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时事综述

一年来的西方经济回顾
辛华文
198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下降到2.5%左右,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显著放慢。这是因为西方主要工业国家频繁爆发经济危机;生产率下降、通货膨胀加剧成为西方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西方各工业国的国际收支格局也发生变化,从顺差变为巨额逆差。西方各国的经济恢复将面临重重困难
过去的一年,是西方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普遍放慢,通货膨胀加剧,国际收支差额进一步扩大的一年。
经济增长放慢
世界经济增长率在1979年有相当大的下降,从1978年的4.4%降到了1979年的3.4%,1980年进一步下降到2.5%左右,继续了七十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增长率下降的总趋势。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其国内生产总值在1979年虽有所增长,即从1978年的4.4%增加到1979年的5%,但这主要是由于出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有所恢复;至于不出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除少数工业化程度较高的以外,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都不太好。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24国集团)的经济增长率也显著放慢,1978、1979和1980这三年的增长率分别为3.9%、3.2%和1.5%。其中日本情况较好,1979年和1980年的增长率分别为6%和4.5%;英国情况最差,1979年的经济增长率仅为0.5%,1980年则不但没有增长,反而下降5.5%。
促使世界经济增长率放慢的主要原因是西方主要工业国频繁爆发经济危机。西方国家从1974—1975年爆发危机恢复以后,有的国家经济还没有完全复原,便又陷入1980年的另一次危机。危机不仅破坏西方国家本身生产力,而且由于它们对原料等需求的减少,也妨碍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国家的出口,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提高生产率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手段,但大多数西方工业国的固定资本投资(即用于厂房设备的投资)从1974年经济危机以来一直增加很慢。企业主在面临通货膨胀加剧和利率提高的双重压力情况下,对增加投资是否有利可图缺乏信心,因而裹足不前。近年来固定资本投资额虽略有增加,但多用在防止污染和保证安全方面,较少用来更新厂房设备。以美、英、加拿大三国为例,1979年它们的劳动生产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下降趋势。生产率因投资不足而得不到提高的情况,不仅对目前,而且对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经济增长都将产生影响。
持续的高通货膨胀率迫使许多国家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当务之急,而紧缩通货和提高利率的结果却使私人消费处于不振状态。美国和英国的汽车和住房建筑业以及若干生产耐用品的工业一直陷于不景气便是明显例证。消费呆滞迫使企业主削减生产,经济发展速度因而受到影响。
发展中国家为遏制通货膨胀执行紧缩政策的结果,也在削减开支,减少进口,推迟经济建设计划,从而使它们的经济发展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通货膨胀加剧
