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通讯

他生活在温暖的阳光下
“我虽然残废了,党和人民政府却给我铺好了新的生活道路,我虽然失去了父母,但周围到处都有关心我的亲人。”这是杭州瘫痪青年胡世根的深切感受。
1967年,胡世根在他妈妈刚去世两个月后,突然婴儿时留下的疾病复发,下肢瘫痪。不久,他长期卧病的父亲也去世了。17岁的小胡看着身边唯一的亲人小阿妹,感到痛苦和绝望。生活对他来说才刚刚开始,以后的漫长岁月该如何度过呢?小伙子没有想到,政府和当地居民委员会的干部对他们兄妹的生活早已作了妥善安排。他父亲生前所在单位给他们送来了抚恤金,后来又给他妹妹安排了工作,居委会主任俞桂珍和潘爱凤两位老大娘,经常帮助他兄妹俩具体计划生活开支。从1975年起,街道办事处又每月给小胡送来救济费。许多干部、群众常来看望这一对兄妹,并对他们说:你们无父无母,党和政府是你们的靠山,我们就是你们的亲人,帮助你们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14年来,小胡的脑海里留下了多少难忘的记忆啊!炎炎夏日,大娘们给他买好了短裤、汗衫;天寒岁暮,居委会送来了棉衣、棉裤,给他床上添上了新的棉花胎;春节,居委会的干部还带上年糕、粽子去他家慰问。去年夏天,小胡患褥疮感染,烧到40度,两脚都肿了。潘爱凤老大娘连忙把他送进医院。小胡住院二十多天,潘大娘经常去照顾。小胡出院以后,医疗站的老医生又每天上门为他打针、换药。整整两个多月里,无论晴天雨天,从未耽误过。多少年了,小胡外出都是坐在小方凳上,靠两手移动方凳慢慢前进。前年,国家专门替他买来一辆手摇三轮车。从此,坐着三轮车,他可以外出买东西;也可以游览美丽的西子湖。这种种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难道不是同父母一样细致和周到!?
小胡家住在一个居民大院里,左邻右舍也象亲人一样地关心他。他家楼上一对姓王的兄妹,妹妹常为他烧中午饭,哥哥常背他去理发、看电影。同院有一位被众人尊称为“外婆”的老大娘,对待小胡真象外婆一样亲。小胡病了,“外婆”给他烧水煎药;节日,“外婆”帮他家搞清洁卫生。……一颗颗火热的心,一双双友谊的手,给小胡带来多少温暖,增添多少力量啊!
“我不能一辈子依靠国家,我也要用自己的双手为国家创造财富。”小胡一再向居委会提出这样的要求。1979年,他终于被安排到街道办的建新电刷厂当工人。每天清晨,他摇着三轮车准时上班,从不迟到早退。
小胡欢喜动脑筋,同样尺寸的煤精,其他工人做96块电刷,他反复琢磨,做出了106块。电刷上的一端,过去是用手工磨制成圆形,工效很低。小胡在大家的帮助下日夜思索,终于设计、制造了一种加工工具,把手工磨制改为机械操作,既节约原料,又使工效提高了二十几倍。最近,厂里总结评比,工人们一致推选小胡为全厂的生产积极分子。
小胡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不由得回想起妈妈时常讲过的外祖父的遭遇。小胡的外祖父一只脚受伤,也是个残废者,但这位鞋匠在旧社会却终日不得温饱,不到40岁就死于穷困潦倒之中。外祖母生活无着,被迫去别人家当保姆,经常被主人拳打脚踢,不久也凄然死去。小胡常在心中默想:亲爱的外祖父、外祖母,你们能想到,双脚瘫痪的小外孙,今天生活在温暖的阳光下吗?
新华社记者 周祖佑


第4版()
专栏:

象黄继光那样战斗和生活
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在建设现代化革命军队中,涌现出大批先进单位和个人
据新华社武汉2月22日电 新华社通讯员李向平、记者孙茂庆报道: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去年广泛开展“象黄继光那样战斗和生活”的教育活动,激励广大指战员在各自的岗位上继承并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为建设现代化的革命军队而努力奋斗。一年来,这个部队又涌现出三千多名优秀义务兵以及神枪手、神炮手和技术能手,还有数千名先进人物和大批先进单位受奖立功。
这个部队党委认为,为人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是我党我军的传家宝。今天向现代化目标进军,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因此,他们广泛组织部队开展“象黄继光那样战斗和生活”的教育活动,并且邀请一些战争年代的老英雄、老模范到基层连队讲黄继光生前的光辉思想和战斗业绩,讲本部队的光荣传统。干部战士纷纷自觉地学习英雄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在各种战斗任务面前不畏艰险,争当先锋。
“上甘岭特功八连”三次被确定在高难度的军事训练课目中担任先行连。全连指战员学习先辈在上甘岭战斗中坚守坑道十四昼夜的革命精神,勇挑重担,敢破难关,每次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去年以来,这支部队有四百五十多名干部战士在手榴弹即将意外爆炸、战友不慎触电、小孩落水以及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威胁的时刻,临危不惧,舍己为人,谱写了一曲曲共产主义精神的凯歌。
最近,这个部队党委从去年立功受奖的六千三百多个先进单位和个人中,评选出20个连队和个人,树立为全部队学英雄、发扬革命精神的标兵,并向所属各部队发出了大力发扬革命精神、建设高度精神文明的通知,要求所属各单位进一步用革命传统教育部队,造就共产主义一代新人。


