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带头恢复党的好传统、好作风
中央党校改革接送在京学员的办法
本报讯 从5月10日起,中央党校改变过去每逢周末和星期一早上都由原单位用小汽车接送家住北京学员的惯例,采取由学校统一组织用大轿车接送学员的办法,群众称赞,学员满意。
中央党校学员大多数是党的高中级干部,一般年老体弱。家住北京的学员,按以往的惯例,每逢周末和星期一早上,都由原单位派小汽车接送,有时达160多辆。这个时间恰是市内行车高峰,这么多的小汽车长龙般地行驶在马路上,既影响交通,群众也有反映,学员也希望改变这种状况。学习《准则》以后,许多学员表示学习《准则》要见诸行动,要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更强烈地希望改变乘车办法。
在中直管理局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支持下,从5月10日起,由学校统一用大轿车接送学员。
学校汽车队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为了尽量方便学员,他们仿照公共汽车的办法,分路行车。全校共安排了11路车,每路班车行驶的路程远,停站多,照顾了四面八方。学校还发了乘车证,尽量使大多数人有座位,对少数年事过高的学员更设法给予照顾。这样,接送学员用车比原来减少了140多辆,用油节约了81.7%,同时也减轻了对市内交通的压力。
这个改革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大家称赞说:“党校学员带头恢复了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学员也满意地说:“坐上大轿车,发扬好作风,群众满意,自己高兴。”
郭阳


第3版()
专栏:

桂林市委副书记梁山自觉按《准则》办事
破除“惯例” 不住高级房屋
本报讯 通讯员王及扬、伍秀卿报道:中共广西桂林市委副书记、市革委会主任梁山同志按《准则》办事,带头破除领导干部住高级房屋的“惯例”,受到市委机关干部的称赞。
在桂林市的风景区榕湖之畔,有一座建筑面积二百五十多平方米的“小洋楼”,解放前是国民党官僚的别墅,解放后曾是市检察院、市委统战部的办公室。1962年以后,就成了历任市委书记或主要领导干部的住房,尽管没有明文规定,但已成了“惯例”。
今年初,梁山同志从梧州调到桂林市任职,按“惯例”,他应搬进这个庭院居住。当行政部门负责人陪梁山同志来看这庭院时,梁山同志说:“我住在这里,找干部、群众不方便,干部、群众有事找我也不方便。再说,《准则》要求我们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不要脱离群众,当前,干部、群众住房还那么挤,当领导干部的住这样的房子,就会脱离群众。”行政管理部门只好根据他的意见,安排他住在机关大宿舍里。
事后,经桂林市委常委研究决定,把那个“小洋楼”给市委统战部作办公室,解决了这个部门十多年来没有办公地点的困难。同志们高兴地说:梁山同志破了领导干部住高级房子的“惯例”,破得好!希望领导同志都能这样做。


第3版()
专栏:

中共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壮族干部蓝安民(中),按照《准则》严格要求自己,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努力工作。这是他正与干部和社员一起研究早稻田间管理。
江 涛摄(新华社稿)


第3版()
专栏:

过去错的立即改 现在定的坚决办
沈阳部队某部党委认真执行防止特殊化等措施
本报讯 沈阳部队某部党委领导同志在学习贯彻《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联系实际,制定了防止特殊化等十六条措施,并响亮提出:
“过去错了的立即改,现在定了的坚决办。”
党委书记李文修是这个部队的老政委,过去曾配有公务员,帮助家里做些事;他爱人在某军医院工作,又在该院占用一间家属房。学习《准则》后,他把公务员送回机关公务班工作,并动员爱人退出了医院的家属房。近几年来,有些领导干部通过私人关系,安排子女或亲友上学、进修。这些干部子女从原单位调出后,行政、供给关系则落在机关,影响不好。为此,党委责成干部、军务、管理部门,对机关中“有名无人”的现象进行认真清查,并按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理。为防止再发生类似现象,党委明确规定,在安排子女问题上,今后任何人都不得利用职权和授意下级搞特殊照顾。
对措施中的各项规定,党委领导同志条条落实,不放空炮。他们严格要求自己,不忽视点滴小事,看戏、看电影和群众一样凭票入场;分配部队自产农副业产品,和普通干部一个标准。贯彻《准则》以来,这个部队有九名领导同志经常深入部队,都按标准就餐。
张菊泽 张国才 孙才


