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一份平凡而闪光的履历
陆世澄
平凡而伟大,质朴而光辉,是经常体现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言行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在唯一保存下来的恩格斯亲笔写的本人履历中,我们又一次看到这个特点在熠熠闪光。
约在1891年5月,恩格斯应邀为在耶拿出版的《社会政治科学手册》写了一份简短的履历,全文是: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巴门市。他献身于商人社会,1837年至1841年是商行的练习生,起先在巴门,1838年起在不来梅。 1841年至1842年作为志愿兵服役一年后,1843年进入他父亲在曼彻斯特的营业所。他在那里一直耽到1844年。1845年至1848年他居住在布鲁塞尔(同卡尔·马克思在一起),有时居住在巴黎;1848年至1849年5月他在科伦的《新莱茵报》工作。这一年的6月和7月他参加了南德起义,当维利希的志愿军团的副官。后来有一个短时期又去伦敦,1850年重新进入他父亲在曼彻斯特的营业所,起先当店员,1864年起当股东,1869年他永远离开了这个营业所。1870年起他居住在伦敦。”
这份朴实无华的履历,表现了恩格斯一贯谦虚的崇高品德。在应邀写这份履历时,他已是公认的深受尊敬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和顾问、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之一,但是,他写的这份履历却很简略,人们不易从中看出它所代表的,竟是一位为无产阶级建立了不朽功绩的伟人。
相对地说,恩格斯在这份履历上,对自己曾经从事过的商业活动写得较为详细。这使人联想起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他同青年黑格尔派阿尔诺德·卢格的一次通信。当时,恩格斯写了一部名为《谢林和启示》的哲学小册子,卢格以为作者一定是一位哲学博士,并在通信中这样称呼恩格斯。可是,恩格斯却在回信中说:“我决不是博士,而且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博士;我只是一个商人和普鲁士王国的一个炮兵;因此请您不要对我用这样的头衔。”这样的事例不止一件,它们都说明了恩格斯十分谦虚和尊重事实的作风。
有人对恩格斯曾经当过商人而感到惊奇。有人曾妄图以此败坏恩格斯的声誉。其实,恩格斯在1848年至1849年革命失败后选择经商这一职业,完全是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需要,是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当时,各国资产阶级政府对无产阶级革命家进行了残酷的报复,马克思在经济上困难万分,许多革命流亡者四处飘泊,生活无着。因此,恩格斯决定从事经商,以接济马克思和其他革命者。正是由于恩格斯在经济上的帮助,使马克思一家不致陷于绝境。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深情地说:“没有你,我永远不能完成这部著作(指《资本论》)。坦白地向你说,我的良心经常象被梦魔压着一样感到沉重,因为你的卓越才能主要是为了我才浪费在经商上面”。恩格斯在物质上还帮助过以前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密使诺特荣克、科伦共产党人审判案的被告阿·雅可比、第一国际总委员会成员列斯纳、第一国际总委员会法国通讯书记杜邦、第一国际德语支部领导人约·菲·贝克尔等,使他们得以摆脱困境。恩格斯把这一切都看作是自己对党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应尽的义务。这时期,尽管“鬼商业”占去了他的绝大部分宝贵的时间,他还是为革命事业撰写了不少政论文章和科学著作。第一国际成立后,他竭尽全力协助马克思,并迫切期待革命时机的到来,准备届时摆脱商业活动,立即投身到革命斗争中去。
事情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他的经商,“是在为‘事业’而作这种‘牺牲’”。并且,恩格斯后来在回顾这一经历时严正地说:“要是有人想要在这方面责难我,那他就会遭到惨重的失败。如果我有把握明天在交易所赚它100万,从而能使欧洲和美洲的党得到大批经费,我马上就会到交易所去。”这是多么使人肃然起敬的无产阶级的博大胸怀。
从恩格斯的这份履历,我们看到了一颗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不惜作出任何个人牺牲的伟大的心。这份履历虽然如此简短、质朴、平凡,但却闪耀着灿烂的光辉,使我们从中获得十分宝贵的教益。


第7版()
专栏:

马克·吐温对中国的深情
周文毅
世界上不少著名作家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杰出的美国讽刺作家马克·吐温生前虽未到过中国,但对中国人民的友情始终不渝,这是令人永远怀念和产生敬意的。
马克·吐温1835年11月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他曾在密西西比河当领港员,还当过排字工人、淘金工人和记者。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他作为资本主义美国的一个无情揭露者而步入文坛。其代表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以及《百万英镑》、《竞选州长》等,一直为我国读者喜爱。
和大多数出身社会底层的作家一样,马克·吐温极富正义感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他的小说、散文、政论等无不充满对美国资本主义和一切邪恶势力的斗争精神,同时也充溢着对被压迫民族的声援和鼓舞。对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争取自由事业的关心支持,是他一生中的重要方面。他从二十八岁到旧金山时起,直到逝世为止,前后许多年间,都以极大的热情注视着遥远而多难的中国大地,坚定地反对当时美国政府的排华政策和参与瓜分中国的可耻行径。在与《竞选州长》同时问世的讽刺小说《几封中国人的信》中,马克·吐温采用他所擅长的手法,通过中国人艾颂喜受骗去美国卖苦力的辛酸经历,揭露和鞭挞美国社会邪恶势力的凶狠残酷。天真而老实的艾颂喜由于不堪压迫而去美国,他兴奋地想象自己将成为“自由人”,在“不问民族、信仰和肤色”都一律容纳的美国获得“面包、工作和自由”。然而他在动身前就已遭到美国领事的敲诈勒索,在赴美的轮船上,美国船长又用滚烫的蒸汽来平息与一百名华工的纠纷。踏上“天堂”美国后,他迎头受到美国警察的拳打脚踢,并被夺走衣物行李。他饥饿难忍,但又不得不为偿还东家的借款而四出奔波。这时,两个美国恶少唆使恶狗咬伤他的面孔和手脚,撕裂他的衣裳,以此作乐。现场目击的警察还颠倒是非地毒打并把他投进监狱。至此,艾颂喜终于懂得了美国“天堂”的所谓“自由”,但他却已变成一只被屠宰的羔羊。马克·吐温对小说有个说明:“这几封信所叙述的经历并不是凭空捏造的。一个中国人侨居美国的生活,用不着我们加以幻想来渲染。赤裸裸的事实就足够了。”这就是美国南北战争后,数以万计的华工被骗到美国,变成“金元帝国”垫脚石的写照,也是他勇于捍卫中国人民利益的正义立场的表现。正是由于马克·吐温对中国人民的一贯同情,所以,当十九世纪末中国大地爆发反对列强瓜分中国的义和团运动时,他及时地在纽约勃克莱博物馆发表了《我也是义和团》的著名演说:
“为什么不让中国摆脱那些外国人?他们尽是在它的土地上捣乱。如果他们都能回到老家去,中国这个国家将是中国人多么好的地方啊!”马克·吐温正义的声音在博物馆大厅里回荡:“我任何时候都是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义和团是爱国者。他们爱自己的国家胜过爱别的民族的国家。我祝愿他们成功,义和团主张把我们赶出他们的国家,我也是义和团。”马克·吐温这一演说一反当时美国朝野的排华恶浪,是对那些妄图扩展在华势力范围的政客们的沉重打击。
在马克·吐温后期最优秀的政论《给坐在黑暗中的人》、《使用私刑的合众国》、《托钵僧与傲慢无礼的陌生人》等文章中,继续谴责美国等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榨取的罪恶行径。特别是在《使用私刑的合众国》一文中,他辛辣地嘲讽了“在华外国教会美国委员会委员艾明特牧师”之流,怒斥他们勒索中国赔款大搞名为“宣传福音”,实为文化侵略的无耻勾当。他大声疾呼:把中国人“交给自己的命运支配吧!”结果,文章引起强烈反响,报纸的评论、人们的指责,使官方大为尴尬。
1910年4月21日,马克·吐温病逝于康涅狄格州。即使在弥留之际,他还念念不忘对挣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境遇中的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声援,念念不忘维护这个被压迫民族的自主权利。他在病床上口授的《自传》及死后出版的《神秘的陌生人》中,都反复阐明了自己对于中国问题的正义立场:让中国人民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情况下建设自己的生活。他挺身捍卫弱小民族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国际行列”的利益,正是他的崇高胸怀之所在。
中国人民珍视马克·吐温的友谊及其作品。鲁迅先生曾在《二心集·夏娃日记小引》里为此作过评介。马克·吐温及其他美国朋友撒播的中美人民友谊种子,如今已绽出绚丽的花朵。 (附图片)
题图:丁华