过去10年到15年期间,世界许多国家都受到高通货膨胀率的损害,而且每经过一轮通货膨胀的冲击,其影响一般都要延长几年才逐渐缓和,然后又在更高的水平上开始发展,通货膨胀于是越来越加剧。
西方国家的通货膨胀在1979年以前就开始恶化,1979年和1980年两年期间,大部分工业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字,在发展中国家里,通货膨胀率甚至超过了20%。通货膨胀短期内缓和的前景十分暗淡。
以消费物价的变动率作为衡量的标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通货膨胀率1979年为9.4%,1980年估计达到11%左右。就国家而言,通货膨胀率最高者为意大利,1979和1980两年分别为15.7%和21%。其次为英国,分别为13.4%和15%;美国为11.3%和13%;法国为10.5%和12%;日本为3.6%和11.2%;加拿大为9.2%和10%;西德情况最佳,分别为4.1%和5.8%。
石油出口国1979年的通货膨胀率为11%,1980年为11.8%。不生产石油的发展中国家相应的通货膨胀率则分别高达29.4%和29.6%。
世界许多国家出现高通货膨胀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西方发达国家而言,长期以来维持较高的军费和推行赤字预算是根本的原因。通货膨胀在发展中国家变得越来越严重,很大程度上同进口商品价格急剧上涨有关。除了石油涨价的影响外,不生产石油的发展中国家还面临着从西方工业国进口的制成品价格上涨的问题。
石油提价对世界各种类型的国家都有影响,是个共同性的问题。据统计,原油价格从1979年底到1980年第一季度提高近125%。
去年12月石油生产国又将油价提高10%,使标准原油价每桶超过32美元。
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估计,国际石油价格每上涨10%,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生活费用指数平均将上升0.25%。最近这次石油提价,估计将使石油进口国多支付260亿美元,西德将比提价前多支付30亿美元,日本和美国将各多付50亿美元。美国为进口石油支付的费用总额将高达1,000亿美元。除石油价格上涨外,其他原料和初级产品的价格也有较大幅度提高。据联合国公布的统计资料,石油以外的初级产品价格1979年涨了15.9%,预计1980年将上涨10%。其中粮价涨势最猛,1979年涨了19.9%,1980年的涨幅则达到25%左右。
国际收支差额格局发生变化
在国际贸易竞争激烈和石油和原料价格上涨声中,世界国际收支差额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西方工业国家和不产石油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指外贸收支和非贸易收支)的逆差大幅度增加,发展中的产油国家的顺差则迅速扩大。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材料,西方工业国1978年的经常项目顺差额为308亿美元,1979年转为逆差106亿美元,1980年逆差额增加到515亿美元。不产石油的发展中国家1978年经常项目的逆差额为362亿美元,1979年逆差额增大到549亿美元,1980年逆差额进一步增加到680亿美元。与此相反,发展中的石油生产国的经常项目顺差则连年扩大,1978年为50亿美元,1979年为684亿美元,1980年高达1,150亿美元。
国际收支情况恶化的结果,不产油的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越来越严重。它们所借的没有偿还的长期外债1980年达到2,795亿美元,占这些国家同年出口货物和劳务的47%,以及国内总产值的19.3%。
如何使资金从顺差国和债权国回流到逆差国和债务国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回流过程如发生障碍,不仅将使资本主义世界的贸易萎缩,世界经济发展也将面临很大的困难。
西方工业国在经历了1980年经济危机以后,1981年会开始回升,但是,经济恢复的过程各国情况将有所不同。一般预计日本和西德的经济将先于其他西方工业国而得到恢复。