第3版()
专栏:

苏宏春主动退礼物
本报讯 据《湖南日报》报道:长沙县沙坪公社前党委书记苏宏春严格执行《准则》的规定,主动把群众送给他的一笔厚礼退了回去。
前不久,组织上根据工作需要,决定调苏宏春到北山区担任区委副书记兼高岭公社党委书记。老苏临行前,十一个大队和公社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和群众,相继把一块上海牌手表、一部半导体收音机、一盏台灯、一个水壶、一个热水瓶、一架时钟、两床毛毯、两个脸盆、两条毛巾和两个毛帚等价值二百五十多元的礼物送到了他家里。
面对这一件件礼物,苏宏春想起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有关规定,觉得自己是基层领导干部,应该带头执行《准则》,不能接受群众的礼物。于是,他把这些礼物一件件退给了原主。


第3版()
专栏:

克己奉公 关心群众
——记离职退休的老红军战士蒋子云
湖南益阳麻纺厂筹建处党委副书记蒋子云,是一位离职休养的红军老战士。只要提起他,干部、工人都称赞他克己奉公,关心群众,保持了红军的好传统,发扬了老八路的好作风。
蒋子云同志今年65岁,1936年参加红军,征战南北,几次负伤,立过大功。1965年离职休养,离休前是济南部队工兵某团团长。离职休养,对一个习惯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老工兵来说,是件十分作难的事情。因此,在党组织的同意下,他先后几次走出休养所,参加地区基建工地的“义务”工作。从1976年起,他又把全部精力用到了麻纺厂的筹建上。
蒋子云常对干部说:“时刻关心爱护群众,是领导干部的职责,也是共产党员的本分。”他这样对人说,自己更带头这样做。
去年春节前夕,厂行政部门的同志看到筹建处的几位领导同志成天忙于工作,无暇上街购买过年货物,就设法到县里买了200斤鲜鱼,照顾领导干部一人买一份。蒋子云得知这是专门照顾领导的,不但谢绝了经办同志的好心,并建议把鱼放到职工食堂让大伙吃。他语重心长地对经办同志说:如果眼下市场鲜鱼不紧张,为我们代买几斤鱼也未尝不可。可眼下,群众走正门买不到鱼,而领导开后门可以一买好几斤,群众会怎么看,怎么想呢?这样做,党群关系怎能不受影响?战争年代,部队的官兵关系水乳交融,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党员关心群众,官兵同甘共苦。吃苦,党员往前站;享受,干部靠后头。所以,打起仗来同心同德,一往无前。如今搞四化,环境、条件虽然变了,但如果我们的干部和党员能保持这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作风,群众就会挽起袖子跟着我们勇往直前!蒋子云同志的一席话,使经办同志很受教育,其他领导同志也都赞同他的建议,不要特殊照顾,把鲜鱼给了职工食堂。
蒋子云同志的房里只有两把木椅,管行政的同志给他添置了一把扶手靠背藤椅。蒋子云说:“谢谢同志们对我的关心。我在工地上跑的时间多,在房里坐的时间少,有两个木椅坐就行了。我看把它送给工作最需要的同志坐吧”。说完便亲自把藤椅搬去送给打字员,并亲切地说:“你从早到晚坐着打字,藤椅理当归你坐。”
在炎热的夏天,办公室同志见蒋子云每次从工地回来,常常是汗水湿透了衣服,便想把一台电扇安到他房里,蒋子云说什么也不要,他说:食堂炊事员成天工作在炉火旁,更需要吹吹风,请你们把这台电扇送给炊事员同志吧。
去年四月,工地指挥部要迁到靠近主厂房的新工棚。厂里考虑新工棚地面潮湿,人声嘈杂,想把蒋子云安排到新宿舍楼住,可蒋子云还是要住工棚,并叫小女儿把行李搬进了工棚办公室。这是他第三次搬住工棚了。第一次是这里刚破土动工,当时只有个简易工棚,炒菜是三块砖头架一口锅,生活十分艰苦,大家劝他住在休养所,白天来工地看看就行了。可他说:“施工就象带兵打仗,自己不在工地,怎么能指挥施工?”他把行李往工棚一放,坚持干在工地,睡在工棚。前年,工地的新宿舍一幢幢建了起来,工地指挥部又要迁入新工棚。搬家时,行政部门的同志想安排他住新宿舍,可他说:“现在工人住房很少,有房要先让工人,我在工棚里搭个铺,能休息睡觉就可以了。再说住在工棚,群众找我,我找群众,都很方便。”行政部门的同志恳切地说:“老团长!你还是住新宿舍吧,我们要对你的身体负责啊!别说您是工地领导,就凭你的年纪,也理该优先照顾。”蒋子云同志却说:“正因为我是工地领导,就更应该时刻想着群众,努力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说完,他又把行李搬进了工棚。
曾瑞华


