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2月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漫谈

  人类能够养活自己
  ——展望明天的食物
  卢继传
当人类跨入二十一世纪时,这样惬意的一天终将会到来:在冰雪皑皑的严冬,人们照样可以不受时令影响地生产出鲜甜可口的西瓜、营养丰富的各种蔬菜。但它们不是生长在地里,而是由食品工厂生产出来的。与此同时,一些肉食品也将由大豆、植物叶子、石油废料等加工制成。人们也许会问:这样的事情真有可能实现吗?这样的食品究竟怎么样?答复完全是肯定的:你不必担心,人造食物的营养价值、味道与天然食物相近或完全一样,而且经济实惠,有益健康。
近年来,粮食问题确实使许多国家陷于苦恼,饥饿成为当前世界最具威胁性的问题之一。据预测,到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将由现在的45亿增加至60亿;100年内,世界人口预计将达120亿。按照传统的食物生产方式,人类势将陷于粮食的严重危机。因此,在致力控制人口、努力生产更多食物的同时,必须向人工合成食物的新领域进行大胆探索和突破。六十年代以来,人们成功地合成了蛋白质和核酸。于是,科学家们设想:既然可以在实验室合成蛋白质,也一定能够从无机物和有机物中获得蛋白质,以配制出各种食物,从而使食物的生产工厂化。
这不是幻想。早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英、美等国先后建立了蛋白质工厂,从事研究,并且获得了初步的可喜成就。英国石油公司采用石油废物——瓦斯油和烷烃作原料,合成了蛋白质,1974年产量已达十万吨。美国已有八家公司建立了石油蛋白质工厂。日本、苏联也以矿物作原料生产蛋白质。上述以矿物合成的蛋白质叫单细胞蛋白。已经知道,农牧业副产品的下脚料、天然气、煤炭、废气和炼油的副产品和废物——瓦斯油、甲醇、乙醇等都可用作生产单细胞的原料。科学家还致力于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转变成碳水化合物,以实现人造粮食。这种被称为“绿色工厂”的工厂,不久也将逐渐在世界上出现。
人们知道,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单细胞蛋白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达50%至70%,经过精制后,可供人们食用。美国阿莫科公司用乙醇生产的酵母蛋白,掺入天然食物,制成面包和面条,味美可口,如同真的一样。
单细胞生物繁殖极快。比如酵母,仅在三至五小时内即可繁殖一代,重量增加一倍,比之人类传统的从畜禽类中获取蛋白质要快得无法比拟。可以说,这一成就简直已使人类掌握了打开食之不尽的食物宝库的金钥匙。据报道,去年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建成的一座六万吨甲醇蛋白工厂,其产品所含蛋白质量相当于一万亩地所产大豆的蛋白质含量。
饶有兴味的是,有些国家从大豆中提取的蛋白质,已被广泛用于制造各种食品,价廉物美,博得“植物肉”的美称。1975年美国人造肉食品产量约五万吨,1980年增加到45万吨;人造奶已列入小学生的早餐食谱。加拿大、日本等国也在积极发展人造肉类,预计到1990年即可达到天然肉消费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去年,我国旅大市也首次用大豆制成人造肉,味美价廉。
获取蛋白质的途径是宽广的。例如,从植物的叶子也能提取蛋白质。全世界有35万多种植物,如今被人类用于食物的仅3,000种。不难想象,植物界也将会为人工合成食物提供广阔的天地。
人造粮食和食物的来源不仅前途无量,而且具有特殊的优越性。首先,人们可以按照科学饮食标准配制符合人类健康需要的食物,既含有丰富的养料,又不象动物肉类含有过多的脂肪和胆固醇。同时人造食物不需土地种植,可直接从工厂中培育出“蔬菜”、“瓜果”和其他食物,也不受地区、气候的限制,不怕水、旱、虫、雹等自然灾害,一年四季都能按需生产,而且不受环境污染。
未来的日子,人们将向植物、微生物、工业废物以及向水和空气要“粮食”。这一重大的课题已日见端倪,光辉的前景终将在地平线上出现。当然,还要有个艰巨的过程,但是这项探索正在激励科学家们朝着这一目标前进。结论自应是:人类能够养活自己!