第4版()
专栏:

天津市财贸系统团员青年广泛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
一百八十名“商业小行家标兵”受表彰
据新华社天津二月二十一日电 中共天津市委财贸部、市财委、市总工会和共青团天津市委今天联合召开
“商业小行家”表彰大会,并向一百八十名“商业小行家标兵”颁发了奖状。去年以来,天津市财贸系统广大团员、青年开展“学雷锋、树新风,争当商业小行家”活动,涌现出一批文明售货、礼貌待客的先进人物,有七百零八名青年被评为“商业小行家”。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市财贸系统的团员和青年在学雷锋活动中共为顾客做好事三万六千多件,收到顾客表扬信七万多封。他们还采用代买和包送商品上门的办法,为全市九千二百多孤老户和困难户服务,受到广大群众赞扬。
被评为“商业小行家标兵”的中原公司针织部涤纶服装售货员宋瑛,为自己规定了“三留一送”的服务方法:当顾客一时买不到自己喜爱的衣服时,她让顾客留下姓名、地址、电话,货一到立即通知顾客,或下班后把货送到顾客家里。她还热情地为外地顾客服务。今年春节前夕,她应新疆、内蒙古等地二十多个顾客的要求,为他们邮购了衣物。宋瑛还学会了织补涤纶服装技术。去年,她用业余时间免费为顾客织补了一百三十多件衣服。
在争当“商业小行家”活动中,许多青年、团员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地战斗在平凡的岗位上。
被誉为“修脚小行家”的天津华清池修脚工潘丽华,顶住旧传统观念的压力,不怕讽刺挖苦,以雷锋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刻苦钻研技术,熟练地掌握了脚垫、鸡眼、脚瘤等十几种脚病的治疗方法。为了更好地解除病人痛苦,她还和老师傅一起研制成功了十几种治疗脚病的药膏。


第4版()
专栏:新风赞

邻里之间 亲如一家
在上海人民路久兴里八号的大门里,挂着一面锦旗:“亲如一家”。“亲如一家”四个字,是这儿人们邻里关系的真实写照。住在这幢三层楼房里的16户人家,团结友爱,相互关心,从来没有为生活琐事红过脸、吵过嘴,邻里之间的文明风尚在黄浦江畔传为美谈。
退休小学教师虞蕙舫住在这里已经30年了。她一直象老师关心学生一样地关心着邻居家孩子们的学习问题。楼房里的孩子们都亲昵地叫她“奶奶”。她家里订着十多种报纸和杂志,供小朋友们阅读。孩子们放学回家或节假日,都爱上她家看书。她的家简直成了一个小图书馆。
虞蕙舫关心邻居,邻居们也关心着虞蕙舫。1979年春节的一天,虞蕙舫外出不慎摔了一跤,右腿骨折。她从医院包扎回来时,许多邻居已闻讯等候在她家里帮助照料。在虞蕙舫养病的半年多时间里,住在二楼亭子间的丁美如考虑到虞蕙舫的女儿不在家,儿子照顾病人不方便,便主动为她烧饭做菜,每天晚上为她端水端尿盆,总要把一切安排妥当后,自己才去睡觉。楼房里的孩子们也都来看望“奶奶”,围在她床边问长问短。
住在这幢楼里的上海石灰厂厂长、共产党员俞永濂和妻子包华娣,对邻居的孩子们的学习也十分关心。去年夏天,邻居家的孩子张霞昌要考大学,张家的住房光线暗,不通风。为了让小张有一个稍好的学习环境,俞永濂夫妇主动提出欢迎张霞昌随时去他们家复习功课。现在张霞昌已是华东化工学院的学生了。谈起他参加高考时获得的优异成绩,他总要感谢俞永濂一家对他的关心。
住在底层的汪杏娣,是去年冬天才搬来的,丈夫因工伤死亡,她一人拖着两个不满十岁的孩子。住在对面的70岁老人张润兰见杏娣上班后孩子没有人照顾,便主动当上了“义务保姆”。她对杏娣说:“我也是年轻时没了丈夫的,你的难处我有体会。你放宽心好了,大家会帮助你的。”短短几句话,温暖了杏娣的心。一天,汪杏娣因厂里有事,晚上九点多钟才下班回家,她一看孩子不在屋里,顿时着急起来,正要外出寻找的时候,张润兰走过来告诉她:“孩子在我家睡了。”汪杏娣看到酣睡的孩子时,激动得流下了热泪,连连说:真是远亲不如近邻,这里的邻居太好了!
平时,邻居们相互关心帮助的事就更多了。楼梯、走道、晒台、阴沟,大家争着打扫。天突然下雨了,晾在外面的衣服、床单有人帮助收进来,折叠好,哪家来了客人,遇到主人不在家,有人帮助招待。青年沈哲毅热心为大家买书、分送报刊,被邻居们称为“义务书报员”;女青年彭彩娣经常为各户裁剪衣服,被大家誉为“众家裁缝”。几户双职工都说:邻居们这样亲如一家,我们在外面工作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有的人家干脆把自己房门的钥匙也交给了邻居。
新华社记者 谭 军
新华社通讯员 李伦新
(本报有删节)


