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县委书记帮困难户订致富计划
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地处太岳山区的山西省安泽县今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1,480斤,涌现出一大批收入上千元和几千元的户。但是也有一些社员户生产生活还存在困难。
隆冬到来前,县委书记王文学到府城公社府城大队走访了几个不同类型的困难户。他先来到第四生产队郭根田家。郭根田全家七口人,只有两个劳力。前些年,爱人患病,拖欠集体公款1,000多元。这两年来,队里安排他放牛,他坚持常年出勤。同时,还包了20多亩地,生产粮食近万斤。眼下的情况是:粮食有富余,收入不太足,没有偿还欠款的能力。王文学详细询问了他家收支情况后,和社队干部一起帮他想了三条致富办法:在粮食有余的条件下,明年养猪3—5头,可收入600元左右;地埂嫁接红果树100株,明年即可见收益,后年少说也可收入500元左右;明年适当多种点经济作物,如烟叶、山药蛋,至少可以收入700元左右。这样既抓当年,又抓长远,狠狠干上几年,不愁过不上好日子。接着,王文学风趣地对郭根田说:“要做好上面几条,你们全家要好好分一下工,完善一下家庭责任制呀。”三笔收入账,一席鼓劲话,使郭根田心头豁亮,精神焕发。
三队刘长青全家八口人,只有一个整劳力,多年来,年年拉账欠债。近两年来,才逐渐还了一部分欠粮欠款。王文学来到他家,关切地说:前几年把群众折腾苦了,几年恢复不了元气,现在党中央制定了一条富国裕民的政策,咱们要挺起腰杆,打起精神好好干呀。接着,他们一起谋划了两条致富办法:栽桑一亩,明年即可收入1,000元;买一头毛驴、一辆平车,拉脚搞运输,抓点现金收入。为帮助刘长青树立信心,王文学特地向他介绍了三队社员杨玉清两年致富的情况,使这个长时间失去改变穷困信心的朴实农民,心中升起了致富的希望。
王文学走访的有多子女、缺劳力户,有军烈属和五保户,还有干部家属户。11月5日,已经夜里11点多钟了,王文学还坐在府城大队治保主任王福来家的炕上,同社队干部和访贫对象座谈。县委书记登门串户,访贫问寒,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杨志胜 赵振明


第2版()
专栏:

总结“分配增一百,粮食减一成”的经验教训
  卫星大队制订明年增产增收计划
江苏省吴县黄埭公社卫星大队今年农副工业总收入可比去年增长40%,其中副业、工业收入增长几成,社员分配可在去年人均406元的基础上再增100元。由大队统一建造的农民新村,到年底就可造好楼房1,498间,将有70%的社员住进新房。干部群众从这些显著的变化中,看到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可是,面对这样的好形势,大队党支部却并没有感到满足。他们检查和剖析了大队的整个工作,看到今年粮食生产将比去年减产一成左右。“分配增一百”是个很大的成绩,“粮食减一成”是个很大的缺点。党支部就这个问题作了自我批评,发动群众,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找出了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指导思想上存在片面性,“急钱不急粮”、“抓钱不抓粮”,放松了粮食生产的领导;二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对轻视粮食生产的现象,没有进行教育;三是技术措施失着,主要是绿肥面积减少,种子退化混杂,特别是在没经验的情况下,一下子改双季稻为单季稻的面积过大,使总产受到影响。
结合总结经验教训,大队组织群众讨论落实明年增产、增收、增分配的具体措施。从秋种开始,他们根据本大队劳多田少、机械化程度高,已经有了十多年种双季稻经验的情况,调整了作物布局,扩大绿肥、油菜面积,同时完善了生产责任制和奖励办法,促进粮食生产。大队还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领导力量和农业先进技术普及工作。由于及时总结经验,找到了薄弱环节,现在全队干部群众都在一心争取明年进一步增产增收。
吴越


第2版()
专栏:

  把农业科技送到千家万户
为保证明年农业生产有个更大发展,河北省故城县组织技术力量,对农业基层干部、农民技术员等生产骨干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今年,故城县粮棉油产量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故城县委清楚地看到,要想在明年获得更高的产量,就必须提高农民种地的科学技术水平,因此决定在今冬把生产骨干普遍培训一遍。县里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抽调农业技师、植棉能手、种麦行家22名,成立了生产技术顾问团。由县、区、公社、大队分别对社队干部、农民技术员、植棉示范户等培训一遍。县委抽调近百名科技人员,分赴各训练班任教,除集中培训外,各社队还采用举办科技讲座、黑板报开辟问答专栏、张贴技术广告等多种形式,把农业科学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难题。
卢宏达


第2版()
专栏:

  踊跃参加生产储蓄
湖南省汉寿县护城公社跃进大队社员,最近踊跃参加为明年准备生产资金的生产专项储蓄。到十一月上旬止,这个队已有二百六十二户存生产储蓄款二万四千五百五十元,按承包耕地面积计算,每亩储有生产资金十六元七角,存款社员约占总户数的四分之三。
开展生产储蓄的新业务是银行、信用社适应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的新情况采取的措施,以便帮助社员坚持常年聚财,积小钱办大事,安排好生产。这项储蓄一开展,便很受社员欢迎,他们准备多储蓄一些,保证明年的生产资金自给有余。银信部门也积极摸清储蓄来源,热情、主动地上门为社员办理存款,并动员群众搞生活、建房等储蓄,避免因生活开支挤掉生产资金。
余晓


第2版()
专栏: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委领导成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基层干部落实政策,教育牧民群众树立全局观念、集体观念,今年全县羊毛、皮张等畜产品的收购,都超额完成了计划,质量好于去年。图为县委副书记华旦(藏族、中)在江西沟公社同社员一起开座谈会,讨论继续完善生产责任制,进一步鼓舞社员干劲,争取明年更大丰收。 李学瑞摄


第2版()
专栏:农村漫谈

  让农民有“看头”
  永泉
翻阅1982年报刊征订目录,我的目光被其中的《农民文学》(河北)、《农民画报》(北京)、《农民画报》(辽宁)、《新村》(吉林)吸引住了。这几年,新创办的各种刊物如雨后春笋,令人目不暇接,但专供农民阅读的却很少见。现在有了以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刊物,尽管还为数不多,也是值得庆贺的。
“穿讲漂亮,吃讲营养,住想宽敞,行要铃铛。”如今农民手里有了钱,他们不仅要购买生产资料,要盖房子,买自行车、手表等高档商品,还需要更多更好的书籍报刊,从中增进科学、文化知识。在前者的要求不断得到满足之后,对后者的需要就显得更为迫切。而在不少农村里,还存在着看书难、看报难等现象。我就曾听到有的农村青年这样描述他们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政策落实有奔头,联产计酬有搞头,就是白天没听头,晚上没看头”;“吃不愁,穿不愁,没有书看真挠头”。
要让农民有“看头”,不仅需要多种以农民为主要对象的不同风格的刊物,还需要有为农民所喜闻乐见的戏剧和电影。电影,是男女老少都欢迎的。可惜,当前反映农村生活的影片是太少了。1979年国产故事片54部,反映农村生活的仅有一部。一位青年提出:建议成立农民电影制片厂。是的,以前就有了八一电影制片厂,近两年,又陆续成立了青年电影制片厂和儿童电影制片厂。我国有八亿农民,建个农民电影制片厂,专为农民拍影片,不是没有道理的。
“白天没听头,晚上没看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出版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应该如何作出切实的努力呢?(附图片)
  (原载《讽刺与幽默》)


第2版()
专栏:通讯

  庄稼人喜逛北京城
“于家窑大队400多男女老少逛北京啦!”近日,这桩美谈在河北省玉田县霞港公社村村户户传开了。
话得从20年前的一个春节说起。当时,于家窑大队一个在北京做工的同志回家,带了厚厚一叠北京风光的图片。村里从没逛过北京的男男女女,都争相到他家看照片,听讲解。许多人简直入迷了:“首都多美呀,要是能逛上一趟该有多好啊!”可是,当时这只能是一种幻想,庄里穷得透气,一亩地才打个百、八十斤粮食,干一天活分个仨瓜俩枣的钱,口粮才8两,连肚子还受着委屈,哪来余钱进京城啊。
党支部巧借良机,就用“逛北京”作为鼓舞社员治穷奔富的精神力量。党支部成员当着群众的面说:“咱们不是都想逛北京吗,那好说,只要大伙摽着劲儿干,日子富裕了,集体花钱租辆大汽车,拉着大家到北京风光风光。”从那年起,社员们又打井、又平地、又挖渠、又改土,还搞起了塑料加工副业,日子眼看着一天比一天地富。没想到“十年动乱”来了,今天批“资本主义”,明天批“暴发户”,没完没了,批得谁也不敢沾富的边。队里只得关了副业的门,农业也放松了,重新成了“三靠队”。社员也死了逛北京的心。
三中全会的春风重新吹活了大家逛北京的愿望。党支部书记张忠召召开大会,郑重宣布逛北京的条件:全村2,300亩地单产拿500斤,集体分配水平人均拿到250元。
五个生产队实行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重新办起了塑料加工厂,农业、副业实行专业分工,织席编篓,养猪喂鸡,都搞得红火了。连续三年一卯劲儿,今年粮食单产达到了520斤,分配水平升到256元,农副业纯收入达到28万元。大队还添了两部汽车、四五台拖拉机,安上了自来水,买了电视机。家家户户有了余粮余钱。全庄170户,有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的达到一百多户。
逛北京的夙愿实现了。10月下旬的一天,大队党支部从唐山地区运输公司租了两辆大轿车。家家户户象过年一样热闹,杀鸡、宰羊、炸油条、包水饺、烙糖饼,放起了鞭炮,庆贺实现逛北京的愿望。老年人换上了新买的涤确良外衣,姑娘小伙子们换上了皮鞋,戴上了手表,早晨3点钟,就聚集在大队部门前。两辆轿车每天都是早4点出发,晚9点回家,一连去了4天。社员们在北京游览了故宫博物院、颐和园、动物园、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五个地方,分别在这些地方照像留影。从未出过门的七十多岁的张春芳老人,一边游览一边说:“要不是党的政策落实了,我怕这辈子也逛不到北京了,还是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哇!” 本报通讯员 冯连坤


