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3月1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从实际出发,解决农业全面发展的新问题
  中共江西省宜春地委书记 王树衡
现在,春耕大忙的季节已经到来。根据实际情况,抓住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扎扎实实地促进农业的全面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继续扩大多种经营生产,合理进行专业分工,调整劳力投放的结构
宜春地区的实际情况是:农村每人平均占有粮食已达1,100斤,粮食亩产接近九百斤,而多种经营、工副业生产在整个农业产值中所占比重很小,潜力很大,既是薄弱环节,又是增产增收的好门路。因此,要发展我区的农业,就要逐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用更多的力量发展多种经营,促进粮食稳定增长。
在我们宜春地区,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关键在于调整劳动力的结构。需要从抓专业分工入手,改变目前还较普遍存在的劳力投放不合理的状况。宜春地区过去在“劳力归田”的片面口号影响下,80%劳力集中在680万亩耕地上。这种不合理的劳力投放结构,使我区林、牧、副、渔各业产值在整个农业产值中,长期停留在30%上下。1980年,一些社队通过专业分工,着手改变劳力投放结构,使多种经营产值比重在整个农业经济中提高到35%左右。宜春县60%的生产队建立“四专一联”责任制。多种经营和工副业生产的劳动力增加到八万人,占全县总劳力的40%。多种经营和工副业收入(包括社、队企业收入),占总收入的50%多。根据这些情况,我们提出这样的要求:1981年,全区的农业劳力结构,一方面要通过提高种粮的劳动生产率,缩小种粮的劳力投放;一方面扩大多种经营生产,增加对多种经营的劳力投放。
调整劳力投放结构,本来是一件合乎经济规律的好事。但在一些社队很难落实下去,根子还是单一经营思想的影响,害怕这样搞会挤了粮食生产。这需要向广大农村干部和社员作深入的宣传,使他们知道,农业的调整还只是开始,多种经营还未普遍恢复和发展起来,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农林牧全面发展、农工副综合经营的方针,把调整工作进一步搞好。同时,积极推广“四专一联”责任制,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确保粮食稳定增长。
要进一步解决大田作业组内部的劳动计酬问题
实行“四专一联”责任制后,组与组之间的“大锅饭”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大田作业组内部“中锅饭”的问题较普遍地存在。各县的同志提出了许多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办法,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一是小包工制,即在组内实行全面的定额管理;二是田间管理责任到劳、联产计酬计奖,即在生产队统一经营、专业分工和大田作业统一浸种育秧、统一犁耙、统一放水、统一灭虫治病、统一晒干进仓的前提下,将田间管理农活承包到劳,联系产量计酬计奖。上述两种办法都是可行的。但从发展趋势来看,第二种办法更受群众欢迎。近两年来的实践表明,群众对生产责任制有两个强烈的愿望:一是要联产,二是要有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作业组内部在大田农活“几个统一”之下,实行田间管理联产到劳,符合了群众的愿望,适应了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因而是大有前途的。
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同志对这种田间管理联产到劳还存在着许多糊涂认识,不敢大胆试验它。还有各式各样的议论。从各地反映的情况来看,有些认识问题要加以澄清:
有人认为,田间管理责任到劳、联产计酬计奖是只要社员积极性,不要集体优越性。这种看法,仍然出自对农民的不信任、不放心,处处防范、约束这样的一种心理。农民要求联产,要求能够责任到人的农活都责任到人,能说他们“谋求的只是个人的物质利益,至多不过是一种个人积极性”吗?不能这样看。他们是在集体统一经营、专业分工之下,通过自己的劳动为集体创造财富,通过联产计酬的方式得到应得的个人收入。他们的个人利益是和集体利益紧密联在一起的。
有人认为,田间管理责任到劳、联产计酬计奖是只要分散劳动不要集体劳动。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集体经济内部的劳动形式从来就有两种:凡是适合多数人共同干的农活就集体劳动,凡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农活就分散劳动。田间管理责任到劳就是因事制宜确定劳动形式。例如:浸种育秧、犁田耙田、管水抗灾,灭虫治病和产品的收晒保管等农活,由作业组统一安排、集体进行效果好,就应当坚持这几个“统一”。象栽禾、耘禾、除稗、追肥、晒田这些农活,完全可以个人进行,而且也与产量联系起来,非常有利于提高农活质量,这有什么不行呢?
要发挥“专业户”的作用
随着“四专一联”责任制的推广,各地出现了一批从事畜牧、养殖、种植和工副业生产的专业户、专业工。实践证明,集体经济内部这种劳动组合形式,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果。分宜县的养猪专业户李金莲,去年提供商品猪毛重一万斤,还超产几千斤。安义县的养鸭专业户刘敦发,去年提供商品蛋上万斤。象李金莲、刘敦发这样的专业户,实际上就是养猪、养鸭的“土专家”。办好这样的专业户、专业工,将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力量。
目前我区的专业户、专业工为数还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地方的干部还没有从“左”的思想束缚下解脱出来,影响和限制着专业户、专业工的发展。专业户、专业工,在多种经营中确实可以大显身手。例如,畜牧、养殖业中的猪、牛、羊、鸭、兔、蜂、蚕、鱼、蚯蚓、土鳖虫等都可以搞专业户、专业工;种植业中的蓖麻、苎麻、果树、漆树、油桐、药材、姜、椒、瓜、果等也可以搞专业户、专业工;加工业中的“五匠”、“四坊”以及服务行业和商业都可以设置专业户、专业工。各地在确定今年多种经营的生产责任制时,在劳动组合上,应当因地、因事、因人制宜,适合到队的到队,适合到组的到组,适合到户的到户,适合到人的到人,积极发展一批专业户、专业工。在具体作法上,坚持集体统一经营、专业分工之下实行联产计酬;也可以采取集体私人联营,产品、利润分成的办法;还可以采取公有私养的办法发展养殖业专业户,采取集体种、分户管的办法发展种植业的专业户。总之,门路很广,办法很多,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解放思想,大胆领导,积极去办。
上述应当抓好的几件事,都是实践的发展所提出来的新问题,我们在这些方面经验还不多,需要试点、试验,并层层训练干部逐步推广。这里需要强调:以上这些都要通过群众充分讨论,自觉自愿,才能把事情真正办好。


