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要依法治林
有章要循,有法要依,制止破坏森林必须对少数滥用职权违法乱纪的人追查责任,依法处理。
目前,有些地方乱砍滥伐森林的歪风仍然刹不住,一个重要原因,是少数人不遵守国家法令,有章不循,有法不依。
长期以来,由于森林所有权不稳定,影响到林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79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护林布告中作了明确规定:“坚决维护国家和集体的森林所有权。”不准将国有林划归集体或非林业单位,不准将集体林划给个人。同年2月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森林法》中也明确指出:“保障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林木所有权不受侵犯。不准将国有林划归集体和非林业单位,不准将集体所有林划归个人”。这样规定很明确,有的地方就是不执行。有人说什么林子不能都姓“国”,都姓“林”,大家都应分一点,用一点。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有些地方出现了分国有林的现象。有的省借口照顾群众利益,以划“两荒”(荒山、荒地)给群众造林为名,随意将国有森林分给了社队和非林业单位。有的省说给林区群众每户划三、五亩林子,实际有的划了三、四十亩。有的省情况就更为严重,由于争林子分林子,好多林业局都停产了。既然国有林可以分,那就更可以砍伐或出卖了,这就大大助长了破坏森林之风。
根据森林具有破坏容易恢复难的特点,为了减少资源的消耗,对林区的森林采伐,国家很早就作了规定,要列入计划实行统一分配,不准自由买卖。尽管目前还存在着木材收购价格偏低的不合理现象,影响到林业单位和社队的收入,但这个原则还是对的,有利于控制森林资源的消耗。可是有的地方领导却认为这样管得太严,是侵犯自主权,限制把经济“搞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便在产材区允许在计划外搞自由采伐和自由买卖,这就使森林的破坏和资源的消耗更加严重。黑龙江省伊春林区以发展综合利用为名,把大木头加工成大板方,小木头加工成小板方,在计划外高价出售,每年多消耗资源200万立方米左右,使本来就过伐的情况更厉害了。这种情况在南方集体林区也很突出。有一个省自1978年冬以来,全省滥伐森林694万亩,损失木材九百多万立方米,相当于该省五年的木材生产任务。
由此可见,要制止破坏森林,必须按照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少数滥用职权,违法乱纪的领导人,应追查责任,依法处理。不这样,破坏森林之风是难以制止的。
永 新


第2版()
专栏:短评

重视中小农具的生产
春耕春播将到,各地正忙备耕。抓好中、小农具的生产和供应,是关系争取今年农业丰收的一项重要工作。
去年,有些地区中小农具供应不足,质量下降,影响了农业生产,农民很有意见。有些同志错误地认为,要搞农业现代化,中、小农具不那么重要了。这种看法是脱离实际的。我国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人口众多的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目前,多数地区的农业劳动,包括农业机械化重点地区的一些农业劳动,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作业仍然要靠手工操作。中、小农具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仍然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必不可少的“常规武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政策的调整,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越来越高,对于中、小农具的需要量,已经出现了明显增长的趋势。对此,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了做好农村中、小农具的供应工作,各地有关部门要深入当地农村和牧区,对所需中、小农具的质量、数量、品种、特点、余缺等情况,做好调查研究,按照实际需要,落实原材料,安排好生产。对短缺的原材料,应迅速统筹解决。要因地制宜研究其它代用材料,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供销社要积极组织好供应工作,搞好余缺调剂。库存冷背残次农具,要抓紧清仓,加工改制或削价处理,变无用为有用。


第2版()
专栏:

木材不能多头经营
我到林区了解情况,所见所闻,令人喜忧交集。喜的是党的林业政策在一些地方得到了落实,山区经济日益活跃,群众收入有所增加,爱林护林育林的积极性很高。忧的是由于多头经营,管理混乱,乱砍滥伐,破坏森林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木材多头经营,管理混乱,是造成乱砍滥伐森林的主要原因。按照国家的规定,木材应当由林业部门统一经营,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到林区采伐或收购。但事实上现在却是多头经营,四面八方向林区伸手,争采竞购,几十把斧头砍向森林。例如,铜鼓县大段公社以前就有食品站、合作商店、粮管所、搬运队、福利厂等九个单位做木材生意,有的收购后又高价转卖,从中牟利。有的社队还雇人上山砍树,他们坐收山价。持斧砍树木的单位这样多,林木当然就很难保住。
另外,片面地认识或者曲解发挥优势,只顾一时赚钱,不管百年受穷,也是造成乱砍滥伐的一个原因。靖安县周坊公社原来有40台锯板机,公社为了保护森林资源,采取措施调整后,只剩下了16台。去年“双抢”结束后,一些大队、生产队以“发挥优势”为借口,一下子增加了35台,突击加工木材。这51台锯板机,一年可消耗原木五万多立方米,等于这个公社上交国家任务数的五倍半。山区群众担心,如此发挥“优势”,必将造成“山光、田荒、人穷”的危险局面。
当然,造成乱砍滥伐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但是,木材多头经营,持锯、斧砍树的多,用锄、锹植树的少,是森林资源不断受到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希望各地对林区多头经营的混乱状况加以调整,保护好森林资源,发展林业生产。
江西省宜春地区农林垦殖局 章水鑫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护林“包公”
在闽北山区的光泽县,我们遇到一位护林员,他象舞台上那位黑脸“包公”一样,秉公执法,面对歹徒的刀斧毫不畏惧,面对亲友的笑脸不徇私情。多亏他,光泽县华桥公社铁关大队的万亩林子,多次避过劫难,始终郁郁葱葱。他就是55岁的共产党员傅细忙,被人们誉为护林“包公”。
铁关大队位于闽赣两省交界的武夷山下,鹰厦铁路从这里进入福建,境内森林资源丰富。山里人“靠山吃山”,爱林如命。也有人把这里的木材看作肥肉,垂涎三尺。去年端午节,一个彪形大汉身藏板斧,潜入铁关山上,几下就砍倒了一棵杉木。正当他扛起木头想溜时,突然一声大喝:“站住!”来的正是傅细忙,过年过节他更不忘巡山护林。这时,那人放下木头,对他扬了扬斧头。傅细忙厉声吼道:“怕死我还能当护林员!”那人丢下木头,灰溜溜地跑了。
近几年,傅细忙在大队民兵的配合下,共查获偷砍滥伐木竹事件三百多起。
远近的人们都知道傅细忙不好碰。但有些人还以为硬的碰不得,软的也许可以。一天,傅细忙查获了两只崭新的木箱,是一位工人偷砍铁关大队的木头做成的,傅细忙当即予以没收。过了几天,那个工人提了香烟、水果糖和肥皂到傅细忙家。傅细忙知道他的来意,严肃地说:“箱子已经归公。你想买,可以按大队定的价格卖给你。想用这些东西跟我个人搞什么交易,那是看错人了。”那人被说得满脸通红,只好提着东西走了。
傅细忙对别人管得紧,对自己要求更严。从1964年当护林员以来,他从不拿集体一竹一木。近几年来,全大队有几十户社员盖起了新房,他家还是住旧房。儿女都成人了,他老伴几次催他为儿子娶亲准备新房,大队也要给他批一些杉木,他都婉言谢绝。去年,他索性花了300元钱,买了几间旧房,为大队节约了一批木料。社员们说,傅老汉管林子,我们一百个放心!十多年来,他多次被福建省和闽、浙、赣护林联防组织评为模范护林员。
新华社通讯员 杨 青
新华社记者 肖辉家


第2版()
专栏:

保证今年农业生产需要
山东抓紧安排中小农具生产
为了保证今年农业生产的需要,山东省公社工业局和烟台、昌潍、济宁、临沂等地区的公社工业局,1月份组织人员到农村对中、小农具的产需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制订了今年的生产计划,这个计划现已下达到各地。生产中、小农具的原材料废次钢材和边角料二万七千多吨、规格钢材13,000吨和其它生铁、木材、猪皮等,也都已下达。
山东省去年对中、小农具的生产和供应比较重视,计划完成得较好。他们的经验是:不断解决忽视中、小农具的思想认识问题,同时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生产计划由省统一编制,并根据中、小农具需要数量大、品种多、季节性和地区性强的特点,由省、地、县、社分级管理,切块安排,分散生产,地产地销。有的产品则实行定点生产。前几年,商业部门有些中、小农具滞销积压,有些又供应紧张,农民买不到。去年,生产部门和商业部门互相配合,搞好调查摸底,衔接产销计划,签订产销合同,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滕县官桥镰刀厂的镰刀、济宁市制锨厂和桓台县制锨厂的农用锨、临沂县南道镰刀厂的镰刀,分别被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省优质产品和省公社工业局优质产品。
鲁 龚


