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读了《我呼吁》后
  夏衍
叶圣陶同志的《我呼吁》(载《人民日报》1981年11月26日三版),语重心长,读后深有同感。
粉碎“四人帮”以来,改革了高考制度,实行了择优录取方针,这对恢复和发展教育事业,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主要是教育经费偏低,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名额太少,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的比例失调,以及“重点”中学和一般中学毕业生的升学难易不同,就造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和“一考定终身”的现象。许多人说:考上大学就等于拿到了“铁饭碗”,一考不中,就成为“待业青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偏向必须纠正,但是,我认为把形成这种偏向的责任归咎于中小学领导和教师,是不公道的。他们是追求升学率的执行者,同时也是受害者。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的生活待遇、政治待遇太低,而他们付出的劳动和受到的压力又很重。他们值得同情,而不该受到责难。
造成追求升学率的偏向,还有多方面的原因,现在的情况是,同样的中小学,教学的情况很不相同,有些小学二、三年级就教外语,进了初中后再从ABC教起,对于这些学生,负担不大。可是由于初中外语教学的进度偏快,于是对那些在小学没有学过外语的学生,就会感到负担很重。外语如此,数理化也不例外。一般说来,考中学主要看数学和语文两门,那么看一看现在用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我觉得都是要求过高、进度偏快。就拿语文来说吧,让初中生念一点古文和旧体诗是可以的,也许可以说是必要的,但是把这些当作“重点”,而且在“思考和练习”中还要结合当前的政治,那么我想,这对于中学生打好语文底子,学会作文,是不利的。
记得五四以前我们在中学时,读的尽是古文,课本是《古文观止》,当时的老师还是要我们先从《黄冈竹楼记》、《桃花源记》之类的易懂而又用典不多的文章读起,至于《滕王阁序》这种四六骈文,则是三、四年级时才教的。现在让初中一年级学生就读韩非子的《郑人买履》、列子的《两小儿辩日》,特别是教他们念《水浒传》中的一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什么叫“提辖”、什么叫“唱喏”,已经够难懂了,即使懂了,对今天的青少年又有什么用处?我看,尽管老师花尽力气去教,也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对他们的作文、记事、明理,都不会有好处的。
有的同志说:“现在大学采用小学的教学方法,小学却用的是大学的教学方法”,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第5版()
专栏:

〔编后〕本报从今天起,开辟“文化生活”专版,每逢星期天出版。其中设有“文艺杂谈”、“艺坛新风”、“游记”、“访问记”、“银幕剪影”、“今日舞台”、“观众的话”、“电视之窗”、“文化知识”、“文坛争鸣”、“新书架”、“讽刺与幽默”、“答读者问”,以及歌曲、书法、摄影等栏目。为把这个版办得内容充实、健康活泼,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尤其欢迎短小生动的文章。
——编者


第5版()
专栏:电视之窗

  从失足到新生
  ——看电视剧《新岸》
丁浪
中央电视台和丹东电视台联合录制的电视剧《新岸》,是根据报告文学《走向新岸》改编的,描写挽救失足青年的真实故事。
这类题材的作品不少,但这个电视剧不落俗套,有其独特、新颖之处。整个剧的风格是深沉、凝重、炽烈、生活化。人物不多,主要是一对男女青年的戏。女主角刘艳华是一个十六、七岁就犯了罪坐了五年牢的失足青年,男主角高元钢则是农村中常见的那种十分憨厚、老实的小伙子。刘艳华刑满释放后到农村劳动,村干部把她交给高元钢监督改造。戏就从这里开始了,编导在艺术处理上浓淡相宜,比较细致。对挖河泥、拉电机、探病、上城告状等这几场重场戏,象泼墨一样,浓浓几笔就将人物性格刻画出来了。戏很重,但对话很少,更多的是通过生动的细节去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人物形象。全剧运用重复的手段,把刘艳华在劳动中默默无闻、咬紧牙关在磨练自己的决心和高元钢的高尚品德,表现得比较充分,使人们能够形象地看到刘艳华的灵魂逐渐在复苏,强烈地向往着新的人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对主要演员挑选得当,重气质,不去追求外表的美。演员演得朴素自然,做作表演的痕迹较少,比较生活化,使人感到亲切、真实、可信。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种现象:失足青年想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但开始不易被人所信,常遭歧视、冷遇,有些失足青年为此失掉信心,因而又导致恶习复发,甚至走回头路。过去有些写这类题材的作品,往往过多地表现这种消极面,打架斗殴、流里流气甚至出现血淋淋、奇形怪状的场面,产生一些副作用,影响了社会效果。《新岸》对这点比较注意,不追求打打闹闹、赶时髦的场面,着重挖掘人物内在的积极向上的东西,从正面去表现失足青年是如何在同志、朋友和亲人们的热情关怀下走向新岸的。
《新岸》也有不足,主要是在表现刘艳华的改造过程中,写党、社会的力量对她的教育不够,时代特点也表现得不够鲜明。在艺术处理上有些戏还不够饱满,前半段有点拖沓。尽管有这些缺点,但仍不失为一部动人的富有积极意义的电视剧。它通过刘艳华坎坷的生活道路,说明大多数的失足青年是可以转变,可以改造成为新人的,对挽救失足青年有着现实教育意义。对于这部分青年,家庭、社会各方面都应该伸出热情、温暖的双手,拉他们一把,帮助他们走向新岸。(附图片)
  电视剧《新岸》剧照:
高元钢(马崇乐饰)和刘艳华(相虹饰)在井台交谈。
祝涛摄


