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植树造林绿化河山 替子孙万代造福
山西十名县级领导干部获省林业模范称号
本报讯 记者金嘉声报道:不久前,山西省八名县委书记、一名副书记、一名县长荣获1980年度省林业模范称号。他们是:右玉县常禄、神池县王聚清、兴县白普、清徐县尹正南、沁县扆耀光、屯留县桂怀文(现已调至襄垣县)、翼城县李红星、吉县安康、平陆县陈天源和偏关县张世全。县主要领导干部被评为省林业模范,这在山西还是第一次。这些县,多数原来林业基础比较差。这些年来,由于领导干部重视,带头开展植树造林,才使这些县的面貌改观。
位于吕梁山南端的吉县,近三年来,造林30万亩,比过去28年造林总和还多13万亩。晋南平原的翼城县,“四旁”植树1,300多万株,新建农田林网14万亩,超过了前28年植树的总和,森林覆盖率已由原来的3.2%提高到14.5%。地处太行山区的沁县,森林覆盖率由11%提高到22%。上党盆地的屯留县,九个平川公社的23万亩耕地,经过路、渠、林综合治理,已经村村林成网,路路树成荫。太原郊区的清徐县,绝大部分农田实现了园田林网化。黄土高原上的神池县,8万多亩平川地也初步建成了林网方格田。塞外高原上的右玉县经过多年的努力,森林覆盖率由0.3%提高到25%以上,基本上锁住了风沙。
这些县的领导干部对发展林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神池县委书记王聚清说:“我们的工作,就是要给群众办好事,如果干上几年,仍是山河依旧,那我这个县委书记当得就没啥味道!”1974年底,他到神池县工作,当时抓植树造林,被认为是“偏纲离线”。可是王聚清针对神池风沙、干旱、冰雹、霜冻四大灾害毅然提出:“神池要想富,就要多栽树!”六年来,他亲手栽的树有4,000多株。全县人民奋战六年,绿化了150座荒山、300多条大小沟壑和540多里的公路,造了30条宽10米以上、总长80多里的防风林带。昔日的“黄”神池,开始变“绿”了。去年粮油大丰收,人均收入133元。原屯留县委书记桂怀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屯留变成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去年秋天,桂怀文被调到与屯留搭边的襄垣县,上任的第三天,他就跑到县林业局了解林业情况,提出秋季造林要求。
沁县地势起伏,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1975年冬,县委书记扆耀光发动群众在沟内节节打坝,治理了50条大沟。但由于只搞工程措施,不搞植树造林,1976年一场大雨,山洪暴发,15条大沟的沟地被冲光。而这个县的段店大队,由于沟上沟下种植了400多亩刺槐林,不但沟坝地得到了保护,多打了粮食,还解决了社员盖房用材。扆耀光从对比中认识到,就土治土,就水治水,是治表不治本。后来,他们抓了植树造林,全县水土流失减少,沟坝地得到了保护,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吉县过去长期单一抓粮,甚至毁林开荒,结果,不仅粮食未上去,而且挤掉了林牧。1977年,安康同志调到这个县任县委书记,吸取教训,确定了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方针,把50%的山地用于造林,30%的坡地种牧草,20%的土地种粮。经过两年实施,已初见成效,林牧业大发展,粮食总产超过历史最高年的18.4%。


