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2月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
  ——记白求恩医科大学七七级一班
白求恩医科大学七七级一班有48名同学,虽然他们来自祖国各地,民族不同,生活习惯各异,年龄有大有小,来校前的经历也很不一样,但是,他们都为四化而勤奋学习,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最近被学校评为先进班级。
这里正气很浓
这个班的正气很浓,同学们既解放思想,勇于追求真理;又专心致志地钻研学业,积极要求进步。这种风气的形成是与班里的党团员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分不开的。班里的六名党员和干部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出力的事抢着干,荣誉和方便让给别人。去年5月,根据长春市血站的安排,轮到医大的职工和学生进行公民义务献血。当时正赶上药理课要进行结业考试,学习比较紧张,有的同学不免有些顾虑和想法。在这种情况下,六名党员首先报了名,使大家很受教育,带动了班上的其他同学。
班级的党小组和团支部,坚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和有关人生观问题的讨论。同学之间也经常谈心,互相帮助。入学两年多,这个班先后涌现出优秀团员7名,“三好学生”11名,有17名同学提出了入党申请,两名加入了共青团组织。
四化路上比翼飞
七七级是十年动乱之后改革招生制度,经过考试入学的第一批学员。他们由于各自经历不同,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都存在一些差别。怎样使基础差的同学赶上来呢?团支部和班委会组织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学习吃力的同学。朝鲜族同学李美兰从小生活在延边,汉语讲得稍快一些就听不懂,入学后第一次听汉语讲课,就发生了困难。特别是英语课,对她更是困难。陈东、窦春艳、阎峰三位同学,看到李美兰着急的样子,就主动帮助她。她们几个人组成了学习小组,课后在一起复习功课,还经常帮助李美兰核对、补抄笔记,给她解答疑难问题。李美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仅顺利地通过了听课这一关,取得了学习的主动权,而且对英语课也不发怵了。在一次难度很大的考试中,她获得了92分的好成绩。
温暖的集体
一班的同学象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关心和爱护。出力气的活男同学理所当然地承担起来,男同学的针线活,女同学也都尽量帮忙。有的同学生病住院,大家轮流到医院去照料,有的帮助补课,有的帮助补写笔记。
放暑假了,家在青海的女同学牛清霞,经济比较困难,决定不回家了。但是,当她看到同学们忙着做回家的准备,勾起了自己对亲人的怀念。这件事被同学们知道了,有人提出大家凑钱给小牛做路费的建议,得到了全班同学的支持,很快就凑起四十多元路费。牛清霞知道这件事以后,立刻找到要去买票的同学,拉着她的手流着热泪说:“大家的心意我领了,这钱我不能收。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回答大家对我的关心。”同学们拗不过她,只好买了不少点心、糖果,留给她假期吃。本市的同学还经常到校来看她,有的还把她请到家里做客。就这样,牛清霞同学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在集体温暖的怀抱里愉快地度过了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暑假。
李国忠
(原载《吉林日报》,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肿瘤病毒研究室主任曾毅与有关单位协作,研究成功测定EB病毒抗体的新方法,应用于临床血清普查,可以发现早期鼻咽癌,受到国内外有关方面专家的高度评价,获得卫生部甲级科技成果奖。 新华社记者 吴文彪摄


第3版()
专栏:

  “小小礼物快快跑,见到藏童问声好”
  拉萨儿童接到上海儿童首批礼品
上海市百万儿童赠送给西藏自治区帮助建立“红领巾俱乐部”的礼品,首批于1月14日上午运抵拉萨。
开展“支援建设新西藏”的活动,帮助西藏少年儿童建立“红领巾俱乐部”的倡议,是1980年暑假上海市参加青岛夏令营的少先队员发起的,倡议在上海少年儿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们用公益劳动和节约所得的四万三千多元,购买了图书、文具、玩具、体育用品等。小朋友们把一件件礼品精心地包扎装箱,并写上了热情洋溢的诗句和赠言:“小小礼物快快跑,见到藏童问声好,携手同唱胜利歌,童心相印友谊牢。”这些礼品大大小小25万件,装满了一节火车厢。列车于去年12月30日从上海启运。西藏自治区团委派出车队,专程到甘肃省柳园车站接运。当14日上午礼品运抵拉萨时,藏、汉族共青团干部、少年儿童工作者以及拉萨市第一小学的部分少先队员们无不欢欣鼓舞,把一箱箱礼品搬进了即将落成的拉萨市少年宫。
据《中国青年报》


