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81-11-11

1981-11-11新闻联播 文字版

山西省委纪委督促长治市委作出决定 严肃处理违反规定盖私房的干部

第3版()<br/>专栏:<br/><br/> 山西省委纪委督促长治市委作出决定<br/> 严肃处理违反规定盖私房的干部<br/> 本报讯 记者王艾生报道:在山西省委纪委督促下,中共长治市委于10月27日作出决定,对6名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占地盖房的错误进行严肃处理。市委常委、市革委副主任刘己未、市委纪委筹备组副组长孟福昌、市物资局党委书记张银宝、市城建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韩雄亚、市水利局党总支委员、副局长宋连登、市针织厂党总支书记谢宝元等6同志利用职权,违法乱纪盖的私房被收归公用,如确系本人实际花的钱,凭正式单据退还本人,并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分别给予刘己未通报批评,孟福昌党内警告,张银宝、韩雄亚、宋连登、谢宝元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处分。<br/> 1980年以来,长治市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占用郊区菜地和粮田,侵占国家和集体资财、运输工具,为自己或子女、亲属营造私房,损害群众利益,败坏了党风,引起广大干部群众强烈不满,纷纷向上级反映。中央领导同志和中纪委对这种情况很重视,批示山西省委查处。<br/> 今年8月和10月,山西省委纪委两次派出工作组到长治市,同市委有关部门一起,到生产大队和有关单位调查核实,经过3个多月,基本查清了刘己未等6名领导干部盖私房的错误。<br/> 长治市委常委、市革委会副主任刘己未同志,利用职权由其爱人王竹青同志(市建委政工科科长)出面张罗,在近郊鹿家庄大队占用集体水地6分6厘,圈院盖房7间。他以低价套购国家拨给长治市建设职工住宅用的木材2.78立方米,侵占国家、集体建筑材料折款2,000多元。<br/> 长治市委纪委筹备组副组长孟福昌同志,利用职权在近郊占地1亩3分为自己和女儿、姐姐、外甥占房地基4处,他和外甥已经盖起房子各5间。孟福昌购置水泥预制板等材料时,大占国家和集体的便宜。他通过市物资局一位副局长出面,调走市金属公司起重机,为他家吊预制板盖新房,致使金属公司无法去火车站卸货,造成车站车辆堵塞,被火车站按到货逾期罚款408元。<br/> 市物资局党委书记张银宝同志,全家人平均住房12.5平方米,却仍嫌不足,用他爱人、儿子、女儿的名义,侵占一心菜场菜地1亩1分3厘,盖起砖瓦新房15间,围成3个大院。他利用统管全市物资的权力,以“公用”为名,用批发价买出木材20多立方米,仅此一项就侵吞国家资金800多元。<br/> 长治市革委会于今年7月4日发出立即停止私人占地盖房的紧急通知。身为长治市城建局副局长的韩雄亚,不但不停工,反而拒绝领导再三劝阻,利用职权动用修建全市人民吃水净化工程用的水泥、钢材等物资,加快盖房进度,建成砖石钢筋水泥结构的两层小楼一座。市水利局副局长宋连登同志,在市革委通知下达后,串通生产队隐瞒真象,侵占景家庄大队耕地266平方米,侵占国家和集体建筑材料折款3,000多元,抢盖新房5间。市针织厂党总支书记谢宝元同志,利用职权在景家庄大队占耕地260平方米,以公用名义,借用外单位木材2.54立方米,预制板18块,盖起正房5间、厨房仓库1间、澡堂厕所1间,围起大院,安上铁门,垒起高墙。<br/> 长治市国家干部和职工占地盖房者共352户,其中国家干部占一半多,市管、地管以上的领导干部63名(其中市委、市革委、部局长以上的领导干部22名)。现在长治市委正按中央纪委批示和省委、省纪委的有关指示,抓紧调查落实,逐步作出处理,以端正党风,挽回不良影响。