第7版()
专栏:

  漫步贝尔格莱德的“王府井”
  朱维群
初来贝尔格莱德的外国人,要是问起哪儿是这座城市最繁华的地方,当地人准会不加思索地回答:米哈伊尔大街。米哈伊尔是十九世纪为塞尔维亚摆脱土耳其人统治作出贡献的一位大公。1867年4月,奥斯曼帝国象征性地向他交出贝尔格莱德城堡的钥匙,从而结束了土耳其长达五个世纪的统治。这条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街,是贝尔格莱德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又历来是城市商业最集中之地。当地人是如此喜欢它,称它是一条有着自己的气息和自己的节拍、情绪的大街。在来到这儿的中国人看来,它的地位与王府井大街在北京的地位十分相似。
米哈伊尔大街比王府井还要窄些,长约一公里。街道两侧一个紧挨一个地排列着富于上个世纪气息的建筑。这里有三个大百货商场,三家银行和二十多个文化设施。因为每天都路过这里,所以我天天都能浏览这条大街两侧的橱窗。这些琳琅满目、色彩变幻的橱窗,堪称最能迅速反映商品供求、价格和时令变化的博览会。它们从不上门板,彻夜灯火通明。夏季伊始,橱窗里的模特儿早已换上夏装或游泳衣,套上救生圈;秋叶刚落,它们已换上冬装或皮衣,蹬上滑雪板。每件商品无论大小都标有价格。我发现这些小牌牌于顾客和路人大有方便。人们只需在橱窗外溜上一眼,就大体知道了价格状况,无需象在我们国内,必须挤进去好一会,才能问到你想知道的商品价格。中国货在这里颇有地位,手表、相机、玩具、体育用品、瓷器、刺绣品到处可见。有次碰到一位老太太,她买到了一对杭州绣花枕套,高兴得指着商标问我杭州在哪里。然而中国货也不总是那么神气的,有段时间街上的推销摊摆满来自我国的小暖瓶,售货员说质量差,得降价处理。
这里最明显区别于我国的经营特点,恐怕要算开架售货了。除了首饰、录音器材、摄影器材、钟表、高级化妆品等外,一般都摆在货架上,任凭顾客自己去挑选。由于开架售货,服务员的主要任务是填货单、收款、回答顾客的提问。可能是因为在欧洲人中比较特殊吧,每当中国客人在一处多站一会,售货员很快就会过来亲切地打招呼,询问你需要什么帮助。
米哈伊尔大街不仅是一条商业大街,还是一条文化街,街上有一个阅览室,备有世界各国的报章杂志,有电影院和画廊。对于在贝尔格莱德进修的中国学者来说,这里最有吸引力的要数那规模大小不一的十多家书店了。南斯拉夫文化事业发展很快,书籍出版种类很多。但因人口较少,民族又多,所以每种书印数很少,价格自然也较高。
米哈伊尔大街历史上曾跑过马车、马拉有轨车、电车和汽车,现在已禁止车辆通行,完全是步行者的天下。在车辆如流的贝尔格莱德,这里显得简直是块饶有兴味的宝地。每当夜幕降临,霓虹灯下,人们从四面八方流向这里,摩肩接踵,漫步徐行。空气中飘散着小商贩们沿街售卖烤玉米、炒栗子的香味。咖啡店的白色桌椅,摆满一切可能利用的空地。而当深夜来临,人流散去,身着桔红色工作服的清洁工人就驾车来到这里,用水龙头把街道冲得干干净净。
尽管米哈伊尔大街如此热闹,却并不妨碍它的另一种主人——鸽子在这里安居乐业。它们在街心昂首阔步,旁若无人。每当有人喂食时,鸽群就会象旋风似地从四面八方飞来,密密麻麻地聚到人们脚下,从没有人恐吓和伤害它们,从而使这条大街显得是那样别有情趣。


