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81-02-19

1981-02-19新闻联播 文字版

南斯拉夫稳定经济的初步成果

第7版()<br/>专栏:<br/><br/> 南斯拉夫稳定经济的初步成果<br/> 杨元恪<br/> 近几年来,南斯拉夫经济在不断迅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它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前进的。在刚结束的1976—1980年中期发展计划期间,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5.7%,工业产值每年增长6.9%,就业率每年增长4%,生活水平每年增长5%。但是,由于世界能源危机的冲击,加上南斯拉夫经济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由于追求高速发展,因此投资大,基建战线长,人民生活水平也提高过快,结果消费较大,同国家的财力和物力不相适应。此外,还有自治制度在某些方面贯彻不力,中央、地方、企业之间协调不够,仍有本位主义、分散主义等,这一切使困难进一步加剧了。<br/> 1979年,南斯拉夫外贸逆差高达63亿美元,国际支付逆差达37亿美元,各种消费超过实际可能,通货膨胀率很高,外债猛增。1980年又遇到新的不利条件:1月初铁托病重,于5月4日去世;农业遇到严重灾害,粮食减产,农业总产值比1979年下降2%。但是半年多来,南斯拉夫举国上下,全力以赴,为大力贯彻铁托在世时制定的稳定经济政策而斗争。南斯拉夫在重视进一步发展自治制度、发挥经济手段作为稳定经济的根本途径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由联邦政府制定一系列具体措施。去年夏天,议会和政府机关打破惯例,在年度休假季节做了大量工作。经各方磋商,联邦政府制定了稳定经济的“一揽子措施”。它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0年6月第纳尔贬值30%,目的是促进出口,限制进口,改善国际支付状况;第二阶段主要包括“冻结”和“调整”物价、部分商品自由定价、压缩1980年社会计划指标、厉行节约。第三阶段是把稳定经济作为长期战略任务,纳入1981—1985年中期发展计划。<br/> 经过这些艰苦的努力,1980年取得了如南斯拉夫同志形容的“令人鼓舞的”成果。1980年同1979年相比,出口增加了32%,进口只增加了7%,外贸逆差因而减少了12亿美元。由于外贸赤字减少和非外贸收入增加,去年国际支付逆差减少到20亿美元。在调整生产增长率和压缩消费方面,成绩也是“令人满意的”。1980年工业生产较1979年增长4.5%,达到了调整后的计划指标。各种投资、一般消费(联邦国防、行政开支),共同消费(卫生、文教、体育等)均有所压缩。特别是个人消费方面,长期来生活水平的增长快于生产率的增加,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去年为稳定经济,南斯拉夫下决心降低个人实际收入,即比1979年降低了7%,做到低于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br/> 通过改善经营和提高生产率来增加企业收入的方面也有一定的进展。据统计,1980年1—9月,企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7.17%;1980年1—10月,企业投资比去年同期增加22.17%。<br/> 市场某些商品短缺,是很敏感的问题。经过各方努力,咖啡、洗衣粉、食用油等商品供应紧张状况有了缓和。<br/> 经过长时间的全国一致努力,一个自下而上的新的中期发展计划(1981—1985年)终于订出来了。这个计划体现了稳定经济的精神,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增长指标,在社会总产值、生产投资、工业产值、进口、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都放慢速度,而劳动生产率、出口等方面却提出较高指标。如在今后五年里,社会总产值计划增长为4.5%,而1976—1980年期间实际为5.7%。<br/> 南斯拉夫领导和人民清楚地认识到,1980年虽然取得了这些令人鼓舞的成果,但却是有限的,初步的,困难仍十分严重,克服困难的斗争仍极为艰巨,如通货膨胀尚未能够控制,外贸逆差仍然很大,外债不断增多等。目前,南共联邦领导、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把稳定经济当作一项战略任务来看待,他们是有信心、有决心和有办法的。可以相信,他们定能不断战胜困难,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继续前进。

巴基斯坦“白色金子”

