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影评

历史的足迹
——评影片《革命军中马前卒》
成谷
我问过不少年青人,没有看《革命军中马前卒》这部影片之前,能知“马前卒”为何人者,不多。而“马前卒”邹容,却是近代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杰出人物之一,他是辛亥革命时期最年轻的革命先驱者。影片中的邹容,面对海滩上很快被浪涛淹没的足迹,很有感触地说过这么一段话:“人生的足迹,踏得多深,也会消失。只有历史的足迹是不容易磨灭的。”这“不易磨灭的历史足迹”为青年人逐渐淡忘的事实,应该引起人们高度的注意。
影片的主要情节,基本上都取材于史料。反满拒俄,剪辫驱姚,张园集会,《苏报》案之前前后后,包括邹容、章太炎的对话,大都是有据可查的。邹容的道白,许多就摘之于他所写的《革命军》。看得出,影片的作者在对待反映“历史足迹”的问题上,采取了严肃而慎审的态度。这是应该首肯的。也许是为了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影片关于邹容女友的那些描写是虚构的。影片基本上再现了这段历史之一页,再现了这位先驱者短暂一生中最具光彩的部分,是帮助人们了解、熟悉、重温“历史足迹”的形象化的辅导教材。
作为对“革命军”的颂歌,作品是有激情的;影片的基调,是高昂的,可以看得出,作者试图努力去展现人物的思想风貌与革命精神。邹容身上那股火一般的时代激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跃然于银幕之上,特别是对邹、章这两代革命者的刻画上:他们之间由于革命观点志趣的相投,相互流露的那种热烈爱慕之情;一个是“乐死不避”,一个是“视死如归”。这种特异性格上的互为映照,是有助于深化邹容这个形象的。而关于“历史足迹”的这段富有哲理的议论,则是作者从人生观的高度,挖掘邹容精神世界的很值得赞赏的一笔,构成了整个影片,尤其是邹容行为的精神支柱。
列宁有一句名言:“忘记过去,就意味背叛!”我们应该而且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这部影片。我们要让青年形象地了解,我们民族经历了怎样深重的苦难,了解祖国各个历史阶段的“革命军中马前卒”,为了寻求“救国良策”,经历了多么曲折的道路,付出了多么巨大的牺牲和代价,从这些先行者的理想、抱负、情操和英雄业绩中,得到启示和力量,从而坚定革命信念,振奋革命精神。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欢迎影片《革命军中马前卒》。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又感到影片还有不够令人满足的地方。作为艺术形象,不仅要让人们知道有这么回事,还要让人们信服它,让人们从中受到强烈的感染以至震动。在这方面,或者说用更高一些的标准来要求,则影片似乎还有可供挖掘的潜力的。
从邹容的生平和著作看,他的性格特征极为鲜明:他有着奔泄的思潮,雷电般的激情,他甘“为火炮之引线”,去“唤起国民铁血之气节”;他愿以“无量头颅无量血”,供“造成新中国前途之资料”,他“撞钟伐鼓”“呼天吁地,破嗓裂喉”,“以宣布革命之旨于天下”;而《革命军》一书的影响,当时有人譬之如“狮吼”,年轻人纷相连夜秉烛传抄,读之无不“拔剑起舞,发冲眉竖”。今天再读,也还让人热血沸腾的。影片如何充分渲染这样的抱负与激情,而且把它放到当时的特定历史环境和时代背景中,刻画产生这种激情和行为的历史必然,深入地挖掘其思想的内涵,从而强烈地感染观众,恐怕是不够的。邹容的形象,比起历史上本来面目的邹容,似嫌单薄了些。可能是因为作者过分拘泥于史实,而对艺术地渲染人物的内在感情和性格方面,显得有些拘谨。
写先驱者的“历史足迹”,讲到底,一是怎么把这“历史的足迹”,妥帖地放在鲜明、浓郁的时代背景下刻画;一是怎么透过那“历史的足迹”,写出活生生的人,写出思想,写出感情。因此,同样需要高昂的创作激情,需要很深的功力,付出艰苦的劳动。这广阔的“历史足迹”的领域,是很值得电影艺术大师们去放手探挖的。


第8版()
专栏:反映现实生活 发展戏曲艺术

破旧俗树新风的淮剧《打碗记》
江苏省淮剧团演出的淮剧《打碗记》(姜邦彦、乐民编剧,朱品孝导演),是一出批判旧道德,歌颂新道德风尚的现代戏。陈奶奶年老多病,丧失了为儿媳们操劳家务的能力,遭到大媳妇孙如意、二儿子陈小寒的歧视和虐待,被逼得投河。幸被孙媳妇白玲救回家中。白玲与孙奶奶施巧计,白玲“打碗劝婆”,终使孙如意、陈小寒认错。
淮剧流行于苏北一带。抗日战争期间,曾产生过《渔滨河边》、《照减不误》等优秀剧目。来京前,《打碗记》已演出300多场,受到观众欢迎。
(附图片)
白玲与孙奶奶巧施打碗计,终于使孙如意、陈小寒认错。
韦克和摄