第7版()
专栏:海外游踪

在维也纳观看歌剧
陈封雄
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看一次戏,对于奥地利人来说,已经是难得的机会;对于外国人,当然更是一件值得记忆的经历了。
这座歌剧院每年演出300个晚场,几乎每晚变换节目。它之闻名于世,是因为所上演的剧目、乐队的水平、聘请的角色,都是世界第一流的;票价又相当昂贵,最高的包厢票每张达3,000奥地利先令,约合人民币300元。它上演的节目,早在半年前即排定。据说,明年2月的戏票现在已全部售完,因此得及早订票。以上这些,恐怕就是许多人觉得在那里看一次戏,简直是“不虚此生”的原因了。
作为从东方不远万里而去的外国人,承蒙主人在两三个月前就为我们订了座位,使我们能在这个名扬世界的音乐之都的名剧院中欣赏一出西方古典歌剧,也可以说是不虚此行吧!
那天演出的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西尼的歌剧《托斯卡》。他的另一名作《蝴蝶夫人》,则是中国观众较为熟悉的。《托斯卡》的剧情是:大约两百年前,罗马警察局长陷害一个意大利穷画家,企图夺走画家的情人,最后画家被枪决,画家的情人刺死警察局长后跳崖自杀。在欧洲,这出戏可能和京剧《玉堂春》在中国那样为人们所熟悉,因此上座率历久不衰,深受观众喜爱。很多内行观众是去看演技、听唱腔的。在我邻座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在演出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闭目凝神,不时地用手指打着拍子,细细品味,沉迷其中。可见奥地利人对音乐、歌剧的喜爱。
那晚的歌剧,演女主角的是从英国聘请的名演员格文尼·琼丝。她的女高音大唱段有三次博得满堂喝彩。和我国剧场的传统习惯不同的是:观众鼓掌叫好时,舞台上的演员便停止动作,有如电影中静止的镜头,乐声也立即停止,直到掌声停息,全场复归于寂静后,乐队指挥才再举起指挥棒,演员们又举手投足,继续表演。这样既表达了演员对观众的谢意,又使音乐和情节的完整性不受影响。
这出三幕歌剧演出的时间总共只有两小时,幕间有15分钟休息。这时观众都到两大间十九世纪式的装饰华丽的休息厅里,三三两两地轻声交谈,或吸烟,或喝些冷饮。这两次休息时间,也是妇女们展示她们时髦服装的好机会,因为剧场有条不成文的规定:观众必须穿礼服。不过现在也不很严格了,我也看见一些只穿毛衣和牛仔裤的青年。有些日本妇女穿起了和服。我们中国的中山装当然也是礼服了。
值得一提的是剧场内的秩序。剧院7点半准时开演,没人迟到,因为迟到就得等待第一次休息时才能入场。大幕拉开后,乐队的指挥棒一扬,全场立刻鸦雀无声。在长笛轻轻奏鸣声中,我不禁遐想:假如有人嗑一粒瓜子,那声音对于正被引入音乐意境的千余观众,是不是会象令人心悸的一声霹雳呢?当每幕结束时,主要演员总要到台前谢幕三四次。终场时,观众也总是待演员谢幕完毕,才鱼贯退场,绝无抢先离座而去的。
歌剧院交响乐队的指挥是剧院的灵魂。剧院之所以享有国际声誉,主要是因它一直聘请最好的乐队指挥。曾来我国访问的卡拉扬,就曾担任这家歌剧院的乐队指挥达八年之久。
维也纳歌剧院是1869年建成的,开幕日演出的是莫扎特的《唐璜》。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剧院被炸毁一半。战后奥地利虽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但却把修复国家歌剧院作为首要之务。因为奥地利人认为,这个剧院是维也纳之成为“音乐之都”的主要象征。政府拨款2.65亿先令整修多年,使它于1955年恢复了昔日的光彩。除厅座外,尚有六层楼厢,共容纳1,600多观众,另售站票567张,只能在第六层上看。这年11月5日演出了贝多芬的《费德利奥》以庆祝剧院再生。那天有不少观众从外国专程赶来参加。奥地利人把这一天喻为“奥地利加冕日”。
奥地利以崇尚音乐艺术自豪,政府也大力支持音乐事业。据说国营的剧院和音乐厅等单位每天约亏损100万先令,因为演出服务人员的工资和布景等开支浩大。但政府包赔到底。为了保持“世界第一流”,更要不惜工本。例如聘请主演《托斯卡》的英国女主角,演两小时就得付酬金10万先令。这一来,也就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游客前来欣赏“不虚此行”的音乐,于是亏损的钱又从旅游者身上成倍地捞回来了。