第2版()
专栏:来信

要改变小农具生产和供应的落后状况
云南是个多山的省,山区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2%。据11个地区(自治州)的统计,山区的生产队占70%以上。山高坡陡,耕地分散,经济也比较落后,因此这里使用农业机械的条件很差,主要依靠小农具从事农业生产。这几年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社员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对小农具的需要量也大幅度增加。
但是云南不少地方近几年来对小农具生产不重视,生产和供应数量减少,品种单一,而且质次价高,不受农民欢迎。比如文山县,去年生产农具的铁炉比过去减少52%,工人也将近减少一半。有些地方甚至停止了生产小农具。由于质次价高,大批农具积压在仓库里。昭通县社员买了锄头,还得进城花钱修理以后才能用。大关县双河公社去年春耕大忙时,锄头脱销了四个多月,农民意见很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主要是生产方向不够明确、经营渠道单一和产销价格管得过死。由于前几年脱离实际地提出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不少地方的领导都以主要精力去抓农机厂的建设,忽视了小农具生产,结果大中型农机具滞销积压,小农具供应十分紧张。这种情况现在需要及时改变过来。应当适当调整手工业、社队企业的生产方向,把小农具生产放到重要位置上来。小农具品种繁多,规格复杂,地方性、季节性很强,供销社仅能经营规格差异不大的几个主要品种,对于零、小、杂、散,规格差别很大的品种则很难经营。同时,统购包销也助长生产者忽视产品质量,品种单一,质次价高,增加了农具的流转环节和费用。因此,供销社统购包销,单一渠道经营小农具,已不适应目前农业生产发展变化的要求,必须实行多种形式、多条渠道经营。
小农具的生产和经营,涉及面广,问题比较复杂。建议有关单位抓紧研究,迅速改变目前小农具生产和供应工作上的落后状况。
云南省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公司 田玉忠


第2版()
专栏:

发扬延安精神
中共侠西米脂县委副书记王国文,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在陕北十多年中和群众同甘共苦,赢得好评。这是他(左)在西渠大队和社员一边推碾子,一边谈心。 新华社记者 张新民摄


第2版()
专栏:农村漫谈

“治标”与“治本”
永 泉
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的紧急通知发出后,各地乱砍滥伐森林的现象已初步刹住。这说明,国务院发布这个通知是完全必要的,很多地方贯彻执行是得力的。但是,是不是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显然不能。
一些林业工作者曾呼吁:要象救火救命一样来抢救森林。用“救火救命”这个比喻,说明了抢救森林的紧迫性。但是,在火被熄灭或生命得到拯救之后,应该怎样办呢?据了解,消防部门有“三不放过”,即发生火灾的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者和群众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安全措施不放过。中医治病救人,也有个标本理论,先解除紧急的症状,即先治其标,待病情相对稳定,再治其本。各地在刹住乱砍滥伐森林的歪风之后,是否也应该来个“三不放过”,从“治标”转向“治本”,采取一些有利于长治久安的措施呢?
在贯彻国务院紧急通知过程中,各地提出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如:冻结的木材及半成品如何进行处理;如何全面实行木材统购统销和统一经营;木材价格偏低以及林区粮食供应,等等,这些问题不抓紧解决,林业很难上去,已经刹住的乱砍滥伐风,还有可能重新刮起来。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要搞好林业,就要按自然规律和林业生产的经济规律办事。有的同志把林业生产简单地归结为“采”和“造”,不了解“采”和“造”只是漫长林业生产过程中两个相对短促的生产环节,造林仅仅是林业生产的开始。从“造”到“采”需要长期经营管理,调整各种比例关系,保持一定结构的资源储备作为基础,才能进行正常的再生产。因此,必须对林业建设的方针政策、管理体制和经营制度,加以调整改革,加强森林管理这个中心环节,才能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第2版()
专栏:农村新貌

夜半钟声送“穷神”
我们在辽宁兴城县红崖子公社老驸马大队五队采访,夜深人静时,听到前后社员家里传出清脆悦耳的钟声。据说,这是去年秋后才出现的新变化。
这个队是全县最穷的生产队。从1971年到1979年的九年间,平均每年每人分配只有两元多钱,全队八户人家没有一个钟表,长年过的是“白天看日影,晚上观三星”的不知钟点的生活。
1980年,这个队冲破阻力,实行粮油承包到户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一年翻了身。现在社员满囤花生满屋粮,家家手中有了钱。他们日子过好了,第一件事就是花几十元钱到供销社抱回了日夜盼望的大挂钟。穷乡第一次响起的钟声,唤起了人们对未来的无限希望,宣告了贫困的光景正在成为过去。
范敬宜 焦殿珍


第2版()
专栏:农村新貌

五保户生活照顾标准提高
我们麻城县宋埠公社杨畈管理区,近两年来生产发展比较快,群众的实物分配和现金收入都有明显提高。为了让享受“五保”照顾的孤寡老人的生活,能够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得到改善,杨畈管理区早在制定今年生产规划的时候,就同各大队协商,并且广泛征求干部、群众和“五保户”的意见,作出了《关于提高“五保户”的生活照顾标准的规定》。规定了凡是享受“五保户”照顾的孤寡老人,今年口粮吃到600斤,油12斤,分给棉花一斤半到二斤,烧柴全部供给,医药费全部包干,另外,还从生活费中抽出24元作零用钱。有几个大队,在分配增产实物的时候,也适当提留一部分给“五保户”老人,让失去劳动能力的“五保户”老人,也能够感受到党的政策带来的温暖。现在,杨畈管理区的20户“五保户”老人,都过着有住有烧、有穿有盖、有吃有喝的安乐生活。
湖北麻城县 戴启斌


