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县委书记的五天
农村实行各种形式的联产责任制以后,县委领导怎样才能适应农村的新形势,做好各项工作?这里记录了中共山西省临猗县委书记孙庚午同志5天的工作片断。
8月24日 星期一
上午9点钟,细雨蒙蒙。
孙庚午同县委机关的3位干部,身披雨衣,肩挎背包,踏着泥泞小道,来到离县城8里远的北景公社石家庄大队。
在大队办公室里,召开了队干部和社员座谈会。大家兴致勃勃,你一言,我一语,向县委书记谈起实行大包干给农村带来富裕的新气象。孙庚午问:“当前农村还存在什么问题?”一位干部谈到,我们村在讨论大包干时,有个社员说,“要分,就分彻底,分了以后谁也别管我,我就是讨吃要饭,也要绕过集体的门。”有个干部接着说,有的人嚷着要拆马坊,分库房。下午,孙庚午带着这个问题,来到七八里以外的公社所在地北景大队。
晚上,孙庚午和社队干部,就上述问题,分别进行座谈,类似的问题在这里也有。夜里12点,人们都已安睡。孙庚午一个人坐在灯下,打开调查笔记思索起来:他感到,实行联产责任制,是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但有的人没有很好理解,出现一些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是难免的。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加强领导,结合实际,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否则,先进的生产责任制就得不到巩固和完善。因此,需要进一步贯彻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学好六中全会决议,帮助基层干部提高认识,改进工作方法;同时要对农民进行切合实际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这是当前县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8月25日 星期二
雨后的早晨,天气晴朗。
一大早,孙庚午在北景大队第六生产队,访问了十多户社员家庭。
在社员罗玉芳家里,得知她丈夫去世不久,留下3个小孩,她家承包了14亩土地,养着一头牛,生产中遇到了困难,罗玉芳为此发愁。孙庚午对大队干部说:“这是个实际困难,得想办法解决。”大队干部说,象这样的困难户,六队有十一二户。
午饭后,孙庚午又在这个队分别召开了劳动力多的户、困难户、一般户和干部座谈会,逐户算了他们包干前后的经济收入账,研究了明年的生产安排和打算。这个队42户人家,预计比今年收入将有增加的24户,收入减少的6户,有12户劳力少的困难户,经济收入虽有增加,但生产中有这样那样的困难。
座谈会上,大家对解决劳动力多的户收入减少的问题,提出了3条办法:一、将生产队留下的机动田及集体的树木、机井、机械的管理和使用,尽量让这些户的剩余劳力负责承包;二、推广生产队长郭民主家庭养兔的经验,组织多余劳力,开展养鸡、养兔、养牛等专业性的养殖活动;三、帮助他们调整种植计划,增加经济作物种植,增加商品生产。
对于人多劳少、生产中遇到困难的社员户,这里还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需要进一步摸索。
8月27日 星期四
这是孙庚午在北景大队的第3天。
几天的调查,所到之处,干部和社员都对目前干部的设置问题,提出意见。结合平时了解的情况,孙庚午把这个问题,作为当天研究的主要议题。
他先召开了北景大队部分干部座谈会,接着参加了北景公社党委会。会上,公社党委书记尚平安谈到,目前一些农村基层干部认为,实行责任制后,干部没多少事可做了,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撒手不管的现象。大家分析原因,觉得目前的干部设置,已不适应责任制后农村的新形势,比如,工副业、林业实行了专业承包,牲口归户喂养,这样,大队、生产队干部需要根据实际工作进行调整和精简。这个问题不解决,影响工作的开展,还会加重农民的负担。
在座谈会上,孙庚午引导大家对干部的设置和体制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大队支委会、管委会一般由3至5人组成,其中受补贴干部,只有支部书记、大队长、会计3人。生产队队委会,也由3至5人组成,受补贴的只有生产队长和保管(生产队会计工作由大队会计兼管),这些受补贴干部的报酬,从每年的集体提留中提取,以现金付给。这样一来,受补贴干部减少了,社员的负担也将大大减轻。晚上,孙庚午同调查组的同志一起,根据这个公社对干部体制的初步设想,代县委起草了一份关于《生产大队、生产队干部的设置、职责范围及补贴办法的意见》,准备广泛征求意见以后,交县委讨论决定。
8月30日 星期日
两天来,孙庚午就如何解决“四属户”、困难户的问题,先后同阎家庄公社的西陈翟大队、卓里公社西屯大队、席家窑大队、北辛公社道场大队的干部进行座谈。道场大队第六生产队,为解决“四属户”、困难户饲养牲口、耕种土地等困难,挑选了6名有技术的社员,组成专业代耕小组,为队里13户缺劳力的“四属户”、困难户一部分农活代耕代种。孙庚午肯定了这一做法,并帮助他们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制订了代耕代种工序项目和收费标准。当天,他写出总结材料,准备在县委的工作简报上刊登。
9月9日 星期三
晚上,孙庚午主持召开了县委常委会议。
在基层调查研究中,孙庚午了解到,实行包干到户的地方,90%以上的社员户盖起牲畜饲养室,添置了犁耧耙耱、小平车等农具,仅这些投资,每户平均200元左右。加上今年麦田的机耕费和买化肥,投资就更大,一些社员为贷款问题而发愁。他曾向县农业银行行长郭启蛟询问农村贷款情况。得知,今年全县的农业贷款额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0%。原因是实行包干到户后,农村贷款的范围、对象,发生了新的变化,多数农民对此还不适应,加之银行的一些工作没有及时赶上,目前全县还有1,000多万元放不下去。在县委常委会议上,孙庚午建议有关部门尽快采取措施,做好农业贷款发放工作,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上的经济困难。
接着,孙庚午向大家汇报了调查中发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其他常委也谈了各自调查的情况,经过认真讨论研究,县委常委会就解决当前生产责任制中的新问题,做出如下决定:
一、在全县普遍进行一次以党的六中全会决议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对大队、生产队干部的设置、职责范围及补贴办法,做出明确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精简和改选农村基层干部,健全基层领导班子。
三、在实行大包干的地方,注意把调动社员个人积极性同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结合起来,在全县认真推广北景公社统一管理和使用机井的经验,以及北辛公社道场六队实行五统一大包干和帮助“四属户”、困难户发展生产的经验。
本报通讯员 王玉民 王世杰
本报记者 李果