第7版()
专栏:

非洲的反霸斗争将日趋发展
汪勤梅
非洲是两个超级大国争夺欧洲的一个侧翼。
七十年代以来,苏联加紧了对非洲的渗透扩张。总的来说,它的推进有得有失,但得大失小。社会帝国主义是加剧非洲动乱的主要根源。
七十年代中期,勃列日涅夫集团趁西方出现经济危机和葡萄牙在非洲的殖民体系迅速瓦解之际,对非洲各国千方百计地进行扩张,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苏联先后与几个非洲国家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它插手安哥拉内战,挑起非洲之角冲突,两次策动雇佣军入侵扎伊尔,在非洲的若干国家取得了军事设施使用权,以图控制西方在非洲的战略通道。在文化渗透方面,苏联采取广种薄收的方针,大量接收非洲留苏学生,并从中收买少数民族意志薄弱的非洲人,这种做法为其渗透起了一定的作用。
国际舆论认为,八十年代苏美在非洲的争夺将更加激烈。首先,这和石油供应有关。1981年美国和西方仍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能源危机在短期内难以解决。非洲是世界石油的重要产区之一,美国石油进口的三分之一来自非洲。而苏联“1980年煤炭、石油的生产任务没有完成”、燃料问题也很紧张。据西方专家估计,今后苏联有可能出现石油短缺问题。两伊战争如果继续打下去,国际石油市场必将趋向紧张,两霸将为能源加剧在非洲争夺。第二,美国制造火箭和热核武器中所需的矿产品中,铂、铬、锰、钴、石棉主要依赖从南部非洲进口,南非铀矿产量的四分之三运往美国。苏联为了攫取非洲的战略物资竭力向南部非洲渗透。第三,继续同美国、西欧争夺非洲的军火市场。苏联为更新自己的军事装备,并从国际市场购买亟需的粮食和战略物资,大量倾销陈旧的军事物资。1967年至1972年苏联对非洲的军援增加了近二十倍,现有二十多个非洲国家利用苏制武器。第四,苏联力图控制美国和西方在非洲的战略通道,必将巩固它在红海出入口、非洲之角至莫桑比克海峡一带的地位,扩大对南大西洋航道的威胁,同时加强与北非各国的关系,染指地中海至大西洋之间的要冲。第五,继续在非洲制造动乱,推行非洲人打非洲人的政策,以便浑水摸鱼,乱中获利。目前东非地区的武装冲突,北非和西北非地区的两个热点,无不与这个“盟友”直接或间接插手有关。
面对苏联的挑战处于守势的美国,也作出了种种反应。最近美国国务卿马斯基说:“从卡特执政以来,美国向非洲提供的经济援助增加了一倍,每年达十亿以上美元”。里根的过渡班子在一份报告中也提出“美国必须在非洲同苏联进行争夺势力的竞争,必须把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的计划理解为执行美国对外政策的工具”。为了各自现实利益和长远的战略目的,苏美过去在非洲进行了激烈斗争,今后也将在非洲地区全面展开争夺。
苏联在非洲渗透、颠覆以及它武装占领阿富汗的血淋淋事实帮助非洲和全世界各国人民进一步认识了社会帝国主义的伪善本质。继埃及之后,索马里也废除了与苏联签订的“友好合作条约”,苏丹、尼日利亚等国也不断驱逐苏联“顾问”、“外交官”出境。过去与苏联关系密切的国家中,近年来有些国家领导人拒绝应邀访苏,而去访问西欧国家,有的明确表示“反对外来势力对非洲的侵略和干涉”。1980年5月西非共同体首脑会议宣布制订防务互助议定书草案,加强共同体的集体防务,以防止和抵制外来势力对西非的渗透扩张。会议主席、多哥总统埃亚德马指出:“造成当前世界动荡的事件和外部大国精心策划的旨在动摇我们政权的阴谋,应该促使我们提高警惕和进一步加强团结”。许多事实充分说明了非洲国家反霸斗争必将继续发展。


