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1月6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天津市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设家庭病床
家庭病人同住院病人一样治疗
编者按:天津市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开设家庭病床的新闻,很值得卫生界的同志们一读。开办家庭病床,有些地方已经做了,但象这个医院那样,把家庭病床和医院病床同样重视,象对待住院病人那样对待家庭病床的病人,是不多的。我国人口多,经济不发达,医院病床不能满足要求,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开办家庭病床不但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对医务界改进风尚,也大有好处。
本报讯 记者陈勇进报道:天津市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设家庭病床,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开一代社会主义的好医风。
现在,第一附属医院开设的家庭病床已有300张,从医院院址的和平区扩展到全市各街道。1976年唐山天津地震时,这个医院的房子毁掉了不少,病床从280张减到100张,难以满足群众的需要。1977年9月起,医务人员决心打破“医生不扣门”的旧习惯,把病床设到病人家中去。他们把危、重急需抢救及要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留在医院病房,对病情较重的慢性病而又应该收容住院的病人,则采取开设家庭病床的办法认真治疗。内科、针灸科先在医院附近的和平区开设了66张家庭病床,很受病人欢迎。现在,第一附属医院的480张病床中,家庭病床超过住院病床。
在治疗上,家庭病床与住院病床都同等看待。现在全院有20名医生负责家庭病床治疗,同时还有经验丰富的老护士巡回看护。这些负担家庭病床的医务工作者,不畏酷暑严寒,冰雪风雨,按时到病人家治病。在医疗上,除服用中药、针灸、按摩外,还按病人的具体情况输液、输氧、打针。检验科的同志则到病人家中取血化验。遇有诊断不清或疗效不显著的病人,他们就组织会诊。科室的负责人也经常到病人家中检查,指导解决疑难问题。这些负责家庭病床的医生们,常常在病人缺乏照管的情况下,为患者煎药,喂饭端水,甚至端屎端尿。今年1至10月份,医生们为家庭病床巡诊达36,000次之多。病人常以十分感激的心情称赞他们“是党培养出来的好医生”,“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好。”
负责家庭病床的医生们,概括他们的做法有四大好处:一、减少病人家庭和公家的劳务负担;二、减少病人和公家的经济负担;三、促使病人和医生的融洽关系;四、病人在家治病,可随时得到家属的体贴,在治疗上有良好的心理影响。


