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2月1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日本教师的“三高”
叶卓如
战后的日本,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是,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有什么特点呢?这是不久之前我们访问日本时带去的一个问题。在短暂的访问中,我们在这方面感到最突出的,除了举国上下重视教育、使教育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改革外,尊重教师的社会地位,乃是极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日本,教师普遍受到尊重,教师的社会地位较高。不仅孩子们尊重老师,家长对教师和学校的教育工作也非常尊重。教师的职业,被认为是高尚的,因此对师资的选拔,要求也相当严格。
中小学(包括幼儿园)教师一般要求大学毕业,经过教师资格考试,取得正式教员资格后,才能担任教师。高中毕业生经考试合格,只能取得临时教员的资格,担任代课教师。对于高中教员,要求就更高了,必须大学或专科学校毕业,经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后,才能担任。我们参观过五所高中,这几所学校中,有许多教师是研究生院的毕业生。如奈良一条高中的田中老师就是研究生院毕业后来到该校的,任教已二十余年。桐荫高中的生物教师米田先生是从美国学习考察回来后担任教师的。这些老师都能担任几门课的教学。不少理科老师既可以教物理,又可以教化学和生物。数学教师既可以教代数、几何,也可以教微积分等高等数学。
国家为了提高教师的地位,特别制订了《人材保证法》,以保证有才干的教师能够留在学校。根据这个法律,从1974年以来,还对教师的待遇进行过三次调整。过去,大学毕业生担任教师的,和进入公司企业充当一般职员的待遇基本相同。但是,公司职员在企业里工资逐年增加,教员工资好几年才能增加一次,数年之后,两者待遇相当悬殊,这种情况给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后来,经过调整,教师的待遇已比一般公司职员略高。日本的工资一般按工龄逐年增加。如22岁开始当中小学正式教员的,其工资一般为11万日元左右,而同年龄的公司职员的工资,一般为九万多日元;十年后,32岁的中小学教员的工资可达17万日元,而同年龄的公司职员的工资平均为15.8万日元左右。中小学校长的待遇大致相当于府、县一级部长和副部长之间的水平。四十七八岁的校长,工资可达到27万日元,50岁以上,教龄在三十年以上的,校长可达到31万日元的工资。这样一来,教师普遍安心本职工作,教师队伍比较稳定。1974年前后,日本出现石油危机时,许多人不想进公司当职员,怕因公司倒闭而失业。一些理工科毕业生纷纷从公司转向教员的行列。人们认为,日本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高、师资水平高和工资待遇高,这“三高”,也是日本中小学教育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环节。
(附图片)
彩色故事片《我的老师》,描述了有着强烈事业心的小学教师古谷昭一,以身作则,与学生建立起真挚的友谊。
新华社发


第7版()
专栏:

美国人口转移及其政治影响
由于美国人口向“阳光地带”转移,西南部的人口首次超过东北部和中西部。这与各地区之间经济实力消长变化有密切关系,并将对美国政治生活产生日益显著的影响
肖西
十年一度的美国人口普查已于最近结束。据美国人口调查局正式宣布,1980年美国人口总数为二亿二千六百五十多万,比十年前增加了11.4%。这次普查表明,美国人口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东北部、中西部的人口大量流向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西南部的人口在美国历史上首次超过了东北部和中西部。
据宣布,1970年到1980年,东北工业地区人口减少了0.2%,中西部减少了3.6%,而西部增加了23.2%,南部增加了19%。其中,人口增加得最多的是佛罗里达、得克萨斯和加利福尼亚三个州,分别增加了41%、26.4%和17.9%。
美国人口从东北向西南大举迁移显然同它们之间经济实力的消长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的经济重心在东北部和中西部。美国传统的大工业,象钢铁、汽车、建筑、机器制造以及金融等具有重大影响的行业大多集中在这一地区。但是,近十多年来,由于经济衰退和能源危机的影响,这些工业有渐趋衰落之势。而原来相对落后的西南各州在经济上本是以农业为主,随后工业不断繁荣起来,成为美国石油、电子、军事尖端等新兴工业的中心。如得克萨斯州的石油产量占美国石油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居全国第一位。加利福尼亚州的石油产量居全国第四位。美国最先进的飞机、导弹、核武器生产基地和最大的宇航中心都集中在这两个州。正如美国一家报纸指出的:“就象一百年前建立纽约—芝加哥商业和权力轴心那样,休斯敦和洛杉矶也正在形成一个类似的轴心”。西南部在经济上的崛起,吸引了一些垄断公司把投资转向西南地区。大批失业而感到前途渺茫的工人也纷纷来到这里寻求出路。于是,在这种全国性的人口大转移中,西南部的人口迅速上升到占全国人口的半数以上。
美国人口流动的这种趋势不能不对它的国内政治生活产生影响。
据美国报纸的说法,由于历史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西南各州是美国保守派势力较大的地区,而东北各工业中心一向被看作是民主党自由派的传统基地。由于东北部在经济和人口上正在走下坡路,这对自由派的势力不能不有所削弱。
按照美国宪法,各州总统选举人票应与该州在国会众、参两院议员的总数相等。而众议院席位是按人口多寡分配的,所以人口愈多的州,获得总统选举人票也愈多。这次人口普查表明,在下一届总统选举中,西南各州拥有305张总统选举人票,将第一次超过东北部和中西部选举人票的总和。这说明在总统竞选中西南地区将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众议院的选举上,也出现了有利于共和党不利于民主党的变化。美国宪法规定,每十年一次人口普查后,众议院要根据各州人口的变动重新分配席位。据报道,这次人口普查以后,西南部将增加17个众议员席位。其中,佛罗里达州增加四席,得克萨斯州增加三席,加利福尼亚州增加二席。而纽约州则失去了五个众议员席位,宾夕法尼亚、俄亥俄、伊利诺斯州各失去二席。目前,共和党已在参议院中占了多数,在众议院中,共和党以51席之差处于少数地位。但有的美国报纸认为,随着政治实力的转移,共和党将增加在众议院的席位,这对民主党在众议院的多数党地位不能不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总之,美国人口不断向“阳光地带”转移,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它对美国政治生活的影响将日益显示出来。
(附图片)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


第7版()
专栏:

约旦的扫盲运动
黄云龙
约旦是一个人口不多的国家,但文盲却不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三十年来,约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成立了全国扫盲运动最高委员会,建立健全了成年人教育和扫盲运动的制度、机构和设施,制定了专门的计划,并培养了一批职业扫盲教师,开办了一些夜校。
近十多年来,约旦开设了数百个扫盲班,参加者由一九六八年的二千五百多人增加到一九八○年的一万多人。根据政府规定,凡进扫盲班的人一律免费获得书本、文具,也不用交学费,他们每周分五次共学习十小时的读、写、算等基础知识,结业后基本可以达到小学毕业水平。一九七九年下半年,约旦教育部门开始执行一项新的计划,特设了一批夜校,供那些经过初级扫盲阶段的人继续学习初中到高中的文学等课程,达到普通高中毕业的程度后,凡愿意考还可考大学。这项计划对提高扫盲运动水平和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与此同时,约旦政府还集中精力大办学校,广开门路普及中小学教育,号召凡满六周岁的儿童都应进校学习,而且把受小学、初中九年制教育作为一种规定的责任,这就大大减少了新文盲的出现。据统计,一九六一年,约旦的文盲占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一九七六年下降到百分之三十九点三,到了一九八○年,又减少到百分之三十四点六,尽管同其他国家比较这还是一个不小的比例,但从约旦扫盲运动的历史看,下降速度仍然是可观的。
为了加快扫盲运动的步伐,约旦政府计划从一九八一年起,在五年时间内使全国的扫盲班达到一千个,把五万人从文盲中彻底解放出来。除此而外还准备从一九八二年起实行电视扫盲教育,进一步扩大扫盲面,这无疑将使约旦的扫盲运动出现一个新的跃进。


第7版()
专栏:

东欧国家发展同西方的经济关系
史宗星
自七十年代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东欧经互会国家(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兰、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同西方国家的经济关系有明显发展,以致于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体化”的苏联东欧经济所发生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
贸易额大幅度增加。美国《华盛顿邮报》去年报道说,东欧六国同西方的年贸易额已超过350亿美元,它们从西方的进口占其全部进口的三分之一。又据西德《时代》周报1979年统计,六国同西方的贸易额在这些国家外贸总额中已占相当的比重,罗、波分别达到37%和34%,匈、捷、东德也都在25%左右。
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扩大。迄今,东欧六国同西方签订和正在执行的经济合作协定已有数百项,有的还相应成立了“混合委员会”。合作范围广泛,已涉及化工、机械工程、电气和电子、交通运输、冶金、建筑、轻工、农业、食品和旅游等重要部门。合作形式也多种多样,除补偿贸易、生产和销售合作、项目合作(共同在第三国承包工程)外,近些年又发展到直接吸收西方投资,在本国或在西方建立合股企业。据匈牙利通讯社估计,到1978年底,六国与西方财团建立的合营公司已有291家。
信贷关系迅速发展。随着同西方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的扩大,东欧六国越来越积极地利用西方各种形式和各种期限的贷款,作为扩大进口能力、增加出口商品的生产能力和弥补对外贸易赤字的重要手段。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去年年底统计,六国欠西方的债务总额近500亿美元,其中波兰196亿美元,东德86亿美元,匈牙利73亿美元,罗马尼亚67亿美元,保加利亚39亿美元,捷克斯洛伐克32亿美元。西方银行贷款占整个债务的一半以上。
东欧六国寻求同西方国家发展经济关系和谋取西方技术和贷款,有它经济上的原因:
其一,战后初期,东欧国家曾有过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但由于受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进入六十年代后增长速度有所停滞和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东欧国家为改变这种状况,逐渐从过去主要依靠增加劳动力和新投资项目的“粗放式”发展经济的方式,转变为“集约化”发展经济的方式,强调提高经济效率和质量。这样,就不得不考虑用贷款方式引进西方设备和技术,以扩建和更新本国原有的工业企业。
其二,近年来,东欧六国在苏联能源和设备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和价格越来越提高的条件下,不得不到西方国家和中近东产油国家寻求出路。
来自西方的技术、设备和资金,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欧六国的经济发展,但由于一些国家在引进中未从本国实际工业水平出发,致使加工出来的产品成本高,质量差,在国际市场上难以打开销路,从而影响扩大出口。此外,有些国家由于引进过急、过量,大大超出了国力所允许的程度,致使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甚至落到借新债还旧债的困难地步。据报道,目前一些东欧国家正对它们同西方的经济关系作必要的调整,压缩进口,扩大出口,力争减少贸易逆差以求得经济的稳步发展。


第7版()
专栏:

巴西经济面临的难题
姚春涛
曾经出现过“奇迹”的巴西经济,目前正面临着种种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无法抑制的通货膨胀和直线上升的对外债务。
据巴西报纸报道,1980年巴西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13%到115%。这是巴西人“记忆中最高的”。目前世界上除了以色列,没有别的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达到如此高度。另外,在外债方面,据巴西政府宣布,去年年底已达544亿美元,预计今年还要大举借债,外债总额将很快超过600亿美元。这在巴西历史上也是空前的。
上述情况,已给巴西经济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由于滥发钞票,货币贬值,人们有钱就买东西置产业,不再把钱存入银行,刺激物价飞涨。
外债激增,一方面使巴西在国际金融界的信誉受到损害,借债困难;另一方面使巴西在经济上蒙受高利贷的盘剥,损失巨大。
目前,有的国家对巴西偿还债务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不愿增加贷款;有的国家则利用巴西急需借债的情况,尽量提高贷款利率。去年,巴西为了偿还到期外债,挖肉补疮,动用了大量外汇储备。巴西财政部长为此忧心忡忡地说:“1981年无疑将是非常困难的一年”。
有人把巴西目前的经济困难归之于进口石油费用的增长。巴西计划部长德尔芬·内托曾这样说过:“我们从沉重的石油费用中解放出来时,我们将站起来,任何人都不能再来束缚我们的手脚”。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1973年巴西进口石油只花七亿多美元,而去年这笔支出达一百多亿美元。
但是如果把事情全部说成是石油费用上涨引起,这未免过于简单化了。巴西报纸就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的国家进口石油的费用比巴西多,但仍能把通货膨胀率维持在10%以下,而且也没有这样多的对外债务呢?巴西一些研究机构也认为,巴西经济面临的问题,既有受总的国际经济影响的一面,也有自身经济结构的毛病以及经济政策的不稳定和过分依赖外资等因素。通货膨胀率的急剧增长,部分是由于国营企业的亏损、政府的补贴政策和工资政策欠妥等因素造成的。关于外债的上升,从这几年的情况看,巴西借新债主要是为了还旧债。1979年,巴西支付外债本息用了一百一十多亿美元,1980年这笔支出增加到124亿美元,而今年到期外债为80亿美元,应付利息预计达67亿美元,两者相加达147亿美元。巴西外债大约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外债的平均利率从五年前的8%—9%增加到目前的12%—15%。这就是说,巴西这两年增加的外债数额仅仅是用来支付外债利息。为了还债,巴西不得不接受越来越苛刻的借债条件。
这两年,巴西政府曾为解决经济中的问题作了许多努力。在巴西,关于经济发展一直有两种意见:一种主张通过控制经济增长、限制公共开支和限制增加工资等手段来遏止通货膨胀;另一种主张经济自由化,用发展生产和增加产品及劳务的计划来同通货膨胀作斗争。菲格雷多总统执政以来,这两种主张先后都采纳过,可是都未能奏效。巴西政府准备在新的一年里作更大的努力,并且在国外表现出这样一种形象:尽管遇到了明显的困难,但在国内和国际的援助下,能够战胜这些困难。最近巴西总统出访欧洲就是进行这方面努力的一个开端。