第5版()
专栏:答读者问

  我和“忙人操”
  曹靖华
  问:您参加体育锻炼吗?您个人比较喜爱哪一种锻炼形式?
答:我今年八十五岁了,身体还算可以。这主要归功于体育锻炼。我是经常运动的。因为我性情急躁,杂事又多,所以只能搞速战速决的锻炼,每天做二次十分钟的“忙人操”。
“忙人操”的动作大致和现在的广播体操差不多,动动手、弯弯腰,反正把全身各部分都活动到就行了。
这套“忙人操”还是我在河南开封省立第二中学读书时学的。当时“五四”运动的浪潮席卷全国,开封的学生也都上街游行,抵制日货、反对北洋军阀。我经常被选去守城门,检查商人运进的货物,禁止日货上市。后来又被推为河南省学生代表,到上海参加全国第一次学生代表大会。那段时间,真是忙得晕头转向。恰好,学校从江苏请来一位姓贡的体育老师,他见学生都很忙,就教了一套“忙人操”。我很快学会了,做做操果然神清气爽。从那时起,六十多年了,我始终坚持不懈。
我有一个体会,工作越忙越要运动。现在有时工作两三个小时,脑子就麻木了,很简单的意思也表达不出来。这时候,放下笔,走一走,做一做“忙人操”,再坐到桌边来,就觉得词多意盛,顺笔成章。这说明我在运动以后疲劳消失、精力恢复了。这不比勉强坐在那里苦思冥想强十倍吗?
前些日子,我生病住进了朝阳医院,只要能动弹,每隔二小时我就走出病房,绕着医院的大院兜兜圈子,活动活动,呼吸一点新鲜空气。
人的工作学习是需要精力的。精力的来源是靠饮食,但很重要的还要靠锻炼。只有坚持锻炼,常年不止,才能恢复精力,增进体质,朝气勃勃地生活和工作。生命在于运动,这个话是有道理的。


第5版()
专栏:

  民族舞剧《红楼梦》
中国歌剧舞剧院最近演出了该院于颖编导的民族舞剧《红楼梦》。著名舞蹈家陈爱莲在剧中扮演女主角林黛玉。
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越剧、昆曲、京剧和电影等艺术形式,都曾改编过其中的故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作为舞剧的形式搬上舞台,这还是第一次。
编导于颖,曾着力于改编和演出中国古典名著。五十年代初期,她在舞剧《雷峰塔》中,比较成功地塑造了白娘子的艺术形象;在八十年代编导的《霓裳羽衣舞》,获文化部直属院、团1980年编导一等奖。现在她又把《红楼梦》这一流行甚广、影响很大的现实主义文学杰作,用舞剧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于颖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学习、翻阅了大量的有关《红楼梦》的资料;看了《红楼梦》的戏剧、电影;走访了一些专家。她确立舞剧《红楼梦》的主题是:以宝黛爱情的悲剧,揭露封建社会吃人的旧礼教的罪恶。根据舞剧的特点,使故事情节更加洗练、集中,选择的剧中人物都是必不可少的。舞蹈素材方面,大量地吸收了戏曲中的舞蹈动作,并加以创新。通过传统的、民族的舞蹈语汇,着力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力求符合时代的真实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舞剧中扮演林黛玉的陈爱莲,在去年11月举办的个人独舞晚会后,今天又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新的、美好的艺术形象。陈爱莲形体条件和角色比较接近,舞蹈艺术造诣较深,她擅长于中国古典舞,成功地塑造了不少个性不同的古代妇女形象。陈爱莲虽然有着这些有利的条件,但仍感到,林黛玉这一角色,是自己所表演过的角色中难度最大的一个。特别是,在人们心目中对林黛玉都有自己的看法,一上台,首先看你象不象?在《红楼梦》排练期间,她反复学习、阅读《红楼梦》,认真领会编导的意图,研究琢磨如何用舞蹈的特有形式表现人物,使表演
“无声胜有声”。通过她富有表现力的艺术,精心塑造了感情纯洁的林黛玉的形象;细腻地表现了林黛玉对贾宝玉的真挚爱情和对旧势力的控诉。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和悲愤的感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贾宝玉的扮演者季锦武,过去多是演威武雄壮的角色。但为了能够表现好宝玉这一角色,他十分努力刻苦。光是为了练出场的走步,就练了几个月。平常在生活中,也注意琢磨人物的动作,向有经验的演员学习,脚扭伤了,也照样练。青年演员常晓蕾、叶建平担任B角宝、黛,也有他们特有的丰采。
音乐作者樊步义,吸收了中国民族的古典音乐,使全剧音乐纯朴、含蓄。用笙、管、笛、箫、唢呐等民族乐器伴奏,这也是独具特色的。以古琴独奏为黛玉“进府”和“焚稿”作伴奏,在塑造黛玉形象上,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尽管民族舞剧《红楼梦》刚刚和观众见面,还有不够成熟、完美之处,但他们在舞剧民族化方面的探索,是值得我们赞赏的。
本报记者 张世英(附图片)
  民族舞剧《红楼梦·夜读》剧照:
林黛玉由陈爱莲饰、贾宝玉由季锦武饰。
游振国摄