第7版()
专栏:美国通讯

黑人深深怀念马丁·路德·金
本报记者 张彦
1月15日的早晨,美国首都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然而,却有数以万计的黑人举着标语牌,唱着歌,喊着口号,热气腾腾地从国会山游行到华盛顿纪念碑,在满盖白雪的广场上举行群众大会,纪念13年前被刺杀的著名民权运动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诞生52周年,强烈要求国会通过法案把这一天定为全国性节日。参加大会者有从全国30个城市赶来的,其中包括不少从西海岸加州和俄勒冈州不远数千英里飞来的积极分子,带来了支持这个法案的千千万万个签名。美国著名盲人歌唱家兼诗人斯底夫·万达专程赶来主持这次大会。
这一天,在已定为当地节日的首都和若干州及主要城市,放假一天,并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在马丁·路德·金的家乡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五千人随着金的夫人游行到他的墓地向他致敬。在学校里,老师把金的事迹作为教材向孩子们进行教育。电视里,连天播映六十年代在马丁·路德·金领导下,美国反对种族歧视、争取民权运动蓬勃发展的纪录片。荧光屏上重现了黑人反抗斗争的场面。
1968年4月4日,金在支持孟菲斯清洁工人罢工斗争中被刺身亡。自从那一天起,每到他的生日,人们都要以各种方式来怀念他。可是,从来没有象今年规模这么大,情绪这样高。原因何在?华盛顿群众大会上一个汽车工人的发言似乎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大声疾呼:“今天,我们过去二十五年中争取得到的民权,正面临着被一扫而光的可能性。最低工资的标准要降低,工会遭到反对,社会福利要削减,穷人活命的食品券也要砍掉,甚至种族隔离也可能恢复。我们必须联合起来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马丁·路德·金的精神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决不允许任何人使我们倒退回去,任何人,不管他是总统,是国会,还是三K党!”
近半年来,2,500万美国黑人头上密密地笼罩着一层乌云。三K党、纳粹分子以及其他极端种族主义者,不仅抬头,而且猖獗。
在马丁·路德·金的家乡亚特兰大,已经有十几个黑人青少年被残酷地谋杀,至今没有查到一个凶手。在布法罗城,10月份,两个黑人出租汽车司机不仅被打死,而且还被挖掉了心肝。从新国会传出来的消息都是些不祥的征兆:与黑人生活密切有关的社会福利、医疗补助、社会就业、城市发展、黑白学生同车同校制度以及作为民权运动重大成果的1965年选举权法案,都面临着被削减、降低、改变甚至取消的危险。
全国都市同盟主席、不久前被种族主义者行凶射伤的黑人领袖之一乔丹,最近特别发表谈话要求里根在1月20日就任总统时对黑人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特殊关切的问题表明态度。他说:“黑人特别希望看到,新总统了解他们的问题,认识到有必要采取建设性的步骤来保护他们的权利,消除对他们不利的因素。他们希望新政府将不给正义的敌人以支持和安慰。”他认为,1980年“是黑人境况继续恶化的一年,是种族紧张形势惊人加剧的一年”。对1981年,他还看不出有什么改善的迹象,相反确有更加恶化的迹象,因为黑人失业率还在上升,物价还在上涨,反黑人的情绪重新抬头。
另一位黑人领袖人物、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安德鲁·杨,在纪念马丁·路德·金的文章中谈到民权运动时说:“过去四年的严重错误是把实现金的方案寄希望于政府。而在从前,运动的领导在这些大问题上却是自己承担起引导国家和政府的责任。”他认为,今天是重新组织起来推动国家前进的时候了。各地都有迹象表明,严重的威胁正在促使大多数处于困境的黑人重新团结起来采取行动,保卫民权运动取得的成果。在1月15日纪念马丁·路德·金的活动中,人们经常引用他的一句名言:“自由从来不是压迫者主动给予的,只能是由被压迫者去争取。”


第7版()
专栏:

埃及旅游业的发展
埃及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古国。开罗附近举世闻名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沙拉丁城堡等古迹,尼罗河畔的古埃及博物馆,开罗市内豪华的阿勃丁宫,亚历山大市的拉萨尔丁宫、蒙塔查宫和希腊、罗马博物馆,伟大的古城底比斯以及被称为“帝王之谷”的古埃及帝王的陵墓所在地……所有这一切名胜古迹,对于世界各国的旅游者来说,具有很大吸引力。由于埃及在发展旅游事业方面具有着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政府有关当局又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因而埃及的旅游业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大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事业,政府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一、鼓励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教、文化、体育等娱乐性节日纪念活动,举办旅游周以及充分利用国际性的庆祝活动所提供的机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并且最大限度满足各方面的人士、不同的民族、不同年龄的人的多种需要;
二、通过专门的学院和其他机构进行旅游业务课程的训练,提高旅游业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三、建立“旅游者之友协会”,提高人们对于发展旅游事业重要意义的认识;
四、通过旅游警察的活动,提供和改进对于在埃及境内旅游者的安全保卫工作;
五、特别制定了有关的立法,责成旅游部对开发旅游区进行监督和管理,并鼓励外资发展旅游业。
旅游部通常制定五年发展规划,并且每年定期发表年度报告,公布主要项目的统计数字。旅游业在埃及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给埃及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1979年旅游业的收入为五亿埃镑(1埃镑约合1.4美元)。旅游业在埃及主要赚取外汇收入的五个项目中占第三位。目前,妨碍埃及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是:旅馆还不够,交通不便,管理技术跟不上,以及资金不足。政府当局积极鼓励私人和国外投资,开辟新的旅游区,建设新的旅游设施,以便把旅游事业办得更好。 谈金铠


