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2月1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陕西通讯

他们保持着同志式的关系
——记中共丹凤县委的好作风
“同志”,这是个闪光的字眼,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我们十分自豪的称呼。然而,由于林彪、“四人帮”的严重破坏,由于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使“同志”这个称呼逐渐少了。
在中共陕西省丹凤县委机关里,很少听到这书记、那部长的称呼,下级和上级见面说话互称同志。早在1974年,前任县委书记周树武同志在常委会上说:“称职务我一听就刺耳,不舒服”。接着,他又在机关全体干部会上讲这个问题。在常委之间不称职务了,可是下边还习惯叫。有一次,老周到一个公社,公社党委书记汇报工作时满口不离“周书记”。他提到公社党委时,也是
“张书记怎样怎样”,“李书记如何如何”。谈话结束时,老周耐心地说服他今后不要称职务。回到县,老周和县委的同志讨论,做出一个重申党内不称职务的决定,发到基层。他说:“这不是件小事,党中央三令五申,我们为什么不能办到!”
同志,同志,在党内应当都是同志关系,不允许有什么特殊党员。多年来,丹凤县委机关每星期五下午开党小组会。但前几年多数常委没有经常参加所在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生活。他们检查说:“这是很不好的,不管找什么借口都不对!”去年,县委规定机关支部、党小组开生活会的时间,县委一般不开会,都去参加。前几年,县委领导在台上坐的多,报告作得多,教训别人多。从去年开始,县级机关党委组织党员上党课,在机关的常委都坐在下边听党课。他们还请县党校、宣传部理论教员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请水电局技术员讲水利设施基本知识,在机关的常委和部、局领导干部都去听课。
丹凤县委的同志们这样要求自己:同志,同志,同在与群众共甘苦,志在实现共产主义。多年来,他们以普通一员生活在群众之中。在机关,不开小灶,和职工同吃一锅饭,同排一个队,办公的房子自己打扫,开水自己提。工作之余,有的书记还拉着办公室干事说:“拿棋来,杀一盘!”到农村去蹲点,他们坚持吃派饭的制度,并规定不准在社员家里喝酒。县里没有“书记院”、“常委楼”,县委书记、副书记、常委有五个人的家和一般干部住在两处大院里。前几年,这里买菜买肉买细粮困难,县委常委的家属们一样到商店粮店排队,不享受特殊照顾。
有一年,县委一个常委利用手中的职权把自己一个在农村的亲属招到县工厂当工人,群众写信反映到上级,地委及时给予批评,把这个人退了回去。从这以后,县委常委以上领导干部没有任何人利用职权在招生、招工、征兵、提干中为自己的子女、亲属徇私情和开后门。
前年12月,县里一位老干部的孙子被批准参军了,小伙子以为是县里老同志给的照顾,带了一包糖果到县委酬谢。县委副书记赵安阜同志对他说:“你参军是按政策办的,不是我们的照顾。我和你爷爷是老同志,更不应该这样做。”
丹凤县委书记、副书记和常委之间建立和保持了同志式的关系,不搞你一团团,他一伙伙的宗派关系。十年浩劫后期,县委领导班子里曾进来带有严重派性的同志,有人担心把资产阶级派性带进来,影响团结。县委主要负责同志经常提醒大家:“要代表党性,反对代表派性!”经过不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清除派性,增强党性,巩固了县委的团结。他们在内部如此,对下级的同志也是一样,不管调出去的,还是新调来的,都以平等态度相待,一视同仁,使大家都感到同志关系的温暖。
丹凤县委保持同志式关系还反映在关心群众生活方面。他们在每年春节前后有三项好制度,一直坚持下来。一是阴历腊月以后,县委书记、副书记、常委和部分部、局长干部分别到边远山区、老区、贫瘠区了解社员生活困难,一直跑到腊月二十七八。每年春节,凡是缺细粮的地方,县粮食部门拿出十多万斤细粮供应。二是春节除夕,县委领导同志分别到机关干部家里看望,问一问工作和生活上有没有困难,谈一谈辞旧迎新的打算。三是正月初二,县委领导分头出去慰问县城附近的烈军属、退休退职老干部,还有住在医院的工人、农民和干部。他们走一处,暖一处,把党的同志式的关怀送到群众的心上。
丹凤县是陕西南部的穷山区,县委的好作风温暖着千家万户。现在,县城里虽然没有盖起漂亮的电影院,职工看电影还在露天广场;县里开个大会是借用丹凤中学的礼堂。条件这样差,但县委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上,带动群众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农村水浇地多了,山上的树木多了,粮食增产了,社员的收入增加了,丹凤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县委从这些变化中看到,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就可以把广大群众团结起来,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富庶的新农村。
本报通讯员 鱼 雁
本报记者 段存章