第3版()
专栏:献身四化的人

  一心为他人
  ——记民盟盟员、上海瑞金医院院长傅培彬
傅培彬同志(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是上海第二医学院外科教授、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兼外科主任。几十年来,他勤勤恳恳,一丝不苟,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虽年届七十,还亲临第一线为病员开刀。只要是符合病人利益的他就去做,那怕一条小小的橡皮胶痕迹,他亲自用汽油擦干净;病人创口不好,他自己去换药;病人身上有污迹,他就给病人擦身洗脚。去年,傅教授的女儿患霉菌性脑膜炎,病情危急,傅教授正与传染病房医师一起进行抢救,恰巧外科手术室有一个病人手术发生困难,傅教授立即去解决。不久前,傅教授阔别几十年的姐姐从国外回来看他,他本来要去机场迎接,但临时有病人动手术,他就决定不去接了。傅教授就是这样为病人诚挚、热情地服务。
在医疗业务上,傅教授知难而进。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率非常高,1974年瑞金医院收治了一位患者,虽组织全市庞大抢救队伍,但终未能挽救病人的生命。面对这种情况,傅教授毫不气馁。他翻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结合工作实际,决定改变过去非手术治疗的观点以及单纯引流的手术方法,改用以清除坏死组织为主的手术方法,疗效明显改善。1979年底以来,连续收治七例严重的坏死性胰腺炎病例,治疗结果,无一例死亡,有的已痊愈出院。
在科学研究上,他强调基础科学研究,强调对任何治疗问题都要持科学态度,要针对病人实际。早在六十年代,他对溃疡病的外科治疗就作了系统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以后他对心血管外科研究的开展,血管的冷冻干燥保存,人工心肺机的创制使用,各种胆道内引流手术及门脉高压分流术的推广,肝移植等,都作了积极的贡献。
傅教授还在培养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解放初,上海瑞金医院的前身广慈医院,外科医师不到10人,业务也不分科。经过傅教授多年辛勤培养,成批的外科医师成长起来,其中不少人已担任一些医院的外科领导工作。随着队伍的壮大,一些专业也一个个地建立起来。大家称赞傅教授是“外科的‘工作母鸡’”。傅教授培养青年一代,认真负责。他不仅作原则上的指导,还手把手地教,自己作示范手术。有位青年医师,对疝修补术不熟练,傅教授提出要带他做,但是适逢这位青年医师转科工作。一年以后,这位青年医师又调回外科工作。傅教授在病房中看到有了疝气病人,马上带他去做。这件事给大家很大教育。傅教授对护士也是这样,他经常到手术室带护士摆病人体位、对灯光,总是不厌其烦。戴明


第3版()
专栏:采访札记

  “废物利用”与保护文物
把珍贵的古建筑当作废物,堂而皇之地加以毁坏,还美其名曰“废物利用”,这实在令人啼笑皆非和羞愤交加了。
北京市的紫竹院公园里,原有一座明代的砖塔,结构严密,造型优美,在北京并不多见。它矗立在波光粼粼的湖畔,郁郁葱葱的林木之中,为公园增加了景致,给游人增添了情趣。可是前几年它却被拆除了,砖块被拿去盖了六十多间房屋。
辽宁省大孤山的清代建筑群,建筑总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共有房屋
一百五十多间,建筑结构严谨,雕刻精细,被指定为辽宁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是,东沟县结核病防治所进居其间后,却随意拆配殿,改门窗,锯横梁,卸雕饰,把拆下的木材当木柴足足烧了半年。现在这座古建筑群已面目全非了。
山西省五台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胜地之一,五十年代这里还有上百座寺庙。因为这些寺庙的门窗梁柱都是上好的木料,于是,寺庙一座座被拆除,上好木料就变成了附近社队一些人的可心家具。据说,现在只剩下三、四十座寺庙了。
名闻世界的苏州园林,一些石凳和湖山石被砸碎作了铺水泥路面的石料。安徽齐云山上那座罕见的铁亭,被砸烂当废铁售给了废品站。北京圆明园遗址的汉白玉石栏,也被附近的社员搬走、捣碎,加以利用。至于拆长城的砖修仓库、铺场地,那已是大家熟知的事情了。
我国土地上的古建筑,是经过千百年的风雨侵蚀、战争洗劫、坏人破坏和帝国主义者掠夺后幸存下来的,数量已经不多,其中大多数是无价之宝。这些古建筑反映了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水平,直接或间接地标志着历史上科学技术和多种艺术的成就,是研究我国社会发展史的实物凭证,也是考察古代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建筑不可缺少的珍贵资料,对现代建筑也有借鉴作用。这些古建筑还点缀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美化了自然环境。人们欣赏这些艺术杰作,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又可以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对国际友人来说,观赏这些古建筑,也能起到交流民族文化和相互了解的作用。随意拆毁古建筑,无异于把上好沉香当柴烧,把无价之宝当破烂,这是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嘲弄,是对古代文明的亵渎,它反映了破坏者的文化落后、愚昧和无知。这种现象,也是林彪、
“四人帮”禁锢知识的反动做法结出的恶果。
对这种破坏行为怎么办?看来只有两条:一是要对广大群众,特别是一些古文物所在地的群众,进行保护古文物的教育,使他们自觉保护古文物;二是对那些屡教不改的严重破坏者,要绳之以法,严加惩处,以警效尤。 新华社记者 徐耀中
(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风物独特的阿尔泰山自然景观综合保护区的冰川擦痕。
新华社记者 刘云莱摄