第7版()<br/>专栏:巴基斯坦通讯<br/><br/> 巴基斯坦“白色金子”<br/> 新华社记者 沈毓强 戚德良<br/> 巴基斯坦接连两年棉花丰收,这对巴基斯坦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月间,正是巴基斯坦的轧花季节,我们来到巴基斯坦的主要产棉区信德省和旁遮普省参观访问,目睹棉农辛勤劳动的果实正在陆续运送给国内外用户。<br/> 棉花是巴基斯坦的主要经济作物,已有四、五千年的种植历史。它被称为巴基斯坦国民经济的支柱,不仅能够满足国内需要,并且大量出口,是国家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此外,棉籽是巴基斯坦食用油的重要原料。依靠棉花及其产品为生的大约有五百万人。<br/> 巴基斯坦的棉花产量是在逐步增长的。独立初期1947—1948年为112万包,1972年猛增到398万包,创历史最高水平。但1978—1979年的产棉季节阴雨连绵,加上虫灾严重,棉花产量再次大幅度下降,只有266万包。<br/> 1979—1980年风调雨顺,政府和棉农又积极采取措施,增加生产,棉田从上年度的455万英亩扩大到504万英亩,终于获得了创纪录的420万包的大丰收。单位产量从上年度平均每英亩278磅提高到289磅。这一年,巴基斯坦出口棉花148万包,赚取外汇3.37亿美元,占国家出口总收入的14.8%,为上一年度棉花出口收入的五倍,棉花成为当年巴基斯坦仅次于大米的第二位出口商品。如将棉花、棉纱和棉织品的出口收入加在一起计算,则共占国家出口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在棉区我们就看到过这样的标语:“棉花是白色的金子”。现在,巴基斯坦在世界棉花输出国中已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br/> 人们都在关心1980—1981年的棉花产量。我们访问的海得拉巴、木尔坦等地区,产量有增有减,幅度在5%左右。总的来说,本年度气候条件不如上年度,特别是在棉桃生长和快成熟时持续高温,有些地区灌溉用水不足,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影响了棉花的生产。一般估计,今年度的棉花产量将为400万包左右,虽然未能完成430万包的目标,但也是一个好年成。<br/> 巴基斯坦的棉花,主要种植在印度河流域,因为种棉花离不开水。整个印度河流域也是巴基斯坦的主要农业区。改进印度河水利系统,一直受到巴基斯坦政府的重视。这次我们往返两次渡过印度河,发现附近地区运河与灌溉水渠纵横交错。据介绍,政府还提倡多打机井,以增加灌溉面积和整治盐碱地。<br/> 病虫害对巴基斯坦棉花危害很大。据估计,病虫害每年使棉花少收百分之二十左右。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政府对农药免征进口税,并且在虫害严重时,免费出动飞机,帮助农民喷洒他们的农药。<br/> 为了加强棉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巴基斯坦宣布1980—1981年为“质量年”,对棉花的种植和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r/> 巴基斯坦政府在植棉季节到来以前就组织全国各地的种子管理和农业科研单位精选良种,向各地棉农推荐。供应棉农的种子需要经过检验和批准。为了防止棉种混杂退化,不允许在同一地方混种不同品种的棉花。更不允许在同一轧花厂轧不同品种的棉花。<br/> 巴基斯坦的棉花拉力较强,但纤维长度中等。以前一般长度不到一英寸,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已改进到一英寸甚至更长一些,这是在提高质量方面的一个重要成就。

美国保守主义的派别

第7版()<br/>专栏:<br/><br/> 美国保守主义的派别<br/> 里根总统的就职,标志着美国政治上保守主义兴起的新时期。但美国保守主义并不是自成一体的运动,各派都坚持自己的主张和利益,因而它们之间的分歧也逐渐开始出现<br/> 1981年2月2日出版的一期美国《新闻周刊》刊登了一篇题为《右派:分裂的家庭》的文章,对美国保守主义各个派别的主张和情况作了介绍。<br/> 文章指出,里根总统的就职标志着美国政治上右翼兴起的新时期。但是,美国的保守主义并不是自成一体的运动,除了传统的保守派共和党人外,还有“老右派”、“新右派”、“宗教右派”和“新保守派”。他们都在争夺自己的那份政治权力,因而他们之间的分歧也逐渐开始出现。很可能在优先做什么事情上,他们将会进行派系之间的内争,并同里根政府发生激烈的争执,而里根政府也不大可能满足右派多年来寄托的所有愿望。<br/> 文章对保守主义的派系进行了分析,并逐一作了介绍,认为主要派别有下列几种:<br/> (一)共和党主流派:这派以华尔街大公司的保守派为主体,他们希望先平衡联邦预算,然后再减税。他们的主要主张是:给大企业创造更好的气候,支持国外的美国企业,减少联邦赤字,实行可以监督的缓和。他们反对的是加重企业负担的那些有关环境与安全保障方面的规章制度。这派的显赫人物有安妮·阿姆斯特朗、比尔·布罗克、亚历山大·黑格、亨利·基辛格、唐纳德·里甘、卡斯帕·温伯格。在国会中的主要议员有参议员贝克、众议员科纳贝。他们的行动组织有美国商会、全国制造商协会。他们的经济学家是艾伦·格林斯潘。思想库是美国企业研究所。<br/> (二)老右派:这派更多地扎根于中小城市的“大街”,而不是华尔街。长期来,他们对共和党主流抱有戒心。他们要求大量减税,以刺激经济,并以此作为裁减政府的途径。他们的主要主张是:恢复自由放任的经济,增强国防力量,扩大各州的权利。这派的显赫人物有巴克利、戈德华特。在国会中的主要议员有参议员斯托罗姆·瑟蒙德和约翰·托尔。<br/> (三)新右派:这派无论在政策侧重点和策略上都超过他们的先驱。如果说共和党主流派要求同苏联保持军事对等的话,那么新右派要求取得明确的战略优势;如果说老右派只是主张制止政府的扩大,那么新右派要求绝对地缩小政府的规模,而且首先从大规模减税做起。他们反对核条约、巴拿马运河条约、联邦税收、三边委员会。这派的著名人物有多兰、吉格尔德、菲利普斯、维格里、韦里奇。在国会中的主要议员有参议员杰斯·赫尔姆斯、众议员肯普。<br/> (四)宗教右派:这派大体上是新右派活动分子韦里奇和电视传教士范威尔、罗比森等人活动的产物。这个影响正在增长的复苏的基督徒教派,主要注意力集中在社会与道德问题上。他们的主要主张为禁止堕胎、校内允许自愿祈祷。他们痛恨的是同性恋、电视上的性问题、平等权利修正案、美国教育部。这派在国会中的主要议员有参议员丹顿、众议员李·史密斯。他们的行动组织为“道德多数会”、“鹰的论坛”。出版物有《道德多数会报道》。思想库是查尔西顿研究所。<br/> (五)新保守派:这派人数不多,他们是脱离民主党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有的在年青时甚至倾向过共产主义,他们代表知识分子的一种倾向。他们的主要主张是建立全球性的军事战略,削减税收与开支,大力支持以色列。他们反对苏联扩张,反对“正面行动”定额(指雇用工人应有一定比例的黑人)。这派的著名人物有德克托、珍妮·柯克帕特里克、克里斯托尔、理查德·珀尔、波德霍雷茨、沃尔特·罗斯托。在国会中的主要议员有参议员莫伊尼汉和杰克逊。他们的经济学家是戴维·斯托克曼。出版物有《评论》、《公共利益》、《华尔街日报》(社论版)。他们的行动组织是“当前危险委员会”。<br/> 王飞 编译

