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科技花开 攀枝花红
——攀钢科研经济效果好
本报讯 我国最大的共生矿——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开发利用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可喜进展:综合利用的绝大多数项目已进入半工业性试验和工业性试验;科研项目已由单项技术的攻坚进入综合能力的技术配套,并且普遍注意了经济效益。许多科研成果已经应用于生产,推动了共生矿的开发利用。
——我国首创的普通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新技术,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现在已达到普通矿石的冶炼水平。在入炉矿石品位50%左右的情况下,去年高炉平均利用系数已超过1.5,焦比下降到612公斤,生铁合格率达到99.96%。
——综合利用有了新的突破,过去白白废弃的钒钛资源开始得到回收。攀钢利用提钒新技术,已生产了优质钒渣15万余吨。部分优质钒渣、高品位的五氧化二钒海绵钛和钛制品供应出口,为国家换取了外汇。
——钢铁企业的生产能力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去年攀钢主要产品的产量质量都超过了一期工程的设计水平,生铁的实际产量以及多种钢种、钢材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78年,攀钢在投产第8年实现了扭亏为盈,盈利6,497万元。1979年盈利1.019亿元。在原料燃料提价、部分产品大幅度降价的情况下,去年攀钢又向国家上缴利润1.07亿元,如果按可比价格计算,利润比前年增加53.6%。
攀枝花是一个蕴藏量非常丰富的铁、钒、钛、钴、镍、铬、镓等十多种金属元素共生的矿床。把铁从共生矿中分离出来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一百多年来,国外许多专家试图攻克以高炉冶炼高钛型的钒钛磁铁矿,但炉渣中二氧化钛达16%时便无法冶炼。我国科技人员不畏艰难,破除迷信,大胆探索,在炉渣中二氧化钛含量高达25—30%的情况下,经过一千余炉的工业试验,成功地创造了普通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新工艺,并在生产实践中使它日趋完善。这项新技术获得了国家颁发的科技一等奖。目前,我国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技术在世界上仍居领先地位。
我国钒钛资源储量丰富。攀枝花的钛储量占全国的90%以上,钒储量占全国的80%以上。钒是一种重要的常用合金元素。钒钢强度大,韧性好,耐磨耐热,是理想的军工和民用工业材料。钒和钒的化合物在原子能、石油化工、电子及国防等方面也都有广泛的用途。由于提取工作跟不上,过去攀枝花宝贵的钒矿资源大部分丢弃了,而国家每年却要花费大量外汇进口五氧化二钒。攀枝花的科技人员和工人发扬为国分忧的精神,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提钒新技术,并于1978年底建成一座年产几万吨钒渣的提钒车间。
被称为“新兴金属”的钛,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耐低温、无磁性等特点,是制造飞机、舰艇、导弹、宇宙飞船、常规武器以及石油化工、纺织等设备不可缺少的材料。从共生矿中提取钛的工作更为复杂。我国科技工作者经过多种试验,首先打通了选矿流程,建成了能生产品位45—48%的钛精矿的选钛厂,现在工业试验中已经用这种钛精矿生产出高钛渣、人造金红石、钛白和海绵钛,这就为我国钛的大规模生产和利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攀枝花共生矿的资源综合利用于1978年列为全国科研重点项目,目前,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协调组织下,全国有100多个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参加了这项研究工作。
李如清 刘允洲(附图片)
参加攀钢提钒炼钢厂提钒车间新型提钒炉设计的科技人员和工人正在审查炉子模型。现在,图中模型已成为年产数万吨优质钒渣的工业生产炉。
攀钢钢铁研究所综合利用室副主任张泽田(中)和全组人员一起,在从共生矿中提镓的科研专题中作出了贡献。图为他和同志们正在做提镓试验。
攀钢轨梁厂副总工程师、全国冶金战线劳动模范林健椿(中),和工人、技术人员配合,先后轧制出国家急需的钢材20多种。图为林健椿和工人们讨论310乙字钢的轧制方案。
张本宣摄


