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今古人物

科学空间的两颗巨星
  ——诺贝尔父子经历的道路
  张永谦
诺贝尔,这是各国科学家和世界人民广为熟悉的名字。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纪念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都要举行隆重仪式,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发著名的诺贝尔奖金。这里介绍的,是诺贝尔父子以顽强的精神攀登科学高峰的故事。
在上个世纪的克里米亚战斗中,发生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拥有海上优势的英国舰队听说俄国人在海域布设了“水下地雷”,不知这种新式武器的威力究竟有多大,一时举棋不定。恰在此时,一艘俄国商船进港。商船船长是个鲁莽的家伙,不听领港员指引,胡乱闯入布雷区,撞响了水雷。轰然一声,海面掀起巨浪,商船几乎翻沉。在附近海域游弋的英国舰队,目睹这一情景,异常震惊,不敢贸然进攻。这个船长无意中“以身试雷”,起到了向敌方示威的作用,俄国政府因而没有给他处分。当时,为俄国研制和布设水雷的,就是伟大科学家和发明家艾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父亲伊曼纽勒·诺贝尔。
老诺贝尔本是个建筑师,他在瑞典破了产,只身去俄国谋生。经过多年惨淡经营,总算又开办起工厂。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政府授命他研制水雷和船用发动机,并给予资助,使老诺贝尔的企业兴旺起来。但不久,俄国人吃了败仗,沙皇毁弃前约,于是老诺贝尔又一次陷于破产。
然而,年近六十的老诺贝尔并没有消沉,他还要开创新的事业。重返故土后,他在斯德哥尔摩设立了第一个研制硝化甘油的工作间。诺贝尔和他的弟弟都在这里工作。不幸的事又发生了:1864年9月3日,工作间发生爆炸事故,当场5人丧命,诺贝尔的小弟弟就死在这次事故中。
老年丧子,使老诺贝尔身心交瘁,从此卧床不起。但是,他的创造热情丝毫没有减退。在病床上,他仍妙想横生,为自己的祖国设计了一种新式机枪,提出了用锯末压制板材的建议,设想过训练海豹采矿的具体方案……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这时候,艾尔弗雷德·诺贝尔早已独立地从事科研工作了。他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旺盛无比的创造热情。他的那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劲,比老诺贝尔更惊人。在他研制硝化甘油引爆剂的时候,一连四年没有获得成果,弟兄们都劝他罢手,可他仍然锲而不舍,终至取得了成功。
为了科学事业,他一生与死神周旋,不止一次从爆炸后的废墟中爬起来,重新顽强地工作。他深知炸药研制工作的危险,但毫不畏惧,也从不鲁莽,决心以自己的才智把死神控制下的强大动力夺取到人间,为人类造福。终于,他成为著名的化学家和发明家。他的主要发明有硝化甘油引爆剂、雷管、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仅在英国获得的专利就有355项。除与炸药有关的发明外,还有铸铁提纯法、氧气制造法、防爆锅炉等先进技术。
诺贝尔没有按部就班地受过正规教育。他童年时侨居俄国,从家庭教师那里学习外语和科学知识。十七八岁时,老诺贝尔送他去欧美各国学习。他刻苦攻读,从不为纸醉金迷的生活所动。正因如此,他的科学、技术功底都很深,还通晓俄、英、法、德等国语言。与同时代的工程师相比,诺贝尔理论素养较高;与同时代的科学家相比,他又有丰富的实际知识,能够更直接地服务于生产。他自己说过,他是为把科学成果付诸应用而从事研究工作的。因此,他能抓住当代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一旦研究取得成果,就千方百计地宣传和推广,极力使其在不同的生产领域发挥作用。他常常为此在工地和矿山中奔波。
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诺贝尔所经营的工厂企业,遍布欧美20个国家,这使他成了国际上有名的百万富翁。但是,他从不沉湎于安乐,甚至一生没有建立家庭,从而被人称为“欧洲最富有的流浪汉”。他在瑞典和法、英、德、意等国都建筑了实验室,可是住房并不豪华。他说:“我的家就是我工作的场所,而我则到处工作。”事实也正是这样。
诺贝尔十分同情穷困的发明家,尤其乐于资助从事医药和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憧憬着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的理想世界。然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罪恶战争,却滥用了他为和平目的的发明。例如,他为了促进建设工程而发明炸药,讵料这一发明却大大助长了战争的破坏力。他对此深恶痛绝和感到内疚。晚年,他立下遗嘱,将自己的财产设立科学与和平奖金,奖给在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今天,诺贝尔奖金已成为举世公认的影响巨大的科学奖,它对正在向高峰攀登的科学家们是一种鼓舞。
1868年2月,瑞典科学院曾颁发给诺贝尔父子金质奖章,奖励老诺贝尔为研制硝化甘油炸药所作的长期努力;奖励诺贝尔发明的猛炸药(用矽藻土等吸附硝化甘油制成)。这是对献身于科学事业的诺贝尔父子的崇高评价。
诺贝尔父子经历的道路是不平凡的,同时也是感人的,值得人们纪念。如果说,老诺贝尔为人类培育出一颗科学巨星,那么,诺贝尔则致力于为人类培育出一个不断扩大的、日益灿烂的科学星群,毋怪人们把他称为“科学的保姆”。


