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2月1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人才是创业之本
  ——襄樊市从外地调进科技人员七百多名,对发展本市工业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
腊梅花初放的时节,我们访问了鄂西北重镇——襄樊市。这是一座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但是,那毕竟是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事了。现在,人们在襄樊见到了另一种珍惜人才的动人故事。
随着工业的发展,襄樊市人才奇缺的矛盾日益显露出来。1966年以前,全市工程技术人员不足60名,工程师只有四名。七十年代初期,工程技术人员还是寥若晨星,大部分工厂企业连一个技术员也没有。有一次中央某部组织一次重要工程会战,襄樊市有关领导鼓足了勇气去接任务。可是人家一听他们的介绍,就连忙摇头说:凭你们这样的技术力量,能接我们的项目?
襄樊市委逐步认识到:城市要发展,光靠购买先进设备,伸手向上要投资不行,更重要的是人才,人才是创业之本。可是,人才从哪里来?襄樊自己没有高等学校,国家每年分配的大学生也很少。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办法是逼出来的。1975年,市委经过反复研究,提出“走出襄樊市,到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去索取人才”。并且决定,凡是愿意来襄樊工作的科技人员,可以解决夫妻两地分居,家属农村户口的可以安排在郊区,生活上尽量给予照顾。
由市科委负责人带领的人才招集组,先后跑了北京、天津、上海的几十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走访了上千名科技人员,历时三四个月,一共招收了四百多名科技人员。去年,他们又派出市委领导、科委主任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到一些轻纺工业比较发达的地方,招收了一百多名纺织科技人员和一大批技术工人。到目前为止,全市已调进各种科技人员七百多名。
1975年秋天,当大批科技人员携家带口来到襄樊的时候,市委不仅带头为他们办事,解决困难,而且动员全市人民关心、帮助科技人员和他们的家属,使科技人员感到襄樊是他们的第二故乡。襄樊市的住房都很紧张,市里好不容易盖起了一幢六层楼的居民宿舍。市委决定,这幢楼全部让给科技人员。在这幢楼里,我们见到了两位来自北京工业学院的科技人员,他们每户都有四五十平方米的住房。他们住的还不算是最好的,现在市里又盖起了工程师大楼,看样子不次于北京的教授楼。
在襄樊能用上煤气炉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过去只有少数人才能用。在一次市委常委会上,科委主任鄂万友提出,科技人员工作辛苦,每天还要为做饭花去很多时间和精力,应该考虑给他们分配煤气炉。这个建议得到常委们的一致同意。会后,市委书记立即把煤气公司负责人找来,要他想办法解决全市二百多名工程师用的煤气炉问题。襄樊市不生产煤气,一下要解决这么多煤气炉的确困难很多。在市委书记的直接过问下,煤气公司的同志克服了重重困难,很快使二百多名工程师家里用上了煤气炉。最近市里又新提升了一批工程师,科委正在为这些同志准备煤气炉。
襄樊市委对于科技人员生活上的困难,总是尽力解决。有一段时间,科技人员反映,家属户口在郊区,城市不供应副食,生活有困难。当时的市委书记知道以后,立即跟科技人员座谈,倾听他们的呼声,并当场布置解决。座谈会以后,市委组织部长亲自拿着副食供应卡,挨家挨户送到科技人员手中。
在市轻工局,人们常常谈论副局长田洪元关心科技人员的事迹。去年春节前,襄樊市的鲜鱼供应很紧张。田洪元买到鱼,先给轻工研究所的科技人员送去。有的科技人员粮食不够吃,田洪元就把自己的粮票给他送去。
襄樊市的领导不仅把科技人员当成“座上宾”,更重要的是把他们当成建设四化的中坚和骨干,把他们当成襄樊市的栋梁,在政治上充分信任他们,在工作上放手使用他们。现在全市所有的科研单位和大部分工厂企业,科技人员都成了生产中的组织者和主要骨干,很多人担任了厂长、副厂长,有了指挥科研和生产的权力。
如今的襄樊,科学技术受重视了,科技人员受重视了,工业生产因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首先是开辟了新的技术工业,加快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调进的科技人员成了新技术领域的带路人。以电子工业为例,过去襄樊的电子技术很落后,现在一大批先进的电子技术在这里开花结果了。
第二,改造、救活了一批小厂。由于进行了技术改造,加强了产品竞争能力,在国民经济的调整中,襄樊市原有的一大批小厂没有被淘汰,有的还发展成为市的骨干企业。橡胶二厂1976年以前发不出工资,自从调来几名科技人员以后,生产有了起色,现在他们的产品成了省内的优质产品,有的还远销国外。
第三,办起了10个专业科研所和科技进修学院,从事新技术开发应用的研究和科技人才的培养。
第四,科协和各专门学会的活动空前活跃起来,科技咨询工作也取得了成效。
本报通讯员 孙读声
程家随
本报记者 龚达发