第2版()
专栏:

县梨乡有“五乐” 欢声笑语到处闻
本报讯 今年,记者访河北省赵县雪梨之乡谢庄公社的印象是一个“笑”字:社员笑,干部笑,迎着扑面的梨香,朗朗笑声到处可闻。
公社书记孙宾生笑盈盈地说:“今年全公社在大旱之年梨果产量达到4,500多万斤,比去年增产将近一倍,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增加收入100多元。”社员们呢,从8月底“瞄青”(摘出口梨)到九月中旬大批梨果下树,累得喘不过气,笑得合不拢嘴。大家心里都有“五乐”:
一乐实行了梨果专业承包责任制,增产又得奖。去年,全社9个大队对7,400亩梨园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超产奖励责任制后,社员们从技术、施肥、水利等方面挖掘潜力,加强管理,提高了梨树的成果率。据安家庄大队抽测,平均每棵梨树结果700多斤,最多的一棵“百年树王”结果1,500多斤。这个队的承包专业队,预计可超产200万斤,每个承包人员可得超产奖200元左右。他们说:“一人一辆‘永久’自行车钱又拿到手了。”
二乐增加了贮藏能力,减损又增收。近两年来,经过改建和扩建,队队有了冷藏库。今年,全社冷库贮存量达到1,300万斤。这样不仅避免了每年几十万斤上等梨品的变质腐烂,而且可使大部分贮到来年5月份。即使贮存到来年1月份出售,全社也可增加收入100多万元。
三乐国家提高梨价,社队扩大了销售自主权。从去年开始,国家收购部分每斤梨提价2分,这一项使全社增收30多万元。同时允许梨乡在完成出口和国家收购任务后,可以议价自销,每斤可增加收入5分。市场也活跃起来了,今年自销部分约占总产量的一半。
四乐建立梨果加工企业,广开了生财门路。去年,公社兴办起梨脯厂;产梨较多的大寺庄大队与保定罐头厂、县副食品公司办起了罐头联合企业。这样就地加工,既减少了梨品贮存、运输等中间环节,又为集体和社员增加了收入。
五乐承包户顶住了“关系户”,减少了梨果流失,抵制了不正之风。
孙宾生同志说:是党的三中全会带来这“五乐”,催发了社员干部的笑声。展望未来,人们将笑得更加开心,更加响亮。
本报通讯员 吴晓珠
本报记者 侯志义


