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9月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读者推荐

  读者推荐
我于去年9月去甘肃武威地区石羊河机械林场,了解“三北”防护林规划情况。
石羊河机械林场,地处巴丹吉林大沙漠和腾格里大沙漠会合处,长170多公里,宽几十公里,有8个分场,分布在59万亩的范围内。该林场在党委书记宋克让同志的领导下,每年坚持营造万亩防护林,制止了沙漠前移,保护了农田、交通、水库、水源和人们的生存。
宋克让同志过去是武威地区林业局副局长,来到风沙滚滚的石羊河林场担任书记后,凡是见到他的人,都认为他事业心强,有干劲,是主动到非常艰苦的沙漠里来向风沙进行斗争的,并且为科学地改造沙漠做出了贡献。我们林业系统的部长、干部、专家和技术人员都钦佩他,并为林场所做出的成绩深深感动。
我认为,象宋克让这样的人和他所在的林场,很值得宣扬。希望你们派记者去访问一下。
林业部调查规划院 冯国林


第2版()
专栏:甘肃通讯

  和风沙搏斗的人们
根据林业部调查规划院冯国林同志来信推荐,本报派记者访问了甘肃省武威地区石羊河机械林场和该场党委书记宋克让同志。这个同风沙搏斗的英雄集体,20年来,满怀征服沙漠的政治热忱,历尽艰辛,克服困难,为祖国防风固沙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编者
在我们面前放着一幅照片。这是卫星从两万米高空拍下的我国沙漠图。从这张沙漠图上,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在巴丹吉林大沙漠和腾格里大沙漠之间,有一块狭长的绿洲。这绿洲尽管长期受着两大沙漠的夹击,却依旧生气盎然。
谈到这里对沙漠的防治,就要谈起石羊河林场,他们是西北风沙线上防风固沙的模范。20年来,这个林场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边缘的百里风沙线上,造林47万多亩,建设起总长90多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带,直接控制流沙11万多亩,使石羊河中下游民勤、武威、永昌三县部分地区的自然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使163,000多亩农田和水利设施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
石羊河林场是怎样在沙漠中站住脚,闯出一条路子,逼得沙漠让步的呢?我们踏着英雄们走过的脚步,探寻了他们征服沙漠的路。
(一)
我们置身于石羊河林场的绿树丛中,行走在林荫道上。林场职工边走边向我们介绍他们来这里建立第一个防沙试验林场——沙井子分场的情景。
这个分场是1957年筹办的。沙井子一带是巴丹吉林沙漠的一部分,沙层深厚,沙丘高大而绵亘。每当春天,沙漠上便刮起呼啸的狂风,催赶着沙丘不断前进。这些不断移动的流沙,吞噬着良田、牧场,埋没了村镇、道路。解放前100多年间,仅民勤县就有6,000多个村庄被沙淹没,26万亩耕地被沙吞掉。
