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81-01-05

1981-01-05新闻联播 文字版

起头与结尾

第8版()<br/>专栏:<br/><br/> 起头与结尾<br/> 马国亮<br/> 新年前后,在报纸上,经常看到不少有关实现和促进四化的报道。这些报道遍及政策制订、经济措施、生产计划、教育改革等等方面,使人心中欣喜。经过十年动乱,多次严酷的教训之后,所有这些决策,相信都一定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反复考虑,广泛征求意见,最后才下决心,开始实践的。有句老话:“万事起头难。”此言不虚。<br/> 当然也有起头易的。无视事物发展的规律,片面强调主观能动性,不问条件是否具备,乱夸海口,胡乱指挥,但凭冲动,一哄而上;这就万事起头不难。不过这样的起头,摔跤也易。头破血流,损失惨重。不只害己,有时还累及天下苍生。<br/> 可见起头难是好事。有人说,慎重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话应该肯定。但有了好的起头,是否就有理由相信,由此可以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胜利指日可待了呢?<br/> 现实往往并非如此。以为起头难便会结尾易,是天真的想法。要慎始慎终。记得三十年代善写随笔的梁得所,说过一句很有见解的话:万事结尾难。<br/> 他不是唱反调,不是反对“万事起头难”。而是说起头不易,更难在结尾。他举出一些例子:恋爱不在乎最初的热恋,而在乎甘苦与共,白头偕老。病人求愈心切,起居饮食事事小心,但病愈后继续小心便难。革命不在乎最初的艰苦斗争,慷慨决死;而在乎革命成功之后,革命意志始终不消磨。他说有些努力过的前辈成为落后,因为稍有成就,便在一片赞扬声中睡觉。他认为“止于至善”,是人生成败的焦点,非以全力应付不可。所以说“万事结尾难”。<br/> 对于一切兴冲冲的起步者来说,这些话是一帖清凉剂。不要以为有了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便无往而不摧了。一鼓作气,固然需要;但往往败于再而衰,三而竭。能不能一鼓到底,是个最重要的考验。好的开头,虽说等于成功的一半,但一半不等于全部,而且还不能说是最重要的一半。功亏一篑,并非罕见。最后一着不坚持,意味着前功尽弃。必须克服“万事结尾难”。<br/> 生产计划制定了,能不能贯彻下去?法制完成了,能不能坚决执行?个人自学,是否不半途而废?锻炼身体,是否能无间寒暑?立志戒烟,是否能坚持到底?都是有关结尾的问题。参加一万米赛跑的人,起步时都很自信。我们只为能跑完最后一米的热烈鼓掌。我们赞扬善于开头,我们更向有始有终者衷心致敬。