第7版()
专栏:海外游踪

  撒哈拉沙漠掠影
  韩金根
沙海茫茫,夕阳影里,一列骆驼商队在地平线上缓缓移动;疲惫的旅人,正在走向归宿……这是人们想象中的撒哈拉沙漠富有诗意的景色。
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地跨埃及、苏丹、利比亚、乍得、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尼日尔、毛里塔尼亚和马里等国国境,面积约800多万平方公里,几乎占整个非洲大陆的三分之一。在阿尔及利亚朋友陪同下,我曾有幸观赏了这个闻名世界的大沙漠的部分奇景。
海市蜃楼
撒哈拉有砾石堆积的戈壁,也有细砂积聚成的沙丘。星星点点的绿洲点缀其间,偶尔可见常绿的灌木和郁郁葱葱的枣椰树林。这一抹抹可爱的绿色,使辽阔无垠的沙海呈现出一点生机。
“海市蜃楼!”在奔驰向前的汽车中,有人突然喊叫起来。同车的人霎时间都朝着窗外看望。但见我们前方远处,似在地平线上,又似在低空之中,影影绰绰地出现了一排象是三四层楼房的建筑群,在强烈的阳光下隐约晃动。我们的汽车加速前进,这排楼房似乎也以同样的速度后移。这一奇丽的幻景,持续了好几分钟。这是难得见到的瀚海奇观啊!它是由于大气中光线折射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据说,古人认为这是大蜃吐气而成的,所以称它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
“蜃景”,在古远的日子,曾给予大沙漠上艰辛跋涉的旅人以一线希望吧?
沙漠中的“卡车”
一路上不时遇到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在撒哈拉,骆驼大都是单峰的。它是沙漠地带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牧民称它为撒哈拉的“卡车”。它一昼夜能走40公里,载重200多公斤。它吃喝进大量食物和水后,在沙漠上可连续十天不吃不喝。一次,我们还看到一列驼队中,有一只骆驼背上搭起一个圆形小帐篷,宛如我国传统的花轿。阿尔及利亚朋友说,这是供老人或妇女、小孩乘坐的……
酷暑中的奇寒
撒哈拉干旱酷热。白天光秃秃的沙石上温度高达摄氏70度,鸡蛋和肉片放在太阳下曝晒一两个小时就烤熟了。我们的轿车有空调设备,可是一下车,顿觉热浪扑人,直象置身炉膛之中。为了免受强烈阳光曝晒,牧民们从头到脚穿戴得严严实实,身披长袍,头裹白色大围巾,只露出双眼。在撒哈拉城镇里,人们一般上午九时以后就停止露天作业,呆在屋里,直到傍晚太阳沉西,才又出来活动。
昼夜温差大,是撒哈拉气候的另一特点。由于沙石散热快,一到晚上,气温骤降,甚至会降到摄氏零度以下,即使盖上毛毯,也会感到寒冷难耐。
城市特色
加达亚、瓦格拉、多戈尔特……我们经过的好几座沙漠城市,周围都生长着许多枣椰树和其他灌木。城市里没有高层楼房,但都耸立着清真寺塔,那是最高的建筑。居民们住的都是平顶房,窗户既小又高,紧靠房顶,以防沙子灌进屋内。建筑物大部分为白色或黄色,显得别有风韵。而沙漠中的现代化旅馆则特色鲜明,有的象古城堡,有的象清真寺,圆柱式、平顶式或长廊式,带有浓重的阿拉伯民族色彩。旅馆内部布置讲究,特别是游泳池,在缺水的沙漠地带,很吸引人。经历了沙漠长途旅行的人住进这样的旅馆,自然感到赏心悦目,疲劳顿消。
油田奋战
游览车驶近哈西梅萨乌德时,天色已晚,星光闪烁。突然,在我们前进的方向,一团火光映红天际。这是哈西梅萨乌德石油基地的瓦斯在燃烧。撒哈拉地下天然气和石油储量丰富。据估计,石油储量至少有几十亿吨,天然气则更加丰富了。哈西梅萨乌德石油基地是阿尔及利亚在撒哈拉的主要油田,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史。
第二天,我们在哈西梅萨乌德石油基地参观一座钻井塔时,骤然狂风大作,风沙弥漫。从车窗外望,只见天昏地暗,沙浪犹如无数巨龙奔腾,整个撒哈拉都在咆哮。回头再看看那井塔,只见石油工人们仍在上面认真操作,泰然自若。正是他们,以自己辛勤的劳动,为国家换来了巨额的石油收入。对这些终年搏斗在风沙中的石油工人,人们怎能不产生敬意!