第2版()
专栏:

  许昌地区烟叶丰收质量提高
  农民推车挑担,欢欢喜喜交售新烟。到十一月底,已收购新烟四亿三千二百七十多万斤
本报讯 我国著名烤烟产区河南许昌地区,今年烤烟丰收。几个月来,农民们推车挑担,欢欢喜喜交售新烟。到11月底,全区已收购新烟4.327多亿斤,这个数字不仅大大超过去年国家收购数量,也超过了今年预定的计划收购任务。特别是烟的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黄烟占83%。许昌的中黄一级烟叶是熊猫、中华牌等高档烟的主要原料。
这两年,许昌地区从群众到干部,憋足劲要使烟草生产来个大翻身。他们重视烟叶质量,地区制订出奖励办法,规定对平均亩产二两中黄一级烟的县给予奖励,亩产值高的也给奖。这一来,今年全区的烤烟质量都提高了,上等烟已收购2,270多万斤,其中中黄一级烟468,000多斤。种烟老模范刘长岭带领一个生产队种了28亩烟,亩产1,026斤,上、中等烟居多,亩产值近千元。郏县农村人口有46万,光烟叶一项,平均每人收入100多元,收入最高的户达到7,000元。
烟叶是许昌地区的经济命脉,历年来,烟叶收入都占全区农副产品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和外贸出口的60%以上。今年烟叶增收数量很大,记者在访问期间,看到各地烟站的仓库和空地上,都堆满了烟垛。地、县、社组织400多辆汽车日夜运送。铁道部也积极调动车辆赶运,到11月底,已向全国83家烟厂调运了2.25亿斤。
杨全山 夏景凡


第2版()
专栏:

发挥传统手工业优势为剩余劳力开拓生产门路
  潮安县加工生产出口产品
本报讯 广东省潮安县发挥本地传统手工业优势,积极加工生产出口产品,为剩余劳力扩大生产门路,给农民开辟了生财之道。
目前,这个县的出口商品加工生产网点遍布城乡,全县共有600多个加工场、厂,生产人员达24万余人,占农村总劳力的一半以上。按总人口计算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从事出口加工生产。这既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力开辟了广阔的生产门路,又为繁荣农村经济增添新的活力。去年,全县外贸收购出口总值已接近一亿元,比1978年增长53%,社队企业获得加工费纯收入4,511万元,全县每人平均可增加收入45元。今年1至9月份已完成外贸收购总值8,26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4.8%。
潮安县传统的出口商品门类多,既有大宗的轻工、农村土特产品,又有品类繁多的小宗工艺品。而且有丰富的劳力资源。县委、县人民政府把剩余劳力,逐步组织起来,加工传统手工艺产品。


第2版()
专栏:

延边和龙县第一电影放映队为农民着想
  把电影送到山区农家门口
据新华社长春电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县第一电影放映队积极为山区农民服务,今年送电影下乡达670多场。
和龙县第一电影放映队负责地处偏远山岭之中的4个公社的24个放映点。冬季,长白山区大雪纷飞,山陡路滑,行走十分艰难。这个放映队为了满足山区农民看电影的愿望,宁愿自己多吃苦,节假日也加班加点,奔忙在各个放映点上。长白山区的大多数生产队没有室内放映场所,放映队和生产队共同想办法,利用学校教室,社队仓库或社员家里当放映场地,给社员放映电影。
这支放映队所属放映点上的观众,绝大多数是朝鲜族农民,看一般汉语影片有困难。放映队队长崔永福为了当好配音解说员,经过勤学苦练,掌握了朝鲜语对白解说技术。他们还制幻灯片进行宣传。


第2版()
专栏:

  嘉山县建立农机具租赁网
本报讯 通讯员史克炯、记者姚燕戈报道:安徽省嘉山县供销社在全县农村建立农机具租赁网,受到农民欢迎。
这个县实行包干到户后,供销社发现,生产资料的供应对象变了:过去是全县三千多个生产队,如今是九万多个农户。过去是集体购买,现在是一家一户。许多过去畅销的农机具,如喷雾器、脱粒机、柴油机等,现在大量积压,不是农民不需要,而是单家独户买起来困难,而且一年用不上几个月。
针对这种情况,全县各供销社都开展农机具出租业务,组成了农机具租赁网。今年夏收期间,石坝公社一带连绵阴雨,为了帮助农户抢收抢打,石坝供销社将柴油机和脱粒机配套出租,老营业员许献章跟机操作,为47户脱粒小麦12万斤。为了进一步方便农户,右沛、石坝、包集等公社供销社,还把喷雾器下放到大队代销店出租。出租费是供销社根据农机具价格、使用年限、折旧计算制定的,比较低廉、合理。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小品

  桐油和油桐
  江东流
在日常生活中,大至车辆舰船、高楼广厦,小到儿童玩具、木梳发夹,哪一样不用油漆来涂护、装饰呢?涂了油漆,金属更加长寿,家具更加漂亮,环境更加美好……而最早的油漆就出在我国,是以桐油、天然漆加上天然颜料,调配而成的。
桐油附着力强,干燥快,比重轻,有光泽,不导电,抗冷热,耐酸碱,防湿、防腐、防锈,是工业品、日用品常用的“美容膏”“护肤油”。据说,世界上有1,000多种工业需用桐油或以桐油为原料。此外,医药上还用它配制呕吐剂、杀虫剂。安徽“三宝”之一的徽墨,生产一吨需要4吨桐油。
桐油,是从桐籽中榨取的;桐籽,是油桐树的果实;油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油料树,川、贵、湘、赣、闽、浙、皖、豫、桂、粤等省区,均有大量种植,有“三年桐”和“千年桐”两种。三年桐栽后二三年结果,一般可结果二三十年;千年桐栽后五六年结果,一般可结果三四十年。千年桐虽然产果期较长,但自然生长的有70%左右是雄株,只开花,不结果。因此,多培育雌株,成了提高桐油产量的关键问题。江西乐平县梅岩垦殖场,近年来试验从优株雌桐上切取尚未木质化的嫩枝,嫁接到尚不知雌雄的幼桐上,获得初步成功,为油桐生产开辟了新路。前不久,他们又发现一棵雌雄同株、一年能开花结果九次的野生千年桐,其产果、剥籽、出油率均高于一般野生雌桐。这无疑将成为油桐科研的一个新的有趣的对象。
农谚说:“家有千株桐,子孙不受穷”,正确地概括了油桐的经济价值。的确,油桐全身都是宝:除了桐油这一主产品,桐木柔软洁白,纹理通直,是制作家具的好材料;树皮可以提炼栲胶;桐麸、果壳、桐叶都是高效肥料。据化验分析,100斤桐麸的肥效,相当于15斤硫铵、20斤过磷酸钙和1斤氯化钾肥效的总和。贵州正安县龙江大队,每人平均有桐树270株以上,户均1,500多株,1 958年曾荣获周恩来总理署名、由国务院颁发的“户有万株桐,幸福永无穷”的奖旗。去年,这个大队的桐籽收入,占了农业总产值的14%。
油桐树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反应极为敏感,在硫磺厂、脱硫厂数十里范围内都会死亡。因此,它又是我们信得过的监测二氧化硫的哨兵。


第2版()
专栏:农村一角

  果洛藏族自治州建成牧草籽繁殖场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由国家投资兴建了一座机械化优良牧草草籽繁殖场。
这个场从一九七八年开始,到今年已经累计种植一万三千多亩垂穗披碱草等多年生优良牧草,收获草籽五十五万斤,青干草一百二十多万斤。另外还进行了十一种外地优良牧草的引种试验。
果洛州是青海省牦牛、藏羊的集中产地之一。这个牧草草籽繁殖场,每年可生产二十五万斤草籽,供各县社种植牧草。


第2版()
专栏:农村一角

  那曲地区草原用太阳能融化积雪
西藏那曲地区气象台工作人员张传忠,根据黑色介质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热的原理,在草原积雪上抛撒牛粪粉末,对比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快速消雪的成功经验。
西藏那曲地区草原面积辽阔,冬季气温低而多雪,过去往往由于积雪较长时间不能融化,使大批牲畜吃不上牧草而掉膘或死亡。现在,利用太阳能快速融化草原积雪的经验已在许多公社推广。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