终身大事

第8版()<br/>专栏:连载<br/><br/> 终身大事<br/> 萧乾<br/> 九跋<br/> 以上这些闲话都同《梦之谷》这本书沾不上多少边,纯然是借题发挥。<br/> 三十年代我在写过一些短篇之后,确实曾计划写一部长篇小说,但它并不是《梦之谷》。为了那个长篇,我曾积累了两个铁匣的卡片,并曾带着它们转过大半个地球。1966年8月23日,它们同我的其他文稿一道消失了。此生大概也不想再去写它。<br/> 《梦之谷》写的是一场失败了的初恋。最早启发我写它的有屠格涅夫的《初恋》——也是一场破灭了的梦,和拉马丁的《格莱齐拉》——我爱书中的海景和那天真活泼的女孩。但在这部长篇小说里,我并不仅是为一场被摧残了的恋情唱挽歌,我是想控诉在那个社会里,穷人连恋爱的权利也没有。毁灭这对青年的姻缘的,是一个有“党部”作靠山的地痞,他强横地霸占了一个孤女。<br/> 由于写了它,在四十多年前我就判定自己没有写长篇的能力。我只能在一小块画面上勾勒,不会在人物众多的大幅画面上组织创作。这部小说如还有一点可取之处,就在于我是先在感情生活的初次尝试中经历了一场惨败——也即是说,小说的情节基本上是我个人的经历;过了六年,我才动笔去写它。它不是“体验生活”这种创作方法的产物。在这里,爱情以及流浪生活,我写得都很可能拙劣,但自信还是出于一点真实的感受。<br/> 经过是这样:1937年春,《文季月刊》创刊,编者靳以一定要我写个长的东西。于是,我就写了书中的《序曲》。我是完全把它当作散文来写的。本来是拿给巴金、靳以看看的,打算写完再发表。可是靳以马上就把它登了出来。记得那时四马路上有一种作广告的办法,就是把刊物上的重点文章写在大旗子上,在街头飘扬。《梦之谷》上了旗子。结果,骑虎难下,只好写一章发表一章。<br/> 写到一半,“七·七”事变发生了,接着全面抗战在闸北到吴淞一带也打响了。我立刻失了业,并且流亡到内地。在那炮火连天的年月里,谁还有心去写爱情小说!写了又有谁看!所以思想上我早已把它放弃了。<br/> 但是,当时在上海“孤岛”坚持办文化生活出版社的巴金还是把它列入他主编的《现代长篇小说丛书》,并且一再往昆明给我写信,督促我一定不可半途而废,非要我把它完成不可。所以尽管后半部收场明显地比较草率,如没有这位老友的热情督促,这部小说是注定要流产的。<br/> 1979年出国路经香港时,知道在与世隔绝的三十年间,那里私营的出版社曾大量翻印解放前的文艺作品,我的旧作也大都重印过,其中据说比较畅销的是这部《梦之谷》。我感到很惶恐。因为旧本子的文字有些过于雕琢,同时还夹杂了一些洋文和不成熟的潮州话。入冬我住进医院后,要先检查心脏,才能开刀除掉左肾的结石。我就在病榻上把全书修改了一遍,并写此代序,作为定本。 (全文完)

童年

第8版()<br/>专栏:晨光短笛<br/><br/> 童年<br/> 刘绪原<br/> 童年,这是个多么美好的字眼。不过,我常常遐想,那些与“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同时诞生的孩子,他们的童年生活里充塞的是什么呢?是标语口号,是批斗会,是红海洋呀。因此,我常常为他们惋惜,为他们悲叹!然而,最近遇到的一件小事,却在我的心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那是一个傍晚,我下班回家,刚想找出一本书来读,谁知房门竟悄悄地打开了。我还以为是风呢,一抬头,却看见住在楼下的一个小女孩子,正默默地站在门口。她的脸红了,显得有些紧张,憋了一阵,她才很不好意思地说:“叔叔,我们有道题目做不出,你给我们讲讲好吗?”她盯住我,忽又伸出一个手指,很认真地补充道:“就一道。”好象怕我不肯似的。<br/> “行啊!”我笑着回答,口气大概是很豪爽的。因为她刚刚十岁出头一点,才念小学四年级。对于四年级的课题,我是把握十足的。<br/> 哪晓得,当她真把题目递上来时,我一下子傻了眼了!只见那上面写着“双曲线”、“离心率”、“实轴”、“虚轴”……全是些陌生的词汇;还有不少离奇古怪的公式和字母。天哪,“四年级”!四年级哪会有这么复杂的题目呢?<br/> 我惶惑地抬起眼来,只见那小女孩子满怀希望地等待着;而房门口,又偷偷地探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小脑袋……亲爱的朋友们,我当时的狼狈相,大概是用不着多加描绘的,因为谁都能猜得出来。<br/> 事后我才知道,他们那个班级的同学们,在半年前就成立了好些个课余自学小组,大家决心在学好小学课程的同时,再多学一门中学的课程。我楼下那个小女孩,选学的是“解析几何”。<br/> 不久以后,我又听说了另外一个故事。那是在一所重点中学里,好几个初三的学生凑在一起,十分认真地商量着要攻一攻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能源危机”这一问题。他们真的废寝忘食地钻研开了。他们找来了一本本厚厚的化学资料,有的还将那种一时根本无法读懂的外文书也搬了来。一有时间,他们就围绕着这个难题,十分激动地谈论个没完。有时候,他们会争得不可开交,而有时,他们又会全身心地沉浸在一片共同的遐想之中……<br/> ——这也是童年。可这是多么不寻常的童年啊!<br/> 我这才发现:可不能小看现在的孩子们啊,他们确实经历过磨难,然而他们从磨难中成长起来了。他们想得比我们多,也想得比我们远,他们将成熟得比我们早,也将成长得比我们快。等他们长大以后,我们祖国一定会是另一番面貌了。而当他们站在成人的角度再来回味自己的童年生活时,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一定会充满一种极不寻常、极其美好的感情色彩的……