赤日如火,撒哈拉的气候确是酷热的。但是,在这儿,你能看到撒哈拉儿女对这片土地的一颗颗更加火热的心!
(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珍宝何日归原主
  顾玉清
在泰晤士河畔的伦敦人类博物馆中,富有贝宁民族特色的许多艺术珍品,包括匠心独具的青铜面饰、精美绝伦的象牙雕像,吸引着许多观众,博得他们的啧啧赞赏。这是早在殖民扩张时期,侵略贝宁的英国军队掠走的五千多件艺术珍品中的一部分。
在美丽宽阔的巴黎协和广场,憩息在喷泉旁的人们和过往车辆中的乘客,禁不住一次次地仰望那直指云天的卢索卡方尖碑,为它的精湛雕刻艺术和独特造型而赞叹。那是拿破仑挥师东征时,法国军队从埃及搬走的“战利品”。这座埃及的国宝,后来仅仅得到如今放置在一座清真寺里的一只普通大挂钟作为补偿……
世所罕见的瑰宝、古代东方最珍贵的史料之一——巴比伦王国的《汉穆拉比法典》,今天依然深锁在巴黎卢浮宫中。据说,这是1901年法国考察队“发现”的。尽管伊拉克一再要求物归原主,可是,至今仍如泥牛入海,杳无消息。
名扬世界的敦煌壁画中精美绝伦的一部分、包括圆明园和故宫中的许多无价之宝,在中国饱受欺凌的年代被劫掠到一些新老帝国主义国家,至今仍然未能回归祖国。
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横行时期,德、意、俄、日、葡、西乃至后起的美国,都从如今的第三世界各国掠走了大批文物国宝。在这些“文明国家”的博物馆和私人藏品室里,人们可以看到并不文明的印记。
当然,战争、走私和盗窃手段,也使世界不少国家的大量珍宝无辜地沦落异邦。一些国家的内战,也是造成珍宝文物失散的原因。在1967至1970年的尼日利亚比夫拉内战中,这个国家的大量艺术品已悄悄地流入美国。黎巴嫩旷日持久的派别冲突,也使贝鲁特国家图书馆内2,500本名著、300件珍贵手稿和24幅名画不翼而飞。还有些国家,因政策混乱,文物管理制度不严,某些政府官员和投机商通过各种非法手段,将国家珍藏的雕像、名画、金银器皿和稀世珍品纳入私囊,然后倒卖出口。因此,在联合国会议上,“物归原主”、“还我珍宝”的要求一再被提出来,而发展中国家对此发出的呼声最强烈。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们几乎都是珍贵文物惨遭浩劫的国家。
面对这个棘手问题,联合国1975年采取表决形式,通过一项决议,要求世界上有关国家或个人,必须将非法获取的文物,尤其是在殖民时期从发展中国家掠夺的一切文化财产退归原主。为了监督这个决议的执行,处理随之出现的司法及技术性问题,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筹组了有20多个国家代表参加的国际文物归还委员会。几年来,该会已促使一些有关国家间进行必要的对话,使世界文物归还原主的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去年3月26日,澳大利亚将收藏八十三年之久的一只仪式大鼓,归还原有国瓦努阿图(独立前名为新赫布里底);今年2月,津巴布韦收到南非开普敦博物馆交还的六件鸟类雕塑;埃及最近也在国际组织协助下,从巴黎塞纳街一家古玩店里找回了公元前1,400年的一尊神像。
然而,直至今天,许多极其贵重的珍品的归还工作仍无结果。由于一些占有别国大批文物的西方国家,不但毫无退还过去非法占有外国文物的诚意,甚至拒绝在禁止文化财产的非法进出口和转让的协议上签字,这就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有鉴于此,今年9月14日至18日,国际文物归还委员会在巴黎举行第二次会议,寻求公正解决这一问题的新途径。看来,归还文物,特别是归还世界珍贵文物的工作,其前景难免仍是困难重重的。(附图片)
  澳大利亚归还给瓦努阿图的仪式大鼓。


