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多种成才途径
青岛职业教育出现新景象
本报讯 记者杨良化报道:随着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工作的全面开展,职业教育的优越性正在青岛市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全市开展职业教育的32所中学里,出现了新景象。
一、学生精神面貌和学习态度有了很大变化。职业班为广大初中毕业生提供了成才的多种途径,学生根据个人的志趣和特长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看准了个人投身四化建设的方式,学习责任感强,目的明确,劲头足。青岛五十五中的两个棉纺班,入学时70%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仅仅过了一年,95人中就有50多人写了入团申请书,11人入了团,90人的文化学习有了明显进步。
二、学校跳出了单纯追求升学率的“羊肠小道”,教师工作有了奔头。原来有些非重点中学招生标准低,高考升学少,学校感到压力很大,改办成职业中学或开办职业班后,学校摆脱了升学率的压力,办学路子变活、变宽了。一些原来要求调动、转行的高中教师,通过职业教育看到了自己的教学成果,思想稳定、工作有劲头了。目前青岛市的部分重点中学也开始办职业班,力争从结构改革中寻找出路。
三、家长更加支持、配合学校工作。孩子进了职业班,家长们普遍反映:既可以学到文化知识,又能掌握一门专长,只要学好真本领,不怕将来没出路。不少家长纷纷为自己在职业班上学的孩子买专业书籍和无线电零件、修表工具及烹调原料等专业实习用品,让学生在家里也能组装电视机、修理钟表、练习烹饪手艺。
四、产业部门参与办学,提高了专业课教学的质量。在青岛市99个职业班中,有将近一半是各学校与纺织、轻工、商业、司法、财政等业务部门联合办的。他们抽调技术人员,提供实验设备,编专业课教材,使学生能比较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学习质量。
五、劳动制度与教育制度逐渐统一起来,职业教育开始纳入了劳动力培训计划。职业班招生之前,首先由劳动部门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对劳动力需求情况的预测,提出专业设置和各专业招生数量,从一开始就把职业教育纳入就业前劳动力培训的轨道。办学过程中,由劳动局组织检查、监督和指导。职业班的学生一毕业,劳动部门就在社会招工之前组织考试,对他们优先录用,并且给予不再学徒、见习一年转正的待遇。


第3版()
专栏:

为护古物多艰辛
——记莫高窟老泥瓦匠窦占彪
敦煌艺术,名闻天下。有多少人因研究敦煌莫高窟的艺术成名于世界,有多少观光者被这艺术的瑰宝所陶醉。但是,能有几个人知道一位普通的泥瓦匠,为保护神窟里的文物所付出的劳动呢?他来时青丝正茂,如今已霜发满头。他叫窦占彪。
1941年,窦占彪还是个小青年,随同当时西北文化考察团的王子云教授来到莫高窟,并且留了下来。不久,著名画家张大千等也来了。他同张大千先生等一起对满目疮痍的莫高窟进行了清理。
窦占彪原本不是泥瓦匠,他看到风剥雨蚀的莫高窟实在心疼,便整天提着泥浆桶,拿着泥抹子,蹲在廊檐下,趴在洞窟里工作,度过了整整四十个春秋。在莫高窟那浩如瀚海的4万多平方米的壁画上,随处可以见到他为保存这些壁画所花费的辛勤劳动。
在一三○窟,26米高的大佛周围画满了壁画。但由于年久失修,精湛的壁画已经脱离了岩层,随时都有剥落坠毁的危险。看到这种情况,窦占彪心急如焚,想方设法要把它修复。但是,如何使这些壁画免于坠毁,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窟顶离地面近30米,20多米高的大佛又占去了洞窟的大部分空间,可供施工的地方很小,脚手架十分难搭,稍不留心,就会破坏壁画和佛像。最后,窦占彪和同志们象喜鹊营巢一样,在狭窄的空间立起了脚手架。窦占彪和大家凭着这个脚手架“飞”上窟顶,给要脱落的壁画镶上了300多个铆钉,使壁画又牢牢地固在岩层上了。这项工作整整用了两年时间!
在四二七窟,一尊高达两丈,重千余斤的金刚力士泥塑,因天长日久,即将倾倒。窦占彪又通过精巧施工,使其重复原位。
这位历尽沧桑的老人今年六十五岁了,去年他已退休。但是,他却没有在家里闲过一天。他还是起早贪黑地提着他的泥浆桶,拿着他的泥抹子工作着。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学者们说:“莫高窟离不开窦师傅,窦师傅也离不开莫高窟。他把他的青春献给了莫高窟,却让莫高窟永远年轻。”本报记者 曹永安(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