第3版()
专栏:科学知识

我国有色金属资源优势
有色金属除可以直接加工成材外,还能制成具有各种特性的合金。有色金属在建筑、轻工、化学、造船、电力、电子、食品、汽车等工业部门的消费量与日俱增,我国每年仅汽车蓄电池用铅就达4万余吨。如果没有发达的有色金属工业,生产不出数量充足、品种齐全、质量优良的有色金属产品,就不能实现现代化。
建国以来,我国冶金科技和生产战线的职工付出了艰巨的劳动,突破和掌握了一大批促进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为发展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目前,我国拥有大中型有色金属企业700多个,先后建起了铜、铝、铅锌、钨、锡、钼、锑、汞、镍等生产基地。57种有色金属已经能够全部生产出来,产品不仅供应国内需要,还有一部分远销国外,为国家换取了大量外汇。
我国有色金属资源储量丰富、品种齐全,许多种金属“得天独厚”,储量居世界前列。长期以来,钨、锡、钼、锑、汞等是闻名国际市场的传统出口产品。为了发挥我国有色金属的资源优势,使之为实现四化作出应有的贡献,我国科技人员克服了种种困难,针对储量大、矿物性质复杂和共生金属多的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包头铁矿、稀土、铌共生矿、金川镍矿、云南锡矿和铝土矿研究出了独具特色的生产工艺流程,分离提取出了各种有价元素。
于和群、曹士倬、黄寄春


第3版()
专栏:

钛——新兴的金属
钛是一种新兴的金属,是现代技术中最有前途的结构材料之一。
钛的发现,最早可以上溯到1791年,但当时只得到白色粉状的二氧化钛,并没有分离出纯的金属来。为了从矿物中分离出纯的金属钛,世界上许多优秀的化学冶金学家为此奋斗了一百余年,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才进入工业生产。
钛及其合金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高温,耐低温的优良性能,所以在航空工业中常选它来做超音速飞机的材料,继而又用于火箭、导弹、宇宙飞船上。
钛在海水和大多数酸、碱、盐类介质中,具有优异的抗腐蚀能力。据试验,把钛浸泡在海水中十年也看不到有腐蚀的痕迹。钛没有磁性,用钛制造的潜水艇潜水深、速度快、不容易被雷达发现。军舰和造船业也广泛的应用钛了。用钛制造的人造骨,其比重和人骨相差不多,而且很容易和人体肌肉长合在一起,给骨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用钛制造的金属电极、热交换器、反应塔、亚漂机以及钛泵、钛阀、钛风机等耐腐蚀设备和部件,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减少损耗,降低成本。我国一些工厂长期解决不了的“跑、冒、滴、漏”等老大难问题,在使用钛制设备后,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故钛有现代新金属之称。
长期以来,人们总爱把钛说成稀有金属,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十分不妥。事实上钛的含量占地壳重量的0.6%,据调查800种矿石中,含钛的就有784种。 董洪超


第3版()
专栏:来信

非重点中学办学难
我校建于1960年,师资条件较好。但是,近年来我们办学的困难却越来越大。
目前,社会上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严重挫伤了师生的积极性。1978年,我校初中毕业生172人,重点高中、中专、中技录取41人,有118名升入本校高中。1980年高考,只有6名借读生考取了大学,应届毕业生一个也没考上。发榜后,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讽刺和嘲笑给师生压力很大。今年我校初中毕业生180人,重点高中、中专、中技又录取42名。面对现实,我们更加担心。因为初中成绩越好,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走的就越多,这意味着两年后我校高考的升学率就越低;随之而来的社会舆论的压力就越大。我们想,重点学校升学率高也包含着非重点学校老师的辛勤劳动,因此,非重点学校的师生也应受到领导与社会的支持与尊重。四化建设需要高级的专门人才,也需要大批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工人、农民。能上大学的毕竟是极少数,多数学生将成为工农业生产的后备军。
作为家长,对升入非重点学校的孩子,要鼓励他们努力上进,决不应该冷嘲热讽或千方百计想法转学。应当让他们满怀理想和信心,高高兴兴地迈进中学的大门。
另外,今年北京市入学考试总分210分就可上普通高中,使用的教材与重点高中一样,但学生水平较低,难以消化,学起来没有兴趣,大量的思想工作牵扯老师不少精力。因此,非重点中学如何因材施教也是一大问题。
教学设备奇缺,体育器材少,图书资料少,理化生物做实验很困难,也是目前非重点学校面临的问题。我们不主张搞平均主义,但也不能人为地扩大重点与一般学校之间的差距。
我们建议:要加快中学体制改革的步伐。初中不要分重点非重点,面对大多数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一般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坚决压缩普通高中,在高中多办职业班,发展职业教育。初中质量提高了,重点高中的招生才能保证质量。
北京市海淀中学 师声