一师三徒(图片)

第8版()<br/>专栏:<br/><br/> 一师三徒〔木刻〕 王维新

山野里的歌

第8版()<br/>专栏:<br/><br/> 山野里的歌<br/> 辽宁义县七里河公社社员 才树莲<br/> 叫卖谣“菠菜、韭菜!”挑小挑的挨屯叫卖,我当新鲜热闹,爸说过去就有并不奇怪。“称高点吧!”“不中啊!姑娘,这是社队买卖。”我知道了,知道了,他挑的是农村经济命脉。我心里一阵纳闷,生活象谜语一样难猜,为啥我没见过的人,爸爸唠得那样实在?卖菜的走了,饭桌上香喷不败,筷头刚挨碟沿,爸说:“不怕中毒,那是‘资本主义’买卖!”妈妈添菜,瞪一眼:“看你,还用‘帮’腔,把孩子吓呆!”爸爸翻脸,筷子一摔:“我是怕,年青人分不清好坏!”爸说,挑小挑的是条硬汉:“我有啥错?给社队卖菜!”扁担打断他腰没断,春天来了,他又出来叫卖!<br/> 收割归来绳子勒短,绞棍拧严,拔鞭子起车,拉一座金山。谷穗掩住车轮,禾叶把辙印扫完,压车的,扯片晚霞做垫,在谷子车上伸手摸天。跟车的,挂汗的脸,带禾浆的镰,还有擦黑的路,点灯的饭。累的直笑,乏的挺甜,收割归来,松一松紧绷的心弦!<br/> 装麻袋簸箕撒欢撮粮食,装入喜开胃口的麻袋!围着座座“小山”,麻袋立正几排!装呵!甜美、喜悦,装进社员心怀!政策做了口袋绳,扎住一个丰收年代!

悬空的寺院

第8版()<br/>专栏:鳞羽文化<br/><br/> 悬空的寺院<br/> 山西太原 吕日周<br/> 一座悬空寺镶嵌在山西省浑源县恒山主峰天峰岭与翠屏山遥遥相对的峡谷中。远远望去,只见朱楼飞挂,画廊腾空。栉比鳞次的殿宇和佛阁,时隐时现于白云缭绕的悬崖峭壁上。亲自登临,更能体会到塞上民谣所说的“悬空寺,半空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形象寓意。<br/> 进入南向寺门,便是一个长方形寺院。院内依西崖龛建一座木制二层二檐殿阁,上层是如来殿、太乙殿和关帝殿,下层是祀祷的佛堂。寺院的南北两端各配有一座悬空突出、相互对称的耳阁。从北耳阁攀悬梯走出,就到了中间有木栈相通的两座三层九脊悬空楼。这两座飞楼中,内有释迦殿、三官殿、纯阳宫、观音殿,还有三教合一的释迦、老子、孔子殿。置身于迂回曲折的古建筑之间,给人们留下的一个突出的感觉是“悬动”:道路,左右晃动;房间,上下摇曳;塑像,摆动不停……游人好似完全置身于空中楼阁,惊叹寺宇由于结构惊险和造型奇特而产生的似动非动的客观效果。<br/> 在栈道的石壁上,镌刻着“公输天巧”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赞扬悬空寺巧夺天功的建筑艺术。寺基被撑托在插入崖缝和洞中的横梁木上,梁木再由竖插在崖壁上形成锐角的立柱支撑。这样,根据力学原理,整个楼阁的重量便巧借崖石暗托力,由横柱竖柱分担,而大部分压力由横梁承受。所以,悬空寺上靠危岩,下临深谷,随风摇晃,却始终倒塌不了。<br/> 据《恒山志》记载,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大约为公元471年至532年间,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风沙侵袭、地震动摇,仍能保存至今,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建筑艺术的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