这茫茫的大沙漠怎么治?新招来的职工,骑着马或骆驼来这里,最少要翻过14个沙丘。尽管他们来自附近受风沙威胁的农村,有着强烈的治沙愿望,但望着眼前的沙漠,也禁不住望沙兴叹:在这里,怎么生活呀!老职工潘生池同志1959年2月来这里时,只16岁。他很有兴致地回忆起当年他们与沙子打交道的情景:晚上,睡在帐篷里要带上口罩;早晨起床,被子上铺了厚厚一层沙;门,推不开了,需要用杠子撬;端起饭碗来吃饭,吃完一碗,碗里是一层层的沙圈圈;干起活来,没一点荫凉,只好挑起件衣服遮阳。真是一片纯净的世界,除了风的呼啸,沙的飞腾,就什么都没有了。面对这一片荒漠,沙井子职工开始进军了。第一个拖拉机手邓长福,开着拖拉机进沙井子。那正是2月天,下了雪,冻了冰,得铺架上板子过沙丘。为了能站住脚,他们白天晚上干。整平了一片片丘间低地,栽上了树,使流动沙丘处于树木的包围之中,想借此先把沙丘固定住。可是那新月形的流动大沙丘,一年以16米的速度前进,它的移动远远超过了树木的生长。树被压死了。为了制止沙丘的流动,他们又从头开始。从远处拉来粘土,在沙丘上搞起粘土沙障。一亩地上要搞一百六七十米,从沙丘底一直搞到沙丘顶,给沙丘套上锁链。第二年春天栽上树,树长起来了,沙丘固定住了。再前进一步,他们采取“拦腰斩断”、“削顶固基”等办法,借助风力,把沙丘削平,让沙丘听从人的安排。就这样,在沙井子地区的一片荒沙上,他们一年一片、一年一片,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筑起了绿色长城。
(二)
说到这个英雄的集体,就不能不说说这个英雄集体的带头人——党委书记宋克让同志。他今年53岁。从1951年参加省举办的林业训练班算起,他搞林业、同风沙搏斗整整30年了。
搞林业,治风沙,生活艰苦,他心里十分清楚。要在荒漠上造林,遇到的困难就更多。就说这里造林的土地,除了沙丘,就是灰棕荒漠土、盐化草甸土。贫瘠的土地上,稀疏地生长着沙蒿、骆驼莲、苦豆子、沙生旋复花和白刺。治理这些盐碱地,并不比治沙丘容易。宋克让同志亲自到东吕滩、中六坝、大坝圹这些风口上去踏勘。种上了7,000亩树苗,只成活1,000亩。1970年,又在另外一个名叫王母圹的地方种上了7,000亩沙枣,活了2,000亩。成活率这样低,可是,不治,沙子就要追赶村庄,侵袭农田。命运决定了他们要和沙漠展开一场恶战。在那些日子里,他吃不下,睡不着,变得黑瘦黑瘦。望着周围的光板地,他眉头紧皱。这时候,如果稍微松一口气,事情就告吹了。可他就是有那么一股劲,不轻易低头,总结了经验,和技术人员一块努力,终于找到了因地制宜的办法:栽上沙枣、梭梭、花棒、毛条,连续4年,成活了18,000亩。在光秃土地上,出现了绿色的林带,使石羊河林场在荒漠中站住了脚。有人说,不是老宋,石羊河林场就不存在了。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老宋又是这样一种人:干事情不干便罢;要干,就放不下手,非干出个样子不可。十年动乱期间,投资少了,投资和需要对不上口。为此,他伤透了脑筋。有人说,给多少钱,办多少事,何必愁呢?这话,一般讲是不错的,可老宋却沉不住气。他搜肠刮肚地想办法,千方百计地细扣算,总想在钱少的情况下多办些事,不要影响林业的发展和治沙的计划。他把国家投资用在育苗、造林最需要的项目上,修路、打井、平条田、盖房子自己干。1976年冬,气温是零下20几度,棒小伙子都感到吃不消,可老宋却穿着毛背心带头干。除夕,提前修完了从长城大队到场部的路,同志们高高兴兴地会餐,老宋却连稀面条都吃不成,被送进了医院。
谈起造林治沙,老宋是有感情的,他热爱这项事业。他本来当过地区林业局副局长。在地区当个领导,走到哪里人家都另眼相看,不敢慢待。到了林场可就不一样了。1975年,他到永昌县办事,招待所服务员一看是林场来的,就说没房子住。他确实非常恼火,其实,他完全可以在工交系统甚至更“合适”一点的地方找个位子。从他家庭来说,他不去林场,也是有充分理由的。他已年过半百,可“家”还分散四处。老伴有病,希望他照顾;孩子们也说,有那么多事好干,非跑到林场干什么?可他却想,林场有这么多的事要做,又何必跑到别的地方去?
