正当称雄数十载的美国好莱坞电影事业江河日下,步步衰微之际,印度电影事业却连年一派兴盛,产量步步高升:1979年生产故事片714部,1980年更上升到742部。这些数字,把好莱坞也远远抛在后头。印度电影产量的这个“世界冠军”是如何得来的?印度电影高产的奥秘何在?这些问题,只是在我们访问了印度电影业的主要发源地孟买制片中心后,才得到了初步的答案。
影城“鸟瞰”
孟买电影城座落在孟买北郊青山环抱的山谷中,占地2,400亩。在气温摄氏三十多度的日子来到电影城,恍如走进避暑胜地。站在山顶的直升飞机场上,影城设施历历在目:湖泊、水坝、广场、草坪、花园和游泳池分布在山林间。
电影城拥有大、中、小三个摄影棚,大型的面积达1,080平方米。它是由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投资修建的。但是,电影城并不直接从事影片生产,只是向制片厂商出租场地和设备。仅在1977年落成以后不到两年时间,人们利用这里的设施,就拍摄了两百多部故事片。
没有摄影棚的制片厂
印度的制片厂商一般不仅没有拍片场地和设备,而且也无固定的导演和演员。一部影片的产生,首先由制片人选定题材,请专业电影剧本作家创作或改成电影剧本,然后同导演和演员签订合同,租到场地和设备立即开拍,拍完立即由电影发行商向影院提供影片。
孟买有三百多家制片厂商,但其中只有九家拥有摄影棚。因此,电影城的拍片设施利用率很高,很少有闲置不用的情况。
我们参观那天,那里同时开拍四部影片。在大型摄影棚里,布置了一间华丽的舞厅,波浪形的墙壁由数以万计的三角镜片组成,光彩夺目。这是影片《豪华》的一个场景。虽然它在影片中只占四分钟,却花费了近十万卢比。
人们说,在印度没有多年拍不上影片的专业演员。一个电影演员同时签订几个拍片合同是很平常的。一个演员同一天里兼拍数片,既演国王,又演商人或乞丐。正是这种高效率的“人尽其才”,仅孟买地区平均不到23小时即可生产一部故事片。
庞大的电影网
印度电影事业发展迅速还因为它是一项盈利大的行业。印度人中电影迷非常多。印度电影一年可赚数十亿卢比,政府也从中获得二十多亿卢比的税收。除有九千家电影院外,印度还有农村流动放映单位三千五百多个,从业人员多达数十万。
印度电影大多是惊险的格斗片、欢快的歌舞片,也有些是以色情和恐怖为内容的。因此,不少人对电影业一味追求票房价值的状况表示忧虑,主张电影应当成为教育人的工具。(附图片)
孟买电影城的摄影棚和演员休息室。


第7版()
专栏:

莫名的恐惧和无穷的忧虑
柯真
有人在地窖、阁楼里储存大量食品,有人学习按较原始的办法生活,有人练习枪击为了能够抢别人的或是保护自己的口粮。这是目前美国一部分人的奇怪生活方式,叫做“生存运动”。已有几百万人卷入这一迅速发展的生存运动。
这不是个有组织的运动,但是这些生存主义者都在为大难临头做准备。这些当代“杞人”担忧的并不相同。有的人担心别的国家会从军事上、政治上瓦解美国。有的人害怕爆发核灾难。有人担心美元垮台,人们会恢复以物易物的制度。还有的人预测由于人口增长过度,耗尽了土地、水和空气,地球无法养活人类。更有的人从宗教的角度预期世界末日的来临,上帝将惩罚这腐败的社会而毁灭全世界。
对未来的恐惧感使许多人惶惶不可终日,重新组织自己的生活。他们认为僻静的农村比城市安全些,地下比地面安全些。不少人迁居到比较空旷的地区。有些人跑到小岛上建造孤零零的房屋。更多人在花园或地下室修建隐蔽的储藏室。房顶是能防原子弹、防地震的,室内有储水器,堆存大量食物,用烧柴的炉子和烧柴油的冰箱,甚至还储存成人和儿童的读物,打算一旦停水、停电、停油,还能生存一年以上。
好些人在储存食物的同时,也储存武器来对付动乱。他们认为三十年代在德国人们可以为争夺一块面包杀人,今天越来越严重的通货膨胀会使人铤而走险。一些组织、教派则为他们预期要爆发的种族战争、阶级战争作准备。亚拉巴马州库尔曼市附近一个三K党的生存营在训练射击和游击战。加利福尼亚州的犹太人保卫同盟也储存和训练使用武器。
各地还有不少生存主义的出版物,探讨在劫难中生存的方法。有的教人如何用石头盖房子,靠太阳取暖,学印第安人的办法耕耘。有的教人在核攻击时将塑料垃圾袋套在身上当作防止散落物的保护服。有一本叫做《如何在未来的艰难岁月中致富》的书在1979年卖了70万册精装本,在1980年卖了250万册平装本,还出了日文版。甚至还出版了《如何杀人》的五卷集。
供应生存主义者需要的各种行业突然买卖盛隆,几个月内就增加了三、四倍。一家名叫“生存在明天”的公司在犹他州盐湖城南面建造了一座有240套房的地下公寓。每套有一间卧室,在天花板、墙壁、家具里塞满了够一个人吃四年的食物,售价39,000美元。全国各地的人纷纷来订货。
大米、蜂蜜、奶粉、干果这类能储存的食品很受欢迎。应运而大量生产的还有乳酪粉、蕃茄晶、脱水饼干及水果等。为了储存金银财宝的需要,一家公司还生产了可以深埋、一般金属探测器发现不了的塑料管。生存主义者们为无穷忧虑而忙碌,一些资本家却着实发了一笔财。
一位生存主义者说:“生存运动除了认为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安全外,还是对国家、政府保护人民的能力投不信任票。”生存主义这种对前途悲观恐惧,但又力图挣扎的绝望心情,在二次大战前后曾经一度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流行。它近来在美国的迅速泛滥,反映了这个病态的社会没落、腐朽的一种意识形态。


第7版()
专栏:

沙漠里的旅游业
正龙 开元
一提起旅游,人们往往联想起景色秀丽的名山大川,或是令人抒发怀古幽情的古迹,根本不会想到风沙弥漫的撒哈拉大沙漠。其实沙漠里的绿洲,犹如海水环抱的岛屿一样,恬静幽美,别具一番情趣。
位于突尼斯南部工业城市加贝斯以西一百四十二公里处,有一座沙漠城市多兹,被称为“沙漠之门”。突尼斯政府在这里沿着骆驼之路兴建了许多旅游点。最引人入胜的是一年一度的“撒哈拉节”(阿拉伯语“撒哈拉”意思是沙漠),也就是“沙漠节”。节日期间,荒凉的撒哈拉旅游者熙来攘往,煞是热闹。人们观赏沙漠奇景和骆驼比赛,以及别开生面的民间歌舞表演。对于一个苦于嘈杂、烦恼、污染之害的城市居民来说,此时此刻真可谓耳目一新,对身心健康颇有裨益。
“撒哈拉节”期间,专门设立“沙漠市场”,向旅游者出售当地的手工艺品和土特产,如羊毛或是驼毛编织的背包、钱包、壁毯,以及油榟橔果等。
如果运气好,恰巧赶上人家给姑娘办喜事,那么,好客的主人一定会请你参加婚礼,分享他们的快乐。参加“撒哈拉节”之后,如果你余兴未尽,还可以骑上骆驼,沿着骆驼之路,饱览沙漠奇景。突尼斯朋友说,骑上骆驼穿越沙漠的旅行,给人一种特殊的享受,能通过大自然陶情养性,可以使人们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对未来的憧憬。这话不无道理,我们从生息于斯的柏柏尔人那种征服大自然和建设美好家园的顽强精神和豪爽热情的性格上,似乎找到了它的印证。
在沙漠旅行中,不用为沙漠的干旱担忧。因为沿着骆驼之路,有好些甜水井。当你感到干渴时,喝上一杯清凉甘甜的井水,霎时精神一爽,疲劳顿消。骑在骆驼背上悠然而行,举目四顾,那片片椰枣树和榟橔树覆盖着的绿洲映入眼帘。而当你走进绿洲时,那里林木葱郁,小桥流水,画意盎然,如入仙境。有时还可以看到罗马烽火台遗址,以及柏柏尔人的古老住宅。这条骆驼之路南通利比亚,西到阿尔及利亚。
近年来,突尼斯政府为了发展沙漠旅游业,采取了很多措施,在沙漠旅游点兴建了许多绿洲旅馆。如今,这浩瀚的沙海正在被开发利用。在这里,无烟的工业——旅游业正在兴起。


第7版()
专栏:

  自扰 江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