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英国通讯

“多边”与“单边”之争
本报记者 许庆美
美、苏两国在日内瓦就裁减欧洲战区核武器的谈判将要开始的时候,在英国,围绕着1979年12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通过的“双重决议”,正进行着一场“多边核裁军”还是“单边核裁军”的争论。
西欧战略家认为,西欧国家在八十年代,“面临着空前、难以应付的挑战”,特别是过去十年来,苏联军事力量不断增长,破坏了欧洲地区东西方军力对比的“脆弱的平衡局面”,加强了对西欧国家的“压力和威胁”。他们主张,西欧国家“必须作出实际贡献,向苏联表明西方加强军力的决心”;并且主张,同苏联进行军备控制的谈判,是“取得西欧公众对西方防务政策支持的一项重要手段”。
西方人士认为,北约的“双重决议”具体体现了上述“从实力地位出发进行裁军谈判”的政策思想。
与北约立场针锋相对是“单边核裁军”的观点,最近一段时期来,这一观点在英国得到相当广泛的传播,不仅出现在报刊上,还出现在政治讲坛和街头上。10月24日,大约15万人在伦敦游行。参加的人群中,历史背景、政治倾向差别很大,但核裁军是他们的共同要求。他们提出的主要口号有:反对在英国部署潘兴—Ⅱ式导弹和巡航导弹,关闭美国在英国的导弹基地,避免英国成为美、苏核战争中的轰炸目标。最引人注目的口号则是:要求英国政府以“单边核裁军”的诚意,推动美、苏的核裁军。这个口号引起了不少议论。有人曾询问主张“单边”裁军的人士,假如英国“单边核裁军”的诚意感动不了苏联领导人怎么办呢?正在滔滔不绝宣讲“单边”裁军的人士,在这个问题面前,竟然不知如何答对才好。
据英国报纸报道,参加这次游行的人数之多,是近三十年来的历次游行中所少见的,它“反映了英国公众对超级大国加紧军备竞赛的严重关切”;但“民意测验”机构的一项调查却表明,支持北约立场、主张“多边核裁军”的人数远远超过主张“单边核裁军”的人,约占英国居民的三分之二,英国人士称他们为“沉默的多数”。
此地人士认为,争取核裁军运动在英国已有二十年左右的历史,而这场“多边”与“单边”之争,则是当前复杂形势的反映。
首先,在估价苏联对西欧的战略方面,争论双方存在着重大分歧。近几年,苏联对西欧发动“和平攻势”,东西欧关系比较“稳定”,东西欧贸易的扩大,使陷于衰退的英国经济得到了实惠,这些都是对“单边主义”者的鼓舞。但“多边主义”者认为,经过二十年的变迁,对西欧不战而胜,是苏联战略中的上策;苏联对欧洲的争夺从来没有停止,不过改变了手法而已。
其次,在调整欧美关系方面,争论双方也有分歧。欧美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西欧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在增大。有鉴于此,“单边主义”者认为,西欧的地理位置更接近苏联,在一次未来的核战争中,英国应设法置身于美、苏冲突之外,不能为美国火中取栗,担心一旦爆发战争,部署了新型导弹的英国将首先遭到苏联的袭击。而“多边主义”者主张,需要建立大西洋两岸新的联盟关系,在西欧部署美制新式导弹,是向苏联表明:欧、美“同舟共济”的决心,加强对苏联的威慑,可以制止战争的爆发。
在西方各国经济都不景气的今天,西方联盟内部“分担军费负担”这个老问题,难免会出现新的争论。尤其在失业人数将达300万人的英国,削减防务费用,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受到“单边主义”者的欢迎。
目前,尽管争论在继续,但是“单边核裁军”的主张,没有影响英国政府坚持北约“双重决议”的立场。英国保守党政府正为部署新型导弹作积极准备,带头宣布部署导弹的地点,表示了对北约决议的坚决支持。


第7版()
专栏:

初访伯利兹
新华社记者 李颖息 徐耀明
9月21日,在濒临加勒比海的中美洲地峡东北部,伯利兹蓝色的国旗冉冉升起。拉丁美洲第三十个独立的国家诞生了。
在迎接这个欢乐的日子里,我们前往伯利兹采访她的独立庆典。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边境城市切图马尔过境,跨过墨、伯两国的边界河翁多河就踏上了伯利兹的国土。
汽车一直是穿越原始的灌木丛蜿蜒前进。映入眼帘的都是碧绿碧绿的灌木,间有婆娑的棕榈树夹杂其中,显得有顽强的生命力。
我们一踏入伯利兹境内,就为庆祝独立的气氛所感染。庆祝独立的活动从9月12日就开始了。沿途小镇的大街上,悬挂着庆祝独立的大横幅:“独立开始了”、“9月21日是独立的日子”、“伯利兹是一个新诞生的国家”。公共场所不时传出节奏明快的乐曲和欢乐的笑声。有的地方可以看到穿着印有“伯利兹,独立,1981”字样衬衫的男女,随着乐曲在跳非洲舞,四周的群众鼓掌助兴,洋溢着热烈欢乐的气氛。
进入伯利兹城,使人感到节日的气氛更浓:主要建筑物挂满了彩旗,主要街道的电杆都用棕榈树装饰起来。20日下午举行了盛大的游行,不同肤色的居民驾着彩车,在鼓乐声中载歌载舞。21日独立日,从上午8时至下午6时,全城竟日狂欢。人们随着强烈音响的乐曲,如痴如醉般跳舞,个个跳得汗如雨下。我们住宿的福特·乔治旅馆的一位黑人服务员,见到我们便热情地和我们交谈起来。他不时高声地说:“伯利兹好极了”、“独立,独立”,眉宇间洋溢着对国家取得独立的欢乐心情。
伯利兹原来的首都是伯利兹城,它位于加勒比海岸,1961年发生了一场特大的飓风,把这个城市的85%的建筑都破坏了。为了防止飓风的侵袭和发展内地经济,伯利兹政府决定迁都。新首都位于伯利兹城以西的一片大平原上,两城相距80公里,东南面有玛雅山脉为屏障,挡住了从加勒比海刮来的飓风,它几乎位于该国的中心,贯通南北和东西的公路干线都通过这里,是一个风景优美、地点适中和具有发展前途的地方。新首都用伯利兹和流经这里的全国最大的河流莫潘河的名字合并取名为贝尔莫潘。从1967年开始建设,经十多年的努力,已初具规模。1978年政府正式搬到新都办公。但到目前为止,除政府大楼、议会大厦、广播电台、银行、商店和一些官员住宅外,其它建筑物不多,甚至连一所旅馆都没有。现有居民4,000多人,主要是政府官员和他们的家属,可算是现在世界上人口最少的首都了。
迁都后,伯利兹城仍为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全国41%的人口居住在这里。1961年飓风浩劫所造成的破坏,早已修复。英女王的代表总督府仍设在这里,许多政府部门或设在这里,或在这里设有办事处。广播电台的中心台和三家报纸以及近年来才兴建的唯一的一所大学也在这里。
伯利兹这个国家兼有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十分适宜植物的生长,全国90%的面积为森林所覆盖,盛产红木、苏木和染料木等贵重木材。但自十七世纪英国殖民者前来经营伐木业,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滥伐,大部分的森林资源已被掠夺殆尽。目前只有西北部山区还继续出产红木等贵重木材,是该国的重要产品之一。因此,伯利兹把红木定为国木,绘在国旗上。
由于盛产木材和潮湿的关系,这里的房屋建筑别具一格:用木柱将底层架空,人们都住在二层,家家户户都在屋旁架起楼梯,拾级而上,才能抵达家门。建筑材料全部是木料,有的连屋顶也是木板的。这些木头房子有的漆成白色或苹果绿,从外表来看倒也很一般,但房子内部,地板都是名贵的红木,却是有点豪华了。由于沿革下来的生活习惯,用水泥、钢材建筑的现代化房子,多数仍保持这种风格,就是在全国第一大城市伯利兹城也不例外。朋友告诉我们,加勒比海的水平面比伯利兹城的地面还高。刮飓风时,常常“水漫金山”,人们居住在二层,就不必担心水淹之患了。
在我们经过的近两百公里的路程中,凡是已开垦的土地,见到的都是大片的甘蔗田。据了解,全国种植甘蔗4.5万英亩。制糖业是伯利兹最主要的生产部门,最近几年,每年产量达8万吨。这对只有14.5万人的国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每人平均达550多公斤。所产原糖95%供应英国,出口糖的收入,占其外汇总额的60—70%。此外,伯利兹还盛产柑桔、香蕉。柑桔每年产量达130万箱(每箱约90磅)。沿海盛产大龙虾、旗鱼、海牛等。水果和水产出口占其外汇收入的30—40%。到目前为止,伯利兹还是农业国。只有少数的轻工业,如木材加工业,玉米面加工业和制衣业、制鞋业。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14,850万美元,每人平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
伯利兹独立了,这个划时代的日子,必将为它的发展开辟无限广阔的前景。


第7版()
专栏:

联合国点滴
华田
“国际领土”上的联合国总部
联合国的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市的曼哈顿区附近东河之滨,占地18英亩。这个地区不属任何一国,是一块国际领土。在这块领土上飘扬着五彩缤纷的各成员国国旗。总部的主要建筑物有:秘书处办公楼、大会厅、会议楼和图书馆。秘书处办公楼有39层。联合国秘书长的办公室设在第38层上。大楼的北边是联合国开大会用的大会厅。这个厅是法国艺术家设计的,座位分三层,底层是代表席、二层是记者席、三层是旁听席。每个代表团有6个正式席位。表决时代表只要按动桌上的电钮,就可在主席台后墙上的表决显示牌上以不同的绿、红、黄三色灯光表示赞成、反对或弃权。大楼南边的图书馆是由福特基金会捐赠的。它是以因飞机失事遇难的第二任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的名字命名的,可藏书10万册。二次大战前“国际联盟”的档案都保存在这里。
联合国第三中心
联合国除去在纽约设总部外,在瑞士日内瓦还设有办事处。日内瓦是联合国所属机构的常设中心。1979年8月23日奥地利把建在维也纳的“联合国城”移交给联合国秘书长。从此,维也纳即成为第三个联合国机构常驻中心。“联合国城”座落在维也纳城北,多瑙河畔。它共有7座大楼和1座位于楼群中央的圆形国际会议大厦。它们可以供4,600人办公和1,600人开会用。会议大厦有两个同声传译室,可翻译8种语言。这些建筑共花了6年时间,耗资57亿先令(约合5亿美元)。奥地利政府以九十九年租期租给联合国,每年仅收1个先令(相当中国1角钱)的象征性租金。
联合国的几多
联合国的机构繁多,除经常提到的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和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等外,还有许多专门机构和组织,常见的有60个左右,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联合国的新闻部门在近60个城市设有联合国新闻中心或新闻处。据报道,联合国总部及在日内瓦、巴黎、维也纳和罗马等地的工作人员共有4.4万人。光联合国秘书处就有来自各国的工作人员7,000人以上。但他们往往忙闲不均,官员多数清闲,而一般工作人员工作繁重,特别是开大会期间。据报道,去年联大会议共开了354次会议,印刷了2.36亿页文件。单单整理会议的综合记录就需要4,602个工作日,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举行会议共折合1,170天,约达三年多。
高昂的开支
为了维持联合国各机构的日常开支、各种活动和大量工作人员的薪金,联合国每年经费高达25亿美元。仅联合国总部日常活动开支年达4.9亿美元。据报道,联合国大会的一份会议记录的平均费用要3,648美元。平均每一页综合记录的费用比最不发达国家每人平均年收入还要多。联合国少数高级官员享受相当于大国的部长级待遇。联合国秘书长年薪最高计12.7万多美元,还不包括2.25万美元的应酬费在内。联合国经费是按各会员国国民总收入和平均国民收入来摊派的。分摊比率最大的是美国(25%),其次是苏联(13%),日本(8.6%),西德(7.7%),法国(6.26%)。我国分摊的比率原是5.5%,1979年后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降为1.62%。(附图片)
图为联合国总部大厦。


第7版()
专栏:

奥斯陆的航海博物馆
肖尘
挪威是一个有着悠久航海历史的国家。首都奥斯陆就有四个著名的航海博物馆。它们以大量的实物和资料给参观者展示了一部活生生的航海史。
“弗拉姆博物馆”是一座金字塔形的建筑物,内有一艘名叫“弗拉姆”的船。航海家南松曾于一八九三年率人乘这艘船驶入北冰洋,在那里生活了三年。此后,航海家阿门德松在一九一○年也乘这艘船到了南极。游客可登船参观探险家们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海盗船博物馆”展出三艘在八至十世纪出没于北欧海域的海盗船,其中最古老的一艘建于公元八百年。这些船长约二十米,造型相当美观,是从奥斯陆峡湾挖掘出来的。由于当地特定的土质条件,船体保存得相当完好。
“康·蒂基博物馆”是以现代航海家海耶德尔横渡太平洋时用的木筏命名的。一九四七年,海耶德尔乘“康·蒂基”号木筏从南美洲的秘鲁出发,花了一百零一天,航行四千三百海里,胜利抵达中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群岛,从而证明了古代的印第安人是能够用原始的木筏征服太平洋的。一九七○年,海耶德尔乘“拉”Ⅱ号木筏从非洲的摩洛哥出发,航行五十七天,航程三千二百七十海里,安全驶抵西印度群岛的巴巴多斯。他的实践证明,古代的非洲人是可以横渡大西洋的。博物馆展出了这两个筏子,并附有大量的照片。
“海洋博物馆”是一个综合性的航海博物馆。它搜集有国内外各个时期的大量船只或模型,系统地介绍了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附图片)
上图为“海盗船博物馆”内展出的一艘海盗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