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0月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南北会谈的来龙去脉
张振亚
南半球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北半球的工业发达国家(主要是西方国家)就经济问题举行的谈判,通称为南北会谈。
南北会谈酝酿于六十年代初。当时取得政治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为发展民族经济,曾不断要求改变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所处的被掠夺和被奴役的地位。它们要求工业发达国家多提供援助和贷款,改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帮助稳定原料出口价格,彻底改革国际经济旧秩序。但是,这些要求并未被认真对待。尽管如此,第三世界国家仍然坚持不懈。它们通过“77国集团”、不结盟国家会议、石油输出国组织以及其他一些原料生产国组织积极展开活动,终于推动了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举行,揭开了南北会谈的序幕。
七十年代,第三世界国家的力量迅速壮大发展,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越来越大。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在提高石油价格斗争中的胜利,大大鼓舞了第三世界国家的信心。它们的要求逐渐受到重视。1974年联大特别会议通过“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和
“行动纲领”。于是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工业国家建议进行“南北对话”以代替以前的“南北对抗”。1975和1977年在巴黎先后两次举行了有27国参加的南北国际经济合作会议,但是由于意见分歧,进展不大,以后的谈判就移到联合国范围进行。去年8月至9月又召开了十一届联大特别会议,原准备于今年年初举行南北全球经济谈判,但由于在议程和程序问题上达不成协议,终于未能召开。
第三世界国家和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矛盾很深。第三世界国家由于历史上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大都工业落后,资金短缺,技术薄弱,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不少国家只靠出产一、两种农矿产品维持本国经济。它们的资源、原料加工和国外产品销售都被外国资本牢牢控制。加上整个国际贸易和金融也被西方工业国家和它们的大公司垄断和掌握,经济落后、债务累累几乎成为许多不发达国家无法逃避的厄运。第三世界国家之所失,成了工业发达国家之所得。前者的苦难成为后者财富的源泉。第三世界不仅在经济上受到无情压榨和摆弄,它们在所有重要的国际经济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贸易总协定……中都没有发言权。因此,南北会谈涉及的并不限于国际经济问题,也是重大国际政治问题。
南北会谈内容,包括的领域很广,如能源、粮食、货币体制、资金转移、贸易、经济发展、工艺技术、跨国公司、国际性经济机构等都是讨论的议题。但是,历次会议所达成的实质性协议却是微乎其微,而且协议大部分也未被认真执行。例如,用了四年时间协商才于1976年内罗毕联合国第四届贸发会议上通过的关于建立共同基金以稳定原料价格的决定,由于会后从西方工业国家筹集不到足够经费而处于半夭折状态,又如联合国虽然通过决议,要工业发达国家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相当于本国国民生产总值0.7%的官方援助,但事实上并未被遵行。其他象第三世界国家的轻工业品出口也不断受到定额限制。至于彻底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制,增加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发言权,就更是阻力重重,难以达成协议。
事实上,除了能源问题以外,工业发达国家对南北会谈大都缺乏热情。而维护现存国际经济体制的美国,更是强调发挥市场作用,反对一切改革建议。工业发达国家当中,北欧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比较开明。在原料和出口方面对第三世界有更深依赖的西欧和日本对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也愿意作更多考虑。但是在维护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方面它们的态度却是基本一致。
另一方面,第三世界国家虽然在南北会谈中也保持团结一致,但是由于国家众多、幅员辽阔,各国情况千差万别,要求也就不同。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优厚的援助、贷款,以解燃眉之急。某些石油出口盈余国家却对南北谈判不甚热心。少数国家则主张切断同工业发达国家的一切贸易和援助关系,早日彻底改变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同“帝国主义完全脱钩”。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希望稳定出口收入,改善贸易条件,争取较多的贷款和技术援助,以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三世界各国的要求和目标不尽一致,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南北会谈的进展。
南北会谈一向被误认为是只为一方需要而召开的会议,实际上它关系到南北双方的根本长远利益,因为今天国际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乃是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不仅是第三世界国家在资金、技术和外贸收入方面依赖工业发达国家,工业发达国家在能源、原料、商品和投资市场等方面同样依赖第三世界。前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主席罗伊·詹金斯就南北关系曾经发表谈话指出:“我们就象发展中国家需要我们那样需要发展中国家”。
为了打破过去的僵局,开展真正的南北对话,由墨西哥总统波蒂略和奥地利总理克赖斯基联合倡议,今年8月在墨西哥的坎昆举行了22国外长级会议,为10月22日至23日的首脑会议作了充分准备。由于南北对话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这次首脑会议将是一次非正式的政治性会议,它的主要目的将是创造良好的气氛,为在联合国范围内举行的南北对话创造条件。
自称是第三世界“天然盟友”的苏联一向不承认它是富国,对这次南北首脑会议的邀请拒绝参加。其实,多少年来苏联继承老沙皇的衣钵,一直通过不等价交换和“援助”以及它的跨国公司在国外的活动,对第三世界的资源进行巧取豪夺,其贪婪程度绝不亚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结果是苏联对第三世界国家的贸易连年出现巨额顺差,大大加重了它们经济上的负担。这一点已越来越被不少国家所识破。