第5版()
专栏:文坛争鸣

  话剧《明月初照人》引起争论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话剧《明月初照人》(白峰溪编剧)上演以来,引起了热烈争论。最近,《人民戏剧》、《光明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陆续发表了争论文章,中国剧协也召开了座谈会。主要有两种看法:
一种意见认为,《明》剧是有突破的现代戏,它勇敢地提出了在当前经济变革时期,要敢于同世俗观念决裂的问题。有的文章说,《明》剧冲破了陈腐的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用形象的艺术力量寻求着爱情婚姻问题的新答案;《明》剧鼓舞人们去追求高尚的情操、更美好的生活。剧中主要人物之一袁玮爱上比自己大30岁的裴光,裴光教授忘我地献身科学,袁玮热爱科学,事业心强,他们之间存在着结合的基础。方若明能够同意自己三十年前恋爱过的人裴光同自己女儿结合,正表现了革命者高尚的情操、坦荡磊落的胸怀。有的文章还认为,《明》剧增添了一批有光彩的社会主义新人,塑造了当代妇女的真实形象。方若明则是近年来戏剧舞台上少有的优秀妇女干部形象。《明》剧没有把这个省妇联主任写成“高大全”的完人,既表现了她作为党的好干部的许多优秀品质,也写了她本身的种种矛盾,她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勇敢地同世俗观念决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这个人物还是真实可信的。
另一种看法认为,《明》剧的情节太离奇,年仅30岁的袁玮爱上了近60岁的老头子,她所爱的又是母亲年轻时的情人,这种传奇式的情节叫人难以置信。不顾现实的可能性,凭作者主观随意编排,这种做法不足取。认为话剧创作应该在开拓生活上狠下功夫。《明》剧有的情节也使人感到不舒服。有的同志认为,《明》剧中似乎爱情比什么都重要,其力量之大可以冲破年龄上的悬殊,以及长幼辈间的各种界限,剧中人物有一个共同之点,只关心恋爱婚姻问题,把爱情提到这么高的地位有些失当。有的同志认为,《明》剧编造母女爱情纠葛,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之间合理的社会关系,把民族传统道德观念中应当继承的东西,甚至把人们必须遵循和发扬的社会主义新道德,笼统地一律当作“世俗观念”和“条条框框”加以否定,这对广大青年观众只会带来有害的影响。
(赵雨嘉整理)


第5版()
专栏:

  李慧芳传艺
  余清馨
看了北京京剧院三团演出的《吕布与貂蝉》,我对先扮貂蝉后演吕布的李慧芳同志很是赞叹的。
李慧芳今年五十七岁,八岁学唱,十四岁登台,曾和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同台演过戏,是位善于表演,戏路宽的演员。然而,她不仅是位好演员,更是位好老师。前些日子,李慧芳收了本团青年演员李冬梅、张梅林两人为徒弟。她不顾年事已高,腿部有病,在传艺时,总是边教唱、边示范,要求严格,还注意在基本知识与基本功方面训练徒弟。尤其使徒弟感佩的有这么几件事:一是张梅林从部队转业,对学习传统戏信心不足,李老师分析她学戏的有利条件,鼓励她安下心来,无论梅林参加哪出戏的排练,李老师总在现场观看,关心她,指出她的不足之处,帮她理解角色。第二是李老师教戏得法,有科学道理。她在教唱腔、发音时把口腔、音节部位做了解剖。教唱腔气息控制时,用皮球作例,皮球若用剪子剪一下,气就跑了,若用针扎个眼,气就慢慢地放,运气就要这样慢慢地放。第三是李老师教育学生不单要师承一派,而且要学习前辈艺术大师的所有艺术精华,不断积累舞台实践经验,在这基础上走自己的道路。李慧芳真是个教戏又教人的好园丁。


