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7月3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我们是“霸道工程”的受害者
原“西水东调”工程设计负责人、山西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王力 张映平
从7月18日起,《山西日报》开辟了《从“西水东调”工程中应记取什么教训》专栏,下面转载的是该报28日在这一专栏中刊登的两篇文章。文章中所举的事实,进一步具体说明了“西水东调”式工程带来的严重危害和应从中吸取的教训。编者
我俩原是“西水东调”工程的设计负责人。在那里,我们工程技术人员,只能当顺从的工具,不能有不同的意见,否则,轻者被认为是感情、态度问题,重者被扣上“反大寨”、“反昔阳”的帽子。我俩正是因为对这项工程持有不同意见而被赶出昔阳的。
1975年初,我们经过实地勘察,觉得此项工程不顾潇河下游利益,破坏原有潇河灌渠而损人利己。但一些领导同志说这是“政治性工程”,“要给山西缺水的地方做个样子”,我们只好违心地服从。
1977年5月下旬,工程正在进行中,原昔阳县委主要负责人视察了“西水东调”工程,全盘打乱了原有规划设计,提出要搞“三大工程”,要求1980年必须通水,以迎接第三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在昔阳召开。关山水库是所谓的“三大工程”之一。这位领导亲临现场,决定废弃原有的一座40万方的水库,另建一座1,000万方的关山水库,目的是为了建造“风景区”和“对外开放”的参观点。我们提出,这条小沟仅有14平方公里,一年来总水量超不过110万方,有什么必要修这么大的水库?他们说,修这个水库“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国际意义”。仅这一项,就白白断送了国家1,000多万元的投资。
主持县委日常工作的一位负责同志,既不懂科学,又不尊重科技人员的意见,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他站在山下用手一比划就定了关山水库的坝高,再到山上搬一块石头放到一个地方就算定了坝轴线,还独出心裁地要在坝顶上架渡槽,说是这样“宏伟壮观”,“美观大方”。他硬逼着我们表态同意他的“设计”。我们说,地质资料尚不清楚,是不是弄清楚了再定坝型?这一下惹恼了这位官老爷,他疾言厉色地吼道:“你们不干算了,我们自己干。”随后他又不顾设计人员的劝阻,组织人马按照他们的“设计”开挖坝基。我们没办法,只好向上级党委报告,同时派人去水利部请专家帮助解决。这一下更惹恼这位官老爷,他在水利部专家在场的会议上,大动肝火,破口大骂,骂我们告了他们的状,骂我们搞阴谋诡计,专给昔阳出难题,还扬言要进行追查。
由于他们对设计朝令夕改,变动无常,施工突上突下,造成设计大量返工,仅几项主要工程就有八次大的变动,设计方案作了40余个。地质勘探、测量等方面也返工多次,浪费的工作量不计其数。因为这,他们反怪我们“拖了昔阳后腿”,说“1980年通不了水县委不负责任”。最后,给我们列了“七条”罪状,宣布我们为不受昔阳欢迎的人。
那几年,大寨、昔阳是个“禁区”,对大寨、昔阳的态度是“山西两条路线斗争的集中表现”。我们既然被昔阳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回到机关就可想而知了。原山西省水利局和水利设计院的某些领导人,把我们看成“大逆不道”,根据昔阳县委某些领导人给我们罗列的罪状,对我们变本加厉进行打击迫害。1978年元月下旬,他们派人到昔阳调查我们所谓“反昔阳”的材料;元月30日,原山西省水利局党委作了对昔阳“西水东调”工程设计组进行整顿和调整的批示;2月初,山西省水利局党委取消王力同志调资升级的资格;3月1日开始,对我们大会小会批判达半月之久。3月中旬,宣布撤销我俩昔阳“西水东调”工程设计组负责人职务,撤销王力原山西省设计院规划设计室副主任职务,责令我们在机关“总结教训”。3月19日,设计院开展以“反大寨、反昔阳”为主要内容的“清查整顿”运动,我们自然又成了重点。一位曾支持过我们的领导干部也因此而免了职。尽管如此,我们并未因权势而屈服,曾多次向上级党委反映“西水东调”的问题,但都石沉大海。直到去年9月,我们还在继续反映。如果我们一些领导同志能够放弃私心杂念,能够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能够根据三年调整时期的精神,认真考虑我们的意见,当机立断地停建“西水东调”工程,至少可以少消耗国家2,000万元的投资。
《人民日报》社论发表后,山西省水利厅党组决定要为我们“申冤平反”,也同我们谈了话,但在行动上却迟迟不予处理,有的领导还在以这样那样的理由为借口,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辩解。事实毕竟是事实,谬误不可能变成真理。我们希望各级领导都来吸取“西水东调”的教训,再不要搞封建家长式的统治,一切按科学态度办事!