第2版()
专栏:

  把林业生产责任制普遍建立起来
  ——全国林业会议侧记
在我国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林业怎样才能有一个更快的发展?全国林业会议讨论这个问题时,许多同志谈到:稳定林权,搞好林业生产责任制,是保护好现有森林,大力发展造林、育林的一项根本措施。
安徽省林业部门的同志介绍霍山县建立林业生产责任制以后,已经取得两大好处:一是树木管得住,基本杜绝了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偷砍贩卖竹木的现象;二是植树造林多了,去年这个县荒山绿化、四旁植树是解放以来最多的一年。据林业部“三北”防护林建设局的调查,陕西榆林、清涧,山西神池、兴县、隰县、大宁、乡宁、吉县建立林业生产责任制后,林业建设出现了新形势。神池、兴县、榆林去年造林都在十万亩以上,成活率也很高。
怎样把林业生产责任制建立和完善起来呢?许多同志认为,没有稳定的所有制,也就不会有稳定的责任制。建立林业生产责任制,首先要与调整林业所有制结合起来。广东和平县在农业合作化以后,林权多变,造成林业发展缓慢,破坏严重。去年他们实事求是地调整林业政策,首先是抓“两制”(山林所有制、生产责任制)的落实,重新划定了“五山”(国营林场山、公社林场山、大队林场山、生产队集体所有的山和社员自留山),明确了“三权”(山地所有权、林木管理权和砍伐权),尽量照顾集体和群众的利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林业生产责任制,效果很好。贵州省台江县委在确定“三权”的试点中,宣讲林业政策,实地勘查现有山林及权属,重新确定了山林所有权,制定了经营管理责任制。县委向各队、各户分别发放了“山林所有证”、“社员自留山证”、“集体山林管理责任证”。“三证”一发,形势大变。“过去拿着斧头上山砍树,现在扛着锄头上山种树”,各种苗木顿时供不应求。
建立林业生产责任制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许多省、地、县的负责同志强调,在确定林权,划给社员自留山当中,由于各地人口和所属荒山面积数量不一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确定划给自留山的数量。在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时,也不能搞“一个样”,要让各地干部群众根据实际情况讨论确定。大家认为,社队集体林业,要推广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办法,搞好各种形式的“定、包、奖”。国营林场可以采取适合自己特点的定包形式和奖惩办法,还可以组织国营和集体,或者集体之间联合经营的形式,采取产品分成或利润分成的办法。
参加林业会议的同志还建议,没有建立林业生产责任制的地方,要尽快建立起来,已经建立的地方,一定要稳定,不能轻易变动。要教育干部群众认清稳定林权,搞好林业生产责任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发展林业的一项长远政策。本报记者 欧庆林(附图片)
河南兰考县农村积极植树造林,现有树木二千九百多万棵,对防风固沙,发展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朱广智摄


