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1月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瑞典把入侵的苏潜艇逐出领海
照会苏联指出“导航失误”之说根本不能成立
要求苏联对潜艇是否装有核武器立即作出说明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1月6日电 根据瑞典政府11月5日作出的决定,入侵瑞典军事禁区的苏联潜艇今天上午已被驱逐出瑞典领海。
上午8点,这艘据称载有核武器的苏联潜艇在瑞典海军的领航船、扫雷艇、巡逻艇等多艘舰只的押送下,从它搁浅的卡尔斯克鲁纳海军基地附近出发,缓缓驶向公海。等候在公海上的苏联海军的舰只接收了这艘潜艇。
据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1月5日电瑞典首相费尔丁今天下午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瑞典政府决定把入侵瑞典领水的苏联潜艇驱逐出去。
费尔丁指出,“按照我们所作的调查,这艘苏联潜艇很大可能装载有核武器。”“这实际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引人注目的对瑞典的侵犯。”
费尔丁指出,昨天苏联政府照会声称,“在苏联137号潜艇上,就象所有其它出海的军舰一样,有必要的武器弹药。但这些武器弹药同有关潜艇无意中侵犯瑞典领水的情况无关。”费尔丁说,“照我们理解,苏联的回答意味着莫斯科不否认艇上有核武器的情况。”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1月5日电瑞典外交大臣乌尔斯滕今天下午向苏联驻瑞典大使递交一份照会,再次强烈抗议苏联潜艇侵犯瑞典领水,指出这艘潜艇十之八九载有核武器。
照会说,“瑞典政府被迫以惊讶和义愤的心情指出,在卡尔斯克鲁纳群岛海域搁浅的潜艇可能载有一枚或几枚核弹头。调查表明,这艘潜艇船首上实际上确凿有铀二三八。”
照会说,“这件事事关重大,瑞典政府立即要求苏联政府就是否在这艘潜艇上装有核武器发表一个说明。苏联对瑞典政府要求澄清这个问题的要求一直避而不答。瑞典政府势必认为,这意味着苏联政府无法否认在这艘潜艇上载有核武器。”
照会指出,调查表明,所谓入侵瑞典领水是由于导航失误的说法根本不能成立。“根据调查,瑞典政府得出结论,苏联潜艇是有意侵犯瑞典领水,目的是在那里从事非法活动”。
照会说,“瑞典政府对苏联潜艇‘一三七’号故意侵犯瑞典领水和瑞典军事禁区必须向苏联政府提出强烈抗议。瑞典政府认为,这艘潜艇十之八九把核武器运进了瑞典领水,因此这一公然侵犯瑞典领水的事件更加引人注目和严重。”
照会最后要求苏联今后不再侵犯瑞典领土主权和破坏国际法基本准则。
苏联潜艇是于10月27日夜间侵入瑞典领水军事禁区的。


第6版()
专栏:短评

  可喜的现象
11月2日至4日,南亚七国外交秘书在尼泊尔举行了第二次会议,进一步商讨区域合作事宜。会议一致批准了5个研究小组的报告,并把这5个研究小组变为工作小组,还决定了扩大合作的范围,拟订出今后继续加强团结合作的进程。南亚七国这样加强团结合作,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南亚各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信守不结盟政策,在历史上有着相似的遭遇,目前又面临着共同的任务。它们之间的团结合作既是这些国家人民的普遍愿望,也符合它们的国家利益,因而有着广阔的前景。
开展区域合作,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由于长期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压迫和掠夺,现在又都受到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束缚,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它们都迫切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在这个破旧立新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之间通过合作,加深相互了解,增进团结,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以获得进步和繁荣,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南亚国家之间还存在某些分歧和隔阂。这些主要是历史的原因所造成的,它们不应成为阻碍南亚国家团结合作的障碍。阿富汗事件以后,南亚各国普遍感到它们的独立和安全面临了严重的威胁。在这种形势下,南亚国家更有一切理由求同存异,加强联合。事实证明,只要大家都有诚意,经过平等协商,互谅互让,是能够在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更好合作的。
目前,南亚区域合作刚刚开始,还只是在一些经济领域中进行。但这毕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中国古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合乎时代潮流的区域合作必将继续向前发展。这对南亚以至整个亚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都将是一个可贵的贡献。


第6版()
专栏:

