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7月2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今古人物

“最珍贵的珠宝”
——纪念印度人民作家普列姆·昌德诞生100周年
周志宽
“正义在哪里?在哪里?一个穷人不管到哪块地里掐几穗谷子,法律就会惩罚他;而富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掠夺别人,却可以得到荣誉,受到尊敬。……这难道就是上帝创造的世界?这就是正义?”名闻世界的印度人民作家普列姆·昌德,在他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圣线》中,发出这撼人心腑的控诉。这,也是他为印度劳苦大众发出的正义呼声!
今年7月31日是普列姆·昌德(1880—1936)诞生100周年纪念日。对于这位印度作家,我国人民并不陌生。根据他的短篇小说改编的电影《两头牛的故事》曾在我国放映。从五十年代起,我国就翻译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戈丹》和一些中、短篇小说。最近还准备出版他的长篇小说《舞台》和另一些短篇小说。
普列姆·昌德原名滕纳伯德·拉耶,出生在印度北部文明古城贝拿勒斯附近的拉姆希村。父亲是农村邮局的职员。幼小的普列姆·昌德经常随父亲工作的调动而迁徙,但总住在农村和小城镇。他八岁丧母,受继母虐待;十几岁时父亲病逝,就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精神痛苦,生活贫困,都不能使他灰心丧气,反而磨练了他的意志。他先后当过家庭教师、小学教员、副督学等。20岁上就开始一面教书,一面写作。一年以后,他响应甘地“不合作运动”的号召,毅然辞去副督学职务,专事创作,后来主办过《天鹅》和《觉醒》两个大型文艺刊物,为培养年轻作家作出过不懈的努力。他以勤奋的创作劳动,为后世留下了12部长篇和中篇小说,350多篇短篇小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剧本、电影故事、儿童文学作品、评论文章以及翻译作品等。
普列姆·昌德写作的年代,正是亚洲人民开始觉醒的时刻,也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从兴起到高潮,几经反复,最后被英国殖民者残酷镇压下去的时期。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热爱祖国》,揭露了殖民制度的罪恶,唤醒人民起来为独立而斗争,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该书一出版,就遭到殖民当局查禁。但是,他并没有被吓倒。他改用普列姆·昌德这个笔名,更加勤奋、坚强地进行创作和斗争。反映在他作品中的爱国、反殖思想也更加强烈、更加深沉了。
长篇小说《服务院》是普列姆·昌德的成名作,它描写一位年轻姑娘的不幸遭遇。这部小说一出版就震动了文坛,舆论公认他是印度上空出现的一颗文艺新星。他的长篇代表作是《仁爱道院》、《舞台》和《戈丹》。《舞台》展示了农村和城市的不同阶级的尖锐矛盾和激烈冲突,反映出殖民地人民开始觉醒。在书的末尾,一位医生说:“四十多年来我一直相信政府对我们进行的是公正统治,今天撕开了这公正的画皮,我亲眼看到了它赤裸裸的形象:对我们的统治是为了榨干我们的油水,毁灭我们的生存,消灭我们的文明和人性,使我们永远成为他们的牛马!”而普列姆·昌德逝世前不久才出版的《戈丹》,则是他最成熟、最优秀的一部作品,堪称30年代印度社会的一面镜子。它以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失败后的农村为背景,以普通农民何利为主人公,揭露了英国殖民者与本国封建势力先暗地、后公开的相互勾结,对农民加租加税,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走投无路,纷纷破产。《戈丹》中的人物,尤其是主角何利,成为印度文学史上的一个突出典型。如同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之于我们,何利亦为印度广大群众所熟知。
普列姆·昌德是一位正视现实,勇于在社会激流中奋进的作家。他前期主张社会改良,希望唤醒人类的“本性”,出现有自我牺牲和服务精神的人物,建立一个平等、博爱的社会。但在当时的印度,广大农民身负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沉重枷锁,那种“世外桃源”式的“院”只不过是一枕黄粱而已。随着阅历的增长,普列姆·昌德对社会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在《戈丹》中,人们已能清晰地看到作家在思想上的一个飞跃。
普列姆·昌德全部文学创作的特点,首先是真实——时代的真实,生活的真实,人物心理的真实。他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我没有任何奢望,我最大的心愿是能够在独立斗争中获胜。我不希求钱财和声望……却很想为独立斗争的胜利写出几本佳作。”正是怀着这个崇高的目的,他从各个角度真实地反映了历史的脚步。普列姆·昌德作品的另一特点是把创作的舞台搬到农村,使受剥削、受压迫的农民成为作品的主人公,这在印度文学史上是空前的。正如普拉卡什·钱德拉教授所说:“尽管他自己曾是政府的官员,但他与工人、农民并肩站在一起;为反对婆罗门,他与贱民站在一起;为反对社会的暴君,他与寡妇站在一起。他为反对专制制度的一切形式而斗争。”确实,他的心与穷苦人民的心是相通的。
普列姆·昌德关心并支持本国的民族斗争,也关心并同情十月革命。在《仁爱道院》中,他借一个青年农民之口,热烈赞扬“在俄国,农民推翻了沙皇,现在工农掌政权”。他也同样关注当时处在日寇铁蹄下的中国人民,对中国在世界上将产生的巨大影响给予极高的估价。他对中国怀着热烈的友好感情。
晚年的普列姆·昌德虽然疾病缠身,但他仍非常乐观、勤奋,不仅坚持写作,而且为建立全印进步作家协会而日夜操劳。甚至卧病床上,还半夜挣扎着起来,为刚逝世的高尔基写悼词。他边哭边写,但此后不久,他也与世长辞了。普列姆·昌德为印度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也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人们永远会记住这位正直、纯朴的印度文学家。
在短篇小说《世界上最珍贵的珠宝》中,普列姆·昌德把为祖国流的每一滴血,比作世界上“最珍贵的珠宝”。人们看到,为了民族的觉醒,为了人民的解放,普列姆·昌德在印度文坛上,洒尽了自己的心血。他无愧为印度文坛“最珍贵的珠宝”。(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机械人的挑战
在西方一些国家,新一代的机械人,可能代替越来越多的熟练工人,从而使他们逐渐面临失业的威胁。
今天的机械人,已不象几年前那么简单。用电脑控制的机械人不仅可以“看”,而且有“感觉”。灵敏的机械人可以代替工厂中65%到75%的劳动力。
在世界上一些国家,机械人生意十分兴隆。美国一些企业正抢购机械人,以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几家最大的美国企业都在使用机械人。通用电器公司制定了广泛的自动化计划,这项计划最后可能代替一半的装配工人。该公司共有37,000装配工人,估计在较短时间内,机械人就要夺走3,000工人的饭碗。
日本采用机械人比世界任何国家都多。全世界的机械人,有一半是在日本工厂里工作。据估计,日本已装置了5万个机械人。日本的机械人制造商说,今后两年他们的业务将会增加5倍。
在西方一些国家,机械人的普及,直接威胁着工人就业问题,因此遭到工会和有组织工人的反对。一些专家认为,机械人迟早会把工人从工厂里赶走。因为机械人是一项先进技术,是即将发生的工业自动化革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龚·


