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重视保护和经营管理好现有森林
保护和经营管理好现有森林,是发展林业的基础。长时期来,我国森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根本原因是没有保护和经营管理好现有森林资源,以致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据1976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统计,我国森林(指乔木林)面积为18.3亿亩,总蓄积量95亿立方米。这些森林资源,加上林区现有的一百三十多个国营林业企业局、三千八百多个国营林场,再加上集体林区,规模是相当可观的。这是发展我国林业建设的强大基础,也是发展森林的老基地。这个基地巩固和提高了,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林业建设提供资金积累、技术经验、种源、人才、生态环境效益等扩大再生产的条件。
我国现有林地25.1亿亩(其中乔木林18.3亿亩,疏林和灌木林地6.8亿亩),宜林荒山荒地11.7亿亩。现有林地面积在数量上也占优势;而且林地土质肥沃,气候适宜,生长量较无林荒山荒地高出一至数倍。因此,一方面要大力抓好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绿化,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发挥现有林这个优势。
我国有大面积荒山荒地。建国以来,人工造林总面积15亿亩,成活四亿多亩。造林规模虽大,但实际增加森林蓄积量并不多。30年人工林的蓄积量总计不到二亿立方米,占现有林总蓄积量的2%,其中可供采伐利用的成熟林不到10%。这些森林还抵偿不了当前一年的森林资源消耗量二亿多立方米。而目前现有森林的每年生长量就达2.2亿立方米,超过人工林的总蓄积量。每年所消耗的森林资源,主要依靠现有林每年的生长量来补偿。近年来,由于乱砍滥伐和集中过伐,每年森林消耗量不断增加,使得这个补偿能力逐渐降低,从而也降低了森林的防护效益。所以,保护和经营管理好现有森林是我国林业的当务之急。
当前我国现有森林的经营利用水平太低。东北、内蒙古林区的森林蓄积量为30亿立方米,超过西德、日本、芬兰、瑞典等国的资源,但木材产量却比他们低得多。瑞典、芬兰地处北欧寒冷地带,森林每公顷年生长量在3立方米以上,每公顷年出材量在2立方米以上。而我国东北、内蒙古林区每公顷年生长量只有1.5立方米,年出材量0.7立方米,相差很远。西德森林每公顷年生长量高达5.5立方米,年出材量4立方米,较我国东北、内蒙古林区高二倍和四倍。我国现有森林如能合理经营,是有很大的增产潜力的。
因此,我国林业现代化的起点和着眼点,除开展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资源外,应该放在加强现有林的保护和经营管理上,尽快提高森林生产力。这就需要:
1、稳定林权,改革体制,加强管理。林业生产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砍伐容易恢复难等特点,森林的多种效益远远超出一个企业或地区的范围,关系到国土安全和子孙后代的利益。日本等国都把全部森林置于国家统一管理之下,并实行以法治林。我国森林管理十分薄弱,因而不断遭到破坏。我国森林资源没有保护经营管理好,林业部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又不是林业一个部门所能解决的。只就经营管理来看,长期来实行多头经营,多方面争夺木材;林权不稳,政策多变,等等,都是造成破坏森林的重要原因。因此,急需稳定林权,改革林业管理体制,实行科学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制度,并依照法律对森林资源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
2、扩大林业生产单位的自主权,实行以林养林。我国对林业建设投资太少,而且木材价格又不合理,使林业生产单位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更难以实现扩大再生产。这种状况必然导致森林资源的破坏。为了发展森林资源,除由国家适当增加林业投资外,亟应改革经营管理,实行以林养林,即扩大林业生产单位的自主权,使林业单位按符合林木价值的价格出售产品或自行加工销售,或工商部门把木材加工、销售的利润返回林业生产单位,使林业生产单位有财力维持再生产,而且有利可得。只有实行以林为主的林工商联合统一综合经营,才能保证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越采越多,越采越好。
3、加速开发新林区,实行合理采伐。当前国家计划木材产量的85%是集中在只占全国森林四分之一的面积上生产的,造成局部严重过伐,比例失调,一方面使过伐林区的资源急剧减少,另一方面未开发林区的成过熟林大量积压,从而使整个森林生产力降低。因此需要加速开发边远林区,以减少过伐林区的压力,并可较快增产木材。
4、积极培育后备林,提高森林生长率。我国现有中幼龄林约10亿亩,大部分没有得到抚育,生长不良。幼林抚育费用只相当造林费的四分之一,而抚育后的森林生长量可提高50%至一倍以上,同时可获得大量木材。我国抚育间伐材尚不到5%,而西德、瑞典等国家的抚育间伐材占木材总量的50%左右。今后我国如能将中幼龄林的三分之一抚育一遍,即可提高林木生长量一亿立方米以上,木材年产量也可大大增加。同时,要利用现有林区的采伐迹地和林中空地,大力更新营造速生丰产林,解决我国后备资源的不足。
我们强调首先要加强现有森林的保护和经营管理,巩固发展林业的基础,同时也要在无林、少林地区大力开展造林,争取尽快解决当地烧柴和用材的困难,提高森林的防护效益。过去,我国人工造林不少,但成活保存率只有三分之一,这也是由于管护不好,重造轻管所致。只有把科学的经营和合理地利用与积极地发展森林结合起来,使森林的多种效益与木材生产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全面提高林业经营的效果。
中国林科院 张昂和
林业部 林龙卓 詹昭宁 赵棨
北京林学院 李海文