第3版()
专栏:

表扬要注意效果
张东振
为了端正党风,我们要大力表彰那些作风正派、敢于同各种不正之风进行斗争的先进人物。但工作如果做得不细致,也很难收到好效果,甚至表扬还不如不表扬。我就碰到过这样的事:有位同志不搞邪门歪道,一心钻研业务,在医学科学方面做出了成绩,受到了领导表扬。但在表扬之后,他却抬不起头来了,有人说他“死板”、“没能耐”;还有的说他“名利思想严重”。
这件事,使我感到:要充分发挥表扬的作用,各级党组织必须做如下工作:
一、首先要讲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教育大家虚心学习先进者先进的方面,而不能抓住人家的某些缺点不放。
二、认真帮助先进者戒骄戒躁,认识和克服自己的缺点,以便继续前进。
三、对少数靠邪门歪道,溜须拍马,骗取领导信任的所谓“先进”者,要进行批评教育。
四、有些同志因表现积极而遭非议甚至打击,领导要鼓励他们不气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奋勇前进的勇气;同时,对那些挑拨是非、造谣惑众的人,要给予严肃的批评和必要的惩处。


第3版()
专栏:

莫当“评头品足”的局外人
方州
一说到党风不正,大家都觉得不纠正不得了;可一轮到自己,有的人又摇头叹气,说什么“虱子顶不起被子”,咱平头百姓、小兵一个,起不了大作用。结果,事到临头,明知违背党纪,却又曲意逢迎。有些同志,说起来愤慨至极,做起来无动于衷,成为贯彻《准则》的“评头品足”局外人。
执行《准则》,端正党风,各级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固然重要,但“小兵”、“百姓”、也决非无能为力。无论是理财的、管物的、握方向盘的、挂听诊器的,或是做其他普通工作的,实际上都担负着一定的责任。正因为如此,也就有人来求“方便”或主动“帮忙”。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就面临着如何正确行使职权的考验。有的同志,对老乡怕撕破脸面,对熟人怕弄僵关系,对上级怕受“小鞋”之苦,明知不合规定,也不批评劝阻,甚至拿原则作交易。于是,今天你给我“刮风”,明天我帮你
“下雨”,什么党的原则,忘得一干二净。这样下去,群众怎么信任我们,又如何去监督别人。


第3版()
专栏:

从他身上看到了党的优良传统
——唐山市委第一书记杨远执行《准则》几例
在河北省唐山市,我听到不少关于杨远同志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准则》的故事。
杨远同志是一个参加革命多年的老干部,长期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去年8月初,他被重新调回唐山市担任市委第一书记。市委机关的同志准备派汽车到石家庄给他搬家。他立即找行政处的同志交代:“国家目前汽油紧张,不要派专车给我搬家,等有便车捎过来就行了!”过了几天,恰巧石家庄一个单位的汽车到秦皇岛拉玻璃路过唐山,才顺便把杨远的家搬来。
一天,一位老同志来唐山看杨远同志。杨远拿茶杯给老同志沏茶,不巧,茶叶盒空了。这时,在场的一位同志告诉秘书:“到行政处领点待客茶叶去。”这话被杨远听到了,很严肃地说:“不能去,全国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都不招待烟茶,咱可不能开这个例!”
去年10月1日晚上,地、市机关联合召开国庆节联欢晚会。除了机关干部参加以外,主办的同志还给市里的一部分领导同志家属发了票。临开会的时候,杨远拿着给他送去的六张戏票来到机关,找到秘书问:“我一个人给这么多票干什么?”秘书说:“让孩子们一块看看吧。”杨远问:“所有的干部家属都有票吗?”秘书回答说:“只给领导同志家属。”杨远说:“领导干部家属更不应该特殊。”说罢,把多余的戏票,让秘书送到司机班去。又有一次,东方歌舞团来唐山市公演。剧团为了感谢唐山市人民的热情接待,第一场作为慰问演出,给各机关、团体、厂矿赠送了票。一天下午,杨远的一位亲属打来电话,想要张票。杨远拿起电话,没等亲属把话说完,就连声说:“没有,没有”就把电话挂上了。当秘书要把自己的票拿出来让他送给亲属的时候,杨远赶忙制止。
一次,杨远到某煤矿了解情况,中午吃饭时,矿上的领导说:“先吃吧,吃完再算。”杨远问:“你们怎么吃?”矿领导回答:“我们凭票吃。”他叫秘书马上去买了饭票,才去食堂吃饭。从此,不管杨远到什么单位去,都是先把饭票买好,到开饭时一起去食堂和职工一样排队就餐,从来没有提出过任何分外的要求。
杨远重新回唐山工作以后,老战友、老部下找他办事的比较多。有一天下午,一位副局长找到杨远说,过去在政治运动中错整了他,虽然落实了政策,但和同等资历的干部比还低一级,要求在调资中考虑他这一实际情况。杨远说:“你是老同志了,老同志只能讲贡献,哪有比级别的呢?”一句话说得那位副局长不好意思再说什么就走了。
这都是一些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却使许多干部从杨远同志身上看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从战争年代过来的老干部的作风。
闻恩秀