《欧洲》日刊要人们从苏潜艇事件中吸取教训
  告诫破门而入者:回击将是迅猛的
据新华社布鲁塞尔11月5日电 在布鲁塞尔出版的《欧洲》日刊今天就苏联潜艇最近深入瑞典领水一事发表社论。社论指出,西方、特别是欧洲,对在瑞典卡尔斯克鲁纳海军基地的鼻子底下刚刚发生的一切不能无动于衷。
社论认为,在瑞典发生的事都与欧洲的防务有关。苏联的高级潜艇居然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一个被看作是非常可靠的地区,这是令人极为忧虑的。
社论指出,这一事件与一般的间谍活动不一样。它是已构成蓄意侵略的严重事件,应该引起各国中立主义分子和“鼓吹单方面缓和者”的深思。因为他们中间的不少人都虔诚地相信:只要声明自己主张中立、宣称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就能使他人产生一种“好感”,就能防止侵略和侵略的威胁。尽管瑞典现在是、今后仍将是一个中立国,但她的处境完全不象那些多少显得天真的“中立主义者”们所想象的那样。
《欧洲》日刊的社论最后强调,无庸置疑,挫败侵略的唯一办法是,不仅不把大门打开,而且还要明确地告诫那些企图破门而入者:回击将是迅猛的。


第6版()
专栏:

联大主席宣布暂停发动全球谈判讨论
  许多国家代表指出全球谈判已不容犹豫和拖延
据新华社联合国11月5日电 联大今天上午暂时停止关于发动全球谈判的讨论,没有就这次议程达成协议。
联大主席宣布,这项就发动关于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全球谈判的议程必须在有关各方面非正式协商和谈判取得结果的情况下才能恢复。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夫人和特使伊梅尔达·罗穆亚尔德斯·马科斯在会上强调说,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相互依存。联大的任务就是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调整现有的经济秩序,满足时代的迫切需要。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凌青在会上说,中国赞成通过对话改组目前的国际经济关系。他说,经过约二年的协商和辩论,人们越来越承认全球谈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应当继续犹豫和拖延了。“让我们现在就行动起来,把我们的政治愿望变成现实”。
英国大使安东尼·帕森斯代表欧洲经济共同体说,共同体相信全球谈判的筹备工作将会尽早完成。共同体认为联合国的决议案仍然有效,可以在此基础上就发动全球谈判达成协议。联大在全球谈判的过程中应起主要的作用。
日本、加拿大和芬兰在会上也表示赞成早日就全球谈判达成协议。
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珍妮·柯克帕特里克在会上最后发言。她说,美国“决心和其他国家一起寻求解决世界面临的迫切的、灾难性的问题的办法”。但是,她又说,“尽管原则上大家已经同意,但是程序还没有确定下来,目前在联合国和世界各国首都正在进行广泛的磋商”,因此美国认为目前就发动全球谈判的问题进行辩论还为时过早。


第6版()
专栏: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民主和团结阵线
  发表关于裁军与和平的呼吁书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11月5日电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民主和团结阵线最近发表了一项关于裁军与和平的呼吁书。
呼吁书说,罗马尼亚社会主义民主和团结阵线全国委员会一致赞同尼·齐奥塞斯库同志提出的关于在罗马尼亚开展广泛的政治行动的建议,这些建议表达了罗马尼亚人民渴望和平,坚决反对加强军备竞赛,争取裁军、首先是核裁军,争取全世界安全、合作与和平的决心。
呼吁书号召社会主义民主和团结阵线所属的一切组织、全国的劳动者在广泛的群众活动中发表意见,组织群众集会、游行、和平进军和其他群众行动,促进和加强各国和各国人民的行动来制止扩大军备竞赛和增加武器,争取在裁军首先是核裁军方面采取具体措施。
呼吁书向欧洲、美洲和其他各大洲所有国家的一切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发出呼吁,呼吁他们采取最紧密的一致行动来争取实现安全、缓和和国际合作的紧迫目标。
呼吁书强调,要努力争取建立一种使各国人民能够得到自由和自主发展并免遭外来干涉或侵略的气氛,要全力反对继续扩军的政策。呼吁书还要求停止在欧洲大陆部署中程核导弹并立即就此进行具体谈判。呼吁书说:“我们要求停止任何在别国边界上举行的武力示威、军事演习、大规模调动部队以及可能造成国与国之间的紧张和不信任的任何行动。”
“我们要紧密合作以敦促扩军的鼓吹者们放弃他们的危险立场,彻底结束扩军、使用武力和以武力威胁的政策,使各种争端问题只通过谈判、通过和平途径求得解决。”
呼吁书最后呼吁各国民主组织、舆论和人民为和平和裁军事业采取新的和越来越有力的行动。


