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1月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长期动荡不安的黎巴嫩
安国章
据报道,10 月25日,在贝鲁特基督教居民区发生了一起汽车爆炸事件,死伤20多人,附近房屋遭到严重破坏。另有消息说,9月下半月,在西贝鲁特穆斯林居住区及黎巴嫩南部巴勒斯坦武装力量营地,也曾发生一系列爆炸事件,使146 丧生。这说明黎巴嫩局势依然紧张。
黎巴嫩何以会如此动荡不安?
黎巴嫩是一个只有300多万人口、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国家,却党派林立,利益互相冲突,武装力量繁多。那里既有待整顿的国家正规军,也有派系武装,还有联合国部队,主要由叙利亚军队组成的阿拉伯威慑部队,巴勒斯坦游击队。据估计,目前活动在黎巴嫩的各种武装人员多达10万人左右。
黎巴嫩国内力量,按宗教分,主要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派系。按政治主张,可分为三大势力:“黎巴嫩阵线”是力量最强的一支,主要以天主教马龙派为主,包括长枪党、自由国民党和雪松卫队。它们想借助美国和以色列的力量,把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武装力量逐出黎巴嫩,并反对叙利亚在黎巴嫩的军事存在。由“社会进步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叙利亚民族社会党”、“共产主义行动组织”等1 6个党派组成的“全国运动”是第二势力。他们要求改变由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政权结构,并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站在一起。第三大势力是由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中的温和派人士组成的中间力量。他们虽无固定的组织形式,但其政治主张相似,主张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全国和解。
三大势力间的争斗错综复杂,但核心是国家权力再分配问题。1 943年,黎巴嫩独立时,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曾达成协议,国家权力按教派分配。总统和军队总司令由天主教马龙派人担任,总理由伊斯兰教逊尼派人出任,议长由伊斯兰教什叶派人担任。政府部长和议会席位按教派人口比例分配。这样,天主教马龙派掌握了军、政大权。后来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穆斯林要求增加自己的权力,并为此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七十年代初,巴勒斯坦武装力量由约旦转到黎巴嫩后,与穆斯林的一些派别结盟,基督教势力对此十分不满,指责巴勒斯坦武装力量在黎巴嫩制造“国中之国”,并经常与巴勒斯坦武装力量发生冲突。矛盾的发展,冲突的升级,终于酿成了1975年的黎巴嫩全面内战,导致了以叙利亚军队为主的阿拉伯威慑部队进驻黎巴嫩。这以后,以色列以“自身安全”为借口,不断入侵黎巴嫩,挑拨黎巴嫩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之间的矛盾,从而使黎巴嫩问题更加尖锐复杂。
黎巴嫩的内部权力斗争,日益和阿拉伯、以色列之间的冲突交织在一起,而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的插手干预,使局势更加复杂。1975年黎巴嫩内战的结果,削弱了美国在那里的影响。为抑制苏联势力的发展,美国以维护黎巴嫩的独立和统一为理由,提出建立一支国际和平部队取代阿拉伯威慑部队的建议。今年以来,黎巴嫩境内曾接连发生“黎巴嫩阵线”武装与叙利亚军队间的战争、叙利亚和以色列的导弹对抗危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之间的战争,中东形势一度异常紧张。苏联为改变埃及、以色列和谈以后自己难以插足中东政治舞台的不利局面,利用这一紧张局势,抢先派出副外长和参谋长出访中东,并在地中海的东部海域进行军事演习,显示自己的军事存在,同时反复鼓吹召开有苏联参加的中东问题国际会议,以图达到重返中东舞台的目的。针对苏联的活动,美国也派出特使,在中东穿梭斡旋,并在一些阿拉伯国家的配合支持下,使危险的局势有所缓和。目前有关各方正在探索进一步解决问题的途径。但是看来由于黎巴嫩内部矛盾复杂,加上外来势力的干扰,美、苏两霸的争夺,黎巴嫩问题一时还难以解决。(附图片)
不久前,黎巴嫩长枪党民兵在萨宁山上安装迫击炮,以控制这一战略要地。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第7版()
专栏:新闻分析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一项重大措施
  江红
石油输出国组织不少成员国多次呼吁成员国消除分歧,协调立场,统一油价,加强团结,克服困难。这次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特别会议,终于一致同意统一原油价格,从而结束了这个组织长达三年的标价混乱、使西方石油公司得以坐收渔利的局面。
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10月29日一致同意统一原油价格。这是这些国家在世界石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为维护自身利益而采取的一个重大措施。
据英国《石油经济学家》9 月号报道,今年上半年世界石油产量为14.63亿吨,比去年同期减少9,900万吨,为五年来最低水平。世界石油产量的下降,主要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中伊拉克、伊朗、科威特等海湾国家和尼日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非洲国家石油大幅度减产造成的。上半年,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总产量为59,479.5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1.14亿吨,下降16%;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已从1 979年的48%降到41%,是十年来的最低点。英国、墨西哥等非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原油产量上半年增产1,400万吨。增减相抵,今年上半年世界石油总产量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5%。
