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0月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从《向导》批评孙中山说起
邓伟志
在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临近的时候,收到邵传烈同志的新作《孙中山》。打开一看,视线停留在《向导》批评孙中山那一段文字上。
在孙中山主持国共合作的曙光初露的时候,著名的共产党人蔡和森却在党的机关刊物《向导》周报上发表文章,批评孙中山:如果一味依靠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进行纵横捭阖,以此来抵抗暴力,将会失掉革命的生命。如要使革命成功,“便要一方面与民众为亲切的结合,一面与苏俄为不二的同盟。”蔡和森还建议孙中山大胆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种恶势力。
在双方的友谊刚刚萌发的时候,就开展批评,效果如何,着实是令人担心的。蔡和森的批评,规格不能说不高,——因为是发在党的机关刊物上;批评的语气也不能说不尖锐,——“将会失掉革命的生命。”何况批评的对象又是个大人物。蔡和森这个人物虽说不算小,但较之当时中国的第一伟人来讲,要小得多。可是,批评的效果并不坏。孙中山从善如流,知错就改。孙中山在一年以后,提出的“联俄、容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虽说不能完全归之于蔡和森的批评,但二者在内容上,几乎一模一样,是毋庸置疑的。
通常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这话也不全对。即使圣贤,也会有过。孙中山在人们心目中可谓是大圣大贤了。可是,他有过错。那就是:不大看重工农的力量,反帝还不太坚决。对此批评一下,是有益的。批评当然也要注意方法。蔡和森的文章里,既有尖锐的批评,也有积极的建议,方法就比较好。孙中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能够正确对待批评,我们有些同志为什么反倒害怕正常的批评呢?
上个月在北京听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说,他已同一位著名经济学家相约,两人准备在报上互相点名批评。他还说,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带个批评的头,是要同那种扭扭捏捏的批评区别开来。我觉得,这个头带得好。批评就是要理直气壮。现在那种“欲说还休”的批评太多了。那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批评太多了。那种叫人猜谜的批评太多了。当然,也不能排斥这是一种批评的方式。但是,也要提倡有名有姓、有事实的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老传统。我们要让批评在时间上经常化,在空间上普遍化。有了这两化,谁还会谈“批”色变呢?谁还会杯弓“批”影呢?


第8版()
专栏:连载

吴老的故事
王宗柏
编者按:吴玉章同志是我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从和孙中山先生一起组织同盟会开始,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现在,在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的前夕,我们连载《吴老的故事》一文,以飨读者和表达我们的敬意。
少年壮志
吴玉章同志1878年12月30日生于四川荣县双石乡。从小,长辈常以“做事要有始有终”、“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他。他自己则以“坚忍沉毅”四个字作为待人处事的准则。因此,他无论做什么事,即使是洗碗扫地,也从不半途而废。
他从小喜欢读书,读过《通鉴辑览》、《天(启)崇(祯)百篇》等书文。清廷当时腐败无能,列强虎视眈眈。他每读到南宋衰亡的史实,就联想到眼前风雨飘摇的局势,总引起许多感慨。他爱读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尤其喜读明末黄淳耀的《见义不为,无勇也》,其中有这样几句:“一则放之须臾,而已与草木同腐矣;一则忍之须臾,而已与日月争光矣”。黄淳耀是在清兵入关攻破嘉定时,从容自缢殉国的。而当时另一“名士”吴梅村,却苟且偷生,投降清朝。以后又后悔不已。吴玉章对黄淳耀那种“与日月争光”的忠勇事迹,十分感佩,而对吴梅村那种“与草木同腐”的变节行径,极端鄙视。因此,他从少年起就立志做一个节义之士。
吴玉章十六岁那年(1894),爆发了中日甲午之战。腐败的清朝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消息传出,全国震惊,也刺痛了少年吴玉章的心。加上他又读到光绪皇帝诏书中“将不知兵,士不用命,师徒挠败,陵寝震惊”等字句,面对外侵内腐的政治局面,极为悲愤。决心寻找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
1898(戊戌)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推行变法维新。吴玉章从维新报刊上看到康、梁的主张后,欣喜若狂,联合志同道合的青年,在家乡宣传维新。家乡的那些守旧派对他冷嘲热讽、嘁嘁喳喳,还给吴玉章起了个外号“时务大家”。
不久,维新运动失败,更加沉重的黑暗降落到中国人民头上。血气方刚的吴玉章并不气馁。在社会上盛赞谭嗣同的慷慨赴义,在家庭里苦劝大嫂不要给侄女缠足。可是,守旧派的气焰当时还很嚣张,大嫂屈从外界的压力,终于给女儿缠上了足。自己的大嫂都难以说服,偌大的社会又怎能劝醒?吴玉章感到伤心。那末该怎么办呢? ①