第3版()
专栏:

解放军某团热情帮助赫哲族人民发展生产
新华社沈阳7月23日电 新华社记者报道: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汇流的三江平原上长期驻防的解放军某边防团,热情帮助赫哲族人民发展农、渔业生产。记者最近来到这里访问时,听到当地老渔民歌手深情地唱起盛赞子弟兵的民歌:“三条江的水流在一起,解放军和赫哲人生活在一起,网滩上不断解放军的足迹,农田里洒遍了解放军的汗水,赫哲人的幸福生活呀!和解放军连在一起。”
赫哲族人民世代聚居在三江平原上,主要从事农、渔业。边防团党委十分重视做好驻地少数民族的群众工作。党委领导同志每次到连队检查工作,总要检查连队与赫哲族群众的关系有没有发生问题,并且深入赫哲族的各家各户访问,征求他们对部队的意见。去年以来,这个团的副政委刘兆平曾三次来到赫哲族聚居的同江县八岔大队,带领驻在这里的五连干部、战士帮助赫哲族居民搞好各项生产。由于团领导重视,亲自帮助,五连已成为黑龙江省军区做好少数民族群众工作的先进单位。
每年春播、夏锄、秋收和捕鱼旺季,这个团都要派出人力、车辆支援赫哲族人民搞好生产。秋季打马草是个季节活,但对赫哲族渔民来说,又是捕鱼的好时机。这个团的一些连队见社队劳力不足,已连续几年全力帮助他们打马草。驻在同江县街津口公社赫哲族聚居的街津口大队附近的七连指战员,平时把他们用农副业收入购制的一只机船交给大队使用,让它为发展赫哲族渔业生产贡献力量。
在帮助赫哲族群众发展生产的同时,这个团的指战员还帮助他们修路盖房,防病治病,绿化环境,改善卫生条件,进行扫盲教育,建设繁荣、富庶、文明的社会主义民族新村。几年来,全团医务人员为群众治病两千多人次,抢救危重病人十多人次,一些连队还坚持办炕头文化学习班、文化夜校,帮助赫哲族社员学文化。
这个团的指战员非常注意配合当地政府帮助赫哲族群众解放思想,冲破极左路线和习惯势力的束缚,批判林彪、“四人帮”对党的民族政策的干扰破坏。八岔大队的赫哲族社员和汉族社员过去在一起捕鱼和种地,今年上级根据中央有关民族政策和赫哲族的传统、特长,把赫哲族社员分出来,专门成立一个渔业大队,一些汉族社员担心分队以后影响收入。指战员们就耐心地向汉族社员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使他们正确对待。同时向赫哲族社员宣传党对少数民族的关怀,激发他们的生产热情。由于落实了民族政策,赫哲族社员今春渔业生产获得了丰收,社员收入比去年同期也有较大增加。
现在,赫哲族聚居的村屯,一片繁荣兴旺景象。家家户户有电灯,房舍宽敞、亮堂,大部分社员家都有钟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银行里有存款。去年赫哲族社员的劳动日值都在两元以上,每户收入(不算家庭副业生产)平均八百多元,普遍超过了当地一般社队的社员收入,而预计今年赫哲族社员的收入还将超过去年。