第2版()
专栏:

在游人不绝的太湖上,如今可以看到肥鸭成群
武涛摄


第2版()
专栏:农村新貌

山冲里唱起花鼓戏
湖南省汉寿县军山铺公社青峰冲大队,从7月份以后,已经唱了30多场花鼓戏,场场满座。周围几十里的农民都来看戏,有的扶老携幼祖孙几代一齐来。社员们说:“在俺山冲唱花鼓戏,还是第一次哩,这都是由于党的政策好”。
青峰冲大队远离县城100多里。前些年,生产上不去,收入水平低,农民缺吃少穿,哪有心思看戏呢,加上交通不便,社员要看场戏真是难上难。党的三中全会以后,青峰冲大队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工副业也发展起来,收入逐年增加。很多社员找到大队党支部说,吃的有了,穿的有了,就是没有戏看。党支部和管委会专门为这件事召开了社员代表大会,80多个代表都赞成把大队的会堂改建成剧场。有了剧场后,一个多月内就来了3个花鼓剧团,每个剧团都演出了十来场戏。 陈锡庚


第2版()
专栏:农村新貌

照片画廊鼓舞社员心
江苏江阴县峭岐公社文化站办的本地新闻照片画廊,吸引了许多社员。这个照片画廊主要是宣传本地的好人好事、先进典型。最近一期展出的28张照片,生动地记录了公社冒尖队和冒尖户发展农工副生产、增加收入的事迹。一批又一批社员前来观看,他们说:这些照片宣传了党的政策,看了鼓舞人心。
为了办好这个照片画廊,公社文化站站长孙可立根据公社提供的线索,一年四季来往在各生产队,拍摄社员们发展生产的先进事迹。四年多来,共办了62期,展出照片1,700多张。
邓俊才


第2版()
专栏:农村新貌

渔鼓声声
洁白的月光透过树枝洒落在地上,湖北省沔阳县黄荆公社小南五队年过七旬的廖落成老人门前,围着一大群人,老人正拍着乐器,有声有色地给社员们唱渔鼓。
廖落成是一个左近有名的幽默风趣的老人。在旧社会,他曾靠唱渔鼓度日,因此,成了方圆唱小戏的名角之一。解放后,他日子逐渐过得好了,高兴之余,也唱几段渔鼓。“四害”横行时,“做了一整年,方得油盐钱”,哪有心思唱渔鼓,加上群众文艺被当作宣扬封资修的东西,受到了批判,老人将渔鼓当柴禾烧掉了。这几年,各种形式的群众文艺相继出现,随着党的农村经济政策一步步落实,老人一家粮有节余,钱有积蓄,日子过好了,老人心里快活,于是他又制起夹板和渔鼓。每逢工余或节假日,大伙都喜欢来听他唱渔鼓、讲故事,老人的身边总是人群聚集,欢歌笑语一片。
赵志才


第2版()
专栏:

“日做三餐饭,夜点沼气灯”
黄陂县长岭公社与农民签订“三包”合同,农户建沼气池越来越多
据新华社武汉电 湖北省黄陂县长岭公社建沼气池专业队与农民签订建池“三包”合同,全公社出现了办沼气热。
“三包”:一是包建,每建一口沼气池,收费12至14元,不要农户招待,不吃请;二是包用,从建池到灯、炉具的安装,都由专业队负责,保证产气、好用,如果不产气,退回施工费和赔偿损失;三是包修,如果由于施工质量不高而出现漏气漏水等现象,实行免费修理。这个“三包”实行以后,打消了农民建沼气池花钱不出气的顾虑,要求建池的农户越来越多。
这个公社的农民过去办沼气吃过苦头。1976年,长岭公社“大办沼气”,一下子建池670多口,但是,能使用的只有4口。这样一来,不但建池的农户吃亏,国家和集体也损失4万多元资金。因此,农民办沼气就不积极了。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这个公社的建沼气池专业队提高了建池质量,实行“三包”。从今年5月27日到7月21日,他们共包建了53口沼气池,不但口口产气,而且能“日做三餐饭,夜点沼气灯”。这样做的结果,建了沼气池的农户高兴,没建池的动心。
随着“沼气热”的出现,这个公社的建池专业队也扩大了。他们原来只有一套模具,一套班子,现在扩大到六套模具,三个施工组。这个专业队实行“三包”以后,不但建池质量提高,速度加快,成本也降低了。


第2版()
专栏:

天山南部农村建成八百多个沼气池
新华社乌鲁木齐电 维吾尔族聚居的新疆天山南部农村,近年来建成了800多个沼气池。
天山南部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四周的广大农村,具有发展沼气的良好条件。这里煤炭资源又较少,农村燃料缺,社员砍柴往往要破坏沙漠植被,发展沼气可以一举多得。阿克苏地区蚕种场维吾尔族队42户人家,过去每年要花2,000多个工日和大量畜力车辆到沙漠深处打柴禾,现在许多人家点灯、做饭用上了沼气,就可以节省出大批劳力投入多种经营。


第2版()
专栏:农村信箱

需要沼气池型设计资料找谁?
本报8月9日第二版刊登《最佳沼气池型设计者——全世忠》一文后,收到很多读者来信,要求提供有关沼气池型的设计资料。现请全国沼气办公室简要答复如下。 ——编者
全世忠是一位建造沼气池的革新能手,但他搞的混凝土预制件建池新工艺,四川、山东、北京等地的沼气技术人员都曾搞过。他搞的炊壶式沼气池池型,实际上就是“圆、小、浅”水压式沼气池。
水压式沼气池是我国农村推广的主要池型,数量约占98%以上。实践证明,这种池型具有受力合理、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适应性强、成本较低等优点,适应我国农村当前技术和经济水平。
全国沼气建池科研协作组,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分区调查、选型、总结和初步征求意见,已编制成《农村家用沼气池标准化选型图集(试用图)》。这个图集已由全国沼气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到县以上的沼气主管部门,需要这种资料的单位或个人,可直接向当地的有关部门联系。


第2版()
专栏:读者与编者

35天实是85天
贵报7月23日第二版在农村简讯栏里报道了山东省昌潍地区农科所选育出大豆早熟品种“昌农三号”。我们看了很高兴,因为我们这里是麦、豆一年两作地区,迫切需要大豆早熟品种。可是我们对“昌农三号”生长期只有35天左右产生怀疑。于是我们就近写信向该所询问,才知道“昌农三号”生长期是85天,不是35天。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农业局 葛春平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小品