第2版()
专栏:短评

领导带头 植树造林
山西省10名县级领导干部被评为省林业模范,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其一,说明许多地方已经或正在克服忽视林业的思想,把发展林业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其二,主管全面工作的县级领导干部重视发展林业,他们不是一般的号召,而是扎扎实实地干出成绩来,这是值得称赞的。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是关系农业全面发展的治本之道。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受左的思想影响,一些地方片面抓粮,轻视林业,“粮食上去戴红花,林业上去无人夸”。以致不少地区森林资源不断遭到破坏,覆盖率大大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水旱灾害加剧,使我们吃了不少苦头。尽快扭转这种局面,使一个县的自然面貌和经济面貌改观,县一级领导干部对林业重视与否,关系很大。实践证明,哪个县的县委主要领导干部重视林业,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全县干部和群众,哪个县爱林、造林、护林就成风气,林业的发展就快,少者四五年,多则七八年,面貌就有明显的改观。
1980年3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指示》指出:“我们共产党人是以改造社会、改造自然为己任的,如果我们的同志在一个地方工作多年,没有把那里的造林工作搞好,长期山河依旧,那就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期望。”这是党中央对所有从事农村工作的干部提出的要求。搞好林业,人人有责,尤其是领导干部责任重大,这就要求在一个地方工作的领导同志,要具有长远建设的思想和扎实苦干的作风,不能认为抓林业见效慢,认为“远水不解近渴”,就放松植树造林工作。应当象山西省获得林业模范称号的县级领导干部那样,以绿化祖国为己任,带领群众,多造林,造好林,立志改造旧山河。这样,就会有更多的领导干部在林业建设中做出优异成绩来,为当代人谋利,为子孙后代造福。


第2版()
专栏:

锲而不舍难题可破
——关于解决海带滞销问题的述评
我国海带积压问题拖延了三年之久,经各方努力,最近终于提出了统筹解决的办法:一、清理积存,扩大食用海带的销售;二、综合利用,发展海藻工业。这件事说明,只要振奋精神,抓紧工作,一抓到底,难题总是可以逐步解决的。
海带积压问题数年不得解决。1979和1980年,产地累计积存海带10余万吨,今年总产略减仍有部分积压,两次削价推销,造成每年几千万元的经营亏损。有人认为海带积压是“盲目大上”的后果,非大大压缩生产不可;也有人不同意这样办,可又拿不出好办法,寄希望于国家长期补贴。
查明情况,弄清是非,是解开难题的第一步。国家农委、国家科委、国家水产总局为此做了不少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寻求解决办法。海带积压是否因“盲目大上”造成的呢?我国食用海带本来靠进口,1958年海带人工育苗和养殖成功后,食用海带可以自给。1969年起,为解决碘进口中断的困难,在周总理指导下,决定用海带制碘。我国沿海海带养殖业大大发展起来,全国放养海带发展到20余万亩,年产20多万吨,总产值约2亿元,每年交税上千万元;各地办起了一批制碘企业,为建立我国海藻工业初步奠定了基础。事实证明,过去发展海带并非盲目,是有计划有成绩的。从发展的观点看,海带积压也只是暂时现象,是海带销售和综合利用跟不上造成的,只要措施得当就能逐步解决。
最近,经有关部门研究,确定了根本扭转海带积压的指导思想:稳定当前海带生产,加强推销工作,有计划地发展综合利用的海藻工业。
当务之急是大力推销食品海带。有人认为,海带是“冷门货”,已“销售到顶”。是否这样?据水产部门调查,内销食用海带大有潜力可挖,如内地广大农村和山区要吃海带经常缺货;经营海带的水产供销机构集中在沿海,内地各省区缺少销售渠道;有些地方因中间环节多,造成价高滞销等等。这些问题只要加强领导,想方设法,是不难解决的。商业部、供销总社和水产总局已发出联合通知,要求各地商业、水产,特别是供销社要大力组织进货,积极推销,广开农村市场。还要求产地社队提高海带质量,降低成本,以利扭亏增盈。
海带积压问题确实有一定的复杂性,必须抓住每一个症结,对症下药,依次解决。例如,原来制碘任务由医药总局安排,碘和其他联产品生产属化工部管。由于各管一段,致使很多问题久拖不决。现在,经反复研究决定,从1982年起,制碘工业也归口水产总局。
海带连年积压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制碘成本太高,制碘成本高又因没搞好综合利用。每制一吨碘消耗300多吨海带,同时可联产60吨褐藻胶,14吨甘露醇,目前这些产品多数质量差,合格产品又没很好推广应用,以致每制一吨碘要赔20多万元。亏损过多限制了制碘工业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最近决定把过去单纯为要碘而制碘的生产重点,改为“碘胶并重,以胶促碘”,集中力量抓好褐藻胶的质量攻关。再就是抓褐藻胶合格产品的推广应用。在国外褐藻胶已广泛用于食品、纺织、印染、医药、建筑等多种行业,有一、二百种用途,但国内还很少应用。为尽快把海藻工业搞上去,国家还计划从明年起,每年拨出专款进行技术改造。这就为解决海带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路子已经找到,海带长期积压问题可望解决,当前主要在于落实。由于条条块块之间容易扯皮,可能还有一定阻力,只要各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就一定可以突破阻力把海带综合利用迅速搞上去。
解决海带问题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看来难点主要不在海带积压问题本身,而在面对这一难题的指导思想是否对头,有没有奋发有为、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有了“锲而不舍”这种精神状态,才能从实际出发,揭露矛盾,解决矛盾,才能对问题抓住不放,一竿子扎到底。如果光喊困难不干实事,或是抓抓放放,虎头蛇尾,“难题”必然难以解决。
本报记者 王祖光


