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批评以后

虚心接受群众批评 切实改正错误做法
编者按:本报8月16日、10月18日《读者来信》版连续发表读者来信,批评了北京市出租汽车公司等交通、旅游单位出售可报销的小票额车票以招揽游客的错误做法。10月18日还发表了财政部负责人答本报记者问,要求制止上述违反财政制度、浪费公款的现象。北京市人民政府对此十分重视,赵鹏飞副市长于10月19日主持会议,专门进行研究。10月20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召集市第一服务局、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以及北京市出租汽车公司、首都汽车公司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开会,认真检查了出售小票额车票以招揽游客的错误做法,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据读者反映,类似北京市一些交通、旅游等服务单位出售小票的事,在大连、上海、杭州、广州等城市也有。希望这些城市的领导机关也能象北京市那样,认真抓一抓这个问题。
下面刊登的是北京市第一服务局和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的答复。
(一)
《人民日报》8月16日、10月18日发表的读者来信和《财政部负责人就旅游等服务部门出售小票事答本报记者》文中,批评了一些交通、旅游等服务部门采取不正当手段,出售小票额车票,违反财政制度的现象。
根据10月20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召开会议的精神,首都汽车公司立即召开了会议,就此问题进行了检查。他们认为,《人民日报》的批评是正确的。过去旅游车用印有“报销凭证”字样的小票,只从扩大业务经营、增加营业收入出发,结果是损害了国家利益,腐蚀了人们的思想。他们表示虚心接受批评,立即改进;并决定,从10月26日起,在旅游车票上一律加盖“旅游”二字印章,以证明是旅游车票。
北京市第一服务局
(二)
看了你报8月16日、10月18日发表的批评信和财政部负责人答记者问后,我们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学习,并对照检查了工作。报纸的批评是正确的,对我们有很大教育。现在,我们认识到:我总公司所属的出租汽车公司不应当用普通车票代替旅游专用车票;我们同意他们那样做,是不恰当的,使一些来京出差人员借机游览,造成个人沾光,国家吃亏的后果。我们已遵照市人民政府的指示和你报提出的意见,确定采取以下措施:
一、自11月1日起,出租汽车公司的旅游专用车票,一律加盖“旅游”二字印章,以资区别市区和郊区的其它车票。
二、要求全市电车、汽车各客运单位,严格执行票务制度,售票人员认真收回废票,加强管理,定期销毁。
感谢你报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帮助!
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第5版()
专栏:

商品运输损坏太厉害
一个商业二级站一年残损、丢失商品价值达十几万元,这是何等惊人的数字呵!
你看:今年4—10月,上海发来我站
“水仙牌”洗衣机818台,磕碰掉漆、机壳撞击得凸凹不平、塑料操纵盘震裂的达202台;7月份发到9英寸进口显像管200只,损坏了48只;还有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的机壳折裂、刻度盘破碎……。崭新的商品,尚未使用,就变成了残品,实在可惜。除了商品包装本身有许多需要改进外,装卸工作也应当改进。一次,我在仓库看卸民用电器,只见两位青年装卸工站在汽车上象扔石头一样往地上扔,一箱箱、一件件商品连翻带滚,摔得喀嚓直响。目睹此种景况,真令人感叹、心疼、气愤!
我们要大声疾呼:对任意损坏商品的现象绝不能等闲视之,绝不允许继续下去。
黑龙江牡丹江五金交电站 肖桂宽 李耀珪


第5版()
专栏:

提高车辆使用效率,节约能源
经常听说汽车、汽油浪费惊人,使用极不合理。为此,笔者最近上蚌埠市街头进行了一小时的目测,所见情况如下表:通过车种 通过车辆数 实载(百分比) 空驶(百分比)货车 96 28 30% 68 70%客车  36  36  100%  0  0小轿车 28 6 21.5% 22 78.5%吉普车 47 8 17% 39 83%其他机动车 18 15 83% 3 17%
要说明的是,这一小时总共通过的225辆各种车辆中,除36部属公交公司所有外,其余全为各单位所有,占84%;其中空驶车辆是132部,占61%。至于封存不用、停放备用、暂停待人的车辆,其数量恐怕就更可观了。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一方面是封车节能,一方面是许多单位又大量地、不断地添购新车;一方面许多车辆在封存、停放、空驶,一方面几乎所有城市都存在叫车难、用车难、乘车难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单位拥有自备车的结果,必然是车辆大量积压,使用效率极低,能源大量浪费,而且还容易产生各种不正之风。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建议各地把各单位汽车统一组成客运、货运公司和小汽车(轿车、吉普车)服务公司。司机出车实行计程、计油、定额、超额分成的生产责任制。单位一般不搞自备车,实行付款用车。公司拨出一部分车辆以应各单位和群众的急需,随叫随到。倘能如此,不仅可以解决单位用车问题,也可满足群众用车需要,还可以避免和减少目前车辆使用上的种种弊病,提高车辆使用效率,节约能源。这笔账实在大有一算的必要。
蚌埠一读者


