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通讯

南庄的社会主义空气
——兼记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喜
本报记者 安岗
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想看一个后进队,便去了茶坊区榆林公社的南庄大队。
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喜,是一位不爱讲话的朴实农民,手上有茧,口袋无烟。他上台到今共十五年,不是当支书,就是当大队干部,撂挑子三次。早两年想“退坡”,没退成;如今带头上坡了。
“磨不推自转”,这是李喜多年来琢磨的一句话。他把南庄大队比作一盘磨,他推磨十五年,磨越推越重。推磨干部难当:“春天是贵人,夏天是忙人,秋天是穷人,冬天是罪人”。怪社员落后吧,可是,社员却有劲无处使。经济学家研究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内部动力,李喜呢,要找一个大家推磨的办法。报上登的外地搞包产到户的消息引起他的注意。张家口地区一度被打成
“包产到户的策源地”,谈包色变。李喜不怕。他说,南庄搞包产到户,准能“磨不推自转”。
党支部召集28个党员,用不记名投票办法测验“党意”。21人赞成包产到户,4人主张包产到组,两人愿吃“大锅粥”。支部又在全体社员中测验民意,三分之二的社员主张包到户,三分之一的社员不大同意,有人怕包了将来再变回去,“软劳力”怕包了吃不消。李喜和大队长各抓一个试点,效果不错,有360户承包;不愿包的不勉强。时间是在中央75号文件发布前。文件发布后,区委决定派工作组到南庄试点,他们早已干起来了。到了今年9月,连不愿意包地的车倌都找生产队要地了。原来一亩菜地包收入100到150元。上半年一茬菜拿了80到100元,大头收入还在秋后。我们访问王元一家,去年分红411.6元,今年可收1,500元以上。粮食地亩产包200斤的,一包就打400多斤。去年南庄人均收入60多元,今年至少翻一番。多劳真的多得了,统一干四化的思想莫过于这剂灵丹妙药。
不是有些同志担心包产到户是政治上倒退,是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吗?南庄的回答是:包产到户的责任制可以使全村社会主义空气浓厚起来,干部和群众更加向党靠拢。
如今“四个胳膊的”干部没有了。过去有些干部不干活,成天披着衣服转,两条袖子在晃荡,好象四个胳膊。大队长过去开会多,现在要甩开膀子劳动。他说:“除了李喜,我可以和任何一个人比高低。”社员喜欢李喜这样的干部,他虽然脾气暴点,有些主观,但为人正派。问他为什么十五年没下台,他说:“咱干活干在社员前头,粗活细活都不在乎。你能我也能,你不能我还要学一手”;“社员的脾气,三天看不见你上地,心里就有情绪。”
李喜是个好劳力,也是个好带头人。过去十五年他带头搞农田基本建设,把河滩小片地改造成10亩见方的大农田,实现了机耕机播。打了21眼机井,80%农田成了水浇地。建立一个果园,种了很多的树,除了一个集体养猪场赔钱停办外,大都见实效。如今的南庄,确是大田平展展,井水哗哗流。好是好,就是穷。十多年来向国家贷款10多万元,集体公积金亏空10万元,社员超支10万元。三个10万是吃“大锅饭”搞的。越干贷款越多,后进的帽子摘不下来。今年李喜和干部们带了一个好头。一是带头讲社会主义不是平均主义,包产到户不是分田单干。李喜到处说:“工人爱机器,农民爱土地”。土地是公有的,农民爱社会主义就要爱土地,爱土地就要让它超产再超产。二是带头包产。李喜一家一个半劳力,包3亩菜园、14亩大田,还喂3头猪、20多只鸡。过去空喊干部参加劳动实行“一、二、三”,大队干部劳动300天,谁也做不到。现在李喜包产同社员包的一样,有人说多了,可是,社员欢喜干部多干活。这是一张活的安民布告,又可以减轻社员负担。南庄有七个生产队,去年一个队要三个队干部,今年留一个就够了。大队干部有十八人,现在只要九个人,其中有七人是每日轮流值班办公。全大队受补贴的大小队干部由去年的87人减少到33人。李喜这个支书过去一年要拿2,500个劳动工分,今年连一千也不要了。干部带头劳动,带头领导社员致富,这不是社会主义空气又能是什么呢?