第3版()
专栏:

  贝时璋谈“细胞重建”的研究
1981年第1期《百科知识》发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贝时璋的文章《细胞重建的研究》。
这篇文章指出:过去,人们一贯认为,细胞是靠分裂来繁殖增生的。然而贝时璋教授和他的研究组发现,细胞可以在生物体内利用某些物质自行组建出来,从而找到了细胞繁殖增生的又一条重要途径。这一发现,对未来生物学的发展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
文章说,早在三十年代初期,曾对一种名叫南京丰年虫的甲壳类动物进行观察,在其二倍体中间性的性转变过程中,发现有“细胞重建”的现象,并就此作了专门阐述。但由于不久就开始了抗日战争,接着又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以文章未能及时发表,直至1942年以后才有机会投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于1970年成立了研究组,把丰年虫性转变过程中细胞重建的研究重新开展起来。接着于1976年开展了鸡胚早期发育中细胞重建的研究。1979年又开展了小鼠造血系统(骨髓)中细胞重建的研究。
对“细胞重建”这个概念,文章解释说:在地球的发展过程中,总有过一个时期,生命由比较原始的形式进化为细胞形式。生命在大自然中的这一段发展历史,人们称它为“细胞起源”。而这里所发现的,是在有了细胞的生物体内进行的,它不同于过去在没有细胞的地球上所进行的过程。因此,为了区别于大自然里新生的细胞,就把这种繁殖增生叫做“细胞重建”。
文章最后指出:参加这项研究工作的还有李公岫、蓝碧霞等24人。


第3版()
专栏:

  《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简介
《中国大百科全书》最初出版的一卷《天文学》,已于去年12月初出版发行。本卷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钰哲、北京天文台台长王绶琯、上海天文台顾问李珩、台长叶叔华、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戴文赛(已故)、北京天文馆馆长陈遵妫等17位天文学家组成编委会,主持编写。全国天文学专家、教授和专业工作者二百余人参加撰稿。全书150万字,黑白和彩色图片七百余幅,16开本七百余页。
《天文学》包括11个分支学科:天文学史、天文仪器和方法、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理论天体物理学、射电天文学、空间天文学、太阳、太阳系、恒星和星云、星系和宇宙。
卷首一篇总论,扼要地概述了天文学的起源,中国和外国天文学的发展,天文学的内容,以及最新成就。全卷的主体是1,074个条目,按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排列;每个条目的条头除汉字外,还附汉语拼音和英文译名。最后列出三种索引:汉字笔划索引、英语索引、分析索引;分析索引除每个条目的条头外,还列入条目正文中有独立概念的章节,共约5,000条,使用者根据这些索引可以迅速查到自己所需要的释文。此外,卷末还有一些必要的附录。
姜椿芳


第3版()
专栏:

  脑垂体——人体内分泌腺的控制装置
有的人身材高得出格,有的人又矮得出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明显的差别呢?人体里有许多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前列腺、脑垂体腺等等,通过分泌的激素来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脑垂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腺体。它直接调节全身的生长、发育,还调节和控制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功能活动。有人把它形象地比作内分泌腺里的控制装置。
脑垂体就是悬垂在脑子下部的腺体,它的大小跟蚕豆差不多,平均重量只有0.6克。别看它体积小,它的内部结构却很复杂,能分泌好几种激素。
它的前叶能分泌生长激素。其作用是增加细胞的体积和数量,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这种激素分泌的多少和人体身材长得匀称、五官端正有很大关系。在儿童时期,脑垂体前叶增生或者因为长了瘤子,分泌的生长激素就比正常人多。在生长激素的作用下,有的身高可以达到两米以上,叫做“巨人症”。如果脑垂体前叶先天发育不好,或者在儿童时期由于邻近组织的肿瘤压迫,造成生长激素分泌不足,那么,儿童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个子长不高,身材异常矮小,叫做“侏儒症”。
脑垂体前叶还分泌一种促性腺激素。男的到十五六岁就开始长胡子,声音变得洪大而低沉,女的到十四五岁就开始来月经,身体也丰满起来。这些变化就是促性腺激素的作用引起的。脑垂体后叶里贮藏有两种不同的物质: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抗利尿激素对于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十分重要。催产素对临产时的子宫有强烈的收缩作用。如果损伤了下丘脑或者脑垂体后叶,那末抗利尿激素的生成和释放的量就会显著减少,形成“尿崩症”。
陈启盛


