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月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共青团、学生会要给学生多办好事
编者按:华东师大的美育活动,南京航空学院和天津大学的课余科技、文体活动,搞得很活跃,学生从中受到有益的教育。
现在,许多高等学校学生的课外生活单调贫乏。学生们希望改变这种状况。学校的共青团、学生会应当重视学生的合理意见和要求,尽可能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如科学技术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等等,使学生的生活更加健康充实,丰富多采。对于学生的这些活动,学校的党政领导和教师要积极给予支持。共青团、学生会代表学生的利益,给学生办了好事,就会得到学生的拥护,也有助于改善和加强党组织同学生的联系。
华东师大美育活动丰富多采
1980年以来,上海华东师大团委、学生会在学生中开展多方面的美育活动,引起了同学们很大的兴趣。他们的思想提高了,知识丰富了,生活也充满了情趣。
华东师大开展美育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他们已举行美育知识讲座和报告会19次,先后请著名音乐家李德伦、作家蒋星煜等专家、教授来校,作了《如何欣赏交响乐》、《关于历史剧创作》、《西洋美术流派》、《电影艺术欣赏》、《书法艺术欣赏及技巧问题》等报告,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美学知识。他们已举办周末晚会23次,上海市儿童艺术剧院、交响乐团、戏剧学院、音乐学院、师院艺术系等单位,都曾应邀在周末来校演出话剧、音乐、舞蹈等节目。他们还举办了全校书法、美术、摄影展览,共收到作品350件,其中有些作品分别在校内外展出。
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陶冶性情,提高道德水准和文化修养的重要环节,不但文科学生需要,理科学生也需要,对师范大学的学生来说更加需要。由于林彪、“四人帮”的破坏,学生中缺乏美的修养,因此在寻求美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鱼目混珠、美丑不分的情况。例如有的学生热衷于欣赏不健康的“流行歌曲”,偷偷参加不健康的家庭舞会等。华东师大通过举办讲座和报告会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了大家的美学素质,开始懂得了如何用健康的高尚的美,去抵制那些低级和庸俗的东西。上海音乐学院廖乃雄同志在向学生介绍各种音乐知识时,从美学角度详细分析了某些不健康的“流行歌曲”,他的分析中肯、直率,说到许多同学的心里。中文系学生会请上海舞蹈学校的同志分析优美、高雅的舞蹈和颓败、庸俗的舞蹈的区别。一些学生干部听了以后说:“我们知道了美和丑,以后组织舞会,心中就有一把尺子了。”
由于这些美育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家积极性很高。心理学系举办了《中外名画中的心理学》报告,促进了专业学习。地理系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击鼓传花”的团组织生活。到目前为止,全校参加美育活动的人很多,每个学生平均参加五次以上。除考试期间外,平时基本上做到周周有晚会,经常有报告。


第3版()
专栏:

南京航空学院学生课外生活很活跃
南京航空学院团委和学生会,1980年初,发起筹建了南航大学生业余科协,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科技活动,课外活动很活跃。
目前,他们已组成了航模、无线电、系统工程、经济学、天文学、文学等九个科研小组,有四百多名同学报名参加活动。每到课余时间,大家就忙着搜集资料,举办讲座,制作航模,研究课题,兴趣很浓,积极性很高。
参加航模组的同学,结合所学的飞机设计和飞行原理,自己动手制作模型飞机,既加深了专业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手工技巧。他们在不长的时间内,先后制作了20架模型飞机,向全院师生进行了无线电遥控直升机、线操纵双机空战等项目的精采表演。
经济学小组的同学们,认真自学和讨论有关社会主义经济问题,邀请省农业银行、南京海关的同志来院做报告,提高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
系统工程小组的杨伟布同学,课余时间自学了管理工程和人口控制方面的资料、论著,暑假回家时,对当地人口控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益的意见,受到了当地有关领导机关的奖励。
南京航空学院共青团委和学生会组织,开展的学生课余科技活动,得到了学院党委、行政领导和教师的大力支持。学院党委决定,在勤俭节约的精神下,每年拨给一定的活动经费,尽可能地安排一定的活动场所,挑选合适的同志协助业余科协工作。业余科协还聘请了七位有学识的教授、讲师担任顾问,有关学科的老师在科技活动中,也给予热情的辅导。
(摘自《新华日报》)


第3版()
专栏:

天津大学开放学生俱乐部
天津大学学生俱乐部开放的时间一到,紧张学习了一天的学生们,纷纷拥向这里。只见大厅里挂着新颖的宫灯和一条条彩练,那五颜六色的光柱交相辉映。在这个七百平方米的俱乐部里,除音乐欣赏室外,还有图书阅览、电视、洗相、游艺等场所,每周开放四次。
学生俱乐部是学校团委和学生会于一九七九年十月建立起来的。学校为俱乐部添置了电影机、电视机,以及全套照相、洗相设备等。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些电子游艺装置。
校团委、学生会根据学生要求成立的学生文工团,带动了全校文艺活动的开展。仅一九七九年元旦一次会演,全校就组织了十五场演出。文艺爱好者们可以在学生文工团的西乐队、民乐队、舞蹈队和话剧队施展才华。一些班级常在节假日或新生入学时举办小型文艺联欢会。
学生们也十分热爱体育活动。团委、学生会不仅组织、训练学校体育代表队,还积极协助体育教研室搞好全校规模的运动会,特别注意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入冬以来,跑步、做操、拔河、球类比赛等体育活动,吸引了许多学生参加。
(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工作研究

地方科研机构需要调整
我国地方科研机构的设置,目前存在不少问题,特别严重的是,机构重叠,任务重复,有些项目浪费很多人力、物力,而有些项目却没有人去搞。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以湖南省为例。全省486个独立的科研机构中,农业、林业、农机方面的科研机构就有375个,占77.2%。这些研究所几乎每个地区、每个县都有,其研究任务亦基本相同。尤其是农科所,不论地方大小,也不管是湖区、山区、或丘陵区,一律均匀分布,研究对象大部分是水稻,任务大都是品种选育、栽培、植保、新技术推广等。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纺织、外贸、商业、粮食、供销六个行业,只有24个研究所。能体现湖南地方特色、促进湖南优势发展的科研机构为数甚少,有些甚至是空白。
我国科技人员很少,湖南省也较为突出。全省科研机构的数目,约占全国总数的十三分之一,而全省科研人员的人数,却只占全国科研人员总数的三十三分之一。据统计,在这里,研究人员不到十人的研究所有146个,只有一人的有63个,竟然有19个研究所连一个研究人员都没有。因此,大部分研究所长年不出成果,或者很少出成果,而科研费用照常发给;有些研究所,实际上成为一个生产单位,没有搞科研。
如何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到科研工作的刀口上,使科研机构不断提供新的科研成果,这是调整地方科研机构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要根据有明确的方向任务、有一批科研骨干、有必要的科学实验手段和场所、有开展经常工作的经费来源等几个条件来衡量一个研究所,具备上述条件,能发挥其优势的,就优先给予支持,使之逐步成为全省或部门的骨干科研机构;不具备这些条件,长期不出成果,不出人才,近期又难以解决的,应撤销或合并。县以下农科所,除个别条件较好、力量较强或办得有特色的保留外,其他的可以改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或与技术推广机构合并。这样,可以把更多的人力、物力集中到地(市)以上的研究机构中去。
这样,现有的科研机构的布局就需要调整。过去,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忽视多种经营。湘西、湘南是“八山半水分半田”,山上有丰富的森林、果木资源,过去没人研究,有人说是“端着金饭碗去讨饭”。湖南号称“鱼米之乡”,几百里洞庭水域辽阔,水生生物繁茂,鱼类资源丰富。但是,盲目围湖造田,加剧了湖泊萎缩,造成鱼类资源日趋枯竭。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适当设立一些研究所进行研究。
通过调整,要逐步建立一批有特色的科研处。就一个省、一个地区来说,不必要求各类研究所都齐全;就一个研究所说,也不必要求研究的方面太多,要走专业化协作方向。有一些,还可建立单项研究所。湖南的油菜、油桐、皮革生产在全国占优势。但这方面的科研很薄弱,一些生产技术难关未能突破。例如,湖南的茶叶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产量居全国第二,而质量却是倒数第二。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开展有关的研究。在这方面也有好的例子。又如,湘西桑植县盛产娃娃鱼,该县就专设了一个娃娃鱼研究所;洞庭湖区的汉寿县,就设立了一个特种水产研究所,专攻甲鱼的人工繁殖、饲养,并探索速生方法。
新华社通讯员 胡天锦
新华社记者 刘诗训