第8版()
专栏:反映现实生活 发展戏曲艺术

歌颂崇高爱情的《千秋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部队胜利京剧团演出的《千秋节》(编剧杨履方,导演朱楚善、张业胜、李汉才),反映的是革命先驱周文雍和陈铁军的故事。1927年广州“四·一二”事变后,他们假装成一对夫妻,建立党的秘密机关。在共同斗争中,他们患难与共,产生了爱情,但始终保持着纯洁的同志关系。后来二人都被捕,敌人使尽了各种卑劣的手段,但是,丝毫不能动摇他们的革命气节。最后,在刑场上,他们互相倾吐爱情,宣布举行婚礼,从容就义。
(附图片)
在玉兰花瓣飘落的刑场上,陈铁军与周文雍宣布举行婚礼后,英勇牺牲。 谢力行摄


第8版()
专栏:反映现实生活 发展戏曲艺术

挽救失足青年的《民警家的“贼”》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评剧团演出的现代评剧《民警家的“贼”》(编剧刘炎、相源臻、周一仆,导演周一仆、何继营),反映的是在十年动乱中,女青年齐桂兰一度误入歧途,最终在党的政策感召和老治保主任张大娘等人教育下,改恶向善、重新做人的故事。
该剧情节曲折,在写人、写情上花了功夫。生活气息浓郁,地方色彩较强。
(附图片)
张大娘把无家可归的齐桂兰领到家里。齐桂兰怕连累大娘,提出要离开大娘家。
哈尔滨市评剧团供稿


第8版()
专栏:剧评

革命先行者的艺术形象
——话剧《孙中山伦敦蒙难记》观后
侣朋
看了中央实验话剧院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而排演的《孙中山伦敦蒙难记》,深为感动。中央实验话剧院目前工作条件比较困难,但就在简陋的排演场里,连连排出有质量、有水平的新剧目来,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
在新中国话剧舞台上第一次塑造孙中山先生的光辉形象,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孙中山先生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位伟大人物,把他的革命事迹和爱国主义精神再现在艺术舞台上,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光荣职责。正当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之际,演出此剧意义更为深远。它表达了革命人民对孙中山先生的缅怀、敬仰之情,也为当代的青年人学习革命先行者们的伟大革命精神,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教材。
《孙中山伦敦蒙难记》描写的是广州起义失败之后,孙中山先生流亡英国伦敦,一面考察各国政治、经济情况,探索革命真理,一面在华侨中宣传民主革命主张,准备再次举行武装起义,由于清朝驻英公使馆的诱骗,不幸陷入虎穴,后经过英国各界人士的营救及中山先生本人的斗争,终于获释的一段故事。这是一部难度很大的戏。那个时代的生活,对我们许多年青的演员来说是生疏的。但大家经过认真学习历史、研究资料,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推敲、揣摩,克服了重重难题,使这出戏表现得真实、可信。整个戏层次分明,眉目清晰,充满了激情。
扮演孙中山先生的石维坚同志是位有才华的演员。他的化装与造型非常成功。不但在外貌上给人以逼真之感,整个形象和性格的塑造也是突出的、感人的。孙中山先生在伦敦蒙难,只是他全部革命生涯中一个小小的片断,石维坚同志能通过这个片断,把孙先生青年时代作为一个坚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斗士那种血气方刚、百折不挠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概括得极其鲜明、生动。孙中山先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伟人,但石维坚同志的表演却没有从这个历史结论的概念出发,而是从生活出发,从具体的规定情境中去紧紧捕捉他的性格特征,着力于表现他革命意志的坚定性,热血沸腾的战斗进取性——如当年人们荣称他为“孙大炮”那样,善于鼓动人,善于激励人的特点。因此,孙中山先生的舞台艺术形象是感人的,同时也是真实的。
《孙中山伦敦蒙难记》的导演很下了一番功夫,既严格追求历史的真实,又在色调、气氛和节奏上给予必要的补充和丰富。由于全剧的中心事件是围绕着孙中山先生蒙难展开的,好几场戏笼罩在一种沉重、焦急、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很难避免重复、单调的弊端。但导演通过人物性格及相互关系的处理,以及对康德黎三个孩子加重喜剧笔墨的渲染等手段,增添了欢快、幽默的色彩,起到了调剂的作用,使全剧显得更丰满、更有起伏。如果这部戏在某些情节上再经过不断加工磨练,一定会逐步提高,成为保留剧目,让孙中山先生的光辉形象在我国戏剧舞台上长存。


第8版()
专栏:反映现实生活 发展戏曲艺术

鞭笞不正之风的《一字值千金》
江苏省阜宁县淮剧团演出的《一字值千金》(吕庆余编剧,吕行导演),是一出鞭笞不正之风的讽刺喜剧。某县物资局长叶发章利用手中的权力,想用杉木“开后门”,同他的女儿以及未来的同名同姓的女婿发生了冲突。保管员金守祥,对叶局长唯命是从。木材的“凭证供应”被改成“凭信供应”,又改成“凭权供应”,最后还是改成了“凭证供应”。这戏说明,正气必定压倒邪气。
(附图片)
叶局长在大家的教育下,终于把告示牌“凭信供应”改成“凭证供应”。
曹群 阴署吾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