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每周画刊

发扬创业精神 为四化献石油
——访进入八十年代的大庆油田
六十年代投入开发的我国最大的石油基地——大庆油田,在开发初期坚持“两论”起家,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合理开发油田。为实现我国石油产品基本自给,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们用“三老四严”作风,培养了一支革命责任心强,组织纪律严格,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不怕苦,不怕死,艰苦创业的油田开发和建设队伍。
1976年,大庆原油年产量达到5,000万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庆油田广大职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勇挑重担。他们从实际出发,经过反复周密的调查研究,对地下油层的开采对象,开采方式和挖潜措施,都做了相应的调整。他们坚持和发扬油田开发初期的优良传统,千方百计弥补了油田产量的递减,在困难条件下,保持原油5,000万吨稳产。1980年,大庆职工认真贯彻调整方针,实现了5,000万吨第五年稳产,年产原油5,150万吨,完成国家计划的103%,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原油加工和化肥、化纤生产,以及油田工业总产值和上交利润都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
1981年,大庆职工在精心管好油井的同时,加快调整速度,抢建接替产能工程,实施油田挖潜的井下作业。今年上半年,原油统配商品率高出计划,多为国家提供商品油10万多吨。在大庆油田,我们高兴地看到,广大干部和群众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各自岗位上,为实现5,000万吨原油持续稳产而奋斗。
廖华志 许万育 李振盛 穆玉林 徐英杰 张雅心摄影报道
(附图片)
油田建设战线的广大职工,吃大苦,耐大劳,今年1—9月新建管线694公里。
积极选拔年富力强的干部,充实到生产第一线。这是天然气公司经理姜脱陈(左二)同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生产中的问题。
大庆科学研究设计院地球物理所提出了淡水油田开发中水淹层的测井方法。
钻井工人苦干、巧干,为油田调整、稳产做出贡献,今年1—9月,钻井进尺达468,281米。
采油工人精心管理油田,取全取准第一手资料,为国家多生产石油。
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对油层进行挖潜改造,通过压裂、堵水、补孔等手段,增产原油,这是井下作业工人正在修井。


第8版()
专栏:每周画刊

太阳——用之不尽的能源
——海安县利用太阳能有成效
江苏省海安县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太阳能,为生产、生活和科研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先后研制了太阳灶、太阳炉、热水器、育种器,以及太阳能浴室、温室、空调室等多种太阳能器件,其中有的研究成果经专家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受到上级奖励。
杨一秋摄
(附图片)
江苏省海安县太阳能利用研究所,从1976年开始,经过几十次试验和改进,研制成功太阳炉,焦斑温度达摄氏2,000度左右,可用于热离子发电等。这是该所研究制造的部分太阳炉、太阳灶。
为了促进农作物增产,培育优良品种,太阳能利用研究所开展了太阳能育种试验。小麦、水稻、棉花、玉米等种子经过聚焦脉冲阳光照射,可提早成熟、当代增产及产生变异。
海安县沿口公社滩河大队插队知识青年高洁,坚持搞科研十七年。他研制的水泥结构太阳灶,效率高、成本低、使用方便,深受群众欢迎。这是高洁在为社员制造太阳灶。
海安县沿口公社滩河大队第八生产队社员吴英一家七口人,使用太阳灶。这是吴英用太阳灶蒸包子的情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