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3月1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黑龙江省严肃处理一起打击报复案
  陈林仲被开除党籍 焦泽树等分别受到处分
本报讯 不久前,中共黑龙江省委纪委严肃处理了一起打击报复案,对严重违法乱纪的陈林仲和对此案顶着不办的鸡东县委个别负责人分别给予处分。中共黑龙江省委已将纪委的报告批转各级党委。
1978年以来,鸡东县交通监理站站长杨春才、原交通科会计艾正元,多次写信和口头向上级揭发了交通科原党委书记、科长陈林仲违法乱纪的问题:一是非法挪用建桥物资,有的挪用修建了县交通科办公室,有的卖给了有关单位。结果,新建的一座国防公路桥,没有达到设计标准。二是骗取国家资金,大搞计划外工程。1977年,在陈林仲支持下,交通科盖了635平方米的二层办公大楼和258平方米的家属宿舍,共花掉资金二十二万六千一百多元,其中十四万七千八百多元,是陈林仲采取假报机械使用费、运费、应付材料款和铁路专用线占线费等,骗取的国家公路建设资金。三是拿公物送礼,拉关系。四是贪占公款公物,接收礼物。五是包庇交通肇事的儿子。1976年9月,陈的儿子开车肇事撞死一名工人,陈不但不教育儿子,反而蛮横责难交通监理,使他的儿子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理。经查明,杨春才、艾正元揭发的这些问题基本属实。
陈林仲不仅不检查自己的错误,反而对杨春才、艾正元怀恨在心,利用职权打击报复。
陈林仲逼使艾正元交代与杨春才合伙上告的“问题”,并将艾写出的“材料”打印交给了县委,还组织人以专案组的名义贴大字报,“揭发”杨春才的“问题”。杨春才被逼,不得不领着老婆孩子跑到省、地有关部门上访。
陈林仲并未就此罢休,一面组织人到处抓杨春才,一面整理诬陷杨春才的材料。他让一位专案组成员起草了有交通科6名党委委员签名的“控告”信,“上告”杨春才。陈并指使人暗地复制杨春才的上访信和给省信访办公室的电报,整理了从1978年3月至6月的所谓“杨春才非组织活动记录”,实际是一份对检举人杨春才跟踪盯梢的报告。最后,陈林仲操纵交通科党委会,于1978年11月11日,免去了杨春才县交通监理站站长的职务。
陈林仲在打击杨春才的同时,对艾正元也实行报复。1978年4月,他主持交通科党委扩大会议,有意夸大事实,说艾正元违犯财经纪律,决定艾正元停职反省。尤其严重的是,他们私设公堂,刑讯逼供;召开大、小会对艾正元同志轮番进行批斗,逼他交代所谓和杨春才上告的问题。陈林仲还让专案组拼凑了“十大罪状”,对艾正元进行栽赃诬陷。后来,陈林仲又操纵交通科党委,以这些诬陷材料为依据,决定给艾正元刑事处分,上报公安局。
对这起严重的打击报复案件,中共鸡东县委个别负责人不仅不坚持原则,伸张正义,维护党纪国法,反而利用职权极力袒护包庇陈林仲,特别是在上级党委已三令五申要求严肃处理这起打击报复案的情况下,仍暗中抵制,消极应付,长期顶着不办。1979年12月,中央、省、地信访检查组和地委领导同志听了此案的情况汇报后,一致认为陈林仲实属打击报复。但是,在1980年2月召开的县委常委会上,县委书记唐锡明和副书记焦泽树一唱一和,不同意定打击报复。直到1980年4月3日,县委才勉强定陈林仲为打击报复错误,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就这样,这个案件被拖了二年之久。
为了端正党风,严明党纪国法,中共黑龙江省委纪委和有关部门,已对有关人员分别作了严肃处理:给予陈林仲开除党籍处分,行政撤销科长职务,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予焦泽树(造反起家)撤销党内一切职务处分,行政撤销县革委会副主任职务;给予唐锡明(造反起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调离领导岗位,按一般干部分配工作。
去年12月,中共黑龙江省委在批转省纪委《关于陈林仲对检举人严重打击报复和鸡东县委个别人顶着不办问题的报告》时,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讨论这一案例,紧密联系实际,进一步端正党风。