坚持党的原则 择优选拔人才 株洲县招考农村区社干部

第3版()<br/>专栏:<br/><br/> 坚持党的原则 择优选拔人才<br/> 株洲县招考农村区社干部<br/> 本报讯 记者曹光晖、刘光辉报道:湖南株洲县采取公布条件,广泛报名,文化考试和政治品质、工作能力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从227名应考者中择优录取了40名区、社干部。其中普通社员子女35名,县区社干部子女5名。这批被录用的新干部热爱农村,年轻力壮,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并具有高中文化水平,深受干部和群众的欢迎。<br/> 1965年新成立的株洲县,农村干部缺编较多。去年冬天,省人事局拨给该县40名农村干部指标。为了广泛挖掘人才,杜绝选拔干部中的不正之风,县委决定通过考核招收干部。他们把条件公诸于众,发动群众推荐报考人员,没被推荐的允许“毛遂自荐”。首先对所有推荐对象进行统一的政治、语文、数学、农业基础知识等文化考试,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初选名单;然后,由有关部门组成考察小组,分头深入各区、社、队,广泛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从政治思想品质、劳动态度到业务能力,对初选人员进行考察,并将考察后确定的初录对象集中起来,组织他们下到社、队搞社会调查,考核其实际工作能力。最后,由主管招干工作的县委负责同志和组织、人事部门,集中听取每个对象的考核情况,集体评议、审议,择优录取。这样做,切实保证了干部的质量,领导高兴,群众满意,落选者也感到公平合理。<br/> 为保证招干工作顺利进行,县委领导成员首先对自己“约法三章”:1、领导干部的子女及其亲戚,一律按政策办,不准搞任何照顾;2、任何个人不得批条子和乱表态;3、凡遇到重要问题,坚持集体研究、决定。并把这三条公布于众,号召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监督。在县一级领导干部中,有6名待业子女条件不符合,没有一个找经办部门打招呼、要照顾的。<br/> 主管干部工作的县委副书记王德生,有个亲属的小孩应考未被录取,曾几次上门要求照顾,但他每次都婉言拒绝。组织部长程玉良的儿子,其他条件都不错,但因文化考试分数偏低落选了,他表扬人事部门做得对,并教育儿子安心在家务农。组织部组织组长张选华的儿子,考试成绩优良,但年龄还差几个月,也坚持原则未录取。

马步公社民事调解有成效

第3版()<br/>专栏:<br/><br/> 马步公社民事调解有成效<br/> 本报讯 记者赵相如、通讯员彭少敏报道:江西省万载县马步公社努力做好民事纠纷调解工作。三年来,社、队调解民事纠纷566件,移送法院处理的仅6件。最近在司法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民调解工作会议上,这个公社大量解决民事纠纷的做法受到表扬。<br/> 马步公社地处万载、宜春、上高三县交界点上,民事纠纷和轻刑事案件时常发生。三中全会后,为了解决这些民事纠纷,公社建立调解委员会15个、调解小组193个。红星大队12生产队,十年动乱中25户社员一半以上打过架,一大半人家互不讲话。公社调解委员会在该队开展法纪和道德教育,同时召集14户闹得最凶的社员坐在一起交换意见,对那些喜欢搬弄是非、好斗好吵的社员进行帮助教育,发动群众制订“民约”,终于使“吵死队”变成了团结队。<br/> 马步公社十分注意不使人民内部矛盾激化和转化。宝石大队第四生产队有两户社员为房基地发生矛盾,准备家伙,扬言要拚个死活。公社调委会副主任立即赶到这两家做耐心的说服工作,宣传法律,分析危害,使双方达成互让的协议,平息了这一争斗事件。

