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1月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阿芙乐尔”一声炮响
  唐修哲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停泊在宽阔美丽的涅瓦河畔。这艘名扬世界的军舰,同十月革命的司令部斯莫尔尼宫,同耸立着古铜骑士像的十二月党人广场,同喷泉如林的彼得宫,同珍藏着艺术珍品的艾尔米塔什一样,都是列宁格勒人的骄傲,也是慕名而来的外国客人必游之地。
乍一看,这艘长124米、宽16.8米的巡洋舰,只是一艘普通的军舰。但是,约八十年前,当它刚诞生时,曾是一艘战斗力颇为强大的一级战舰。当时,穷兵黩武的沙皇政府为了加强它的海军实力,不惜耗费巨资建造战舰。1903年,“阿芙乐尔”号刚建成,便同另外几艘军舰一起,被派到远东服役。1905年5月,“阿芙乐尔”号在对马海峡参加日俄海战,结果舰身中弹累累,15人丧生,84人负伤,不得不撤离战场,开往菲律宾。
日俄海战以俄国海军惨败而告终。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战争揭开了它(指俄国专制制度)的一切痈疽,暴露了它的全部腐败,表明它与人民是完全分离的”。这场战争也擦亮了“阿芙乐尔”号水兵们的眼睛。他们在马尼拉得知战争真相后,觉悟迅速提高,第一次同舰长面对面地展开争取改善生活条件的斗争,并赢得胜利。归国途中,受革命感染的水兵在阿尔及尔和法国的瑟堡偷偷地购买武器,打算回国后进行武装斗争。沙皇政府感到“阿芙乐尔”号的水兵不可靠,便把它从战舰改为教练舰。
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阿芙乐尔”号,水兵们受到鼓舞,奋起参加斗争,打死舰长,控制了军舰。在波罗的海舰队中,“阿芙乐尔”号最先升起了红旗,最早转到了革命起义人民一边。同年4月,舰上成立了布尔什维克党组织。当时,“阿芙乐尔”号正在法俄工厂进行大修。5月12日,列宁到该厂发表演说,并回答了水兵们提出的问题。受到革命导师的教育,更多的水兵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7月4日,“阿芙乐尔”号召开群众大会,宣布不信任临时政府,只服从波罗的海舰队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领导。武装起义前夕,斯维尔德洛夫在斯莫尔尼宫接见了“阿芙乐尔”号的代表。
当时列宁亲自制订了武装起义计划。临时政府觉察到布尔什维克正在准备武装起义,便下令把涅瓦河上的桥梁吊起,不让通行,以切断涅瓦河两岸革命队伍之间的联系。在这紧急关头,革命士兵和工人抢先控制了几座桥梁。但是宫廷桥和尼古拉桥还被士官生占领着。革命军事委员会把恢复尼古拉桥畅通的任务交给了
“阿芙乐尔”号的水兵们。于是,巡洋舰深夜开抵尼古拉桥,赶走了士官生,立即放下吊起的大桥,让起义的工人和士兵顺利地从桥上通过。
俄历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上午10时,列宁以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起草了《告俄国公民书》。这份历史性文件,正是通过“阿芙乐尔”号舰上的电台向全国播发的。这座电台现仍完好无损地保存在舰上。壁上记事牌上写着:“‘阿芙乐尔’号的电台是第一个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的电台”。
当天,彼得堡的革命队伍打垮了反革命武装,占领了火车站、电话电报局、发电厂和其它要害部门,最后只剩下临时政府的所在地冬宫了。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临时政府发出最后通牒,但是,顽固的资产阶级政府拒不投降。列宁果断地作出决定:攻打冬宫!“阿芙乐尔”号接到了光荣的历史使命:除一部分水兵参加攻打冬宫和在市内巡逻外,大多数人留舰待命,准备一接到从彼得保罗要塞发出的红色信号,立即向冬宫“开炮”,作为发动进攻的号令。
晚上21时45分,彼得保罗要塞传来了信号,“阿芙乐尔”号的炮手们马上点燃舰首大炮。“轰!”“阿芙乐尔”号一声炮响,聚集在冬宫前面广场上的革命工人和士兵立即发起猛攻。经过激烈战斗,革命队伍占领了冬宫,反革命的临时政府被推翻,震撼世界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了!
“阿芙乐尔”号发射的是一响空炮。它既没有损坏一幢建筑物,也没有造成伤亡。但它却以雷霆万钧之力,粉碎了旧世界的枷锁,宣告了一个新世界的诞生。“阿芙乐尔”号胜利完成了历史使命,成为十月革命的光辉象征。
1948年,列宁格勒市苏维埃作出决定:“阿芙乐尔”号永久性地固定在涅瓦河上,供人们参观瞻仰。自此,“阿芙乐尔”号成为军舰博物馆,接待国内外参观者。
在古罗马神话里,阿芙乐尔是司晨的女神,她把沉睡的人们唤醒,给人类送来黎明的曙光。而“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则以一声发聋振聩的炮声,唤醒了亿万受压迫人民,动员他们投入争取解放的斗争。