第7版()
专栏:

工业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的依赖
李景卫
工业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经济上相互依存,是当前国际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工业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都需要工业发达国家协助和合作,这是比较明显的。可是工业发达国家依赖发展中国家,这一点却往往被人忽视。其实,工业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依赖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石油。
工业发达国家对能源的消费量一向很大,其中石油的消费量更是大得惊人,竟占世界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二,而它们所需石油的75%要依靠第三世界供应。美国所需石油的40%,日本、西德、法国所需石油的90%都靠进口。尽管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研究用太阳能、风能、水能、沼气、海洋能和核能等来代替石油,但是大量使用这些能源还是遥远的事情。
第三世界还向发达国家提供除石油以外占世界出口60%的主要农矿产品。西欧和日本所需主要矿产原料90%以上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美国9种主要工业原料消费量的一半以上要靠进口。实际上,工业发达国家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一直是有赖于从第三世界国家取得可靠稳定的原料供应。
西方工业化国家在资本输出上也依赖第三世界。它们日益需要把自己的“过剩”资金投入第三世界市场。这一点明显地表现为工业化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净额越来越大。五十年代,这种资本投资每年的平均输出额为50亿美元,到六十年代增加了一倍多,达110亿美元,七十年代初期又增加到平均每年200亿美元,现在估计已达到每年平均800亿美元。工业化国家所以迅猛扩大对第三世界的资本输出,是要从第三世界国家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它们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利润率一般要比对发达国家投资的利润率高一倍。1973年,美国在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利润率为13.8%,而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利润率则达25.1%。
工业发达国家在出口贸易上对第三世界的依赖也日益加深。1969年至1971年,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占它出口总额的29.6%,1979年增加到33.8%。同时期内,欧洲经济共同体从14.2%增加到21%,日本由40.9%增加到45%。对发展中国家出口额的不断增加,在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中起了很大的支撑作用。
由于第三世界人口增长很快,市场广阔,经济潜力巨大,预料它们在未来二十年中将在工业发达国家的出口市场中占居更重要的地位。
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从长远观点看,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近年来,西方国家的许多有识之士要求把解决好南北经济关系当作当务之急,绝不是偶然的。


第7版()
专栏:

南北经济差距
现在所称的南北关系,通常是指北半球20多个工业发达国家和南半球的12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力量和发展水平,极为悬殊。工业发达国家的人口只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强,但是它们却控制了地球上70%的财富,80%的贸易和90%的工业。如果按人口平均计算,那么工业发达国家的年收入大都在8,000美元以上,而多数发展中国家不过三、四百元,甚至更低。中东个别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收入固然很高,但13个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人均收入1978年不过1,000美元。
再以能源消费量为例,除石油输出国以外的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只用掉世界商品能源的13%,而工业发达国家则超过50%以上。它们按人口消费的商品能源几乎40倍于某些最不发达国家的消费量。在粮食、住宅、卫生、教育等方面,差异也无不如此。 谷 津


第7版()
专栏:

发展中国家的单一经济
伟伟
单一经济是指某些发展中国家主要依靠生产和出口几种甚至一种农产品或矿产原料,来维持国家的畸形经济结构。这种经济结构的形成,主要来自帝国主义的长期殖民统治。
在殖民统治的几百年内,一些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其殖民地或一些贫穷落后国家和地区,使用武力和欺诈手段,占领了大量矿山和土地,迫使它们按照西方殖民国家的需要,片面地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矿产品,长期成为垄断资本的原料供应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国家纷纷宣布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宣告瓦解,但是单一经济结构仍然相当严重。到七十年代,在第三世界85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贸易中,一种或少数几种初级产品出口占本国出口总额的比例仍然很高,在69个国家和地区,高达50%以上。其中有8个国家和地区仅一种产品就占本国出口总额的90%以上。
不少第三世界国家的国民收入往往依靠一、二种农矿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马来西亚橡胶种植园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0%以上;塞内加尔80%的农业人口种植花生;加纳全国70%的耕地用于种植可可;贝宁80%的收入来自油棕榈;安哥拉石油出口额占外汇收入的80%,占政府收入的60%以上;赞比亚铜的出口占出口收入的90%,占政府收入的30%和国民生产总值的20%;津巴布韦90%的矿产品都用于出口,矿业的收入比其他任何行业的收入都高。但是,它们本身所需的主要产品,包括粮食在内,多数不能自给,严重依赖于发达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由于长期遭受工业化国家高价倾销制成品,低价掠夺农矿资源和产品的双重剥削,经济一直受工业化国家所支配。
战后,随着发展中国家政治上的独立,它们在经济上要求独立和发展的斗争也在加强。这些国家除了在国内根据本国条件,在可能的情况下逐步使经济多样化、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外,还努力争取行使包括生产、运输、销售在内的自然资源永久主权,摆脱对原料出口的严重依赖,在国际上改革旧的国际贸易条件,争取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制度。