社员也在变。直腰干活的现在都弯了腰。一直一弯差别极大。地里的坷垃打碎了,草除净了,撒化肥不是天女散花,而是刨坑深埋了。治虫,过去是等虫子长大了再撒药,现在是一发现幼虫就治,光农药就节约了五分之四。赶车的下车看着地下,有石头就搬开,一年一换的轮胎如今可用几年。一个弯腰干活,就使农业成本省了一半。城里化肥、农药积压,因为浪费被制住了,生产责任制是专治浪费的。
见地如见人。这是李喜观察事物的一个方法。在南庄,过去种的地呈椭圆形,四角都不要了,一亩地最多种八分;现在种的是方地,方方正正都种满了。过去用锨是圆形锨,那样挖土省力气,现在改成了方锨,挖得再深也不怕出力。过去有几种地不种,远地、次地、石头地、盐碱地、山坡地、撂荒地,现在争着种。去年收获还是“草里拣豆子”,和陶渊明的诗“草盛豆苗稀”差不多。我们去看一片撂荒地,今年种的黍子估产200斤,实打400多斤。社员抢着包孬地种,能说这不是干四化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吗?
今年南庄粮食产量80万斤,比去年增加一倍半,种粮的收入增加得更多。家家超产,户户增收。10月的市场,玉米是9分一斤,豆子四、五角,小米3角。南庄种的多是谷子,产量不低,一亩谷草就有几十元,谷糠喂猪,估计明年猪会多起来。种菜开始恢复名牌。几十年光种大路菜,使南庄的三个名菜失传了。一个是秋黄瓜,一个是甜椒,一个是秋元白菜,各有特点,出过口,现在正在找老把式,找种子。果树园,去年收2万斤水果,大家吃了。今年收3万斤,偷拿了2,000斤,其余都上市了。
家庭生活中老年人成了一家之长,他们的农活经验和各种技术现在吃香了。“大锅饭”喂出来的人只知道干队长派的活,不懂庄稼的种法。按年龄定工分,青年不把老人看在眼里,一说就是“来,咱们比比扛麻袋!”现在处处跟老人学把式,找老人问增产的窍门。过去老人护短,队长派工重了,老人带着孩子找队长说理。现在呢,李喜说:“老人都当了队长,比队长还厉害哩!”妇女是半边天。张家口地区有个顺口溜:“闺女勤,媳妇懒,有了孩子就脱产”,一脱产容易说东道西,扯皮吵嘴。现在,媳妇成了劳力,全家都在干活上操心,都有收入,团结和睦的家庭出现了。
包产到户能增产,会不会使人只看到一家一户,多了点自私自利呢?不用说,在包产过程中确有公和私的矛盾。南庄的办法是先在党内解决,要党员把困难留给自己,还要分工帮助困难户,心要公平。党员和干部不自私,社员就好办。土地是公有的,谁也不得侵犯。公和私闹矛盾最扯不清的是评工记分,一包产解决了。剩下几条不好办的事,现在是这样解决的:
一是大机器。这里有75马力拖拉机一台,是公有财产,由大队统一管理承包。问题是机器不争气,今年又躺倒了。拿到市里工厂去修,修完要价9,000元,比买新的只少3,000元。南庄不敢去取,希望工厂降低修理费。他们还鼓励社员联合买手扶拖拉机。
二是用水。全村21眼机井,实行以井定片,以片定块,照顾下游地,用水由大队统一管理。
三是车马。全村有120头牲口,28辆车,是最后“一锅粥”。他们决定实行车马折价下放到户。具体办法是:以畜定车,以车定地,自由结合,三畜一车(每车配备一头辕畜)。承包车马的户负担没有车马户的耕种、拉运等农活,其余时间可自行外出搞副业,大队收5%作管理费。车马一律按市场价格作价,酌情适当折扣,五年还清。牲口归户后,不许私自出售。
四是收上市的蔬菜。每个户5天报一次上菜的计划,由队里统一往市里运送。
有些同志对于车、牲畜、水利、机器如何包,常常忧心忡忡,怕这怕那。南庄的党支部和社员看问题很辩证,该统一的坚决统起来,该包到户的就坚决包。车马包到户用的是一种联合的形式,没有什么可怕的。除了公有的,每个户都有自己的牲畜、土井、小型机器,这算不算是富裕的苗头呢!
李喜和党支部领导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全村半年大变。上级党委给了积极支持,他们尊重社员选择自己喜爱的责任制形式。这样,南庄的后进的帽子,不是几年,而是几个月就摘掉了。这样的速度就叫“磨不推自转”的速度吧,动力不是电,不是柴油,而是党的政策规定给农民的自主权。