第2版()
专栏:农村

  赞“心中有树”
  倪胜涛
一位老八路不久前重游旧地,看到当地随着林业的发展,已由原来“高处结碱巴,低处水流沙”的盐碱滩,变成了田成方、树成林的粮棉仓,不由啧啧称赞:你们真是“心中有树”啊!
“心中有树”,值得一赞。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不但可以为人类提供木材和其它林产品,更重要的是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是农作物的“绿色水库”;能够防风固沙,巩固堤岸,是农业畜牧业的天然屏障;能够造氧吸毒,是大自然的“绿色吸尘器”。正如一位中央负责同志所说的,“造林就是造水,造林就是造粮食,造林就是造轻工产品,造林就是造地方的小型工业”。
然而,也有一些地方对林业却是另眼看待,没有从自然界生态平衡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观点出发,只顾眼前和局部的利益,重采轻造,甚至盗砍滥伐。这些心中无“树”的行为,我们应当坚决制止,晓之以理,直至绳之以法。
要“心中有树”,必须正确认识林业与农业的关系。那种怕造林占地、胁地,影响农业的想法是片面的。民谚说得好:“山岗树多土保留,圩堤树多挡浪头,平原树多调气候。”据测定,有林网保护的农田比没有保护的农田增产30%。正如群众所说的“搞了防护林,胁地一条线,受益一大片”。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我国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就肯定:“丛林之下,为仓庾之坻。”这是很有道理的。山青才能水秀,山穷必然水恶。我们的许多农业先进单位,同样也是造林的先进单位,原因正在这里。


第2版()
专栏:

  为四化建设用心思
  ——刘靖基和上海爱国建设公司
上海市香港路上的“爱国建设公司”的许多组织者,在近三十年里经历了从“先生”到“同志”的全过程,实现了从有产者到劳动者的飞跃。他们就是刘靖基和爱国建设公司的原工商业者。正是这些刚以同志相称的人们,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经济形式,一种象投资而非投资,叫“认款”又不拿股票,只按银行利率拿利息而不分红,企业的利润除依法纳税外全部留作公积金的、集资经营的、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它的正式名称叫上海市工商界爱国建设公司。
这种经济形式具有明显的中国的时代特征。它既符合集资人曾经是有产者的历史状况,因为他们有较多的钱;又符合集资人已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现实状况,因为他们已不再从事单单为自己赚钱的事业。它既不与国营经济争高低,更不会与集体经济抢生意,也决不吞吃个体经济。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的“补充部分”,补国家经济之不足,经营国家一时照顾不到的某些项目。
这个公司成立一年多来,采用了多种联合的经营形式,与国营经济联营,与集体经济联营,甚至于国营、集体、爱建三方面联营,已兴办小企业二十多个,并正在筹建几个较大的工厂,的确在起拾遗补缺的作用。国家以前每年要从外国进口镀锌钢管(自来水管、煤气管),爱建公司就与国营和公社联合办了一个镀锌钢管厂。投产后,上海不但可少进口镀锌管子,必要时还可出口赚取外汇。过去上海的橡胶厂生产的胶鞋款式较少,爱建公司与国营和街道工业联合经营的步云胶鞋厂,就专门生产出口的新款式运动鞋。国家来不及造更多的房子,爱建公司一方面造高层公寓,一方面造一般住宅,高层公寓卖给港澳同胞和华侨,一般住宅卖给上海市民,为缓和住房紧张状况作些贡献。他们还利用国营皮革厂的边角料生产精巧美观的童鞋;利用国营手表厂的副次品零件,装配出浦光牌手表薄利出售。爱建公司集中了各行各业擅长经营管理的人才,他们目光敏锐,善辨方向,为四化建设拾遗补缺大用心思。
爱建公司诞生于1979年。这一年上海市的原工商业者双喜临门。一则在十年浩劫中被抄去的存款全部发还了,二则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走完了自己的历史道路,它的大多数成员业已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一历史性的变化,使这一阶层的许多人心潮澎湃,彻夜难眠,一千多人想到一个点子上,刘靖基登高一呼,五千多万元的私人存款很快过户到爱建公司的账号上。
刘靖基是这个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这位旧上海有数的几个大资本家之一的实业救国论者,打从解放后第一次听陈毅市长的报告之日起,就决定与共产党合作共事。公私合营后,周恩来总理说他已是“半个公家人”。周总理的话使他感到温暖,受到鼓励。既可“半”当然就可“全”。他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成为一个“全公家人”。十年噩梦之后,希望成了现实。他终于可以这样介绍自己:“我只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世界经济导报》记者 邵琼


第2版()
专栏:

  春风吹到了河套
春到河套时节,记者走访了内蒙古河套平原的杭锦后旗二道桥公社太阳升三队。老队长宋金锁做了一锅黄灿灿的糜子饭和可口的猪肉酸菜招待我们。他端着饭碗笑着说:“咱庄稼人光景好了,喜欢你们来家做客。”他指了指院子里新建起的一排粮仓说:“四个粮仓都装满了,少说也有三千斤,七成多是小麦、糜子。入冬后,杀了两口肥猪,除了一冬天吃的,还满满腌了一缸咸肉,再过一夏一秋也够吃了。”
太阳升三队位于河套平原腹部,以盛产小麦和糜子著称。别有风味的白面蒸饼、糜米饭、猪肉片子烩酸菜是社员们最爱吃的乡土饭。可是在“四人帮”横行时,社员的口粮由过去每人六百来斤小麦糜子变成了三百多斤高粱玉米,连菜也吃不上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到了河套,农民种地有了自主权,去年这个队粮食总产量36万斤,超额两倍完成国家征购包干任务,光小麦糜子就卖了12.3万斤,社员吃粮达到六百多斤,绝大部分是小麦和糜子。这个只有50户社员的生产队,去年除了卖给国家38头肥猪,还自己宰杀了82头。社员去年从集体得到的收入,由1978年的49元增加到210元。新华社记者 刘云山


第2版()
专栏:

  重庆市中区工业局改革不合理工业结构
  妥善解决调整中的具体困难
重庆市中区工业局的一些干部在工业调整中,怕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影响,怕职工的福利待遇不好解决,怕人员不好安排,思想顾虑较多。根据这种情况,局领导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调整中遇到的各种具体困难作了妥善的解决。
有的企业多年亏损,内外有欠款,他们确定自愿协商、自理自付的原则加以处理。发生矛盾时,局里帮助做好接收企业的工作。对经济上确有困难的企业,局里予以必要的经济扶持。
注意不影响调整企业职工的生活待遇。市中区工业局做了两件事:一是调整企业职工的工资按政策规定不变,福利待遇跟着职工走,在与新企业职工的福利待遇发生差别时不降低其水平,如需变动,必须经新的企业研究决定之后,在做好工作的基础上,慎重处理;二是调工资时,按原调整企业和现企业的比例,分别下达调资指标,互不侵占,在现企业评比。这个局还对调整企业的干部,注意量才使用。
通过妥善解决调整中的各类实际问题,全局工业结构比例失调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变,轻工市场产品和短线产品大幅度增长。去年,这个局工业产值比1979年增长16.31%,利润增长10.62%。
杜昌宏(附图片)
广西横县糖厂利用榨糖的蒸气和余热发电,保证了本厂生产。图为电工在工作。李昭贤摄


第2版()
专栏:

  农业部病虫测报总站
发布各地粘虫发生趋势预报
农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总站三月上旬发布粘虫发生趋势预报:今年越冬代粘虫在广东、福建两省发生中等偏重,广西、云南发生中等偏轻,共发生面积二百多万亩,防治面积七十余万亩。根据这四个省(区)二十五个地、县测报站对当地粘虫残虫量的调查,以及一代区的作物长势和天气预报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计今年一代粘虫在浙、苏、沪、皖、鄂、豫、鲁等省、市的发生将为中等偏重程度,在某些虫源量大,麦苗长势好,农田小气候适宜的局部地区可能大发生。根据当前发育进度推算,今年一代区的发蛾盛期将稍有提早:浙江、江苏中南部,上海、安徽等省、市发蛾主峰可能在三月下旬,苏北、河南、山东等地发蛾主峰可能在四月上、中旬。
三四月份的气温和降雨量的多少对一代粘虫的发生有直接影响。今年大部一代粘虫发生区三四月份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如果这期间雨量不过于增多,对粘虫的发生将是有利的。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小品

  “春江水暖鸭先知”
  贺海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阳春三月,冰消雪化,绿水池塘鸭群嬉戏,确给春天增添了不少色彩。
当然,鸭并不是一种单纯供人观赏的动物,人们饲养它的主要目的是供食用和产卵。我国鸭的品种很多,如麻鸭、高邮鸭、娄门鸭、绍鸭等等,但以北京鸭最为著名。
北京郊区泉水甚多,尤其西郊一带,淀泊棋布,细流萦回,冬不结冰,加之河窄水浅,水草河虾较多,因此,北京鸭的家乡也就在京郊的各个水系。
北京鸭的幼雏,羽毛为黄色,俗称“鸭黄”,长大后则羽毛洁白,叫“白鸭”。它的最大特点是,在养育的最后阶段采取强制填喂的办法,因此称作“填鸭”。而这鸭的填养,仅仅是在宰杀前的一二十天进行,就在这个短时间里,体重可以增加二公斤左右。填养育肥不仅可以使鸭体迅速地大量地增加脂肪,更重要的是通过脂肪的储积使肌肉的质地有所改变。“填鸭”的肌肉中间满夹着脂肪,红肉白油间相并存。宰杀以后,肉皮表面十分丰满,经过烤制,肉间的脂肪进一步渗透到肌肉纤维中间,吃起来脆嫩可口,尤其表面那层油皮色泽焦黄,食之分外香美,因而赢得中外宾客的绝口称赞。
北京鸭的养育历史究竟有多久,尚无确切根据,不过在一千五百年前的著名学者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已经记载了用“填嗉”养鸭的办法。北京两家著名的烤鸭老店,“便宜坊”开设于清咸丰年间(1855年),“全聚德”开设于清同治年间(1866年),都已经有一百余年的历史。有个文献曾记载说:“京师美馔,莫妙于鸭,而炙者尤佳。”由此可见,北京鸭的养育历史已经相当长了。
北京鸭早已走出了它们的家乡,目前不仅国内各地有所饲养,而且在国外也留有它们的足迹。事实证明,它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优良肉用鸭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