土默特左旗化肥厂党委认真端正党风 好党风给工厂带来蓬勃生机

第3版()<br/>专栏:<br/><br/> 土默特左旗化肥厂党委认真端正党风<br/> 好党风给工厂带来蓬勃生机<br/> 本报讯 两年前穷的连电话、电报费都支付不起的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化肥厂,如今一跃成为全国小氮肥红旗单位。问起变化从哪里来,这个厂的工人说:“党风正了,群众越干越有劲,工厂越办越兴旺。”<br/> 土默特左旗化肥厂从1967年到1979年上半年亏损高达1,940万元,并一度停产,靠贷款发工资。有的职工找门路闹调动,有的干部也产生畏难情绪,社会上甚至有人议论“化肥厂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在这紧要关头,全厂职工都盯着党委。厂党委认为,搞好党风,才能调动群众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才能保证生产的顺利发展。厂党委带领共产党员和广大群众开展“两查两比”活动:对照《准则》查党风,比模范带头作用;对照四项基本原则查觉悟,比主人翁精神。党委一班人以身作则,带头献身四化。厂党委书记和厂长带领部分骨干,三到河北藁城,两下浙江桐乡,学习外地经验。取经回来后,党委发动群众对照先进找差距,揭露矛盾订措施,并进行了班子、队伍、设备、工艺的整顿。全厂干部、职工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去年生产化肥62,400吨,原材料消耗和成本大幅度下降,一举甩掉了15年亏损帽子。<br/> 这个厂党委把“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作为端正党风的重要内容。厂党委从实际出发,为职工办了不少好事:改善职工的居住条件;解决群众吃菜难、吃水难的问题;修建球场、俱乐部,办起夜校,活跃了职工文化生活;扩建托儿所、幼儿园,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组织家属和待业青年办起服务站,扩大就业门路,方便职工生活,调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br/> 这个厂党委端正党风,重视“首先从我做起”。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事,他们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群众不做的事,他们坚决不做。在子女安排就业上,领导的孩子和工人的一样,按照表现和成绩择优录用分配。党委委员、劳资科长苏继忠,他的女儿待业已3年,至今仍做临时工。在住房问题上,优先考虑老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对于领导住房,通过民主评议,由以工会为主的分房小组批准,张榜公布。奖金的发放,给职工调剂的细粮,领导都是享受低等的。一次,有人用工厂废铁板给厂长做了一个炉子面。厂长知道后主动在职工大会上作了自我批评,并照价补了款。好党风给土默特左旗化肥厂带来了蓬勃生机。

“房迷心窍”者该清醒了

第3版()<br/>专栏:编后<br/><br/> “房迷心窍”者该清醒了<br/> 山西省委纪委督促帮助长治市委严肃查处和纠正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侵占国家和集体财物,为自己和子女、亲属营造私房的决定,打击了歪风,严肃了党纪,教育了干部。<br/> 刘己未等同志身为领导干部,竟采取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损公肥私等恶劣手段,为自己建造住宅。这些同志的行为,完全背离了我们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宗旨。他们对组织上的停建通知,领导的谆谆劝阻,都置之不理,满以为只要住进新居,既成事实,就可以“检讨一阵子,舒服一辈子”了,简直是“房迷心窍”。<br/> 这些同志忘记了:中国共产党是严肃的党,是为广大劳动人民谋利益的党,它决不允许任何党员和干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抱有那种损公肥私如意算盘者,在党纪国法面前必然碰壁,等待他们的不只是政治上的严肃处理,经济上也一定要受到制裁。奉劝那些手中有权、眼红心痒者,悬崖勒马,引以为戒。要打社会主义大算盘,不打个人“小九九”,要在社会主义四化事业的发展中,和广大人民群众同享实现四化的成果。

萧县县委正确对待犯错误干部 在“文革”中犯错误的干部大多数精神振奋、工作积极

第3版()<br/>专栏:<br/><br/> 萧县县委正确对待犯错误干部<br/> 在“文革”中犯错误的干部大多数精神振奋、工作积极<br/> 本报讯 记者蒋志敏报道:中共安徽省萧县县委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干部,在帮助他们真正认识错误之后,积极鼓励和支持他们大胆工作。<br/> 萧县原是安徽省所谓“农业学大寨”的样板县。十年浩劫期间,由于受极“左”路线的影响,不少干部犯了错误。县委实事求是地分析了这些干部犯错误的原因,认为他们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犯的,个人虽然要负很大的责任,但绝大多数还是好同志,应当做好思想转化工作,团结他们一道工作。对那些错误比较严重的干部,县委负责同志多次主动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启发他们勇于同错误决裂,轻装上阵,继续为党工作。<br/> 在犯错误的干部真正认识错误以后,县委及时地安排了他们的工作。据统计,1978年以来,在124名犯错误的公社负责人以上干部中,除5名因严重违法乱纪受到刑事处分和14名原来是工人、农民、教师返回原岗位的以外,其余 105名都陆续安排了工作。其中,有55人安排了相当于“文革”前的领导职务,50人的职务作了调整,安排了一般工作。县委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对他们的工作要积极支持,有了成绩同样予以表扬。<br/> 一位曾任过县财办副主任兼县粮食局局长的干部,在检查、认识了错误后,县委安排他担任了县农办副主任,分管多种经营工作。这个同志到任后,精神振奋,埋头苦干,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提出不少建议,为全县多种经营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为此,县委多次对他进行表扬和鼓励。