第3版()
专栏:

  愿您健康长寿
  ——介绍中国的“食疗”
俗话说:“良药苦口”。可是,最近市场上出现的用中药材配伍制成的糖果、饼干、点心和各种饮料,既能满足人体营养的需要,又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颇受消费者的欢迎。苦口的药物和美味的食品怎么能揉合到一起去呢?记者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访了中国药材公司食疗研究人员王建平同志。
去年,北京义利食品厂生产的补气、健脾的参苓酥糖和参苓饼干,就是在王建平的协助下研制的。一见面,他就兴致勃勃地谈起来了。
食物和药物,在人们的思想中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但从历史上看,中药和食物是同出一源的。日常的许多食物,从祖国医学的观点来看,就是可以防病的药材。“食疗”,即用日常天然食物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以食带疗,是祖国医学的一个术语。它与中医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中医治病讲究辨证施治,扶正祛邪,处方配伍要“攻而不伐”,“补而不壅”。中国“食疗”,在食物的选择上,不光是注意其营养成分,并且以其调节内脏机体的作用为立脚点。谈到这里,王建平举了一个例子:清代的食疗方剂“枸杞羊肝汤”,不仅营养丰富,从中医观点来看,枸杞、羊肝还是养肝、明目的药材。近代医药学证明,枸杞有修补肝细胞、分解肝细胞内脂肪的作用。枸杞羊肝汤既是夜盲、视力衰退症的治疗食物,又是肝病恢复期病人的营养食物,健康人服用也有益补肝肾的功效。
以美味的饮食达到防病的目的,与服用大量苦味的药物在人的精神感受上是绝然不同的。传统的中药制剂大多药味辛苦,饮用不便,“食疗”采用中草药和各种食物配伍,以中国传统的烹饪技艺,制成饭菜和各种食品,使苦药变成佳肴,味美可口,别具风味,人们当然比服药容易接受得多了。有时因药物与食物配伍得当,还能使药效倍增哩!正因为这个道理,许多功效显著的“食疗”方剂在民间广为沿用。如治妇女体虚贫血的“当归羊肉生姜汤”、专治老年体虚气喘的虫草炖鸭,等等。有的“食疗”方剂早已加工成食品,供应市场。如上海生产的小儿八珍糕,是根据明代的方剂,用六味中药加粳米、白糖制成,专治小儿脾虚、消化不良。因其味道甜美,营养丰富,孩子们很喜欢吃。当然,这些“食疗”方剂需四时常服方见功效,企望暴食速效是不行的。有的还需与药物治疗配合起来,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据王建平介绍,早在两千多年前,西周就有“食医”、“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兽医”的分工。周代帝王的“右相”,是专门组织食医为帝王配膳,做营养保健工作的。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所获得的“食疗”知识,已由“食医”总结起来为贵族们服务了。这以后,“食疗”不断见于文字记载,连威震一时的魏武帝曹操也曾对“食疗”颇有研究,亲自撰写有关“食疗”知识的《四时御食制》。据考证,有关“食疗”最早的完整记载,见于《神农本草经》。这是汉代人假托传说中的神农之名写成的一部中药文献。它记载了365种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列为上品的,大部分可作日常食物,食之可以使人健康、长寿。中国古代的“食疗”专著出现在唐代,被后世人称为“药王”的名医孙思邈总结了诸家名医的养生理论,写成《千金·食治》方,分别论述了谷米、瓜果、蔬菜、虫草对人体的损益和对疾病的功能主治。后来,其弟子不断增补修改,终于写成了系统性的专著《食疗本草》。到了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写的《饮膳正要》,着重研究了在日常食物中加入不同中药以后,对人体机能所发生的作用。从汉代到清代,我国著名的“食疗”著作约有30部之多,现在可以查到的大约有16部。
我不由赞叹道:“这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啊!”王建平点点头,眉宇之间流露出沉重的神色。他说:“可惜,在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民族的东西受压抑,受歧视,‘食疗’是祖国医药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也得不到很好的继承与广泛的应用,被人讥讽为‘不科学’呢!”“现在的情况怎么样?”我问。“现在情况可好多了。近年来,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下,中药部门提出了广开生产门路的口号,‘食疗’也就逐渐受到重视。你看,这两年,市场上不是出现了许多新型的保健食品吗?”
在访问结束的时候,王建平说:“要重视发展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现在,中国的‘食疗’在国际上已引起注意,有些保健食品畅销国外,很受欢迎。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看不起我们自己呢?发掘‘食疗’精华,使之为人类的健康、长寿作出贡献,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啊!”
“要重视发展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这句话在我的心底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我们要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各行各业不是都应该具备这样一个信念吗?
本报记者 白筠