第6版()
专栏:

  伊拉克建议无条件停火一个月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据伊拉克通讯社报道,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昨天在巴格达对参加阿拉伯妇女总联合会第九次会议的外国妇女代表团发表谈话时再次建议,在各个战场同伊朗无条件停火一个月。
侯赛因说,这个月正是穆哈拉姆月,即伊斯兰教阴历新年(10月29日开始)的第一个月。根据伊斯兰教习惯,在这一个月里,禁止一切打斗和争吵。
侯赛因说,这是考验伊朗“是否准备实现和平的一个机会”。他说:“这个月的停火还可能是伊朗和伊拉克之间实现持久和平的一个机会。”
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的战争现已进入第14个月,伊拉克声称它占领了伊朗8,000平方英里的土地。迄今,伊朗拒绝了所有停火建议。两国的官方通讯社几乎天天都在发表军事当局提供的战报。


第6版()
专栏:

  里根要求黑格和艾伦之间结束争吵
本报讯 白宫发言人格根11月5日发表正式声明说,里根总统在这天召集国务卿黑格和国家安全事务顾问艾伦在白宫举行了一小时的会议,指出总统的对外政策班子继续争吵不会有任何好处,要求黑格和艾伦必须结束分歧,停止互相攻击,希望过去几天发生的事“到此结束”。
美国总统的对外政策班子最近爆发的这场争吵,据说,是由于专栏作家安德森曾打算发表的一篇文章引起的。文章说总统有一个对下属官员不满意的名单,黑格被排在首位,他可能从内阁里清出去。黑格获悉这一情况后马上在10月31日下午打电话给里根,谈了此事,然后黑格和里根分别打电话把对这篇文章的意见告诉了安德森。里根认为有关对外政策班子意见分歧的报道对推行“对外政策起着有害的作用”,并再次赞扬黑格的“公务活动”。黑格不指名地指责说,九个月来,白宫一位高级官员一直在“开展一场游击运动”迫使他离职。在各方面进行干预之后,安德森的文章经过“修改”,并加上了总统表示完全信任黑格的内容,在11月3日的《华盛顿邮报》上发表。
在华盛顿流传的说法是,黑格和艾伦“不和”。但艾伦11月3日立即给予否认。他说,黑格没有责怪他,而那些声称他在诋毁黑格的报道是“不负责任的”。
《纽约时报》5日刊登的一篇报道说,自从尼克松政府下台以来,还没有一次事件象这次白宫“泄漏”出消息的神秘来源这么令人感兴趣的。而这个从白宫泄漏消息出来的神秘人物,究竟是谁还是“迷团”。
不管怎样,格根的声明说,里根重申他信赖黑格、艾伦以及他的对外政策班子中的所有成员。里根还同他们讨论了制止内部攻击以及对外政策机构更好工作的办法。会后,黑格和艾伦也一致表示,总统对外政策班子中全体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一起工作对于国家和总统来说都是重要的。


第6版()
专栏:

  利比亚军队正从乍得东部据点撤退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恩贾梅纳消息:乍得武装部队参谋长恩古卢巴耶·阿拉菲5日在乍得首都恩贾梅纳宣布,利比亚军队正从它在乍得东部的据点撤退。利比亚军队是今年初进驻乍得东部地区的。
他说,撤退是从3日开始的。利比亚军队连同装备已在48小时内撤出了靠近苏丹边境的阿德雷、盖雷达和伊里巴。
消息说,利比亚军队正在从乍得第三大城阿贝歇撤退。阿贝歇位于恩贾梅纳以东约800公里,曾是利比亚方面用来向上述等据点运送部队和装备的补给站。
消息说,利比亚军队从恩贾梅纳的撤退5日继续进行。
另据报道,乍得前国防部长哈布雷已下令他的部队单方面停火,并准备通过谈判解决乍得内部的冲突。


第6版()
专栏:

  英国莱兰汽车公司工人罢工
本报讯 拥有58,000名职工的英国国营莱兰汽车公司工人,11月1日起为要求增加工资举行了3天的罢工。
工会最初要求增加工资17.5%,但资方只答应增3.8%。该公司董事长爱德华兹还曾扬言,假如工人举行罢工,他将清理公司,解雇所有工人。工会声称,工资增加3.8%不足以弥补目前高达两位数字的通货膨胀所造成的影响,并交由会员投票决定。罢工的第三天,该工会会员投票同意接受资方提出的提高基本工资3.8%,保证发给奖金并增加假期的建议,于4日复工。