扎根边疆 勇挑重担 云南边防某团一批干部受嘉奖

第3版()<br/>专栏:<br/><br/> 扎根边疆 勇挑重担<br/> 云南边防某团一批干部受嘉奖<br/> 据新华社昆明电 新华社记者王志耘报道:人民解放军云南边防某团军政干部发扬勇于献身精神,扎根边疆勇挑重担,在保卫祖国的斗争中做出显著贡献。今年以来,这个团有280多名干部被记功嘉奖,有的还被昆明部队党委授予荣誉称号。<br/> 这些立功受奖的干部有的是老边防,老模范,有的是青年干部和优秀基层指挥员。他们以边疆为家,以艰苦为荣,团结和带领指战员出色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战斗任务,不少人被誉为“排头兵”、“实干家”。团政委黑光赐在五十年代边疆剿匪战斗中曾荣获“战斗英雄”称号,走上领导岗位后继续保持英雄本色。今年初,他和其他领导干部一起,先后八次攀山越涧,深入边防前线,带领干部战士建设和保卫好边疆,荣立了三等功。被战士誉为“硬骨头连长”的四连连长潘新荣,带领部队长期坚守在前沿阵地,因风雨、潮湿的影响患了关节炎,双腿一度肿得难以行走,仍然多次谢绝组织和同志们关照,放弃下山疗养的机会,带领全连战士守好边防。排长、一等功臣肖登贵,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因徒手夺取敌人的机枪而闻名部队。今年在开展山林训练中,他带领全排苦练近百日,创造了优异成绩,再度立功。

图片

第3版()<br/>专栏:新长征中的共产党员<br/><br/> 共产党员强巴(藏族)是中国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总务管理员。他曾揭发分行原办公室副主任利用维修房屋的机会,违反国家规定,接受贿赂,私自安排非法包工队承包。事发后包工队派人到他家进行贿赂妄图捂盖子,被他严词拒绝。强巴因此受到分行的通报表扬。<br/> 新华社记者 才龙摄