第3版()
专栏:科学天地

  人工栽培食用菌
编者按:最近不断有读者来信询问人工栽培蘑菇的问题,今天发表这几篇短稿,以答读者。有关具体技术问题,可自行另找资料。


第3版()
专栏:科学天地

  “健康食品”——食用菌
食用菌,通常见到的就是蘑菇,是一类大型的真菌。它含有丰富的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营养物质。它的蛋白质含量达30—40%,约为甘蓝、芦笋等蔬菜的二倍,为苹果、桔子的12倍,而且蛋白质可消化率高达80%以上,比任何蔬菜均高。维生素B的含量也很高,并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以及核黄素、抗坏血酸、叶酸、泛酸和核苷酸等。更可贵的是,还具有补阴强身、防病抗病的特殊作用。如猴头菌含有多糖多肽物质,用于治疗胃病和十二指肠溃疡,效果良好,还能抑制艾氏腹水癌细胞的DNA和RNA的合成,对胃癌、食道癌及其它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香菇菌丝体含有诱发人体产生干扰素的诱发剂——双链核糖核酸,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毒能力;子实体含有葡萄糖苷酶,有抗癌的作用;还含有能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腺嘌呤。无论从营养或者从医药的角度来看,食用菌实可誉为“健康食品”。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十分重视食用菌的生产。
我国利用食用菌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食用菌类资源非常丰富,已知的就有三百来种。如口蘑、香菇、羊肚菌、牛肝菌、松蕈等均是驰名国内外的佳品。开展食用菌的研究对发展副业生产,改变副食品营养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第3版()
专栏:科学天地

  用木屑栽培香菇
香菇原产我国,过去都是在山区利用原木就地栽培,耗费木材多,生产周期长,产量不稳定。现在,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研究用木屑代替原木栽培香菇的新技术已获得成功,经在上海等地区推广,效果良好。
木屑栽培香菇,从接种到产菇、采收只需11个月,生产周期比用原木栽培缩短二分之一以上;1,000斤木屑配料可产鲜菇600斤左右,比原木栽培增产三到四倍。
木屑栽培香菇,培养好健壮的菌丝体是个重要环节。用木屑作培养基质,需将木屑和少量米糠、糖、石膏及水分按一定比例配方。把瓶内菌丝置于25℃左右的环境中,培养两个半月,当菌丝基本完成营养生长阶段以后,即可制成栽培块,而后转入生殖生长阶段,即形成子实体——香菇。前后约四个月左右。
在栽培管理上,要做到:栽培块必须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以利菌丝愈合和恢复;经常掀动覆盖薄膜,以利通风换气,防止菌丝徒长;创造温差条件,抓住季节,调节好温度,争取出好第一、二批菇,这二批菇一般要占总产量的40%左右。
木屑栽培香菇,有利于就地取材,综合利用,提高木屑的经济价值,是发展副业生产的一种好途径。
(扈侬)


第3版()
专栏:科学天地

  稻草也可培植食用菌
江西省奉新县东风综合垦殖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稻草为原料,采用二步法成功地生产出了平菇、香菇、冬菇、蘑菇、黑木耳、白木耳等食用菌。
这一试验成功,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木材,也为城市郊区和广大平原地区大规模生产食用菌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经放大试验,每一斤稻草可收鲜平菇一至一点二斤。经尝食,味道鲜美、质地柔嫩,与原木上长的味道没有差异。生产周期比段木生产缩短六个月左右。栽种过食用菌以后的下脚料,粗纤维大幅度下降,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还可当作理想的牲畜饲料。
罗振球


第3版()
专栏:科学天地

  这批香菇真好! (上海农科院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