第7版()
专栏:

尼泊尔比姆森塔屹立在加德满都市中心。一八一四年,当时的首相比姆森·塔帕,带领尼泊尔人民,抗击英国侵略军,屡建战功。这座塔就是为纪念这位抗英将领而命名的,它已经成为尼泊尔人民保卫国家独立的象征。
新华社记者 郝章印 摄


第7版()
专栏:连载

美苏间谍战
三、告密者的“功劳”
西德情报机关(B·N·D)的负责人盖伦将军,曾经是希特勒时代对苏情报的头目。西德情报人员向来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关系密切。可是,据1959年“赫肯舒茨”的报告说,他从一个克格勃高级官员那里知道苏联特务已经渗入了西德情报机关,西德一批高级情报官员已被克格勃收买。他还指出,1956年参观过中央情报局华盛顿总部,并受到局长艾伦·杜勒斯接见的六名西德情报官员中,有两个就是克格勃的“鼹鼠”。
根据“赫肯舒茨”的告发,访问团的成员之一费尔法被盯住了。此人已当上西德反情报部门的副主任,不久,他在传递机密情报时被当场抓获。紧接着,一些藏在西德情报机关中的“鼹鼠”也被挖掘出来了。
后来,1960年圣诞节那天,“赫肯舒茨”带着妻子来到柏林美国军事使团,会见中央情报局的军官,自称原名叫迈克尔·葛兰纽斯基,是波兰军事情报部的副主任。他还提供了一批有关波兰和苏联军事机密文件的线索,由中央情报局设法把它们搞到了手。后来,葛兰纽斯基在华盛顿同美国情报机构合伙干了起来,为美国中央情报局挖出了十几只潜伏的“鼹鼠”。
过了一些时候,他又说,葛兰纽斯基只是他在波兰情报机关里用的化名,他的真名是阿列克塞·尼古拉维奇·罗曼诺夫,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儿子。
葛兰纽斯基还告密说,克格勃也渗透进了法国情报机构。
1963年8月,法国情报人员拍下一个北约官员正在将一个装满文件的公文皮包交给一个苏联大使馆的官员的照片。这个法国官员名叫帕克,是军事学院的前教导主任,并曾在九位部长身边当过助手。他被捕后,供认已经为苏联从事间谍活动达20年之久。
另一件引人注目的案子就是在1968年,西德海军少将、当时任北约司令部后勤副司令的赫曼·鲁德克被西德保安警察查出是克格勃间谍。对他拘捕侦询了两个星期之后,突然发现他被步枪打死了。西德当局宣称他是自杀。就在鲁德克死亡的同一天,西德情报机关的副局长豪斯特·温德兰将军也在总部内被枪杀。西德政府宣告此人也属自杀。早在七年前,温德兰将军就被葛兰纽斯基指认为藏匿在西德情报组织中的一只重要克格勃“鼹鼠”。
·封 雄·
(附图片)
自称为沙皇尼古拉儿子的葛兰纽斯基,替美国中央情报局挖出了不少“鼹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