第7版()
专栏:

  访芬兰的音乐之乡
  吴钟骏
坐落在芬兰中部、离首都赫尔辛基500公里的小村镇高斯蒂宁,环境优美,景色秀丽,一派典型的北欧农村田园风光。含青吐翠的树木,郁郁葱葱的草坪,簇簇盛开的鲜花,碧波粼粼的湖水,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大自然赐予高斯蒂宁以优美的景色,使这个小镇具有更加迷人的魅力。
高斯蒂宁是个约有4,000居民的小村镇,有着400年的音乐传统,居民所喜爱的民歌、民乐世代相传。全村有200来个民间小乐队。乐器主要是小提琴、手风琴和芬兰独特的古老民间乐器——康岱莱琴。几乎家家都有乐器,人人都能弹唱,因此,这里也就成了芬兰传统的民间音乐之乡。
去年秋天,中国民乐团应邀参加赫尔辛基音乐节期间,曾到过这里访问。今年7月,我们也有幸应邀参加在这里举行的高斯蒂宁民间音乐节。民间音乐节每年举行一次,为期一周,参加者多达8万人次。每年从7月份第三周开始,民间音乐舞蹈团体和音乐爱好者,怀着向往之情,从全国各地云集于此,进行会演和观摩。参加音乐节的还有外国民间歌舞团体,从而使音乐节添上一抹国际色彩。
音乐节的节目丰富多采,包括100多场音乐会、节日活动和会见。从室内舞台到露天场地,从绿树成荫的林中空地到芳草如茵的小山坡,到处都有欢乐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在主人陪同下,我们观看了《高斯蒂宁故事》。这是一种具有故事情节的民间歌舞,今年这个节目的主题是:《到美国去》。它描写一群为生活所迫的年轻人,带着幻想,辞乡别土去美国谋生,又怀着失望与愤懑归来。它表现了对故乡和亲人的眷恋、对民族命运的关怀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整个演出优美生动,时而诙谐幽默,时而抒情欢快,时而催人泪下。往往是台上台下歌声、掌声联成一片,激发着人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参加音乐节演出的有从七、八岁的儿童到花甲老人。这种节目已成为音乐节最受欢迎的保留节目。音乐节上还有介绍和传授芬兰古老乐器的活动。当我们来到一所具有民族风格的农舍大厅时,那里正在介绍芬兰古老的独特乐器——康岱莱琴。这种古琴已有2,000年历史。琴声音色优美,旋律动听。在芬兰民族史诗《卡莱瓦拉》(中译为《英雄国》)中,就有描写著名康岱莱琴琴师万依奈满宁这一传奇式人物的篇章。
高斯蒂宁民间音乐团体和音乐活动以其业余性和广泛的群众性而别具特色。音乐舞蹈团体的成员大都是当地农民和工人。高斯蒂宁民间音乐节对于复兴芬兰民间音乐艺术、继承优秀文化遗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使几乎濒于失传的芬兰古老民间音乐逐步繁荣和发展起来,成为团结群众的力量。
景色如画的高斯蒂宁小村庄,令人陶醉的高斯蒂宁民间音乐艺术,以及具有独特风韵的高斯蒂宁民间音乐节,所有这一切,都给我们留下了愉快的印象,使我们情不自禁地赞叹:高斯蒂宁真是芬兰一个名不虚传的音乐之乡!(附图片)
  当年最著名的康岱莱琴琴师万依奈满宁。