北极熊在南极

第7版()<br/>专栏:<br/><br/> 北极熊在南极<br/> 张亮<br/> 近年来,苏联大大加强了对南极洲的考察活动。目前,它在南极大陆上约驻有一千四百人,其中包括六百多名科学家。这支远道而来的庞大队伍,在那里进行着紧张的活动:勘探矿藏,在冰盖上钻井,绘制南极大陆图和考察电离层,正引起人们的密切注视。<br/> 最新的一支考察队,是列宁格勒北极和南极研究所派出的第26支考察队,规模庞大,配有大量科学装备和八艘船只参加,其中有供应船,洋底考察船,还有三架直升飞机,四架轻型飞机以及雪地用拖拉机,运输卡车和活动房屋等。<br/> 去年,在莫斯科和南极最主要的青年观察站之间建立了直接的空中联系。在离青年站60英里的浮冰上建造了世界唯一的冰上机场,跑道足以承受满载的“伊尔18D式”飞机甚至更大的“伊尔62式”喷气机。该航线全程17,190公里,定时把科学家和供应品运往南极大陆。<br/> 1956年苏联在南极洲建立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以来,它已对南极进行了26次有计划的大规模考察,并建立了固定的考察基地。在最近这次考察中,苏联还将建立一个新基地“友谊2号”,开辟一个新的气象站“俄罗斯”。<br/> 苏联为何从北极闯入南极?其目的显然是与美国等大国争夺南极大陆这个战略要地和巨大的资源宝库。尽管苏联一再否认在南极从事扩张,但它在南极的考察,却带有明显的军事性质。据西方报刊透露,苏联在南极洲已建立起气象火箭发射场,把数以吨计的军用物资运进它在南极的基地。许多人认为,这种火箭发射场一有需要,很快就可转变成导弹基地。澳大利亚《新闻周刊》指出:“苏联在南极地区的活动,是它对世界各大洋发生兴趣的一个重要部分。俄国人之所以竭力搜集气象学、海洋学等方面的科学情报,是在谋求战略目的,控制世界航海”。<br/> 南极丰富的自然资源,对急于称霸世界的苏联,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根据各国科学家的地质勘探,现已发现南极大陆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以及铁、煤等二百二十余种矿物。仅大陆西部的石油储量就有450亿桶,相当于世界石油年产量的2—3倍,还有天然气约三千二百亿立方米。最近,苏联在南极查尔斯山脉发现了周长200公里、厚度为100米的磁铁矿床,足供全世界使用200年。此外,在南极洲周围的海洋里,还有许多丰富的生物资源,如鲸、磷虾、海豹等。<br/> 目前苏联正在为开发南极资源加紧准备活动。一旦时机成熟,野心勃勃的“北极熊”就将同美国在这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上展开更加激烈的争夺。(附图片)<br/> 南极简图 朱育莲 绘