花儿为谁开
丹瑾
在北京,每到春浓时节,游人一进中山公园的大门,视线常被灿烂的花坛牵了过去。即是脚步儿匆匆的游客,打从花坛旁边走过,也要不由自主地流连一番。那情景,使人骤然想起伟大诗人但丁的名句:“我向前走去,但我一看到花,脚步就慢下来了。”
公园里的花卉,多属观赏类型,以奇、美、艳、香取胜。虽然品种繁多,但与所有植物花相比,只是九牛一毛。自然界的开花植物,已经知道的就有20余万种。花儿盛开之时,大地如披彩霞,着实引人入迷。
然而,细细说来,植物的花并不都很可爱。它们有大小之分,美丑之别,香臭之异,世界上最大的花名叫硕蒟蒻,花高6尺多,宽达4尺半,立在地上,好似小塔。比它稍小的阿诺尔特大花草,花冠直径一米挂零,花瓣厚度将近7寸,粗看如同大磨盘。比起它们,其它植物的花的确小得可怜。最可怜的是无花果的花,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遗憾的是,最大的花非但不美,而且发臭,人们如遇阿诺尔特,定要掩鼻逃走。美丽的花当然多,牡丹、芍药、茶花、迎春、桃花,无不艳丽多彩。世界上罕见的栱桐花,洁白如玉,形似飞鸽,格外招人喜爱。香花也不少。在我国,春有兰蕙、玫瑰,夏有荷花、茉莉,秋有桂花、菊花,冬有腊梅、水仙,它们相继盛开,清香不断,沁人肺腑。
不管人喜爱不喜爱,植物的花儿照样开。因为它们开花的目的,不是为了供人欣赏,而是为了结出种子、繁殖后代。
花要结出好的种子,非请“媒人”传粉不可。依靠小动物传粉的花,一般都很漂亮。它们不仅以貌取悦“媒人”,还要给“媒人”一些报酬,或给香水,或给花蜜,个别的还给虫子。南美洲的一种捕蝇草,请的“媒人”是蜘蛛,而蜘蛛对香、甜均无兴趣,只要小虫子充饥,它的叶子于是发出强烈香味,分泌胶质液体,将闻香而来的蝇子粘住,送给蜘蛛作为谢礼。又小又丑的花,引不来小动物,只得请风做媒。它们的花粉量多质轻,经风一吹,漫天飘舞,而且可以飞到远方找“爱人”。也有一些植物,如小河里的苦草花,请的“媒人”就是它身边的流水。它的雄花一开,立即离茎跳水,随波到处飘荡,寻找雌花“结婚”。总而言之,为了后代繁荣,植物的花真是费尽了“心机”。
但是,由于气候变化无常,小动物、水、风这些“媒人”往往靠不住。人们为防止庄稼瓜果因授粉不良而减产,摸索出一个人工授粉的妙法。当然,有些瓜果蔬菜以少结或不结种子为好,人们便阻止它们的花儿授粉,因而培养出无核葡萄、无核柑桔、无子西瓜和无子西红柿。(附图片)
李锡武 插图


第2版()
专栏:农业珍闻

辽宁一棵龙眼葡萄结果两千斤
辽宁省金县大魏家公社东田大队社员王家伍在庭院栽培的一棵龙眼葡萄今年收获鲜葡萄2,000多斤,收入700多元,被当地誉为“葡萄王”。
王家伍是大队果树技术员。这棵葡萄树是1958年他采用多主蔓栽培法栽下的。如今,从根部发出的5条主蔓已有小腿粗,藤蔓在空中向四面展开,形成一个近200平方米的绿色圆盘。他在施肥、剪枝等方面采用了一些科学的管理方法,1979、1980年,这棵葡萄树结果都在1,500斤以上。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通江县发现珍贵树木三尖杉
四川省通江县山区发现了资源丰富的三尖杉。三尖杉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植物杭癌药物原料。这是有关人员正在研究三尖杉生长状况。
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摄


第2版()
专栏:读者与编者

“一只”应为“一个”
你报9月5日第二版刊登的一篇报道,标题为:《一只罕见的鸡蛋》。我认为“一只”用得不妥,应该改为“一个”。叔叔阿姨您说对吗?
河北廊坊一中初三(2)班 曹悦
两封来信所提的意见是对的。读者关心办好我们的报纸,谨表示谢意。 ——编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