第2版()
专栏:

生产责任制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广东农民购买手扶拖拉机一万多台
本报讯 据《南方日报》报道:今年1至9月份,广东省销售手扶拖拉机1万多台,比去年同期增长10%,其中绝大部分是社员独户和联户购买的。
广东农村一些地方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等生产责任制后,社员群众生产积极性高涨,收入增加,购买农业机械能力提高了。各地农机部门对社员经营拖拉机给以热情扶持,做到象对待集体一样培训机手,一样考核发证,一样供应零配件,一样供应油料。同时加强领导,搞好管理,引导和组织有拖拉机的社员为农业生产、为发展多种经营、为人民生活服务。如从化县神岗公社独户和联户经营的手扶拖拉机有100多台,公社农机站把这些机车看作是农业机械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今年夏耕,农机站积极协助社员个人经营的手扶拖拉机搞好维修保养,并同集体机车一样,按照多耕地多供油的原则供应油料,使80%的社员个人经营的拖拉机积极投入机耕,共耕地29,340标准亩,机耕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30%,做到社员、机手、公社“三满意”。这样做,推动了农村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第2版()
专栏:

落实经济政策 调整作物布局
乐陵县一批穷队粮棉双丰收
本报讯 山东省乐陵县长期处于贫困状况的101个生产大队,今年社员人均分配增加到152元,比去年增加93元,比前年增加三倍多。
乐陵县的这101个穷队,有近6万人口。在1958年至1978年的20年中,这些队平均每年吃国家统销粮1,000万斤,花救济款150万元,集体欠国家贷款累计达333万元,1979年,这些队社员仍未改变缺吃少花的贫困状况,人均分配也只有31.76元,自产口粮291斤。这些队人口占全县的12%,耕地占15%,农业总收入只占7%。县委曾提出不少帮“101”翻身的措施,其中有三年,普遍向这些大队派驻工作队,派脱产干部到这些队担任支部书记,但始终未能改变面貌。
去年,县委根据党的三中全会精神,首先帮助这些队落实了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今年又帮助他们推行了“大包干”,粮、棉、油等普遍实行了几统一下的包产到户,并引导这些队从本地实际出发,调整作物布局,增种棉花。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干部社员的积极性,终于夺得粮棉空前丰收。现在,这些队中,社员分配大部分超过百元,有12个大队超过200元。


第2版()
专栏:简讯

简讯
人工栽培猴头菌成功
浙江常山县微生物厂人工栽培猴头获得成功。
猴头是一种名贵的野生菌类植物。它肉嫩味鲜,清香可口,能滋补强身。常山县微生物厂所产猴头,目前除供应上海、杭州两市的著名饭店、酒家外,还远销香港和日本。
“北京白鸡”产蛋率高
北京市已建成蛋鸡良种繁育体系,育成良种蛋鸡“北京白鸡”。
“北京白鸡”比过去农场和农户饲养的鸡种,产蛋率提高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六十。据估算,北京郊区由于“北京白鸡”良种增产获得的经济效益,一年达六百万元以上。
郯城银杏大幅度增产
山东郯城县银杏丰收,总产量达到三百万斤,比去年增产二百五十万斤。
银杏又名白果,是我国特产。银杏仁是高蛋白补养品。作为药用,不仅对慢性气管炎病有明显疗效,还有促使疮口愈合、益肠健胃的功能。据历史记载,郯城县盛产银杏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小品