第2版()
专栏:农村漫谈

莫把“黄牛”当“马”骑
杨传春
黄牛,有慢劲,当用于耕田;马,善跑,当用于助足。所以,在我的家乡扬州一带,人们常把用才不当,比喻为“抓住黄牛当马骑”。
在一些地方,“抓住黄牛当马骑”的事并不少见。农业科技人才学非所用,轻易改行,就是一例。《人民日报》10月6日四版刊登了山东济宁县读者一封来信,说他们那里近两年分配来学农和学畜牧的大、中专毕业生,被改行的占71.4%。我手头有份具体的调查报告:承德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去年毕业了107名学生,有47名在县里被分配去做青年、妇女、公安工作,占总人数的43.9%;今年毕业了156名学生,又有92名改行,占59%。
目前,农村普遍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学科学用科学已经成了农民的迫切要求。技术员下乡,这个庄请,那个村留,半天走不了几里路;有的农民为了能听到一堂技术课,跑上十几里路。这种情况说明,当前农村十分需要专业科学人才。
我国的农业教育还很落后,据1978年统计,全国只有高等农业院校50所,在校学生5万多人;中专学校有关农林专业的在校学生,也只有8万多人。这与有8亿农民的广阔农村的需要相比较,是很不相称的。可是有些地方居然还让这些有限的人才学非所用,大量改行,实在是一个不容小看的损失。
古人有句名言:“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农业院校和中等农业学校的毕业生,主要学的是农业科技知识。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热爱自己的专业,愿意把自己的青春贡献给发展农业。在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道理已为人们所熟知的今天,实在不应当再轻易地让农业科技人才改行了,对已经改了行的,应当千方百计地让他们回到农技岗位上,切莫再把“黄牛”当“马”骑!


第2版()
专栏:

烟垢公社丰收之后气象新
八千户社员喜建粮仓
本报讯 通讯员韩朝雄报道:湖北省荆门县烟垢公社,认真落实各项生产责任制,今年早季作物大丰收,夏粮、夏油料分别比去年增长1.5倍和7倍,大秋作物也将获得丰收。社员们为了储存好交售国家以后剩余的粮食,户户兴建家庭粮仓。到9月上旬,全社有8,100户社员修建了粮仓,建仓户占总户数的95%以上,共建粮仓8,500个,已陆续装进新粮。
开始建家庭粮仓时,有的社员思想上还有顾虑,怕队干部批评。公社为了解除社员顾虑,决定让家在农村的16个干部轮流放假2至3天,回家帮助建仓。管委办公室秘书贺家元,集中4天假日回家模托了160块土坯,建起两口粮仓。公社为了让社员建起样式新颖、牢固耐用的好粮仓,还从公社机关抽出5名擅长建仓的技术员,到各队作技术指导。同时公社还帮助解决部分社员缺少水泥、石灰和资金等问题。