第7版()
专栏:友谊之花

  更续马可·波罗缘
狭长的小小的利多岛,紧紧依偎着意大利的水上名城威尼斯。它那碧波拍岸的海滩,风光如画,被称为“欧洲修整得最漂亮的海滩”。去年八月中旬,利多岛海滩的一角筑起了富丽堂皇的圣马可广场和一座中世纪的公爵府,它们完全仿照古代的建筑,用木头、泥灰建成。电影艺术家们把它们打扮得如此绚丽,造型逼真,维妙维肖。在宽阔的广场上,穿着中世纪长袍的男女老幼,穿梭往来,笑语盈盈。靠近广场一边的海滩,停泊着两艘古代的巨大帆船,高高的桅杆上飘扬着绣有狮形城徽的鲜艳彩旗。蓝天白云,阳光熠熠,使它显得格外色彩绚烂。17岁的年青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海滩上依依不舍地同未婚妻话别,准备搭船启程,前来东方文明古国——中国。马可·波罗出海远航的这番景象是如此动人,把人们带入古远的1271年,沉浸在十三世纪马可·波罗奇迹般的探险旅行的情景中。这是中意两国首次合拍的大型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开拍的一些场面。
十三世纪马可·波罗不远万里前来中国,开拓了中意两国人民友好史上闪光的一页。七百多年后的今天,中意两国电影工作者携手合作,使这段友谊史实再现,定将给中意人民友好画卷增添新的色彩。
这部电视片将反映马可·波罗1271年从威尼斯启程,1275年抵达中国直到1292年离去的漫长、曲折的经历。按照计划,从威尼斯起拍,之后将沿马可·波罗前来中国的路线,沿途拍摄。摩洛哥的历史名城、宗教圣地耶路撒冷,峰峦起伏的帕米尔……都将在影片中一一再现。马可·波罗经过三年多的艰难旅途,终于在1275年到达当时元朝的上都,即今天的内蒙古多伦县。马可·波罗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先后在中国任官职17年,行踪从北到南,几乎遍及中国。电视片中马可·波罗将出现在北京、承德、桂林、苏州、无锡等名城。整个电视片的四分之三将在中国拍摄,它将使世界观众能够饱览中国的锦绣河山。中国的25个城市将被摄入镜头,有数以千计的中国演出人员参加,仅古代服装就制作上万件。继在中国拍摄之后,摄制人员将到日本继续拍片。
全片共为八部,每部放映一小时。整个拍摄工作计划在一年内完成。除中国与意大利外,美国、日本有关方面也参加摄制工作。27岁的美国青年演员蒙迪·帕廷金在影片中扮演马可·波罗。帕廷金原是美国话剧演员,常在百老汇演出。这次他是头一回在外国拍摄影片中担任主角。此外,美国演员安妮·班克罗夫特、英国演员托尼·沃格尔、德诺姆·埃利奥特也将担任重要角色。影片的制作人员阵营强大,经验丰富。导演朱利亚诺·蒙塔尔多,是意大利著名的电影工作者。中国方面由著名导演谢铁骊带领人员参加。
这部电视片预计耗资1,600万美元。据意大利电视台透露,已有七十多个国家表示将购买该片播映,目前已有12个国家签订了一千三百多万美元的购片合同。这一切向人们预示,《马可·波罗》电视系列片将会受到世界各国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
金中和 文
徐锡林 题图(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黄金遍地梦魂牵
  ——澳大利亚新的寻金热潮
  陈封雄
澳大利亚南部小城本迦瑞的一位名叫依甘的画家,不久前外出写生时,在一个旧矿区附近支起画架,忽然触到了一块硬物。挖出一看,原来是块价值9,600美元的黄金。紧接着,一个墨尔本学生,跑到一个废金矿去碰运气。他用960美元买了一个金属探测器,居然也“财星高照”,探得的碎金块竟卖了八千多美元!
消息传开后,澳大利亚重又兴起全国性的淘金热。那些由于黄金价格长期在低水平徘徊而被弃置的旧金矿,突然又成了大批财迷趋之若鹜的“圣地”。这种热潮由于近两年的金价狂涨迅即形成汹涌的波澜。连家庭妇女、退休老人、当地土著甚至旅游客人都投入了寻金的“壮举”(见下图)。大资本家当然更不后人,已有两家矿业公司筹资数百万美元,开始了新的发掘。
最吸引人的是澳大利亚西部沙漠边缘的两个地方,人们称之“金三角”和“黄金里”。那里在十九世纪中叶曾因开采金矿繁荣过。如今到那里的“寻金客”,大都学过《寻金一日通》这门课程,学的是如何使用探测器,如何辨别真金,何处容易发现黄金等。由于接二连三地有人一夜之间变成了富翁,就使更多的黄金迷蜂拥而来。最哄动的是去年9月,有两个人在卡尔古利以北一个兔子窝里挖到了一块金子,后来虽按低价也卖了一百万美元;更有趣的是,一对从新西兰来的夫妇,带着孩子驾驶汽车经过“黄金里”,孩子忽然哭个没有完,他们只好把车停住。妻子忙于哄孩子,丈夫半心半意地拿着新买来的金属探测器在附近转了一阵,居然探出一块值价14,000美元的黄金。
当然,决不可能人人都会成富翁,失败的例子还是占多数。一位叫约翰·哥达的美国人,假期带着妻子长途跋涉1,200公里,结果一无所获。他怅然叹息:“我只挖到一只马蹄铁!”
突发的黄金热潮已使那些金矿老板重新大动其脑筋。目前澳大利亚黄金年产量为63万盎司。据他们估计,到1985年,产量很容易地会增长两倍。“西方矿业公司”已宣布将在维多利亚州的一个矿区投资一亿二千万美元。黄金梦是迷人的,它使一些人欣喜若狂,但也使多少人失望懊丧!(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谷汲舞步祈丰收
日本各地都有本地区的民间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或带有神话色彩,或反映人们对生产劳动的愿望,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为当地居民所重视,成为他们一年之中的重大庆祝活动。日本岐阜县揖斐郡的谷汲村,每年二月春临大地时,都要举行这样的庆祝活动:人们穿起民族服装,胸前挎着大鼓,身后背着五米高的状如禽鸟尾羽的“彩挠”,来到谷汲山华严寺前,跳起谷汲舞。谷汲舞亦称求雨舞和丰收舞,人们以这传统的歌舞来祈祝新的一年五谷丰登。(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春节在越南
正是桃红柳绿时,爆竹声中迎新春。和我国一样,春节也是越南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
越南的春节不仅与中国同是一天,而且许多习俗都极相似。越南人也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春节将临,店铺里出售鞭炮和各种传统年货,家家户户包粽子。粽子与我国两广、福建等地的差不多。人们用年画、桃花等,把家里装饰一新,家家大门贴上对对大红春联。春联早先是用汉字写的。文字实行拼音化后,春联才逐渐改用拼音文字。但是仍按方块字的格式从上往下书写,上下两联相对。
鞭炮声从阴历年底开始,一直要响好几天,特别是除夕,通宵达旦响个不停。阴历除夕“守岁”和大年初一“拜年”的习惯,中越两国也一样。越南春节放假三天。为了全家团圆,在外地工作的人往往都在年三十晚前赶回家。在城镇,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熙来攘往。姑娘们身着色彩鲜丽的越南旗袍和洁白的绸裤,孩子们边玩边放鞭炮,这一切更增添了节日的春意。人们往往玩到零时以后才乘兴而归。正月初一开始,人们探亲访友,互致美好的祝愿。胡志明主席在世时,常在春节写诗祝贺,初一零时向人民发表祝贺新春的广播讲话。
由于越南的阴历和节令也与我国一样,按照天干地支纪年,所以也有12属相。仅有一点不同的是,中国卯年属兔,越南卯年属猫,其余11个属相则完全相同。今年春节即将到来,但是如同过去几年的春节一样,由于越南当局推行穷兵黩武政策,已使越南民生凋敝,春节日益失去原来的欢乐,而被罩上越来越阴郁的气氛。 山石