尽管石油产量减少,世界石油市场自今年初出现的供过于求的现象仍在继续发展。每天平均约过剩二、三百万桶,有时高达400万桶。
美国、西欧的经济“衰退”,是造成石油供过于求的主要原因。世界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今年经济情况继续恶化。英国、法国、西德、意大利等主要西欧国家更是程度不同地处于经济停滞和下降局面。属于国际能源机构的21个西方主要工业国的石油消费量去年已经下降了7%,今年还将下降3.4%。
西方国家自去年夏季开始建立起来的石油库存,是影响目前石油市场不景气的另一重要因素。
目前,西方石油公司的库存量已经饱和,超过了正常水平的7.5 亿桶。美国政府建立的战略石油储备,10月1日按原计划达到两亿桶。西方石油公司担心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提高油价,在陆上油库已装满的情况下,还用停泊海上的油轮储存石油,建立“浮动油库”。到9月1日止,世界油轮储油量已达3,100万吨。现在,西方石油垄断公司每天从库存中提出120万桶石油投放市场。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和日本的工厂,已可以开工四个月而不需要进口石油。
一年多来,沙特阿拉伯坚持提高石油产量,日产1,030万桶,并以每桶32美元的低价出售,是造成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第三个因素。现在,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产量占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总产量的将近一半。
石油供过于求,使石油输出国组织处于自1960年成立以来“最艰苦的时期”。西方产油国和国际石油垄断公司曾采取了一系列办法,逼迫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一些成员国降低油价。今年6月,英国和挪威把北海油田的低硫原油从每桶40美元降到35.75美元。这对生产同质原油并坚持以每桶40美元出售的利比亚、尼日利亚和阿尔及利亚形成了压力。接着,这些国际石油垄断公司通过停止续订购油合同或者单方面废除现有合同,停止了从尼日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科威特和伊朗进口高价原油。这些国家石油出口锐减,被迫大幅度降低产量。石油输出国组13个成员国中除沙特阿拉伯外,其他12个国家的原油产量已跌落到高峰时期的半数。
石油输出国组织不少成员国多次呼吁成员国消除分歧,协调立场,统一油价,加强团结,克服困难。
这次在日内瓦召开的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特别会议,终于就油价达成了一致协议,决定把沙特阿拉伯的标准原油价格从原来的32美元一桶提高到34 美元,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的优质原油的最高限价从原来的每桶41美元降到38美元,从而结束了这个组织长达三年的标价混乱、使西方石油公司得以坐收渔利的不利局面。
这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今年采取的一个重大措施,它将有助于恢复、巩固和加强这个组织在世界石油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并对世界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7版()
专栏:比利时通讯

  比利时“越野”军事演习侧记
  新华社记者 汤六一 本报记者 辛树蕃
阵阵劲风夹着潇潇秋雨,似乎向人们预示着寒冬即将来临。10月下旬的一天下午,在西德中部丘陵地区,比利时陆军第16师17旅的坦克手们,经过两天一夜的“反攻作战”,收复失地,往回推进了一百余公里,正就地待命。
作为北约每年“秋季熔炉”大演习的一个组成部分,今年比利时陆军驻西德的第一军,从10月12日至23日在西德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和黑森州举行了代号为“越野”的野战训练演习。这次演习被认为是近几年来比利时军队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演习。比利时博杜安国王身着中将军服专程亲临视察,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罗杰斯将军特地前来参观。
在第一军军部驻地——阿罗尔森,军部发言人对记者说:这次演习范围宽30公里、纵深120公里,距西德东部边界50公里。参加演习的部队有比利时第一师和第十六师,美国和西德的装甲部队以及反坦克直升飞机分队等,共计2.4万人,分别扮演橙军和蓝军。演习的设想是,在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的紧张对峙中,橙军以军事演习为掩护突然向蓝军发起进攻,蓝军被迫后退,然后从正面并迂回进行反攻,终于把侵略军赶出“边界”。
在演习过程中,官兵严肃的面部表情,坦克的隆隆声,掠空而过的战斗机的呼啸,这一切使人感到战争的紧张气氛。这种气氛并非偶然,它是西欧当前面临的严重军事威胁的反映。在欧洲战区,苏联和华约集团不但在军队人数上大大超过北约,而且在一些关键的武器装备上也占有压倒优势。演习指挥官基斯曼贝格中将明确表示,“这次演习的设想完全是根据客观的军事形势拟定的,即威胁来自东方集团”。
在某部战车修理所里,官兵正在繁忙地工作着。这时上级通知他们,敌人即将进行核袭击,他们马上全副武装,携上防辐射器具包。上尉所长认真地说,“我们必须随时准备对付核袭击,SS—20导弹是对准着我们的,可是我们至今还没有与SS—20导弹相匹敌的武器。有人要我们单方面核裁军,我真不知从何裁起!”