第3版()
专栏:科学知识

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发现
七十年代有哪些重大科学发现?这些发现对八十年代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生活,会带来什么影响?这是读者所关心的问题。现就国内外科学家普遍认为属于七十年代的几项重大科学发现,简介如下。
生物学——出现了遗传工程 1972年重组脱氧核糖核酸技术(或称遗传工程)出现,使关于生命的生化理论发生了重大变化。生物就是靠脱氧核糖核酸分子长链上各种不同的“遗传密码”,使遗传性状一代一代传递下去的。
空间——对太阳系行星的大规模探索 七十年代利用载人或不载人飞船,对太阳系进行大规模的探索,为人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供了线索。例如通过对金星气候的探索,有助于了解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使人类有可能准确地进行中、长期天气预报。
化学——向了解生命本身迈进一大步 七十年代化学研究的一大特点是,从单个原子的研究扩展到深空间的研究,包括计算机和激光在内的大量新工具的应用,使化学家们能探索和研究只有一万亿分之一秒的化学反应过程。
物理学——基本粒子的研究极为活跃 高能物理学的发展,使人们对物质微观结构的探索进入到基本粒子这一层次。美国科学家盖尔曼提出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又是所谓夸克(我国称层子)所组成。目前,夸克以五种形式出现的预言也已得到证实。有人认为,当实验能量达到更高能时,可以期望发现第六种夸克。
医学——疾病诊断技术的一场革命 过去10年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最大特点是,医生们使用的诊断工具远远不再是听诊器、心电图和脑电图,其中计算机辅助X射线体层扫描器,将引起疾病诊断的一场革命。
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发现,也是八十年代直至2000年科学技术的主攻方向。如七十年代实验室解决了利用遗传工程产生人胰岛素等生物物质,而八十年代将会工业生产这些物质;统一场论和量子化学的研究,将成为物理学和化学研究工作中的重要方面。
(摘自《百科知识》1980年第五期)


第3版()
专栏:为四化贡献聪明和才智的人

维吾尔族人民信赖的汉族医生
——记主治医师、共产党员张秉武
在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民族医院里,有一位远近闻名的汉族主治医师——共产党员张秉武。他的高超医术和30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边疆少数民族人民服务的精神,赢得了当地维吾尔族群众的高度赞扬和信任。
张秉武自1949年随军进疆以来,除了五十年代初期曾到西安医学院进修以外,一直在维吾尔族聚居的南疆工作。为了能给少数民族人民更好地防治疾病,解除痛苦,他不仅刻苦学会了维吾尔语,还能用维吾尔文开处方,写医嘱。当地的少数民族病人见张秉武学习他们的语言文字,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倍感亲切,争相找他看病。三十年来,他的足迹跑遍了喀什地区的12个县、市,凡是经他治疗过的少数民族患者,无不为他的工作热忱所感动。有一次,从喀什市郊区尼札瓦克公社来了一个维吾尔族男孩,面部患有化脓性溃疡,脓血淋漓,恶臭难闻,曾经去过好几个医院,都被拒之门外。可是,张秉武却象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热情接待,精心治疗。从这个孩子家到张秉武所在的医院,相距四公里。为了减少孩子和孩子父母的往返奔波,张秉武常常头顶烈日,骑上自行车,到他家里治病送药。有时孩子父母过意不去,打发孩子自己去医院,张秉武看完病后,总是用自行车把他送回家。村子里的维吾尔族群众看张秉武风里来,雨里去,一心一意为少数民族人民服务,都打心眼里敬佩他。
在“文化大革命”中,张秉武虽然遭受迫害,但他仍不放过每一次给人治病的机会。喀什市自行车修理工沙迪克江下肢溃烂,久治不愈,后来卧床不起。当时,张秉武刚刚出狱,不顾身体虚弱,就立即去给沙迪克江看病。他见沙迪克江病情严重,生活困难,不仅按时登门看病,而且还掏钱给沙迪克江买药。在张秉武的精心治疗和热情关怀下,沙迪克江终于战胜病魔,恢复了健康。从此以后,逢年过节,沙迪克江总要带着一家老小,到张秉武家里看望。张秉武也在少数民族过古尔邦节和肉孜节的时候,前往沙迪克江家中祝贺。
张秉武在和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长期相处中,互相结下了深情厚谊。有一次,张秉武下乡巡回医疗,在大沙漠中迷了路。正在他精疲力尽、饥渴难忍的时候,一位维吾尔族牧羊老人救了他。老人让他骑上自己的毛驴,直到把他送出沙漠,走上通往县城的大路,才依依惜别。
新华社记者 李现国
(本报有删节)