第4版()
专栏:

南宁市第十八中学采取多种形式
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
据新华社南宁2月22日电 南宁市第十八中学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取得很好的效果。
去年以来,这个有五百多名学生的初级中学里,110人被评为三好学生,二百多人被评为学雷锋树新风积极分子。全校呈现一派勤奋学习、团结友爱、尊师爱生、文明礼貌的好风尚。
1979年9月,这个学校在创建初期曾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许多青少年由于生长在新社会,不了解中国旧社会的苦难,不懂得外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缺乏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基本认识,因而,往往出于幼稚无知,盲目地羡慕外国资本主义社会,甚至错误地把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看作是束缚民主、自由和幸福的桎梏。
基于这一情况,学校党支部认为,对青少年学生必须从小就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学校根据青少年的特点,采用报告会、讨论会、故事会、诗歌朗诵会、文艺演唱、广播、墙报、板报等各种形式,在全校进行宣传。通过这些教育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革命道理。
去年,这个学校的初二(二)班,围绕着“革命前辈献身打江山,后一代应当怎么办”这一主题,举办故事会、诗歌朗诵会和排演文艺演唱节目,颂扬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许多学生通过这一活动,受到很大的教育。


第4版()
专栏:

全国三十多所大、中专学校为西藏培训干部和专业人才
新华社拉萨2月21日电 全国有三十多所大专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为西藏培训干部和专业人才。它们是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政法干校,陕西、四川等地的农学院,上海、江苏等地的师范院校,江西、湖北等地的财经学院,辽宁、黑龙江等地的医学院,以及各地的银行、卫生、农机学校等。
目前已有三千多名干部和专业人员陆续从这些院校结业,返回西藏。其中的一千多名医务人员,经过内地几年的培训,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过去西藏工业、财经、农牧业的管理干部很缺,经过内地有关院校的大力培训,现在这方面的管理力量也得到了加强。


第4版()
专栏:

西藏自治区落实党在牧区的经济政策,藏北牧民去年年终分配显著增加。这是那曲县红旗公社一队社员央金(左)分配结束后在拉萨市场上选购商品。
新华社记者 才 龙摄


第4版()
专栏:

天柱县开展勤工俭学促进民族教育发展
据新华社贵阳2月22日电 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较快地普及小学教育?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的作法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在全县开展勤工俭学。
天柱县地处苗岭林区,侗、苗等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97%。1971年以后,全县中小学恢复和发展很快,学生人数由原来的27,000名增加到45,000多名。但同时出现了教育经费不足,校舍、教学设备不够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在全县各类学校开展以“小秋收活动”为主的勤工俭学活动,仅两年就收到了较好效果。通过勤工俭学,不但增添了校舍和教学设备,还解决了全县八百四十多名民办教师的工资补助、医疗费、福利费,减免了部分学生的学杂费、书籍文具费和少数学生的吃穿问题。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做到了小学基本普及,中学教育得到了积极发展和提高。
天柱县的民族教育所以得到巩固和发展,关键是县委加强了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县委把普及小学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经常了解和掌握学校教育和勤工俭学的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第4版()
专栏:实干家