第7版()
专栏:

人类用火年代可能上溯百万年
火的使用是人类向文明前进的重要标志。过去,据周口店与世界其他地方发现的人类远祖猿人用火遗迹考证,地球上出现有控制的用火约在50万年前。但前不久,西方考古学家在肯尼亚的切索旺扎地区发现的用火遗迹说明,人类的远祖可能在140万年之前就开始用火了。在切索旺扎发现的用火遗迹是40多块烧烤过的粘土块,小的大如米粒,大的有两三英寸宽。同一地方还发现了石器和动物骨骸化石。经化验,这些土块都在小型篝火中烧烤过,而当时的火是受控制的,温度当在摄氏400度以下。经对发掘现场综合考察,认为这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同周口店的用火遗迹一样,都是人类的远祖人属猿人留下的。切索旺扎没有发现人属猿人的骨骸,但有南方古猿骨骸化石。近年来有些科学家研究认为,人科应该包括人属猿人和南方古猿。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专家希尔博士十年前在切索旺扎首先发现南方古猿化石。他认为,切索旺扎的用火遗迹可能是人属猿人留下的,但也不排除是南方古猿的遗迹。肯尼亚切索旺扎用火遗迹如能得到最后的科学鉴定证实,那末,人类开始用火的年代,应该推前100万年。这无疑是考古学方面的重大发现与有价值的进展。·芸·


第7版()
专栏:世界艺苑

  多采的菲律宾绘画艺术
如同菲律宾大地上到处可见旖旎的风光一样,菲律宾的绘画艺术也有着众多绚丽的佳作。正在北京展出的《菲律宾绘画展览》,使广大观众不仅看到了画幅上的岛国美景和多采的人民生活,也了解到这个国家风格多样的现代美术概貌。其中既有以写实主义手法描绘的菲岛风土人情,也有“路斯抽象派”、“贺雅抽象表现主义”和黎路斯比“新写实主义”等作品。
丙烯画《第三世界》是画家帕博·德·阿西斯的新作。画面正中描绘一位双膝跪地、体格魁梧、怒视苍天的第三世界青年,他正要奋力砸断手上的镣铐;其上,荷枪呐喊的两个男女形象,是正在为自由解放而战斗的第三世界的象征;那座虽还简陋、但在突突冒烟的工厂,那辽阔丰腴的土地,以及穿过浓云的阳光,组成了一阕生气勃勃的对第三世界的颂歌。它反映了第三世界的觉醒呼声和前进步伐,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画家约瑟·布兰克的油画《欢庆佳节》,则是一幅意趣盎然的菲律宾人民生活风俗画。那明快的色调,细腻的笔触,丰满的构图,写实的手法,栩栩如生地表现了纯朴的菲律宾农民喜获丰收、庆贺佳节的欢乐情景。 ·劳崇聘·


第7版()
专栏:

  菲律宾、印尼绿化趣闻
林木常青,花果不绝,地处热带的东南亚国家,长年高温多雨,适于树木生长。即使如此,这些国家仍很重视绿化工作,采用多种方法,广植林木,以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为此,最近它们之中有的又制定了新的植树法规。例如,菲律宾正式颁布新规定:凡十岁以上的国民,在连续五年内,平均每月至少得栽一棵树。“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森林茂密,风光秀丽,其爪哇岛素有水果之乡美称。为扩大绿化,美化环境和使水果供应更加充足,特规定凡准备结婚的,必须先植两棵树;凡提出要离婚者,必须栽树五棵;离婚后要重新结婚的,每人必须植树三棵。
·峰·


第7版()
专栏:

  第三世界(丙烯画)
〔菲律宾〕帕博·德·阿西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