第3版()
专栏:

  严于律己的好支书周德仔
广东省深圳市蛇口公社渔业一大队共产党员周德仔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21年了。他一贯严格要求自己,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受到人们称赞。
1979年3月,香港某渔业发展生产公司经理邀请周德仔去洽谈引进业务。周德仔与党支部研究后,决定驾船去一趟香港。当天办完事后,就向经理告辞。经理急忙掏出1,000元港币对他说:“你难得来一次,把这些钱带着,到闹市逛一逛,晚上我陪你到酒楼喝几杯。”周德仔挡住了对方送过来的港币说:“我是为办公事来的,没兴趣逛街,谢谢你的好意。”说完就大步走出来,回到自己船上,直向蛇口驶去。
去年9月,女社员黄带娣向周德仔要求去香港探望患病的儿子。周德仔认为她符合条件,便答应了她的要求,并派了一个大队干部去公安局帮她办理出港手续。不久,黄带娣在香港的一个女儿回来接她时,特地到周德仔家里答谢,并说:“我母亲能去港探亲,全靠你大力帮助,不知你还缺什么东西,只要你需要,我都可送给你。”周德仔婉言谢绝说:“我是按政策批准你母亲去港的,用不着什么酬谢。”
近几年来,渔业一大队不断改革网具,提高捕鱼技术。他们毫不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香港流动渔民,双方关系非常友好。去年6月,有个流动渔民见周德仔带着十分残旧的手表,便拿出一只崭新的梅花自动日历表送给他。周德仔呵呵一笑,风趣地说:“别看我的表残旧,它跟我有20年的感情,舍不得离开它啊!”拒绝了对方的礼物。
周德仔从不占公家便宜。他的弟弟在别的大队担任生产队长,一次到渔业一大队,看到堆放着许多建筑材料,便想要些钢筋水泥盖房子。周德仔严肃地批评他说:“你是个干部,应当好好替群众办事,可不能来刮集体的油水!”
周德仔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对大队的干部群众也不放松政治思想工作。去年,大队派一个干部到香港联系鱼货出口业务。这个干部在港私自替人购进两部收录两用机,既不报告海关,又从中多收了一笔钱。周德仔对他进行了严肃批评和教育,还通过这件事,在全大队进行党的政策和法律教育,使大家自觉拒腐蚀,不搞歪门邪道。
在周德仔模范行动的带动下,队里干部群众,不论下海生产,或出港卖鱼货,都能遵规守法,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曾锦棠


第3版()
专栏:

  三个战士不怕讥讽坚持学雷锋
海军某部六连战士姚丹、王林川和赵占其不怕讥讽,坚持三年为驻地五保户张洪宏老大娘做好事。
一次,姚丹高高兴兴地来到张大娘家,拿起抹布替大娘擦窗户。有几个小青年怪声怪气的对姚丹说:“喂,到我家去擦擦吧!”话里带几分讥讽。姚丹一听,脸刷地红了。他草草擦完玻璃,闷闷不乐的回到连里。
一个星期天,王林川起了个大早,顶风冒雪,背着张大娘赶火车进城,累得满头大汗。上车后,一位旅客问大娘:“这位解放军是你孙子吗?”大娘说:“不是孙子,可比亲孙子还要亲哩,今儿他是送俺进城。”旁边几个小青年插话说:“就那么回事,表面为别人,实际上为自己。”王林川一听,心里很不是滋味。
战士们做好事的热情受到了冲击。连指导员发现后,立即找他们谈心说:正因为现在社会风气还不够好,才更需要我们革命战士“从我做起”,为树立新的社会风尚做出榜样。
从这以后,姚丹等三位战士消除了忧虑,做好事的热情更高了。大娘的粮食还没吃完,战士们就提前送来了;大娘的烧火煤快用完时,三个战士又主动地给背来了。一天大雨过后,张大娘家不约而同地来了三个战士,这个帮她清扫积水,那个帮她查看房子,这三个战士就是小姚、小王和小赵。张大娘看到这三个戴五星的解放军伢崽及时地赶来了,激动得不知说啥好。
沈顺根 张鸣