第2版()
专栏:

捍卫祖国的“绿色宝库”
——访阿龙山林区
最近,记者来到大兴安岭牙克石林管局阿龙山林区。从国务院发出禁止乱砍滥伐森林的紧急通知后,阿龙山林业局立即进行广泛宣传,护林人员在路上增设哨卡,检查过往车辆;深入大街小巷,查禁非法经营木材活动。新成立的森警队也日夜在林海进行巡逻,捍卫祖国绿色的宝库。在强大的社会舆论下,加上采取有力的护林措施,乱砍盗伐、破坏森林资源的歪风很快被刹住了。
在林区白雪皑皑的盘山公路上,运木材的汽车来往如梭。每一个岔道口,都有检查站详细检查,符合手续,方准通过。我们随同护林员走进深山密林,伐木工人正在作业。望着那茂盛的青松白桦,林业局一位同志激动地说:“国务院的紧急通知,挽救了阿龙山上的森林资源。”
大兴安岭上,千山戴雪,万树银花。已经到了上午十点钟,山谷里还是白蒙蒙的烟雾一团。我们穿着皮袄,仍然感到十分寒冷。但这正是木材生产的黄金季节。
我们来到阿龙山林场第一工队,伐木工人身穿线衫,手操油锯,踏冰履雪,正在参天密林中大显身手。只听得三声“顺山倒”的喊山号子过后,一声炸雷似的巨响震撼林海,一棵高大的落叶松驯顺地躺倒在集材道上,周围的幼树安然无恙。间伐过的林带里的树木分布均匀,疏密相宜。林场负责人介绍说,国务院紧急通知传达贯彻以后,工人们的责任感增强了,工作时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采伐,做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在先锋林场第一工队,我们看到一群青年在老工人的带领下,冒着严寒,在雪山密林中精心抚育幼壮林。这个队过去只管伐木,不重视营林,造成了采育比例失调。最近他们专门抽调了50%的劳力到山上大干一个月,已抚育幼壮林一百五十多亩。
阿亚树克林场的职工学习国务院紧急通知以后,算了一笔账:全场取暖用炉共45个,每炉一天一夜至少要烧木材半立米,全场半年就烧掉木材4,200立米,价值三十多万元,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他们决心不烧原木烧枝丫。第一工队青年女工刘俊兰每天很早就上山,扒开积雪,寻找枝丫;有些地方山高坡陡,运柴的拖拉机开不上去,她就将集成堆的枝丫一背一背地扛到山下。在刘俊兰的带动下,全队负责拣枝丫的五个工人不怕苦,不怕累,一个月就节省木材二百多立米。 新华社记者 林文堂