第2版()
专栏:农村新貌

瑶山上的流动“碾米厂”
清晨,太阳还没有出山,在湖南省江永县冷水铺公社的瑶山上,三个瑶族女社员哼着歌子,用板车拖着一部碾米机,顺着弯曲的山村公路走村串寨。她们是去为社员碾米的。
事情的由来是这样的:黄家大队欧阳金蝉和胡桂英,以及相邻的大兴大队的李小妹,丈夫都在城里工作,她们成了要好的朋友。今年三月,落实生产责任制的时候,她们无力承包责任田,心头很着急:干部家属总不能呆在家里吃白饭呀!当她们想到眼下瑶山缺乏碾米机,社员碾一担米,上七里,下八里,极为不便的时候,决定联合起来搞个“流动碾米厂”。
女同志的心是细的。她们把碾米和家务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十天中,用七天外出碾米,住户多的地方碾三天,少的碾两天。这件新事一传十,十传百,周围的十八个生产队的社员纷纷赶来加工大米。每到早、中、晚,挑箩筐的,背袋子的,接二连三,应接不暇。她们态度热情,服务周到,价格公平,对老人、小孩优先照顾。加上她们的机器新,设备好,碾出的米质洁白、干净,不需要再用风车或筛子去糠,拿回家就可以下锅。爱唱山歌的小伙子编歌唱道:“莫道城里好,瑶山也变了。吃上机器米,筛子也不要。流动“碾米厂”,大家都说好。” 本报记者 杨善清


第2版()
专栏:

为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
沙洲县社队工业大力进行智力投资
据新华社南京电 江苏省沙洲县的社队工业,为了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正大力进行智力投资,培养自己的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
沙洲县的社队工业总产值去年达到5.4亿元,务工社员超过了10万人,产品行销全国,有的还进入国际市场。但是,在这样一支庞大的工业大军中,直到现在还没有经过专门学校培养出来的、有较深专业知识的工程师和技术员。以致这些工厂的大多数产品还停留在模仿阶段,自己设计、创新的极少,不能满足市场日益提高的要求。一些社队工业的负责人深刻地体会到:在有了设备、有了熟练的操作工人,有了较雄厚的资金以后,一定要舍得花本钱来进行智力投资。他们采取了多种培养措施:
一是选送一些有钻研精神的,数理化学得好的,在社队工厂干过一段时间的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年,到大专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旁听,学习时间一年到三年不等。这批学生现已有80多人。
二是办电视大学班或业余技校。
三是鼓励工人自学。有的厂规定,有一定理论基础知识的技术人员比一般工人工资高15%,自己设计的新产品,能拿到创造奖100元到500元。
四是从外地请一些大专院校和中专的老师,研究所里的研究人员,大厂里的工程师来厂讲专业课。


第2版()
专栏:农民学科学

社员听到了专家讲课
四川省威远县农村,人们争相传播着一条新闻:在北京的一位养猪专家来到了农民中间!
9月28日下午,200多人汇集到龙会区公所礼堂,聚精会神地听专家讲课。他们之中,绝大多数是农村社队基层干部和畜牧兽医、农业技术员、农民生猪饲养员。在农村能听到专家讲课,机会十分难得,大家都认真做笔记。
原来,这位专家就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养猪研究室副研究员赵含章,他是到威远县考察、指导内江猪的经济杂交组合对比试验的,专门挤出时间来为他们讲课。他讲了发展经济杂交猪的优越性,发展的前景和应该注意的问题等,都是当地农民非常关心的问题。
周星明 刘昌明


第2版()
专栏:农民学科学

桂鸾秀学到治虫技术
9月上旬的一天,湖南省祁阳县横江桥公社铁脚湾大队卜子岭生产队工人家属桂鸾秀到黎家坪镇去赶集,当路过罗家院生产队时,看见一大堆人正在围观黑板报。她也挤入人群,踮起脚一看,见的是:“社员们,卷叶虫在危害你的晚稻!”她想起今年承包队里3亩多早稻,在遭受二代卷叶虫危害时,由于自己不懂技术,连续施了两次药也没奏效,以致少收了稻谷。现在,这黑板报上对防治卷叶虫的方法,说得明明白白。她想,早稻吃亏了,晚稻再也不能让卷叶虫毁掉。她顾不得赶集了,三步并作两步赶回家,到田里仔细查看,晚稻果真发生了卷叶虫危害。她连忙到供销社买回杀虫药,按黑板报上介绍的方法,及时喷药。三天后,卷叶又展开了,有效地控制了卷叶虫危害。她高兴极了,逢人就说:“照科学办法去做,准没错。”从此她学习农业技术更积极了。 黎农