第3版()
专栏:

就业考试应从实际出发
慕翔
据群众来信反映:现在,待业青年就业时,许多地方都进行考试,按成绩择优录取。这对于鼓励青少年努力学习,确有积极作用,应该提倡。但是,有些地方不从具体需要出发,不看对象,一律以考数理化为主,这种作法却值得商榷。
十年浩劫,使得一些学生在校时未能很好学习,数理化基础知识较差。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和家庭条件的不同,有的人在其他方面却有着比较丰富的知识甚至专长。据报载,今年考上四川医学院生物医学遗传专业研究生的沈杨,就是一位只上过一年初中的女青年。她在动物学和遗传学等方面很有研究,并有专著。显然,对于这样的人才,如果也要以考数理化为主,那就有可能“名落孙山”,连个普通工人也当不成。
待业青年就业,不同于一般的升学或毕业,在经过考试,择优录取的前提下,能不能按照所招的工种,在考试项目方面有所区别呢?我们党一向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在这个方面作些改革,恐怕不会有什么难以克服的困难吧!


第3版()
专栏:

工程兵某部安装连热情支援驻地山区农业现代化建设。他们近年来先后帮助社队修建了两座提灌站,一座240千瓦的水力发电站。
何祖才 摄


第3版()
专栏:

台湾现有通缉犯十二万
本报讯 据台湾《中国时报》消息,台湾各地现有十二万通缉犯,其中98%左右为票据通缉犯,平均约150人当中,即有一人遭通缉,致使台湾犯罪率高居世界第一。
消息说,由于台湾现行票据法对因存款不足遭退票者(按:即开空头支票),一律以公诉罪移送法院,许多畏罪脱逃刑责而拒不到庭者,便列为通缉犯。
消息说,目前正在各地监狱中服刑的票据犯,已超过一万人,占总监犯人数的五分之二。正在审理中的票据犯案,尚有一万五千余件,另外每年还以二万件的数字大幅度上升。“若将所有票据通缉犯一并捕获服刑,则须增建15座与龟山监狱相同的监狱才能容纳。”
另据香港报纸最近消息说,近十年来,台湾少年犯罪案件差不多每年都有增加,其增加率竟超过了200%。
该报指出,台湾少年犯罪情节十分令人吃惊。其中大量的是杀人罪和盗窃罪,其它还有伤害罪、强抢、公共危险、欺诈、赃物、盗伐森林及烟、赌等等,这些少年犯罪者的年龄最大的只有十六岁。


第3版()
专栏:

台湾“经建会主任委员”说:
台湾经济令人焦虑 今年将是挑战性的一年
本报讯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行政院经建会主任委员”俞国华和“经济部长”张光世,在去年12月9日邀集工商界座谈时说,1981年台湾经济将“充满挑战”,“遭遇困难”。
俞国华说,近数月来,台湾出口成长率转趋迟缓,而1981年各主要工业国家经济回升的迹象并不十分显著,加上国际石油供需的情势在扑朔迷离中仍透着紧张气氛。
俞国华在谈到一年来台湾的经济发展情况时说,
“实质经济成长率较年度计划原定目标低”。
俞国华还指出,在这一年中最令人焦虑的,是物价的继续上涨,1980年物价的涨幅已高达20%左右
(按:这里和另一条消息中的数字,都是台湾当局官方的数字,实际数字当然要高得多)。他说,由于物价上升比生产力的增加快,影响了台湾“出口产品的对外竞争能力。未来的一年将是一个充满了挑战性的一年”。
台湾《中央日报》在一篇社论中透露,台湾当前经济情势的不利因素为:
一、对外贸易方面,台湾产品成本增加,加以世界先进国家贸易保护措施愈来愈烈,其他发展中国家亦以低工资的廉价产品同台湾竞销,致使台湾轻工业产品外销益形艰苦。
二、台湾能源极度不足,1980年1至10月,台湾进口能源的支出比1979年同期增加了94%,其中进口石油的外汇支出达50亿美元以上,负担相当沉重。