第2版()
专栏:图片新闻

广西发现库林木属植物
广西林业科技工作者在广西合浦县南康公社下檀村生产队,海拔50米的丘陵坡地上,采集到一种被当地群众叫做“假芒果”树的标本。经有关专家鉴定,认为是一个尚无记载的新树种,命名为华库林木。它是常绿乔木,高13米,胸径60厘米(如照片),是种稀有珍贵用材树种。
广西发现库林木属植物,对今后我国、尤其是广西的植物区系、地植物学和植物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广西林科所 林 业撰文
梁 游摄影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牛船长”
在山东省长岛县砣矶公社磨石咀大队,有一对“年龄”大、设备差、速度慢的“老牛船”,年年低产亏本。后来大队添置了一批新船,就很少有人愿意再开这对“牛船”了。年已半百的范永治,自告奋勇驾这对“牛船”。他说:“不怕慢,就怕站。只要用一股子牛劲,牛船也会变龙船。”他开上这对“牛船”以后,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为了抢时间,别人第二天早晨启航,他头一天晚上就出海了。别的船还未到渔场时,他早已经撒网捕鱼了;别的渔船在码头卸一船鱼需要五个小时,他带领全船渔民,抬的抬,扛的扛,三小时就卸干净,又提前出海了……就这样,他带领船员风里来浪里去,苦战一年,60马力的破木壳船,光捕获各种经济鱼虾就达一百多万斤,成为全县先进对船。“牛船长”也博得了人们的称赞。
这几年“牛船长”先后换了五次船,他总是老牛负重,哪里最困难,就奔向哪里。磨石咀大队有一对600马力的钢壳渔轮,虽然马力大,设备好,但远洋深海捕捞,常年奔波在外,作业条件艰苦,消费又大,不是够本就是“掉帐”。“牛船长”看到这情景心里着急。1980年春天,他再一次要求到这对渔轮上工作。大队干部关心地说:“你年龄大了,还是让年青人挑这副重担吧。”他乐呵呵地说:“我的身体还壮实,再干它十年八载也没问题。再说,共产党员就应该带头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就这样,他挑起了这对大渔轮的领导重担。去年他带领38名渔民,每人为集体创造财富一万二千多元。
近些年,这里海况鱼情变化很大,渔业资源明显衰退,近海捕捞能力必须压缩。要多捕经济鱼虾,就必须向深海远洋进军。“牛船长”不怕惊涛骇浪,不辞千辛万苦,经常闯到大深洋作业。去年初冬,他率船在舟山渔场拖带鱼,当时鱼苗很好,一网就打近万斤。正当大伙干得欢的时候,突然得到第二天早晨将有一股台风经过的警报。这时周围的一些船只纷纷返航避风,“牛船长”却盯着海图沉思,他仔细计算了渔船收港的准确时间,然后胸有成竹地决定,抓住风前带鱼集群索饵的有利时机,再拖两网,大家合力奋战,终于捕获又大又肥的带鱼两万多斤。待大风到来,他们已安全返回附近港口。
去年10月的一天下午,渤海湾内,“牛船长”正在指挥船员起网。突然,渔船的摆轴被网衣缠住,一点也不能动弹。按常理,得由帮船拖回港口,由潜水员下水割摆。可是,最近的航程来回也得20个小时,而且要烧柴油一吨多,还耽误捕虾。为了排除障碍,几个棒小伙子先后跳到水下割摆,但都因网衣缠得过紧过粗而没有成功。牛船长脱掉衣服,带上水镜,手持鱼刀,准备下水。有的船员劝他说:“天这么冷,你年纪大,又动过手术,就别下去了。”他一边往身上泼拉水,一边说:“别看我年纪大了,可我这个‘老碰海’,比年轻人抗泡。”说完,就扑嗵一声跳进大海。海浪跳来扑去,渔船举上跌下,他一手抓住摆齿,一手狠割渔网,苦咸的海水呛进鼻孔,使他感到窒息难受,刺骨的寒冷使他浑身麻木打颤。他咬紧牙关,连续潜下浮上,扎了近三十个猛子,终于把紧缠在摆上一抱粗的网衣割净,他吃力地爬上船时,已精疲力竭,头昏眼花,腹部动过手术的刀口阵阵作痛。可是当他听到瘫痪的渔轮又“突突”地奔驰起来的时候,高兴地笑了,又指挥大家投入了紧张的捕虾战斗。
本报通讯员 孙长文 本报记者 毛致存