奇妙的坎儿井
袁兴夏
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吐鲁番盆地和哈密盆地,浩瀚的戈壁,一望无际;炎夏的午后,烈阳吐火。茫茫的干旱荒漠上热风横扫,沙石滚烫,地表温度常常高达摄氏五、六十度,加上雨水稀少而蒸发量大,使这里成为我国最干旱的地区。在高耸云霄的博格达峰上,虽然有皑皑白雪,山间也有滔滔雪水,但水到戈壁就无影无踪。然而,这里却有繁华的城镇,富饶的乡村和“赛江南”的绿洲,生产着举世闻名的哈密瓜、无核白葡萄和绒长耐拉的长绒棉。干旱戈壁上之所以出现这些奇迹,是因为有坎儿井的浇灌和哺育。
坎儿井,与其说是“井”,不如说是人工开凿的地下河。它的水是利用天山山前盆地的特殊地理环境,顺着地势,由高到低,从地下含水层自动流出来的。
坎儿井一般由明渠、暗渠、直井和涝坝(小水库)四部分组成。其中暗渠工程最为艰巨,一般要在地下开凿数公里到二、三十公里的渠道。新挖一条坎儿井,先从下游开凿,由低向高,渐次往天山方向前进。开凿时,为了定方向、出土和通风,每前进十几米或三、四十米就挖一眼直井与暗渠相通。直井的井口呈长方形,长一米左右,宽约0.7米。一条坎儿井的直井,少则几十口,多达二、三百。下游的直井较浅,越往上游直井越深,有的深达六、七十米。为了防止沙土堵塞地下暗渠,每个直井口上常用树梢、高粱秆加土棚盖。冬天封闭直井,以避免寒冷气流侵入造成坎儿井冰冻和塌方。此外,在直井井口周围,有些环形土堆,防止戈壁滩上偶然形成的洪水侵入泡塌坎儿井。在坎儿井暗渠出水口(龙口)以下,一般都有几十米到几百米的明渠;明渠的末端,建有涝坝,将水蓄起准备浇地。坎儿井水经过涝坝拦蓄,再通过渠道引入农田,不仅能提高水温,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且可以加大流量,减少渠道渗漏损失。明渠、涝坝周围植树木、建果园、修居民点,有的涝坝水里还养鱼、栽藕、养鹅、养鸡鸭。这里是戈壁绿洲风光优美的风景区。每当收获季节,一渠清亮亮的泉水,追波逐浪,象一位美丽天真的绿色少女扑进涝坝里嬉戏;塘边白杨挺拔,垂柳依依,沙枣喷香;塘里鹅儿“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白鲢红鲤,衔尾相戏;头戴绣花小帽的维吾尔族青年男女,在草坪上载歌载舞,欢庆丰收,老人们则在一旁幸福地品尝着香甜的瓜果葡萄,使这里充满了无比的欢乐和诗情画意。