第7版()
专栏:

  刊头画片:春到富士山。


第7版()
专栏:

  日本的节日
日本的节日有两类:一是政府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上规定的节日,另一种是民间流传的民俗节日,以下是政府规定的几个主要节日:
元旦过去日本也象中国一样过春节:除夕之夜,一家团聚守岁,吃越岁面。新年第一天早晨,在家中的神佛牌位前礼拜,然后互相拜年,饮屠苏酒,吃“御杂煮”(年糕汤)。但这些习俗如今在城市中已不多见。现在日本人已把过阴历年改为过阳历年,以元旦作为祝贺新的一年开始的节日,并把阴历年的一些习俗移到阳历新年。当元旦零时的钟声从电波中传来时,一家人共祝新年,祈祷幸福。
建国纪念日 (二月十一日)过去称纪元节,是纪念传说中神武天皇即位的日子,战后一度废止,一九六六年又恢复。这天在城市中很少有活动,但在农村中仍有祭拜神社等事。
儿童节分为三月三日的“雏祭”(女孩节)和五月五日的“鲤日”
(男孩节)。五月五日这天,日本各地都可以见到飘扬的鲤鱼旗。这种风习据说来自中国的鲤鱼跳龙门故事,有“望子成龙”之意。女孩节这天,大人向女孩赠送优美的娃娃,有女孩之家还要在家中设“雏坛”,有祈望女孩性格淑顺之意。
敬老节(九月十五日)这是战后新规定的节日。这天人们到退休老人家中表示慰问。这个节日对社会上形成尊重老人的风尚是有影响的。
文化节(十一月三日)这一节日也是战后新规定的。政府对知识分子的授勋和慰问活动,一般都在这天举行,以示对知识分子在发展国家文化方面所作贡献的鼓励。
感谢劳动日(十一月二十三日)战前称为新尝节,由天皇亲自将他在皇宫中收获的新谷供神,庆贺丰收。人民之间,特别是在农村,还有举行演戏、灯会等庆贺活动。
除上述节日外,各地还有地方性节日。这类节日中,有些是随着佛教传入日本的。由于文化上的接近,许多节日风习都和中国节日风习相近。例如五月五日,也有类似中国端午节的活动,八月十五日也过中秋节。此外还过清明节、乞巧节以及二十四节令中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这些活动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很亲切的。 夏应元


第7版()
专栏:

雄鸡(版画) 〔英国〕顿尼克立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