第8版()
专栏:知识小品

大自然的启示
王燮山
据现在所知,地球上的生物共约200多万种。人类在接触生物、认识生物、改造生物的过程中,同时也不断受到生物的启发,进行创造和发明。车和船的发明就是这样的例子。我国古书记载:古人因“见飞蓬转,而知为车”(《淮南子》);“观落叶浮,因以为舟。”(《世本》)。“飞蓬”是一种草,叶散生,遇大风辄被拔起旋转如轮状,我们的祖先因此受到启发而发明了车轮和车子。古人见到落叶能浮在水面上,联想到让木头浮在水上以载人,就发明了船。
飞机的发明也应归功于大自然的启示。传说我国西汉末年,就有人身插大鸟的翅膀,从高处滑翔下来。但直到本世纪初,由于航空发动机的发明和新材料的出现,才真正完成飞机的发明。
更有趣的是钢筋混凝土的发明。上世纪末,法国园艺家莫尼哀在观察植物的根部时,发现植物盘根错节的根系能牢牢地和土壤结合在一起,于是他联想到用铁丝来模仿植物的根系,用水泥来模仿土壤,让厚厚的水泥将铁丝包裹起来以制作花坛,结果花坛坚实异常,于是就发明了钢筋混凝土。
科学发展到了今天,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仍然不断受到大自然的启示。由于深入地研究了蝙蝠高度灵敏的超声定位的本领,科学家发明了“声纳”,并已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这种仪器外形象一副眼镜,鼻梁架上装有超声波发射器。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回来后,经过仪器上的传感器接收,变成人耳可闻的信号,通过颞侧的两个耳机提供给盲人的双耳,从而可判断出障碍物。因此带上这种超声眼镜,经过一段训练后,盲人便能辨认各种障碍物。
由于深入地研究了蛙眼的功能以后,美国的仿生学家发明了一种命名为“蛙眼”的仪器,它可以选择并录下只为使用者所需的图象,而对于不需要的图象则不会作出反映。将这种“蛙眼”装在飞机上,就可以探测导弹、进行空中侦察。
由于研究了游泳冠军——海豚和鲸的体型,让最新式的核潜艇按海豚的轮廓和比例来建造,就使潜艇的航速提高了25%。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于是一门新型的边缘科学“仿生学”便应运而生了。它使人们从无意地接受生物的启示,变成有意地学习生物的各种“绝技”。从信鸽的定向和飞行,到苍蝇的楫翅振动;从蛇的红外线定位器,到鹰的电光眼;从蜘蛛丝到鳄鱼泪;从叶脉的结构到动物的关节;等等。自然界充满了秘密,到处是我们学习的课堂。人们必将充分利用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启示,来为人类造福。