第3版()
专栏:记者来信

稳定边疆科技队伍要采取特殊措施
最近,我们在采访中获悉,边疆地区科技人员往内地流动的情况严重。云南省1979年调往内地的科技人员达一千六百多名,而同期调入的只有四百多名。广西壮族自治区自1978年下半年至1979年底,调出的科技人员也在1,300人以上。这种状况,使得科技力量本来就薄弱的边疆地区,人才更加缺乏。
据了解,边疆地区人才往内地流动的主要原因,是有的领导同志对科技工作和科技人员缺乏应有的重视,科技人员的实际问题长期无人过问,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科研经费少,科研条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科技人员的业务专长无法发挥。边疆地区搞科研的自然条件有其独特的优势,但由于实验手段的严重不足,可贵的优势得不到发挥。云南省号称“天然药物王国”,药用植物种类占全国一半,早在1956年就成立了省药物研究所,但各项经费实在少得可怜,而且有逐年减少的趋势,1980年的事业费比1979年下降近五分之一。该所急需的分析中药分子结构的仪器设备无法购置,实验用动物无钱购买,影响了科研项目的进度,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也受到严重挫伤。该所藏有两万多份珍贵的植物标本,因标本楼年久失修,屋顶漏雨,致使标本受雨水浸蚀,有的已开始发霉了。尽管该所领导和群众一再呼吁,有关领导部门仍置之不理。老所如此,新所更差。云南省褐煤蕴藏量很丰富,开发褐煤资源对解决全省燃料用油和化工原料都有重大作用,但省煤炭科研所等七个单位至今没有房子,对国民经济有影响的“褐煤综合利用”等重大课题无法开展研究。
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得不到解决。从当前看,这方面最突出的矛盾是子女升学问题。由于边疆地区文化落后,教育质量较低,内地去的科技人员的子女在当地受教育,升学的希望小。这个问题严重影响了科技人员的情绪,成为他们最大的后顾之忧。另外,边疆地区生活条件差,物价贵,工资收入相对比较低。有的为回乡探望父母而背债,几年都翻不了身。
发展边疆地区的科研事业具有战略意义。为了稳定边疆科技队伍,更好地发挥边疆优势,许多同志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适当增加边疆的科研经费。他们不要求和科研事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如京、津、沪同样待遇,但希望给他们创造起码的科研条件。二、对边疆科技人员要采取合理的、切实可行的特殊政策,比如经济上要保证他们的实际收入不低于内地大城市同级科技人员的收入。同期的大专毕业生,如到边疆工作,工资应比去内地的略高一些;实行边疆技术津贴;在福利、劳保待遇和探亲制度上也要有区别于内地的特殊规定,比如应有允许探望父母的制度。三、为彻底解决边疆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包括夫妻分居、子女就业和升学等问题,可否在生活条件较好的内地城市,为他们建立生活基地——允许他们将户口迁来,家属子女在当地工作、上学,科研人员带着课题去边疆工作,研究工作告一段落可返回休整。四、实行招聘制。边疆地区的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可向内地招聘自己所需要的科技人员。受聘人员的户口不动,由招聘单位发给高于原工资的经济待遇。受聘期满,返回原地。五、要加强边疆科技人员的进修工作。由于边疆地区交通不便,情报落后,知识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循环,缺乏生气。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适当增加边疆地区科技人员的进修名额,出国访问、考察的人员组成上,也应注意边疆地区科技人员的比例;还应定期组织高级专家到边远地区巡回讲学,交流工作经验,传播新技术。
本报记者 白筠 缪宜琴


第3版()
专栏:为四化贡献聪明和才智的人

送书上门的书店副经理余德槐
在四川省眉山县农村,经常有个推着小车送书上门的中年人——眉山县新华书店副经理余德槐。他熟悉不少社员的家庭,也了解一些生产队庄稼生长的情况,所以能够及时送一些合乎需要的书籍上门。一次,他推车路过田间,见几个社员正在往地里的表土层撒磷肥。他就告诉社员,磷肥宜作底肥用,这样施肥,效果不好。社员不信,还继续撒,老余就翻开《施肥手册》,念给社员听。有的社员听了就买下书,说今后要照书上的办。有一次,余德槐听到社员摆谈今年的鱼不好喂养,长到一斤多时,一蹦就死了。他听后也很焦急。因本店没有这方面的书籍,便连夜打电话给其他县的新华书店,运来一批《鱼病防治手册》,给社员送了去。
余德槐一心一意为普及文化科学知识服务。他主张县新华书店的主要服务对象在农村,因此要多销售一些农业科技书籍。眉山新华书店的农业书籍经常保持在40%左右。
余德槐由于热爱本职工作,还练就了一双职业的慧眼。他只要一见到顾客,就大体上知道此人想买什么书,适合读些什么书。有一次,他见到一位青年社员,从书架上取出一本栽培柑桔的书,想买又不想买。老余知道这本书较深,可能不适合这个青年用,一问,果然是这样。老余便同他约定,将适合他用的书寄去。不多几天,那位名叫祝喜全的青年,就收到了一本《柑桔栽培学》,一本《柑桔病虫害防治手册》。这件事立即传遍山村,祝喜全的伙伴中,有种茶的,有种药材的,纷纷写信向余德槐买书,老余就背了一大筐书,爬山涉水,将书送往这些青年所在的外县山区。
眉山县新华书店不但为本县的读者服务,还为外地的读者提供所需要的书籍。由于它拥有多种农业书籍,外地不少农业科学工作者写信到这里买书,余德槐和他的同事们总是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
本报记者 林平兰


第3版()
专栏:

陕西省渭南地区农垦中学重视对学生的美学教育,这是该校举办的师生书画展览,吸引了不少同学。 李汉林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