第3版()
专栏:

  北京部队和工程兵联合举行大会
  表彰和学习首都人民抢救落水子弟兵的英勇事迹
据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和工程兵今天在北京展览馆剧场联合举行大会,表彰首都人民抢救子弟兵的英勇事迹,学习首都人民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精神。
人民解放军和首都各界群众代表近三千人参加了大会。在洋溢着军民团结的热烈气氛中,北京部队副政委万海峰首先向大会报告了今年2月23日下午首都人民抢救落水子弟兵的英勇事迹。他说,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向首都人民学习,把“学雷锋,树新风”的活动更加广泛地开展起来。
北京市副市长陆禹讲了话。北京卫戍区部队和工程兵部队的代表,以及参加抢救子弟兵的首都各单位的代表也在会上讲了话。
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北京部队、工程兵、北京卫戍区等单位的负责人颜金生、秦基伟、袁升平、谭善和、王六生、潘焱、吴烈,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段君毅,中共北京市委第二书记、代市长焦若愚等出席了大会。
在热烈的气氛中,部队负责人向参加抢救落水子弟兵的北京市煤气用具厂、北京市朝阳区东风公社大山庄生产队两个单位以及65名工人、农民、干部分别赠送了锦旗、奖状和纪念品。锦旗上写着“奋勇抢救子弟兵,军民团结情谊深。”


第3版()
专栏:

  女教师王秀枝不收彩礼
本报讯 团中央第一批命名的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山东省宁津县虎皮张公社后仓大队小学教师王秀枝,自觉不收彩礼,受到了团县委的表扬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王秀枝今年27岁,一年前同25岁的县第一中学教师张文广订了婚。她想,自己是新长征突击手,在各方面都应给广大青年做出榜样,尤其是在婚姻问题上,一定带头破旧俗、立新风。因此,当婆家每次要给秀枝送礼品或礼钱时,都被她婉言谢绝了。前不久,婆家见春节快到了,去年的收成又好,分配增加了,就托介绍人给秀枝送来了200元钱,打算让她买几件新衣服。王秀枝不收,介绍人扔下钱就跑了。王秀枝还是到婆家讲清道理,分文未收。
王秀枝不仅自觉不收彩礼,还主动推迟婚期。她和张文广原订在今年“五·一”结婚,但最近考虑到自己今年要重新学习一遍中小学数学教材,张文广又是中专毕业后参加工作刚满一年,对业务还不够熟悉,如果结了婚家务事多,会影响双方的学习和工作。于是,她便说服双方老人和张文广,又一次把婚期推迟了。焦杨 彭宝恩


第3版()
专栏:思想论坛

  向新一代英雄青年学习
  慕翔
高云涛、田继跃烈士舍身救人,受到了广泛的赞扬。想不到竟也有某种不谐调的音调。一位青年说:“为了救个八岁的孩子,一下子死了两个大人。值得吗?”言下之意,是“不值得,不合算”的。
从简单的数量上看,这账是算得很清楚的。但是,难道赞扬和学习高云涛、田继跃同志的人们,都不懂得这道简单的算术题吗?显然,问题不在这里。
一事当前,是先考虑别人,还是先考虑自己,这是区别一个革命者和其他人的重要分野。不可想象,一个人心里如果有这么一道算术题,而处在董存瑞、黄继光等同志的境地,他能毫不犹豫地舍身战斗吗?那么,那场战斗的结局会是怎样?更不可想象,如果我们不曾前赴后继地有过方志敏、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等大批英雄人物,革命事业怎能胜利?
可见,从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四化征途中,英雄、模范、烈士们所具有的共同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遇事首先想到的都是别人,而不是自己,甚至完全忘记自己。因此又可以说:整个革命和建设的成果,就是这种忘我精神的结晶。心怀那道算术题的青年,恰恰首先想的是自己,甚至完全没有想到别人。或许这位青年同志会说我所说的是否值得,是对革命和社会而言的,并非指自己。但是,如果人们都见死不救、袖手旁观,那还有什么革命利益,社会道德可言?
这种言谈,出自一位青年同志之口,使我痛切地感到十年浩劫在人们头脑里造成的危害。但是,回过头来再看看高云涛等同志的事迹,我又信心倍增。因为高云涛同志也是青年。有这种精神的青年人毕竟是多数。我将永远铭记高云涛等同志的事迹,向新一代英雄的青年学习!