第6版()
专栏:

  世界杯排球赛在东京开幕
  运动员宣誓决心打出风格打出水平
新华社东京11月6日电 1981年世界杯排球赛今天下午在东京开幕。
这次比赛是第三届女子、第四届男子世界杯排球赛。女队的比赛将从明天开始,男队的比赛将从11月19日开始,在日本21个城市中举行,预计到11月28日全部结束。
开幕式是在东京都新宿的一家饭店举行的。来自巴西、保加利亚、中国、古巴、南朝鲜、苏联、美国和东道主日本的八路世界女子排球劲旅和各界来宾5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开始,8个队的运动员,踏着乐曲的节奏依次登上主席台。接着,比赛实行委员会委员长喜岛庆一郎宣布1981年世界杯排球赛正式开幕。比赛组织委员会会长伊木正二、国际排球联合会主席利博、日本文部省次官石桥一弥等先后致贺词,祝愿这次比赛获得圆满成功。
上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冠军日本女子排球队队长横山树理代表参加比赛的全体运动员宣誓,表示决心在比赛中打出风格,打出水平。
开幕式结束后,东道主举行了欢迎招待会。
在这以前,日本首相铃木善幸发表书面贺词,表示希望这次比赛能为增进各国间的友好作出贡献。
参加从明天开始比赛的各路女子排球队,是10月27日后陆续到达日本的。几天来,各队积极进行赛前训练和准备。此间报刊、电视台不断发表关于这次比赛的消息。大批外国体育记者也涌到日本,准备报道这次比赛。(附图片)
  1981年世界杯排球赛于11月6日在东京举行开幕式。
黎启榕摄(新华社稿 传真照片)
1981年世界杯排球赛开幕式上,中国女子排球队入场。 新华社记者 卢琰源摄(传真照片)


第6版()
专栏:

国际排联接纳中国台北排协为临时会员
新华社东京11月5日电 国际排球联合会行政委员会4日至5日在日本横滨市举行例会。会议决定接纳中国台北排球协会为临时会员。
会上,中国台北排球协会提出要求加入国际排联申请后,表示将按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规定,修改其前身的章程、旗帜、徽章和会歌,并且表示在名称问题上要中文、外文一律用中国台北排球协会的名称。
国际排球联合会将于1982年举行全体会议时,最后批准中国台北排球协会为正式会员。这次例会还批准了把中国上海生产的“火车头”牌排球作为国际比赛用球。
国际排球联合会主席利博在会上宣布,中国排球协会将于明年6月在上海、南京举办一次国际男子排球邀请赛。他号召被邀请的单位予以支持并派队参加。
中国排球协会主席、国际排联行政委员会委员张之槐参加了会议。


第6版()
专栏:

中国女子排球队赛程
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11月7日开始在日本东京和其它城市举行。中国女子排球队七场比赛的日程如下:
11月7日 中国对巴西
11月8日 中国对苏联
11月10日 中国对南朝鲜
11月11日 中国对保加利亚
11月13日 中国对古巴
11月15日 中国对美国
11月16日 中国对日本(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西德政界人士纷纷揭露
  勃列日涅夫再次对西德施展又吓又拉手法
据新华社波恩11月4日电 西德政界人士近几天来纷纷发表评论指出,勃列日涅夫最近对西德《明镜》周刊记者发表的谈话再一次表明,苏联在欧洲核军备问题上对西德采取又吓又拉的手段,除此而外没有任何新东西,因此,西德没有必要改变现有的立场。
《明镜》周刊11月2日全文发表了勃列日涅夫的谈话。勃列日涅夫在谈话中要西欧国家放弃部署中程导弹,他保证苏联不会对任何禁止核导弹的国家使用这种武器。他甚至以苏联第一号人物的身份保证说:“我可以完全负责地说,苏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对摒弃核武器、也不在自己领土上部署这种武器的国家使用这种武器。”“我们准备毫无例外地对每个国家用条约保证这点。”
西德政府发言人贝克尔当天就指出,勃列日涅夫表示愿意达成一项大量裁减北约和华约中程核武器的协议,西德政府原则上对莫斯科这种“愿意谈判”的态度表示欢迎,但这其中“并没有任何真正新的内容”。同样,勃列日涅夫再次提出的停止在欧洲部署核武器的建议,对于波恩来说,也“没有任何理由能使其改变迄今为止所持的立场。”
西德反对党基督教民主联盟议员托登赫费尔发表谈话,驳斥了勃列日涅夫的所谓东西方在欧洲的核力量对比“大体上处于均势”的说法,并指出,华约组织在这方面保持着“巨大的优势”。他说,勃列日涅夫关于双方导弹数目的算法,“其目的仅仅在于迷惑西方国家舆论,而这样就可在莫斯科与华盛顿就中程核武器即将举行谈判时,改善苏联的谈判地位。”