第4版()
专栏:通讯

  “雷锋式干部”李俊甲
李俊甲,人民解放军部队里一名普通的年轻干部。一封封表扬他的信从四面八方飞到部队,热情洋溢地称赞他是活着的雷锋,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光荣标兵,是按照党所指引的方向,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的代表。
“多为人民做一件好事,就是我的幸福”
李俊甲今年二十七岁,现任北京部队某团一营教导员。他1970年入伍后,在党的培养教育下,逐步成长为“雷锋式干部”。十二年来,他随部队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哪里有他的足迹,哪里就传颂着他学雷锋的佳话。
驻地山区群众要修水库,李俊甲主动捐款支援;战士的家庭经济上临时遇到困难,李俊甲常常以战士的名义寄去自己的钱;北京第五铁路小学一位残疾的女学生,收到了素不相识的李俊甲捎来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增强了对生活的信心;山西省蒲县木坪村的张大娘服了李俊甲寄去的12服药,治好了她的气管炎,大娘感激地逢人便说:“共产党好,解放军亲!”……
去年初春,李俊甲从北京乘火车到河北省邯郸去。列车开出不久,一位去河南省安阳市的王大娘突然发病,一再呕吐。李俊甲急忙上前扶住,一会儿给她捶背,一会儿给她端水,清理了她呕吐的食物,又请来医生给她诊治,买来水果和点心让她充饥。旅客们交口称赞,看,老太太多有福,得了这样的好儿子!
列车到了邯郸,大娘开腔了:“同志,邯郸到了,你咋还不下车呀?”这一说,周围的旅客恍然大悟了,原来这位军人并不是大娘的儿子!
“大娘,我也到安阳。”李俊甲临时改变了计划,决心护送生病的大娘回家。
车到安阳,李俊甲一手搀扶着大娘,一手提着行李出了车站。大娘见到前来迎接的女儿和女婿开口就说:“快谢谢这位解放军同志,他是特意来送我的。”又转身拉着李俊甲的手,请他去家里坐坐。李俊甲不肯给大娘家添麻烦,婉言谢绝了这真诚的邀请。大娘的女儿只想到赶紧给李俊甲买一张去邯郸的车票,匆忙中却没顾得问他的姓名和住址。
时过两日,王大娘家收到一封没有署名的来信。信上说:“大娘的身体恢复健康了吧?寄去3元6角钱,1元8角是还你们代买的安阳到邯郸的车票钱,剩余1元8角钱,是我补交从邯郸到安阳的车票钱。因当时去得急,没顾上补票,请你们向车站讲明情况,替我补一张票。”全家人被感动了,议论着:这真是一位“活雷锋”呵,怎能了解到他的名字,知道他是哪个部队的呢?
直到去年秋天,几经周折,王大娘才终于得到了久盼的消息:这位“活雷锋”名叫李俊甲,他的部队驻在山西。于是,全家人给李俊甲所在部队写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详细叙述了事情的经过。领导上询问李俊甲,李俊甲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憨厚地笑笑说:“我是人民的儿子,多为人民做一件好事,就是我的幸福。”
“我有一个最亲的父母,这就是党和人民”
在李俊甲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闪闪发光的话:“我有一个特殊的人口众多的家,这就是社会主义的大家庭;我有一个最亲的父母,这就是党和人民。”
李俊甲是党的政治工作者,他不仅把党的关怀和温暖带给战士,也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战士的家,让革命大家庭里的成员都充满幸福和欢乐。
1980年春节前夕,领导安排李俊甲回北京探家。几次推迟假期的李俊甲,这次答应得很痛快。
腊月二十九,全家人把李俊甲盼回来了。妈妈抚摸着他的头说:“十一年没在一起过个年,这回可团圆了。”儿子靠在妈妈身边说:“妈妈,您已经看了我一眼,可是有多少战士的父母不能和儿子团圆,我应当代替战友去看望他们。”
大年初四,他就出发了。在以后的35天里,他南下中原,东奔山东,再转过头跑到晋南去。在这段路程,他有时通宵在火车上站立,有时整日在汽车上颠簸,而大部分偏僻的地方,他是骑着自行车过来的。他走进一户户战士的家,同战士的父母欢快地交谈。
在山东革命老根据地沂蒙山区一个偏僻的地方,是战士马明远的家。母亲因为儿子几个月没有来信,焦急不安,要到部队去看望,正在打点行装。就在这时,李俊甲来了,老人家先是吓了一跳,连连发问:“我孩子出了什么事?你快说!”李俊甲笑着说明来意,并且介绍了她儿子在部队的进步情况,大娘的心里这才一块石头落了地,紧拉着李俊甲的手说:“这就好了。能看见你就象见到我的儿子一样,我不去部队了,你就留下和我们过个团圆年吧。”
新华社通讯员 钱华飞
新华社记者 姜庆肇
本报记者 凌志军


第4版()
专栏:

  《中国少年报》举行茶话会庆祝创刊三十周年
  习仲勋代表胡耀邦、宋任穷表示祝贺,并向关心和帮助《中国少年报》的同志表示感谢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我国少年儿童的知心朋友——《中国少年报》,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茶话会庆祝它创刊三十周年。党中央的领导同志,各界知名人士和少年儿童的代表共600多人到会热烈祝贺。
《中国少年报》创刊于1951年11月5日。三十年来,它在向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少年儿童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帮助少年儿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锻炼身体,指导少先队活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被孩子们称为“不见面的辅导员”。1951年它创刊时发行量是9万份,现在已增加到1,124万份,发行量是全国报纸的第一位。
在人民大会堂三楼大厅里举行的庆祝茶话会开得热热闹闹。大厅里陈列着反映《中国少年报》创刊三十年来发展情况的图片,挂着我国一些著名书画家为庆祝它三十岁生日而创作的书画。八十四岁的画家李苦禅送给它的生日礼物是一幅题为“待到来日凌空飞”的雏鹰图。画面上,画家用站在松枝上蓄姿欲飞的三只雏鹰,来鼓励少年儿童们学好本领,准备将来展翅高飞。
北京市半步桥小学的少先队员,在会上朗诵了他们写给自己的好朋友的诗:“《中国少年报》,我们自己的报,我们知心的朋友,我们心中的骄傲!您培养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啊,为了共产主义,为了革命的需要!”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宋任穷在会上十分高兴地和《中国少年报》的同志们握手。习仲勋在讲话中,代表胡耀邦、宋任穷同志向《中国少年报》的同志表示祝贺,向关心和帮助《中国少年报》的同志表示感谢。他说,《中国少年报》不仅少年儿童要看,少年儿童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看,家长们也要看。他希望《中国少年报》越办越好,进一步提高质量,扩大发行数量,在新时期中为培养和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作出新的贡献。
康克清、叶圣陶、张承先、荣高棠、舒同、严文井、高士其、孙敬修、王光美,《北京日报》总编辑徐惟诚,《中国少年报》前社长、《体育报》副总编辑左林,青年书法家刘炳森也在会上讲话。他们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祝愿《中国少年报》在教育儿童的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首都文艺工作者和少年儿童在会上演出了文艺节目。


第4版()
专栏:

蒋南翔为《中国少年报》创刊30周年撰文指出
  中小学校分快慢班不符合党的教育方针
  应把“五爱”教育作为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
本报讯 教育部长蒋南翔为庆祝《中国少年报》创刊三十周年,撰写题为《坚持和发展“五爱”教育》的文章,指出在中小学校分快慢班,不符合党的教育方针。蒋南翔在文章里说,中小学校承担着既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学生,又要为四化建设输送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优良的劳动后备力量的双重任务。分快慢班,只重视一小部分快班学生的教学工作,增加作业,增加考试,这种做法,对少数功课较好的学生,造成负担过重,影响全面发展;对大多数学生的教育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挫伤了多数少年儿童的积极进取精神,不利于有效地进行“五爱”教育,促进我国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蒋南翔在文章中说,在少年儿童的教育中,亟须恢复并发展过去行之有效的“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教育的优良传统。应当把“五爱”教育作为中小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4版()
专栏:

利用国营企业名义走私投机
  姚达乔牟取暴利六万余元被依法逮捕
新华社广州11月4日电 广东省潮阳县和平供销社原土产站站长姚达乔,利用国营企业的名义进行进口物品的走私投机活动,走私投机总额达1,300多万元,牟取非法收入达68,000多元。姚达乔最近已被依法逮捕。
据《南方日报》报道,姚达乔自1979年底以来,以办货栈和代购进口的录音机等物品为名,指使他的妹婿和他的儿子抢购私货由他包销,同时伙同一批社会投机分子进行私货投机活动。他用请客送礼和行贿等手段,腐蚀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办事人员,使他的违法活动得到庇护。去年10月2日,他以“国庆加菜”为名,一次就花5,500元给县、社7个单位送礼,有的礼品指名给某些领导干部个人,有的礼品公然是送给单位集体的。
姚达乔放出的一颗颗糖衣炮弹,替他打通了进行走私投机活动的道路。搞走私投机活动需要大批资金,县农业银行在今年1月5日至2月2日的27天内,就先后给姚达乔贷款共100万元。对他贩到外地的走私物品,有关部门不但批准放行,并给予邮寄。县和平邮电支局一次就让他邮寄到外地走私手表13,516块,电子计算器440个,成衣6,000件。姚达乔大量经营的进口走私物品,就这样被贴上合法化的标签,畅通无阻地流向各地。
姚达乔一面向别人送礼行贿,同时自己又向贩私投机者索礼受贿。去年以来,他先后17次接受别人的贿赂,受贿的现金达13,300元,另有猪肉1,180斤、鱼1,300斤等物资。
姚达乔从走私贩私活动中获得暴利后,为自己建造了一座住宅。这个大走私犯落网时,从他住处搜获港币二万零一百元,人民币5,000多元,存款手折2万元,以及贵重物品一批。


第4版()
专栏:

  吉水农村报刊发行量剧增
本报讯 据《江西日报》报道,江西省吉水县各级党组织把做好报刊发行工作作为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积极加强领导,适应农村新形势,开展读报活动,使党的方针政策尽快同群众见面。
今年,这个县有75%的报刊发往农村,全县25个公社、348个大队普遍订阅了《人民日报》、《中国农民报》、《江西日报》、《江西科技报》、《吉安通讯》和《红旗》杂志。3,548个生产队,99.4%的生产队订有《江西日报》。由于农村报刊发行量增加,今年全县报纸和刊物的发行量,分别比去年增长了25%和34%。全县40万人口,平均不到12个人就有一份报刊,其中个人订阅报刊5,500份。


第4版()
专栏:

  全国新号型服装展销会闭幕
据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全国新号型服装展销会今天闭幕。
历时40天的这次展销会受到首都人民的热烈欢迎。普遍认为,这次展销会反映了我国服装工业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各省、市、自治区展销的服装在衣料花色选择、造型款式的设计、辅助材料装饰件的运用以及裁制缝纫技艺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由于产品适销对路,这次展销会参观人数之多,购销之兴旺,是多年来罕见的。据统计,展销期间,共接待了100多万人次,销售金额超过2,000万元。
展销会展出的情况表明,首都人民对服装的需求正在迅速向时装化方向发展。我国新颁布的服装号型系列标准,符合我国人体体型变化的规律。它科学合理,使用方便,使许多过去买不到合体服装的人也能买到合身的衣服了。目前,展销会正在组织参加展销工作的各地服装专家,认真研究这次展销会提供的服装需求情况,为今后服装工业发展提出建议。


第4版()
专栏:

科普创作协会召开科普创作思想座谈会提出
  维护科普宣传的科学性严肃性
据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中国科学普及创作协会最近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与会者指出:近几年科学普及宣传工作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有较大的发展,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传播了唯物史观、科学知识和新发现、新技术,在造成社会学习新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科学普及宣传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他们还指出,少数报刊、杂志刊登的科普作品中,也有偏离科学普及工作正确方向的现象,宣传了一些荒诞不经、低级趣味甚至迷信的东西,在社会上引起了不良影响。尽管为数不多,但值得注意。这些不健康、不严肃、不科学的作品,大都以“科学探索”的名义出现,使读者真假难辨。譬如,宣传有“鬼魂”和介绍所谓“鬼魂科学”的文章。人们指出,科学与神学是不相容的。科学已经证明了所谓鬼神,纯系无稽之谈。这样的宣传违背辩证唯物主义,助长迷信。介绍性知识、健美“科学”,有的也散布了一些低级、庸俗和有害的内容。
与会者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些报刊杂志单纯追求发行量和利润,以猎奇、刺激、耸人听闻招徕读者;科普宣传工作的领导涣散软弱,科普队伍马列主义水平和科学素养不高等。


第4版()
专栏:

陈慕华会见美国两公司代表团
据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由美国惠特联合工业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霍尔特和帕克·汉尼芬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帕克率领的两公司组成的7人代表团。


第4版()
专栏:

杨静仁会见美国客人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杨静仁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由希顿·霍尔大学退休荣誉校长墨菲为团长的美国天主教大学学院协会代表团,宾主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第4版()
专栏:

对外友协、中苏友协举行酒会
庆祝十月革命六十四周年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苏友好协会今天下午举行酒会,庆祝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六十四周年。苏联驻中国大使谢尔巴科夫和夫人及大使馆外交官员应邀出席了酒会。对外友协副会长、中苏友协负责人谢邦定主持了酒会。
酒会后,放映了彩色宽银幕故事片《漓江春》。


第4版()
专栏:

全国文联副主席、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左三)应邀参加贵州省第一届《苗岭之声》音乐节期间,对少数民族音乐工作者给以热情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创作、演出水平。 新华社记者 周浩荣摄


第4版()
专栏: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吴晓邦七十六岁高龄,仍致力培养青年舞蹈人才。图为吴晓邦讲授中国武术在现代舞中的应用,并亲自做示范动作。
宗玉珍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