第2版()
专栏:

从“西水东调”看昔阳拖拉机厂
山西省机械厅 赵加积
“西水东调”这件蠢事,是极左路线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家长式统治的必然恶果。象这样的事,还可以找到许多。昔阳拖拉机厂就又是一例。
建厂选点,毫无道理。“西水东调”是抢别人的水,浇昔阳的地,即使成功,昔阳增产,也影响榆次等县的利益。昔阳拖拉机厂呢?建厂选点就毫无道理。本来山西已有中型拖拉机厂,还有两个小拖拉机厂,根本就不应再建新厂,即使非建不可,也没理由在昔阳选点。因为第一,昔阳不通铁路,要建成年产2,000到5,000台能力的厂,完全靠公路运输,成本高,也不及时。第二,周围附近配套协作厂少。所以当时一机部、我厅以及技术人员都不同意在昔阳选点。但有人靠权势及昔阳的特殊地位,不顾客观条件,一意孤行,非干不可。他们不仅不尊重科学,而且还拿着“不学大寨”的棒子打人。当时昔阳有人大叫大嚷:昔拖上马是“五上太原,三上北京,开展两条路线斗争的结果!”现在明白了,他们的所谓“两条路线斗争”,就是封建家长式的领导斗争坚持原则的正确领导,就是主观盲目瞎干斗争尊重科学的人。
产品选型,极不合理。拖拉机厂定点建厂后,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上什么样的产品。对上小拖拉机,当时一些领导和技术人员是有意见的。他们认为这种小拖拉机在山坡、丘陵地带使用马力小,爬坡能力差,又不能搞运输,特别对需要不需要年产5,000台或2,000台,他们是有怀疑的。但一些人根本就不征求别人的意见,一些技术人员又慑于昔阳的牌子和权势,有意见也不敢说,结果十马力的柴油机装配到拖拉机上只有六、七马力,形成小马拉大车,负荷太大。事后又请上海内燃机研究所解决这个问题,终究无济于事。结果造成了产品选型不合理,生产出来的大批拖拉机卖不了,1979年不得不被迫停产转产。
管理体制,变化无常。在昔阳拖拉机厂基本建设中,究竟建多大的厂,忽而是年产5,000台,忽而是年产2,000台,忽而又是
“明二暗五”,使基建程序也变来变去,直到现在各车间能力不一致。管理体制,1975年到1976年建厂初期,属于晋中地区重工业局的企业,1977年投入批量生产又马上变成了县管企业,后来因材料等供应问题,又让我厅按省管企业对待。结果这个企业偏偏不争气,1977年生产了405台拖拉机,每台成本达7,565元,每生产一台赔3,000多元,全年共赔140多万元。
昔阳县说是要实现全年全县无亏损,怎么办呢?他们把地区给昔阳补助的钱不计算在内,结果该厂账面上出现了盈利26,000元的笑话。
不讲效果,劳民伤财。昔阳拖拉机厂在建设中不惜工本,拚命追求“壮观”。该厂占地面积114,400平方米,相当于3,000多人的山西机器厂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达30,648平方米。铸造车间设计年产5,000台,建筑面积3,384平方米,设备大部分是先进的。
为了武装这个厂,有关部门曾组织许多企业生产专用设备,有些是平调人家的物力、人力、财力。到1978年底,昔阳拖拉机厂基建投资包括固定资产为1,316万元。这么多投资总该为国家盈利吧!但是不仅没盈利,还连续严重亏损。1977年至1979年三年共生产1,505台拖拉机,每台成本平均7,000多元,每台出厂价为4,000元,三年共亏损570万元,而且出厂的拖拉机大部分是不合格品。今年还计划亏损150万元,成为我厅亏损最大、亏损时间最长的一个企业,给我们形成了一个很大包袱。
从以上材料中,我们清楚地看出,昔阳拖拉机厂与“西水东调”工程干的完全是一样的蠢事。
这些蠢事,难道不正是封建家长式的统治在作怪吗!


第2版()
专栏:

放宽政策办法多 广开门路经济活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山区出现新气象
新华社兰州7月30日电 中共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采取有力措施,帮助农村社队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收到显著效果。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地处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经常发生干旱、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是甘肃省中部有名的困难县之一。为了尽快改变贫困面貌,去年以来,县委在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过程中,制订了以下措施:合理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和生产布局;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恢复和发展当地的传统手工业和家庭副业;大力发展社员家庭养羊、饲养大家畜;积极扶持社员个人植树造林;把集体闲、隙地借给社员耕种,收益归社员所有。
以上措施落实以后,使这个县的山区面貌出现了新气象。今年,全县540个长期困难、生产落后的生产队在合理安排生产布局的同时,实行了联系产量的生产责任制,有效地调动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全县小麦虽然遭受春旱等灾害,产量仍可超过去年;秋熟的玉米和马铃薯等长势普遍比往年好。被中断了几十年的社员家庭加工皮毛的作坊又开张了,皮毛市场生意兴隆,社员自己制作的木犁、杈把、竹席、扫把等纷纷运向集市。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这个县的集市贸易每月成交金额都在30万元以上。
放宽政策办法多,广开门路经济活。这个县的木河公社李沟大队第三、四生产队,前些年社员每人口粮不过百斤,工分值不足一角,是全县最穷的生产队。去年以来,党的经济政策调动了大家的生产积极性,社员在搞好集体生产的同时,又搞起了编竹席、短途运输等家庭副业。现在社员不仅不愁吃、不愁穿,而且部分社员还有存款。今年,社员自筹资金5,380元,购置了化肥四千多斤,架子车29辆,黄牛和毛驴20头,为夺取今年农业丰收,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2版()
专栏:

永宁大队出口商品收入多
本报讯 广东省中山县小榄公社永宁大队,近几年来发挥自己的优势,大力开展农工副综合经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去年出口商品收入达350万元。
这个大队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充分利用本大队的劳力、资源,大搞工副业。先后办起了砖瓦厂、农副产品加工厂、花果场等16个大队企业,一些生产队也办了企业。去年,全大队工副业产值占农工副总收入的63%。
农工副综合经营的发展,为外贸出口提供了更多的商品。这个大队除出口一部分农副产品,如塘鱼、蚕茧、蔬菜、脱水菜、鲜花、金鱼等以外,还出口了大批工业产品。外贸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使集体经济增强,社员分配提高。
全大队去年总收入达950万元,比上年增长25.6%,社员人均分配达310元,比上年增加35元。


第2版()
专栏:

解决人少地多的矛盾 节余劳力发展工副业
黑河地区加快农业机械化速度
据新华社哈尔滨7月28日电 今年以来黑龙江省黑河地区又增加了一千多台拖拉机、二百多台谷物收割机,大大促进了这个地区的开发和建设。
今年地、县两级党委都下了大力气加快机械化速度。全区各社队从去年的公共积累中自筹机械化资金就达4,000万元。年初以来,拖拉机和谷物联合收割机陆续运进。到年末,预计可购进拖拉机1,575台,相当于全区原有拖拉机总数的50%。这批新进的机械,除使一些老点的机械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外,又能新武装30个大队,开垦荒原,扩大耕地面积。今年全区计划开荒36万亩,现已开出12.7万亩。
这里无霜期短,宜于种植小麦,小麦又适于机械化作业,机械力量增强之后,便有条件按照这里的作物种植区划大面积种植小麦。今年全区小麦种植面积已从去年占总面积的30%增加到50%。
随着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高,不仅解决了人少地多的矛盾,而且开始节余劳动力,发展多种经营和社队企业,今年各社队办起了39个集体林场。各县发展了人工培植木耳、养鱼、养畜、山产采集等多种经营。


第2版()
专栏:

山东农机学院培训地县农机局长
据新华社济南电 近年来,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充分利用教学条件,培训了三批计116名地县农机局长。在教学中,教师们根据这些干部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的特点,采取了通俗易懂,便于掌握的教学方法。经过考核,所有参加学习的农机局长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平均分数达到93分以上,116人都以合格的成绩获得了拖拉机驾驶执照。


第2版()
专栏:

河北省石家庄市郊区西三庄公社农工商联合企业,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今年种植了900亩西瓜,获得丰收。
新华社记者 赵连升摄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要重视海南岛的燃料问题
我国海南岛热带森林受到乱砍滥伐的严重破坏,除了毁林开荒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全岛燃料耗用木材甚多。海南共有540万人口,以每人每天生活用柴2斤计算,每年就要烧掉木柴194万吨。全岛每年生产大量干胶,炼一吨干胶需要一吨木材,县、社、队办的工厂企业,全都用木材作燃料。据林业部门的统计,全岛每年用于燃料的木柴近100万立方米。解放初期全岛森林覆盖率为25%,人平均有林四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覆盖率只有7.2%,人平均有林降到一点二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森林资源的大量减少,自然生态失去平衡,大大降低了防旱抗灾的能力。“无林水自干”,全县山区几个公社连连受旱,粮食逐年减产。全岛最大的松涛水库,由于库区上游集雨区的森林覆盖率从原来的66%下降到17.5%,蓄水量只占正常库容量的61.5%,影响了农田灌溉,也影响了发电和工业生产。
《森林法》颁布一年多了,海南森林的乱砍滥伐现象仍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是,也需要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矛盾。如不解决海南燃料的供应,要防止乱砍滥伐,保护好森林,就会有困难。
解决海南的燃料问题要供应煤。海南本岛没有煤,但海上运输非常方便,港口较多。多年来海南烧煤问题不能解决,主要是煤从大陆运到海南,每吨价格要提高一倍。据统计,要解决全岛烧煤,光运输费就要增加近300万元。海南区党委建议,全岛机关团体、工厂企业由烧木柴改为烧煤,希望煤炭供应业务由国家经营,在海南可以适当提高煤的价格,亏损部分由国家给予补贴。不然,全岛的热带森林,光当燃料使用,将来会被砍光,海南就可能变成沙漠之岛。
本报记者 陈业轩