法国的通讯事业

第7版()<br/>专栏:<br/><br/> 法国的通讯事业<br/> 法国的通讯事业较为发达,邮电职工达四十余万,其中直接从事民用通讯的有十六万,约占全国从业人员的千分之七。法国现有自动电话机两千万部,全国平均不到三个人就有一部。巴黎是全国的通讯中心,拥有的电话用户数占整个法国的三分之一。<br/> 法国的通讯业有上百年的历史。近十年来,法国的通讯事业发展很快。去年底,人工电话全部取消,而实现了百分之百的自动拨号。现在,法国已建成很多通讯网,同轴电缆网建了七万公里,微波干线网建了一万八千公里,绝大部分微波站实现了无人值守,而用计算机控制。同轴电缆、微波和卫星通讯承担了法国国内外大部分通讯业务。技术先进的公用数据通讯网,不光本国用,欧洲经济共同体也已引入。<br/> 法国通讯事业的迅速发展是同政府的重视分不开的。现任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曾说过,没有强大的信息工业,就没有法国的独立。他认为,通讯对法国人民来说,已变成象水、电、粮食一样须臾不可缺少的东西。政府每年都要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并解决通讯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投资方面,从一九七六年以来,在政府四十多个直属部门中,邮电部门获得的投资最多,一九七八年仅通讯一项,而不包括邮政事业,竟得到二百五十亿法郎(约合人民币九十三亿元)的投资,而法国该年度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为四千七百亿美元。从执行中的第七个五年计划和即将执行的第八个五年计划的预算看,政府重视通讯事业的政策仍将继续下去。<br/> 目前,政府主管通讯的部门和通讯科研部门正在共同绘制法国未来通讯的蓝图。一些新的业务,如远程信息处理、可视电话、会议电视、可视数据等先进技术将得到大力发展。<br/> 马树云

西德马克为何疲跌

第7版()<br/>专栏:经济札记<br/><br/> 西德马克为何疲跌<br/> 谷津<br/> 在西方国家中,西德物价一向比较稳定,但西德马克最近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却一直在跌价。相反,美国国内物价飞涨,它的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反而大为吃香。去年6月,美元和西德马克的比价还是1比1.77,本月初却达到1比2.16。半年多来马克对美元的比价下跌超过了22%。同西欧其他货币的汇价相比,马克同样有点不振。<br/> 西德的马克从1973年到1978年的6年中同美元的比价基本上是急剧上升。它是西方世界中逐步取代英镑而仅次于美元的重要国际储备货币,也是西欧共同体内新建立的欧洲货币体系的支柱。一向信用稳定的西德马克汇价疲软,当然要引起西欧和整个西方世界的普遍关注。<br/> 西德在工业发达国家中一向号称经济的“火车头”。但是,去年年初出现的经济危机却使西德的“经济繁荣”宣告结束。到去年年底,当美国经济恢复加快、今年可望出现温和上升的时候,西德经济却继续呈现阴暗。西德政府最近不得不宣布,今年国内经济将下降1%,这也是它在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宣布经济会下降。西德国内经济如此,西德马克自然不会吃香。<br/> 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上,情况也是如此。由于国外市场萎缩,进口石油价格猛涨,再加上出国旅游的人太多,西德去年的国际收支逆差达到280亿马克(合141亿美元),是去年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中逆差最大的国家。由于种种因素,预计今年它仍将有220亿—250亿马克的逆差。同西德相比,一向逆差累累的美国,去年却出现了50亿美元的国际收支顺差,一般预料,今年它的顺差还可能达100亿美元的惊人数字。在这种情况下,西德马克由强变弱,美元由弱变强,就不足为怪了。<br/> 不仅如此,美国政府用极高的美元利率来吸引国际游资,使人们纷纷抛售西德马克,转向美元,这对压低西德马克比价也起了极重要的作用。譬如美国政府在西欧发行的短期政府债券利率高达15%,而西德的只有9.5%。因为西德停滞的经济前景和大量失业都不允许它提高利率。<br/> 除了上述经济因素以外,围绕着波兰问题在中欧出现的动荡局势,使人们担心一旦发生战争会波及西德,因而宁愿把钱投往美国,这更加剧了西德资本的外流。这对西德马克也起着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国际市场上西德马克比价节节下跌,决不是偶然的。<br/> 不过西德马克在国内的价值仍然比较稳定,这是一个十分有利的因素。西德在西欧国家中物价上涨率不到6%,比英国、意大利的接近或超过20%的通货膨胀率低得多。一旦国内和国际经济中的若干不利因素如经济停滞、国际高利率、高油价等有缓和或消失,西德马克仍将是仅次于美元的西方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附图片)<br/> 里根总统和财政部长唐纳德·里甘(右二)等在办公室审查联邦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