第2版()
专栏:来信

多方争利重采轻植影响恒山北芪发展
恒山北芪是驰名中外的珍贵药材,李时珍《本草纲目》称之为“补药之长”,它是山西省两大土特产品(汾酒、北芪)之一。北芪主要产地集中在浑源、应县和繁峙北部一带。
北芪是一种生长周期长的豆科植物,发展这项生产需要有一个长远而稳定的规划,采刨和种植应当合理衔接。但是在种芪季节,很少有部门过问生产情况。六十年代,药材部门曾在北芪产区建立一个北芪种植研究所,十年动乱中被撤销了。现在北芪生产仍处于传统的粗放种植状态。不少地区经常发生病虫害。整个芪区生产规模和年产量还没有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
可是,每到采芪季节,许多部门纷纷赶来争收购权、加工权、经营权,在这里投资重复建北芪加工厂。如地方外贸部门就给浑源县拨款3万元,给应县拨款2万元,准备在这两县筹建本系统的加工厂。地方社队企业局也给应县投资,也打算筹建本部门的北芪加工厂。其实,芪区每年产量100万斤,原有的恒山中药厂已有加工能力200万斤,加工任务至今还“吃不饱”。据了解,由于多方争利,留给芪农的利益连10%也达不到。
浑源县北芪集中产地的干部和群众建议,应该建立北芪经济专业区,统一种植计划,加强科研,扭转这种重采轻植的局面。要协调内外贸关系,改变扯皮体制和多方争利的状况,成立种植、加工、商业一条龙农工商联合公司,实行合同制,实现利润分成,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应注意把好处多给芪农一点,鼓励发展北芪生产。
胡太春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治沙模范牛二旦
记者来到内蒙古杭锦后旗民建林场采访,看见大片树林紧密相连,云雾蒸腾;到处是一方方被林带保护着的农田和果园。如果不了解这儿的历史,谁也不会相信,20年前,这里竟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沙漠。
这一带位于乌兰布和沙漠的东边。过去,每年冬春季节,狂风暴起,黄沙飞扬,沙漠无情地吞噬着良田和村镇。“沙进人退”,许多农民含着眼泪,被迫离开自己的故乡。
治沙老模范牛二旦的家曾经多次被风沙吞没,他仇恨沙漠,早就产生过与沙漠斗争的念头。但是,在旧社会这只能是空想。解放后,牛二旦首先起来响应政府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春,他在沙漠里种了一些树,到秋后全变成了干柴棍。种树失败了,牛二旦并不灰心。第二年春天,他又种了些树,活了3棵。这时有人讽刺他:“够不着骆驼尾巴的手,硬要去摸天。”牛二旦坚定地说:“有了这3棵,就会有将来的千万棵”。他不断总结经验,年年坚持种树,成活率越来越高。
1958年春,民建大队管委会采纳牛二旦的建议,在一片7,000亩沙漠地带建立了民建林场,他被任命为场长。为了根治这片沙漠,他带领20多名强壮劳力开了进去。有一次,一连刮了三天大风,风后,牛二旦到沙滩上一看,新栽下的一片小树全被沙子掩埋了。这些沙到底是从哪儿刮来的呢?流沙在风里有没有一定的路线?他开始研究沙丘活动的规律。每当狂风怒起,黄沙漫天的时候,别人往家里跑,牛二旦偏偏往沙窝里钻。他蹲在沙丘前,两眼直瞪瞪地看着,沙丘上的沙是怎样被风吹起来的?又落到了什么地方……经过长期观察,牛二旦发现,一个沙丘一年竟能向前移动两三丈远。这说明,风能使沙丘形成,风也能把沙丘搬走。根据这个规律,牛二旦带领社员在沙丘的迎风坡脚不断进行耕翻,使沙丘更加松散,扩大与风的接触面,加速风蚀。当大风到来时,牛二旦还领着大伙站在沙丘的迎风坡,用铁锹、簸箕等将沙荡起,让它随风飞走。牛二旦利用这个方法,和社员一起,年复一年地撵沙腾地,植树造林,在6,500亩明沙丘里,栽活了250万棵各种树苗,其中6万棵已经成材。这些年来,民建林场仅林业收入就达40多万元。并且在林中建立稳产高产田150亩,果园300亩。林场职工粮食自给有余。牛二旦,这个曾经被沙漠逼迫得流离失所、没有进过学校的普通农民,今天成了全国治沙造林战线上一位有名的老英雄。他总结出的“撵沙腾地,腾地造林,引沙入林,以林固沙”的经验,被专家认为是目前治理沙漠的一个科学方法。
现在,74岁高龄的牛二旦谢绝了生产队对他的照顾,仍出入在树林里,修枝打杈,引水灌溉,精心护理着树木。
本报记者 林文堂


第2版()
专栏:

云南省劳动模范、洱源县江尾公社河尾大队党支部书记杨茂德(白族),十年如一日钻研水稻管理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当地水稻抗寒能力差、成熟慢等问题。 新华社记者 周重要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