第3版()
专栏:

高雄公害危害民众
本报讯 据台湾报纸报道,去年12月14日早六点多钟开始,来路不明的毒气,侵袭到高雄一带。当时,毒气四处弥漫,造成大片果树和蔬菜枯萎,飞着的鸽子坠地,居民呼吸困难,中毒的儿童处于昏迷状态,纷纷送往医院急救,引起当地广大居民的惊慌和骚动。
据报道,一直过了36小时,毒气烟消云散之后,有关人员才到达现场查看和采样。结果,已成为一桩无头疑案。


第3版()
专栏:

台湾冒牌出口商品越来越多
本报讯 据外国报刊报道,台湾如今已是亚洲的一个冒牌商品出口中心。虽然目前尚无法统计台湾出口商品中到底有多少冒牌货,但迄今已被揭穿的仿冒外国商标或产地事件,已遍及台湾各行各业,如汽车零件、五金产品、手表、纺织品、酒类、药品等等,数不胜数。其中以汽车、机车零件和纺织品仿冒外国商标或产地的情况为最严重。据比利时报纸揭露,台湾产的仿造汽车零件已扩及非洲、中东和欧洲市场,不但使被仿厂商受害,而且危及用户安全,引起海外厂商的极端不满。
去年4月,在日本举办的修护设备和工具制造展览中,台湾厂商公然展出仿造日本商标的产品,被日方发现,大出其丑;去年8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公布一侵害美商生铁炉专利的名单,其中竟有十六七家是台湾厂商;去年12月,西德技术监视协会揭发台湾厂商冒用西德名厂商标,产销千斤顶。西德厂商甚至准备在台湾刊登广告,警告不得冒牌仿造。去年年底,还闹出了一件轰动国际市场的冒充英国纺织品事件。英国议员在参观台湾一家最大的纺织厂时,发现该厂生产的准备外运的布匹上竟印着“英国制造”字样,英国议员当场要求澄清此事,但台湾当局人员无言以答。英国议员便在国会上公开了此事;并提及台湾以劣质汽车零件冒充英国名牌货外销的问题,声言将禁止台湾产品进口。
上述仿冒外国商标事件的被揭发,使台湾窘态毕露。
台湾《中国时报》一篇社论说,作为号称名列世界贸易额二十名以内、年销金额近200亿美元的台湾居民,看到此消息,恐怕都要面红耳赤,羞愧得无地自容。
社论还指出,干出这种剽窃商标、假冒产地、甘居下流、不图上进的事情者,决非那些因陋就简、以偷鸡摸狗为业的小厂摊贩,而是台湾最大的纺织厂。这反映了其经营者对自己的产品“缺乏信心”。由于种种原因,台湾主管当局对此听之任之,不闻不问,以致台湾的冒牌伪造之风,愈演愈烈。
林庄


第3版()
专栏:

医疗费用昂贵 威胁台湾普通人
本报讯 台湾报纸消息,台湾医疗费用昂贵,人们最怕年老,以及生大病或慢性病。
据报道,一个靠工薪生活的普通人,得了重病,往往要负债累累,甚至倾家荡产。广大农民、渔民、盐民、城市贫民,以及职工家庭,谈不上有什么社会保险。工人及军公教人员,虽表面有医疗保险,但由于层层舞弊和克扣,同样得不到合理的保障。根据台湾劳保局的规定,凡参加保险的工人,需按月负担一至四美元的保险费,但并不能真正都用于劳保支付。台湾每年的劳保费收入都有几千万美元的结余,给付率仅百分之六十左右。
按规定,凡年满六十岁的人退休时,可按工龄长短领取退休金;但不少厂商为了减少劳保支付费用,往往想方设法,借故将快到退休年龄的老工人解雇。
目前的台湾社会,在热闹表面的背后,隐藏着所有资本主义社会所共有、自身不可克服的弊病。台北市社会问题和犯罪情况严重,正是整个台湾社会的一个缩影。


第3版()
专栏:

日月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