第5版()
专栏:

这样情况应作调整
我们山西永济化机厂和永济电机厂相距一里远,各有50立米的制氧设备。按每套设备每年运行300天算,可生产氧气36万立米,装6万瓶(每瓶6立米)。
电机厂每月自用800瓶,外售月平均300瓶,年需13,200瓶,不到生产能力的四分之一。化机厂自用每月不超过300瓶,外销约600瓶,比电机厂剩余更多。满足两个厂的需用量,加上外售量,一套设备的能力绰有余裕。然而两个厂都在开车,都在赔钱,越开越赔。象这样的情况,不应调整吗?
山西永济化机厂 周泽闻


第5版()
专栏:紧急呼吁

玄武湖畔的污染何时了
位于风景秀丽的玄武湖畔的南京化学试剂厂,主要加工精制硫酸、盐酸、硝酸、醋酸等。由于没有污染处理设施,锅炉烟囱很低,浓烟滚滚,有毒气体随风飘落,附近居民、单位、学校、幼儿园等深受其害。有一年清理该厂附近的下水道时,人一下去就被有毒气体熏倒。
对于南京化学试剂厂的严重污染问题,几年来,我们曾多次向省、市等有关部门反映过,《南京日报》先后于1979年、1980年披露过两次,但至今没有改善。令人不解的是:南京市有关领导部门却一味支持该厂建造厂房,扩大生产。
药物研究所和化学试剂厂只一墙之隔,受害最重。一位老科技人员,一次被有毒气体呛得直流鼻涕和眼泪,又咳嗽、恶心,不得不中断实验,致使所投的药品试剂报废。四楼研究生宿舍夏季晚上睡觉,必须关紧门窗,封上纸条,要不就会嘴发麻、口干舌燥咽喉痒。动物房饲养的实验动物,由于污染,毛色不好,易感染疾病,使大批实验得不到准确结果。进口的一些昂贵的科研仪器设备,长期在酸性气体腐蚀下,也严重影响了使用效果和寿命。
我们实在没有他路,只得冒昧地写信给你报,以求助于舆论的力量。
南京药物研究所、南京药学院、南京大庆路街道、中国人民解放军七四二五工厂、南京市公交公司幼儿园、南京药学院幼儿园、南京市南昌路小学


第5版()
专栏:大家谈

两种“直观教学”
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直观教学的重要。你报10月11日第五版刊登的《这辆车我不能收!》和《这也是一股歪风》两封读者来信,就是两种不同的“直观教学”。
前者说的是辽宁省的模范班主任葛朝鼎所教的沈阳市第十一中学高二·六班学生,今年有26人考上了大学,3人进了中专,成绩可谓不小。几年来,学校发给的补课钱他一分不留,全给学生买了参考书,作了班费。学生们为了感谢这位费尽了心血的老师,离校时凑钱买了一辆自行车送给他。但他却和同学们一起,把自行车寄给了辽南灾区人民。事实表明,葛朝鼎老师不但教书,而且教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学生灌输共产主义思想。他真不愧为人师表的好老师,这在今天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呀!无怪乎学生们的家长也从心里涌出一种敬佩之情。
后者说的是一些老师吃高考中被录取学生的宴请。少则一桌,多则三四桌。一家要破费几十元、上百元。有的学生家居外地,无法设宴,也得花几十元买些吃喝穿戴的“纪念品”分赠老师。看!这是老师吃学生的直观教学!也是老师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上的一堂“课”。我们可以想象:学生被迫而为,家长强颜接待,老师酒足饭饱,……这种“直观教学”使学生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呢?难道老师的价值就只值一桌饭菜、一件纪念品!?这样的“师道”未免太不“尊严”了!
有志于为四化培养人才的老师们,应当学习第一种“直观教学”,摒弃第二种“直观教学”。
陕西 王剑峰


第5版()
专栏:

法门寺一座宝塔三分之二崩坍
陕西省扶风县境内的法门寺,是全国闻名的古迹。寺内有一座高49米、8棱13级的宝塔,是砖、土、木结构,建造精细,宏伟壮观。
此塔是东汉时修建,原为木塔,明朝隆庆年间,木塔毁坏,万历七年重修,距今已400多年。
解放前此塔就开始倾斜,解放后长期缺乏管理、维修,致使塔身继续倾斜,现塔顶已偏离重心3米。今年夏天因连续降雨,8月24日早晨,塔身的三分之二崩坍了,还有三分之一也已朝不保夕。保护名胜古迹,刻不容缓。
刘忠贤


第5版()
专栏:读者推荐

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使人心服
十一月三日《工人日报》第一版刊登的《浴池的锁被砸以后……》这篇通讯反映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发生这类问题后,一些人会很自然地产生“青年职工不好管”的看法,正象这个厂里一些人那样,认为一管便会把事情“闹僵”了。
当前在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软弱状况时,我认为,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也不论问题大小,都应该管,不管是不对的。但是,关键在于怎样管,用什么态度和方法去管。沧州市冷拉钢材厂党支部书记时风来同志,给我们做出了一个好的榜样。他对砸了浴池门锁的青年锅炉工仲伟学,不是从现象出发,而是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然后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向群众和干部说明这个原因,并勇于带头作自我批评。时风来同志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加强和改善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转变干部作风的有效“法宝”。青年工人小仲由开始拒绝检讨,到最后主动向支部作了检讨的过程,同样值得我们深思:青年人是不好管吗?这一事例,无疑可为“简单粗暴”者戒。
这篇好通讯,建议你报转载。
天津市蔬菜公司河东区批发部
刘金城


第5版()
专栏:读者推荐

浴池的锁被砸以后……
前不久,河北省沧州市冷拉钢材厂青年锅炉工仲伟学砸掉本厂浴池门锁,让家属洗澡,引起一场风波。
事情发生后,很多同志都说他目无厂规厂纪。党支部专门开会研究,决定让他停职检查,听候处理。可是,仲伟学态度强硬,拒绝检查。后来,支部书记时风来亲自找仲伟学谈话,到下班时还没谈完。人们纷纷猜测:这事一定闹大了。
第二天一上班,老时便召集支委开会。他在会上说:“我们办了一件错事。”接着,他便讲了仲伟学砸锁的原因。原来,浴池门锁的钥匙由政工科掌管,厂里规定职工家属可在规定时间入厂洗澡,而厂领导干部的家属随来随洗。仲伟学的家属三次来厂洗澡,都找不到浴池门的钥匙。因此,他一气之下,砸了锁。老时说:“工人砸锁,错在干部。我们家属来洗澡,钥匙随要随有,难道领导干部的家属就特殊吗?我应该深刻检讨。”
支委们听了也纷纷作自我批评。就此,厂里对干部家属洗澡问题,重新明确规定:干部家属和工人家属一样,只许在星期六下午进厂洗澡;钥匙交由浴池管理人员掌管,不得对干部家属特殊照顾;发现干部家属违章,要进行批评教育。
仲伟学听说党支部的同志作了自我批评,很受感动。他想,干部家属搞特殊不对,自己砸锁,损坏公物也不对。于是,他抓时间把坏锁修好,还主动向支部作了检讨。
杨文友 尹清顺


第5版()
专栏:大家谈

这样的经营方向不对头
一天,我在路上听到这样一段对话:“我跑了四个地方一件衣服没染成!”“怎么回事?”“都关门不干了。”“为什么?”“听说干这行不来钱。”
是这样吗?我了解了一下。我们城关公社社办和队办的染坊过去有5家,现在一家开业的也没有了。如公社的第二修配厂,从1958年开染坊,主要为农村社员染衣服,已有二十多年历史,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可是今年却关门不干了。厂领导说:“现在利润包干压得这么紧,干这买卖不来钱,没干头。”其他如西坞党大队、城西宋家大队、东观大队等队办的染坊也因为收入少,关门不干了。
我们这个地区的群众,历来有印染习惯。衣服穿旧了,褪色了,到染坊染一染,又变成了色泽鲜艳的衣服。可是,当前却出现了染衣难的现象。这反映出有些企业经营方向不大对头。特别是实行利润包干后,有的企业不顾社会需要,单纯追求利润。这是很不应该的。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吃、穿、住、用、行以及文化生活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实行经济责任制,要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把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用到改善经营管理和挖掘生产潜力方面去,而不应单纯追求生产高利润的产品,挤利润小而社会需要的产品。
山东招远县经济委员会 迟尧堂