第6版()
专栏:外论摘要

  有力的揭露 辛辣的讥讽
西德报纸近几天来纷纷发表评论,揭露和讥讽勃列日涅夫最近对西德《明镜》周刊记者发表的挥舞橄榄枝加大棒的讲话,摘译如下:
勃列日涅夫的乐曲
勃列日涅夫同《明镜》周刊玩的书面问答游戏又一次证明了莫斯科的策略,即吹起和平的曲调,一边流着鳄鱼的眼泪,一边在这曲调上加上下意识的威胁调门,还希望能一点一点蚕食掉西方的地盘。
勃列日涅夫断言,苏军及其装备是防御性的。但入侵阿富汗,持续地威胁波兰,试图对第三世界施加影响,以及潜艇在瑞典海岸搁浅——这些事件说的不是另一种语言吗?
勃列日涅夫的乐曲是要向我们暗示,我们可以通过对北约武器说一个“不”字,而重新证实莫斯科早就答应了的东西,即放弃武力。
但在18个月前SS—20导弹还少得多的时候克里姆林宫曾粗暴地拒绝这种建议。
——《波恩评论报》评论
莫斯科“照镜子”
勃列日涅夫描绘了一幅苏联的对外政策和军事政策的图景,要西方这样来看它:拥护和平、采取守势、始终愿意会谈、从不侵略、不进行威胁、不吓唬人。换言之:勃列日涅夫瞧着镜子,他让镜子来反映克里姆林宫的政策。
勃列日涅夫发动这场运动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
1、使大西洋联盟国家不安定。
2、使联邦共和国脱离美国人。
3、诱使施密特不遵守北约的双重决定。
这些是苏联政策老的、从未达到过的目的,可以说是克里姆林宫的保留节目。以前有些时候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而磨刀霍霍、大肆威胁。今天又是抚摸,又是低声细语,并且以“明镜”相照。
——《新莱茵报》评论
莫斯科的逻辑
在勃列日涅夫同《明镜》周刊记者的谈话中,苏联在即将举行的军备谈判问题的立场上没有提出什么实质性的新东西。但是勃列日涅夫的讲话是有启发作用的。他的讲话比莫斯科以往的言论更明确地向西方表明,它(西方)在今后几个月中应估计到会发生什么情况:苏联的宣传机器目前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欧洲反对华盛顿上。
勃列日涅夫把逻辑完全颠倒了,他硬说,欧洲受到美国追补军备的威胁,而苏联为了保护欧洲人“追补了军备”。就在对原子武器的不同计算和评价中就可看出谈判本身是多么难。在这种情况下,施密特在勃列日涅夫11月底进行访问时必须特别注意不要那怕是在气氛上对北约的谈判方案有所危及。
——《南德意志报》评论
“善意的”言论背后
对苏联人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威慑整个工业化世界,而不是光吓唬德国人,让大西洋彼岸的人们心神安定。人们在这个问题上有必要对勃列日涅夫表示感谢,而那个可以使自己没有或是没有部署核武器的国家幸免于核进攻的建议,可以断定是自古以来世界政治中干得最妙的一桩寡廉鲜耻事情。诱饵色香正好,钓者放竿,鱼儿上钩。但这个建议没有许诺有关国家可以幸免于任何战争。人们不知道,一场常规战争在打了数日后就可能变得如此可怕以致有关国家就连对打不打核战争作一考虑的功夫也不会有了。在这里,两个超级大国中有一个是在扮演捕鼠者的角色。在表面看来是善意的政治家言论的背后,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出对欧洲小国的那样一种霸道的傲慢。这样做也是在试图先用恫吓的办法来扫平一下欧洲的堡垒前沿阵地。
——《法兰克福汇报》评论


第6版()
专栏:

  ——你来干什么?
  ——带点儿家乡礼物,给您拜个早年。 方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