第5版()
专栏:

  沙海轻舟      廷百亮摄


第5版()
专栏:拾柴集

  论不说话的演员
  余时
有人说电影是骗人的艺术,有时银幕上出现的浩瀚的大海和在风雨中飘摇的轮船,竟是在摄影棚里制做的。但是做得要象真的,能够以假乱真便好。然而电影又最讲究真实,一假百假,弄不好,什么效果都没有了。当然,有些难度太大的镜头,如火车相撞等等,即使不那么真,观众也能谅解。
可是,如今影坛上却流行一种公开的造假,则是不足为训的。我指的是国产影片的演员,特别是主要演员由别人来配音的愈来愈多了。有好几部影片的女主角都是只做表演,却由别人来发声。这让人联想起曲艺节目中的双簧。
我不熟悉世界电影史,至少还从来没想过一个电影演员不会讲普通话却能当主角。有,那是默片时代的演员,如阮玲玉,她只要张张嘴字幕便跟上来了。无论从哪一个意义上说,这种由旁人来配音的办法绝不是一个方向。因为语言艺术是一个演员起码要掌握的基本功。说得好一些最好;哪怕差一些观众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魏鹤龄的普通话里杂有天津音,上官云珠、王丹凤也带着南方语音,吴雪有浓厚的四川味……观众们还不是都接受了?声音和外型、性格、情绪等等是不易割裂的,尽管现代化的电影技术可以搞得天衣无缝,也还是逃脱不掉一个假字。说到责任,这未必同演员有关系,恐怕还是导演过于拘谨地、片面地注重演员外型的结果。假,是电影艺术的大敌,这种双簧戏不应再演下去了。


第5版()
专栏:

建了影剧院 没有剧团来编辑同志:
去年以来,我们江苏省海门县已有近10个公社兴建了影剧院,加上往年建成的,有近20个公社已有影剧院,其它一些公社也在陆续筹建。可是建了影剧院,却不大有剧团来。以我们悦来公社为例,自去年7月建成影剧院之后,只有县剧团和外县的二个业余剧团来演过三场,却没来过一个县以上的剧团。我们县城的一座剧院已建了多年,也没见省一级的剧团来演过一次。
过去只认为农村没有剧院,所以没戏看,现在有了剧院,还是没戏看。我们这里的许多社员说:“只要有大剧团来,花上一块、八角看一回,我们不在乎,你们为什么不来呢?”希望党报反映农民的心声,热切地盼望各种剧团下乡来!
江苏海门县悦来公社 陈启祥


第5版()
专栏:

  老红军义务开办阅览室
山西省安泽县老红军、离休干部熊朝发今年六十三岁,一九三三年参加革命。近两年,他发现有些青少年爱看一些不健康的读物,感到不安。为此,他用自己的积蓄租了三间房子,又购买了五百多本书籍,办起了一个青少年图书阅览室。这些书籍中有革命回忆录,有科普读物,有青年思想漫谈和各种报刊杂志,还有一些文艺小说。他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欢迎县城的学生、待业青年和机关工作人员前来借阅。为了让附近农村的青年能及时看到书刊,他还义务给读者代购代销,并送到读者手中。
(郑虎成)


第5版()
专栏:

  最近上映一批新影片
最近在全国各地将上映下列几部新影片:
彩色故事片四部:《乡情》、《长排山之战》、《剑魂》和《明天回答你》。《乡情》通过一个忠厚善良的农村妇女田秋月,在战争年代主动抚养了革命者的孩子,解放以后,将养子送还其生身父母,而自己却悄然离去的故事,歌颂了闪烁着我们民族精神的高尚情操,以及这种情操与深厚的阶级感情溶为一体的人情美。《长排山之战》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反映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某一战例所体现的我军机动灵活的战术思想的战例片。《剑魂》反映的是我国击剑运动员为国争光的事迹。《明天回答你》则是以四化建设中知识分子的工作和爱情生活为题材的。
舞台艺术片两部:彩色戏曲(京剧)片《李慧娘》(由苏州京剧团改编演出,胡芝风主演,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和柳琴戏影片《小燕与大燕》(江苏电影制片厂摄制)。
同时,还将上映反映资本主义社会演员辛酸遭遇的香港故事片《银幕天使》,揭露克格勃间谍活动的法国故事片《蛇》,反映日本社会小手工业者受大企业剥削、打击的日本故事片《阿细们的街》和意大利故事片《父子情深》。
(一文)(附图片)
  《乡情》剧照田秋月收养了田桂和翠翠,辛辛苦苦地抚养他们。
(中国电影公司供稿)
  《长排山之战》剧照:我军战士在搜索藏在岩洞里的敌人。
(八一电影制片厂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