第7版()
专栏:

塑料桥
世界上的桥梁大都是竹子、木头、石块、钢筋混凝土和纯钢铁结构。现在有的国家正在研究并试验架设由塑料作原材料的桥梁。保加利亚是其中的一个。
在索非亚州金齐村的尼沙瓦河上,正在建造一座塑料桥。保加利亚建设者们认为塑料桥有很多优点:桥梁结构材料强度大,据测定,钢架桥梁结构材料每平方厘米的强度通常为2,100公斤,而塑料可达6,000公斤;塑料桥本身重量大大减轻,因此,建桥时可节省原料、资金与建设时间,同时整个桥梁可用直升飞机一次安装就绪。塑料桥构件还可以储存在仓库里,必要时即可架设使用。正由于轻便,一座桥孔高12米的桥梁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架设好。
保加利亚建设的这座试验性塑料桥预计在今年年底建成。·达·


第7版()
专栏:

沙漠古城加尔达雅
张启常
暮色苍茫中,正前方的沙漠地平线上,露出一座尖塔样的建筑。加尔达雅到了。
加尔达雅距阿尔及尔六百多公里。这座在沙漠中的南方名城,建在一片谷地中的丘陵上,但城市的大部分地区却低于四周的沙漠。这是一座古城。据说,“加尔达雅”的意思是“达雅的石窟”。达雅是大约1,000年前的一位姑娘。她因疲病交加而迷了路,在这里找到一个石窟。她在石窟里点火取暖,为自己准备微薄的晚餐。火光引来了一位贤人。他们之间发生了爱情,并在这儿定居下来。这就是加尔达雅这个地名的来源。今天的加尔达雅,已经是一个有着15万居民、位于七公里长山谷里的城市。而传说中当年达雅住过的石窟,现已作为古迹用栅栏保护起来,供人参观。
加尔达雅在阿尔及利亚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加尔达雅是古代阿尔及利亚少数民族姆扎卜人聚居区——姆扎卜绿洲的五座城市中的中心城市。至今,姆扎卜人还保留着本民族传统的生活习惯。
夜里,万家灯火把城市点缀得如同一个闪光的金字塔,又象一顶巨大的、镶嵌着无数颗宝石的王冠。
早晨,加尔达雅又是另一番景象:那高高的清真寺塔尖,就象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一样,占据着丘陵的最高点。街道围绕丘陵,朝着清真寺塔尖的方向,一级比一级高。除商店外,所有建筑物的窗子都不向外开。每座房子的可以迅速开闭的大门,朝着曲折的通道,一般陌生人是不能随便进入的。就连水电部门的人员来了解水电用量时,也只能在外面通过壁龛来观察水表和电表,以免瞥见室中的妇女。房屋四壁高于平坦的屋顶,屋顶就自然地成为四围有墙的平台。商店的前面,多有连拱形的外廊,既美观,又遮荫。许多房屋都粉饰成天蓝色,更增加了这个城市的神秘感。
加尔达雅优美的建筑,不仅吸引着国内外游客,而且现代不少有名的建筑师,也从加尔达雅及其四座卫星城的建筑艺术中得到启示。
加尔达雅还有一个别致的灌溉系统。在城外一片椰枣林边的干河谷上游,有一座约有两米高的用竖立的条石筑成的水坝。这里水是极其宝贵的,每年只有数天下雨的机会。从12世纪起,人们便创建了这个水坝。水坝上每两块条石之间的空隙,通向一条地下水渠的入口。洪水从这里进入地下水渠,然后进入不同水平和区段的支渠。经过地下水道引来的洪水,通过每家园林的进水孔,进行灌溉,进水孔是用两个石片砌成的。每家的进水孔的大小都经过专门的技术人员的精密计算,保证各家的园林都能公平合理地得到应得的水量。
今日的加尔达雅已经有了水塔储水,自来水管也已经通到了园林。但是在洪水季节,古老的灌溉系统仍然在使用。
加尔达雅有一个被称为“姆扎卜人之家”的姆扎卜人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姆扎卜人传统的家具、炊具、地(壁)毯、织机、各种器具以及用于狩猎和自卫的弓箭与刀枪。附近的“市场广场”是全市最繁华的地方。摆着各种商品的地摊,一个接着一个。广场周围的各条街道中,商店鳞次栉比。最吸引人的要算是制作精美、古色古香的铜器、地(壁)毯和各种美丽的编织品。加尔达雅是以生产传统的铜器和编织品而闻名的,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旅游者。历届全国传统手工艺品的博览会几乎都在这儿举行。现在,加尔达雅不仅有传统的手工业,也有建筑材料、塑料、纺织等工业。在城郊20公里处,原来只有一个小型机场。不久前,机场扩建工程已竣工,大型飞机可以起降了。今后,来加尔达雅旅游的人,必将更加增多。
〔左图:加尔达稚远眺〕(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英伦剪影