演习结束时,4位高级将领会见记者。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对演习成果表示满意。首先是盟军间的协同作战效果良好。特别是美军眼镜蛇反坦克直升飞机和西德的豹式坦克参加反坦克作战演习,使比利时军队在这一重要课题上,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第二,尽管演习是在不良的气候条件下进行的,但绝大部分人员还能吃苦耐劳,这给将军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从中看到了军队政治意志的重要性。军参谋长德利日上校认为在未来战争中武器装备是重要的,政治意志也同样重要。在这方面,他对中国军队表示赞赏。同时他也指出西方军队的某些不足,如有些年青人把八个月的兵役期看作是额外的负担。此外,他们对军费不足以及社会上的和平主义影响感到不安,对能否有效地加强战备表示忧虑。


第7版()
专栏:

  印度增产煤炭的政策措施
武士国
1973年的石油涨价给印度经济带来严重影响,使它和西方工业化国家一样遭到了能源冲击。为此印度政府制定了新的能源政策,先对国内能源资源进行调查,对国际能源供需前景做了分析,确定印度能源应以煤炭为主,逐步减轻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争取在能源上达到自力更生。近年来,印度政府在第六个五年计划中增加对煤炭工业的投资,并且采取若干有利于增产煤炭的政策和措施。
从1980年1月开始,印度政府已投资39.44亿卢比,新建20个煤炭工程,完工后可年产煤3,080万吨。另外,还正在研究21个投资为38.36亿卢比的新工程。由于在恢复煤炭生产中遇到技术、资金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印度还要求一些工业先进国家帮助它开发煤炭资源。
印度政府从1971—1973年宣布对全国煤炭工业实行“国有化”,一律由政府企业经营,不许私营企业插手。这些年来,公营企业经营管理混乱、生产不稳定,加上煤矿工人罢工频繁,国营煤矿公司经常出现亏损。
印度政府于去年宣布了一项新的工业政策,除大力整顿公营煤炭以外,将允许私营企业进入煤炭生产领域或经营规模比较大的热电站。
为了保证煤炭的生产和调运,印度政府大力整顿交通运输。印度铁路长度为6.07万公里,但轨距不同。煤炭的80%靠铁路运输。印度煤田分布不均,主要在东部,铁路运煤平均运距达600公里,运费常常超过井口煤价。由于车皮不足、周转太慢,1979年3月,全国煤矿井口存煤达1 ,400万吨,运不出去,而其他地方却大闹煤荒,影响发电和钢铁生产。最近,印度政府责成铁道部门优先保证煤炭运输的需要,提高铁路运输效率。与此同时政府还鼓励各煤矿在矿井附近建设电站,减少能源的运输环节。
此外,政府还优先保证对煤矿供应电力、柴油、炸药等,改善矿井设施。其中最突出的是提高煤炭价格,1979年提高55%,以此来刺激煤炭产量。
印度还在积极研究煤炭液化新工艺,一个专家小组已经完成了年产1 00万吨合成油的煤炭液化厂的可行性研究。1979年,在拉马克里希纳普尔建成第一座煤炭低温干馏厂,每天用900吨块煤生产民用无烟燃料。
除此之外,印度还将在四个城市建同类工厂。政府还提倡化工原料由石油转向煤,要求工业部门凡能改烧煤的尽可能改为烧煤。


第7版()
专栏:

  尼泊尔提高黄麻生产
黄麻是尼泊尔的主要经济作物。去年,尼泊尔共产黄麻六万七千吨,产量居世界第六位。
自一九六○年以来,尼泊尔出产的黄麻和各类麻制品,销售欧、美、亚、非四大洲十多个国家。每年黄麻出口收入占尼泊尔外汇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位于尼泊尔东部的城市比拉特纳加尔是黄麻加工和生产的基地。这里有两个黄麻厂,都是三十或四十年代兴建的,机器陈旧,生产效率低,加上管理不善,生产的黄麻和黄麻制品质量不高,在世界市场上销路逐年下降。
为了改进黄麻生产和增加出口,近年来,尼泊尔政府通过科学实验,培育出几种产量较高、易于在低洼或高岗等不同地形生长的新品种,加以大面积推广。结果,黄麻产量由一九七○年的五万吨,提高到目前的六万七千吨。