第2版()
专栏:农村新貌

魏裁缝成了大忙人
近两个月,我们当阳县龙泉公社龙泉八队的干部和社员既抓积肥,又抓冬季作物的田间管理,还开展了小型农田基本建设,真是丢下扁担,拿起挖锄,忙得不亦乐乎。然而全队最忙的还是裁缝魏清玉师徒俩。自从队里年终分配后,她俩就加班加点为社员赶做衣服。
前些年这个生产队生产搞得不好,人均分配不过百元,社员们两年难做一套新衣裳。去年,这个队实行了专业分工的生产责任制,农业夺得了可喜的丰收,人均分配达到一百九十六元,再加上家庭副业,人均收入在二百五十元以上。全队有百分之三十的户进款超过了千元。许多社员买衣料做新衣。陈白平全家六口人,去年收入一千八百多元。他上街一次就买了二百一十多元的衣料,全家每人缝了两套多新衣裳。社员王永芬去年分红以后,和爱人上街,买了一百多元钱的衣料。她把魏裁缝请进门,一连缝了三天,还没有做完。
湖北当阳县 郑祖惠 高中定


第2版()
专栏:农村新貌

收到汇款单的喜悦
过去,家里或亲戚来信,不是借款,就是要钱,很少别的事。现在情况变了。从去年10月到今年1月,我收到家里和亲友四张汇款单,共550元,托我给买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从一张张汇款单上,我看到了党的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我的家乡在鲁西南定陶县,是山东省最贫穷的县份之一。1971年,我回乡探亲,目睹耳闻了家乡亲友们的生活状况。那时粮食亩产只有百十斤。我弟弟在生产队当保管。他说,我这个保管最轻松了,秋季一落场,打的粮食连口粮都分不够,队里还有啥可“保”可“管”的呢?队穷,社员更穷。每个人全年口粮才二百来斤,真是穷得叮当响。
去年,党的农村政策进一步贯彻,加上科学种田,老天帮忙,粮食棉花双丰收。金娃娃银娃娃一齐跑进社员家。就拿我弟弟来说吧,全家四口一年收入600元,还不算家里养鸡、喂猪等副业的收入。象他这样还算中等户哩!
农村变了,农民开始富了,社员的衣兜有钱了。家乡的亲友不时寄钱让我买东西,虽然给我增加了一些麻烦,但每当接到他们的汇款单时,我心里总觉得甜滋滋的。
济南驻军某部
朱其风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小品

秃尾巴鸟——鹌鹑
魏永生
鹌鹑,就是人们常说的“秃尾巴鸟”,我国各地几乎都有它的踪迹。这种鸟形似雏鸡,翅长尖而尾短,通身灰色,容貌猥琐。成语“鹑衣百结”,形容人的衣服破烂不堪,就是由它的形象而来的。
鹌鹑是一种候鸟。在我国,每年春末夏初,它们便在东北北部和新疆西部繁殖;到了深秋,夜间成群飞翔,迁徙到河北以南各地越冬。
我国驯养和食用鹌鹑的历史是很悠久的,据《礼记·曲礼》中记载,早在春秋时期,鹌鹑已“为上大夫之礼”。但是,几千年来,鹌鹑的饲养未被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至今无甚发展。而在外国,近几十年里已把鹌鹑列为养禽业的主攻方向之一。日本、朝鲜、加拿大、意大利等国,饲养都有相当规模。
鹌鹑虽然重不过三、四两,看着不大起眼,但它有许多大家禽不具备的优点。且不说它肉嫩味美,芳香适口,一向被列为野味之珍,单就营养价值而言,无论其肉、蛋,都为鸡所不及。它的蛋含卵磷脂丰富,是高级神经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它的肉和蛋都可入药,对泻痢、疳积、湿痹、肺结核、神经衰弱等病,均有辅助疗效。
与鸡相比,鹌鹑还有生长快、繁殖率高、产蛋多、耗料少的优点。小鹌鹑从出壳到产蛋只要37至50天,一年产蛋多达280至290个,而每产一蛋仅耗料35至60克。既然鹌鹑有这么多的优点,我们在大力发展养鸡业的同时,何不也多养一些鹌鹑呢?
摘自《农村科学实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