陈跃祖——设计和改进飞机瞄准具
空军某修理工厂的修理工程师陈跃祖,在其他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协作下,革新改进了三种飞机轰炸、射击瞄准具,研制了一种新型瞄准具,解决了一些大研究所大工厂没有解决的难题,为提高人民空军的战斗力作出了卓越贡献。
陈跃祖1955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物理系,分配到空军某修理工厂。为了提高某型歼击机的瞄准具性能,他作各种观察、试验、研究,失败一次,改进一次,毫不灰心。在工人的配合下,他先后试验了一百多次,才革新成功。
陈跃祖搞科研总是把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动脑又动手,既求创新,又从实际出发。某型飞机的瞄准具原来是一用的,要改为三用,困难很多。他深入部队,听取飞行员和机务人员的意见;接着,从理论上深入研究,提出一个个方案,同工人一起讨论,一起制作机件,一起装配调试,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项革新任务。
本报记者 胡德荣


第4版()
专栏: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首届年会在京结束
据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首届年会今天在北京结束。
这次年会共开了五天。出席这次年会的有19个民族的专业和业余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教学工作者一百多人。会上宣读了七十多篇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论文,讨论了少数民族文学的界限划分、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等问题,交流了学术经验。年会还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集刊》。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是1979年6月成立的。


第4版()
专栏:祖国各地

湖北省发现特大银钒矿 广东省新发现大理石矿
湖北省地质局去年在找矿工作上取得一系列新成果,发现、肯定了数处重要的工业矿床。其中兴山县白果园银钒矿通过调查证实是一个特大型银、钒复合工业矿床,该矿的品位和厚度变化都比较稳定,质量特优。现已控制的矿体长1.8公里,平均含银量每吨为107克,初步匡算储量超过大型规模。此外,还伴生有硒矿、锗矿,均可综合利用。最近,国外有关专家参观了该矿外围,也对这处银钒矿表示肯定和好评。
地处粤北山区的广东省英德县,最近又新发现了大型矿种——大理石矿。初步探明大理石矿分布在全县18个公社,储量在十亿立方米以上。已和外商签订了两宗年产共值930万美元的大理石生产合同。县社队企业局正在组织社队有计划地进行开采。
英德县新发现的大理石矿,绝大多数是露出地表、连结成片的大矿带,易于露天开采。据地质技术人员掌握的资料,大湾公社青坑一带五个大队方圆二十多平方公里的大小石山和坡地表土下面,尽是大理石。张陂公社的莲花山,仅露出地表的乳白和白底灰纹两类大云质大理石储量就有五千万立方米。


第4版()
专栏:祖国各地

四川省发现古老的显孔攀鼠
在大熊猫栖息的四川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我国科学工作者捕获到四只显孔攀鼠。这种古老的小鼠属鼠亚科新种,是国内外迄今从未发现过的。
这种小鼠营攀缘生活,额部又有一对孔径零点六八毫米的小孔。显孔攀鼠生活在海拔二千五百米左右的横断山脉北部地区。食物以草籽和嫩叶为主。捕获的四只小鼠,最大的体重二十克,最小的八克。


第4版()
专栏:祖国各地

滇西鳌凤山麓发现两千年前墓葬群
在云南西部剑川县鳌凤山麓,首次发现大批两千多年前战国至西汉的墓葬群。
经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一个多月的发掘,已经清理了330座墓葬,出土青铜器一百五十多件、陶器一百八十多件。他们先在农耕土下面发现120座用陶瓮、陶罐埋葬儿童的瓮葬墓和成人骨骼烧成粉末的火葬墓;在这批墓葬下层,又发现210座葬式复杂的竖穴土炕墓,其中有仰身直肢葬,将四肢砍下放于身旁或骨盆两侧的肢葬,男性仰身直肢、女性侧身屈肢面向男子的合葬。随葬品有青铜器、陶器、石器、海贝等。青铜器中除兵器外,还有手镯、耳坠、戒指、头箍等装饰品。还发现了浇铸青铜器用的石范。


第4版()
专栏:祖国各地

福州出土一批青瓷器
最近,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修缮“闽王墓”的过程中,从另一座残墓中出土了四系罐、盘口双耳壶,以及花扦器、单管扦器、五盅盘、三足盘、双耳罐、唾盂、焦斗、盆、砚、瓶、罐、虎子、带托座的杯和碗、钵等一批制作小巧玲珑的青瓷器。另外还有一枚“五铢”铜钱,经考证乃系隋朝所铸。


第4版()
专栏:祖国各地

楚雄州建成水电站三百多座
云南省楚雄州近年来水电事业发展较快,去年底全州已建成中小型水电站三百多座,总装机容量一万九千二百千瓦,年发电量三千万度。架设输电线路八千多公里,初步形成了输电网。全州十一个县全部接通国家电力网。全年城乡用电二亿八千万度,87%的社镇和60%的生产队与半数以上的农户用上了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