第3版()
专栏:来信

  让余自合留在党内群众不满意编辑同志:
你报2月25日第三版刊登的余自合见死不救受处分的消息,在群众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大家对身为党员、干部的余自合见死不救、贪生怕死的行为非常气愤,普遍认为他没有一点共产党员的气味。
我们党小组通过学习、讨论,并征求群众意见,一致认为:余自合目睹群众遇难,见死不救,使六名同志死亡,情节是恶劣的,后果是严重的,受留党察看处分太轻了。让这样的党员继续留在党内,群众是不满意的。
北京市房山县工业局
劳资科党小组


第3版()
专栏:

  德格印经院
翻过海拔五千多米的雀儿山,就到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德格。这是一座藏族文化古城。德格印经院,就座落在这里。
德格印经院是藏族古老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建在山坡上,是一座碉堡式的高楼,宏大壮观,具有藏族古老建筑的独特风格。院前坡地上,翠柳与山花相映,坡下一条小溪终年潺潺地流着。这更加衬托出印经院的典雅和古朴。
德格印经院始建于1739年(清乾隆四年),倡建者是德格土司登巴才仁。他死后,其子贡呷次乃甲错继续主持建造,使印经院初具规模。其后,历代土司不断扩建房屋,增刻书版,才使印经院具有现在的规模。
印经院内有大小藏版库六间,库中版架鳞次栉比。书版是长条形式,一般长约二尺,宽可三、四寸,厚半寸余,两面雕刻,从左往右横书,字体清健,刀锋遒劲,是多少刻字匠师辛勤劳动的结晶。印经院藏刻版约二十余万块,四、五千种作品。卷帙浩瀚,内容丰富,其中包括宗教、哲学、历史、文学、天文、地理、医药、艺术等学科,是历代藏族人民智慧和经验的记录。
每当藏历四月至八月,是印经院繁忙的印书季节。解放前,近自甘孜境内,远自西藏、甘肃、青海等地的寺庙和藏族各阶层人士,不辞劳苦,长途跋涉前来购买或拓印经书。有的印几部,有的印几十部或几百部,有的甚至印全部《甘珠经》和《丹珠经》。人背、舟载、牲口驮,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于途。解放后,为了继承和发展藏族文化,全国各有关部门和学校,也先后到印经院来印制了大量的书籍。如1958年北京图书馆曾派专人到德格印该院所存全部刻版书籍两套,为国内外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佟锦华


第3版()
专栏:

  怒族的石板粑粑
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公社青拉筒附近的怒族群众,用来烙粑粑的不是铁锅、铝锅或铜锅,而是一块石板。这种石板一般出产在背风、背阴地方的地下,青黑色,刚挖出来的时候特别“嫩”,可用刀削成各种形状。一般石板用火烧后遇水易裂,但这种石板火烧不坏,水浇不裂。怒族群众把它挖出来,削成自己喜爱的形状,用来当锅,放在火塘三脚架上烙粑粑吃,不用放油,粑粑也不会粘在石板上,烙出的粑粑特别松软,味道也好。这种石板,一般可用三年以上的时间。
杨澄浣


第3版()
专栏:

在青海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系任教的夏日东活佛(藏族)已被晋升为副教授。
新华社记者 樊如钧摄


第3版()
专栏:

  教育失足青少年的有心人
  ——记郑州市二里岗派出所所长邵玉华
出席1980年全国公安战线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特邀代表邵玉华同志,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的先进事迹,得到人们广泛的称赞。会后,她调任郑州市向阳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兼二里岗派出所长。虽然职务高了,工作更忙了,可是她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的责任心却更强了。
派出所办的新鲜事
在二里岗,我们听到一件新鲜事,就是派出所保释三名劳教人员。1980年8月7日晚11点钟,邵玉华同志回家途中,发现路边树林里有一对男女青年抱头痛哭,上前一看,认出那男的是正在劳教的违法青年胡胜利。她关心地问:“为什么这样悲伤?”胡胜利一面哭,一面诉说自己被劳教后,思想苦闷,悲观失望,想破罐子破摔,并准备结伙逃往新疆。今天特来向女朋友告别,劝女朋友不要再等他了。听到这里,为了使这个已步入歧途的违法青年,不致于越陷越深,邵玉华毅然将这对青年领到自己家中。针对胡胜利思想,她循循善诱,倾心交谈,触动了胡胜利的痛处,使他回心转意,表示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并当即揭发了勾引他逃跑的三名拦路抢劫的罪犯。第二天胡胜利怀着依依难舍的心情,告别了邵玉华同志,主动回到了劳教所。
在劳教所管理干部的帮助下,胡胜利知错认错,安心改造。他积极改造自己的同时,还主动帮助其他劳教人员改造,使一名劳教人员坦白交代了过去偷盗一千多元的犯罪事实。为了进一步促进胡胜利向好的方面转化,邵玉华向有关部门提出把胡胜利从劳教所保出来,安置到生产点教育改造的建议。这个建议经有关部门批准,于1980年10月将胡胜利和另外两名表现好的劳教人员一起,从劳教所保释出来,安排到待业青年生产点劳动。
“扶上马,又送一程”
邵玉华同志在全国公安战线表彰大会上,曾介绍用党的阳光化冰雪为春水,改造了“拉兹师傅”李新民的事迹。这次,当我们问及李新民的近况时,邵玉华同志讲:“我们把李新民扶上马,又送一程”。李新民经过党的教育和邵玉华同志的帮助,已由一个号称“拉兹师傅”的惯偷,变成一名建设四化的突击手,并加入了共青团。1980年9月,郑州招工,李新民参加了统考,被郑州铁路局录取。当时,李新民喜出望外,奔走相告。可是接到录取通知书一看,原来被分配到工务段当养路工。有人说,“干这个工作,将来连个对象也难找”。李新民原来那帮“哥们”,更是借题发挥,对他说:“你李新民,把老祖宗都出卖了,才换来个养路工。”弄得李新民思想消沉,情绪低落。邵玉华同志发现后,及时找他谈心,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他坚定了信心。在李新民去工务段报到那天,二里岗街道党支部专门召开了欢送会,区委书记出席了会议,鼓励李新民在新的征途上,为四化多做贡献。会后,邵玉华同志又陪同区委书记把李新民送到新的工作岗位。半年来,李新民在工务段努力学习,埋头苦干,已被选为共青团的小组长。
“我要生在二里岗该多好啊!”
不少人从邵玉华同志教育改造违法青少年的事迹中,体会到党的温暖,看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感到有了出路,纷纷给她写信。1980年7月,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建筑五金厂翟庆华的来信,就是其中一例。翟庆华的信说:“我要生在二里岗该多好啊!”翟庆华原是一个有劣迹曾被劳改过的青年,1976年释放后,下决心痛改前非,重新作人,不料回家以后,半年未落上户口,后来,虽然分配到建筑五金厂当了工人,但有人却另眼相待。调整工资时,因为他是“劳改释放分子”,没有调级,生活有困难。邵玉华同志看到这封来信,对翟庆华的处境深表同情。于是,邵玉华同志便给翟庆华回信,教育翟庆华要相信群众,相信党,把自己的困难如实向领导反映,请求帮助解决。同时,她汇去人民币20元。翟庆华接到她的回信,当即又给邵玉华同志写信说:“您的钱我不能收,您的感情可以收下。20元钱只能解决我眼前的困难,但它所起的精神作用已经远远超过20元钱的价值”。
目前,邵玉华同志仍然同过去一样,日夜操劳,为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局面坚持不懈地工作着。郑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