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3月1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文化生活

  这种出版“热”应该冷却
  伍杰
去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出版社相继刮起了一股抢出旧小说之风。在这股风中,最突出的是《三侠五义》“热”。据了解,已有10个省市出版社争相出版,印数达446万册,这样的印数,几乎达到了十多年来印古今中外名著及现代文艺作品的高峰。除了《三侠五义》,不少出版社还争相出版《杨家将演义》、《侠女奇缘》、《侠女风月传》、《济公传》、《龙图耳录》、《施公案》、《呼延庆打擂》等等。
《三侠五义》印销如此之多,是历来少见的现象。解放后三十年间只有两个出版社印行过这本书,印数也只有36.8万册。解放前,从二十年代中期开始,有个别书局和一些杂牌书店相继印行过,但是,印数都很小。当时,在读者中有些威信的大书店,是很少出版这类图书的。
《三侠五义》是清末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侠客协助清官,打击奸佞、除暴安良的故事。书中歌颂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政绩,宣扬了因果报应等迷信思想。对于这样的书,少量出版,也是可以的。但把它列为古今中外文艺各书之冠,大量印行,这难道不应引起人们的深思吗?
有人说,出版《三侠五义》一类的书,是为了满足读者的爱好和需要。当然出书的目的是为了给人看,应该考虑读者的要求、兴趣和爱好。但是,我们万万不能忘记为了实现四化,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出版社所肩负的重大责任:我们要满足读者了解历史,学习革命传统的需要,要满足读者长知识、学文化的要求等等,而对一些读者不合理、不正当、不健康的兴趣和要求,必须正确引导。再说,读者的爱好、兴趣、要求,也并非一成不变。如果出版部门在组织创作方面多下功夫,出版更多的优秀作品,大量印行,读者也一定十分高兴。现在不是有许多优秀文学名著早已脱销,读者很不满意吗?
有的出版社认为出版这类旧小说能赚大钱,是个生财之道。出版机构考虑经济效果,为国家多创造和积累财富,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但是,社会主义的出版社不能等同于一般生产物质产品方面的企业,它是党的宣传工具,党要运用这个宣传武器去教育群众、组织群众,要时刻注意各种出版物对人民群众的教育作用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会效果。这是社会主义出版部门和资产阶级的出版商的本质区别。
我认为:大量印销旧小说之风应该制止,出版《三侠五义》这类书籍“热”应该冷却!必须重印的旧小说,对印数也要严加控制。


第8版()
专栏:

  山泉流过的地方
  周浩
山高,林密。一股清泉,在这崇山峻岭中,千回百折,潺潺流去……
泉边,每当轻纱似的晨雾缠绕着山腰,百鸟在树林中迎着太阳婉转歌唱的时候,每当夕阳的余辉给群山投下一道道阴影,沉沉的夜幕开始笼罩山野的时候,人们总会看见一个年轻的姑娘,背上背着一个小女孩,有说有笑地从这里走过。
一天早晨,她俩来到泉边,小女孩突然叫道:“老师,快放下我!”
“山青,你要干什么?”姑娘不解地问。
“你看,花!我要采两朵花!”小女孩用手指着泉边的一丛花,兴奋地叫嚷着。
啊!那是一丛盛开的杜鹃花,带着朝露,吐露出芬芳。
姑娘让小女孩坐在一块山石上,自己跑到泉边,从花丛中摘下两朵花,让小姑娘一手拿着一朵。
她们又上路了。小姑娘高兴地唱着歌儿,先把一朵花戴在老师头上,然后又把另一朵插在自己的发辫上。
“山青,你很喜欢花,是吗?”姑娘问。
“对,我喜欢花,可是更喜欢你。我妈说,你人长得象花一样好看,心比花还美得多!”小姑娘天真地回答。
“快别这么说。”姑娘脸红了,加快了脚步……
从繁华的县城,来到这群山连绵,人烟稀少的大山区,已经三年多了。当她第一次翻山越岭,到达这个山村小学的时候,她关在自己的小屋里哭了起来。天哪,这是什么鬼地方,山连着山,岭接着岭,一提脚就要爬山,走上十里路碰不见一个人,真是与世隔绝啊!
可是,慢慢地她变了。她爱上了这里,爱得这般倾心,这般深沉,以至一看到那漫山遍野绿色的松涛,一听到那日夜潺潺流淌的泉水声,她的心中就会涌起一股甜蜜的感情。
她永远记得第一次看到山青时的情景,那是到这里后不久的一个下午,她去家访。走到学生万水秀的家里,她不禁愣住了:万水秀的孪生姐姐——一个因病下肢瘫痪的小女孩,正大声哭喊着要上学。母亲无可奈何,一边哄着孩子,一边也撩起衣襟擦着眼泪。看到这些,她的心碎了。女性的怜爱心和教师的责任感交织在一起。她含着满眶泪水,抱起那可爱的小女孩,对她母亲说:“大婶,别伤心,你准备准备吧,从明天起,我背她上学!”
在孩子母亲的道谢声中,她掏出手帕擦干小女孩脸上的泪痕,亲了亲她,问:“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
“万山青。”小姑娘羞涩地回答。
“山青”“水秀”,这姊妹俩的名字取得多好啊!是的,这里是山青水秀的地方,可又是闭塞落后的地方。这里多么需要有文化的年轻人啊!想到这里,她的心中第一次涌起了一种庄严神圣的感情……
三年过去了。三年来,风风雨雨,朝朝暮暮,她从不间断地按时接送着小姑娘。她是她的老师,她用知识的甘泉滋润着小姑娘的心田。她又是她可敬可爱的大姐,她把女性的温柔和爱,倾注在这不幸的孩子身上。
崎岖不平而又荆棘丛生的山路上,印满了她的足迹;一年四季长流不断的泉水,一次又一次地摄下她窈窕的身影。她在这里生活着,工作着,象一朵山区人民喜爱的杜鹃花,开在这山泉流过的地方……


第8版()
专栏:漫步纽约

  慢跑
  冯亦代
九、十月里,纽约六点多钟天才大亮。有一天我忽发雅兴,一清早便下楼到街头去活动活动。我住在东50条街一家旅馆的9楼上,每天进出总有点脚不着地的感觉,而且屋子里有“空调”,不能经常开窗,这跟我严冬还要开窗睡觉的习惯,大相径庭。因此我渴望能在空旷去处亲亲新鲜空气。纽约的座座高楼,满是大玻璃窗,可我从来没有看见有一扇窗敞开的,我想,也许美国人喜欢在周末作郊游,和他们平日不得吸一口新鲜空气有关吧。
站在街角,正打不定主意是否穿过街去,到街尽头去看看东河,蓦地里后面传来一声苍老的语音:“你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
“当然是中国人,北京来的。您这么早在这儿……”
“我在跑慢步。从我家里出来,打个来回约摸一英里,我跑一半,在这儿休息一会,再跑回去。”
我这才上下打量着她,见她满头银发,眼角上全是皱纹,显然青春早逝,老境已濒。我正有意在对话中套她的年龄,因为陌生人问年龄是十分唐突无礼的,可她倒爽气,先问我的年龄了。我告诉了她,于是顺口问起她来。她说,“你猜。”
“不到五十吧!”
“哈哈,下辈子!我前几天刚过七十五岁生日。”
想想看,七十五岁的老太太每天跑步一英里,尽管是慢跑,除去雨雪天,坚持下来要多大的毅力和恒心。也许人们会说这是个例外,但是从我所遇到的,她不过是许多老人中的一个而已。慢跑在美国成了一种风气。清晨,傍晚,甚至午夜,都有人在街上跑。老年的,中年的,年轻的各式人等一应俱全。不独在纽约常见,我到过几个城市,都看到有人在跑。
有一天,我去旧金山参观海角炮台陈列馆,停车场上摆满了汽车。我以为参观陈列馆的人一定很多。可要进门时门口的古装卫兵正预备关门闭馆了。由于我们是北京来的中国人,才让我们进去。归途中看见路上有不少男女在慢跑,才解开了这个哑谜,原来这些人是开了汽车到这里来跑步的。
海角炮台位于金门大桥桥堍,早已废弃。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人吃了日本人偷袭珍珠港的一堑,急急忙忙在旧金山的山头海角修葺和重新筑起炮台来,并在港口海底撒下大网,提防日本人的进攻。如今这炮台又废置起来了,除了旅游的人来光顾凭吊外,可以说是十分冷落;唯一吸引人的,就是那两位穿着古色古香军装的守卫人。但这里是个僻静的地方,因此跑步的人便替代了游客。
为什么慢跑在美国成了一种普遍的运动?年轻人怕胖,中年人怕大肚子,老年人怕心脏病、高血压,最主要的都是怕生病。在美国,虽然一般人都有医药保险,可生了病总还得自己贴补大笔钱进去。单是挂号费就不得了。我的朋友董鼎山养了只天竺鼠给女儿碧雅作伴,养了几年已到天限,终日病病歪歪,可眼看它老死又心有不甘,便抱它到兽医院去求治,单是挂一个号就花了美金17元,如果要动手术,要另付150元,我听了直咂舌头。畜犹如此,遑论人乎!
我想到的是在国内看病时,多次见到病人在和大夫喋喋不休地要用名贵药品,同时又在某招待所的抽屉里,发现一袋袋名贵的药片弃置无用。似乎争用名贵药品和遗弃药品也成了一种歪风,因为看到这类事的并不止我一人,原因大概是不用自己花钱的缘故。