没有摩天大楼的城市
伦敦是座闻名全球的大城市。没有到过伦敦的人,也许以为这座世界名城会有不少摩天大楼。其实不然。伦敦这座占地六百多平方英里的城市,有一万多条街道,绝大多数建筑物却只有三、四层高,20层以上的建筑物已不多见,更不用说五、六十层的摩天楼了。
看一下伦敦的市容就会发现,许多街区是由各有特点的建筑群组成的。每个建筑群中,各个建筑物不仅高度相仿,外墙色调相同,连建筑风格都很相似,好象是在同一个时期,由同一个设计师建造的。有些建筑物虽已显得陈旧,但是古老的风格,谐调的色彩,却给人以美的感受。试想,在这样的建筑群中,矗立一幢高楼、尤其是摩天高楼,势必破坏整个街区的风格。一位英国朋友认为,这实际上也是对环境的一种“污染”。
伦敦的主要市区,在18世纪后半期已经基本形成。到19世纪50年代,市区面积已达120平方英里,政府机关、银行、公司、大商店都集中于此。英国早就掌握了建筑高层楼房的技术条件,但是为了保持伦敦市谐调一致的建筑风格,新建筑物没有向高空发展,而是着重改进内部布局和使设备现代化。
大有用途的地图
走进英国农业展览馆的综合室,迎面看到一幅用各种颜色绘制的英国地图。这些颜色既不表示行政区划、地形地貌,也不反映物产资源分布情况。它是一张农田普查图,用以作为解决工农业争地矛盾的参考。
英国虽已实现了工农业的现代化,可是工业与农业争地的现象依然存在。为了保持农业在英国经济中占有适当的比重,不使新的工业企业占用良田,英国农业部在70年代初,花了四年时间,对全国农田进行了一次普查,绘制了这张图。它把英国的土地分成四类:一类是优质良田,绝对不准工业占用;二类是已开垦的良田,工业应尽少占用;三类是土质低劣的已耕地,工业可以占用;四类是荒地及无种植条件的土地,鼓励工业用以建立新厂。尽管农田普查图并无法律约束力,但对如何更好地解决工农业争地问题,却提供了科学依据。这张地图,不是也能给人以一些启发吗?
多种形式的纪念
在伦敦的通衢大道上,人们可以在马路的中心岛上看到一个又一个魁伟的铜像,有的手握宝剑,有的骑着高头大马。每个铜像的底座都有一块铜牌,上面镌刻着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卒年月和他们生前担负的职务。尽管字句简单,但足以使人了解他们在英国历史上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在莎士比亚剧院的剧场里,在正中前排的每一个座位的靠背上,都有一小块铜牌,上面镌刻着许多人物的名字。他们中间有:台维·加列克、里查·布贝奇等等。我不禁好奇地问邻座的一位老太太:“这些人物是谁呀!”老太太用手轻轻地抬了抬眼镜说:“喔!你是外国人吧,怪不得不知道。他们都是近百年来演莎翁戏剧的著名演员,在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和朱丽叶。他们早就离开了人世,但是将永远留在剧场里……”
的确,纪念碑并非唯一的纪念形式。在英国,人们能够看到对各种人物的多种富有意义的纪念形式。
专业化的分工
在英国这个高度资本主义化的社会里,“专业化”已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拿英国的警察来说,就有专业分工。英国足球比赛盛行,球场上经常发生球迷闹事。警察当局培养了一批警察,专门负责球场秩序。一次,我乘火车去南桑普顿,正好这天伦敦的托特哈姆足球队去那儿比赛,和我同车去的一百多名青年都是拥护托队的球迷,还有四五名警察同去。在车上,一名警察告诉我,他都认识这些球迷,别看他们在火车上表现老实,一到球场,他们就要发狂。而唯有我们——这批球场上维持秩序的老手,才能制服他们。一名青年球迷也告诉我,他不怕别人,就怕这几个警察。
赛尔弗里奇是伦敦最著名的百货公司。在这家公司的布匹、呢绒和窗帘的部门里,我见到几名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售货员,他们对所售商品的花色品种如数家珍。经询问,他们在该公司服务已近30年。这家公司的职员告诉我,老售货员熟悉商品,但不懂得行政、管理工作,不适合担任部门主任。公司不采取提职的办法作为对售货员的鼓励,对于熟悉业务的售货员,采取加薪或发奖的办法。一般来说,售货员的工资随着工龄增长,逐年有所提高。由于强调人员的专业化分工,促进了从业人员熟悉业务的积极性,也促使领导部门注意发挥工作人员的专长。
·许庆美·