第2版()
专栏:农民学科学

家乡夜校班
9月15日,我探亲回到家乡江苏省兴化县周庄公社祁林大队。晚上,妹妹和爸爸都急匆匆地赶去上夜校。我正迷惑不解,妈妈却认真地说:“儿啊,你爸可不象从前的样儿了,不信你到村东头的小学校里看看。”我信步向庄子里走去,小学校里灯光通明。屋里坐满了人,讲台上大队党支部书记宗一林同志正在讲课,讲的主要内容是杂交水稻制种、繁殖与栽培技术。夜校散学后,老书记告诉我,社员承包了集体田地,迫切需要科学种田知识,可就是苦于无人指导。针对这一情况,大队成立了一个夜校教学小组,每晚利用2个小时帮助社员学习,大家积极性很高,每晚都自动来。老支书风趣地说:“小周呵,等你转业回来,可就要落后了。”回到家里,爸爸和妹妹还在谈着如何减少杂交水稻空壳,提高结实的措施。我问妹妹,周围村庄都有这样的夜校吗?妹妹告诉我:有的大庄子还不止一个哩!
周君


第2版()
专栏:农民学科学

农学会派来了好“顾问”
建立生产责任制后,湖北省当阳县的社员普遍想掌握先进耕作技术,正发愁买科技书难。就在这时,县农学会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到全县二千多个生产队走访,广泛征求农民意见,编写了《主要冬播作物栽培技术要点》小册子,针对往年小麦苗缺、肥少、管理粗放、渍害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四条小麦高产技术措施;介绍了油菜怎样育足育好壮苗,搞好田间管理,猛攻冬发和春发的措施;还详细介绍了稻田冬季绿肥高产栽培技术。
今年八月,全县各生产队都拿到了这本小册子。许多承包户在油菜育苗时碰到的技术难题,及时得到了解答。社员们都说:“感谢农学会给我们派来了好‘顾问!’” 王玉春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小品

蔬菜之王——白菜
刘元复
著名画家齐白石在一幅画中题词道:“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蔬之王,何也?”世人不说白菜是菜中之王,可能有很多原因,但从人们的需要来看,称它为菜中王一点也不过分。
白菜品种很多,按性状可分为结球白菜、普通白菜和苔用白菜3类。结球白菜又叫大白菜、卷心白菜或黄芽白,普通白菜主要有长梗白菜、短梗小白菜、塌地白菜,苔用白菜通称为菜苔。由于白菜种类齐全,春、夏、秋、冬都能生长,人们又叫它“四季菜”。我国的白菜,以山东、河北两省产的为佳,如山东福山大包头,胶州大叶球,每株平均重十斤左右,最重可达二三十斤!济南大根白、城阳白菜、北京大青口、天津绿、徐水核桃纹、永年大包头、南京大包头、崇明大白菜等,也很有名。无论哪种白菜,营养都很丰富;烧、炒、炖、煨、拌后,皆可成为美菜。栗子烧白菜、虾仁炖白菜、扒奶汁白菜、竹笋煨白菜、白菜煨火腿、鸡汤炖白菜、雪花白菜,固然好吃,便是醋熘白菜和凉拌白菜心,也很可口。
白菜不仅是人们的主要蔬菜,而且具有很好的医治疾病的作用。祖国医学认为,白菜具有通便利肠、宽胸解烦、解酒消食的功效。白菜中的各种营养物质,都有利于人体健康,特别是维生素C,人体缺了它,就会牙龈出血,甚至闹坏血病。因此,人们适当多吃些大白菜,可增进身体强壮。我国民间有人用白菜根煎汤治感冒,效果也不错。用白菜配冰糖加水煎服,还可治百日咳。
大白菜是高产耐贮的秋冬季蔬菜。比较起来,晚熟品种的包头青、小青口、核桃纹、拧心青等,更适宜贮藏。它们的特点是:菜棵高大粗壮,叶大浓绿,包头,水分较小。大白菜容易腐烂。吃了腐烂白菜要中毒。症状是头晕、头疼、恶心、呕吐、心跳加快、昏迷等。所以,贮存大白菜一定要注意保管;万一腐烂,坚决扔掉。


第2版()
专栏:

茂盛的泡桐林
河南省睢县河堤公社吴庄大队林业实行责任制后,林木长势喜人。这是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景义在他承包的泡桐林间松土。
新华社记者 王敬德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