在东部黄麻产区,政府先后帮助麻农兴建了上千个沤麻池塘,取代了从前的沤麻泥塘和污水沟。经过改进,减少了沤麻过程的损耗,提高了黄麻的色泽和质量。
尼泊尔自一九七六年以来,从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四百万美元,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比拉特纳加尔的两个老黄麻厂进行技术改造和部分机器更新,提高了生产和加工能力,改进了黄麻制品质量。过去,这两个老厂日加工和生产黄麻五十二吨,经过改革,提高到六十八吨。去年尼泊尔出口黄麻和麻制品三点七万吨,达到了历年出口的最好水平。 郝章印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无血手术“刀”
据美国《科学文摘》报道,美国专家前不久发明一种新的高频超声波手术“刀”。用它切割象肝、肺和脑等软组织,能使血管完整无损。
超声波手术“刀”象一支笔杆,它的顶端每秒钟能震动2.3万次,振幅不到半毫米。这种手术“刀”的顶端还有两条通道,一条能喷水,用来清洗正在动手术的区域;另一条通道则立即把用过的水吸掉。此外,它的顶端还有一个小夹子,能夹取切割的组织残屑,以便术后检查。这种手术“刀”所适用的手术部位已从中枢神经系统扩大到全身所有部位。(新华社)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光学纤维在煤矿中的应用
英国煤业局在地下煤矿试用光学纤维技术。欧洲煤钢联营拨款10万英镑研究在矿井中使用光学纤维从事采煤工作面的截煤机和地面之间的数据传输。这种传输系统不仅信息传输量大,安全可靠,而且还能及早发现故障,提高煤炭产量。(科杰)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新型载重车
最近在西德法兰克福举行的一次汽车展览会上,梅塞施米特—伯尔科—布洛姆航空工业公司专门为第三世界设计制造的一种取名为“奇科”(Chico)的载重车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该车(见左图)的前后两部分是由滚轴式的接头连接起来的。由于其接头可以灵活地调节前后车身与地面形成的角度,因此四个车轮几乎在任何地形上行驶都能够同路面保持接触。这种操纵灵活、便于在崎岖不平道路上运行的卡车,载重量为1,000公斤,车身长3.5米。车由35马力的柴油发动机驱动,时速65公里。(济)
(附图片)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塑料自行车
瑞典一家公司生产出一辆实用塑料自行车。这个车的梁架、轮箍、把手和齿轮都是由强化塑料和玻璃纤维的合成材料做成,外轮和内胎是普通的,但在里面涂了一层塑料,减少轮胎被扎穿的危险。这种车不用维修,也不会生锈。
(晓月)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无人驾驶潜艇
西德一家工厂最近研制了一艘无人驾驶的新型潜水艇(见上图)。艇身长三点五米,形状似企鹅,遥控操纵。这艘潜水艇通过多心导线取得推进动力,能够侦察到沉没海底船只的残骸和水雷。艇上装备的探测仪器可以记录水温、水流量等数据。
(元)
(附图片)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合成脑激素
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科学家们分离和合成了称之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的脑激素,此种物质似对人体紧张状态起着重要作用。科学家们认为,他们的研究将控制或防止与紧张状态有关的疾病,如胃溃疡和心脏病。
(科)


第7版()
专栏: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空军在演习时使用的双管高射机枪,每管一分钟能连射一千发子弹。
新华社记者 冯胜利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