第7版()
专栏:连载

鬼蜮的勾当
(五)扩散中的“毒瘤”
美国的官方特务常常觉得自己是在卫护西方的“文明”,对抗“共产主义”,替美国争夺世界的霸权。而私人的特工往往不认为自己肩负着这些“严肃的责任”。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钱,从心理上他们大多变得玩世不恭。有时,他们并不喜欢自己的雇主或争执中自己所代表的一方,但只要有利可图,他们就干。虽然他们可以获得比官方特务更高的报酬,但是如果没有国家机器的支持和保护,他们所冒的风险也更大。尽管如此,当私人特工的人还是越来越多。
私人特工和他们的雇主之间有时也会有生死的搏斗。得克萨斯州极右翼亿万富翁纳尔逊·汉特怀疑手下的特工保尔·罗瑟梅尔偷了自己的财宝,加上他曾拒绝参加自己在加利福尼亚南部组织的秘密“暗杀小组”,就打算把他干掉。没想到罗瑟梅尔公开控告他的主子有窃听电话、组织“暗杀小组”等违法行为。尽管汉特竭力否认,还是被弄得狼狈不堪。
有的黑人青年在美国因受种族歧视找不到工作,不得已参加私营特工机构当了雇佣军。令人伤心的是,他的“工作”竟是到非洲去杀害同白人种族主义政权做斗争的黑人兄弟!
私人特工常常贿赂美国盟国的头面人物,确实给跨国公司带来了惊人的利益。但是,苏联的克格勃特务如果知道了他们受贿的事,就有了对他们进行讹诈、策反或在该国制造政局混乱的把柄。那时,私人特工的行动就起着为丛驱雀的作用。
私人特工象是美国社会里扩散着的毒瘤,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到今天不可割弃的一部分。在西方,享有盛名的英国间谍小说家伊恩·弗莱明以中央情报局特务史蒂夫·金为蓝本塑造了特工007号詹姆斯·邦德的形象,他还以使用私人特工的美国产业界巨头查尔斯·恩格尔哈德为模特儿描绘出戈德芬格这样一个人物。
近年来,美国存在一股趋向保守主义的社会思潮,私人特工很可能有更加迅速的发展,在美国和世界上都产生更大的影响。这种私人特工的活动,值得引起国际上的注意和警惕。(全文完) 顾健文 徐锡林 图(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把木薯放进你的油箱”
——巴布亚新几内亚发展石油代用燃料
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前不久决定着手通过一项用木薯生产石油代用燃料酒精的计划来节省汽油,建立一个制造石油代用燃料的贝伊尔河酒精公司。今年内,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山地带的机动车辆将用从木薯蒸馏出来的含有酒精的混合燃料来发动。
这个酒精公司的基地设在西部高地海根山附近,工程设计投资达二百六十五万基那(合三百七十万美元),本国占百分之五十九点六,外资占百分之四十点四。
这家木薯酒精厂的初期产品将是一种同汽油混合而产生的含有百分之十五木薯酒精的代用燃料。第二阶段,这家厂将生产一种含百分之九十五的酒精的混合燃料。第一批为使用这种代用燃料而设计的车辆将于今年从日本和巴西进口。
这家酒精公司计划在十八个月内达到全部生产能力,即每天生产六千七百升酒精,到一九八九年,则要达到年产十三亿升。
木薯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在贝伊尔河地区,木薯可以同其他粮食作物轮流种植。生产木薯酒精剩下的下脚料,除可加工生产牲口饲料外,还可作肥料。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矿业和能源部长加布里埃尔·贝克尼说,政府打算在其他农村地区也建立起类似的生产单位,目的在于争取全国能源自给。巴布亚新几内亚目前石油全靠进口,去年全国为此支出大约一亿基那。
(特安 编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