第3版()
专栏:

发扬爱民好传统 热心为群众防治疾病
271医院受到天津市人民政府的表扬
本报讯 通讯员张茂林、温学连,记者孙永盛报道:最近,人民解放军271医院被评为天津市拥政爱民的先进单位,人民政府向他们颁发了锦旗。
271医院,是天津警备区的一所驻军医院。15年来,这个医院共派出36批医疗队,他们活跃在偏僻山区、渤海渔村,为人民群众防病治病15万多人次,抢救各种危重病人1,000多人次,施行各项手术二千三百多例。
这个医院的医疗队在巡回医疗中,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他们每到一地,都向群众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和计划生育,开展计划生育各种手术和常见病、多发病的普查工作。他们先后为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胃癌、育龄妇女宫颈癌、小儿血压的普查工作,使一些疾病得以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他们还先后帮助地方培训了赤脚医生一千多名。
近三年来,这个医院在保证完成部队医疗工作的前提下,改变了过去只收治地方急诊病人的作法,向驻地附近的机关、工厂、学校、生产队等十几个单位开放了门诊,已接诊地方病人三万多人次,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就地看病。


第3版()
专栏:

戈壁深处
——访中蒙边界老爷庙边防站
出巴里坤草原,车子驶入茫茫戈壁。铺满碎石的荒滩上,除了偶尔出现的红沙柳和骆驼刺,再也见不到任何有生命的东西。越近中午,戈壁越发炙人。这时,远方出现了明镜般的湖泊,水中映着青山的倒影,还浮着点点白帆。
“有水啦!”我们在车上惊喜地叫起来。
富有戈壁行车经验的司机却淡淡地说:
“那是幻景。”他说,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初跨戈壁的人,被这幻景诱入死亡的绝境。
这番话,在我们心头掠过一层悲凉的阴影,茫然无措地问道:“那,戈壁滩里有人吗?”
“有!我们要去的老爷庙,就在戈壁深处。”
车行170公里,当那诱人的幻景消逝的时候,老爷庙边防站出现在我们面前。荒滩上,几座矮墩墩的土房构成一个整齐的院落,高高的哨楼矗立在院落的北侧。中蒙边界第142号界标,就竖在离哨楼300米的地方。界标上那“中国”二字,被战士们上了红漆。
风神大概有意要让我们长点见识。一餐饭未吃完,卷着沙石的狂风,发着如雷的轰鸣,铺天盖地而来。顿时,天地浑然一色,门窗被碎石敲击得啪啪直响,坐在亮起电灯的房子里依然看不清东西。这当儿,战士向我们讲起风的故事。说是不久前,大风硬把他们用水泥和砖砌成的一堵墙推倒了,那压着三块大水泥板的篮球架,多次被风吹得在院里翻滚。更有甚者,一天黄昏,狂风骤起,一个战士的帽子被风吹走。他顺风追去,不仅帽子无踪影,人也被风吹跑了。同志们试图用信号弹给他指示归途,那知子弹腾空,就象一块火红的木炭投入水中。干部战士分成几个小组,挽着胳膊在戈壁滩顺着风向寻找,经过大半夜搏斗,才把那位战士找回来。每个人浑身布满碎石敲击的红斑。
第二天拂晓,风停了。戈壁的黎明,格外静谧。起床的哨音刚响过,一队全副武装的战士便急匆匆走出营房,消逝在戈壁滩上。我们以为发生了什么情况,赶忙询问。得到的回答是,他们在进行10公里越野长跑。一位老战士补充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巡逻放哨,没有强壮的身体和顽强的毅力,便不能完成任务。”