老宋把他的全部力量奉献给治沙造林。近年,他总结了林场多年的经验,写出了《在石羊河中下游干旱荒漠地区建设防护林体系有关问题的商榷》的学术论文,为在风沙危害严重的绿洲边缘,自然条件异常严酷的情况下如何防沙造林,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三)
大自然对从事各种工作的人是完全平等的。从外表上看,那种通常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在这里是很难找到的。那么,这里的知识分子的真正形象是怎样的呢?我们从林业机械技术员贾钦尧身上找到了。他是甘肃农大农机系1963年的毕业生,在这里工作快20年了。他和一些单位协作,先后搞了机引喷粉器、起苗机、开沟犁、平地机、筑埂机、大苗植树机、松土除草机。筑埂、开沟,是需要花大量劳动力的一项活,过去每个工只能搞150至200米。现在,每个台班能筑埂3万米,提高工效100多倍。大苗植树机每台班可造林100亩左右,过去用人工栽植需200个工日。铧式开沟犁与植树机串用,可一次完成开沟造林作业,不仅提高了工效,而且提高了造林成活率。石羊河林场机械化水平达到了我国机械造林的先进水平。问起他在这里的感受,他坦率地说,把青春献给了沙漠,将汗水洒在了风沙线上,他感到由衷的高兴。但是,他也很有感慨。是不是生活太艰苦了,是不是环境太恶劣了?都不是。他说,生活上艰苦,对他来说不是主要的。上中学时,他就认定了好男儿志在四方,守在家门口是没有出息的。上大学后,志向就更明确了,那就是要把自己的专长、自己的一生献给党的事业。对于这些,他至今不悔。不但不悔,还很觉自豪。那么,他遗憾的是什么呢?遗憾在于想做的、要做的和已经做的比,总觉得太少了。他若有所思地说,这里的每一项成功,从试验、诞生到应用、推广,过程都是不短的,也是折磨人的,有时因为缺乏条件,有时缺少支持。40几岁的人了,正是做贡献的时候,但由于条件的限制,使想做的事没法做。他深深以此为憾。
负责造林技术的刘永章,沙井子试验林场一办起,他就来了,如今已23个年头。当年,他中专毕业,年轻力壮,沙井子的每个沙窝窝都踏有他的脚印。人们无法计算沙井子的防沙障有多么长,也无法知道他在沙丘上跋涉了多少路。凡是要设沙障的地方,都是他亲自去分析,看风是怎么刮的,沙怎么移动,再考虑地形变化情况,确定沙障的走向,然后画上记号。他在粘土沙障的推广应用上,做了大量工作。他将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是个治沙的专门人才了。如今,他干的是压沙专家的工作,可是还顶着助理技术员的职称,拿的工资不到50元。尽管他有意见,但工作起来总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不懈不怠。1957年同他一起来的8个同学,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本来也可以离开,可以到一个研究所去。但是这里的工作需要他,他留下了。
这就是远离城市,身在边远的风沙线上的工人、知识分子和领导干部。这里记述的是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
在采访中,我们认识了沙漠里的植物沙枣、红柳、胡杨……。经过多年的物竞天择,它们的生命力特别顽强:它们抗风、抗旱、抗沙,风刮不死,沙打越旺;它们把叶子缩得最小,甚至没有,以珍藏每一滴水;它们植根于沙漠中,要求得很少,把自己献给沙漠,使沙漠充满生机;……。它们被称为沙漠里的英雄树。这些,不也正是与沙漠搏斗的人们的写照吗!
本报记者 刘桂莲