第7版()
专栏:

  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
  ——集邮漫话
  赵文义
有人说,一本集邮册是一个“小型博物馆”或“小型美术馆”。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自从1840年5月6日邮票问世后,世界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化娱乐活动——集邮。集邮能使人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因而在世界各国受到广泛的喜爱。
伟大革命导师恩格斯对青少年集邮曾给予过热情的支持。1863年4月21日,他在给马克思的信中写道:“……附点邮票给小杜西”,“有多种邮票是两份的。这些可用作交换的。关于意大利、瑞士、挪威和某些德意志的邮票,我可以大量供给”。杜西是马克思的女儿。她不但喜欢读书、游泳、弹琴,而且还喜欢集邮。恩格斯帮助杜西集邮的故事,在国际集邮界传为美谈。
世界上有许多名人喜欢集邮,象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等,都是国际知名的集邮家。又如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任职期间,为了集邮,曾要求美国国务院把所有的外国来信都送到他的办公桌上,以便他挑选他还没有的外国邮票。到他1945年去世时,他已收集到世界各国邮票125万多枚。其中一部分,现在为纽约罗斯福博物馆所收藏,供人们欣赏。此外,美国前总统福特也是集邮家,在他入主白宫时,他的许多珍贵邮票成了白宫的装饰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不但喜欢集邮,而且还经常参加国际邮展。
据估计,现在全世界至少有集邮者一亿人,形成一股日益高涨的世界“集邮热”。其中尤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西德、法国、瑞士、奥地利、日本等国最为盛行。据说美国有集邮者2,000万人,几达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人们说,在美国,几乎家家都有三个本本——《圣经》、家用帐和集邮册。自1932年以来,美国主要报刊都有集邮专栏或集邮版。许多报纸有专门的集邮编辑和记者。美国集邮协会下面设有集邮作家协会。纽约和芝加哥的教育当局还聘请精通集邮的专家,精选有关历史、地理、文化、艺术的邮票编入教材,从多方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长他们的知识。在澳大利亚,每年都要举行一次“集邮周”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各地都举行邮展、集邮讲座、放映集邮电影等,集邮活动成为全国的一件盛事。在英、法等国,集邮往往成为鸡尾酒会、家庭舞会等场合引人入胜的话题。
在发展中国家,也有众多的集邮爱好者。如印度、菲律宾、泰国、阿根廷等,近几年都举办过大规模的国际邮展。为了鼓励青少年集邮,巴西集邮中心还为学生出版了两种集邮读物——《邮票,认识巴西和全世界的窗口》和《揭开美好的集邮世界》。
为了以邮票作为媒介,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1926年成立了国际集邮联合会,总部设在日内瓦,现有会员国54个。在它的赞助下,每年都要举行几次大规模的国际邮展,以促进集邮活动在全世界的发展。
我国的集邮活动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但在旧中国,有条件集邮的人寥寥无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集邮活动有了迅速的发展。朱德、陈毅同志曾热情地参观了1957年在北京举办的邮展。宋庆龄名誉主席去年曾为我国集邮事业题词:“发展集邮,丰富文化生活,传播友谊。”现在,我国的集邮活动正在日益开展,集邮组织在各地相继出现,许多青少年兴致勃勃地参加集邮活动。这对丰富他们的知识和业余文化生活,是大有裨益的。
集邮,本是一种高尚的普及的业余文化活动,可是,种种歪风邪气也侵蚀着集邮界。有人借此投机倒把,牟取暴利,诈骗钻营,不择手段,这就完全失去了集邮本来的积极意义。而过分沉溺,玩物丧志,当然也是不足取的。关于如何树立良好的集邮风尚,我国著名老作家、集邮家夏衍同志曾经说过:“集邮只能作为业余,不能因集邮而影响工作和学习,也不要见到别人信上的邮票好看,就不告自取;更不能从这儿低价买,在那儿高价卖,从中牟利,这都不是一个集邮者应有的品质。”


第7版()
专栏:

  欧洲信封与中国火漆
·芮·
说来有趣,欧洲人开始使
用信封竟是同中国火漆首先结缘的。原来,古代欧洲的书信起初并没有信封。到了公元前十世纪,亚述人在粘土片上刻写书信,然后密封在粘土容器里烧制成陶器;收信人需打破陶器,方可读信,这是多么麻烦啊!
公元前十一世纪时,诺夫哥罗德人把书信或公文刻在白桦树皮上,卷成筒状传送。收信人姓名及地址另写在系于书信的树皮条上。显然,这种书信只对目不识丁的人才能保密。
这时,中国的火漆经印度传入欧洲,它很快就成为欧洲人保守通信秘密的“法宝”:人们把书信折成两层,再用火漆加封。法国还形成一种习俗,用不同的漆色表明信的不同内容:红漆是官方文件,白漆是婚嫁喜庆,棕漆为赴宴请帖,而黑漆则是丧事死讯。
从十分麻烦的陶器“信封”、白桦树皮的筒状“信封”,到使用火漆封,是个很大的改进。直到十七世纪欧洲才出现了纸制信封。1820年,英国开始成批生产邮寄用的纸信封。但是,从中国传去的火漆至今仍为各国政府或私人机构在保密文件和密函上使用。
《外国史知识》供稿


第7版()
专栏:

  救救大象
  廖训振
山林茂密的非洲原野,是各种珍禽异兽繁衍的广阔天地。但是,求财心切的偷猎者纷至沓来,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到了空前的浩劫。例如,驰名于世的非洲象,目前就面临着被灭绝的危险。
原因是,在最近五年里,象牙价格飞涨。它好似金银一样,成为随时可以脱手兑换成现金的商品。一对重二十二磅(约十公斤)的象牙,可以换到五百美元。在非洲,对许多人来说,这个数目相当于一年的收入。如果听任“象牙热”继续蔓延,那么,不要多久,这种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就有可能在世界上绝种,而人类的后代,也许再也看不到非洲野象了。
捕杀大象者既有单枪匹马的,也有成群结队的。他们使用陷阱、毒箭、步枪,甚至新式自动化武器。更有甚者,他们在大象足迹所到的水池里或果树上投放毒药,以致有时整群大象被杀死。
据估计,目前在非洲,尚有一百三十万头大象。但是搞象牙买卖的偷猎者每年要杀死五万至十五万头象。这样下去,前景不堪设想。
最近,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发出紧急呼吁:“救救大象”。他们制订了一个保护非洲大象的行动计划,并正在积极募集一百一十万美元作为基金实现这个计划。
他们的行动计划是:一、对非洲各个国家公园所作出的制止偷猎的努力,给予大量财政支援;二、对象牙交易作出更加严格的规定,必要时,甚至禁止买卖;三、采取行动,严禁破坏大象群居的环境;四、对非洲学生提供保护野生动物的奖学金,并对当地进行的环境保护教育提供资金;五、在三十五个产象的非洲国家实行行动计划,打算先给乌干达五万五千美元、坦桑尼亚十六万三千美元、中非共和国十七万五千美元作为试点。
这个基金会还向世界儿童的父母们发出呼吁。该会认为儿童以及儿童的后代是现在和未来大象的好朋友,理应伸出同情和支援之手。


第7版()
专栏:海外胜迹

  叙利亚的巴尔迈拉遗迹
“丝绸之路”是联系古代中国和中、西亚各国的友谊纽带。如今,叙利亚古城巴尔迈拉遗迹仍然闪烁着昔日“丝绸之路”的光彩。石刻的拱门是古人庆祝胜利的凯旋门,高大的石柱整齐地排列在街道旁。当年长途跋涉的商队,就是从这里沿着幼发拉底河横穿大沙漠,把来自中国和东方的商品运往大马士革的。
巴尔迈拉位于叙利亚和巴比伦之间的沙漠上,公元前一世纪,它开始繁荣起来,但在公元273年的战争中被彻底摧毁。巴尔迈拉的废墟于十八世纪被发现,已挖掘出来的有:街道旁的石柱、石刻拱门(见图)和太阳神大殿。此外,在墓地上还有塔形坟墓和具有东方色彩的石刻。如今,人们仍然可以通过巴尔迈拉遗迹,想见当年“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 向光
(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