第5版()
专栏:街谈巷议

赞“差两罚斤”
最近,阆中县切面厂门市部贴出了一张
“差两罚斤”的广告,群众无不夸好。一位退休工人看后说:要是全城都来个“差两罚斤”,该多好啊!
这张广告为何如此吸引人呢?去年,县城有些商店、食堂,曾经挂满“为您服务”的标语,下面便是“历史悠久”、“名列前茅”、“价廉物美”、“欢迎选购”之类的溢美之词,以此招揽顾客。但货出钱到手,倘若顾客有不满意之处,乃至质次量减,找上门来时,便又是“商品出门,概不退换”,或是“当面清点,过后不认”了。引起了群众的不满。
如今,这个切面厂门市部挂出一斤面粉兑换一斤二两八切面的广告,心甘情愿地为卖出的切面保质保量,否则,以“差两罚斤”处之。这对那些高挂“为您服务”却不保质保量的商店、食堂是有力鞭策。人们怎能不说“差两罚斤”好呢!
四川阆中县千扶公社
李道吉


第5版()
专栏:大家谈

离奇的“搭配”
近年来,买东西搭配风盛行。买西红柿要搭捆小白菜,买好烟要搭包次烟。然而,你听说过拍电影,好剧本还要搭一个次剧本的吗?
据10月6日《文摘报》披露,竟有这样的名作家,他写的质量不高的剧本无人要,后来,又写了一个较好的剧本,某电影制片厂想要,但这位作家却提出:一个好剧本要搭配一个次剧本。电影制片厂只得付出两个剧本的稿酬,购得一个正品,一个次品。结果也就拍出了两部质量悬殊的影片。难怪观众反映有些影片“没劲”,甚至感到纯粹是“浪费胶片”。原来,极个别作家在搞剧本搭配!
鲁迅先生说:“名人的话不都是名言”。看来,有些名作家的作品也并非都是名作。既然剧本不怎么样,何必强行推销呢?这岂不是只要利而不顾名,名作家成了“利作家”了吗?
诚然,不能要求名作家的作品都是名作,但自感是“次品”的,最好不要出手。作者有向电影制片厂推荐剧本的权利,电影制片厂也有不要的权利。如遇强行搭配者,电影制片厂要有宁可不吃“西红柿”,也不要那捆“小白菜”的精神。切不可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去生产那些“次品”了。
北京 李登望


第5版()
专栏:新风集

“藏族哥嫂,你们转场到哪里?”
我是修建青藏公路的基建工程兵某部汽车一连驾驶员,今天想借党报一角,寻找和感谢我那救命恩人——两位不知姓名的藏族大哥和大嫂。
那是10月23日早晨5点钟,我驾驶着汽车,随车队从格尔木出发,向唐古拉山上的雁石砰方向运送沥青。当行至五道梁时,高山反应使我头痛、胸闷,慢慢地就掉队了。当晚快8点钟的时候,我独自行驶到烽火山上。这里海拔4,700米,空气含氧量仅有内地的一半。寒风呼呼地刮着,雪落在挡风玻璃上,很快就结成了冰。由于恶心,我已经有两顿啃不下那冻得梆硬的馒头了。为了赶上车队,我咬着牙继续向前开着。突然,眼前一阵眩黑,我立即习惯地把右脚挪到了制动踏板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第二天凌晨,我一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个牧民的帐篷里,身边坐着一对约三十多岁的藏族夫妇。“车,我的汽车!”我急忙撩开盖在我身上的那床花棉被。“咳,同志,你别慌,车子还在公路边上,我已把你车子里的水放掉了,冻不坏的。”这位藏族大哥用流利的汉语说。接着,他又指着我的背包说:“你驾驶室里的东西不是都在这里吗?你放心休息好了!”我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见他夫妻俩说了几句我听不懂的藏语,那位大嫂子就在帐篷的角落里生着了火。大哥笑着说:“你们汉人吃不惯糌粑,我妻子在给你炸饼子吃。”“太感谢你们了!”我紧紧握住大哥那双冰凉的手。“谢啥,解放军为我们藏民造福,修建青藏公路。帮你们一点忙,也是应该的呀!”
天亮后,为赶快把沥青送上去,我暂时告别了大哥大嫂。原准备回来再看望他们,谁知当我次日返回时,他们的帐篷已经搬走了。我久久地站在那块我曾经睡了一夜的平整干燥的土地上,眼泪象断了线的珠子,掉了下来!……
亲爱的藏族大哥大嫂:我真后悔没有记下你们的名字,你们转场到哪里去了呢?如果能到青海格尔木,请一定来我们连队,我和全连的同志都感谢你们呀!
青海驻军 汪春发口述
齐傲胜整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