第7版()
专栏:

安哥拉的咖啡生产


第7版()
专栏:

勃兰特委员会
勃兰特委员会的正式名称是“国际发展问题独立委员会”,由于该会的主席是西德前总理维利·勃兰特,一般将该委员会称为“勃兰特委员会”。
勃兰特委员会由来自五大洲的18个委员组成,代表广泛的不同利益,是个致力于研究南北问题的国际性智囊团。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南北双方的知名人士,从阿尔及利亚的年青激进派领导人拉亚齐·亚凯尔到美国共和党人银行家彼得·彼得森。成员中有前总理、财政部长、银行家、出版商、石油商、工会人士,无所不包,反映了各方面的不同看法。
1980年2月该委员会整理了一份新的解决南北问题的综合战略报告书,提交给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报告书题为《北方与南方:争取生存的纲领》,简称为勃兰特报告。勃兰特报告是以墨西哥总统洛佩斯·波蒂略和奥地利总理勃鲁诺·克赖斯基联合倡议召开这次南北首脑会议的主要思想依据。


第7版()
专栏:

资金转移
资金转移是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举行南北会谈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历史原因,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民族经济中遇到的一个重大障碍就是缺乏资金。因此,吸纳国际资金,从工业发达国家取得官方援助,就成为它们加快经济发展的一种必要手段。
资金转移包括官方发展援助、外国私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出口信贷、国际商业银行贷款等多种形式,其中官方援助最重要。它是工业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直接援助。联合国第二个十年国际发展战略(1971—1980年)规定,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转移净额,每年应占前者国民生产总值的1%,其中官方发展援助指标应达0.7%。但事实上,大多数西方国家并未达到,美国多年来不同意这个指标。
七十年代以来,资金转移规模逐渐增大,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9%。官方发展援助,即赠款和优惠资金增长缓慢。而按市场条件流入发展中国家的非优惠资金,即私人投资和银行贷款等则增长迅速,其流入量在1970年到1978年间增长了四倍。发展中国家的外债负担也日益沉重。据估计,到八十年代末,发展中国家的外债累计总额将达12,000亿美元,年还本付息额将达2,500亿美元。国际资金转移,即国际援助、贷款和投资的总称,尽管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但也会加重它们的对外债务负担,是一把两刃刀。但总的说来,如果运用得好,仍是利多于弊。多年来发展中国家采取的策略是:尽力争取增加优惠资金的来源和数额以减轻债务负担,同时利用外资来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


第7版()
专栏:

——我给它一筐,它给我一捅,会平交易!
方 成画


第7版()
专栏:外论摘要

美国和第三世界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不久前发表了芝加哥圣泽维尔大学副教授兼商业管理系主任费萨尔·拉赫曼的文章,摘译如下:
在里根政府要处理的紧要事务中,第三世界国家还没有占突出地位。然而,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表明,我们不应该轻视它们。
广泛的国际贸易和经济关系,把第三世界穷人的生活同美国人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美国人喝的是乌干达的咖啡,听的是在新加坡装配的收音机,穿的是巴西的鞋,食品的包装用牙买加的铝制成的铝箔。巴西的一场严重的霜冻就使得芝加哥超级市场上的咖啡价格上涨,同样,美国经济衰退又会减少第三世界国家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如今很少有哪个国家仍幻想从美国或其他国家得到大批外援。第三世界国家唯一的希望是尽可能扩大它们的出口商品的市场。无论怎样,几乎所有的第三世界国家都宁愿要贸易而不愿要援助,因为贸易较之援助所附带的经济、政治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条件要少。
不幸的是,里根政府正在受到相当大的压力,要求它对各种外国的商品增加关税和缩小进口数额。
在美国,正是低收入的消费者而不是富人需要购买比较多的进口商品。美国零售商组织所作的调查表明,从亚洲和拉丁美洲进口的商品平均零售价格比国内生产的同等质量的产品的零售价格低15%。
世界银行提出的研究报告表明,美国在1975年到1977年,由于实行保护主义措施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失是,买糖多花6.6亿美元、购买碳钢多花12亿美元、购买肉类多花4至8亿美元、购买电视机多花5亿美元、购买鞋袜多花12亿美元。为了保护每一个就业机会而实际上使消费者每年多花5万美元。这确实是一种极其昂贵的保护就业机会的办法。美国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口额比它向日本和西欧的出口额的增长率要高。在制造业部门中,每8个就业的人就有1个是以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为生的。美国商品的增长最快的市场就属于第三世界国家。在今后不到四年内,美国的13种重要的矿产品中,有9种矿产品的半数以上需要从第三世界进口。这包括铝土、铜和锌等一些重要金属。
出席将在墨西哥举行的南北会议的穷国将期待美国扩大它们的出口商品的市场,延期偿还它们的债务,以及帮助它们发展代用能源。


第7版()
专栏:

同样是黄金
加纳采金工人的血汗劳动
美国电影明星的金轿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