第8版()
专栏:

  火球
  王涵
谢觉哉同志曾经称赞雷锋:“滚出了革命战士的火球:任何恶浊碰着就要被焚毁,任何黑暗触着就要被照亮。”但是,今天却听到了这样一种议论,说“雷锋是极左的产物”。照这种观点,雷锋精神自然不宜再提倡了。这显然是极端错误的。
雷锋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哺育起来的新人,是党培养出来的共产主义战士之一,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号召我们大家学习的光辉典范。“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雷锋精神,体现了我们时代的精神面貌。我们党的名称就叫共产党,我们党就是要提倡共产主义思想,如果认为雷锋是“极左的产物”,雷锋精神是一种“超越现实可能的理想主义”,这岂不是把发扬共产主义的革命精神、把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也否定掉了吗?如果让“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地主资产阶级的沉渣泛起,并且合法地蔓延,我们怎么去建设社会主义?的确,雷锋是伟大的,他站在我们时代的前头,向共产主义革命的高峰前进,但雷锋又是平凡的,不是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大完美”式的人物,人人都可以学习他。曾经出现过的成千上万的雷锋式的人物证明了这一点,今天又继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雷锋式的青少年更证明了这一点。伟大而平凡,可敬又可学,这正是雷锋不仅在六十年代而且在今天仍然是广大青年学习的楷模的原因所在。雷锋是我们伟大时代的产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象夏天一样的火热”。雷锋这个“火球”发出的火光,照在那些活着就是为了使自己活得更好的人身上,难免没有某种灼痛之感。但是雷锋同志那闪闪发光的思想,放射出的巨大热力,将激励我们广大的青少年和人民群众奋然前行!


第8版()
专栏:


方殷春在哪里?春在拱出冻土的嫩芽上,春在风吹雨打的枯枝泛青上,春在和暖阳光下飞舞的彩蝶双翅上,春在冰雪融消汩汩流去的溪水上。春在哪里?春在科研实验室的试管里,春在守卫疆土的战士微笑里,春在向“四化”进军的脚印里,春在祖国各族人民的心窝里。春啊!就在这里!


第8版()
专栏:

  啊!大海〔木刻〕潘行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