第3版()
专栏:科学知识

  泡桐——摇钱树
农村中有一个说法:“一年一根杆,两年一把伞,三年三把火,四年出木板。”这说的是泡桐。它能长二三十米高,直径可达两米以上。前年,河南省睢县向屯公社梁庄生产队曾采伐50株直径50厘米的泡桐,共收入17,000元,人们称它为摇钱树。
泡桐的木材质量好,重量轻,变形小,纹理细,耐腐性强,易加工,是制做衣柜、箱子等家具的良材,又由于绝缘和导音性好,宜于制琴瑟。泡桐的叶和花是猪的优良饲料,叶、花和果均入药。由于花大而多,色紫,又是很美的观赏树木,适于庭园四旁种植。近年研究,泡桐的叶片宽大有毛绒,且分泌粘液,能吸收大量烟尘从而净化空气。在污染较严重的地区,有些树木出现落叶症状,甚或死亡,而泡桐却平安无恙。
泡桐性喜肥厚且通气好的土壤,能忍受大气干旱,在山西、陕西黄土高原,仍生长良好。
汪劲武


第3版()
专栏:

  我国高通量原子反应堆参观记
一个高达125米的从不冒烟的大烟囱耸立在苍翠的群山环抱之中,在几座平淡无奇的楼房之间显得鹤立鸡群。这是核科学技术基地的一个标志。不错,这里正是西南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院,我国第一座高通量研究反应堆就建立在这里。
春节前夕,我们参观了这座反应堆。研究设计院的工程技术人员向我们作了介绍。建立研究反应堆是为了获得中子,以进行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因此,一秒钟内通过一平方厘米的带一兆电子伏特能量的中子量即中子通量的大小,就成了衡量研究反应堆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我国这座试验堆的功率为12.5万千瓦,热中子通量为6.2×1014中子/平方厘米·秒。中子通量高,可以加快辐照过程,这是一般反应堆所不可比拟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各国建成约400座研究堆,中子通量在3 ×1014中子/平方厘米·秒以上的只有二十座左右。目前,世界上只有美、苏、英、法、西德和日本等屈指可数的几个国家,建立了不同规模的高通量反应堆。我国建成这座反应堆表明我国核科学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
建造高通量研究堆是独立自主地发展我国原子能科学技术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比如,要建立核电站,其关键部件是动力堆的核燃料元件,用什么材料制作?能不能经得住各种恶劣的条件考验?怎样应付可能发生的事故?都要在试验堆上做模拟试验,得到科学的数据,才能使核电站经济而安全。
早在1958年,我国就曾计划建造这样的高通量研究反应堆。由于苏联的封锁以及十年动乱,工期一拖再拖,直到1978年12月才安装就绪。经过二年的调试、综合技术鉴定,终于在1980年12月16日达到高功率运行。
我们来到明亮洁净的主控室。这里好比是反应堆的大脑。穿着洁白工作服的操纵人员,通过几百个仪表和红黄白色的指示灯,指挥整个反应堆的运行,观察其变化,保护反应堆的安全。这些情景与一般主控室大同小异。使我们感兴趣的是,参加这座反应堆设计、调试、运行的几乎都是中青年科技人员和工人。主人向我们提供了几个数字:反应堆及主工艺设计队伍的工程技术人员,90%是六十年代大中专毕业生。1970年完成设计时平均年龄仅三十二岁左右。现在运行室的人员,平均年龄仅三十岁左右。这些中青年科技人员和工人90%以上是第一次参加反应堆的建设。正是这些生气勃勃的中青年人,凭着为祖国的核科学技术事业献身的革命热情,向老一代专家学习,从实践中学习,严格的要求自己,扎扎实实地工作,为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立了功勋。十年呵!时间虽然长了一点,可我们通过这座反应堆的建设,建成了一定的原子能工业设备制造能力,培养和锻炼了一支年轻的朝气蓬勃的反应堆工程科学技术队伍。这是继续发展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如果说主控室是反应堆的大脑,那么堆本体就是反应堆的心脏了。我们穿上白色工作服,戴上白色小帽,蹬着长统胶靴,来到堆厅参观。正巧赶上反应堆暂停运行,主人特意打开堆盖上的操作孔,让我们仔细观看内部结构。这是个用不锈钢做的压力外壳,除了顶盖部分外,全都埋在钢筋混凝土之中。压力壳的外表象个圆形大水塔,这个不锈钢的庞然大物,高11.86米,重达65吨,是我国第二重型机器厂、东方锅炉厂制造的。