第2版()
专栏:

  坚持按原协议办事 集中精力搞好生产
  湖南省在夏收预分中稳定生产责任制
新华社长沙8月31日电 中共湖南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最近决定,在今年夏收预分中,对已经建立的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都要稳定下来,坚持按原协议办事,以便集中精力抓好当前生产。
湖南省农村共有44万多个生产队。据统计,现在已有95.4%的生产队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其中,实行分组作业、联系产量计酬的占生产队总数的36%,坚持常年小段包工责任制的占39%,实行农忙季节包工责任制的占20 .4%。在已经建立责任制的生产队中,搞得比较好的占62%,不够完善的占25.4%,问题比较多的占12.6%。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生产责任制形式多种多样,有些干部和社员没有经验,有的生产队在年初建立责任制的时候没有议定具体任务,内容不够完善;有的地方由于遭受洪涝或者干旱等自然灾害,生产指标没有达到原协议要求,这些都影响生产责任制的稳定。针对上述情况,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在关于做好今年夏收预分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地做到:在夏收预分中,对已经建立的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都要稳定下来,按原协议办事。有些社队在生产责任制方面即使有某些问题,也应稳定,但要总结经验,逐步完善。个别规定极不合理、群众争论很大,或者因灾减产的生产队,经过群众充分讨论同意,才可作适当调整,调整以后要坚决兑现。对专业包产到组、到户、到人的,应按协议实行超产奖励。特别是经过辛勤劳动超产很多的,不能看到得奖多,就推翻协议。对综合分组的队,要教育干部、群众,坚持由生产队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在通知中还指出,不论实行哪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今后都要进一步总结提高。从现在的情况看,根据不同生产项目,按专业组、专业户、专业人,实行联产计酬的形式比较好,它既有利于发挥集体生产的优越性,又有利于调动社员群众的积极性,应当大力提倡。
目前,湖南农村许多地方结合开展夏收预分工作,派出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干部,下乡帮助群众稳定和完善各种生产责任制。


第2版()
专栏:

  湖北组成慰问团深入灾区
  搞好抗洪排涝 开展生产自救
新华社武汉8月30日电 湖北省最近组成慰问团,分赴遭受洪涝灾害的地区进行慰问,同时帮助灾区各县搞好抗洪排涝、生产自救,并在财力、物力上支持灾区。使灾区人民尽快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今年汛期,湖北省遭到严重的洪涝灾害。重灾区有32个县,受渍农作物1,800多万亩,经过多次排渍,已抢救出被淹农作物1,500多万亩,倒塌房屋27万多间,毁坏农田水利设施7万多处。灾害发生后,湖北省立即组织慰问团,同时省委和省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分别深入受灾较重的荆州地区,慰问受灾社员,了解灾区群众的生活安排、疾病防治、灾后打算等方面的情况。他们广泛听取了干部、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就地召开了县委书记会议,讨论研究了抗洪救灾方针,回省后又召开了省委常委会,经过讨论,决定在全省灾区开展生产自救,尽快恢复生产,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支援灾区抗灾。
为了支援灾区人民搞好生产自救,湖北省领导部门除拨出1,000多万元抗灾经费外,还发放6,000多万元贷款,调拨3万多吨化肥、500多万斤晚秋作物种子和其它救灾物资,源源运往灾区。此外,各地还派出医疗队到重灾区给灾区人民治病。
现在,湖北省各受灾地区已改种晚秋作物200多万亩,受灾较轻的农作物经过管理,已经恢复正常生长。
人民解放军驻武汉部队为了支援灾区人民抗灾,除派出9个医疗队到灾区防病治病外,还调拨了10万多件被服运往灾区。


第2版()
专栏:

  菏泽地区建设畜产品基地取得成效
本报讯 记者贾建舟报道:山东省菏泽地区积极建设以青山羊、长毛兔为重点的畜产品出口基地,为农民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
山羊板皮、青猾皮以及长毛兔兔毛,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鲁西南人民培育的青山羊,为著名的优良品种。它的青猾皮,板薄轻柔,色泽光亮,青灰色的毛面花纹呈秀丽的波浪状或云彩状。它的板皮,纹理细腻,质地均匀,给人以滑润之感。羊肉可食,羊毛是轻工原料,羊胃、羊肠衣,可加工成高级副食品,羊粪是农家肥,羊角、羊蹄、羊骨头制成的蹄角粒、骨肉粉,是出口的畅销品。发展青山羊、长毛兔,投资少,费工少,见效快,收益高。
为了使农民获得更多的利益,1975年以来,菏泽地区逐步改变过去只产料不加工的状况,走上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路子。目前,这个地区已形成了年产12万件裘皮成衣、5万平方米手工地毯、8万余张羊剪绒、15万只皮毛动物玩具的能力,可生产裘制品、毛制品、革制品3大类24种出口产品。有力地武装了社队工业,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社员收入。
菏泽地区注意帮助农民科学养畜,实现了优良品种代代相传,基本上消灭了次皮。