第3版()
专栏:教学小议

蹲点·重点·偏食
孙晓阳
数年前,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曾风行一种蹲点抓典型的办法:某某书记携带优厚的物质支援(化肥、拖拉机、贷款……),身后尾随各级领导,到条件最好的社队蹲点。自然,他们创造的“经验”只能在点上开花,面上总也推不开。喂肥的典型,往往缺乏独立支撑、顽强发展的能力,稍遇风雨便自行垮台。这说明,违背客观规律拔苗助长,十之有九要失败。
上述道理早为众人所知。但是,现在小学教育事业中却出现了类似现象:给重点小学、重点班吃偏食:从师资配备、教学设备、教育资金到学生的选拔等等,给以特殊优待,目的是提高升学率。从后果看,这种“偏食法”无异于上述那种“蹲点法”。
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急切心情人皆有之;设置少数重点小学以摸索经验也未尝不可。关键是宗旨明确,方法对头。给重点小学喂偏食,不仅使重点学校失去办重点的意义,而且可能造成重点与非重点、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以及上下左右间不应有的矛盾,影响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反而不利于小学教育水平的提高。


第3版()
专栏:

性能优异的钒
钒是于1801年首先在墨西哥铅矿石中发现的。起初制取出来的钒及其化合物,数量很少,成本昂贵。经过数十年的反复研究,由于发明了新的、效率高的生产钒和钒合金的方法,并成功地炼出了质量比当时通用的钢好得多的含钒钢以后,钒工业才开始迅速地发展起来。
钒有银灰色光泽,外观似钢。具有熔点高,比重小,耐腐蚀性能好,以及俘获中子截面小等特性。
钒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
钢中加入少量的钒(万分之几至百分之几),能显著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增加钢的硬度、抗磨、抗腐蚀能力。例如1吨含钒量0.04—0.25%的普通低合金钢可顶1.3—1.5吨碳素钢使用。因此,钢铁工业是钒的主要消费市场。就世界范围来说,目前有90%左右的钒用于各种合金钢和铸件的添加成分。
钒的化合物在化学工业和石油工业中应用也很广泛,是常用的催化剂和裂化剂。
添加钒制成的高温合金,是制造飞机、舰艇发动机的关键材料;钒与钛制成的钛基合金,由于重量轻、强度大、耐高温,用来制作喷气发动机和飞机机体,能够大大节约燃料,提高飞行速度和扩大航程。最近,钒基合金在超导体和原子能工业中又有新的应用。卢武林


第3版()
专栏:

创业的人们
——记为攀枝花资源综合利用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号称我国三大共生矿基地之一的攀枝花地区,地图上标名是四川省渡口市。
据地质学家揭示,群山绵亘的攀枝花,原是一片汪洋,大约在寒武纪以后,康滇古陆崛起,力和火交作的造地运动,最后铸就了储量超过80亿吨的钒钛磁铁矿矿床。中间沉寂了三亿年许,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又发生了一次更伟大的崛起;这次崛起的,是至今只有16年历史的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可是,这一次却不是自然的功力,而是科学的威力,中国人民自己的创造。在这里,那些战斗在资源综合利用战线的科技人员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在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我们见到了副院长汤乃武和工程师李身钊。他们激动地给我们追述了16年前参加承德钢厂高炉冶炼高钛型铁矿试验的前前后后。
1964年末,眼看攀枝花基地的建设就要拉开序幕,钒钛磁铁矿能否用普通高炉冶炼却还是一个悬案。就在这时,从全国19个单位抽调的108名科技人员,挑起了试验的重担。号称108将的试验组成员十分清楚,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世界性技术难题:国外对高钛型铁矿石的冶炼已探索了百余年,结论是只要炉渣中二氧化钛含量高于16%就无法用高炉冶炼。而攀枝花共生矿的二氧化钛含量却高达25—30%。某些外国专家曾经断言,这种共生矿是根本无法冶炼的“废石”。
新的技术不仅国内没有,国外也没有,怎么办?
“靠我们用社会主义热情,用科学精神去创造!”
“108将”凭着这股创新的精神,为攀枝花共生矿的高炉冶炼展开了艰难曲折的试验。
当时,虽然寒风砭骨,但试验场上热气腾腾。从试验组领导人周传典、庄镇恶、李殷泰、汤乃武直到年轻的大学生,都同工人一起在炉前操作和观察。每次矿石投进高炉之后,不是堵口,就是稀溜溜的渣铁满炉台流淌。一次次地试验,一次次地失败。但是,人们毫不气馁,又坚持试验下去。有一次,试验高炉突然发生故障,大家一起冒着炙人的高温和呛人的烟雾,用钢钎抠、用氧气烧,连续抢救了20多小时。就在事故发生不久的技术讨论会上,一个新的冶炼方案提出来了。经过前后百余天的反复试验,普通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的新工艺终获成功,为攀枝花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以钒钛磁铁矿为原料的三座大型高炉雄伟地屹立在金沙江畔。火光闪烁,铁水欢流。曾被判为“废石”的攀枝花共生矿,不仅复活了,而且献“宝”了。它被冶炼成了好铁、好钢,源源不断地输向祖国四面八方。仅1980年攀钢就生产了195万吨生铁、165万吨钢、110万吨钢材,为国家上交利润1.07亿元。我国首创的普通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的技术,今天仍在世界上居于领先的地位。
攀枝花的一切,都蕴含着创造。新的冶炼技术是这样;密集的厂房、成群的高楼、美丽的城市公园是这样;就连许多山间的路,也是创业者踩出来的。1955年初春531地质队刚到攀枝花的时候,这里还是交通闭塞,榛莽丛生的荒山峡谷。刚转业的志愿军战士和从地质学院毕业的大学生们,组成了年轻的勘探队。他们住的是帐篷,喝的是金沙江水,在山羊也不敢攀援的峭壁上寻矿。那时,这一带发生了强烈地震,但在震后两个多月不断的余震中,勘探队员仍日夜守在钻机旁,不停地向岩层深处探宝,仅用三年半时间,向国家交了一个大型铁矿的详细勘探报告。
1965年攀枝花基地动土以后,更多的科技人员一批批地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没有铁路、没有公路,没有大城市依托,一切都是从头开始。当时的生活正如一首顺口溜说的那样:“天是罗帐地是床,喝水要到金沙江,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创业生活虽然艰苦,却强烈地吸引着成千上万有抱负的人们。
在大学时代就同窗攻读铸造的工程师许光寿和陈璟琚,来攀枝花已经是在十年动乱开始之后。当时,他们参加钒钛铸铁试验,连最起码的显微镜和化铁炉都没有,实验室也是席棚子,可是,心爱的事业使他们着了迷,什么困难都动摇不了他们的决心。试验组自己动手修复高平炉,就用肉眼观察铸铁金相。在极为简陋的环境中,他们终于创造了耐磨、耐热和耐腐蚀的钒钛铸铁。
的确,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搞科研、创业更需要有一种顽强的献身精神。在攀钢提钒炼钢厂,有两座壮观的提钒炉,它们是这个厂的科技人员和工人们别出心裁的创造。当我们采访提钒攻关时,许多人向我们深情地怀念起为了提钒试验而呕尽心血的工程师江耀华。
1970年下半年,江耀华同另外16名科技人员和工人一起主动地承担了提钒新工艺的攻关任务。钒是一种极其有用的金属,可是由于提钒的技术不过关,只好眼看宝贵的钒白白扔掉,国家却要用20吨花生油的代价从国外换进一吨五氧化二钒。
“我们决不能捧着金饭碗去要饭!”江耀华不止一次地用这样的话鼓励同志们。17个人中只有老江一人是工程师,他成了试验的技术负责人。老江日夜不停地干。一号炉的草图是大家你一笔,我一笔,用粉笔在地上画出来的,零件也是东寻西找凑齐的。可是炉子不理想。二号炉的试验是一场攻坚战。为了解决炉子“咽喉”部位的结瘤问题,掌握炉体变化的准确数据,老江带头爬上高高的炉顶,冒着灼人的高温和被烧伤的危险,靠近观察,终于取得了成功。接着,老江又接受了提钒车间的设计任务。1974年春天,他带着设计方案到北京送审。昼夜操劳,使他的健康受到很大损害。有一天,他突然昏倒在招待所里,醒后,又投入了工作。在北京十几天,他竟舍不得抽时间到医院去看看病。设计方案确定了,为了早日回厂,他拖着病体,步履蹒跚,叫别人扶着登上了火车。
老江的病很快发展到“冠心病后期”。他看了诊断,脸上一惊,随即平静下来,而且工作量更大了。直到病休在家,还是每天工作不息,深夜审查设计图纸。他说:“提钒车间不建成,我一刻也安不下心。”
1975年6月18日,年仅40岁的江耀华心力交瘁,猝然病逝。就在送医院抢救前,他还在桌前工作。人们沉痛地说:“为了提钒,老江真是把心血都熬尽了!”
炼钢厂试验组的同志们把他葬在清香坪的一座小山上。他的墓碑朝东,与弄弄坪上烟火缭绕的提钒车间遥遥相望。当年江耀华没画完的设计图,今天已成为举世仅此一家,用独特工艺大规模生产钒渣的提钒车间。
在攀枝花的开发史上,又何止一个江耀华呢。从担负钢铁基地主体设计的重庆钢铁设计院到施工的19冶金建设公司,从攀枝花到全国各地参加攀枝花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的科技单位,有多少个江耀华!正是靠了千千万万个江耀华式的创业者,攀枝花工业基地才崛起于世,并且正在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李如靖 沈国凡 刘允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