整个反应堆是由二机部、一机部、冶金部、四机部的二百多个单位研究、设计、制造和施工的,全国除西藏、青海、新疆、台湾之外,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提供和生产了有关的设备和器材。这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协作的产物,充分地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从压力壳顶上的圆孔看下去,首先见到一泓清水。这水既是冷却剂,把核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带出来,又是慢化剂,使中子的速度减慢,还是防护剂,屏蔽放射性物质向外扩散。底下的活性区象一块蜂窝煤,密密麻麻的圆孔,有的装核燃料元件,有的装控制棒,控制中子通量和燃烧速度,有的装铍和铝做的反射层,当然还有做实验用的辐照材料的孔道。在这里经过辐照而带放射性的材料和烧过的燃料元件,都是通过水下的小车,拉到“热室”,或做物理化学性能的分析,或放进铅罐运到后处理厂,或去倒源车间进行同位素分装,供应工业、农业、医学等的需要。
谈到核技术往往使人心理紧张,因为放射性污染对人身有害。有人把核技术比作老虎,弄不好会咬人。反应堆的污染严重吗?主人特意让我们详细的参观了反应堆的“三废”处理。这里的“三废”问题,从设计时就引起重视,对放射性“三废”的量和质,处理设施的方案以及外界的稀释条件作了较充分的论证,才建立了处理设施。现在,还设有专门的防护监督机构,对周围环境、气体、水源和农作物等做严格的测量。
我们又回到大烟囱下。这个大烟囱之所以从不冒烟,是因为专门用来排放废气的。反应堆运行时堆厅里被污染的空气、“热室”里接触过放射物质的空气都经过定向流动集中到这里,经过过滤,然后排放。据实地测定,周围居民区的最大污染点,其放射性浓度及个人受污染的剂量都只为国家规定标准的0.1%。
来到废水处理车间,照例是看到大大小小的管道和离子交换塔。在这里处理的污水大致有四类:冲洗受过辐射的设备的废水;反应堆第一回路冷却水;洗刷“热室”的废水以及冲洗堆厅等工作室地面的污水。这些水都有放射性,有的还含酸碱,都按水质情况不同,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一般都是经过几级蒸发,滤去其中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杂质,再经过离子交换,然后排放。一回路冷却水则先要放在水池里沉淀一周,让其中的放射性物质自然衰变,然后再处理。排放到河流里的废水,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已经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不再对人体有害了。研究设计院的同志告诉我们,他们喝的就是这里的河水。
为了工作人员的安全,这里还有剂量安全室,定期测量工作人员内外受幅射的剂量。剂安室负责人告诉我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超过国家规定的年照射剂量的
(即每人每年5雷姆)。有个别工作人员超过月照射剂量(0.4雷姆),一经发现,马上调离休息。
我们参观这座高通量工程试验反应堆,增长了许多知识,确实开了眼界,看到了我国核科学技术发展的前途和希望。正象西南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周圣洋同志在接待我们时所说,我国建立反应堆已经有二十多年历史了,我们已经培养了一支自己的核科学技术队伍,建立了自己的科学试验基地,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具备了一定的设备制造能力。现在又建成了这座高通量的研究反应堆。在这样的条件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建造核电站,没有什么不可克服的困难。
本报记者 陈祖甲


第3版()
专栏:

  我国第一座高通量原子反应堆
我国第一座高通量研究反应堆,于1980年12月在西南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院建成。这座反应堆将为我国核电站等动力反应堆的研究和发展,以及原子能在工、农业上的广泛应用,提供重要手段。这是我国核科学技术方面的一项重大成就。
(本栏照片均为王均衡摄)
  我国第一座高通量研究反应堆厂房外景
工程技术人员正在调试反应堆的设备
  反应堆主控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