第2版()
专栏:内蒙古通讯

林业工人创奇迹
——乌尔旗汉林业局人造森林见闻
初夏季节,我们来到大兴安岭西坡——内蒙古牙克石林区乌尔旗汉林业局采访,乘车穿行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落叶松绿林中,犹如置身于大海。用林业工人的话来说,这是来到一个新的世界——人造森林海洋。
乌尔旗汉林业局,二十多年来坚持贯彻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人工造林三十万亩。如今,四周远远近近的成片荒山,全部披上了整整齐齐的新绿装。早年种的树,有的已开始成材。森林覆盖面积也由建局时的48%,上升到56.9%。乌尔旗汉林业局森林更新的速度,正在赶上采伐的速度。这个局专门营林的五九经营所,二十多年来艰苦创业,造林十六万二千多亩,占了这个局人造林总数的一半多。最大的一片人造林有七万来亩。这片人造森林郁郁葱葱,干直叶茂,生气勃勃。这个所的所长老武,从经营所一成立就在这里落户了。开始没有树种,他就带着大家踏遍附近的山坡采种子,种上了第一批人造林。他虽是所长,但在经营所成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竟没有一张办公桌,经常顶着星星干,随着月亮跑,坚持同工人们干在一起。看着他黝黑的脸,过早的秃发,再望着远处松涛滚滚的人造林,我们对他的敬意油然而生。老武为造林事业倾注了多么大的心血啊!但他现在考虑的,是如何进一步向沼泽地进军,营造更多的森林。目前,这个所的人造林一年可产材10,000立方米,生长量已经超过同一地区煤田林场的采伐量,胜利实现了周总理生前对林业工人提出的期望:“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种树是为子孙后代造福,是为祖国大厦添梁。在乌尔旗汉林区,林业工人对自己的工作有着高度的责任感。这里每年种树的最好季节是4月下旬到5月上旬。在短短的20天里,他们说啥也要抢着造林,把几万株树苗及时种上。老工人王志忠是植树技术指导员,去年造林季节,他不顾胸膜炎复发,每天早来晚走,和大家一起抢时间种树。林业工人爱树苗如爱幼儿。在那些日子里,有的人见了一时没种上而凉晒着的小树苗,就习惯地脱下自己的棉衣给披上、盖好,生怕小树苗冻坏、晒死。“三分造,七分管”。幼苗成林后,必须间伐,这如同玉米地里间苗。他们尽管知道,间伐是为了加速人造林生长,更快成材,可是要让自己下手伐倒已经长大的小树,心疼得很,下不了手。所以常常间伐了一次通不过,不得不忍心间伐第二次,再伐第三次,直到间伐合格为止。“火”是森林的最大敌人。在乌尔旗汉林区,无论是在家属居民点,还是在伐木场、营林坡,到处可以看到防火的宣传牌。在乌尔旗汉林区,已经17年无火灾,也无人乱砍滥伐林木,形成了男女老少爱林护林的好风尚。今年夏天,大片人造落叶松森林里,发现了比往年严重的松毛虫害。乌尔旗汉林业局的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林业工人都很焦急:松毛虫害发展下去,把叶啃光,会严重影响树木健康成长,郁郁苍苍、蓬蓬勃勃的大片森林就会叶稀枯落、颓然变色。他们迫切希望上级有关部门及时派出飞机到林区撒药杀虫,保护林业工人二十多年的劳动成果,保护国家这片宝贵的人造森林资源。
本报记者 李济国 钱志新


第2版()
专栏:

李天祐十多年种树近三万株
本报讯 记者许仲英报道:江西省资溪县泸阳公社大斜生产队,有个六十九岁的老社员李天祐,十多年来利用空隙时间,自采杉条,在村周围二百二十亩荒山上栽种杉树两万九千多棵。现在,有些树已经成材。
有人曾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树长起来恐怕你也享不上了,还是养养精神吧!”李天祐回答说:“让这么好的山荒着,我看不过去。栽树我享不到不要紧,我们要为后辈着想啊!”
不久前,资溪县政府表扬了他的模范事迹,还补给他造林成本费四百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