第2版()
专栏:

围绕城市“衣食住行”做文章
——合肥市郊区兴办为城市服务的集体企业
合肥市郊区围绕城市的“衣食住行”办社队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办起的这类企业已达二百三十多个,这些企业的收入占社队企业总收入的57.3%。
合肥是个有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十年动乱使这个城市好多方面的比例失调,群众生活上存在很多困难。住房难就是长期解决不了的问题之一,原因是缺少砖瓦。市里领导发现郊区社队有不少荒丘瘠壤可以烧制砖瓦,便给予支持,全市郊区和市属长丰县只用一年多时间就先后有十个社队窑厂建成投产,使一些基建单位提前买到了砖瓦,盖起了楼房。预计这些窑厂今年可形成年产2.5亿块机砖的能力,而所用投资要比原计划建国营厂少一半。紧接着,合肥市领导又支持郊区社队发展服装、饭店、旅社等服务性行业,也都在短时间内收到明显效果。
合肥市帮助郊区围绕城市“衣食住行”兴办社队企业,开始有的同志怕挤掉国营企业的生意,有的担心会使城市治安管理复杂化。市里领导引导大家分析,合肥每天流动人口在万人以上,原市内旅社床位仅三千多张,不少旅客只好露宿车站、码头。经过这样做工作,很快帮助社队办起15家旅馆和20家饭店。仅一年多时间,就接待旅客二十四万多人次,营业额达一百多万元,获纯利润五十多万元。
实践证明,郊区社队围绕城市的“衣食住行”办企业大有文章可做。过去有些社队盲目“大办”农业机械、冶金、铸造等企业,有的甚至在国营机械工厂隔壁又建厂生产同类产品,与城市工业争能源、争原料,耗资大、收益小,最后变成影响社队生产发展的累赘。近两年来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一是企业的发展有了保证;二是多余劳力找到了出路;三是密切了城乡关系。在城市“三废”利用方面,作用也很突出。
本报记者 张传宣


第2版()
专栏:

学习科学知识
浙江省黄岩县举办农技学习班,帮助社队干部提高科学种田的水平。这是农业科学技术人员在向社队干部讲授早稻育秧技术课。
叶心源摄
(新华社稿)


第2版()
专栏:编后

城乡互利的好事
有些郊区社队,围绕城市“衣食住行”的需要发展社队企业,既活跃了社队经济,又为城市人民生活解决了不少困难。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城市人口集中,吃、住、穿、用需要量大,进出过往的人员又多。特别是不少城市多年来市政建设和服务行业发展缓慢,存在住房难、吃饭难、穿衣难等好多问题。郊区社队协助城市解决这些问题,是发展社队企业的一个好门路。合肥市郊区为城市建房提供砖瓦,为过往旅客提供吃住,为大厂处理和利用“三废”找生产门路等做法,花钱少,见效快,收益高,深受城市人民欢迎,说明这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事业。靠近城市的社队,要多从为城市人民生活服务方面打主意。
有些地方的社队一心想办“象样子”的工厂,不顾条件盲目建厂、重复建厂,和大工业争原材料,结果往往得不偿失。围绕城市衣食住行发展企业,服务有对象,发展有保障,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要象合肥市郊区那样去做,一厢情愿还不行。还要服从全局利益,城乡有关部门应密切合作,加强组织领导。这样,才能推动这项有利城乡的好事得到发展。