站上的翻译王大奇是北京入伍的青年,在这儿工作了六个年头啦。他听说我们从首都来,便热情地领我们参观。他说,这里离我国最近的居民点85公里。战士们若不是因公或因病外出,服役期间是见不到一个老百姓的。
边防站前面的一片砖瓦废墟,就是老爷庙遗址。当初,此地是一座庙宇,一尊泥塑关公,一个住庙的孤苦老汉。因为这里有三个泉子,穿越戈壁的人必经此地,老爷庙也就成了一大名胜。包括蒙古领土在内,方圆几千里的荒滩,统称老爷庙大戈壁。
老爷庙遗址旁,有一个水池,长约30米,宽7—8米,是战士们新近扩大加深的。有两名战士正在那里抽水浇菜。这样的水池,若在内地,谁都不去理会它;但在这有水就有生命的戈壁滩,它就成了神圣的所在。我们问战士:“这水池,有名字吗?”
“有!叫映心湖。再绘地图就有它了。”战士回答。
多美的名字!千里荒漠一池碧水,映出战士对祖国的一片丹心。
顺着清水流淌的方向,我们走进隐蔽在一片沙枣和芦苇丛中的菜地。菜畦每块只有三四平方米,周围是木板夹着芦苇做的挡风墙。里边长着菠菜、白菜、芹菜、茄子、西葫芦,还有葱、蒜、韭菜、辣椒。浇水的战士说,戈壁滩上无人迹,无烟火,老鼠、麻雀都跑到这里来了。播种后如果不盖起来,这些家伙会把菜籽统统吃光。出苗前的关键时刻,夜里还得专门派人打鼠护苗。接着,他绘形绘色地讲起打老鼠的情景。
看着那从风、沙、鼠、雀嘴里夺下的棵棵嫩苗,看着菜畦里那一层厚厚的白碱,可以想见,边防站做到夏菜自给,战士们花了多少心血。
和边防站的同志交谈,大家都爱扯老站长的故事。被称为“老站长”的人,名叫张敬一,中等身材,黑脸膛,今年40岁,入伍前是西安一个工厂的工人。1962年他来边防时,中蒙边界尚未划定。他同战友骑马巡逻,戈壁滩露营,脸盆里煮饭,青石板上烙大饼,保卫了祖国神圣领土。18年来,他没离开边防。结婚十多年,夫妻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先后加在一起也不足一年。近几年,妻子当面或写信多次问他,究竟还要在边防干多久。张敬一的回答总是两句老话:“党需要我干多久,我就干多久。搞四化建设少不得我们这些站岗放哨的。”
是的,四化建设少不得站岗放哨的边防战士。在老爷庙边防站,人人都有一种光荣感和责任感。就连当初面对荒漠暗自发誓“让我今天走决不等明天”的人,经过锻炼,也深深爱上了自己的战斗岗位。他们精神抖擞地手握钢枪,在界标前照一张像,工工整整写上“为革命吃苦光荣,为祖国守卡幸福”,寄给远方的父母、同学、未婚妻。……
站上的猪圈在院墙外边。我们见到饲养员杨春福时,他正提着麻袋在芦苇丛中拔猪草,脸上、颈上被蚊子叮得红肿了好几片。这个去年从湖南益阳入伍的青年,还带着一脸稚气。听人介绍,他刚来边防时,象一株水灵灵的嫩苗移栽在旱田里,也确实蔫了几天。可如今,他已经深深扎根在戈壁,抗击着风沙烈日。我们夸他工作干得好,他却说:“比起老饲养员陶振旺,我差远了。他一个人养猪,一年为站里提供4,000斤肉。冬天,母猪生了猪娃,他就搬进圈里睡,一住就是十多天。”我们问他今年准备为站里提供多少斤猪肉。他低下头,脸有些涨红了,细声说道:“准备催肥22头,得4,500斤肉。”“嘿,这不超过陶振旺啦!”这一说,他抿着嘴笑了。
晚霞染红天际,清风习习。站上的篮球赛就要开始啦。一方是干部,一方是战士,观众是那些刚洗去满身汗渍的小伙子。
场上龙腾虎跃,观众笑声阵阵。欢笑声中双方比分交替上升,结果打成36∶36。
夕阳淹没在瀚海里。柴油机一声轰鸣,各个房间亮起了电灯。战士们说笑着向文化室走去。
我们在边防站生活了几天。当车轮滚上归途,戈壁又出现了波涛起伏的流水和明镜般的湖泊。但是,在我们心中,那再不是诱人的幻景,而是边防战士胸中涌流的清泉,它预示着戈壁荒原美好的明天。
新华社记者 郭殿成 李汉生 徐福达


返回顶部