“飞”来的闺女

第3版()<br/>专栏:<br/><br/> “飞”来的闺女<br/> 在冀中平原滹沱河畔的一个小村子里,有一户人家,女主人叫张香玲,今年六十岁,丈夫李恒利,比香玲小三岁,婆母八十八岁。一家3口虽然和和睦睦亲密无间,可惜都已上了年纪,缺少个孩子,家里显得冷冷清清。<br/> 今年5月2日,来了一个美丽的姑娘,一进门就亲热地叫:“奶奶、爸爸、妈妈”,寂静的小院立刻增添了无限生机。姑娘叫卞廷敏,原籍是山东省苍山县层山公社小付庄大队。这件事象天女下凡一样神奇,人们都说张香玲家“飞”来了个闺女。这是怎么回事呢?<br/> 还得从去年说起。<br/> 去年8月前后,《人民日报》、《河北日报》、《衡水日报》、《共产党员》杂志先后报道了饶阳县屯里大队共产党员张香玲四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孝敬公婆的事迹。这篇报道在苍山县层山中学庄午分校一位文静娴雅的姑娘卞廷敏心里激起了浪花,她捧着登载这个事迹的《人民日报》仔细读着,思绪随着《一个女共产党员的情操》驰骋:<br/> 1939年,张香玲在抗日烽火中入了党。当时,她只有十八岁。一个风雪之夜,张香玲抱着乳儿,把丈夫郭志华送出当兵打日本。又是一个风雪之夜,噩耗传来,丈夫在战斗中不幸牺牲了。谁料想,1965年,23岁的儿子又被脑瘤夺去了生命,老公爹也一病不起,撒手人寰。这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张香玲弯下腰,她搀扶着婆母说:“娘,有我在,滚着爬着也有你吃的。只要咱跟着党走,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1969年,婆母托村里的老党员们给香玲找了个伴——退伍军人李恒利。从此,李恒利也象亲儿子一样和香玲一起挑起了孝敬老人的重担……<br/> 卞廷敏想:多么善良的一家人啊,多么好的张妈妈!<br/> 夜里,姑娘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她寻思:张妈妈有个病或灾的谁来伺候?她几十年如一日孝敬公婆,可谁又为她养老送终?张妈妈身边多么缺少个孩子啊!<br/> 夜静更深,一个天真美好的愿望浮现在姑娘的心头。她蹑手蹑脚地回到教室,拉开灯,满腔激情地给张妈妈写了一封信,希望张妈妈收下她这远隔千里的痴心女儿。<br/> 信寄出之后,廷敏暗暗地盼哪,盼哪,终于张妈妈回信答应收下她做女儿。此事被全家知道后,大哥首先质问:“你学张香玲俺不阻挡,咱家有奶奶、父亲,需要人伺候,你为什么偏要去河北?”<br/> 姑娘说:“奶奶和父亲有你和二哥、嫂子、姐姐照顾,我放心,可张妈妈一家3位老人,无人扶持,我于心不忍。”<br/> 廷敏在姐妹5个中最小,自幼丧母,父亲当爹又当娘。奶奶从小拉扯她,凉了怕冻着,暖了怕热着,这一走怎么舍得呢?<br/> 姑娘眼圈也红了:“奶奶,俺忘不了你的养育之恩,打俺记事起,你就常给俺讲俺爷爷是让日本鬼子的刺刀给挑死的。可张妈妈的丈夫也是打日本鬼子牺牲的,民族苦连着咱两家人。我去河北伺候张妈妈和老奶奶,也是为了尽一点孝心哪!”<br/> 一家人都哭了,是啊,姑娘虽小,说的话可句句在理啊!<br/> 4月29日,张香玲千里迢迢地来到了苍山县小付庄接闺女,一对素不相识的“母女”,几经周折,终于拥抱到了一起。<br/> 张家几辈子没有个女孩,一家3口把廷敏当成个“宝贝疙瘩”,横草不让沾,竖草不让拿。姑娘装着生气的样子,故意吓唬说:“你们再拿我当客待,我可走啊!”这可吓坏了3位老人,只好任她伺候。<br/> 清晨,廷敏学着张妈妈的样子,先给奶奶泼个鸡子,滴上香油珠,双手捧到奶奶炕前;夏天吃西瓜,她先用小勺给奶奶挖到碗里,拌上白糖,送到奶奶嘴边;盛饭,过去香玲给婆婆盛了给丈夫盛,最后才是自己的,现在有了女儿,3位老人都上了炕,每当廷敏双手把热气腾腾的饭碗送到香玲面前时,香玲的脸上就笑成一朵花。<br/> 廷敏接过了张妈妈孝敬老人的传统,也挑起了支撑门户的重担。5月上旬,她刚来到屯里两三天,就和爸爸妈妈一块去补棉苗,爸爸让她刨窝,她夺过担子去挑水……<br/> 卞廷敏千里认母,自愿赡养3位素不相识的孤独老人的故事,犹如投石击水,轰动了四里八乡。多数人从这件事看到了“人心归正”的好形势,也有个别人怀着好奇心提出“姑娘到底为了啥”的问题。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我们来到了饶阳县屯里大队,再次采访了这个文静娴雅的姑娘。当我们说明来意后,她开心地大笑了,然后激动地说:“人各有志,当今社会上,为名的有、为钱的有,然而我觉得为了自己的崇高理想而活着的还是主流。”姑娘说到这里,详细地回述了来饶阳前的一段“背景”:“去年8月我给张妈妈写信时,学校正开展人生意义的讨论。我是赞成‘人活着就要使别人生活得更幸福’这个命题的。如果人人都为了自己,大家都你争我夺、互相倾轧、互相仇视,那就谁也得不到安宁,谁也得不到幸福。张妈妈为革命献出了她能献出的一切,伺候好3位老人,是社会给我的职责,我愿在这平凡的琐事中,献出自己的青春!”<br/> 《衡水日报》记者 李晓岚<br/> 《河北日报》记者 张锡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