第2版()
专栏:

江苏东台县许河公社社员家家养兔,许多社员家庭养兔三、四十只,一家一年收入近四百元左右。新华社记者 刘六塘摄


第2版()
专栏:在地方报纸上

  镇远县城镇改烧柴为烧煤
  两年多为国家节约木材8万多立方米
本报讯 据《贵州日报》报道:长期以来习惯于烧柴的贵州省镇远县城镇,从1978年以来逐步改烧柴为烧煤,两年多时间就为国家节约各种木材8万多立方米。
多年来,镇远县城镇4,000多户居民,350多家砖瓦厂、石灰窑、陶瓷厂、烤烟棚、烘房,60多家饭店、食堂、旅舍、招待所等用户,无论烧水、煮饭、取暖、生产等等,都是以柴为能源。据初步统计,全镇远县城镇一年共需柴6,520多万斤。以2,000斤柴折合1立方米木材计算,一年所耗费的各种木材达32,600多立方米。
这一大量耗费木材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镇远县的林木发展。针对这一情况,镇远县委决心以煤代柴,彻底改变以柴为能源的习惯。县里首先给有关部门划拨了一个能容纳2,000多吨煤的煤场,并于1978年3月发出了《关于加强山林保护管理》的布告,进一步号召广大用户大力推广以煤代柴。到1979年,全县城镇居民和耗费燃料的生产和服务单位,基本上改变了长时期来以柴为能源的习惯。
《贵州日报》发表这条消息时,写了题为《把难办的事办通》的编后说:林区改烧柴为烧煤是一件大事。据保守的计算,黔东南各县一年烧掉的木柴,要占国家计划采伐量的一倍以上。然而,这并不是秘密,有关领导更是了如指掌。
这样一件大事,长期以来,没有解决,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之,就是办不了,办不通,最后只有听之任之。人们反问一句:如果任何事情一下子就能办通,那么当干部、当领导的岂不是太容易了吗?镇远县改烧柴为烧煤,其可贵之处就在这里,不但去发现问题,而且坚持不懈地去解决问题,把一件难办的事办通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镇远县改烧柴为烧煤的消息,是一个好消息。


第2版()
专栏:

  杨友泉钻研白薯高产栽培技术
新华社北京电 北京郊区密云县东智西大队26岁的农业技术员杨友泉,经过6年的刻苦钻研,使全大队的白薯亩产量由过去不足2,000斤提高到4,000斤,丰产地块达7,000斤,小区试验达到9,200多斤。
去年,他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
杨友泉是1970年初中毕业回乡的。几年来,他为解决当地白薯低产问题,先后自学了《怎样种甘薯》、《植物学》及其他有关书籍。碰到各种疑难问题,他还经常写信向农科部门的专家们请教。
东智西大队的白薯产量低的症结在哪里?杨友泉经过调查分析,发现关键在于贮存薯种不过关。1974年秋开始,他决心进行高温大屋窖贮存薯种的试验。过去,这里一直是采用井式窖贮存薯种,因温度多变,不能有效控制,年年出现烂窖现象,剩余的一部分薯种也多被染上黑斑病。杨友泉坚信科学,坚持试验,在他的精心管理和照料下,高温大屋窖贮存薯种的试验终于获得成功。开春,社员们看到满窖新鲜薯种,都高兴地说:“大屋窖真不赖,贮存薯种不变坏”。
杨友泉根据高温贮薯的原理,于1975年春季又进行了高温育苗的试验。从前,他所在的大队一直是利用火炕育苗,采取小火勤烧、小水勤浇的老办法。这种老办法,薯炕温度增得快,降得也快,不但出苗晚,影响栽秧时间,而且容易发生烂炕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改革薯炕结构,研究出新的育苗法。采用这种新法育苗3天可以扎根,5天爆皮,7天出苗,25天薅秧。既提前了栽薯时间,又可节省大量劳动力。去年年底,他又在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相继进行了自动控制电热大屋窖和电热育苗的试验,也都获得了成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