第7版()
专栏:

自行车在美国
有人预言:“八十年代,将是美国的自行车时代。”这虽然是夸张的语言,但是在美国,喜欢骑自行车的人确是越来越多了。在纽约一些街头,每当夜幕降临,苦练自行车的人并不少见,尤其是儿童,以学骑自行车为乐。在美国,现在每天有一千四百万人以自行车代步,每日上下班时间,在一些地方,可以看到鱼贯而过的自行车群。
美国人所以爱上自行车,主要是在能源紧张的情况下,可以节省汽油,缩减开支。在美国,一个普通工作人员如有一辆汽车,一年要花费不少美元。倘改用自行车,这笔费用就可节省下来。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这笔钱还是相当可观的。这样,骑自行车既节省了钱,又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
美国交通部门也鼓励人们放弃汽车,改用自行车。一些城市对自行车路线重新作了规划,使骑自行车更加方便。
自行车在美国日益流行,使各种款式的自行车应运出世,有的轻巧美观,快捷便利;有的结构简单,易拆易装。挑选自己心爱的自行车,已成为美国人特别是嗜新好奇的美国青年的一种乐趣。
·婉·


第7版()
专栏:

外国谚语
(阿富汗)
△骆驼把鼻子探进帐篷,不久身子也会挤进来。
△刀砍不断水,水火不相容。
△不轻视弱敌,不畏惧强暴。
△即使斗狐狸,也要作斗狮的准备。
△没有走到水边不要脱掉草鞋。
△自己的玉米饼比别人的抓饭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