第2版()
专栏:来信

不要盲目扩大生产项目
当前,各地农村正在规划一九八一年的农业生产项目。有的生产队不是从本队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的需要出发,而是不分主次,什么都想抓,盲目地扩大生产项目。就拿我们大悟县车新公社沙河大队第四生产队来说吧,共有耕田面积三百亩,整半劳动力只有四十八人。这四十八个劳力一年四季趴在这三百亩田里还种不完,每年总有几亩或十几亩的农田荒着。规划今年的生产,这个生产队只安排了十九个整半劳动力耕种地,另外,安排了三人做砖瓦,一人办熟食,一人办代销点,还有一人植树,一人养鱼。其余的劳动力全都去搞副业。而在这些人中,只有一人有一技之长。
我认为,从各方面入手搞活经济,治穷致富,当然是好的,但如果不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盲目扩大生产项目,到头来是会落得钱粮两空,对国家和集体都不利,想富也是富不起来的。
湖北省大悟县车新公社
黄应悟 杨道义


第2版()
专栏:来信

丰收不要忘了勤俭
在农村实行责任制和落实农村经济政策后,不少社队开始由穷变富,手中有钱有粮了,有一部分干部忘记了勤俭节约,有的过生日大做寿酒。我们这里一个大队党支部书记,为庆祝50岁生日,二十天内办了两次酒席,共六十多桌。还从几里远专门拉线安了电灯照明,请来川剧团演戏,找来电影队放电影,真是吹吹打打两三天,好不阔气。干部带了头,社员就受影响,不少人也跟着大摆酒宴,铺张浪费。据一个大队统计,去年12月就有27户社员做酒请客。
象这样下去,才开始富裕些的社员又会拉帐,要是再遇上灾年,没有积蓄,日子怎么过。希望干部联系实际学好《准则》,带个好头,丰收不忘勤俭。
四川安岳县新民公社
杨国选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小品

香獐与麝香
陈黎
驯养香獐可不容易。香獐性虽温柔,却胆小、孤僻,见人就狂奔乱跑,直至碰死或累死,有“舍命不舍山”的习性,捉活的相当难。但是,五十年代以来,我国青海、四川、安徽等地仍兴建了一批人工养殖场,成功地驯养了香獐。
香獐就是麝。驯养香獐是为了保护麝香宝贵资源,发展麝香生产。
麝香是名贵香料。在古代,人们曾把它供为神品,用它“去恶压邪”。它还同金银珠宝等珍品一起往来于各帝王宫廷之间,供达官贵人享用。《齐书》上载:东昏侯用金子凿成莲花铺在地上,涂上麝香,令美妃在上面飘然舞蹈,借以消遣寻乐。不过,麝香最实际的用途,还是制作多种贵重中药,为人驱除疾病。我国从东汉时代起,就用麝香为人们治病了。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麝香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积食,治中风中气、中恶痰厥。”可见,麝香虽算不上仙丹,却也是无愧于美誉佳名的妙药了。
麝香用途广泛,产量却有限。它是雄香獐肚脐近旁香腺囊中的分泌物。未割取前,呈粉、膏、颗粒等不同形状,恶臭难闻。雄香獐发情期用它引诱异性;遇到敌害时则射出自卫。
香獐生活在高山林地。我国从喜马拉雅山脉到大兴安岭,从云贵川到安徽、陕西等地,都有适合于香獐生长的环境。所以,我国过去是麝香的主要生产国之一。五十年代,我国的麝香产量曾占全世界的80%,最高年产麝香五万多两,每年出口四五千两。
可惜的是,过去的麝香生产,主要是靠野外猎取,无论雄、雌、老、幼香獐,见者皆杀。按照两头雄香獐可取一两麝香计算,每年就要损失几万甚至十万头雄獐,加上错杀的雌、老、幼獐,损失就更大了。这种“杀鸡取卵”的生产方式,带来了麝香产量急剧下降的恶果。以青海省为例,过去该省约有香獐十八万头,后来下降到三万来头;如今年产量不到最高年产量的十分之一。因此,目前我国麝香不仅出口困难,自用也感到不够了。
幸喜,这些年来我国各地先后建起了一批养獐场,成功地进行了人工饲养和人工取香的试验。我们希望,各地有条件的地方,尽力大量驯养香獐,积极开展养獐取香的研究工作,让麝香在四化建设中发出更多更浓的奇香异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