第8版()
专栏:晨光短笛

花籽般的心
崔合美
以前在湖乡,真可以说是
“窗含千顷绿,门锁一房花”。门前,一渠团荷,两岸翠柳;屋后,野菊如金,芙蓉似火。大约是习以为常,从没觉得应该留着些绿,留着些花,去伴随未来的岁月。
如今调进城里,住到六层楼上,进屋看见的,只有一扇扇粉白的墙。推开窗户呢,也只有一片银白的天空。窗前,再没有树影横斜,花影摇晃。我才忽然觉得绿色的可爱,想念起嫣红姹紫的花来。
我给乡下的朋友写信,希望寄点花籽或托人捎带些花苗来。信寄走了。我天天盼着,但是,每天傍晚,送报的邮递员都只送来一个歉意的笑。
一天傍晚,忽听见一阵砰砰的敲门声。我连忙奔了出去,只见门口站着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和善地笑着,把一个小竹篮往我面前一举,问,
“你要花种籽花苗不?”
竹篮里,一头摆着翠绿的花苗,有瓜叶菊,有牵牛花苗,有一串红,有金边吊兰,有四季牡丹,有十姐妹月季;另一头放着一个个小纸包,上面写着“紫罗兰”、“万寿菊”等字样,自然是花籽了。
这,正是我日思夜想的花!
可是,他,我并不很熟,只约略知道,他是个退休的园林工人,住在街对面一栋楼的底层,大家都叫他“罗爹”。因为他爱种些花,送给别人。有人开玩笑称他为“秋翁”。“秋翁遇仙”,他却遇“盗”。在“横扫四旧”的日月里,因为会培养奇花异草供人观赏,受到批判。但他爱种花的习惯却并没有改掉。没有花圃了,他就用砖在房前水泥地上围个花台,栽种着各种各样的花,可再不肯给人。现在,他一反常态,热情“送花上门”,是不是看政策允许,就把多余的花苗花籽拿出来换几个钱?这么一想,一句话就溜出了嘴:“罗爹,你这花籽花苗卖什么价钱?”
“吔,自己种的,平平凡凡的花苗,要什么钱罗!”罗爹豪爽地说,“送给大伙,你爱挑什么就拿什么!你们看我种花,舍不得给人,是图日后卖钱吧?才不是呢。因为苗圃没有了,只在门前种一小块,不给人,是为了多收些花籽。我相信,总有一天,春天会回来,这不,如今到处搞‘五讲四美’,许多机关都栽起花来了,我的花籽也可以舒舒畅畅地生芽、开花了,送给同志们也不用提心吊胆了!看着每家阳台上多一些花,我心里也舒坦。”
罗爹多象一只春燕,挎着春的信箱——花篮,把春的信息,绿的希望,花的喜悦,送给了人们。他的心,象花籽一般美。


第8版()
专栏:文艺新书

劫余留铁笔 白首写苍生
李联海
最近,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面向着生活的海洋》,绝大部分内容是老作家黄药眠在十年内乱期间写下的。1957年,这位知名教授曾被错划为右派,“文革”中他又是被专政的“罪人”。在十年的灾难岁月里,他坚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就在劳动的间隙,在无人的囚室,将思想的火花和对以往生活的体味,用散文诗短句的形式,偷偷地写在零碎的纸片上藏起来。打倒“四人帮”以后,才得以整理成集出版。读罢这本书,使人深深地感受到作者自题的“劫余留铁笔,白首写苍生”的分量。
这部书虽是在作家被囚禁的条件下产生的。但它是作家对人生的思考和所走过的生活道路的反映,因而内容广泛、丰富,且富有哲理。它生动地表达了老作家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真理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生活、人生、历史、道德、爱情等方面的认识和感受。
老作家为什么能够在长期横遭打击、蒙垢受辱的坎坷道路上走过来呢?本书附录的《自记篇——伟大时代中一个小人物的侧影》,作了很好的回答。它生动地概括了老作家与祖国和人民同命运的艰苦的历程。读着这些,使人激动的心久久不能平静。1979年4月,党组织公开宣布纠正错划后,老作家十分兴奋地写道:“我今后一定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参加伟大的新长征。既然我曾把大半生献给光明,我又怎能把余生抛给暗夜?!”老作家又从新时代的光辉中汲取力量,继续迈步向前了。


第8版()
专栏:

希望(外一首)
包士宏让生活充满含笑的眼光,让岁月洋溢喜悦的声浪。用感情去点燃感情的火苗,心灵的门扉从此互相开放。让面目天真而又慈祥,让语言真诚而又爽朗。清除思绪中诡谲的阴云,忘却内心的沉闷与忧伤。让青年人睡梦深沉香甜,让老年人呼吸平静自然。我们的希望何等珍贵,我们的希望又多么平凡。
煤你曾是大地的绿茵,不幸被埋入地层;莫说你虚度了年华,重压使你获得了热能。你的颜色乌亮、乌亮,岁月给你的性格增添深沉;你虽失去了青春的身姿,可身躯却变得岩石般坚硬。你终于重见天日,可决不抱怨和愤恨;立即投身于烈火,世界变得更加光明……不必苛责地壳的运动,但怎能不赞扬你的精神?看如今大地上绿茵成海,那正是你可爱的身影。


第8版()
专栏:

古城黎明〔中国画〕 崔森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