第7版()
专栏:

从备受歧视到闯开新路
——巴西大豆的悲欢历程
杨乃谦
大豆,这个国际市场上的热门货,东方各国,特别是中国老百姓极爱食用。可是,长期以来它在巴西却很难进入消费者的家门,真可谓备受“歧视”。在巴西市场上,它虽价格低廉,然而食之者寡。在某些人眼里,大豆制品简直不堪入口。一位巴西友人告诉我,有人把豆奶喝进口里后,一听说是大豆做的,便哇地一声尽吐出来。巴西大豆的主要用途是出口和榨油。
巴西人的主食是“费让”和大米。所谓“费让”,就是黑豆、爬豆、云豆和菜豆等豆类的统称。可是,好端端的大豆,竟不能跻身其中。在巴西,无论黑人、白人或是混血人种,大都以“费让”为主食。生活中要是缺了“费让”,则会怨声载道。甚至巴西国家足球队去乌拉圭参加小世界杯足球赛,也得从巴西自带“费让”,可见它对巴西人来说简直是须臾不可缺的了。可是,巴西大豆的年产量却逐年上升。一九七一年不足一百万吨,到一九八一年猛增至一千五六百万吨。于是,一方面是“费让”供不应求,且售价远超大米;另方面则是大豆过剩,其价格不到大米的三分之二。但是,即使如此,巴西人也不愿意食用大豆。
巴西人不愿意食用大豆及其制品,原因据说有二:一是嫌大豆有豆腥味;二是吃惯了黑皮、花皮的“费让”,对黄色的大豆则视而厌之。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某食品加工厂近来把大豆脱水去味,还用大豆研制出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价格低廉的各种方便食品,为大豆开辟了消费市场。
为了扩大大豆的国内市场,南里奥格朗德州巴西籍华人和里约热内卢等市的企业家把大豆用一种特殊加工程序制成豆粉。这种豆粉只要用冷水一冲,即可饮用。为了调剂口味,还加入各种调料,制成有香蕉、草莓、巧克力、苹果等味的豆粉,喝起来鲜美可口。巴西食品技术研究所则用大豆加工成豆奶,用机器密封入纸杯,在常温下可保存六个月。我们在一个超级市场看到,这一加工程序极其简单,从把浸泡好的大豆放入机器到制成豆奶,大约只需五分钟。这种“机械牛奶”,把大豆制品的营养提到牛奶的高度。巴西官方和营养学界还开展了一个宣传运动,并为家庭主妇和儿童们的家长开办食品制作学习班。这样,大豆及其制品在巴西市场上看来可以闯开新路,逐步占到它应有的位置了。


第7版()
专栏:

一对虎崽的好“后妈”
人们往往以“兽性”作为凶残的同义语。其实,在一些野兽之间,却也不乏动人的佳话。
在苏联乌兹别克的捷尔梅兹动物园,两只刚出生的小虎崽不幸失去了母亲。它们迫切需要一位“慈母”的照顾,因为一切人工饲养都难以代替动物本身的“母爱”。饲养员力图救活这两只虎崽,但所有的努力都难以济事。如找不到有效方法,眼看这两只虎崽就有夭折的危险。
经过仔细考虑,饲养员选择了一只澳洲母狗来担当抚育这两只虎崽的任务。
令人惊讶的是,这只澳洲母狗竟大动其恻隐之心,出色地担当起“妈妈”的任务。它象抚育自己的“孩子”那样爱护这两只虎崽。在这位好“后妈”的照顾下,两只虎崽迅速发育、成长起来了。
一年后的今天,两只小虎虽还只有一岁,但体格已比它们的“后妈”壮大得多。它们朝夕相处,十分亲昵。深厚的“母子之情”,弥漫在它们之间。 ·文英·


第7版()
专栏:

放牧
〔印度尼西亚〕俞昌行摄
象一首优美清新的田园抒情诗,摄影艺术作品《放牧》激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美好感情,展现出美丽的印度尼西亚大地上富有生活气息的一个侧面。
骑牛牧童的身影,被衬托在明亮的天幕上,构成很大的亮度间距。这是采用剪影手法达到的特有效果。低低的地平线,浓重的云彩和万道霞光,使天空显得格外瑰丽。人们从缓缓行进的放牧行列,仿佛听到隐约的富有东南亚韵味的悦耳牧歌。 ·邓历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